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

合集下载

(完整版)感觉统合训练游戏集锦

(完整版)感觉统合训练游戏集锦

感觉统合训练游戏集锦1 兔找家活动目标:通过活动发展幼儿下肢协调能力,强化脑和脑干的知觉功能;培养幼儿灵敏协调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平衡台、录音机(磁带)、兔子头饰。

开始部分:在音乐伴奏下做准备操。

基本部分:将幼儿分成两组,将平衡台摆成直线练习踩踏,看哪组幼儿踩得稳。

将平衡台摆成单、双相隔的直线,如图“口吕口吕”:幼儿双脚开始跳单台,再双脚分开跳双台,游戏数遍,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幼儿跳跃情况,如部分较弱的幼儿可用脚踩踏平衡板。

游戏“小兔找家”:幼儿把平衡台放在场地周围,兔妈妈带小兔出去吃青菜,幼儿练习跳跃。

兔妈妈说:“狼来了!小兔赶快回家!”让每个幼儿从平衡台上走过,教师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赶快找到家,不被狼捉到。

结束部分:放松活动。

教师:“天黑了,兔妈妈要带小兔回家睡觉了。

”幼儿仰卧或俯卧平衡台。

2 小侦察兵活动目标:幼儿通过听觉判断方向的能力提高前庭功能,发展儿平衡能力和动作的灵敏性;激发幼儿的想像力,让幼儿积极尝试利用小布袋开展活动的兴趣,并培养幼儿勇敢、团结友爱的品质。

活动准备:人手一个小布袋、打击乐器、录音磁带。

开始部分:在音乐伴奏下,幼儿跟教师学做模仿操。

基本部分:小布袋活动:教师出示小布袋,启发幼儿运用小布袋模仿做各种动作,如匍匐前进(双脚伸进袋中爬)、越过(双脚跳等)。

集体练习“黑夜走路”:将布袋从头上往下套,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我们今天学黑夜走路的本领。

将幼儿分成两队进行练习,各组由一人牵引前进。

游戏“黑夜找军营”:请四名幼儿各取一件乐器四角坐地,看教师手势敲打乐器,其他幼儿凭听觉来判断摸索前进,尽量相互不碰撞,顺着音响方向去找军营。

结束部分:教师小结,你们小小侦察兵真能干,真像解放军叔叔一样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现在我们欢庆胜利,跳个欢乐舞。

3 “找炸弹”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及相互谦让的品质;统合全身肌肉,尤其是下肢的灵敏性及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海洋球池两处。

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教学教材

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教学教材

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感觉统合就是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观,从外界获得不同的感觉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感统训练游戏就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感统训练,更加有利于被儿童接受。

为妈妈们分享适合小朋友的70个感统训练游戏:1、俯卧大龙球抓东西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强化手眼协调及双侧肢体的平衡控制,促进运动企划能力。

训练要求:协助孩子俯卧到大龙球上,保持平衡姿势。

把孩子喜欢的一个玩具放在大龙球滚动时孩子伸手可触的地方。

协助孩子卧在球上前后慢慢滚动,让孩子探身去摸玩具,必要时可使用会发声的玩具,以帮助孩子辨明玩具所在的方位。

难度设置:A开始时玩具只放在很近的距离,让孩子容易取到;B逐渐地玩具可以放稍远一点,并在孩子探身取球时提醒他(她)尽量自己保持身体的平衡。

帮助给予:1.由始至终的身体协助;2.口头指导或提醒。

2.压马路(3-6)训练目的:提供触觉刺激,有抑制神经兴奋程度的作用。

训练要求:让孩子仰卧或俯卧在垫子上,用大龙球在其身上滚过去。

若孩子喜欢这种压力可尝试加重一点压力。

3.抱球翻滚(5-6)训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颈部张力反射。

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垫上,双手抱着一个排球大小的球,高举过头。

要孩子由垫子的一端再滚回来,球不可以松掉。

难度设置:A滚3-4下;B从垫子一端滚到另外一端。

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无法呈直线滚动,成人需要给予身体协助,推动他的肩膀或脚,把他的身体尽量推到呈直线的姿势。

4.摇摇船(5-6)训练目的:控制迷路张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体刺激,并改善身体概念及两侧协调。

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地上,两手抱膝身体屈起成球状,前后摇动二十下,或左右滚动二十下。

难度设置:——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或摇不动,家长需要给予身体协助,从侧面轻推孩子的肩或臀,示意孩子顺着给予的外来力量摇动身体。

一旦孩子掌握要领,及时撤消帮助,鼓励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摇动身体。

幼儿感统训练——65个游戏

幼儿感统训练——65个游戏

幼儿感统训练——65个游戏之勘阻及广创作1、扔球3米远(3-4岁)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处所.帮手给予:1 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举措,可手把手地教;2 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3 为鼓励孩子检验考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2、互动式投篮(3-4岁)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训练要求: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3、一步1级上、下楼梯(3-4岁)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难度设置:A 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B 成人将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则在孩子右侧腰间的位置,让孩子在扶持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楼梯;C 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扶持孩子上、下楼梯;D 让孩子单独上、下楼梯.帮手给予:A 双手(或拇指)抬高给予协助;B 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给予协助;C 单手(拇指)给予协助;D 裁撤所有协助.4、双脚轮流跨过15厘米高的绳(3-4岁)训练目的:身体平衡能力.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帮手给予:1 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需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绳;2 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防止绊倒;3 建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5、自己上、下小三轮车(3-4岁)6、双脚原地跳(3-4岁)7、双脚一齐从最后一级楼梯跳下(3-4岁)8、扶物能单脚站立5秒(3-4岁)训练目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难度设置及帮手给予:A 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秒,然后放下.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B 让孩子自己检验考试5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她)不要把脚放下;C 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则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伐.9、踏小三轮车转弯避开障碍物(3-4岁)10、能跳过5厘米高的绳(3-4岁)11、在10厘米宽2米长的空中线条上走坚持身体平衡(3-4岁)训练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训练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胶粘一条2米长10厘米宽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B 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尽量不要走出界外.帮手给予:1 训练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着孩子的手向前走;2 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脚下的线条,又要注意前方的路;3 训练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导孩子走,但不给予身体协助;3 让孩子自己检验考试单独走.12、单脚原地跳(3-4岁)13、能学青蛙跳20厘米的距离10次(3-4岁)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在地板贴两条平衡线,成人给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几次,然后指导孩子模仿.难度设置:A 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该短一点,让孩子容易达标;B 如果孩子不愿意合作,可引入食物奖励的法子,把奖励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线条上,孩子跳到线上就奖励;C 逐渐地把线段间的距离增年夜.帮手给予:1 身体协助;2 每一难度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都要及时给予身体或口头上的指导,重复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介入的兴趣.14、做一连串手部和腿部举措时能坚持平衡(3-4岁)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举措,如:跳舞、打功夫等.难度设置:A 选择简单一点的举措;B 选择较为复杂的举措,包括弹跳、跳跃等举措.帮手给予:1 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颠仆时才给予扶持;2 在孩子前后方均铺上垫子,孩子颠仆后鼓励他/她自己起来继续练习.15、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3-4岁)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难度设置:A 由另外一成人扶持着孩子完成举措,而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B 逐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C 由孩子自己检验考试着完成举措,只在有需要时给予帮手.帮手给予:1 足够的身体协助;2 需要的身体协助;3 偶尔的身体协助.16、能来回滚出发体(4-5岁)训练目的:迷路反射控制,身体的控制能力及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在垫子上或在床垫上从一端翻滚到另外一端.难度设置:A 在训练者的身体协助下进行翻滚;B 自己控制身体进行翻滚.帮手给予:1 给予年夜量的身体协助和口头提示,让孩子从训练中理解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及翻动的速度和力量;2 只在有需要时给予身体协助;3 确保孩子的平安,防止碰伤.17、转椅游戏(3-4岁)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难度设置:A开始时为防止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B孩子习惯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身体控制重心,并闭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帮手给予:18、做5次前滚翻(4-5岁)训练目的: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安慰本体感觉.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成人连续做5次前滚翻的举措.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只要求做2-3次;B 要求孩子连续做5次,并要求孩子在举措过程中身体尽量坚持直线.帮手给予:1 开始时要全程给予身体协助,并用语言鼓励孩子检验考试;2 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需要时给予口头提示,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平安问题.19、能用勺子把乒乓球送至约2米外的目的地而乒乓球不失落下来(4-5岁)训练目的:增进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强举措企画能力.训练要求: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2米外的处所.难度设置:A 开始时检验考试先给孩子一个立方体的积木在距离极短的两张桌子间传送,让孩子便于把持;B 用不粘胶在地上贴两条平衡线;C 改用乒乓球检验考试;D 依照预设距离训练.帮手给予:1 为提高孩子的兴趣,建议开始时成人和孩子一起介入游戏;2 孩子的技巧熟练后,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竞赛.20、能走完1个有5项步伐的障碍路径(4-5岁)训练目的:加强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增进举措企画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单独走完一个有5项步伐的障碍路径.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只设置2-3个障碍物(跨过玩具、绕过椅子、爬过桌子). B 设置5个障碍物,引入奖励物.帮手给予:1 开始时成人先做示范,然后陪同孩子一起进行训练,要有及时、足够的身体和口头提示;2 鼓励孩子自己做,并给予适当的提示;3 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训练.21、能用脚尖站立10次,每次站立3秒钟(4-5岁)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双脚脚跟着地,脚尖掂起地站立,每次站立3秒钟时间.难度设置:A 开始时让孩子扶着墙壁或椅背站立;B 让孩子检验考试徒手站立.帮手给予: 1 可以在墙壁上孩子掂脚可触及的处所挂一奖励物,鼓励孩子掂起脚去拿取;2 给孩子数数,让他/她知道要站多长时间.22、能在20厘米宽,10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而坚持平衡(3-4岁)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在不扶持,坚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走,走过规定尺寸的平衡木.难度设置:A 只走一半的距离;B 走完全程;C 单手持物走;D 双手持物走.帮手给予:1 开始时成人需要反复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边走,给予身体协助,如拉着孩子双手或扶其双肩;2 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时拉着他/她的一只手给予扶持;3 只在需要时给予扶持.23、能连续拍球3次而球不弹走(4-5岁)训练目的: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连续拍3次中型球(篮球年夜小的球).难度设置:A 只拍1次;B 拍2-3次;帮手给予:1训练者拍一下,等球弹起后把着孩子的手拍一下;2 把着孩子的手教孩子拍2-3下,球要尽量弹高,便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时间调节24、双脚被提起时,可用双手向前走路(4-5岁)训练目的:增强手臂力量和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儿童趴在地上,双手和双膝接触空中,成人则在儿童身后握其双足足踝,示意儿童用双手交替运动往前爬.难度设置:A 先让儿童习惯被提起双脚的姿势;B 鼓励儿童向前走1-2步;C 训练至儿童能自如地向前走.帮手给予:1 以游戏的形式帮手孩子习惯被长久提起双脚的姿势和感觉;2 延长提起孩子双脚的时间;3 鼓励孩子检验考试向前走,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欢的方法来强化.25、跑向滚动着的球,把球向前踢(4-5岁)训练目的:举措能力、方向感.训练要求:让孩子边跑边踢滚到他/她脚下的中型或小型球.难度设置:A 先用中型球练习,孩子的技巧熟练后再用小型球练习;B开始时训练人员以极慢的速度把球滚到孩子脚下并示意孩子踢球.C 需要时可给予适当的身体帮手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着他/她的身体,一手(或脚)推动他/她的右脚.26、双手接住从1米远弹来的中型球(4-5岁)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企画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接住训练者从约1米远的处所扔到地上弹起来的中型球(篮球年夜小的球).难度设置:1 距离设短一点,而且让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边教边把要点告诉孩子;2 帮手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身体协助; 3 距离逐渐增年夜,尽量让孩子自己检验考试接球;4 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难,可换成年夜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练后再换成中型球.27、双手各持一球走直线2米(4-5岁)训练要求:让儿童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上,两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线路线行走.难度设置:A开始时可先不让孩子拿球,徒手走;B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让其检验考试持球而且脚尖跟着脚跟行走;帮手给予:不能单独完成的孩子家长可跟在其身后,给予身体指导;28、用脚尖向前行3米(4-5岁)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掂起脚尖向前走约3米的路程.难度设置:A 只走2-3步路的距离;B 逐渐地增加走的距离直达到标.帮手给予:1 站在孩子前面扶着他/她的双手;2 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及时的帮手;3 在终点处放置奖励物鼓励孩子坚持走到终点.29、单脚向前跳5步(4-5岁)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双腿的肌肉控制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抬起一只脚,向前方位置跳跃5步路的距离.难度设置:A 开始时先让孩子习惯坚持抬起一只脚在空中数秒的姿势;B 鼓励孩子单脚向前跳跃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奖励物;C 鼓励孩子增加跳跃的次数.帮手给予:1 跟孩子一起跳,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愿意介入游戏;2 随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帮手,无论是身体或是口头的帮手;3 及时引入奖励的方法来表彰和鼓励孩子的检验考试.30、能坐在丁字椅上坚持身体平衡(4-5岁)训练目的:练习伸展和坚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心力,建立前庭感觉机能.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坚持身体平衡.难度设置:A先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双手放在腿上,坚持双腿垂直,腰干挺直的坐姿势.B家长蹲下与坐在丁字椅上的孩子玩传球游戏;C让孩子右手前平举,右脚向上踢并碰得手心.再换成左手重复以上游戏.帮手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给予身体指导,帮手孩子学会坚持平衡,然后在每一个(难度)环节中给予适当的帮手,直至该环节通过,再进入下一环节的训练.31、照镜子游戏(4-5岁)训练目的:训练空间方位知觉.训练要求: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年夜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举措,让孩子模仿.举措以颔首,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出发体以及转身等举措为主.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的举措要做得慢些并屡次重复举措;B 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举措的方位.帮手给予:家长边做边说出举措的方位,孩子无法跟上便用身体指导.逐渐地裁撤提示,而且加快举措的速度.32、吊床游戏(4-5岁)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训练要求:让孩子躺在吊床上,两位成人将吊床前后摆动.难度设置:A让孩子仰卧在吊床上,需要时请第三位成人协助.B 让孩子俯卧在吊床上,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后摇晃时让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帮手给予:孩子在初始时可能会紧张,请家长蹲下给予抚慰,防止孩子在吊床内挣扎.如果孩子无法取得前方的玩具,家长可把玩具握在手里,等孩子*近时放到他/她手中.33、治疗球—平衡调整(4-5岁)训练目的:放松、平衡、协调、肌力、速度感、调整肌张力、增进呵护反应.训练要求:仰卧/俯卧于治疗球上,手脚均离地,捉握双手/双脚;注意手握关节的位置;能放松手脚屈伸自如;控制─部位、力量、速度、重心.难度设置:A前后左右各方向的移转动动;B双手的交互屈伸.(*近时弯曲.推出时伸直)前后移动及直线加速;C双脚的交互屈伸(同B);D抑制异常机张力的移转动动;E双手或双脚撑地维持平衡;F颠倒双手迅速撑地的反应;G颠倒运动(手不撑地);H训练者用脚将治疗球挑高年夜年夜弹动,以达垂直运动的目的.帮手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呈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34、治疗球—肌力训练(4-5岁)训练目的:肌力、速度等. 训练要求:仰卧/俯卧/站立;(1)以倾斜度控制难易度;(2)运动量以肌肉最高接受力的百分之八十~九十时实施.难度设置:(1)治疗球上侧滚翻;(2)仰卧抬头训练加强颈屈肌;(3)仰卧起坐; (4)俯卧撑双臂屈伸;(5)俯卧后弓身; (6)仰卧/俯卧抬腿;(7)站立治疗球上用脚弹跳;(8)球*墙,面对或侧对球站立,单足举腿置于球上; (9)坐在治疗球上,以溜滑梯的方式快速溜下.帮手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呈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35、治疗球—月球游戏(4-5岁)训练目的:体能要素的提升,身体意识的培养,兴趣与幸福感等.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循序渐进,配合音乐,配合协助,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学习.难度设置:(1)以治疗球压挤全身;(2)推年夜笼球前进,或拨球后退走;(3)依规定路线推球前进或回避障碍物推球前进;(4)以拍皮球的方式拍球;帮手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呈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36、用力拉着绳子时,仍能拉动绳子(5-6岁)训练目的:增进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增进全身肌肉的发展.训练要求:成人用力拉绳子的一端,孩子在另外一端能拉动绳子.难度设置:A 成人开始时只稍微用力拉着绳子,让孩子容易拉动绳子;B 成人用力地拉着绳子,鼓励孩子用力拉动绳子.帮手给予:1 可在地板上两人之间画一横线,孩子把成人拉过横线就得奖;2 及时鼓励和表彰孩子的检验考试和胜利;训练时,成人要配合孩子的力度,防止孩子因不妥用力而受伤.37、双脚跳过一条慢慢地摆动着的绳子5次(5-6岁)训练目的:提供前庭安慰,训练计划举措能力.训练要求:将一条约两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空中10厘米处,上下或左右摇动绳索,使其象蛇一样扭动,让孩子双脚离地地从上面跳过.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可慢慢地摆动,举措幅度要小允许孩子偶尔碰到绳子;B 快速地摆动,举措幅度年夜,让孩子尽量不要碰到绳子.38、跳脚印训练目的:训练两侧性、空间距离、平衡、协调、柔软、眼─手协调、注意力、抑制异常肌张力、矫正姿势(内外旋、内外反)、步态训练.训练要求:依照图形所示,双脚立定跳向下一目标脚印.难度设置:A可先用双脚交替走几回,让孩子熟悉年夜致的距离.B双脚立定跳,按图形要求跳;C听着家长的口令(指令)跳;帮手给予:开始时家可站在孩子身后,双手扶着孩子的腋下帮手其完成凌空双脚跳起和落下的姿势,指导孩子跳向下一目标,等孩子的判断和目测水平提高后让其自行练习,家长只给予口头提示即可.39、能在双脚离地时,双手同时拍一下(5-6岁)训练目的:加强手臂和腿的协调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在双脚跳离空中的同时双手举过头顶拍一下.难度设置:A 先熟练双脚跳;B 再在跳的同时鼓励孩子拍手.帮手给予:1 手把手地跟孩子一起做;2 给孩子做示范,边做边讲解;3鼓励孩子自力完成,只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提示.40、拿着分歧的物件走过20厘米宽的平衡木(5-6岁)训练目的: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拿着分歧的物件走过平衡木.难度设置:A 开始时拿小件的物品;B 逐渐地拿年夜件的物品;帮手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处所,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41、手抱年夜型物盖住视线还能走至少3米远(5-6岁)训练目的: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拿着或双手抱着年夜型的物件向前走.难度设置:选择重量适中的物品做训练.帮手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处所,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42、能两眼睁开双臂伸直(或交*胸前)单脚站立5秒(5-6岁)训练目的: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孩子睁开眼睛(或者双手交*在胸前),单脚站立5秒钟.难度设置:A 开始时先练习双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B 然后练习双手交*在胸前站立.帮手给予: 1 如果孩子开始时不能很好地掌握平衡,可以让他/她先检验考试扶着椅背或握着训练者的手站立5秒;2 一旦孩子的平衡能力有所长进,则要求他/她只在需要时才扶持;3 在孩子前方视平线的位置给予玩具或其他吸引他/她看的工具来帮手孩子集中注意力;4 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给予适当的身体协助.43、能两眼闭合双臂伸直(或交*胸前)单脚站立5秒(5-6岁)训练目的: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训练要求:孩子闭着眼睛(或者双手交*在胸前),单脚站立5秒钟.难度设置:A 开始时先练习双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B 然后练习双手交*在胸前站立.帮手给予:1如果孩子无法自觉地闭上眼睛,可检验考试用布蒙上他/她的眼睛.如果孩子不愿意,先让他/她检验考试习惯不练习的时候蒙上眼睛的感觉;2 充沛运用奖励的原则来激发孩子的合作性;3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给予适当的身体协助.44、滚筒游戏(3-4岁)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训练要求:让孩子俯卧在豆球上,前方放置一玩具,让孩子双手前后划动,双年夜腿贴住豆球,探身取玩具.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要求孩子俯卧在球上;B鼓励孩子双手前后划动,家长应用手扶着豆球,帮手孩子均匀用力,防止球滑离孩子的身体.C鼓励孩子边划动双手,边向前移动,注意提醒孩子不要让球滑走.帮手给予:完全身体指导;需要时给予身体指导;45、袋鼠跳(5-6岁)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安慰,控制过敏信息.训练要求: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难度设置: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离;B裁撤身体指导,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离;帮手给予:在A阶段要求给予全程身体指导,直至孩子技巧熟练.46、平衡与协调(5-6岁)训练目的:平衡、协调、肌力等.训练要求:仰卧/俯卧.难度设置:(1)仰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2)俯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3)俯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4)仰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5)仰卧/俯卧双手做模仿或规定举措; (6)仰卧/俯卧双脚做模仿或规定举措;(7)俯*治疗球,双手抱起治疗球并推出;(8)仰卧垫上,双脚屈腿或直腿将球夹起.帮手给予:(1)每一举措次数或时间不能太久(视其肌张力而定);(2)举措由易而难、次数时间由少到多;(3)注意协助(他动─协动─主动).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呈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47、跳数字训练目的: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及重力感.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剪出年夜的数目字1-10或1-20贴到圆形的不粘胶上再地板上,让孩子从一个数字跨到另外一个数字上,以跨到圆形内为胜.难度设置:A 如果孩子还不理解数字,可贴分歧颜色的数字,然后让孩子按颜色跳;B 让孩子按指定的数字跳或者按单、双数跳;C 可玩双人游戏,缔造出各种玩法,以最终达到终点为胜.帮手给予:1 如果孩子跳跃技巧不成熟,可在开始时握他(她)的双手或夹着孩子的腋下帮手他(她)跳跃;2 如果孩子不理解或不遵守游戏规则,要随时给予身体或口头的提示.48、打保龄球(3-5岁)训练目的: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把儿童保龄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离,让儿童用黑色的年夜球击球.难度设置:A 开始时距离可以很近,以便让儿童容易击中,有成绩感;B 要求儿童按训练要求的距离击球; C 逐个地把球摆在地上让儿童击,开始时距离要近一些,5次击球中有3次通过.帮手给予:(1)开始时给予孩子年夜量的身体协助,直至孩子掌握要领;(2)每一次增加难度时都需要随时提醒、纠正并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做.49、运小球(4-5岁)训练目的:训练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用塑料球拍运送乒乓球,一次放一个乒乓球在球拍上,运到距离2米的年夜容器中.不成以用另外一只手扶乒乓球.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可选用其他非圆形的小物品让孩子训练而且把距离设短一点;B 孩子的技巧熟练以后可检验考试用年夜的塑料或布球;C 使用乒乓球,5次运球中有3次球没有失落地通过.帮手给予:无论孩子处于哪一阶段的开始阶段,都要给予手把手的帮手,要确保孩子掌握了基本的游戏规则以后才增加难度.。

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

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

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感统训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孩子提高身体协调能力、注意力、情绪管理能力等。

以下为您整理了 70 个实用的感统训练游戏,希望能为您和孩子带来帮助。

一、平衡类游戏1、走平衡木准备一个适合孩子身高的平衡木,让孩子双手侧平举,慢慢地走过平衡木。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能力。

2、单脚站立让孩子单脚站立,尽量保持身体平衡,从5 秒钟开始逐渐增加时间。

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腿部力量和平衡能力。

3、闭目站立孩子闭上眼睛,双手自然下垂,尝试站立保持平衡。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增强孩子的本体感觉和平衡感。

4、荡秋千带孩子去荡秋千,让孩子感受身体在空中的晃动和平衡的控制。

5、踩高跷给孩子准备一副高跷,让他们尝试踩着行走,锻炼平衡和腿部力量。

二、触觉类游戏1、触觉球按摩用触觉球在孩子的身体上轻轻滚动,按摩肌肤,增强孩子的触觉敏感度。

2、玩沙游戏让孩子在沙坑中玩耍,用手触摸沙子,感受沙子的质地和温度。

3、指压板行走在地上铺上指压板,让孩子光脚在上面行走,刺激足底的触觉神经。

4、蒙眼猜物把一些常见的物品放在孩子手中,让他们蒙上眼睛通过触摸来猜测物品。

5、触觉拼图使用带有不同质地的拼图,让孩子在拼的过程中感受触觉差异。

三、视觉类游戏1、大家来找茬准备两张相似但有细微差别的图片,让孩子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

2、追踪移动的物体用一个小球或玩具车在孩子眼前移动,让他们的眼睛跟随物体移动。

3、搭积木让孩子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图案搭积木,锻炼他们的空间感知和视觉注意力。

4、拼图游戏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拼图,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完成拼图。

5、数字划消在一张纸上写满数字,让孩子按照规定划掉特定的数字。

四、听觉类游戏1、听声音辨方向在不同的方向发出声音,让孩子判断声音的来源方向。

2、听故事回答问题给孩子讲一个故事,然后提出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让孩子回答。

3、声音模仿播放一些动物或物体的声音,让孩子模仿。

(完整版)幼儿感统训练——65个游戏

(完整版)幼儿感统训练——65个游戏

(完整版)幼儿感统训练——65个游戏幼儿感统训练——65个游戏1、扔球3米远(3-4岁)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

帮助给予:1 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2 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3 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

2、互动式投篮(3-4岁)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

3、一步1级上、下楼梯(3-4岁)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

难度设置:A 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B 成人将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则在孩子右侧腰间的位置,让孩子在搀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楼梯;C 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搀扶孩子上、下楼梯;D 让孩子独自上、下楼梯。

帮助给予:A 双手(或拇指)抬高给予协助;B 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给予协助;C 单手(拇指)给予协助;D 撤消所有协助。

4、双脚轮流跨过15厘米高的绳(3-4岁)训练目的: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

帮助给予:1 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绳;2 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3 建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

5、自己上、下小三轮车(3-4岁)6、双脚原地跳(3-4岁)7、双脚一齐从最后一级楼梯跳下(3-4岁)8、扶物能单脚站立5秒(3-4岁)训练目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

难度设置及帮助给予:A 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秒,然后放下。

幼儿园感统训练游戏

幼儿园感统训练游戏

幼儿园感统训练游戏引言: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感统能力,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感统训练游戏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适合幼儿园的感统训练游戏,帮助幼儿认识和发展各种感觉,提高他们的协调性、平衡能力和专注力。

一、听觉感统训练游戏(500字左右)1. 耳朵送礼物准备一些小球或绒毛球,要求幼儿用双手捏住球,然后用力地挤压,同时嘴巴半张着,快速呼气。

当球被挤压时,会发出声音。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可以感受到声音的产生和变化,并且锻炼他们的手部控制力和耳朵听觉。

2. 打鼓寻声在教室或操场上放置一些装有不同声音物品的盒子,例如金属球、木块等。

幼儿围着这些盒子走动,每当听到有声音的盒子时,立即停下来,用手指着声音的来源。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对声音的敏感度和定向感。

二、视觉感统训练游戏(多700字左右)1. 形状探索准备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纸板或卡片,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水杯、笔、鞋子等。

让幼儿将这些物品按照形状或颜色进行分类,同时手触摸物品,感受它们的不同形状和纹理。

这个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观察力和细节感知。

2. 盲人赛跑为小朋友们准备一条布带,让其中一个小朋友戴上眼罩,其他小朋友将他带上绳子步行,引领他走向终点。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培养他们的平衡能力、空间定向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触觉感统训练游戏(多500字左右)1. 材料探索准备一些纸张,如砂纸、软纸、光滑纸等,以及一些不同材质的物品,如棉花、玻璃球、沙子等。

让幼儿触摸这些材料和物品,感受它们的质感和温度。

通过触觉训练,幼儿可以增强手部肌肉控制和触觉敏感性。

2. 接力传物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两名幼儿站在相隔一段距离的地点,其中一个幼儿手里拿着一个物品,让他们通过触摸和手部传递的方式将物品传递到终点。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手部协调和触觉敏感性。

四、平衡感统训练游戏(多300字左右)1. 走直线随机画出几条直线,要求幼儿依次跟着直线行走,尽量保持直线方向。

100个感统游戏

100个感统游戏

100个感统游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感统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各种有趣的感统游戏,可以有效地提升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接下来,就为您介绍 100 个精彩的感统游戏。

1、接球游戏准备一个柔软的球,家长和孩子互相抛接球。

这能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和反应能力。

2、跳房子在地上画出格子,让孩子按照规则单脚或双脚跳跃,有助于提升平衡感和空间感知。

3、滚轮胎找一个废旧轮胎,让孩子推动它前进,能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力量。

4、平衡木行走可以用木板搭建一个简易的平衡木,让孩子在上面行走,锻炼平衡能力。

5、蒙眼猜物蒙上孩子的眼睛,让他们通过触摸来猜测物品,提高触觉敏感度。

6、折纸游戏教孩子折纸,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空间想象力。

7、穿珠子准备一些珠子和线,让孩子把珠子穿起来,有助于手部小肌肉的发展。

8、拼图比赛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拼图,一起比赛完成,培养耐心和观察力。

9、扔沙包看谁能把沙包扔得更远更准,锻炼上肢力量和投掷技巧。

10、模仿动物走路让孩子模仿各种动物的走路姿势,如螃蟹横行、兔子跳跃等,增强身体的灵活性。

11、踢毽子简单的踢毽子活动能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和节奏感。

12、吹泡泡孩子追逐并戳破泡泡,既有趣又能训练视觉追踪能力。

13、搭积木通过搭建不同形状的积木,培养创造力和空间认知。

14、手指画让孩子用手指蘸颜料作画,感受不同的质地和触感。

15、捉迷藏经典的捉迷藏游戏能提升孩子的空间意识和应变能力。

16、倒着走尝试倒着走路,锻炼平衡和协调能力。

17、音乐律动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起跳舞、拍手,培养节奏感和身体协调性。

18、绕障碍跑设置一些障碍物,让孩子绕着跑,提高反应速度和身体控制能力。

19、沙坑寻宝在沙坑里埋一些小玩具,让孩子寻找,增强触觉感知。

20、跳绳跳绳是一项很好的全身运动,能锻炼协调性和耐力。

21、踩高跷利用自制或购买的高跷,让孩子尝试行走,锻炼平衡。

22、运水果把水果放在篮子里,让孩子搬运,锻炼手部力量和平衡感。

100个感统游戏

100个感统游戏

100个感统游戏感统失调这个词,如今越来越被家长们所熟知。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协调能力差等,都可能与感统失调有关。

而感统游戏则是帮助孩子改善这些问题,促进身心发展的有效方式。

下面就为您介绍 100个有趣又实用的感统游戏。

1、扔沙包准备几个小沙包,家长和孩子互相投掷,让孩子在躲避和接住沙包的过程中,锻炼反应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2、跳房子在地上画出格子,孩子按照规则单脚或双脚跳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3、滚球游戏准备一个大球,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着,互相滚动球,孩子需要接住并推回,能增强孩子的触觉感知和手臂力量。

4、平衡木行走找一个矮的平衡木,让孩子在上面慢慢行走,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和胆量。

5、拼图游戏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拼图,让孩子在拼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6、折纸游戏教孩子折各种简单的形状,如纸飞机、小船等,锻炼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

7、蒙眼摸物将一些常见的物品放在一个箱子里,孩子蒙上眼睛,通过触摸来辨认物品,提升触觉感知能力。

8、穿珠子准备一些绳子和珠子,让孩子将珠子穿起来,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专注力。

9、模仿秀家长做出各种动作或表情,孩子进行模仿,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身体控制和模仿能力。

10、音乐传球播放音乐时开始传球,音乐停止时球在谁手里谁就表演节目,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和社交能力。

11、袋鼠跳孩子站在袋子里,像袋鼠一样跳跃前进,增强腿部力量和协调能力。

12、踢毽子教孩子踢毽子,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13、拍气球将气球拍起,不让它落地,锻炼孩子的反应速度和手眼协调。

14、搭积木让孩子用积木搭建各种造型,发挥想象力的同时,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空间认知。

15、手指画准备颜料,让孩子用手指蘸着颜料作画,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16、倒着走孩子倒着走一段距离,提高平衡感和空间感知。

17、跳皮筋传统的跳皮筋游戏,能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18、踩影子在阳光下互相踩对方的影子,增加孩子的运动乐趣和反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统训练70个有用训练游戏大合集感觉统合就是人体在环境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观,从外界获得不同的感觉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感统训练游戏就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感统训练,更加有利于被儿童接受。

为妈妈们分享适合小朋友的70个感统训练游戏:1、俯卧大龙球抓东西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强化手眼协调及双侧肢体的平衡控制,促进运动企划能力。

训练要求:协助孩子俯卧到大龙球上,保持平衡姿势。

把孩子喜欢的一个玩具放在大龙球滚动时孩子伸手可触的地方。

协助孩子卧在球上前后慢慢滚动,让孩子探身去摸玩具,必要时可使用会发声的玩具,以帮助孩子辨明玩具所在的方位。

难度设置:A开始时玩具只放在很近的距离,让孩子容易取到;B逐渐地玩具可以放稍远一点,并在孩子探身取球时提醒他(她)尽量自己保持身体的平衡。

帮助给予:1.由始至终的身体协助;2.口头指导或提醒。

2.压马路(3-6)训练目的:提供触觉刺激,有抑制神经兴奋程度的作用。

训练要求:让孩子仰卧或俯卧在垫子上,用大龙球在其身上滚过去。

若孩子喜欢这种压力可尝试加重一点压力。

3.抱球翻滚(5-6)训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颈部力反射。

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垫上,双手抱着一个排球大小的球,高举过头。

要孩子由垫子的一端再滚回来,球不可以松掉。

难度设置:A滚3-4下;B从垫子一端滚到另外一端。

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无法呈直线滚动,成人需要给予身体协助,推动他的肩膀或脚,把他的身体尽量推到呈直线的姿势。

4.摇摇船(5-6)训练目的:控制迷路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体刺激,并改善身体概念及两侧协调。

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地上,两手抱膝身体屈起成球状,前后摇动二十下,或左右滚动二十下。

难度设置:——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或摇不动,家长需要给予身体协助,从侧面轻推孩子的肩或臀,示意孩子顺着给予的外来力量摇动身体。

一旦孩子掌握要领,及时撤消帮助,鼓励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摇动身体。

5.软骨功(5-6)训练目的:改善身体概念及计画动作的能力,并提供触觉刺激。

训练要求:用一条粗棉绳,两端结在一起成一个圈,让孩子将绳由头套下去,由脚下拿出来;或者由脚套进去,从头部拿出来。

难度设置:A刚开始训练时,绳圈可以相对做大一点,容易取出;B先训练从头套到脚,再训练从脚套到头。

帮助给予:提醒孩子不要用蛮劲儿,要学习技巧。

6.拍气球(4-6)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动作的计画能力。

训练要求:把气球往上抛,然后双手轮流向上拍打气球,尽量不要让气球落到地上。

难度设置:A 双手轮流拍打;B 在地上设置简单的“路障”(如玩具或凳子),让孩子绕过路障拍气球。

帮助给予:(1)开始时教孩子把气球拍高一点,延迟下落的时间,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计划自己的动作和步子;(2)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3)提醒孩子看脚下的“路障”。

7.跳跃(3-5)训练目的:促进两侧协调及前庭刺激。

训练要求:在地面上摆放数个小号的呼啦圈,要孩子以双脚跳或单脚跳的方式跳过所有的圈圈。

难度设置:A双脚跳,并把呼啦圈之间的距离放近一点;B把呼啦圈之间的距离放远一点;C单脚跳;D单脚跳并连续跳完所有圈圈。

帮助给予:开始时可站在孩子前方,等孩子双脚落地时稍微扶他一下,帮助孩子保持身体平衡。

8.鞋子走路(4-6)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协调及计画动作的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将两手穿在鞋子里,沿着一定的路线或脚印前进或向侧边行走。

9.滑雪(4-6)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协调与计画动作的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两脚分别踩着一纸,当做是雪橇,可前进或后退地踩着纸行走。

难度设置:A只用一只脚踩纸前进;B双脚踩纸前进;C赤脚踩纸前进;D赤脚踩纸前进或后退。

帮助给予:给予适当的搀扶;提醒孩子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和适当的运动。

10.运小球(4-5)训练目的: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用塑料球拍运送乒乓球,一次放一个乒乓球在球拍上,运到距离2米的大容器中。

不可以用另外一只手扶乒乓球。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可选用其他非圆形的小物品让孩子训练并且把距离设短一点;B孩子的技巧纯熟以后可尝试用大的塑料或布球;C使用乒乓球,5次运球中有3次球没有掉地通过。

帮助给予:无论孩子处于哪一阶段的开始阶段,都要给予手把手的帮助,要确保孩子掌握了基本的游戏规则以后才增加难度。

11.打保龄球(3-5)训练目的: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把儿童保龄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离,让儿童用黑色的大球击球。

难度设置:A 开始时距离可以很近,以便让儿童容易击中,有成就感;B 要求儿童按训练要求的距离击球;C 逐个地把球摆在地上让儿童击,开始时距离要近一些,5次击球中有3次通过。

帮助给予:(1)开始时给予孩子大量的身体协助,直至孩子掌握要领;(2)每一次增加难度时都需要随时提醒、纠正并示给孩子看如何做。

12.跳数字训练目的: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及重力感。

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剪出大的数目字1-10或1-20贴到圆形的不粘胶上再地板上,让孩子从一个数字跨到另外一个数字上,以跨到圆形为胜。

难度设置:A 如果孩子还不懂得数字,可贴不同颜色的数字,然后让孩子按颜色跳;B 让孩子按指定的数字跳或者按单、双数跳;C 可玩双人游戏,创造出各种玩法,以最终达到终点为胜。

帮助给予:1 如果孩子跳跃技巧不成熟,可在开始时握他(她)的双手或夹着孩子的腋下帮助他(她)跳跃;2 如果孩子不懂得或不遵守游戏规则,要随时给予身体或口头的提示。

13.袋鼠跳;(5-6)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控制过敏信息。

训练要求: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难度设置: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离;B撤销身体指导,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离;帮助给予:在A阶段要求给予全程身体指导,直至孩子技巧纯熟。

14.手抱大型物挡住视线还能走至少3米远;(5-6)训练目的: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拿着或双手抱着大型的物件向前走。

难度设置:选择重量适中的物品做训练。

帮助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

15.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20厘米宽的平衡木;(5-6)训练目的: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平衡木。

难度设置:A 开始时拿小件的物品;B 逐渐地拿大件的物品;帮助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

16.能在双脚离地时,双手同时拍一下;(5-6)训练目的:加强手臂和腿的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在双脚跳离地面的同时双手举过头顶拍一下。

难度设置:A 先熟练双脚跳;B 再在跳的同时鼓励孩子拍手。

帮助给予:1手把手地跟孩子一起做;2给孩子做示,边做边讲解;3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只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提示。

17.跳脚印训练目的:训练两侧性、空间距离、平衡、协调、柔软、眼─手协调、注意力、抑制异常肌力、矫正姿势(外旋、外反)、步态训练。

训练要求:按照图形所示,双脚立定跳向下一目标脚印。

难度设置:A可先用双脚交替走几回,让孩子熟悉大致的距离。

B双脚立定跳,按图形要求跳;C听着家长的口令(指令)跳;帮助给予:开始时家可站在孩子身后,双手扶着孩子的腋下帮助其完成凌空双脚跳起和落下的姿势,指导孩子跳向下一目标,等孩子的判断和目测水平提高后让其自行练习,家长只给予口头提示即可。

18.双脚跳过一条慢慢地摆动着的绳子5次;(5-6)训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训练计画动作能力。

训练要求:将一条约两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地面10厘米处,上下或左右摇动绳索,使其象蛇一样扭动,让孩子双脚离地地从上面跳过。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可慢慢地摆动,动作幅度要小允许孩子偶尔碰到绳子;B 快速地摆动,动作幅度大,让孩子尽量不要碰到绳子。

19.照镜子游戏;(4-5)训练目的:训练空间方位知觉。

训练要求: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

动作以点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

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B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

帮助给予:家长边做边说出动作的方位,孩子无法跟上便用身体指导。

逐渐地撤销提示,并且加快动作的速度。

20.单脚向前跳5步;(4-5)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双腿的肌肉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抬起一只脚,向前方位置跳跃5步路的距离。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先让孩子习惯保持抬起一只脚在空中数秒的姿势;B 鼓励孩子单脚向前跳跃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奖励物;C 鼓励孩子增加跳跃的次数。

帮助给予:1 跟孩子一起跳,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孩子消除紧情绪,愿意参加游戏;2 随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无论是身体或是口头的帮助;3 及时引入奖励的方法来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尝试。

21.用脚尖向前行3米;(4-5)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掂起脚尖向前走约3米的路程。

难度设置:A 只走2-3步路的距离;B 逐渐地增加走的距离直到达标。

帮助给予:1 站在孩子前面扶着他/她的双手;2 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及时的帮助;3 在终点处放置奖励物鼓励孩子坚持走到终点。

22.双手各持一球走直线2米;(4-5)训练要求:让儿童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上,两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线路线行走。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可先不让孩子拿球,徒手走;B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让其尝试持球并且脚尖跟着脚跟行走;帮助给予:不能单独完成的孩子家长可跟在其身后,给予身体指导;23.双手接住从1米远弹来的中型球;(4-5)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接住训练者从约1米远的地方扔到地上弹起来的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难度设置:1 距离设短一点,并且让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边教边把要点告诉孩子;2 帮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身体协助;3 距离逐渐增大,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接球;4 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难,可换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练后再换成中型球。

24.跑向滚动着的球,把球向前踢;(4-5)训练目的:动作企画能力、方向感。

训练要求:让孩子边跑边踢滚到他/她脚下的中型或小型球。

难度设置:A先用中型球练习,孩子的技巧熟练后再用小型球练习;B开始时训练人员以极慢的速度把球滚到孩子脚下并示意孩子踢球。

C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身体帮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着他/她的身体,一手(或脚)推动他/她的右脚。

25.双脚被提起时,可用双手向前走路;(4-5)训练目的:增强手臂力量和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儿童趴在地上,双手和双膝接触地面,成人则在儿童身后握其双足足踝,示意儿童用双手交替运动往前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