生贵式移动大棚建造技术

合集下载

中国青椒之乡

中国青椒之乡

中国青椒之乡—山西长子县“小青椒,大文章。

标准化,闯天下。

农民富,村庄靓……”这段民谣说的是山西长子县被命名为中国青椒之乡的故事,也是长子县推行国家级青椒生产标准化示范区的故事。

55岁的李生贵,普通但不简单,因为他是长子县大青椒标准化种植的领军人物。

长子县电视台有档节目叫“生贵时间”,是教农民怎样种青椒,及种青椒需要注意的事宜。

到种植青椒时节,每晚8点半准时播出,长子县30余万农民都在家中收看。

李生贵十五六岁时便开始种地。

他爱琢磨善总结,逐渐在实践中形成了很多经验。

1979年,他第一个承包了村里0.33公顷林业空地开始种菜。

1980年,他又承包了村里13公顷地试种茄子、青椒获得成功,自此揭开了长子县发展青椒种植历史的一页。

种植青椒的成功,轰动了李村,也迅速传到了四里八乡,于是大家都种起了青椒,长子县的青椒种植一下子火了起来。

1998年,长子县被农业部等四部委命名为中国青椒之乡,2000年,长子青椒获得绿色产品认证。

生贵式移动大棚是李生贵研制发明的专利产品。

生贵式移动大棚为长子青椒标准化生产提供了保障和手段,大面积推广也由此开始。

一开始,李生贵研究出了第一代竹子结构大棚,可这种棚不耐用。

李生贵又研究出了第二代全钢管结构棚,因造价原因推广不是很理想。

李生贵又创造了丝管结构简易移动大棚,这种大棚可大可小,内撑外压结构增强了大棚的抗风害能力,建棚的成本大大降低,每0.06公顷仅需2500~3000元,再加上标准化种植的运用,产量、质量明显提升,效益大大提高。

李生贵自豪地说:“分种三顷棚,一顷冬棚、二顷春秋移动棚,家家有产业,四季有活干,天天有钱赚,年均3万元。

”自从生贵式大棚建成后,每0.06公顷青椒的收益大概在5000~8000元,加上第二茬西葫芦收益又是5000多元,两季的收入就是1.3万元。

由大田到大棚,由一季到多季,由挣几百元到上万元,农民们看着赚钱了,大家都开始搞标准化大棚种植,规模在不断扩大。

农业大棚建筑搭建方案

农业大棚建筑搭建方案

农业大棚建筑搭建方案农业大棚建筑搭建方案农业大棚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设施,可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农业大棚建筑搭建方案。

首先,选择合适的地点是搭建农业大棚的第一步。

理想的地点应具备良好的日照条件、自然排水和通风条件,并且易于进出农业大棚。

此外,在选择地点时还需要考虑到供电和供水等基础设施的便利性。

其次,在农业大棚的设计方面,应根据所需要种植的农作物和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大小和形状。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大棚的结构稳定性、通风和避雨措施,以及防止害虫和病菌侵袭的措施。

大棚的材料选择是关键。

目前常见的材料有玻璃、塑料薄膜和聚碳酸酯板等。

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保温性能,但成本较高;塑料薄膜则具有便宜、轻便的特点,适用于大面积的大棚搭建。

聚碳酸酯板则具有较高的透光性和保温性能,但价格较高。

大棚内部设施的规划是农业大棚建设的关键。

首先,需要进行灌溉和排水系统的规划,以确保灌溉水源和排水系统的顺畅。

其次,需要合理配置电气设备和照明设施,以提供所需的照明和电力供应。

此外,还需要合理布置温控设备和通风系统,以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农业大棚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安全问题。

一方面,大棚的结构稳定性应达到要求,以防止强风或其他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

另一方面,大棚内应进行防火和安全通道的规划,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和救援。

在农业大棚的管理方面,应合理规划作物的种植布局和生长周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和利用率。

此外,还需要定期进行大棚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以防止病菌和害虫的滋生。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大棚的设施设备,及时修复和更换有损坏的部分。

最后,为了增加农业大棚的经济效益,可以考虑引入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如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智能灌溉系统等。

这些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率和生产质量,降低人工和物资的消耗。

总结起来,农业大棚建筑搭建方案需要考虑地点选择、设计方案、材料选择、内部设施规划、安全问题、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

塑料大棚的建造方法

塑料大棚的建造方法

(1) [塑料大棚的建造方法]塑料大棚养鸡新技术(一)塑料大棚的建造1、建棚场地的选择在塑料大棚建造选址上,应本着节约用地、减少投资、利于保温、防暑,便于饲养管理及生产操作的原则。

选择庭院、村头、路边、场院等空地插建。

也可从培养地力出发,选择地势高燥的薄地,有计划地建造规模化、流动性塑料大棚养鸡场。

2、建棚所需材料(1)细竹杆,直径3—5厘米,长5—6米,做拱形架(纵托架)和横向交叉固定用(注3—4厘米宽的长条竹片也可)。

(2)粗竹竿或木竿直径8厘米左右,长(高)度视大棚高度而定(预算出埋人地下部分)。

做拱架顶立柱用。

(3)单层苇箔。

做棚脊托膜层用。

(4)聚乙烯防老化无滴薄膜。

8丝以上,做大棚包封用。

(5)草帘。

做大棚保温、遮阳搭盖用(也可用稻草或麦秸草代替)。

(6)尼龙网和铁丝网网孔小于5厘米*4厘米,做大棚罩网和大棚边底挡网用。

(7)聚乙烯细绳或铁丝。

做棚架捆扎固定用。

(8)砖。

砌棚体用。

3、大棚建造工艺大棚建造规模因地制宜,一般为东西走向,长12—15米,宽6—8米,高l.8—2米。

大棚建造形式主要分为拱棚式或单坡式两种。

(二)对塑料大棚内环境的控制1、温度控制视棚内温度需要和日光照射强度,通过草帘的起落和大棚边底薄膜起落来控制。

一般情况下,春秋季节,上午8—9时卷起草帘吸光提温,下午4—5时放帘保温;冬季上午10时卷起草帘吸光提温,下午3时放帘保温,且加火炉补温;夏季搭草帘遮阳;大棚边底薄膜卷起0.6—1米散温。

2、通风换气根据棚内温度和空气的刺激强度而定,一般春秋季早、中、晚三次开通风孔和卷起大棚边底换气。

冬季上午7—8肘,下午2—3时两次开通风孔换气。

换气前1小时调旺炉火升温。

3、湿度控制塑料大棚的湿度控制尤为重要,特别是冬季,在通过通风孔控制一定湿度的同时,要及时清理粪便,更换干燥料,并在大棚内多放置点生石灰吸潮防湿。

4、消毒措施塑料大棚养鸡,由于流通量大、湿度高,措施相对要求严格。

塑料大棚制作方法

塑料大棚制作方法

塑料大棚制作方法
塑料大棚制作方法如下:
1.测量和设计:首先需要测量你想要建造的大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然后设计出一份图纸,确定大棚的形状和尺寸。

2.采购材料:购买足够的镀锌管、木材、塑料薄膜等,确保它们能够
满足大棚的尺寸和使用条件。

3.安装框架:用镀锌管组成大棚的框架,将其固定在地面上。

确保框
架稳固,不会倾斜或移动。

4.安装横梁:根据大棚的尺寸,在框架上安装横梁。

使用木材固定横梁,确保它们平稳地固定在框架上。

5.安装塑料薄膜:使用塑料薄膜将大棚覆盖。

将塑料薄膜铺到框架上,然后用夹子或其他工具将其固定在框架上。

6.安装门和窗户:根据需要在大棚上安装门和窗户。

确保它们稳固、
密封,并与大棚的整体设计相匹配。

7.修整和调整:当大棚竖立并覆盖塑料薄膜后,修整外表面,确保塑
料薄膜的收拢和固定。

调整门和窗户,确保它们完全封闭并且容易使用。

8.测试:最后,测量大棚温度和湿度,检查系统的风险点和安全问题,并对不完美的地方做出必要的修改。

以上是制作塑料大棚的一般步骤,具体操作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

大棚的技术方案

大棚的技术方案

大棚的技术方案一、大棚选址。

1. 阳光充足。

咱得找个能让太阳好好晒着的地儿,最好是周围没有太多高楼大厦或者大树遮挡的,这样大棚里的作物才能痛痛快快地进行光合作用。

要是阳光不足,作物就像人没吃饱饭一样,没精打采的,长不好。

2. 排水良好。

这就好比咱住的房子得有个好的排水系统一样。

如果地里积水,就像人住在潮湿的地下室,作物的根会被泡烂的。

所以,地势稍微高一点,或者有自然的排水坡度是最好不过了。

3. 交通方便。

为啥要交通方便呢?你想啊,种出来的东西得运出去卖吧。

要是路不好走,车进不来出不去,那新鲜的蔬菜水果在大棚里烂掉多可惜啊。

就像你想去逛街,结果交通堵塞,那多闹心。

二、大棚搭建。

1. 材料选择。

(1)骨架。

骨架就像人的骨头一样,得结实。

可以选择钢管或者铝合金的,钢管比较坚固耐用,价格也相对实惠;铝合金的呢,比较轻便,不容易生锈,但是价格可能会高一点。

这就像买衣服,你得根据自己的预算和需求来选。

(2)覆盖材料。

塑料薄膜是最常见的,就像给大棚穿上了一层透明的衣服。

要选那种透光性好、抗老化的薄膜,这样才能让阳光充分照进去,而且能用的时间长。

还有一种叫阳光板的材料,比塑料薄膜更耐用,保温性能也更好,不过价格更贵,就像是大棚的“高档外套”。

2. 搭建结构。

(1)单拱棚。

这种棚比较简单,就像一个弯弯的拱桥一样。

适合种植一些小型的作物,像生菜、小白菜之类的。

搭建起来也比较容易,成本低。

但是它的保温性相对差一点,就像冬天穿的薄衣服,不太抗冻。

(2)连栋大棚。

这个就比较高大上了,好几个拱棚连在一起,空间大。

可以种各种各样的作物,而且保温性比单拱棚好很多。

不过呢,搭建成本高,就像盖大楼比盖小平房贵是一个道理。

三、大棚内环境调控。

1. 温度调控。

(1)保温措施。

冬天的时候,大棚里就像一个小温室,得把温度保住。

可以在大棚周围铺上草帘子或者保温被,晚上把它们放下来,就像给大棚盖了一层厚被子。

还可以在大棚里面安装一些加热设备,比如暖风机或者地热管道,就像给大棚里装了个小暖气。

塑料大棚建造技术

塑料大棚建造技术

塑料大棚建造技术塑料大棚是用骨架支撑起来,没有墙基、墙体,一般不覆盖草帘的塑料薄膜保护地设施。

因其构造简单,建造方便,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而广泛应用于春提早、秋延迟或越夏栽培。

塑料大棚有竹木构造、氧化镁预制件构造、钢筋构造、钢竹混合构造及装配式钢管构造等,分为拱圆型、屋脊型、单栋型和连栋型大棚等多种。

一、规划与规格塑料大棚是应用年限较长的保护地设施,建造时要选择避风向阳、土质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块,地块最好北高南低,坡度8~10度为佳。

大棚南北向延长受光均匀,适于春秋生产。

在建设大面积大棚群时,南北间距4~6m,东西间距2~2.5m0以便于运输及通风换气,防止遮荫。

每栋塑料大棚的面积300~600疔,一般跨度8~12πι,长度40~60m,长/宽,5比较好。

大棚的中高2.0~2.4m,越高承受风的荷载越大;但过低时,棚面弧度小,易受风害和积存雨雪,有压塌棚架的危险。

要根据当地条件和各类大棚的性能选择适宜的棚型。

建筑材料力求就地取材,牢固耐用。

在大棚区的西北侧设立防风障,以削减风力。

如果结合温室建设在温室间建大棚配套生产,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二、骨架的建造1.水泥柱钢丝绳拉梁竹拱棚的建造这种大棚的建筑材料来源方便,成本低廉,支柱少,构造稳定,棚内作业便利。

主要包括立柱(水泥柱或木杆)拉梁(拉杆或马杠)、吊柱(小支柱)、拱杆(骨架)、塑料薄膜和压膜线等部分。

每个拱杆由4根立柱支撑,呈对称排列,立柱用水泥柱或木杆,每3m一根。

拱棚最大高度2.4m,中柱高2m,距中线L5m与地面垂直埋设,下垫基石。

边柱高L3m,按内角70°埋在棚边做拱杆接地段,埋入地下40Cnb中柱上设纵向钢丝绳拉梁连接成一个整体,拉梁上串20cm吊柱支撑拱杆。

用直径3~6cm的竹竿或木杆做拱杆,并固定在各排立柱与吊柱上,间距1m。

拱杆上覆盖塑料薄膜,薄膜上用8号铁线固定在地锚上压紧。

大棚两端设木构造的门。

“生贵式”移动大棚青椒水肥一体化滴灌栽培技术

“生贵式”移动大棚青椒水肥一体化滴灌栽培技术
应用 技术
I ■
‘ ‘
c n ci n e a d T c n l g e i hi a s e c n e h o o y R v w E
Hale Waihona Puke 生 贵 式 ” 移 动 大 棚 青 椒 水 肥 一 体 化 滴 灌 栽 培 技 术
张玲霞 李文芳 董江波
0 60 : 2 灵思传 播机 构 4 60 . 北 京 朝阳 102 ) 0 00 (. 1 山西 省长 子县农 、 技术推 广 中心 山西 长治
中圈分类号 :6 2 ¥ 4
文 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994 (0 02 —3 20 10— 1X 21 )9 00— 1
“ 生贵 式 ”移 动大 棚采 用春 提 早、秋 延后 的栽 培模 式, 一 安排 两茬 种 般 植。大棚 青 椒生产 一般 安排 在 早春 茬进 行, 在长 子县 于 4月 、中旬 定植, 7 下旬拉秧 , 月 生育 期约为 i0 1 0 。 0 — 2 d 1整地 覆雎
5 2 整理植 株
4 , 与地面 夹角约 6 。, 好后, m 边柱 0 插 中脊 柱 、腰柱 、边柱 、撑 线地 锚呈 横 向直线 。在撑线 地锚 、边 柱、腰 柱 、中脊 柱上 拉撑线 , 并把 两端 固定好 , 持 保 撑 线绷紧 状态 。
2 4 安装边架 . 在大棚 纵 向延 伸两端分 别安装2 个边 架, 架要 与撑线对 齐, 边 内侧 选用 呈 4 。夹角 的斜立 支柱支 撑, 5 外侧 用铁丝 拉紧 。 25 固定棚膜 . 选择 在早 晨无风 天气进 行 。棚膜拉 好后 , 要将 纵 向两端边 架外 侧棚膜埋 入土 中, 并保持棚 面不 留皱褶, 绷紧状 态 。此 时, 呈 要用 压线 进一步 固定棚膜 。 在棚膜 上每 2 撑线之 间用压 线拉 紧压实 , 成内撑 外压结构 。 好在放 风 口 根 形 最 铺设 05 m .9m的防 虫网, 止昆虫迁 入 。 防 2 6 安装 天锚 . 在大棚 内纵 向方 向每 隔 8 1m安装 2 天锚 。天锚 由棚顶锁 固装置 与 — O 排 压 线钢丝连接, 通过一垂 直向下 的钢 丝与地锚 相连 ( 锚设在栽培 畦覆膜下, 地 挖 深 5 c 压 实) 0m 。 3墙青 壮 蕾 3 1选 用优种 . 通 过 品 种 试验 ,我们 采 用 了 3 个 优 良品 种,种 子质 量 全 部 符 合 国 家 G l 7 5 3 1 9 中 二级 以上 要求 。 B 6 I. — 9 9 32 基质 准备 为增加 青椒 苗的抗 逆性 和抗病 性, 荐采用 穴 盘轻基 质育 苗 。一 般 以草 推 炭 、蛭石 按 2: 1比例 混合 , 粉碎过 筛 , m 基质 中再加 入 1 1 1 每 。 5氮磷 5: 5: 钾 三元复合肥 2 5 k 。 .  ̄3 g 3 3种 子处理 . 种 子采用温 烫浸种 消毒 处理 。用 5 ℃热 水浸泡搅 拌至 3 ", 5 0C 再泡 45小 - 时, 以杀死种 皮下 的病菌 、病毒 。 3 4苗期 管理 . 加强 苗床管 理, 重点要抓 好温 湿度 的调节 , 防止出现 高脚苗 或小老 苗 。 结

蔬菜大棚生产技术1

蔬菜大棚生产技术1

(二)光照条件
新的塑料薄膜透光率可达80-90%,但在使用期间由于灰尘污染、 吸附水滴、薄膜老化等原因、而使透光率减少10-30%。大棚内的光 照条件受季节、天气状况、覆盖方式(棚形结构、方位、规模大小 等)、薄膜种类及使用新旧程度情况的不同等,而产生很大差异。大 棚越高大,棚内垂直方向的辐射照度差异越大,棚内上层及地面的辐 照度相差达20-30%。在冬春季节以东西延长的大棚光照条件较好、 它比南北延长的大棚光照条件为好,局部光照条件所差无几。但东西 延长的大棚南北两侧辐照度可差达10-20%。
不同棚型结构对棚内受光的影响很大,双层薄膜覆盖虽然保温性 能较好,但受光条件可比单层薄膜盖的棚减少一半左右。
此外,连栋大棚及采用不同的建棚材料等对受光也产生比较大的 影响。从一些数据可看出,以单栋钢材及新型无机复合材料构件结构 的大棚受光较好,只比露地减少透光率28%。连栋棚受光条件较差。 因此建棚采用的材料在能承受一定的荷载时,并尽量简化结构,既不 能影响受光,又要保护坚固,经济实用。
二、生贵式大棚与钢架大3000元左
右,生贵式大棚投资小,每亩投资在4500元左右。
2、钢架大棚便于棚内操作,适用于机械化,
生贵式大棚不便于机械化操作,空间小,无防虫
网、无滴灌,操作不方便。
3、为降低成本,棚宽增加,棚体加长,棚高降低 导致通风差,湿度大,易发生病虫害。
六、大棚的应用
(一)春提前
塑料大棚的栽培以春、夏、秋季为主。冬 季最低气温为-15℃--17℃的地区,可用于 耐寒作物在棚内防寒越冬。高寒地区、干 旱地区可提早就在用大棚进行栽培。北方 地区,于冬季,在温室中育苗,以便早春 将幼苗提早定植于大棚内,进行早熟栽培。
(二)秋延后,
夏播秋后进行延后栽培,1年种植两茬。由 于春提前,秋延后而使大棚的栽培期延长 两个月之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
生贵式移动大棚建造技术
生贵式移动大棚技术是由长子县农民李生贵发明创造的,该棚由一系列钢管、钢丝及配件组装而成,比传统大棚可减少投资3万元,每亩2茬年收入可达1万元,只需1年就能收回成本,目前该技术已在襄垣县示范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内外双锚顶压合力
生贵式大棚是由内地锚撑起棚膜,外地锚压紧棚膜形成合力来固定大棚,所以说,埋好内外地锚至关重要。

生贵式大棚的规划不受方向限制,东西南北方向均可,一般宽13.5m、长50m最好。

以南北向为例,在东西两边规划地锚,两边行锚为外锚,第一外锚离棚头1m,以后每个地锚间隔2m,一边共有25个外锚。

然后,再在外锚两边各向内75cm规划内锚。

第一内锚离棚头2m,以后每个内锚间隔2m,共24个内锚,也就是内外锚交错排列,地锚坑要求深度80cm,地锚用8#铁丝捆两块砖,铁丝顶端拧一小环,砖底至小环高85cm,地锚埋好后,有5cm小环露出地面。

另外,再在棚两头各埋5个地锚,离开地两边各1.5m等份分开用来固定。

2五省浇水人水同道
五省浇水法,是生贵式大棚配套技术,生贵式大棚是先整地、施肥、铺膜,然后插架扣棚。

地整好后,先在大棚中间偏左或偏右40cm顺长修一条人行道,垄道宽40cm、高10cm,修好整平后,铺地膜压紧,待第1次浇水后,再在膜上铺上第二层膜就可以了。

五省浇水法因人水同道具有省地、省水、省钱、省力、省时的特点。

3一线五点纵横成行
地整好后,起垄铺膜时务必注意1m1垄,与两边对应地锚对齐成一直线起垄,确保把所有棚架都插在垄背上,以便田间作业,大棚插架时,为了纵横成行,采取一线五点,具体做法是:在离内地锚1.4m处拉一条顺长通线,然后再拉一条垂直横线,在横线上定5个点,以两线交点为第1点,第1点和第2点距离为2.1m,第2点和第3点(即中心点)距离为2.5m,第3点和第4点距离为2.5m,第4点和第5点距离为2.1m,第5点和内地锚距离为1.4m。

这样,对准内锚移动横线,第1点为两线交点,照点插架,这样插出的架纵横都成行。

4杆线直角拱形顶力
两个内地锚,一条撑线钢丝,五根支柱,撑成扇形,为一组架。

五根支柱分别为两根边柱,两根腰柱和一根中脊柱。

撑线钢丝将五根支柱成扇形撑紧,每根支柱和钢丝成直角。

具体做法是:两根边柱,与地面夹角约60°插入地膜中脊土中,把4分顶杆用紧固件从顶端向下20cm处拧紧插进6分杆中,再在顶部带上边角顶。

为了把边柱插深插牢,用一条多个钩套钩的钢丝,通过两个边角顶,先用下边的钩挂住两边内地锚,拉展钢丝,在中间用力下压钢丝,促使两根边柱下插,边压钢丝,边左右摇晃边柱,钢丝长,不能再压时,再用上边的钩回缩钢丝拉展再压,直到压紧为止。

然后把腰柱的4分杆顶端40cm处,中脊柱60cm处固定紧固件插入6分支柱中(缺口朝上),垫布块把钢丝举起放在缺口上。

5内顶外拉棚头偏力
棚头不动,整棚不动。

安装棚头很关键,棚头两边对直内地锚1.5m处各插一根6分底柱。

用两根6m长4分杆,一边打弯(50~70cm处)120°左右,在4分杆上带7个紧固件和1个双紧件,双紧件用于把2根6m4分杆连接,每个紧固件都要按方向拧紧,其中有5根支柱直顶,有5根支柱从里向外斜顶,再用5根铁丝拧住棚头杆分别拉在已埋好的5个棚头地锚上。

大棚膜盖住后,棚头架不能向里回缩。

6棚头棚架风带连接
整体结构牢固,为了增加抗风能力,把棚头和各个棚架用抗风带连接在一起,具体做法是:用抗风带(塑料膜)折叠成带状(长度约大于棚长4m),在棚头边角顶正对地面处挖一坑,深50cm,然后用抗风带绕砖缠紧,埋入坑内压实,再拉紧向上绕棚头杆后,沿各个边角顶拉紧固定,最后在另一棚头也同样固定。

7外压内撑膜成波形
春天风多,早晨是扣棚的最佳时间,为了避免展开膜后受风害,应尽快将展开的棚膜压紧,及时上压线是关键,具体做法是先将压线(约长于外锚1.5m)一头钩住一边外锚,返过软带,另一头插入对面外锚处,然后,把棚膜顺长放于边角顶以上50cm处的撑线上,再将插地压线的一头返过棚膜,钩住外锚(保持最松状态),将棚膜展开后,棚头一端棚膜一头用土压紧,另一端用竹杆卷住,使棚膜左右相等拉紧,用土埋好压实。

然后紧压线,压线必须有4人操作方能压紧,压线压紧后,再把撑线撑高,使大棚膜成波浪形,以便受光良好,排水畅通,增加抗风能力。

8天锚拉中减轻举力
67
··
春天大风使大棚产生很大举力,风大时能把压线钢丝拉断,为了减少大棚风害,采用了天锚拉中,减轻举力。

具体做法是:用1.2m 4分顶杆,顶头加一紧固件,对准压线在大棚中间(人行路边)间隔6m ,钉入地内,然后用烟头将棚膜烧一小洞,将天锚钩住压线拧紧,再在天锚下方拴一根铁丝和钉入地下的铁杆拧紧即可。

046200山西省襄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马雪平
尚玲玲
李永琴
现代农业
浅谈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与改革思路
摘要:农业是国家之本,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本文从现代农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现代农业;瓶颈;改革思路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石与支柱,农业一直被视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

对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繁荣国民经济、维持社会稳定及实现社会公平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应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

1现代农业的提出
200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与众多学者的研究,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应具有四大特点:①突破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②突破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城
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③突破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④突破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2我国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遭遇的瓶颈
2.1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投入太少。

现在农村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不到位,很多地方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公共设施简直可以说是等同于无。

我国现有的很多农业基础设施还是20世纪60~70年代修建,这些工程大多已无法满足当下的农业发展需求。

农业的投资有3个主渠道:国家投资、农民自我投资和市场投资。

农民自我投资非常有限,目前我国基础工程建设资金的来源单一,几乎全部靠国家财政资金进行投入,由于各地方财力不同,导致部分基层的农业工程项目数量少、质量低;而市场投资又由于小农经济的传统经营模式无法获得发展。

2.2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

长久以来,许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通盘考虑,城乡发展二元化结构的长期存在,使城市发展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

双重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割裂了农村与城市的正常沟通与人员流动。

十七届三中全会认为,中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中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

2.3农村市场信息闭塞。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依赖市场机制、发挥市场优势来发展农业已成共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军扩指出,缺乏发展新型农业的市场组织和市场机制,是农民收入持续不前的深层原因,也是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几乎是空白,导致农村市场信息严重闭塞,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

缺乏市场信息,就无法及时发现市场需求,也就不能使农业经济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2.4农业标准化建设水平低。

当前我国许多农产品的质量标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生产的产品正面临剧烈的竞争,质量上的差距更使之面临淘汰的危机。

我国还没有真正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及产品的深加工等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标准体系,并且标准体系完善的方向不明确。

不完整的标准体系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规模、市场流通、产品贸易、质量监控和提高产
6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