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有效识字教学

合集下载

识字教学的几种方式

识字教学的几种方式

识字教学的几种方式一、导言识字教学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识字教学方式,包括听写、拼读、认读、联想和阅读等。

通过这些方式的结合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听写听写是一种传统的识字教学方式,通过听老师读出单词或句子,学生用笔抄写出来,以达到记忆和掌握词汇的目的。

听写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对字形和字音的记忆,培养准确抄写的技巧。

同时,听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单词的用法和句子的结构,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拼读拼读是一种逐字分解的识字教学方式,将单词分解为音节或字母,通过拼读的方式来认识和掌握单词。

拼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拼音和字母的读音规则,提高他们的发音准确性。

此外,拼读还能够让学生逐渐理解字母与音素的对应关系,为进一步的识字学习打下基础。

四、认读认读是一种直接识别字形的识字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直接认读文字,培养他们对字形和字义的记忆。

认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辨识生字和熟词的能力。

此外,认读还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与上下文的联系,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联想联想是一种通过与日常生活、图画或其他场景相联系,使学生快速记忆和理解词汇的识字教学方式。

联想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文字与具体的形象关联起来,提高记忆效果和联想能力。

通过联想,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单词的意义和用法,提升阅读与写作的表达能力。

六、阅读阅读是一种全面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学生可以逐渐积累词汇量,提高词汇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同时,阅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修辞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七、结语通过多种方式的结合运用,识字教学可以更加灵活有效。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灵活选择适合的识字教学方式。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动力。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嘿,你们知道吗?对于小学低年级的我们来说,识字教学有很多有效的策略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老师们会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让我们在情境中快乐地识字。

比如,在学习“动物”相关的汉字时,老师会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的动物园,贴上各种动物的图片,旁边配上相应的汉字。

我们仿佛置身于动物园中,一边观察动物,一边认识汉字,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

二、游戏识字,趣味无穷游戏是我们最喜欢的活动,识字游戏更是让我们在玩中学会了很多汉字。

比如“开火车”游戏,老师说出一个汉字,同学们依次说出这个字的组词,就像火车一节节车厢一样。

还有“猜字谜”游戏,老师出谜面,我们来猜谜底,猜对了特别有成就感。

“摘苹果”游戏也很受欢迎,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上面挂满了写有汉字的苹果,同学们认读正确就可以把苹果摘下来。

这些游戏让识字变得趣味无穷。

三、儿歌识字,朗朗上口儿歌节奏明快,韵律优美,很容易记住。

老师们会编一些识字儿歌,把要学的汉字融入其中。

比如“人来小亭边,停步看竹篮。

竹篮竹子编,月亮在旁边。

旁边有翅膀,一飞冲云天。

”这首儿歌里就藏着“停、篮、编、膀”等字,我们一边唱儿歌,一边就记住了这些字。

四、生活识字,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汉字,老师会引导我们在生活中识字。

比如,认识商店的招牌、广告标语、食品包装上的汉字;在看电视、看报纸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家长。

这样,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认识了很多汉字。

五、字理识字,了解文化通过分析汉字的结构和演变过程,我们可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

老师会用图片、故事等方式讲解字理,让我们明白每个字背后的故事。

比如“日”字的古字形就像一个太阳,“月”字像一弯月亮,了解了这些字理,我们就更容易记住它们的形状和含义。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这些有效策略,就像一把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们识字的大门。

我真的好喜欢识字呀,你们呢?。

几种有效的识字方法

几种有效的识字方法

几种有效的识字方法第一种:数笔画。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学生认识生字的需要。

如汉字“丁”,学生就利用数笔画的方法进行学习。

另外,一些简单的独体字也可以利用这种方法。

第二种:插图识字。

即利用插图创设情境。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大量的插图,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帮助学生学习汉字。

插图色彩鲜艳,生动有趣,加上语言的渲染,自然就能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例如:一年级(长春版教材)中“木”字家族这一课,就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创设情境:小朋友,美丽的春天到了,植物园里的树木都抽出了嫩芽,有高大的杨树、挺拔的桦树、一年四季长青的柏树……随着语言的渲染,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再现在孩子的眼前。

再出示对应的汉字“杨”(树)“桦”(树)等一系列与木有关的字。

孩子们的识字兴趣自然就被激发起来。

第三种:谜语识字。

根据字形的特点,编谜语。

如“校”(一个人打架八个人拉,六个人回家把门插。

)“碧”(王大娘,白大娘,一同坐在石头上。

)低年级的教材中有很多字都可以尝试着编谜语让孩子们来记忆。

第四种:儿歌识字。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讲,儿歌琅琅上口,一旦记住便永久难忘.所以,在平日的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

例如:教学“坏”字,可以编成“地里不长草”“坏了”。

再比如教学“爱”字,学生把它拆成“爫、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

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联想识字。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说得好:“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是无限的”。

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借助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例如:教学“鼠”字,让学生想象这个“鼠”字像只小老鼠。

上面的“臼”字像小老鼠的脸,下面是小老鼠的牙齿。

再如“虎”字,学生书写时容易丢掉横钩。

告诉学生老虎有锋利的牙齿,没有了锋利的牙齿,老虎怎么能在林中称王呢?第六种:字配“画”识字。

可以借助书上的画面,也可以自己来画。

例如:教学“休”字,可以出示图片或简单画上几笔:一个人累了,靠着树干休息。

识字教学的方法

识字教学的方法

识字教学的方法
识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可供教师参考和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1. 字母认知:从基础开始,帮助学生熟悉字母的形状和发音。

可以通过卡片、游戏或歌曲等方式来教授字母,并进行常见字母组合的练习。

2. 字词教学:以字词为单位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可以选择常见的高频词汇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实物或联想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字词。

3. 拼音辅助:在教学中可使用拼音辅助学生识字。

通过拼音帮助学生理解字的发音和构词规律,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4. 词汇游戏:通过各种趣味的词汇游戏,提高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单词卡片配对、填空游戏、词语接龙等。

5. 阅读实践: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和文章,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思考。

6.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电子书、课件、教育软件等,结合文字、图像、声音等元素进行识字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7.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识字教学。

通过分组、小组合作或个别指导等方式,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8. 反馈与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方向。

可以通过测试、作业、口头答题等方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促进其语言和思维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

识字教学不仅需要多种方法的运用,还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

一、视觉识字法视觉识字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视觉去识别字形大小、笔画、结构以及构成要素等,为认读字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教师可以将识字卡片或少量的生字或词放在黑板上或墙上,向学生全面呈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识别出字的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二、音形结合法音形结合法既注重字的音形结合,也着重于音、形、群、意等的综合作用,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联想到它的含义,达到拓宽联想、丰富语言、启发思维的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汉字“妈”进行解读,“妈”这个字代表了母亲,这个字的音也与母亲的呼唤声有关。

学生在学习“妈”这个字的过程中,既能识字,又间接掌握了“妈妈”这个名词的含义。

形音义综合法,是将字形、音形和意义等综合起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对新词的认识情况,然后在讲解新词的发音和意义的同时,将汉字的音节和字形呈现给学生。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新词汇。

四、语境理解法语境理解法,是在句子的语境中学习单词,其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在理解整个句子的语境的基础上获取单词的辨析。

通过根据句子的意义来猜测单词的含义,避免了死记硬背,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新词汇。

教师可以通过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或段落来教授生字或词语,通过实例来丰富学生的语感。

五、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增加学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讨论,即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课堂压力。

综上所述,低年级识字教学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将各种识字教学方法进行运用。

同时,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达到优化效果的目的。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方法小学语文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其识字教学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识字和提升阅读能力。

一、直接教学法直接教学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学生讲解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让学生通过听和记忆掌握识字技能。

在直接教学法中,老师要注意讲解字的规律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识字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老师还要让学生通过口诵、朗读和写字等多种方式巩固所学的识字内容。

二、词汇教学法词汇教学法是一种较为综合的识字教学方法。

它通过让学生学习词汇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在词汇教学法中,老师要选择一些重要的词汇进行讲解,并以例句和情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老师还要教导学生如何通过词汇的拆分和组合等方式来识字。

由于词汇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词汇教学法非常适合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

三、视觉教学法视觉教学法是一种直观的识字教学方法。

它通过图像、色彩、形状等视觉要素来帮助学生识别字形和记忆字义。

在视觉教学法中,老师可以使用图片、漫画和视频等多种视觉资料作为识字教材。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四、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识字教学方法。

它通过让学生参与互动和协作来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在互动教学法中,老师可以选取一些互动教学工具和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识字。

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该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

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识字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

小学中高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小学中高年级识字教学方法

小学中高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识字技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方法。

一、整体法整体法是一种通过让学生直接通过整体来识别单词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课本、字卡等对学生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呈现一个词的整体,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整体的形状和音节进行识别。

通过重复练习和反复巩固,学生可以逐渐熟练掌握词汇。

二、分析法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拆分词的结构来识别单词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单词的词缀、字母和音节,并逐步理解单词的意思。

例如,教师可以将单词分成词根和词缀,然后解释词根和词缀的含义,进而推导出单词的意思。

通过分析法的训练,学生可以提高对单词结构和意义的理解。

三、联想法联想法是一种通过联系具体事物和单词来识别单词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像、场景等方式,让学生将单词与具体的事物进行联系,并构建联想关系,从而加深对单词的记忆。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图像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的外形和意义,或者通过设立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单词。

四、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一种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

学生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故事书等来提高词汇量和识字能力。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扩展词汇量。

结语以上介绍了几种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的识字教学方法,包括整体法、分析法、联想法和课外阅读。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识字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不同方式的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识字能力,扩展词汇量。

识字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识字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和识字技能的有效途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和技巧:
1. 全语境教学法:将字词放入真实的语境中,如通过阅读故事、新闻等,让学生在实际的语境中理解和运用字词。

2. 分级教学法: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将词汇分为不同的难易等级,逐步引导学生扩大词汇量。

3. 每日词汇练习:每天给学生一个新的词汇,要求学生在口头和书面上使用该词汇,帮助他们巩固记忆和应用。

4. 字母与音节教学:通过教授字母和音节的发音规则,使学生能够根据字母和音节的组合来识别和拼读新的词汇。

5.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幻灯片、视频等,对字词进行图像和声音的呈现,增加学生的兴趣和记忆效果。

6. 感官教学法:通过触摸、听、看、说的方式,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感知和认识字词,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7. 口头阅读:鼓励学生大声朗读所学字词和句子,从而巩固记忆和发展流畅的阅读能力。

8. 实践运用:引导学生将所学字词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写作、讨论等,使他们在实际中锻炼和应用所学的识字技能。

综上所述,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识字技能,提高阅读水平。

然而,根据不同的学生和教学情境,选择适合的方法和技巧很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行有效识字教学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使我们认识到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

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

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以下笔者从识字教学方面谈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一、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即对学习充满浓厚兴趣。

说到兴趣,我觉得小孩子的兴趣最好调动了。

只要是游戏,没有一个不爱参加的。

前一段时间,我校为了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其中有一项是‚推荐好书‛,就是让学生把读过的书介绍给其他同学,要让其他同学喜欢上这本书,看看谁推荐的书最多,效果极好。

以此类推,如果在识字教学中搞一个‚我的识字乐园‛之类的活动,是不是也可以调动孩子的兴趣呢?我有以下构想:建立‚我的识字乐园‛。

在墙上划分出区域,分给每个孩子,一人一份。

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乐园‛。

随时往上面添加新字,并且每添加一个新字,就让这个孩子给其他人讲一讲字的读音,组词之类,然后再讲一下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它的。

识字乐园建立之后,要及时地给与孩子评价,这样不至于使得刚刚调动起来的兴趣又湮灭掉了。

可以拿出整堂课的时间来讲评。

比如谁认识的字多了,谁的识字方法好了,谁写得工整了等等。

可以用小星星来奖励他们的劳动成果。

当然讲评的方式还有很多,我仅仅是拾人牙慧罢了。

此外,我们还可以采取识字、游戏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孩子的识字兴趣。

下面是我校研究识字教学各个教师的识字游戏方法:1.捉迷藏:把字卡藏到容易找的地方让孩子找。

找到了,读一读,表扬一番。

也可让孩子去藏字,老师找字,读字。

2.玩玩具:跟孩子玩什么玩具,就在玩具上写上相应的字,让孩子认读。

3.做动作:边教字边做动作;教‚跳‛字做一个青蛙跳的动作;……等等。

凡是动词都可以做相应的动作,加深印象。

4.装表情:教学带感***彩的动词和形容词可用脸部表情。

如教‚笑‛字,要带动孩子哈哈大笑,教‚哭‛字要和孩子一起装作哭的样子;动作、表情的适当夸张,可加深孩子识记。

5.钓鱼识字:把字卡当作鱼撤在地上,让孩子去‚钓‛,钓来一个字卡教一个字,此法可把孩子认过的字当作鱼让孩子钓。

成人读一个字,孩子必须钓到那个字,读出那个字才算钓到了‚鱼‛。

也可以几个孩子比赛看谁换钓到‚鱼‛。

这方法用来复习巩固效果好。

6.表演识字:让孩子表演他最喜欢做的游戏,如孩子喜欢当小大夫,就让他坐到写有医生的位置上,对病人问这问那,用听筒在听,开药方,打针……这时候教他识读,‚医‛、‚药‛、‚病‛、‚针‛等,就不会太难。

7.吃东西识字:孩子在吃东西时,往往是最高兴的,这时教他识读字,兴趣也会高些。

如削菠萝时教‚菠‛、‚萝‛,切西瓜时教‚西‛、‚瓜‛,吃棒冰或糖果时教包糖纸上的那些字。

8.讲故事识字:给孩子讲故事,边讲边把故事中主要人物,关键情节在黑板上写下来认一认,讲完故事后读一读,让孩子复述时再认一认。

这样既不影响讲故事、故事,认了字又可使孩子把故事情节记得更牢。

9.踩字过河识字:地上画两条平行直线当作是一条河,河中间放若干个字卡当作‚桥‛,孩子要从‚桥‛上‚过‛河去,先要读出一个字才能上前踩中跨到前面的这个字上,读错了重教重读。

过了‚河‛还要从‚桥‛上返回来,再一个字一个字读过来复习一遍,能做到一字不错返回来的要大大表扬。

10.教布娃娃识字:让孩子当小老师,让布娃娃、绒毛狗、熊猫等绒布玩具当学生,成人当班长喊‚起立、坐下‛识字……此法用来复习已经学过的旧字有很好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要关注低年级孩子的记忆特点,就是善于记忆形象直观的内容,而不善记忆抽象的东西;习惯记忆感兴趣的东西,不感兴趣的东西则不易记也不乐于记忆;记得快,忘得也快。

所以,不论何种方法,都要根据孩子学习情绪高低进行几分种到十几分钟的游戏学习。

不要间断,要反复练习,以防止遗忘。

当然,防止遗忘的最好的方法,我认为还是阅读。

学习的时候,要把文字、图画、玩具、小红花、表扬栏等综合起来运用,不一定面面俱到,但要避免单调。

二、明确学习目标和所学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识字的目的是为了用于阅读。

那么是不是要等到我们识字的数量达到了固定的标准才能够去阅读呢?我想这大可不必,阅读和识字实际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在阅读中识字,就是我们常说的‚随文识字‛,这应该是一种很不错的识字方法,但是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文‛,那么就太狭隘了。

有好多适合低龄儿童识字的,带拼音的童话、儿歌等,都可以让孩子们尝试着去阅读。

教材的编写固然考虑到了孩子的年龄特点,但是仍然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既然小孩子喜欢听故事,那么老师找他们感兴趣的故事书,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孩子们听,然后,把他们带到阅览室中,告诉他们老师的故事就是从这些书上看来的。

看看你们能不能自己也试着读故事呢?学过拼音之后,或许有些孩子就能够借助拼音阅读浅显的故事书了。

每次读完之后,都找两个孩子说一说自己读的故事,以及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又认识了那些新字之类。

三、选择乐于参与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则能让学生在小组中增加锻炼的机会,通过组内同学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资源共享‛,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而在我的识字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更是让全班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能力大大提高,魅力尽现。

掌握好生字、新词,积累一定量的词汇,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更是一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

但是有些学生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侯就开始教他们认字识字,还有的学生在幼儿园和电脑、电视中认识了许多字。

因此,上课时他们常会东张西望,无精打采,对老师的识字教学毫无兴趣。

可是,跳过识字教学又不行,因为班级中还有一部分学生的识字能力较差,已有的识字量也不多。

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对‚识字‛感兴趣,使识字教学不再枯燥乏味,我就先教会学生利用拼音和笔画、部首学习生字字音字形的方法,再让学生们在小组中合作学习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

这样,已有识字基础的学生就能在小组中帮助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更好地学习生字,积累词语,提高识字能力,而能当‚小老师‛的他们对识字的兴趣也高多了。

在教学一年级语文《识字1》时,我先让学生们学会‚日字旁‛、‚木字旁‛和‚草字头‛三个部首,再请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学一个生字,学会它的字音、字形,并给它组词。

于是,组长们先根据组内同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一个组员负责学字音,一个组员负责学字形,其余组员则负责为生字找‚朋友‛。

接着,学生们便开始各负其责地合作学习生字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都仔细地倾听着别人的学习结果,并及时地加以提醒、纠正或补充,思维的火花在不停地碰撞着。

最后,学生们再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听,同学们开始汇报了!‚我们一组学习的是‘春’,我要提醒大家‘chun’中‚ch‛是翘舌音,跟我读,‘chun’。

‛学字音的同学自信而清楚地汇报着,并领着全班同学一起将生字读正确。

紧接着是学字形的同学站起来分析字形。

最后便是其余组员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汇报组词情况:‚春天,春风,春雨……‛,积累词语。

当遇到词汇量很多的情况时,学字音、字形的同学也可以一起参与汇报。

这样一圈下来,全班同学就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生字都学会了,而且学得很扎实而又不枯燥。

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巩固了识字方法,提高了识字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在大家的汇报过程中,我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很棒!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们的词汇量更是大大增加,并常会有令我惊喜的‚好词‛出现,如,‚兴高采烈‛等。

学生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一个人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而我则在一旁担当起指导和提供一些成语让学生积累的任务,不再喧宾夺主了。

一学期下来,学生们都具有了很强的识字能力,在课堂外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识字教学要想依旧充满吸引力,就得改变原先的教学方法。

为了再次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并充分运用他们已掌握的识字方法,我在教学中引进了具有激励作用的‚分层评价‛,让学生们根据分层要求和组内同学的实际,合作学习生字。

教学第二学期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时,在学生们初读了课文后,我就出示了本课的全部生字,并提问道:‚这些字你们都认识吗?‛部分学生说全认识,也有学生说几个字不认识,一个字也不认识的学生没有。

于是,我便请他们把不认识的字拎出来作为‚难字‛,而那些已经认识的字就作为‚简单字‛。

随后,我再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识字途径。

有的说爸爸妈妈教的;有的说是报上看到的;有的说是电视里看到的;还有的说是外出游玩时看到的。

我马上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认识许多字,小朋友们真了不起。

‛‚简单字‛,我就放手不教让学生们自学,还有几个‚难字‛就请学生们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我先让学生们一组选一个字,想想自己能用哪些好方法来记住它,并为它找‚朋友‛。

然后请他们把好的方法介绍给自己的组员,看看哪组识字的方法最多。

同时,我提出了分层要求:想到一种识字方法的小组,老师就给他们组插上一面蓝色小旗,想到二种识字方法的小组,老师就给他们组插上一面黄色小旗,想到三种及三种以上的小组,老师就给他们组插上一面红色小旗。

学生们立刻兴趣盎然,纷纷开动小脑筋来想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在复习巩固过程中,我则运用了抽读生字卡片这一传统方法。

整堂课不仅新旧模式相结合,更使每个学生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开拓了思维和想象,掌握了多种识字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彻底改变了以往花去整堂课的大半时间来一字一字地教,一字一字地学,学生学得无精打采,老师更是讲得口干舌燥的识字教学旧模式,为我的识字教学带来了活力;还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识字教学中来。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展示的机会,识字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集体意识都显著增强,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是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识字写字教学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

‛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的语文素养,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性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性教学,是读写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