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1)

合集下载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信号与系统matlab实验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信号与系统matlab实验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信号与系统matlab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Matlab绘制波形图的方法,学会常见波形图的绘制。

2、掌握用Matlab编写函数的方法3、通过对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观察,加深对周期信号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1、实验原理与计算实例1.1 绘制波图的基本函数 Matlab是一种基于矩阵和数组的编程语言,它将所有的变量都看成矩阵。

它不仅有强大的计算功能,还有各种各样的画图功能。

这里主要介绍信号与系统分析中常见的几个Matlab函数,包括Matlab提供的内部函数和自定义函数。

我们可以在命令窗口中每次执行一条Matlab语句;或者生成一个程序,存为M文,供以后执行;或是生成一个函数,在命令窗口中执行。

下面介绍几个基本函数。

(1)单位阶跃函数 M文名:u.m%单位阶跃函数(连续或离散)%调用格式 y=u(t)产生单位阶跃函数 function y=u(t) y=(t>=0)(2)门函数 M文名:rectplus.m,是Matlab的内部函数。

调用格式 y=rectplus(t)产生高度为1,宽度为1的门函数调用格式y=rectplus(t,W) 产生高度为1,宽度为W的门函数(3)三角脉冲函数 M文名:tripuls.m,是Matlab的内部函数。

调用格式 y=tripuls(t) 产生高度为1,宽度为1的三角脉冲函数调用格式 y=tripuls(t,w) 产生高度为1,宽度为w的三角脉冲函数调用格式 y=tripuls(t,w,s)产生高度为1,宽度为w的三角脉冲函数,-1<s<1。

当s=0时,为对称三角形;当S=-1时,为三角形顶点左边。

(4)抽样函数 M文名:Sa.m %抽样函数(连续或者离散)% 高度为1 % 调用格式 y=Sa(t),产生高度为1,第一个过零点为π function f=Sa(t)f=sinc(t./pi) %sinc(t)=sin(πt)/(πt)是MATLAB函数(5)符号函数 M文名:sign.m是Matlab的内部函数。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一) 大二下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一) 大二下

电气学科大类级《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实验报告(基本实验一:信号与系统基本实验)姓名学号专业班号同组者1 学号专业班号同组者2 学号专业班号指导教师日期实验成绩评阅人综合实验和实验报告要求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是集多门技术基础课程以及其它延伸课程理论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课程,需要综合多门学科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来体现,因此,实验目的不是简单的课程理论验证和练习,而是综合应用、研究开发、设计创新。

应采用尽可能好的设计,使所设计的电路和系统达到要实现的功能,步骤和方案自行拟定,实现对设计思路的实验验证。

完成多个实验项目的,应将实验内容整理综合后写成一份总报告,以利于锻炼整理归纳和总结能力,在总报告中以第二级标题形式依次写下所完成的实验项目、内容及实验设计过程。

实验报告按“题目、目录、正文(分所完成的各实验项目)、结论、心得与自我评价、参考文献”6个部分撰写;正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任务和目标、总体方案设计(原理分析与方案设计特点,选择依据和确定)、方案实现和具体设计(过程)、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结果分析与讨论。

(格式方面请注意:每个图应该有图号和图名,位于图的下方,同一图号的分图应在同一页,不要跨页;每个表应该有表号和表名,位于表的上方,表号表名与表(数据)也应在同一页,不要跨页;建议各部分题目采用四号黑体、设计报告内容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注:报告中涉及实验指导书或教材内容,只需注明引用位置,不必在报告中再加以阐述。

不得不加引用标记地抄袭任何资料。

每一基本实验部分按计划学时100分成绩计算(100%),需要完成60分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设计部分和创新研究内容另外计分(分别为10%、20%和10%)。

再按照学时比例与本课程其它部分实验综合成为总实验成绩。

每一部分实验均为:基本实验:0~60分,考核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室道德规范;实验报告:0~10分,考核思考和总结表述能力;完成设计性实验:0~20分,评价设计能力;完成创新性实验:0~10分,鼓励创新。

信号与系统实验

信号与系统实验

实验一信号与系统认知一、实验目的1、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教育、说明考核方法。

2、学习示波器、实验箱的使用、操作知识;3、学习常用连续周期信号的波形以及常用系统的作用。

二、实验仪器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本次实验使用其自带的简易信号源,以及实验箱上的“信号通过系统”部分。

)2、示波器三、实验原理1、滤波器滤波器是一种常用的系统,它的作用为阻止某些频率信号通过,或只允许某些频率的信号通过。

滤波器主要有四种:这是四种滤波器的理想状态,实际上的滤波器只能接近这些效果,因此通常的滤波器有一些常用的参数:如带宽、矩形系数等。

通带范围:与滤波器最低衰减处比,衰减在3dB以下的频率范围。

2、线性系统线性系统是现实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系统,线性也是之后课程中默认为系统都具有的一种系统性质。

系统的线性表现在可加性与齐次性上。

齐次性:输入信号增加为原来的a倍时,输出信号也增加到原来的a倍。

四、预习要求1、复习安全操作的知识。

2、学习或复习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3、复习典型周期信号的波形及其性质。

4、复习线性系统、滤波器的性质。

5、撰写预习报告。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讲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教育、说明考核方法2、通过示波器,读出实验箱自带信号源各种信号的频率范围(1)测试信号源1的各种信号参数,并填入表1-1。

(2)测试信号源2的各种信号参数,并填入表1-2。

3、测量滤波器根据相应测量方法,用双踪示波器测出实验箱自带的滤波器在各频率点的输入输出幅度(先把双踪示波器两个接口都接到所测系统的输入端,调节到都可以读出输入幅度值,并把两侧幅度档位调为一致,记录下这个幅度值;之后,将示波器的一侧改接入所测系统的输出端,再调节用于输入的信号源,将信号频率其调至表1-3中标示的值,并使输入信号幅度保持原幅度值不变。

观察输出波形幅度的变化,并与原来的幅度作比较,记录变化后的幅度值。

),并将相应数据计入表1-3中。

4、测量线性系统(1)齐次性的验证自选一个输入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并记录输入输出信号的参数,将输入信号的幅度增强为原信号的一定倍数后,再对输入输出输出参数进行记录,对比变化前后的输出。

THBCC-1实验指导书(自控原理)

THBCC-1实验指导书(自控原理)

第二部分控制理论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与软件仿真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THBCC-1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的结构组成及上位机软件的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熟悉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及其特性,并掌握典型环节的软件仿真研究。

3.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相关参数的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1.THBCC-1型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2.PC机1台(含上位机软件) 37针通信线1根3.双踪慢扫描示波器1台(可选)三、实验内容1.设计并构建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2.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并研究参数的变化对其输出响应的影响;3.在上位机界面上,填入各典型环节数学模型的实际参数,据此完成它们对阶跃响应的软件仿真,并与模拟电路测试的结果相比较。

四、实验原理自控系统是由比例、积分、惯性环节等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而成。

熟悉这些惯性环节对阶跃输入的响应,对分析线性系统将是十分有益的。

在附录中介绍了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理论上的阶跃响应曲线和环节的模拟电路图,以供参考。

五、实验步骤1.熟悉实验台,利用实验台上的模拟电路单元,构建所设计 (可参考本实验附录)并各典型环节(包括比例、积分、比例积分、比例微分、比例积分微分以及惯性环节)的模拟电路。

待检查电路接线无误后,接通实验台的电源总开关,并开启±5V,±15V直流稳压电源。

2.对相关的实验单元的运放进行调零(令运放各输入端接地,调节调零电位器,使其输出端为0V )注意:积分、比例积分、比例积分微分实验中所用到的积分环节单元不需要锁零(令积分电容放电)时,需将锁零按钮弹开;使用锁零按扭时需要共地,只需要把信号发生器的地和电源地用导线相连。

3.测试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并研究参数的变化对输出响应的影响1) 不用上位机时,将实验平台上 “阶跃信号发生器”单元的输出端与相关电路的输入端相连,选择“正输出”然后按下按钮,产生一个阶跃信号(用万用表测试其输出电压,并调节电位器,使其输出电压为“1”V),用示波器x-t 显示模式观测该电路的输入与输出曲线。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张静亚周学礼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09年2月实验一常用信号的产生及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常用信号的波形和特点。

2. 了解相应信号的参数。

3. 熟悉一阶系统的无源和有源模拟电路;4.研究一阶系统时间常数T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5.研究一阶系统的零点对系统的响应及频率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1.TKSX-1E型信号与系统实验平台2. 计算机1台3. TKUSB-1型多功能USB数据采集卡三、实验内容1.学习使用实验系统的函数信号发生器模块,并产生如下信号:(1) 正弦信号f1(t),频率为100Hz,幅度为1;正弦信号f2(t),频率为10kHz,幅度为2;(2) 方波信号f3(t),周期为1ms,幅度为1;(3) 锯齿波信号f4(t),周期为0.1ms,幅度为2.5;2.学会使用虚拟示波器,通过虚拟示波器观察以上四个波形,读取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并用坐标纸上记录信号的波形。

3.采用实验系统的数字频率计对以上周期信号进行频率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虚拟示波器的读取值进行比较。

4.构建无零点一阶系统(无源、有源),测量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并用坐标纸上记录信号的波形。

5.构建有零点一阶系统(无源、有源),测量系统单位阶跃响应, 并用坐标纸上记录信号的波形。

四、实验原理1.描述信号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是数学表达式(时间的函数),也可以是函数图形(即为信号的波形)。

对于各种信号可以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等。

2.无零点的一阶系统无零点一阶系统的有源和无源模拟电路图如图1-1的(a)和(b)所示。

它们的传递函数均为+1G(S)=0.2S 1(a) (b)图1-1 无零点一阶系统有源、无源电路图3.有零点的一阶系统(|Z|<|P|)图1-2的(a)和(b)分别为有零点一阶系统的有源和无源模拟电路图,他们的传递函数为:2++0.(S 1)G(S)=0.2S 1(a) (b)图1-2 有零点(|Z|<|P|)一阶系统有源、无源电路图4.有零点的一阶系统(|Z|>|P|)图1-3的(a)和(b)分别为有零点一阶系统的有源和无源模拟电路图,他们的传递函数为:++0.1S 1G (S )=S 1(a)(b)图1-3 有零点(|Z|<|P|)一阶系统有源、无源电路图五、实验步骤(一)常用信号观察1.打开实验系统电源,打开函数信号发生器模块的电源。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手册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5年10月前言“信号与系统”是电子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微电子技术、自动化、计算机等电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为国内、外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主要课程。

由于本课程的理论性、系统性较强,为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能够比较深入的理解《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开设了基于本课程的实验。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手册,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理论知识与“信号与系统”的实验系统设备结合,从内容上对教材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为学生具体实验进行了指导。

鉴于时间仓促,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足与错误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使之完善。

编者2005年10月目录实验一系统的特性测试 (1)实验二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8)实验三模拟滤波器分析 (14)实验四模拟滤波器的设计 (26)实验一系统的特性测试一、实验目的1、学会利用运算单元,搭建一些简单的实验系统。

2、学会测试系统的频率响应的方法。

3、了解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特性。

4、学会对其零状态响应和零输入响应进行分析。

二、实验内容1、根据要求搭建一阶、二阶实验系统。

2、测试一阶、二阶系统的频响特性和阶跃响应。

三、预备知识学习使用波特图测试系统频响的方法。

四、实验仪器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主板)。

2、线性系统综合设计性模块一块。

3、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

五、实验原理1、基本运算单元(1)比例放大1)反相数乘器由:2211R U R U -= 则有:1122R U R U = 2)同相数乘器 由:54443R R U R U +=则有:()45434R R R U U += (2) 积分微分器1)积分器:由:21211//1R SC U R U -= 则有:()1212121C SR R R U U +-= 2)微分器 由:14131R USC U -= 则有:S C R U U 1134-= (3) 加法器1)反相加法器有:⎪⎪⎭⎫⎝⎛+-=211032R U R U R U2)同相加法器由:()⎪⎪⎩⎪⎪⎨⎧+=⎪⎪⎭⎫ ⎝⎛++=+-+87576434433111R R U R U U R R R R U R U 令643*////R R R R = 则有:()⎪⎪⎭⎫⎝⎛++=4433787*5R U R U R R R R U 2、N 阶系统()()()()()()()()t e E t e dt dE t e dtd E te dt d E t r C t r dt dC t r dtd C t r dt d C m m m m m m n n n n n n ++∧++=++∧++------1111011110根据零状态响应(起始状态为零) ,则对其进行拉氏变换有:()()()()()()()()S e E S Se E S e S E S e S E S r C S Sr C S r S C S r S C m m m m n n n n ++∧++=++∧++----11101110则其传递函数表达式为:()()()nn n n mm m m C S C S C S C E S E S E S E S e S r S H ++∧++++∧++==----111011103、作为一阶系统,一般表达式为:()1010C S C E S E S H ++=一阶系统是构成复杂系统的基本单元,学习一阶的特点有助于对一般系统特性的了解。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版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版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4年3月目录实验一基本信号的生成 (1)实验二信号的基本运算 (8)实验三系统的时域分析 (13)实验四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 (20)实验一 基本信号的生成1.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MATLAB 产生各种常见的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 ● 通过MATLAB 中的绘图工具对产生的信号进行观察,加深对常用信号的理解;● 熟悉MATLAB 的基本操作,以及一些基本函数的使用,为以后的实验奠定基础。

2.实验原理⑴ 连续信号的MATLAB 表示① 指数信号指数信号at Ae 在MATLAB 中可用exp 函数表示,其调用形式为exp()y A a t =**【例1】 单边衰减指数信号的MATLAB 表示如下:(取1,0.4A a ==-) % program exa_1.m, decaying exponentialA=1;a=-0.4;t=0:0.001:10;ft=A*exp(a*t);plot(t,ft)② 正弦信号正弦信号0cos()A t ωφ+和0sin()A t ωφ+分别用MATLAB 的内部函数cos 和sin 表示,其调用形式为cos(0phi)sin(0phi)A w t A w t **+**+ 【例2】 正弦信号的MATLAB 表示如下:(取01,2,/6A ωπφπ===)% program exa_2.m, sinusoidal signalA=1;w0=2*pi;phi=pi/6;t=0:0.001:8;ft=A*sin(w0*t+phi);plot(t,ft)③ 抽样函数抽样函数()Sa t 在MATLAB 中用sinc 函数表示,定义为sinc()sin()/()t t t ππ=其调用形式为y=sinc()t【例3】 抽样函数的MATLAB 表示如下:(取33t ππ=-:)% program exa_3.m, sample functiont=-3*pi:pi/100:3*pi;ft=sinc(t/pi);plot(t,ft)④矩形脉冲信号矩形脉冲信号在MATLAB中用rectpuls函数表示,其调用形式为ty=rectpuls(,width)用以产生一个幅度为1,宽度为width以0t=为对称的矩形波。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

信号与系统实验指导书赵欣、王鹏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06.6.26前言“信号与系统”是无线电技术、自动控制、生物医学电子工程、信号图象处理、空间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国内各院校相应专业的主干课程。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这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大学生,既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严格的工程技术训练,不断提高实验研究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21世纪要求培养“创造型、开发型、应用型”人才,即要求培养智力高、能力强、素质好的人才。

由于该课程核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都非常重要,而且系统性、理论性很强,为此在学习本课程时,开设必要的实验,对学生加深理解、深入掌握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对增强学习的兴趣有极大的好处,做好本课程的实验,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教学辅助环节。

在做完每个实验后,请务必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方法、实验过程与结果、心得和体会等。

目录实验一无源和有源滤波器 (1)实验二方波信号的分解 (6)实验三用同时分析法观测方波信号的频谱 (8)实验四二阶网络状态轨迹的显示 (10)实验五二阶网络函数的模拟 (14)实验六抽样定理 (18)附录 (22)实验一无源和有源滤波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RC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种类、基本结构及其特性。

2、对比研究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

3、学会列写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网络函数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1、滤波器是对输入信号的频率具有选择性的一个二端口网络,它允许某些频率(通常是某个频带范围)的信号通过,而其它频率的信号受到衰减或抑制,这些网络可以是由RLC元件或RC元件构成的无源滤波器,也可以是由RC元件和有源器件构成的有源滤波器。

2、根据幅频特性所表示的通过或阻止信号频率范围的不同,滤波器可分为低通滤波器(LPF)、高通滤波器(HPF)、带通滤波器(BPF)和带阻滤波器(BEF)四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之项目一 抽样定理和PAM 调制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脉冲幅度调制实验,使学生能加深理解脉冲幅度调制的原理。

2、 通过对电路组成、波形和所测数据的分析,加深理解这种调制方式的优缺点。

二、实验内容1、 观察模拟输入正弦波信号、抽样时钟的波形和脉冲幅度调制信号,并注意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特点。

2、 改变模拟输入信号或抽样时钟的频率,多次观察波形。

三、 实验器材1、 信号源模块 一块2、 ①号模块 一块3、 20M 双踪示波器 一台4、 连接线 若干四、实验原理(一)基本原理 1、抽样定理抽样定理表明:一个频带限制在(0,H f )内的时间连续信号()m t ,如果以T ≤Hf 21秒的间隔对它进行等间隔抽样,则()m t 将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

假定将信号()m t 和周期为T 的冲激函数)t (T δ相乘,如图1-1所示。

乘积便是均匀间隔为T 秒的冲激序列,这些冲激序列的强度等于相应瞬时上()m t 的值,它表示对函数()m t 的抽样。

若用()m t s 表示此抽样函数,则有:()()()s T m t m t t δ=图1-1 抽样与恢复假设()m t 、()T t δ和()s m t 的频谱分别为()M ω、()T δω和()s M ω。

按照频率卷积定理,()m t ()T t δ的傅立叶变换是()M ω和()T δω的卷积:[]1()()()2s T M M ωωδωπ=* 因为 2()T Ts n n Tπδδωω∞=-∞=-∑Ts πω2=所以 1()()()s T s n M M n T ωωδωω∞=-∞⎡⎤=*-⎢⎥⎣⎦∑由卷积关系,上式可写成1()()s s n M M n T ωωω∞=-∞=-∑ 该式表明,已抽样信号()m t s 的频谱()M s ω是无穷多个间隔为ωs 的()M ω相迭加而成。

这就意味着()M s ω中包含()M ω的全部信息。

需要注意,若抽样间隔T 变得大于Hf 21,则()M ω和()T δω的卷积在相邻的周期内存在重叠(亦称混叠),因此不能由()M s ω恢复()M ω。

可见,Hf T 21=是抽样的最大间隔,它被称为奈奎斯特间隔。

上面讨论了低通型连续信号的抽样。

如果连续信号的频带不是限于0与H f 之间,而是限制在L f (信号的最低频率)与H f (信号的最高频率)之间(带通型连续信号),那么,其抽样频率s f 并不要求达到H f 2,而是达到2B 即可,即要求抽样频率为带通信号带宽的两倍。

图1-2画出抽样频率s f ≥2B (无混叠)和s f <2B (有混叠)时两种情况下冲激抽样信号的频谱。

(a) 连续信号的频谱(b ) 高抽样频率时的抽样信号及频谱(无混叠)(c ) 低抽样频率时的抽样信号及频谱(混叠)图1-2 采用不同抽样频率时抽样信号的频谱2、脉冲振幅调制(PAM )所谓脉冲振幅调制,即是脉冲载波的幅度随输入信号变化的一种调制方式。

如果脉冲载波是由冲激脉冲组成的,则前面所说的抽样定理,就是脉冲增幅调制的原理。

但是实际上真正的冲激脉冲串并不能付之实现,而通常只能采用窄脉冲串来实现。

因而,研究窄脉冲作为脉冲载波的PAM 方式,将具有实际意义。

自然抽样平顶抽样)(t m )(t T δ图1-3 自然抽样及平顶抽样波形PAM 方式有两种: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

自然抽样又称为“曲顶”抽样,已抽样信号m s (t)的脉冲“顶部”是随m(t)变化的,即在顶部保持了m(t)变化的规律(如图1-3所示)。

平顶抽样所得的已抽样信号如图3-3所示,这里每一抽样脉冲的幅度正比于瞬时抽样值,但其形状都相同。

在实际中,平顶抽样的PAM信号常常采用保持电路来实现,得到的脉冲为矩形脉冲。

(二) 电路组成脉冲幅度调制实验系统如图1-4所示,主要由抽样保持芯片LF398和解调滤波电路两部分组成,电路原理图如图1-5所示。

图1-4 脉冲振幅调制电路原理框图04图1-5 脉冲幅度调制电路原理图(三)实验电路工作原理1、PAM调制电路如图3-5所示,LF398是一个专用的采样保持芯片,它具有很高的直流精度和较高的采样速率,器件的动态性能和保持性能可以通过合适的外接保持电容达到最佳。

LF398的内部结构如图1-6所示;MCTRViMREF图1-6 LF398的内部电路结构N1是输入缓冲放大器,N2是高输入阻抗射极输出器。

S为逻辑控制采样/保持开关,当S接通时,开始采样;当S断开时,开始保持。

LF398的引脚功能为:3、12脚:正负电源输入端。

1脚:Vi,模拟电压输入端。

11脚:MCTR,逻辑控制输入端,高电平为采样,低电平为保持。

10脚:MREF,逻辑控制电平参考端,一般接地。

8脚:HOC,采样/保持电容接入端。

7脚:OUT,采样/保持输出端。

如图3-5所示,被抽样信号从PAM-SIN输入,进入LF398的1脚Vi端,经内部输入缓冲放大器N1放大后送到模拟开关S,此时,将抽样脉冲作为S的控制信号,当LF398的11脚MCTR端为高电平时开关接通,为低电平时开关断开。

然后经过射极输出器N2输出比较理想的脉冲幅度调制信号。

K1为“平顶抽样”、“自然抽样”选择开关。

2、PAM解调与滤波电路解调滤波电路由集成运放电路TL084组成。

组成了一个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设计在3.4KHz左右,因为该滤波器有着解调的作用,因此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工作状态。

该电路还在后续实验接收部分有用到。

电路如图1-7所示图1-7 PAM解调滤波电路五、测试点说明1、输入点参考说明PAM-SIN:音频信号输入端口PAMCLK:抽样时钟信号输入端口IN:PAM解调滤波电路输入端口2、输出点说明自然抽样输出:自然抽样信号输出端口平顶抽样输出:平顶抽样信号输出端口OUT:PAM解调滤波输出端口六、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将信号源模块、模块1固定在主机箱上,将黑色塑封螺钉拧紧,确保电源接触良好。

2、插上电源线,打开主机箱右侧的交流开关,将信号源模块和模块1的电源开关拨下,观察指示灯是否点亮,红灯为+5V电源指示灯,绿灯为-12V电源指示灯,黄色为+12V 电源指示灯。

(注意,此处只是验证通电是否成功,在实验中均是先连线,再打开电源做实验,不要带电连线)。

3、观测PAM自然抽样波形1)用示波器观测信号源“2K同步正弦波”输出,调节W1改变输出信号幅度,使输出信号峰-峰值在4V左右。

2)将信号源上S4设为“1010”,使“CLK1”输出32K时钟。

3)将模块1上K1选到“自然”。

4)关闭电源,按如下方式连线* 检查连线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打开电源5)用示波器在“自然抽样输出”处观察PAM自然抽样波形。

4、观测PAM平顶抽样波形a)用示波器观测信号源“2K同步正弦波”输出,调节W1改变输出信号幅度,使输出信号峰-峰值在4V左右。

b)将信号源上S1、S2、S3依次设为“10000000”、“10000000”、“10000000”,将S5拨为“1000”,使“NRZ”输出速率为128K,抽样频率为:NRZ频率/8(实验中的电路,NRZ 为“1”时抽样,为“0”时保持。

在平顶抽样中,抽样脉冲为窄脉冲)。

c)将K1设为“平顶”。

关闭电源,按下列方式进行连线。

d)打开电源,用示波器在“平顶抽样输出”处观察平顶抽样波形。

5、改变抽样时钟频率,观测自然抽样信号,验证抽样定理。

6、观测解码后PAM波形与原信号的区别1)步骤3的前3步不变,按如下方式连线2)将K1设为“自然”,用“PAM-SIN”信号做示波器的触发源,用双踪示波器对比观测“PAM-SIN”和“OUT”波形。

7、将信号源产生的音乐信号输入到模块1的“PAM-SIN”,“自然抽样输出”和“IN”相连,PAM解调信号输出到信号源上的“音频信号输入”,通过扬声器听语音,感性判断该系统对话音信号的传输质量。

七、实验思考题1、简述平顶抽样和自然抽样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2、在抽样之后,调制波形中包不包含直流分量,为什么?3、造成系统失真的原因有哪些?4、为什么采用低通滤波器就可以完成PAM解调?八、实验报告要求1、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叙述其工作过程。

2、绘出所做实验的电路、仪表连接调测图。

并列出所测各点的波形、频率、电压等有关数据,对所测数据做简要分析说明。

必要时借助于计算公式及推导。

3、对实验思考题加以分析,按照要求作出回答。

实验二之项目二模拟信号的卷积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卷积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通过实验的方法加深对卷积运算的图解方法及结果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观察验证方波和三角波的互卷积。

三、实验器材1、信号源模块一块2、软件无线电模块一块3、双踪示波器一台四、实验原理及电路说明卷积积分的物理意义是将信号分解为冲激信号之和,借助系统的冲激响应,求解系统对任意激励信号的零状态响应。

设系统的激励信号为)t(x,冲激响应为)t(h,则系统的零状态响应为:)t(h*)t(x)t(y=⎰∞∞-ττ-=d)t(h)t(x对于任意两个信号)t(f1和)t(f2,两者做卷积运算定义为:⎰∞∞-ττ-=d)t(f)t(f)t(f21=)t(f1*)t(f2=)t(f2*)t(f1表1 常用信号卷积表矩形脉冲信号与锯齿波信号的卷积信号)(t f 1为锯齿波信号,)t (f 2为矩形脉冲信号,如图1-8所示。

根据卷积积分的运算方法得到)t (f 1和)t (f 2的卷积积分结果)(t y ,如图1(i)所示。

图1-8 矩形脉冲信号与锯齿脉冲信号的卷积积分的结果本实验进行的卷积运算的实现方法在本实验装置中采用了DSP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因此在处理模拟信号的卷积积分运算时,是先通过A/D 转换器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利用所编写的相应程序控制DSP 芯片实现数字信号的卷积运算,再把运算结果通过D/A 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

结果与模拟信号的直接运算结果是一致的。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逐步和完全取代模拟信号处理系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1-9为信号卷积的流程图。

f1(t)*f2(t) f2(t)图1-9 信号卷积的流程图实验引脚说明:ADC-IN(P4):方波信号输入DAC1(P16):卷积信号输出五、实验步骤1、依照上文所述方法,分析并画出方波与三角波的互卷积波形。

2、实验连线说明如下:3、将软件无线电模块的S2设置为“00010001”,复位加载程序。

4、实验现象说明:观察卷积后的波形(P16),验证分析结果。

实验二之项目三 方波信号的分解实验一、实验目的1、分析典型的矩形脉冲信号,了解矩形脉冲信号谐波分量的构成。

2、观察矩形脉冲信号通过多个数字滤波器后,分解出各谐波分量的情况。

二、实验内容观察不同占空比方波的分解波形,记录其幅频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