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类文阅读附答案-24司马光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小古文、群文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小古文、群文阅读 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小古文、群文阅读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文言文《司马光》,完成练习。

(26分)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 读一读,选择停顿合适的句子,画上“√”。

(4分)(1) A.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 )B.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 )(2) A.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B.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2. 选择文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填序号)(8分)(1)戏:( )(①玩耍②开玩笑) (2)没:( )(①没有②淹没)(3)去:( )(①离开②过去) (4)击:( )(①敲打②攻打)3. 看图选择恰当的语句填空(填序号),再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8分)A. 足跌没水中B. 光持石击瓮破之C. 众皆弃去D. 水迸,儿得活(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一儿落水后,其他人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光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填空)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司马光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6分)二、阅读文言文《文彦博灌水取球》,完成练习。

(15分)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①。

群儿谋②取之。

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③浮出。

【注释】①穴:洞。

②谋:商议。

③遂:于是,就。

1. 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1)与群儿击.球( ) A. 打,玩。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 预习单(附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4  司马光 预习单(附答案)

24 司马光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司()跌()皆()弃()持() 2.描一描,写一写,并口头组词。

3.我认识了多音字,能注音,还会组词。

没 () 中 ()
() 中 ()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庭瓮 皆 迸
本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司马光解救伙伴的表现的之情。

参考答案
2.本文共有 9 个自然段,我会给自然段标上段落。

1.给下列生字注音。

司(s ī)跌(di ē)皆(ji ē)弃(q ì)持(ch í) 2.描一描,写一写,并口头组词。

3.我认识了多音字,能注音,还会组词。

没 m éi (没有) 中 zh ōng (中间)
m ò(没收) 中 zh òng (中标)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粗词语的意思。

庭瓮 皆 迸
本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司马光解救伙伴沉司
跌登庭 众



跌登庭 众

持。

2019年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4 司马光 课后作业及答案【名师版】

2019年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4 司马光 课后作业及答案【名师版】

24 司马光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1.看拼音写生字。

sī tínɡ dēnɡ diē qì chí马光家山倒放支
2.比一比,再组词。

群()挺()跌()持()众()
裙()庭()铁()待()从()
阅读能力大提升
3.重点段落品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从那句话可以看出来?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个故事。

思维创新大拓展
4.除了司马光,你还知道哪些古人小时候的故事?
参考答案
1.司庭登跌弃持
2.一群挺拔跌倒坚持众人
裙子庭院铁锅等待从前
3.(1)司马光是个机智聪明,遇事冷静镇定的孩子。

从“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一句可以看出来。

(2)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4.曹冲称象孔融让梨骆宾王七岁咏鹅。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司马光》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司马光》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知识点】01、我会写司sī(司机、司令、各司其职)庭tíng(庭院、家庭、大庭广众)登dēng(攀登、登报、五谷丰登)跌diē(跌倒、跌落、跌跌撞撞)众zhòng(众人、众多、众志成城)弃qì(丢弃、抛弃、自暴自弃)持chí(坚持、主持、坚持不懈)02、我会认皆jiē(比比皆是、人人皆知、皆大欢喜)03、多音字得děi (得亏)dé(得救)没mò(沉没)méi(没有)04、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

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戏:做游戏于:在庭:庭院登:爬瓮:缸足:失足跌:掉进没:沉没众:大家皆:全,都弃:丢弃去:离开持:拿击:击打破:被打破之:瓮迸:涌出06、诗意一天,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嬉戏。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 一个小孩爬到瓮缸上,失足掉进缸里沉没到水里。

家都丢弃他失足者离开了。

司马光立刻拿起石块击打瓮缸,瓮缸被打破了,水从破口处喷涌出来,失足掉入水里的人才能够活下来。

07、问题归纳课文讲了怎样的小故事?作者写了司马光的表现,还写了其他孩子的表现,为什么这样写?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司马光的不慌张,沉着冷静。

08、课文主题本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砸破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司马光解救伙伴沉着冷静的表现的赞颂之情。

09、教材课后习题1.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2.借助注释,想一想怎样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生动,然后讲给别人听。

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时作业及答案-精选

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课时作业及答案-精选

24 司马光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tiě diē)没.(méi mo)水中。

众皆.(kǎi jiē)弃去,光持.(chí cí)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ɡ bìnɡ),儿得活。

二、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1.群儿戏.于庭。

()
2.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
3.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
参考答案
一、 diē√ mo√ jiē√ chí√ bènɡ√
二、1.戏:玩耍。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2.登瓮:爬到缸沿上玩。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3.破之:水缸破了。

之:它,指水缸。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
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24-司马光(试题)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24-司马光(试题)三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8.读画线的句子,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标上“/”。
9.根据文中括号里的注释,给句子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A.王戎七岁时,尝试着跟小伙伴们游玩。
B.王戎七岁时,曾经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游玩。
C.王戎七岁时,曾经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游泳。
②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 )
A.(他们)看见路边上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把树枝都压弯了。
3.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将重点词的意思弄明白,再进行翻译。即:司马光拿起石头撞击水缸,撞破了它,水喷涌出来,那孩子就得救了。
4.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可根据:“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得出:司马光是个遇事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孩子。
9.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王戎七岁时,曾经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游玩。
4.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睛】参考译文:
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水从而流出,小孩子得以活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一课一练(有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一课一练(有答案)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沉着镇静,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
十二、课外阅读。
程门立雪
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①年四十矣。一日见②颐,颐偶③瞑④坐,时与游酢⑤侍⑥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盖:大概。②见:拜见。③偶:偶尔。④瞑:打瞌睡。⑤游酢:北宋著名的哲学家。⑥侍:在尊长旁边陪着。
【阅读天地】
十一、课内阅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足跌没水中( ) 众皆弃去( )
2.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 与群儿戏于庭( )
(2) 众皆弃去( )
(3) 光持石击瓮破之( )
3.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九、比一比,组词语。
缸 ( ) 挺( ) 跌( ) 持( ) 众( )
岗( ) 庭( ) 铁( ) 待( ) 从( )
十、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足跌没水中”中的“没”应读méi。( )
2.“众皆弃去”中的“皆”是“全,都”的意思。( )
3.“群儿戏于庭”中“群儿”的意思是儿子们。(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一课一练(有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
【基础再现】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tiě diē)没(méi mo)水中。众皆(kǎi jiē)弃去,光持(chí cí)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ɡ bìnɡ),儿得活。
二、看拼音写词语。
tínɡ yuàndēnɡ shāndiē luò
4.(1)× (2)× (3)√
1.运用学过的方法,写出下列字在文中的意思。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4课《司马光》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24课《司马光》同步练习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 24 课《司马光》同步练习一、基础达标1. 选择正确的读音。

司(s ī sh ī) 跌 __ ___ ( di é di ē) 弃 ________ (p ìq ì) 持 _______ ___ ( c í ch í) 2.读拼音, 写词语。

ji ā t n íg d ē ng g āo zh òngr n é f àng q ì t n íg yu àn (2)司马光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 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 的孩子。

二、阅读理解9.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 ___________ 石 ______ 瓮 ______ 之,水迸,儿得活。

(1)将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破持击(2)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填序号)Ⅰ没水中( )①m éi ②m òⅡ儿得活( )①de ②d é(3)照样子,用组词的办法理解文言词语。

群:一群。

戏: _______ 没: _________ 众: _________ 石: ________(4)照样子,用现代词语解释文言词语。

3.比一比,再组词。

同 __ 廷司 _______ 庭 ________4.查字典填空。

如果不认识“持”字,可以用 “持”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拿着;握着。

给下面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光持石击瓮。

爸爸说,妈妈是一位勤俭持家的好妻子。

持之以恒。

5.按要求给字归类。

群 (1) (2) (3) 6.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错的一项是(A. 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 7.下面关于课文《司马光》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文阅读-24 司马光
孙叔敖埋蛇
孙叔敖幼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

归而泣,其母问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蛇
者死,向者吾见之,恐将死。

”其母曰:“蛇今安在?”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其母曰:“吾闻有阴德,天报之福。

汝不死也。

”及长,为楚令尹。

注释: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

向者,这里指不久之前。

阴德,暗中所施之德。

令尹,
春秋战国时楚国的官职名,其位相当于齐、晋、鲁的正卿。

(选自《中华故事第3册》中华书局)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故:缘故,原因。

B.安在:何在,在哪里。

C.报:告诉,传达。

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现代汉语。

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

3.孙叔敖的母亲为什么说他不会死?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4.从孙叔敖的行为中,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C
2.恐怕其他人又见到,我就把它杀死埋掉了。

3.吾闻有阴德,天报之福
4.我觉得孙叔敖是一个时刻都要为他人着想的人。

管鲍之交(节选)
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

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

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

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拿出来投资的。

可是,当赚了钱
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

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拿的比
我们主人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比我们主人还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
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有关系的。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
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
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人
可是鲍叔牙呀!”
(选自《友善的故事》远方出版社)1.解释词语。

奉养:
贪生怕死:
2.“管鲍之交”中“管”指的是,“鲍”指的是。

他们是。

3.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4.“管鲍之交”后来成为一个成语,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寓意是什么呢?
5.你还知道哪些和友情有关的成语呢?写一写吧。

【参考答案】
1.侍候赡养。

贪恋生存,畏惧死亡。

指对敌作战畏缩不前。

2.管仲鲍叔牙朋友
3.本文主要写了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和一起去打仗两件事。

从中我感受到鲍叔牙对管仲
非常了解和体谅。

4.这个成语比喻知心好友相互信任,不计得失,情谊深厚。

5.示例:莫逆之交刎颈之交义结金兰肝胆相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