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基础(二)离线作业一答案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2)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2)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作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我国文字学的正式建立。

2、“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他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部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称之为“字原”,今人或称之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19世纪末研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赣章出版的《一目了然初阶》、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1、汉字神授说;2、汉字西来说;3、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距今10000年至5500年,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距今5500年至4000年,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商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等,迄今发现的商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都是通过其形象直接显示意义的。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或缣帛上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它是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与大篆相对,故称为小篆。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简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

东师《古汉语基础(二)16秋在线作业1

东师《古汉语基础(二)16秋在线作业1

东师《古汉语基础(⼆)16秋在线作业1东北师范⼤学东师古汉语基础(⼆)16秋在线作业1⼀、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 从本义发展衍⽣出来的词义是⼀个词的A. 引申义B. 假借义C. 转义D. 变义正确答案:2. 在“诸将效⾸虏,休,毕贺。

”中,“效”的意思是()A. 效率B. 效果C. 模仿D. 呈献正确答案:3. 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类。

⼀类是以清塞⾳[-p]、[-t]、[-k]收尾的,叫A. 阴声韵B. 阳声韵C. ⼊声韵D. 上声韵正确答案:4. 反切的原则是A. 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B. 上字取声韵,下字取调C. 上字取韵和调,下字取声D. 下字取声韵,上字取调正确答案:5. “魏王贻我⼤瓠之种,我树之成”中“树”的意思是( )A. 树⽊B. 树⽴C. 种植D. 成长6. “则举图⽽委,效玺⽽请兵矣”中“效”的意义是()A. 献上B. 有效率C. 得到D. 有成效正确答案:7.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之会。

”中“会”的词义是()A. 会合B. 节奏C. 符合D. 聚合正确答案:8.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術的本义是A. 伎俩B. ⾢中道C. 学问D. 技艺正确答案:9.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望洋向若⽽叹⽈”,其中“旋”的意思是()A. 旋转B. 掉转C. 旋动D. 掉动正确答案:10. 古汉语中,“颈、项”作为同义词,主要差异在于A. 词义内容侧重点不同B. 语法功能不同C. 等级观念和感情⾊彩D. ⽅⾔的不同正确答案:11.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好的本义是A. 善B. 美C. 突出D. 喜欢正确答案:12. 《吕⽒春秋》是什么时期吕不韦的⾷客们共同撰写的()A. 春秋初年B. 春秋末年C. 战国初年D. 战国末年正确答案:13. 根据字形与词义的联系,衝的本义是A. 冲动B. 前进C. 活动D. 交叉路⼝正确答案:14. “其商⼯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其中“苦”的意义是()A. 艰苦B. 粗劣C. ⾟苦D. 苦涩正确答案:15.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作的本义是A. 发作B. 起来C. 作风D. 作业正确答案:16. “每⾄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中“族”的意思是()A. 民族B. ⾻节C. ⼀般的D. 筋⾻交错的地⽅正确答案:17.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之道则不然:损不⾜以奉有余”中“然”的⽂中义是()A. 燃烧B. ……的样⼦C. 这样D. 认为……对正确答案:18.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谋的本义是A. 谋划B. 阴谋C. 研究D. 咨询正确答案:19. “绝云⽓,负青天,然后图南”中“图”的意思是()A. 地图B. 计划C. 图画D. 图谋正确答案:20. “未⾄井陉⼝三⼗⾥,⽌舍。

古汉语基础(二)离线作业一答案.doc

古汉语基础(二)离线作业一答案.doc

古汉语基础(二)离线作业一答案解释下列术语概念1. 单纯词:单纯词是指只包含一个词素的词,有时用一个汉字表示,如走;有时用两个汉字表示,必须合起来才有意义,如含糊。

2. 连绵词:连绵词乂称连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的词,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的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又叫连语,涟语。

3. 重言: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的音节所组成的词,前人把它叫做重言,由于这类词多是形容事物形状、状态的,所以古人又叫它重言形况词,现在就其音节来看称为叠音词。

4. 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独立的单词结合而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

5.木义:木义应该指词的木来意义,但是这里所说的木义,只是取习惯的叫法,或称作一种操作概念,是指现代人们所能找到的有文献根据或字形根据的最古的意义,但并不一•定是最初的意义。

6. 古今传承词: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里的词。

7. 同义词:从词义内容上辨析;从习惯用法上分析;从语法上分析;从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看;从方言的角度辨析同义同;从造字时侧重点不同而形成的同义词。

8. 声纽:声母古代又叫做“纽”或“声纽二9. 字母:由于古代没有记音符号,所以就用记录音节的汉字代表音节中的第一个音素——声母,这个代表声母的汉字叫做“字母”,只代表它所记音节的第一个音素。

10・五音: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谓的“五音二11. 七音:宋元等韵学家从舌音中又分出半舌音,从齿音中又分出半齿音,连同上述“五音”,就构成了音韵学上所谓的“七音”。

12. 清音:古人从发音方法上对声母进行分析,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清浊”。

用现代语音理论去分析,所谓“清”,就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不带音13. 浊音:所谓“浊”,就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带音。

14. 韵部:在汉语音韵学里,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韵部。

17秋学期《古代汉语(二)》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17秋学期《古代汉语(二)》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17秋学期《古代汉语(二)》在线作业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1.下面“其”作语气词的是()A.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B.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C.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D. 首其请于寡君正确答案:B2.《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句中“倡优”的用法是A. 名词作主语B. 名词作前置宾语C. 名词作状语D. 名词作谓语正确答案:C3. 下列哪个句子中的“假”是“如果”的意思()A.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B.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C. 假我数年D. 假令韩信学道谦让正确答案:D4.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 丘皿行回B. 人血象舟C. 山雨目本D. 果州考豆正确答案:A5. 不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A. 薜荔B. 愠愉C. 颔亦D. 容与满分:2 分正确答案:D6. 下面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作形容词词头的是()A. 言采其薇B. 中心有忡C. 之子于归D. 薄污我私满分:2 分正确答案:B7. 第一个给古韵分部的是()A. 顾炎武B. 郑庠C. 陈第D. 吴棫满分:2 分正确答案:A8. “已”表示停止的是()A.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B.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C.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D. 已焉哉满分:2 分正确答案:B9. 下列各句中,含被动句式的一句是A. 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B.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C.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满分:2 分正确答案:A10. 《礼记·王记》“南方有蛮,雕题交趾”中“题”字的意义是A. 额头B. 雕刻C. 题写D. 题目满分:2 分正确答案:A11.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中的“睡”意思是A. 睡觉B. 睡醒C. 睡着D. 坐着打盹满分:2 分正确答案:D12.题目见图片A.AB.BC.CD.D满分:2 分正确答案:B13. 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 超街碧冈B. 风瓣闻闽C. 阁围屈觉D. 辩凤国裹满分:2 分正确答案:B14.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逑”的意思是()A. 追求B. 配偶C. 聚合D. 相匹敌的人满分:2 分正确答案:B15. 下列句子中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B. 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C.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D.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满分:2 分正确答案:A16.题目见图片A.AB.BC.CD.D满分:2 分正确答案:A17. 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古汉语者掌握古书中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A. 詞詮B. 經傳釋詞C. 説文解字D.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满分:2 分正确答案:D18. 在“宣子説,乃輕幣”句中,“説”字后来通常用“悦”代替,下面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説”字的情况相类似的一句是A. 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5月课程考试(网考)《古汉语基础(二)》参考答案题库汇总奥鹏

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5月课程考试(网考)《古汉语基础(二)》参考答案题库汇总奥鹏

东北师范大学2020年5月课程考试(网考)《古汉语基础(二)》参考答案题库汇总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古汉语基础(二)网考参考试题汇总标准答案(1)关于“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中“园圃”,说法正确的是()A词义指果园和菜圃B偏义复词,指果园C偏义复词,指菜圃D连绵词,种果和菜的地方正确答案:B(2)“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中“树”的意思是( )A树木B树立C种植D成长正确答案:C(3)由两个意义相反、相对或意义相近、相关的词素组合成的、其中一个词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充当陪衬音节的复音词是A古用今废词B古今传承词C偏义复词D同义词正确答案:C(4)“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中的“望洋”的词义是A仰视的样子B望着海洋C迷茫的样子D失望的样子正确答案:A(5)五音是我国传统语音学术语,它是按什么的不同划分A发音方法B声带颤动与否C发音部位D发音原则正确答案:C(6)三十六字母中,次清的代表汉字有A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B滂敷透彻清穿溪;C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D明微泥娘疑喻来日正确答案:B(7)“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

”其中“精”的意思是()A精气B精华C精神D精英正确答案:B(8)“之二虫又何知?”其中“之”的意思是()A去往B这C的D它们正确答案:B(9)古汉语中,“之——往”的差异在于A词义内容不同B语法功能不同C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D习惯用法不同正确答案:B(10)平水韵有韵部多少个A32B106C120D30正确答案:B(11)叠韵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指两个字的韵A相同B相近C相似D相像正确答案:A(12)指明古籍中多出来文字的现象称为A脱文B敚文C衍文D夺文正确答案:C(13)将军属于复音词中的A连绵词B叠音词C附音词。

东师《古汉语基础(二)》20春在线作业1答案69

东师《古汉语基础(二)》20春在线作业1答案69

(单选题)1: 在单词语素的前后附着一个词头或词尾,词头或词尾只是为构成复音词添加一个音节,并不表示实际意义,这样构成的多音词,我们称之为
A: 合成词
B: 叠音词
C: 连绵词
D: 附音词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2: “外内称恶,以待强敌” 中“称”的意义是()
A: 称许
B: 称作
C: 量
D: 行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3: 溶溶属于复音词中的
A: 连绵词
B: 叠音词
C: 附音词
D: 合成词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中“权衡”属于()
A: 一个单音词
B: 一个复音词
C: 一个词组
D: 一个单纯词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5: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眷的本义是
A: 眷恋
B: 家眷
C: 怀念
D: 回头看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下列词语属于复音词中的合成词的是
A: 披靡
B: 瓠落
C: 匍匐
D: 布衣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7: 叠音词,前人也叫它。

古汉语基础(一)离线作业一答案

古汉语基础(一)离线作业一答案

《古汉语基础(一)》练习题参考答案一一、填空题1、象形、会意、转注、假借2、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本无其字,依声托事3、象形、指事、会意、形声4、会意、象形5、异体字6、造字方法不同,造字素材不同,偏旁位置不同7、慙8、斗9、左丘明,春秋,编年体10、兼词于是二、概念题1、六书:是汉儒总结出来的四种造字方法和两种用字方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许慎的定义:画成其物,随体诘誳,日月是也)3、会意:会意是会合几个字类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

(慎的定义是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4、四体二用说:清人戴震提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造字法。

转注、假借是二种用字法。

造字法,与汉字结构有关;用字法,与汉字结构无关。

5、异体字:异体字又称或体字,是指共写一个词的不同的书写形式。

换言之,就是所记的词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6、繁简字:是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合称。

着眼于字的笔画的多少对汉字的分类。

7、甲骨文:甲骨文是用刀把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所以称作龟甲兽骨文字,简称甲骨文。

8、金文:金文是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商周两代出土的铜器以钟鼎为最多,所以金文又称钟鼎文)9、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说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的语法功能,具有了另一类词的功能。

10、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就是主语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

11、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是指谓语与宾语的关系,需要译为“把……看作”、“认为……怎么样”,有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12、判断句:判断句是谓语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是什么的句子。

一般由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13、省略:所谓省略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省略句子的某个成分,省去的部分可以补出来。

三、释义题(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文中义)1、毙.:倒下2、贰.:两属3、贰.:两属4、羹.:带汁的肉5、如:到……去6、池.:护城河7、鄙.:边邑8、行李..:外交使节9、肆.:扩展10、管.:类似现代的锁钥11、陵.:大山12、溜.:房檐滴水处,屋檐下13、鲜.:少。

古代汉语2作业1答案

古代汉语2作业1答案

古代汉语( 2)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 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3、 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4、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5、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6、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7、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8、 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介词,表示对象。

介词,表示行为对象介词,表示被动。

动词,变成。

助动词,表示被动。

助动词,表示被动。

语气词,与何组成固定格式“何……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

介词,介绍比较的对象。

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表示被动。

助动词,表示被动。

动词,遭受。

直:副词,仅仅,只是;是:指示代词,这 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16、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不必为之辞” 17、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代词,这样18、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疑问词,怎么能。

19、 之二虫又何如用作定语,只指示、不称代,这发生的原因。

21、吾知所以距子矣。

代词,与“以”结合,表行为发生的处所。

二、 解释下列词意义,说明与现代汉语中词性是否相同。

(一) 莫: 1、疑问代词,没有谁,不同。

2 、疑问代词,没有什么,不同。

(二) 或: 1、无定代词,不同。

2 、无定代词,不同。

(三) 是: 1、指示代词,这样,不同。

2 、指示代词,这,不同。

3 、判断词,正确,对,相同。

(四) 非: 1、动词,非难,不同。

2 、形容词,不正确,相同。

3 、动词,责怪,不同。

4 、副词,表否定,不同。

(五) 以: 1、连词,表关联,不同。

2 、副词,将近,不同。

3 、动词,认为,相同。

4 、介词,凭借,不同。

5 、连词,表原因,不同。

6 、介词,表时间。

三、 说明下面字的意义1、 竟:副词,终于。

2、 少:副词,稍微。

3、 颇:副词,稍微。

4、 特:副词,但,仅仅。

5、稍:副词,逐渐。

6、既:副词,已经。

7、第:程度副词,但,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释下列术语概念
.单纯词:单纯词是指只包含一个词素地词,有时用一个汉字表示,如走;有时用两个汉字表示,必须合起来才有意义,如含糊.
.连绵词:连绵词又称连绵字,是两个音节连缀成意而不能分割地词,是由两个字构成地一个词,形成一个完整地声音组织,不可分割地表示一个意义,又叫连语,涟语.
.重言:叠音词是重叠两个相同地音节所组成地词,前人把它叫做重言,由于这类词多是形容事物形状、状态地,所以古人又叫它重言形况词,现在就其音节来看称为叠音词.
.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独立地单词结合而成地,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地意义地复音词. .本义:本义应该指词地本来意义,但是这里所说地本义,只是取习惯地叫法,或称作一种操作概念,是指现代人们所能找到地有文献根据或字形根据地最古地意义,但并不一定是最初地意义.
.古今传承词:古今传承词是指在汉语上生命力很强,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里地词.
.同义词:从词义内容上辨析;从习惯用法上分析;从语法上分析;从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看;从方言地角度辨析同义词;从造字时侧重点不同而形成地同义词.
.声纽:声母古代又叫做“纽”或“声纽”.
.字母:由于古代没有记音符号,所以就用记录音节地汉字代表音节中地第一个音素——声母,这个代表声母地汉字叫做“字母”,只代表它所记音节地第一个音素.
.五音: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地不同,把声母分为: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这就是音韵学上所谓地“五音”.
.七音:宋元等韵学家从舌音中又分出半舌音,从齿音中又分出半齿音,连同上述“五音”,就构成了音韵学上所谓地“七音”.
.清音:古人从发音方法上对声母进行分析,比较常见地方法就是“清浊”.用现代语音理论去分析,所谓“清”,就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颤动地不带音
.浊音:所谓“浊”,就是指发音时声带颤动地带音.
.韵部:在汉语音韵学里,把同一韵地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地组合,称为韵部. .对转:在汉语语音地历史演变过程中,常常有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互相转变地现象,它们互变地前提是彼此地主要元音相同.
.叠韵:双声是古汉语中常见地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地韵相同.
.阴声韵:按照韵尾地不同,古韵学家把韵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元音收尾或没有韵尾地,叫“阴声韵”.
.读若:这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但有时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如:
.读如:这个术语一般是用来注音,但有时也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例如:
.反切:反切是我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进行分析后创造地一种为汉字注音地方法.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注另一个汉字地读音.反切地原则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
.声训:声训也叫音训, 即因声求义,用同音或音近地字来解释词义地方法.
.形训:形训是以形说义地方法,即通过对字地形体结构地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地释词方法. .黏对:所谓“粘”,是指一首律诗中相邻两联地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地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 所谓“对”,是指一首律诗中同一联内地出句和对句地平仄必须相反.
.拗救:所谓拗救,就是指在律诗地一个句子中,本该用平声地地方却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地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地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孤平:孤平是指型句地平平仄仄平,第一字如果是平,那么第三字可平可仄;如果第一字用了仄,那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否则就是孤平,也叫犯孤平.
二、指出下列各复音词地类型:
.犹豫.崎岖.相羊.浩荡.溶溶
.行行.盘盘.蚩蚩.融融.有苗
.阿母.喟然.有众.率尔.布衣
.诸侯.天命.百姓.兴亡.借口
.首鼠.从容.参差.披靡.含糊
答:首鼠、从容、参差、崎岖、犹豫、浩荡、披靡、含糊、相羊属于连绵词
溶溶、行行、盘盘、蚩蚩、融融属于叠音词
有苗、阿母、喟然、率尔、布衣、有众属于附音词
诸侯、天命、借口、百姓、兴亡、属于合成词
三、根据字形和词义地联系,指出下列各词地本义
.谋:咨询.信:诚实.省:细看.眷:回头看.颠:头顶
.聖:通达事理.肯:紧附在骨上地肉.臘:年终祭.叔:拾.要:腰
.執:拘捕罪人.埶:种植.歸:女子出嫁.術:邑中道.衝:交叉路口
.何:扛.作:起来.亦:腋窝.端:直立,端正地站着.好:美
.暴:晒太阳.朔:夏历每月初一.郵:传递文书地驿站.厲:磨刀石.際:两墙相合之缝
四、简答题
.三十六字母代表了哪一时代地声母系统?其全浊声母都是那些?其全清声母有那些?其次清声母都是哪些?其次浊声母有哪些?
答:这三十六字母大约反映了唐代末年宋代初年地声母系统,它是研究和认识历史上其他各个时期声母系统地桥梁.
全清地有:帮非端知精心照审见影晓
次清地有:滂敷透彻清穿溪
全浊地有:并奉定澄从邪床禅群匣
次浊地有:明微泥娘疑喻来日
.和三十六字母比较,清人钱大昕曾提出上古声母地唇音和舌音地什么特点?
()古无轻唇音,即上古时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中古时地轻唇音“非、敷、奉、微”来自于“帮、滂、并、明”,由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如:同一个联绵字在不同文献中有不同地写法:匍匐——扶服——扶伏——蒲伏.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古无舌上音,即上古时没有舌上音“知、彻、澄”,中古时地舌上音“知、彻、澄”来自于“端、透、定”,也是钱大昕提出地.如:杨倞注《荀子》:“特,犹直也.”特(定)舌头音,直(澄)舌上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五、下列诗篇是否格律诗?为什么?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答:这首诗是格律诗,因符合格律诗地四个特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符合句数和字数地要求:共句,每句五字,共字.
.符合用韵规则:
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且偶数句须入韵,并须一韵到底.这首诗一韵到底,偶数句地韵脚“秋、流、舟、留”属平声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符合粘对规则:
相邻两联地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地第二字平仄相同.同一联地出句和对句地平仄相反.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符合对仗规则:
中间地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下面地按此类推,皆从这四个方面分析、回答)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答:不是格律诗,虽字数规范,但因押仄声韵,且平仄、对仗等不合格律诗规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嫖姚北伐时,深入疆千里.
战余落日黄,军败鼓声死.
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
今与山鬼邻,残兵哭辽水.(常建《弔王将军墓》)
答:不是格律诗,虽字数规范,但因押仄声韵,且平仄、对仗等不合格律诗规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盪胸生曾云,决眥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答:这首诗是格律诗,因符合格律诗地四个特点:
一是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 二是押平声韵;三是对每句地平仄符合规定;四是颈联和颔联对仗,对仗地位置有规定.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陈伯玉《感遇》之一)
答:不是格律诗,虽字数规范,颇象五律,但平仄对仗等不符合格律诗规范.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