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精华版)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一、词语辨析1.近义词辨析例如:懒惰和懒散、壮丽和宏伟、诚实和真诚等。

2.反义词辨析例如:今天和昨天、好和坏、黑和白等。

3.形近词辨析例如:笨和笛、街和街、乱和鸾等。

二、句子成分1.主语:句子中表示动作的主体。

2.谓语:句子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内容。

3.宾语:句子中接在动词后的补充说明。

4.状语:句子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

5.定语:句子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

三、成语和谚语1.成语:通过多个字组合而成的固定搭配,具有特定的意义。

例如:一心一意、晴天霹雳、不耻下问等。

2.谚语:具有简练表达智慧的格言或警句。

例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君子之交淡如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

四、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如:他是我的知己,像一颗流星划破黑夜。

2.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张的描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如:他跑得飞快,像一道闪电一样。

3.排比:将相同或相似的句子进行排列,起到强调或对比的作用。

例如:既要爱国,又要爱家乡;既要听话,又要有主见。

五、修辞手法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

例如:他是我的知己,像一颗流星划破黑夜。

2.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张的描述,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如:他跑得飞快,像一道闪电一样。

3.排比:将相同或相似的句子进行排列,起到强调或对比的作用。

例如:既要爱国,又要爱家乡;既要听话,又要有主见。

六、阅读理解1.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细节和推理等。

例如: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判断对错、选择合适的答案等。

例如:理解古代诗词、文章和典故等。

七、作文写作1.格式要求:包括书信、日记、小说、议论文等不同的文体。

2.内容要求:要求语言准确、条理清晰、观点明确、感情真实。

3.修辞手法:可以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修饰。

小学语文六年级必背知识要点

小学语文六年级必背知识要点

小学语文六年级必背知识要点一、古代诗词1. 了解《古诗十九首》中的经典古诗,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掌握《乐府诗集》中的古乐府诗歌,如《白日依山尽》、《长恨歌》等。

3. 熟悉《唐诗三百首》中的代表作品,如《春晓》、《登鹳雀楼》等。

二、古代文言文1. 理解《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如“学而时习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2. 掌握《古文观止》中的典型文章,如《岳阳楼记》、《少年读史记》等。

3. 熟悉《文选》中的名篇佳作,如《孟子梁惠王下》、《论衡·修省刺》等。

三、修辞格和修辞性动词1. 了解修辞格的种类,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及其在诗歌和散文中的运用。

2. 掌握修辞性动词的常见用法,如“如”、“似”、“是”等,理解其在文言文中的修辞效果。

四、常见修辞手法1. 熟悉夸张手法,如夸张修辞法和夸张手法,能够从文中识别并解释其作用。

2. 掌握对比手法,如正反对比、事物对比和时空对比等,理解对比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3. 理解借代手法,包括指物借人、指人借物和指事借物,能够准确解读和分析作品中的借代表达。

五、古代名篇故事1. 了解《红楼梦》中的经典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等。

2. 掌握《水浒传》中的重要故事和角色,如宋江、林冲等。

3. 熟悉《西游记》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如孙悟空、唐僧等。

六、成语故事和歇后语1. 掌握常见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井底之蛙”、“狐假虎威”等。

2. 理解歇后语的表达意思,如“卧虎藏龙”、“一箭双雕”等,能够准确运用于日常交流中。

七、阅读技巧1. 掌握正确的阅读姿势和技巧,如端正坐姿、适当眼眄间距等。

2. 理解阅读材料的结构,如主题句、段落结构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提取关键信息,如问题答案、重要事实等,训练阅读的提问和解答能力。

以上是小学语文六年级必背知识要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提升语文学习能力,丰富阅读体验,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整个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整个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整个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
一、字音与字形
1. 汉字字形和笔画的认识与书写
2. 汉字的构造和部首的认识与应用
3. 声母、韵母的认识与拼读
4. 声调的发音与区分
二、词语运用
1. 成语、俗语、谚语的理解与运用
2. 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
3. 词语的变形、派生与应用
三、语法知识
1. 词的分类及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 句子成分的识别与分析
3. 句型结构的变化与应用
4. 时态、语气、语态的辨析与运用
四、阅读与理解
1. 阅读理解的技巧与方法
2. 提取信息、归纳总结与写作要点
3. 文章结构与段落的组织
4. 理解与分析诗词、寓言、小说等文学作品
五、写作表达
1. 作文的基本要素与写作技巧
2. 议论文、说明文、故事文的结构与写法
3. 口头表达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4. 修辞手法的认识与应用
六、修辞与鉴赏
1. 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
2. 文学作品的鉴赏与欣赏
3. 诗词、歌曲、戏曲的赏析与背诵
七、常见语病与错误修改
1. 常见的语病与错误类型
2. 语句错误的修改与改进
3.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与修正
八、作文批改与改进
1. 作文批改的常见问题与评价标准
2. 修改作文的方法与技巧
3. 多样化的写作风格与表达方式
以上是整个小学六年级语文的知识点概述,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掌握,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应用,通过大量的阅读与写作练习,逐渐熟练掌握语文知识,并在实际运用中不断提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全面)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点(整理全面)

《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一、字词【柔美】指线条又轻柔又美丽。

【一碧千里】形容十分广阔的一片绿色。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用水墨或色彩涂染画面, 使它分出层次, 以加强艺术效果。

比喻夸大的形容。

【勾勒】用线条画出轮廓。

【翠色欲流】形容绿色浓润得像要流淌下来似的。

形容绿到了极致, 大多说明草原翠绿的颜色好像要流淌出来一样。

【洒脱】行动自然, 无拘无束。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拘束】拘谨、不自然。

【笨拙】笨;不聪明;不灵巧。

【愁怨】忧愁怨恨【妩媚】形容女子、花木等姿态美好可爱。

【幽雅】幽静而雅致。

【孤芳自赏】自命清高, 自我欣赏。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 自己怜惜自己。

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也指自我欣赏。

二、课文知识1.《草原》这篇是一篇散文, 作者是老舍, 原名舒庆春, 主要作品有《龙须沟》、《猫》、《四世同堂》等, 他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2.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围绕一个“美”字, 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 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 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

3.蒙汉情深何忍别, 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们之间的情谊很深, 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 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4.《丁香结》一文的作者是宗璞, 代表作品有《红豆》、《弦上的梦》, 这篇散文分别从视觉和嗅觉描写了丁香花生长环境、开放态势、形状、颜色、气味五个方面的特点。

5.“丁香结”象征着生活中化解不了的烦恼、愁怨。

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总有许多烦恼, 要学会用乐观、豁达的态度生活。

6.“结, 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不然, 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 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解不完的, 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 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乐趣。

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字音和字形1.按读音辨字:掌握字音和字形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字的读音正确地选用字形。

例如:当读音为“dào”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意思选用不同的字形,分别是“到”、“道”和“倒”。

2.认知常用字形:掌握基础的字形,如“禾”、“木”、“人”、“力”等,能够用正确的字形书写常见词汇。

3.字音和字形的变化:掌握一些字的音、形变化规律,如“踢”、“提”、“傻”、“啥”等。

二、词语辨析1.同音词辨析:掌握同音词的意思和用法,能够根据上下文选用正确的词语。

例如:要区分“研究”和“研究”、“画”的不同含义。

2.近义词辨析:掌握近义词的意思和用法,能够理解和运用同义词的差异。

例如:要区分“晴朗”和“晴好”、“高兴”和“快乐”等词语。

三、搭配和短语1.正确的动宾搭配:掌握一些常用的动宾搭配,如“做作业”、“吃饭”、“看书”等。

2.固定短语的运用:掌握一些固定的短语搭配,如“一会儿”、“一起”、“一边...一边...”等。

四、熟词僻义1.熟词新义:了解一些常用词语的新义,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义。

例如:要了解“牛奶”的引申义是指“牛按摩”等。

2.派生词的认知:了解一些词语的派生词,能够根据词根理解词义。

例如:要了解“发情”、“发动”等词的派生词。

五、句子衔接和病句改正1.句子衔接: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句子的衔接方式,如“因果关系”、“转折关系”等。

例如:要理解“因为下雨,所以他没有来”中的因果关系。

2.病句改正:能够根据句子的错误,正确改正句子的语法和表达问题。

例如:将“我昨天走才学校”改正为“我昨天走到学校”。

六、诗歌鉴赏1.诗歌的朗读和鉴赏: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朗读诗歌,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例如:能够理解《静夜思》的意境和李白的感情。

以上是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的汇总,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六年级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六年级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汉语拼音
1. 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 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区分。

3.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二、字词
1. 汉字的笔画、笔顺规则。

2. 常用的部首、偏旁部首的正确使用。

3. 多音字、同音字的区分。

4. 词汇的积累和运用,包括成语、谚语、俗语等。

5.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包括近义词、反义词、词语搭配等。

三、阅读
1. 朗读、默读、扫读等阅读方法的训练。

2.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中心思想。

4.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句段,体会其表达效果。

5. 积累优美的句段,形成语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作文
1. 写作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包括段落结构、中心思想、语言表达等。

2. 作文的评价和修改,培养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

3. 各种题材的作文写作,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4. 积累优秀的范文,模仿其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五、口语交际
1. 口语交际技巧的训练,包括语音、语调、语速、表达清晰度等。

2. 培养口语交际的自信和胆量,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

3. 各种场合的口语交际训练,包括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

六、综合性学习
1. 综合性学习的参与和组织,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和探究,包括网络、图书馆、社区等。

3. 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和评价,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6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6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

6年级上册语文重点知识归纳一、基础知识1. 汉字书写:掌握并正确书写本册课本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注意字形、字音、字义的准确把握。

2. 词语积累:重点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成语、短语、惯用语等,理解其含义并能恰当运用。

3. 句子理解:学会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

二、古诗文阅读1. 《秋思》:了解诗人张籍的生平和艺术成就,体会诗中表达的思乡之情。

背诵全诗。

2. 《诗经·采薇(节选)》: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律美。

背诵节选部分。

3. 《春夜喜雨》: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和艺术成就,体会诗中描绘的春雨美景和诗人的喜悦之情。

背诵全诗。

4.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了解词人辛弃疾的生平和艺术成就,感受词中描绘的夜景和诗人的豪情壮志。

背诵全词。

三、现代文阅读1. 《草原》: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体会文中描绘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丁香结》:了解作者宗璞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体会文中表达的丁香花的美丽和坚韧品质,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3. 《宇宙生命之谜》:了解科学家对宇宙中是否存在生命的探索和研究成果,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四、写作训练1. 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记录一次自己参加的有意义的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注意活动过程的叙述和个人感受的抒发。

2. 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如家人、朋友、老师等,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其性格特点和品质。

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

3. 想象作文:以“假如我有一双翅膀”为题,展开想象,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

注意想象合理、丰富,故事情节生动、有趣。

五、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 口语交际:学会在不同场合下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态度进行交际,如请教问题、表达感谢、道歉等。

注意语言文明、礼貌待人。

2. 综合性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或身边的实际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或建议。

六年级语文知识点重点归纳

六年级语文知识点重点归纳

六年级语文知识点重点归纳一、词的分类1. 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

可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

2.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或变化。

3. 形容词:描述名词的性质、特征或状态。

4. 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

5. 代词:用于代替名词或名词词组,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

6. 数词:表示数量的词,包括基数词、序数词、分数词等。

7. 介词:表示名词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

8. 连词:连接词与词、词与短语、词与句子。

9. 感叹词:表达惊讶、赞美、疑问等感叹的词语。

二、句子成分1. 主语:句子谓语所说明的人或物。

2. 谓语:表示主语的动作、状态或存在的词或词组。

3. 宾语:句子中动作的承受者或受影响的人或物。

4.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或词组。

5.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词或词组。

6. 表语:与主语一起说明主语的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或词组。

7. 同位语:对名词、代词进行说明的词或词组。

8. 状语从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句子。

9. 定语从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句子。

三、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题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作文题。

2. 阅读策略:注意阅读题目要求,先通读全文,抓住关键信息,注重细节,运用推理和归纳总结。

3. 理解题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掌握文章的结构和篇章的逻辑关系,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

四、诗歌鉴赏1. 诗歌特点:押韵、节奏感强,意境丰富,语言简短精炼。

2. 诗歌分类:古体诗、近体诗、民族诗歌等。

3. 诗歌表达:通过描写、抒情、写景等手法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五、修辞手法1. 比喻:用形象的语言进行类比,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2. 拟人:赋予非人事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

3. 夸张:通过夸大的手法突出事物的某种特征或表达情感。

4. 对仗:句子中的语言重复或反复使用某些音、词、句型等。

5. 角度:以特定的视角来表达思想、情感,增加表达的独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
标点符号的用法: 句号,分号,逗号,省略号,破折号 .
字词:
生字词 .多音字 .近义词 .反义词 .
词语搭配 :保持警惕,坚持真理,主持公道,操持家务
多义词:朦胧 .纵横 .丰厚 .慷慨 .澎湃 .寂寞 .企图 .应付 .沉淀 .威胁 .凄凉 .玲珑 .迷惑 区分词的感情色彩(贬义或褒义) :骄傲 .狡黠
浏览 .阅览 .观赏 .欣赏
区别相近词词义:居然 带数字的成语:一来二去 .竟然 . .三年五载 .九牛一毛
.咬文嚼字 .旁敲侧击
.争先恐后 .翻来覆去 .扬长避短
带近义词的成语:奇花异草 带反义词的成语:幕天席地 不~不 ~式成语:不慌不忙 自~自 ~式成语:自作自受 无~无 ~式成语:无影无踪 .不伦不类 .自言自语 .无忧无虑 .不折不扣 .自暴自弃 .无时无刻 .不卑不亢 .自生自灭 .无缘无故 .不仁不义 .不屈不挠
.自吹自擂 .自怨自艾
.无声无息
— 日积月累 —累卵之危 —危言耸听
— 山高水长 —长生不死 —死里逃生 成语接龙:置之不理 — 理直气壮 无与伦比 — 比翼双飞 形容像真的一样的词语:栩栩如生 — 壮志凌云 — 云开见日 — 飞蛾扑火 — 火海刀山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形容有才智的成语:雄才大略 形容高兴的成语:喜出望外 若字开头的成语:若无其事 .才华横溢 .足智多谋 .智勇双全
.喜上眉梢 .喜气洋洋
.若有所失 .若即若离 .若隐若现 .若出一辙
形容行为谨慎的成语:小心翼翼 形容意志坚强的成语:百折不挠 形容很多人知道的成语:家喻户晓 形容形势紧迫的成语:刻不容缓 .一丝不苟 .谨小慎微 .谨言慎行 .小心谨慎
.坚忍不拔 .坚定不移 .坚不可摧 .坚持不懈 .坚强不屈 .妇孺皆知 .众所周知 .尽人皆知 .闻名遐迩 .声名鹊起 .千钧一发 .十万火急 .迫在眉睫 .危如累卵
形容事物或事情消失的成语:烟消云散 .荡然无存 .灰飞烟灭 .无影无踪 .杳无踪迹 .娓娓道来 .喋喋不休 .夸夸其谈 .头头是道 与说有关的 AABC 式词语:连连夸奖 AABC 式成语:奄奄一息 ABCC 式成语:白发苍苍 AABB 式成语:郁郁葱葱 ABCC 式成语:忠心耿耿 .摇摇欲坠 .大腹便便 .风风雨雨 .小心翼翼 .岌岌可危 .大名鼎鼎 .浩浩荡荡 .忧心忡忡 .闪闪发光 .饥肠辘辘 .马马虎虎 .怒气冲冲 .芸芸众生
.威风凛凛
.吞吞吐吐
.文质彬彬
词语归类:地名 填写量词
乱此排序
.水果 .职业 .花名
句子:
反问句改陈述句: 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词 (难道 .怎么 .怎能等 )去掉 .
.
3.将句末的语气词(呢 .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
.
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 1.去掉否定词,变成肯定的意思
2.相应增加或删减词语,使句子通顺.
如:他自己也知道,夜晚的工作非停止不可
他自己也知道,夜晚的工作一定要停止
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理解句子关系)
. .
条件关系:只有
无论
因果关系:因为转折关系:虽然假设关系:如果
判断修辞手法:引用才

所以
但是

只要就除非才
之所以
尽管
即使
是因为
可是
......因此..

.排比.拟人.比喻.借代.对比
判断描写方法: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修改病句
一.语序不当
1.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2.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3.定语与中心词语序不当
4.定语.状语位置错乱
5.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
6.主语与关联词语语序不当
二.搭配不当
1.关联词搭配不当
2.定语与中心词(主宾)搭配不当
3.动宾搭配不当
4.主谓搭配不当
5.主宾搭配不当
6.动补搭配不当
7.状语与中心词(谓语)搭配不当8.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三.不合逻辑
1.概念范围不清
2.自相矛盾
3.多次否定引起混乱
5.关联词语用错
4.主客颠倒
四.结构混乱
1.两种不同句式杂糅
2.反客为主
3.中途易辙
五.表意不明 1.费解 2.歧义 3.指代不明
六.成分多余或残缺
1 成分多余
1.主语同谓语的一部分相重复3.谓语和它前后的修饰成分相重复
5.状语同中心语相重复
2.谓语同宾语重复4.定语同中心语相重复
2 成分残缺
1.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
3. 宾语残缺
4.修饰语残缺
5.中心语残缺
七.分类不当
1.不是同一类的词语放在一起当作同一类的;
2.范围大小不同的词放在一起.
3.分类标准不一样的词放在一起.
修改方法:补法:删法:删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累赘. 成分裂缺. 搭配不当和归类不当等病句.
换法:换法多用于修改搭配不当. 用词不当. 指代不明等病句.
作文:
500 字以上,议论文或记叙文为主
多角度选材,详略结合,借景抒情,刻画人物形象,情景交融,借物抒情,直抒胸臆法,运
用侧面烘托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夹叙夹议的写法,顺叙与插叙相结合的方法,
(三) 5.6 年级(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
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 次左右.40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 字的习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