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总线与网络仪器期末总复习

现场总线与网络仪器期末总复习
现场总线与网络仪器期末总复习

2013/6/4现场总线复习

1.控制网络

答:将多个分散在生产现场,具有数字通信能力的测量控制仪表作为网络节点(1),采用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以现场总线作为通信连接的纽带(1),把现场控制设备连接成为可以相互沟通信息,共同完成自控任务的网络系统与控制系统(1)。

2. 计算机网络

答:用通信手段将空间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处理能力的多台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按照某种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进行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3.请简述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体系结构的特点。

基础性:现场总线是企业强有力的控制和通信的基础设施。(1分)

灵活性:现场总线使控制系统的设计、建设、维护、重组和扩容更加灵活简便。(1分)

易用性:简化了设计施工,方便了修理维护,也降低了系统投入的门槛,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和灵活性。(1分)

分散性:现场总线已构成一种新的全分散性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具有高度的分散性。(1分)

经济性:化了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节约了硬件设备和连接电缆,并将各种安装和维护费用降至最低。(1分)

4.请简述ProfiNet的通信协议模型

提供三个类型的通信通道:标准通信通道和两类实时通信通道。标准通道是使用TCP/IP协议的非实时通信通道, 应用层使用通用的IT应用层协议,主要用于设备参数化组态和读取诊断数据;实时通道RT是软实时SR方案,主要用于过程数据的高性能循环传输事件和事件控制的信号与报警。在第二层上为快速以太网定义了IRT时间槽控制传送过程。

5.现场总线通信模型有哪些主要特点?

(1)对OSI参考模型进行简化,通常只采用OSI模型的第1层和第2层及最高层应用层。目的简化通信模型结构,缩短通信开销,降低成本及提高实时性能。

(2)各种类型现场总线并存,并在各自的应用领域获得良好应用效果。

(3)采用相应的补充方法实现被删除的OSI各层功能。

(4)通信数据的信息量较小,因此,相对其他通信网络来说,通信模型相对简单,结构更紧凑,实时性更好,通信速率更快,成本更低。

6.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是安装在生产过程区域的现场设备/仪表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系统之间的一种串行、数字式、多点、双向通信的数据总线。(或现场总线是以单个分散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测量和控制设备作为网络节点,用总线相连接,实现相互交换信息,共同完成自动控制功能的网络系统与控制系统。)

7.报文过滤:

报文过滤取决于整个标识符。为了报文过滤,允许吧屏蔽寄存器中任何的

标识符位设置为“不考虑”或’无关’。可以用这种寄存器选择多组标识符,使之与相关的接收缓冲器对应。在使用屏蔽寄存器时,它的每一位都是可编程的。也就是说,对于报文过滤,可将它们设置为允许或禁止。屏蔽寄存器的长度可以包含整个标识符,也可以是部分标识符。

8.CAN总线系统智能节点一般有微控制器、CAN控制器、CAN 收发器及光耦组成,简要说明每部分的功能,并画出原理框图。

微控制器:负责CAN控制器的初始化,通过控制CAN控制器实现数据的接收和发送等通信任务。

CAN控制器:对外它提供与微控制器的物理线路接口,通过微控制器对它编程,控制它的工作状态,进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把应用层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

CAN收发器:是CAN控制器与物理总线间的接口,提供对总线的差动发送和接收功能。

光耦:连接于CAN控制器与收发器之间,主要是为了实现总线上各CAN节点间的电气隔离,增强CAN节点的抗干扰能力。

原理框图:

9.简述CAN总线与RS-485相比较其优点有哪些?

①、RS-485总线是不支持竞争的,其通信采用的是“一主多从”的方式,运行效率低,高峰期易堵塞;而CAN总线具有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支持竞争,通信采用”多主对等”方式;②、RS-485总线通信及组网的灵活性不强,通信速率

也比较低;CAN总线组网非常灵活,通信速率最大可达1Mbps;③、RS-485总线标准只是一个电气标准,并没有自己的通信协议,无故障定位和错误处理功能,所以由RS-485总线构成的网络维护也比较困难,往往一个节点出故障却要每个节点进行排查;而CAN总线在这些方面则具有较强的功能。

10. 为了保证报文完整的解码,采用的同步方式有哪些?同时遵循的同步规则有哪些?P37

同步方式:硬同步和重新同步;规则:①在一个位时间里只允许一个同步;②仅当采样点之前探测到的值与紧跟边沿后的总线值不相符合的,才把边沿用于同步;

③在总线空闲期间看,无论何时有一由隐性转变到显性的边沿,就会执行硬同步;

④符合规则①和②的所有其他隐性转变到显性的边沿都可用于重新同步。例外的情况是,如果只有隐性到显性的边沿用于重新同步,一个发送显性位的节点将不会执行如同具有真正相位误差的由隐性转变为显性的边沿所引起的那种重新同步。

11. 试画出SJA1000初始化流程

12. 分析一下CAN总线如何进行位仲裁的?

(1)CSMA/CD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利用CSMA访问总线,可对总线上信号进行检测,只有当总线处于空闲状态时,才允许发送。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允许多个节点挂接到同一网络上。当检测到一个冲突位时,所有节点重新回到‘监听’总线状态,直到该冲突时间过后,才开始发送。

(2)在总线超载的情况下,这种技术可能会造成发送信号经过许多延迟。为了避免发送时延,可利用CSMA/CD方式访问总线。当总线上有两个节点同时进行发送时,必须通过“无损的逐位仲裁”方法来使有最高优先权的的报文优先发送。在CAN总线发送的每一条报文都具有唯一的一个11位或29位数字的ID。(3)CAN总线状态取决于二进制数‘0’而不是‘1’,所以ID号越小,则该报文拥有越高的优先权。因此一个为全‘0’标志符的报文具有总线上的最高级优先权。可用另外的方法来解释:在消息冲突的位置,第一个节点发送0而另外的节点发送1,那么发送0的节点将取得总线的控制权,并且能够成功的发送出它的信息。

1.总线仲裁:总线在传送信息的操作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冲突”(contention)。

为解决这种冲突,就需进行总线占有权的“仲裁”(arbitration)。总线仲裁是用于裁决哪一个主设备是下一个占有总线的设备。

13.某公司采用一条租用专线(Leased line)与在外地的分公司相连,使用的Modem的数据传输率为2400bps,现有数据12×106字节,若以异步方式传送,不加校验位,1位停止位,则最少需要多少时间(以秒为单位)才能传输完毕?(设数据信号在线路上的传播延迟时间忽略不计)。

解:以异步方式传输一个字节数据,需加1位起始位,一位停止位,实际需传送10位。

12×106×10/2400=5.3(秒)

即最少需5.3秒才能传输完毕。

14.用速率为2400bps的调制解调器(无校验位,一位停止位),30秒内最多能传输多少个汉字(一个汉字为两个字节)。(1)30秒传输位数(2)每个汉字传输位数(3)30秒传输的汉字数

解:(1)30秒传输位数:2400×30=72000位

(2)每个汉字传输位数:(8+1+l)×2=20位

(3)30秒传输的汉字数:72000÷20=3600个

15.请根据CAN2.0A规范,推导其数据帧在考虑位填充情况下得最大位数计算公式。

答:不考虑位填充情况下,CAN2.0A数据帧格式如下:

帧起始(1位)+标识符(11位)+RTR位(1位)+保留位(2位)+数

据长度码(4位)+数据场(0-64位)+CRC序列(15位)+CRC界定符(1位)+ACK间隙(1位)+ACK界定符(1位)+帧结束(7位)

其中,CRC界定符、应答场、帧结束有固定格式,不参加位填充。

按CAN规范,发送数据帧时,发送器在数值相同的5个连续位后会填充1位补码。可以知道,当数据帧具有类似下列模式时,填充位数最多:1111100001111000011110000……

经总结,可以给出公式:44+8s+[(34+8s-1)/4]

其中:s为数据场字节数,[ ]代表只取整数部分。

16.为什么CAN总线在位速率为1Mbps时,最大传输距离只有40米?

(1)CAN总线要求发送器在发送每一位的同时,都要监视总线电平,用以确定是否发送器竞争失败,是否总线发生了位错误,是否获得而来应答。这都需要在1位时间内完成。1Mbps时,位时间为1微秒。

(2)已知铜导线中电信号的传播速度是光速的2/3,1微秒内可以在总线上跑200米,由于要做折返跑,所以总线距离不能超过100米;

(3)考虑到可靠采样以及需留下一定的信息处理时间的问题,一般采样点设在位时间的50%左右,所以最大传输距离还要减半,即为50 米。

(4)还虑发射器延时、接收器延时,总线的最大传输距离还要打折扣,故定为40米。

17.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因变量对时间的取值是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因变量不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通常表现为离散的脉冲形式。

18.通信方式有几种?

串行通信,并行通信

19.通信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自具有什么功能?

通信系统是传递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和。它一般由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发送、接收设备,传输媒介几部分组成。

信息源和接收者是信息的产生者和使用者

发送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将信息源和传输媒介匹配起来,即将信息源产生的消息信号经过编码,并变换为便于传送的信号,送往传输媒介。

传输介质指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之间信号传递所经媒介。它可以是无线的,也可以是有线的(包括光纤)。有线和无线均有多种传输媒介,如电磁波、红外线为无线传输介质,各种电缆、光缆、双绞线等为有线传输介质。

接收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即进行解调、译码、解密等。它的任务是从带有干扰的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信息来,对于多路复用信号,还包括解除多路复用,实现正确分路。

20.通信方式按照信息的传输方向分为哪几种?

单工(simplex)方式;半双工(Half duplex)方式;全双工(Full duplex)方式

21.通信的传输模式分为哪几种?

基带传输载波(带)传输宽带传输异步转移模式ATM

22.在载带传输中有哪几种常用的数据表示方法?

调幅方式、调频方式、调幅方式

23.在数据通讯系统中,通常采用哪几种数据交换方式?

线路交换方式报文交换方式报文分组交换方式

24.比较通信系统中的几种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在星形拓扑中,每个站通过点-点连接到中央节点,任何两站之间通信都通过中央节点进行。中央节点的结构显得比较复杂,对其要求较高。

环型结构:通过中继器进行点-点连接,构成一个封闭的环路。中继器接收前驱站发来的数据,发往后继站。链路是单向的,工作站需有较复杂的网路处理功能。

总线型结构:在总线拓扑中,传输介质是一条总线,工作站通过相应硬件接口接至总线上。一个站发送数据,所有其它站都能接收。

25. 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主要有哪两种?说明各自的含义。

1.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 。载波监听CSMA的控制方案是先听再讲。一个站要发送,首先需监听总线,以决定介质上是否存在其他站的发送信号。如果介质是空闲的,则可以发送。如果介质是忙的,则等待一定间隔后重试。

2.令牌访问控制方式。令牌方式是一种按一定顺序在各站点传递令牌(Token)的方法。谁得到令牌,谁才有发报权。

26. ISO/OSI参考模型为哪7层?各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ISO/OSI7层参考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physical layer)主要是处理机械的、电气的和过程的接口,以及物理层下的物理传输介质等问题。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的

功能,使之对网络层显现为一条无错线路。

网络层(network layer)关系到子网的运行控制,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选择路由。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的基本功能是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并且在必要时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给网络层,并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

会话层(Session layer)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session)关系。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完成某些特定功能,例如用一种大家一致同意的标准方法对数据编码。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包含大量人们普遍需要的协议。

27.常用的网络互联设备有哪些?各自对应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

1.物理层使用中继器(Repeater),通过复制位信号延伸网段长度

2.数据链路层使用网桥(bridge),在局域网之间存储或转发数据帧

3.网络层使用路由器(Router)在不同网络间存储转发分组信号

4.传输层及传输层以上,使用网关(gateway)进行协议转换,提供更高层次的接口

28.工业控制系统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

工业统大致经历了基地试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等几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的控制系统在结构上都有明显的改进,都有一种标志性的设备。

29.PROFIBUS由哪三个兼容部分组成?各自应用的行业有哪些?

包括PROFIBUS-PA、FMS、DP三个部分,PROFIBUS通信模型参照了ISO/OSI参考模型的第1层(物理层)和第2层(数据链路层),其中FMS还采用了第7层(应用层),另外增加了用户层,PROFIBUS-PA可以用在有爆炸危险区域内连接本质安全型的现场仪表;PROFIBUS-FMS主要用于车间级通用的控制及通信任务;PROFIBUS-DP主要用于现场级控制系统与分布式I/O

表 1 CAN总线系统任意两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

32. 详述CAN总线报文的帧结构?

答:在报文传输时,不同的帧具有不同的传输结构,下面将分别介绍四种传输帧的结构,只有严格按照该结构进行帧的传输,才能被节点正确接收和发送。○1数据帧由七种不同的位域(Bit Field)组成:帧起始(Start of )、仲裁域(Arbitration Field)、控制域(Control Field)、数据域(DataField)、CRC 域(CRC Field)、应答域(ACK Field)和帧结尾(End of )。数据域的长度可以为0~8个字节。

(2)错误帧错误帧由两个不同的域组成:第一个域是来自控制器的错误标志;第二个域为错误分界符。

1)错误标志:有两种形式的错误标志。

(3) 远程帧远程帧也有标准格式和扩展格式,而且都由6个不同的位域组成:帧起始、仲裁域、控制域、CRC域、应答域、帧结尾。与数据帧相比,远程帧的RTR位为隐性,没有数据域,数据长度编码域可以是0~8个字节的任何值,这个值是远程帧请求发送的数据帧的数据域长度。当具有相同仲裁域的数据帧和远程帧同时发送时,由于数据帧的RTR位为显性,所以数据帧获得优先。发送远程帧的节点可以直接接收数据。

(4) 过载帧过载帧由两个区域组成:过载标识域及过载界定符域。下述三种状态将导致过载帧发送:

1)接收方在接收一帧之前需要过多的时间处理当前的数据(接收尚未准备好);

2)在帧空隙域检测到显性位信号;

3)如果CAN 节点在错误界定符或过载界定符的第8位采样到一个显性位节点会发送一个过载帧。

33.CAN 总线的标准位时间结构都包括什么?

同步段、传播段、相位缓冲段1和相位缓冲段2

1.独立CAN 控制器SJA1000采用BASICCAN 模式,其接收滤波公式是:

(ID.10~ID.3)先和(AC.7~AC.0)按位同或,在和(AM.7~AM.0)按位或,若值为0XFF ,则接收。

2. CAN 总线两端应加终值电阻,其值为?

M

t clk 16=()M Brp Brp Brp Brp Brp Brp t t clk scl 5

.210.1.22.43.84.165.322=

++?+?+?+?+?=()M sjw sjw t t scl sjw 5

10.1.2=++??=s

(2)由和总线定时器1的各控制字位

M t t

scl syn 5

.21=

?=s (Tseg Tseg Tseg Tseg t t scl tseg 0.11.122.143.181++?+?+?=()Tseg Tseg Tseg t t scl tseg 5

.710.21.222.242=++?+?=与监听到文的节远程帧,11位标识符后是一个隐性位和一个显性位。据此可将标准格式数据帧与标准格式远程帧分开。对于扩展格式数据帧、扩展格式远程帧,11位标识符后为两个隐性位,据此可将扩展格式数据帧、扩展格式远程帧与标准格式数据帧、标准格式远程帧分开。而扩展格式数据帧、扩展格式远程帧之间可由扩展ID 后的RTR 位分开:扩展格式数据帧中RTR 位为显性位,扩展格式远程帧中RTR 位为隐性

位。

37.CAN现场总线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均使用SJA1000,采用CAN2.0A规范,发送器发送的4个报文的ID分别为:(1)11001100001;(2)11001101001;(3)11001000001;(4)11001001001。欲使接收器只接收报文(1)、(3),应如何设置接收器SJA1000的ACR和AMR?

答:SJA1000采用CAN2.0A规范,其接收滤波公式为报文ID的ID.10-ID.3先与ACR的AC.7-AC.0按位同或,所得8位二进制数再与AMR 的AM.7-AM.0按位或,最终的结果如果为二进制数11111111,则具有该ID 的报文被接收,否则拒收。报文ID的ID.2-ID.0不参与接收滤波。观察上述四个报文ID,并经验算得知ACR=11001100(二进制)、AMR=00000100(二进制)为本题的一个易见解。

38.CAN节点使用SJA1000,振荡器频率为16MHz,若使波特率为1Mbps,如何设置SJA1000的BTR0和BTR1?

BTR0各位为:

SJW.1/ SJW.0/BRP.5/BRP.4/BRP.3/BRP.2/BRP.1/BRP.0

BTR1各位为:

.0

因tCLK=1/fXTAL=1/16M=62.5纳秒,

则CAN系统时钟tscl =2 tCLK BRP=125BRP纳秒。

若使波特率为1Mbps,则每一位的位时间T须为1微秒(即1000纳秒),

令其含有p(8-25的整数)个CAN系统时钟,则应使125*p*BRP=1000,故波特率预引比例因子BRP=1,p=8。

因BRP=32BRP.5+16BRP.4+8BRP.3+4BRP.2+2BRP.1+BRP.0+1,

故BRP.5-BRP.0各位皆应为0。

可取同步跳转宽度(不应超过下文的pTSEG1或pTSEG2)SJW为1,则SJW.1-SJW.0各位皆应为0。

故解得BTR0=0x00。

因波特率为1Mbps,属高速总线,所以应采用1次采样,SAM取值0。

因每一位时间T=tSYNCSEG+tTSEG1+tTSEG2,

所以有:p=pSYNCSEG+pTSEG1+pTSEG2

8=1+ pTSEG1+pTSEG2

可令pTSEG1=5,pTSEG2=2

则TSEG2.2=0、TSEG2.1=0、TSEG2.0=1

TSEG1.3=0、TSEG1.2=1、TSEG1.1=0、TSEG1.0=0

故解得BTR1=0x14。

所以BTR0=0x00、BTR1=0x14为本题的一组解。

(另外,本题还可有其它解,BTR0、BTR1可分别为0x00、0x23;0x40、0x14;0x400x23;0x80、0x23。)

39.一个设备,需以250微秒为周期,每次发送8个字节的I/O数据到DeviceNet总线上,请为其选择合理的总线通信速率。若使用SJA1000独立CAN控制器,晶振频率为16MHz,请设计出BTR0和BTR1的值。

答:根据题意,若满足要求,DeviceNet总线通信速率应不小于444kbps (即111x1000000÷250),因为DeviceNet只使用125kbps、250 kbps、500 kbps三种通信速率,故只有选择500kbps,才能满足要求。

BTR0各位为:

SJW.1/ SJW.0/BRP.5/BRP.4/BRP.3/BRP.2/BRP.1/BRP.0

BTR1各位为:

SAM/TSEG2.2/TSEG2.1/TSEG2.0/TSEG1.3/TSEG1.2/TSEG1.1/TSEG1 .0

因tCLK=1/fXTAL=1/16M=62.5纳秒,

则CAN系统时钟tscl =2 tCLK BRP=125BRP纳秒。

若使波特率为500kbps,则每一位的位时间T须为2微秒(即2000纳秒),令其含有p(8-25的整数)个CAN系统时钟,则应使125*p*BRP=2000,故波特率预引比例因子BRP=1,p=16。

因BRP=32BRP.5+16BRP.4+8BRP.3+4BRP.2+2BRP.1+BRP.0+1,

故BRP.5-BRP.0各位皆应为0。

可取同步跳转宽度(不应超过下文的pTSEG1或pTSEG2)SJW为1,则SJW.1-SJW.0各位皆应为0。

故解得。

因波特率为500kbps,属高速总线,所以应采用1次采样,SAM取值0。

因每一位时间T=tSYNCSEG+tTSEG1+tTSEG2,

所以有:p=pSYNCSEG+pTSEG1+pTSEG2

16=1+ pTSEG1+pTSEG2

可令pTSEG1=13,pTSEG2=2

则TSEG2.2=0、TSEG2.1=0、TSEG2.0=1

TSEG1.3=1、TSEG1.2=1、TSEG1.1=0、TSEG1.0=0

故解得BTR1=0x1C。

所以BTR0=0x00、BTR1=0x1C为本题的一组解。(本体答案不唯一,还有其它解)

40.CAN总线的主要特点?

1. 多主方式工作。网络上任一节点均可在任意时刻主动地向网络上其他节点发送信息,而不分主从,通信方式灵活,且无需站地址等节点信息。

2. 网络上的节点信息分成不同的优先级,可满足不同的实时要求。

3. 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当多个节点同时向总线发送信息时,优先级较低的节点会主动地退出发送,而最高优先级的节点可不受影响地继续传输数据,从而大大节省了总线冲突仲裁时间。

4. 采用报文滤波。即可实现点对点、一点对多点及全局广播等几种方式传送接收数据,无需专门的“调度”。

5.节点数主要取决于总线驱动电路,可达110个。

6.采用短帧结构,传输时间短,受干扰概率低,具有极好的检错效果。

7.每帧CRC校验及其他检错措施,保证了数据出错率极低。

3. CAN的通信模型只采用了ISO/OSI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4.CAN总线具有两种逻辑状态:隐形和显性。

5.CAN的最大传输速率:1Mbit/s;最远传输距离:10KM。

6. 数据链路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

7. 报文传送由哪4种不同类型的帧表示和控制?

数据帧携带数据由发送器至接收器;远程帧通过总线单元发送,以请求发送具有相同标识符的数据帧;出错帧由检测出总线错误的任何单元发送;超载帧用于提供当前的和后续的数据帧的附加延迟。

41.请列举4类现场总线设备。

43.简述RS-485传输技术的基本特征。

网络拓扑:线性总线,两端有有源的总线终端电阻;

传输速率:9.6kbit/s—12Mbit/s;

介质:屏蔽双绞电缆,也可取消屏蔽,取决于环境条件(EMC);

站点数:每段32站(无中继),127站(有中继);

插头连接:9针D型插头

44.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

45.报文过滤

一个用软件或硬件设备对向网络上传或下载的数据流进行有选择的控制过程。

46.控制网络

将多个分散在生产现场,具有数字通信能力的测量控制仪表作为网络节点,采用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以现场总线作为通信连接的纽带,把现场控制设备连接成为可以相互沟通信息,共同完成自控任务的网络系统与控制系统。

47.计算机网络

用通信手段将空间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处理能力的多台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按照某种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进行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48.总线仲裁

现场总线--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全答对得2分,答错一个空本小题不得分)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对得2分,答错不得分) 1. 参照ISO/OSI标准模型,CAN!信模型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层。 2. 通信系统是传递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和。它一般由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发送设备、 接收设备和传输媒介几部分组成。 3. 在Profibus中,SFC14用于数据解包,而 SFC15用于数据打包。 4. 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系统不单单是一个完成数据传输的通信系统,还是一个借助网络___________ 功能的自控系统。 5. 光纤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类型,其传输原理都是基于光的全反射。 6. 幅值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是模拟数据编码的三种方式。 7. 采用高低电平的矩形脉冲信号来表达数据的0、1状态的编码方式称为数字数据编码。 8. 按照地理分布距离和覆盖范围来看,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9. PROFIBUS的总线存取控制机制是主站之间采用令牌总线机制,主站与从站之间采用主从机 制。 10. 同步是数据传输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报文帧的传送过程中有三种同步方式: 位同步、字同步和帧同步。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对得2分,答错不得分) 1. 在CAN总线中,发出报文的节点称为报文发送器,如果总线不处于空闲状态,一个不是报文 发送器的接点称为接收器。(V ) 2. 全双工通信与半双工通信都可以实现数据的接收与发送,但是,在同一时间点,半双工通信只 能实现数据的收或发功能。(V ) 3. 现场总线之所以具有较高的测控性能,一是得益于仪表的智能化,二是得益于设备的通信化。 (V ) 4. CSMA/CD在发送之前要先侦听线路有无数据在发送,以后在数据发送过程中就不需要判断有 无冲突存在了。() 5. FTT-CAN采用柔性时间触发协议,最大特点是能根据需求在线修改网络策略,调整通信参数, 添加新报文等。(V ) 6. ISO/OSI的7层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主要是处理机械的、电气的和过程的接口,以及物理层下 的物理传输介质等问题。(V ) 7. 在信道容量一定时,带宽与信噪比之间可以相互弥补。(V ) 8. 同轴电缆按阻抗可以分为两种,5 0欧姆的同轴电缆也成为宽带同轴电缆。 () 9. EtherNet/IP提供“隐式”和“显式”方式对网络设备中的数据进行访问和控制。 (V ) 10. CAN总线采用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本质上属于以事件触发的通信方式,具有某种程度的非 确定性。(V )

网络通信期末复习知识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2)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3) 第三章TCP/IP 协议 (4) 第四章Internet 技术及应用 (5) 第五章网络管理 (6) 第六章网络安全管理 (6) 第七章网络系统的结构及相关概念 (7) 第八章以太网 (8) 第九章无线网络 (8)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中,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多台具有自治_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通信协议;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资源共享。 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和网状 3、常用的传输介质有两类:有线和无线。有线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4、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_城域网、局域网。 5、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了4层,其中3、4层是传输层、应用层。 6、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_存储转发式服务,WWW服务模式为B/S 7、B类IP地址的范围是128.0.0.0—191.255.255.255 8、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主要有点对点方式、多点方式、中继方式。 9、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网络所覆盖的范围、根据网络上主机的组网方式,另一种是根据信息交换方式_。 10、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有两种: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 11、用双绞线连接两台交换机,采用交叉_线。586B的标准线序是橙白、橙、白绿、蓝、蓝白、绿、棕白、棕_。 12、多路复用技术是使多路信号共同使用一条线路进行传输,或者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以充分利用信道的容量。多路复用分为: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_、时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 13、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从逻辑划分网段,而不是从物理_上划分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30 分) 14、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中各实体间的____B_____。 A、联机关系 B、结构关系 C、主次关系 D、层次关系 15、双绞线由两根相互绝缘的、绞合成均匀的螺纹状的导线组成,下列关于双绞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A____。 A、它的传输速率达10Mbit/s~100Mbit/s,甚至更高,传输距离可达几十公里甚至更远 B、它既可以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C、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易受外部电磁波的干扰,线路本身也产生噪声,误码率较高 D、通常只用作局域网通信介质 17、127.0.0.1属于哪一类特殊地址(B )。 A、广播地址 B、回环地址 C、本地链路地址 D、网络地址 18、HTTP的会话有四个过程,请选出不是的一个。(D ) A、建立连接 B、发出请求信息 C、发出响应信息 D、传输数据 19、在ISO/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_B A、提供可靠的端—端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 B、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连 C、在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D、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 20、下列哪个任务不是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任务?_A___ A、明确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之间的差异 B、为用户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 C、管理网络系统的共享资源 D、提供网络系统的安全服务 21、以下选项不属于以太网的“543”原则是指?__D__ A、5个网段 B、4个中继器 C、3个网段可挂接设备 D、5个网段可挂接 22、既可应用于局域网又可应用于广域网的以太网技术是D A、以太网 B、快速以太网 C、千兆以太网 D、万兆以太网 23、交换机端口可以分为半双工与全双工两类。对于100Mbps的全双工端口,端口带宽为_B__。 A、100Mpbs B、200Mbps C、400Mpbs D、800Mpbs 24、要把学校里行政楼和实验楼的局域网互连,可以通过( A )实现。 A、交换机 B、MODEM C、中继器 D、网卡 25、以下哪一类IP地址标识的主机数量最多?(D )

DCS与现场总线技术复习提纲

仅供参考,如有错误,及时修正 一、填空、名词解释、问答题 1、世界上第一台DCS系统。DCS的设计思想 答:Honeywell的TDC-2000。设计思想: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2、DCS的硬件主要包括哪几种设备? 答:CPU、电源卡件、数据库转发卡、I/O卡件、通讯电缆、机柜机笼等机械结构等。 3、4C技术 答:Computer, Communication, Control, CRT显示技术 4、模拟量输入模块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 答: 指标一:1、精度;2、分辨率;3、稳定度;4、温度漂移 指标二:1、输入阻抗;2、电气隔离;3、抗干扰能力;4、采样率; 5、阶跃响应指标; 6、建立时间。 5、DCS的体系结构包括哪几层?在哪里?有什么?各层的基本功能? 答: 生产现场: 包括各种装置(仪表,变送器等)与控制计算机相连,对系统实施控制检测,接受上层的控制信息,向上层传递采集的数据。 现场控制层: 这一层主要由现场控制站(控制计算机)构成。主要完成控制功能,实现与现场构成闭环回路,向工业现场发出控制指令,向监控层传输采集到的数据。 生产监控层: 这一层主要有监控计算机,操作站,工程师站。实施综合监视过程各站所有信息集中显示操作,控制回路组态和参数修改和优化等功能。 生产管理层: 该层居于中央计算机之上并与办公自动化连接,负责全厂总体协调管理经营管理人事管理等 6、在DCS中应用较多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四种?各自的特点?(P140)

7、IEC61131-3软件模型规定DCS/PLC使用哪五种编程语言 答:指令表、结构化文本、梯形图、功能块图、顺序功能图 8、DCS的主控制器的容量 答:主控制器容量指主控制器可以挂接的1/0数量和可装载的程序容量。 9、控制层软件、监督控制软件及组态软件分别安装和运行在DCS的什么硬件设备上?各完成什么功能? 答:控制层软件: 安装和运行在现场控制站。主要完成各种控制功能包括回路控制,逻辑控制,顺序控制以及这些控制所必须针对现场设备连接的I/O处理。 监控软件: 安装运行于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上的软件主要完成操作人员所发出的各个命令的执行,图形与画面的显示,报警信息的显示处理,对现场各类检测数据采集的集中处理。 组态软件: 安装在工程师站中,主要完成系统的控制层软件和监控软件的组态功能。 10、操作站/工程师站的基本功能 答:

网络基础期末试题及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1. 在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中,一个计算机网络包含多台具有__独立工作___功能的计算机;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__通信协议____;计算机网络的最基本特征是_____资源共享___。 2.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__星型______ 、___总线型______、_环形___和网状型___。 3. 常用的传输介质分两大类:__有线_______和____无线______。有线介质有___同轴电缆__ 、_双绞线___、_光纤__。 4. 网络按覆盖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城域网__、局域网__。 5. TCP/IP协议参考模型共分了4__层,其中3、4层是___传输层___、_____应用层_______。 6. 电子邮件系统提供的是一种_____存储转发_____服务,WWW服务模式为_ 浏览器服务器____。 7. B类IP地址的范围是__128——191_____ 。 8. 目前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拓扑结构主要有___点对点_____、__点对多点_____、_ _中继方式_。 9.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分类方法主要有:按网络的覆盖范围、传输介质,另一种是根据_传播方式___ 。 10. 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有两种:__同步传输技术__和异步传输技术。 11. 用双绞线连接两台交换机,采用__交叉____线序。586B的标准线序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__。 12. 多路复用技术是使多路信号共同使用一条线路进行传输,或者将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以充分利用信道的容量。多路复用分为: _频分复用__、时分复用、_波分复用__和码分复用。 13. VLAN(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局域网从逻辑上划分网段,而不是从物理上__上划分网段,从而实现逻辑工作组的新兴数据交换技术。 14. 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____资源________子网组成。 15. 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的第一阶段是联机系统,实质上是__联机多用户__________系统。 16. 通信系统中,称调制前的电信号为____基带________信号,调制后的信号为调制信号。 17. 在采用电信号表达数据的系统中,数据有数字数据和_____模拟数据_______两种。 18. IP 地址是网际层中识别主机的______逻辑______地址。 19. 局域网软件主要由网卡驱动程序和_____网络操作系统_______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20. 网络安全中,脆弱性是指网络系统中____安全防护________的弱点。 21. ISP 是掌握Internet_____服务提供商_______的机构。 22. 中继器具有完全再生网络中传送的原有___物理_________信号的能力。 23. 局域网中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及其相应的物理层规范由____IEEE________标准定义。 24. 当数据报在物理网络中进行传输时,IP 地址被转换成_____物理_______地址。 25.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可以从_____网络体系结构_______、网络组织和网络配置三个方面来描述。 26. 通信线路连接有点对点和______点对多点______两种连接方式。 27. 在Internet 与Intranet 之间,由防火墙负责对网络服务请求的合法性进行检查。 28.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是点对多点WWW 客户机与WWW 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传输协议。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15题22分) 1.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1)200~400nm(2)400~800nm(3)1000nm(4)10~200nm 2.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VIS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 ) (1)a>b>c(2)c>b>a(3)b>a>c(4)c>a>b 3.可见光的能量应为( ) (1)1.24×104~1.24×106eV(2)1.43×102~71eV (3)6.2~3.1eV(4)3.1~1.65eV 4.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 (1)能量越大(2)波长越长(3)波数越大(4)频率越高 5.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 ) (1)高(2)低(3)相当(4)不一定谁高谁低 6.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为( ) (1)精密度高,检出限低(2)用于测定无机元素 (3)线性范围宽(4)多元素同时测定 7.当弹簧的力常数增加一倍时,其振动频率( ) (1)增加倍(2)减少倍(3)增加0.41倍(4)增加1倍 8.请回答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 4) 9.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1)CH 3-OOC-CH 2 CH 3 (2)(CH 3 ) 2 CH-O-CH(CH 3 ) 2 (3)CH 3-OOC-CH 2 -COO-CH 3 (4)CH 3 CH 2 -OOC-CH 2 CH 2 -COO-CH 2 CH 3 10.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 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1)C 4H 8 O(2)C 3 H 4 O 2 (3)C 3 H 6 NO(4)(1)或(2) 11.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1)分子的振动(2)分子的转动 (3)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4)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 12.磁各向异性效应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因素起作用的? ( ) (1)空间感应磁场(2)成键电子的传递(3)自旋偶合(4)氢键 13.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 (1)变大(2)变小(3)逐渐变小(4)不变化 14.某化合物在一个具有固定狭峰位置和恒定磁场强度B的质谱仪中分析,当加速电压V慢慢地增加时,则首先通过狭峰的是:( ) (1)质量最小的正离子(2)质量最大的负离子 (3)质荷比最低的正离子(4)质荷比最高的正离子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

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2020200606——2020070707学年第学年第学年第2 2学期《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卷(A卷) 学院 班级班级200420042004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班姓名 学号 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1)和线路连接起来的系统。A)集成电路 B)设备终端 C)通信设备 D)RS-232 2.计算机网络是按一定方式进行通信并实现(2)的系统。A)信息传输 B)资源共享 C)软件共用 D)硬件共用 3.而建立的参考模型。A)体系结构 B)物理接口 C)服务访问点 D)逻辑链路 4.在计算机网络的参考模型中,物理层协议属于(4)。A)资源子网 B)电话网 C)线路交换网 D)通信子网 5.下面(5)不是网络协议的要素。A)共享 B)语义 C)语法 D)规则 6.在七层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是以(6)数据单元传输数据。A)bit B)frame C)character D)packet 7.下面选项中,(7)的说法是不对的。A)语音是数据 B)信号是电磁波 C)信息是数据 D)信道传输信号 8.用模拟信道传输数字信号时需要(8)对信号进行处理。A)调制解调器 B)路由器C)网桥D)网关

9.用数字信道传输数字信号需要进行(9)处理。 A)调制B)编码C)解调D)变换 10.现代电话采用(10)通信方式。 A)单向通信B)半双工C)单工D)全双工 11.数据远程有线通信常用的传输介质是(11)。 A)光纤B)半导体C)CPU D)内存 12.局域网中常用的传输介质是(12)。 A)超短波B)粗轴电缆C)双绞线D)细轴电缆 13.波特率是指(13)。 A)单位时间传输帧个数B)单位时间传输码元个数 C)单位时间传输包个数D)单位时间传输bit数 14.下面描述信道带宽的量是(14) A)信号电流B)信号电压C)波特率D)比特率 15.下面(15)不属于常用的信号调制方法。 A)调幅B)调流C)调相D)调频 16.多路复用技术是指(16)。 A)一线多信道B)多线单信道C)多线多信道D)一线一信道17.波分多路复用技术所用的传输介质是(17)。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纤D)微波 18.频分多路复用技术的传输介质应当(18)。 A)传输效率高B)频带宽C)切换容易D)有多条线 19.分组交换比报文交换优越的地方是(19) A)串行传输B)顺序传输C)切换传输D)并行传输20.数据报是(20)服务。 A)面向无连接B)面向连接的C)有连接有确认D)A),C)共有 21.在奇校验中,如果被校验数据中“1”的个数为偶数个,校验位应为(21)。

2016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习题集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名词解释 1 计算机网络----就是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 ARPAnet----对Internet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奠定基础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4 局域网----在较小覆盖范围内的计算机相互连接所构成的计算机网络。 5 城域网----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6 广域网----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路。 7 路由器----一种工作在网络层的设备,用于在网络层互联不同的计算机网络,并完成分组在不同网络间的接收、存储与转发。 8 协议----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9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10 TCP/IP参考模型-----目前计算机网络采用的事实上的4层结构的网络参考模型。 11 OSI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连,一个著名的采用分层体系结构的参考模型。 12应用层------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13传输层-----负责为两个主机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服务。 14网络层------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端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的按照目的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 15数据链路层--------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链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16物理层-------- 参考模型的最底层,通过实际的传输介质传输二进制比特流形式的数据。17面向连接服务-----一种数据传送服务类型,要求在数据传输之前建立一条连接,数据传输完毕之后释放连接。 18无连接服务------一种数据传送服务类型,不要求建立与释放连接,而直接进行数据的传输。 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 目前遍布于校园的校园网属于__________。 A LAN B MAN C WAN D 混合网络 3 Internet最早起源于__________。 A ARPAnet B 以太网 C NSFnet D 环状网 7 下面哪一项可以描述网络拓扑结构?__________ A 仅仅是网络的物理设计 B 仅仅是网络的逻辑设计 C 仅仅是对网络形式上的设计 D 网络的物理设计和逻辑设计 8 下面哪种拓扑技术可以使用集线器作为连接器?__________ A 双环状 B 单环状 C 总线状 D 星状 11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的。 A 通信子网 B 路由器 C 城域网 D 电话交换网 13 ARPAnet属于__________网络。

仪器分析历年期末试题答案

高效液相色谱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色谱法属于()。 A、分配色谱法 B、排阻色谱法 C、离子交换色谱法 D、吸附色谱法 2. 在高效液相色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中被分离。 A、检测器 B、记录器 C、色谱柱 D、进样器 3. 液相色谱流动相过滤必须使用何种粒径的过滤膜 A、μm B、μm C、μm D、μm 4.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色谱柱的选择性,可以进行如下哪些操作 A、改变流动相的种类或柱子 B、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或柱长 C、改变固定相的种类和流动相的种类 D、改变填料的粒度和柱长 5. 一般评价烷基键合相色谱柱时所用的流动相为() A、甲醇/水(83/17) B、甲醇/水(57/43) C、正庚烷/异丙醇(93/7) D、乙腈/水() 6. 下列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器,()检测器不能使用梯度洗脱。 A、紫外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D、示差折光检测器 7. 在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长度一般在()范围内。 A 、10~30cm B、 20~50m C 、1~2m D、2~5m 8. 在液相色谱中, 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 A、组分与流动相 B、组分与固定相 C、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D、组分与组分 9.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行()的操作 A、改变柱长 B、改变填料粒度 C、改变流动相或固定相种类 D、改变流动相的流速 10. 液相色谱中通用型检测器是() A、紫外吸收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热导池检测器 D、氢焰检测器 11. 在环保分析中,常常要监测水中多环芳烃,如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应选用下述哪种检波器 A、荧光检测器 B、示差折光检测器 C、电导检测器 D、吸收检测器 12.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A、提高柱温 B、降低板高 C、降低流动相流速 D、减小填料粒度 13. 在液相色谱中,不会显着影响分离效果的是() A、改变固定相种类 B、改变流动相流速 C、改变流动相配比 D、改变流动相种类 14. 不是高液相色谱仪中的检测器是()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基础知识(复习用)

js1.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连接起来,按某种谢雨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使用目的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和利用公用网组建的专用网;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和混合型;按网络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和实用性;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集中式管理;综合信息服务。 4.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网络协议的定义:保证网络中的各方能够正确、协调地进行通信,在数据交换和传输中必须遵守事先规定的准则,这些准则必须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及控制信息的内容,这个准则为网络协议。 6.网络协议由3要素组成:语法、语义、时序。 7.常见的协议由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第二章 1.被传输的二进制代码成为数据。 2.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表示形式。 (以下非重点- -) 3.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段叫信源,接受信息的一端叫信宿。信源与信宿通过通信线路进行通信,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也将通信线路称为信道。 4.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而传输数字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5.模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宿预计噪声源组成信源所产生的原始模拟信号一般经过调制再通过信道传输。到达信宿后,通过解调器将信号解调出来。 6.数字通信系统由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噪声源以及发送端和接收端始终同步组成。、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期末复习试题

计算机信息安全期末复习资料 、复习范围 一)单项选择题范围: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另附件给出一些题 二)计算机安全应用题:见附件 三)简答题范围:平时作业附件: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以下人为的恶意攻击行为中,属于主动攻击的是(A ) A、数据篡改及破坏 B数据窃听 C数据流分析 D非法访问 2. 数据完整性指的是(C ) A、保护网络中各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防止因数据被截获而造成泄密 B提供连接实体身份的鉴别 C防止非法实体对用户的主动攻击,保证数据接受方收到的信息与发送方发送的信息 完全一致 D确保数据数据是由合法实体发出的 3. 以下算法中属于非对称算法的是(B ) A、D ES B RSA算法 C、IDEA D三重DES 4. 在混合加密方式下,真正用来加解密通信过程中所传输数据(明文)的密钥是( B ) A、非对称算法的公钥 B对称算法的密钥 C非对称算法的私钥 D CA中心的公钥 5. 以下不属于代理服务技术优点的是(D ) A、可以实现身份认证 B内部地址的屏蔽和转换功能 C可以实现访问控制 D可以防范数据驱动侵袭 6. 包过滤技术与代理服务技术相比较(B ) A、包过滤技术安全性较弱、但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B包过滤技术对应用和用户是绝对透明的

C代理服务技术安全性较高、但不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D代理服务技术安全性高,对应用和用户透明度也很高 7. 在建立堡垒主机时(A ) A、在堡垒主机上应设置尽可能少的网络服务 B在堡垒主机上应设置尽可能多的网络服务 C对必须设置的服务给与尽可能高的权限 D不论发生任何入侵情况,内部网始终信任堡垒主机 8. "DES是一种数据分组的加密算法,DES它将数据分成长度为多少位的数据块 分用作奇偶校验,剩余部分作为密码的长度?"( B ) A56 位 B64 位 C112位 D128 位 9. Kerberos 协议是用来作为:(C ) A.传送数据的方法 B.加密数据的方法 C.身份鉴别的方法 D.访问控制的方法 10 . 黑客利用IP 地址进行攻击的方法有:( A ) A.IP欺骗 B.解密 C.窃取口令 D.发送病毒 11 . 防止用户被冒名所欺骗的方法是:(A) A.对信息源发方进行身份验证 B.进行数据加密 C.对访问网络的流量进行过滤和保护 D.采用防火墙 12 . 屏蔽路由器型防火墙采用的技术是基于: B ) A.数据包过滤技术 B.应用网关技术 C. 代理服务技术 D. 三种技术的结合 13 . 以下关于防火墙的设计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 ) A. 保持设计的简单性 B.不单单要提供防火墙的功能,还要尽量使用较大的组件C.保留尽可能多的服务和守护进程,从而能提供更多的网络服务D.一套防火墙就可以保护全部的网络 14. SSL指的是:(B ) A.加密认证协议 B. 安全套接层协议 C. 授权认证协议 ,其中一部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武汉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仪器分析》期末考试 试卷答案(B) 学号姓 名院 (系)分 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9分,答在试卷上) 1.在测定33-浓度的库仑滴定中, 滴定剂是2_。实验中, 将阴 极在套管中保护起来, 其原因是防止阴极产物干扰, 在套管中应加足24_溶液, 其作用是_导电。 2.液相色谱分析法常使用的化学键合反相色谱填充柱是十 八烷基键合硅胶填充柱或(C18) ,分离原理是疏水作用,常使用极性溶剂(如水-甲 醇)流动相,分析分离难挥发弱极性类化合物。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在试卷上)

1. 空心阴极灯的构造 是: ( 4 ) (1) 待测元素作阴极,铂棒作阳极,内充氮气; (2) 待测元素作阳极,铂棒作阴极,内充氩气; (3)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灯内抽真空; (4)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惰性气 体。 2 关于直流电弧,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1 ) (1) 直流电弧是一种自吸性很强、不稳定的光源; (2) 直流电弧的检出限比交流电弧差; (3) 直流电弧的电极头温度比交流电弧低; (4) 直流电弧只能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不能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3. 等离子体是一种电离的气体,它的组成 是: (4 ) (1) 正离子和负离子; (2) 离子和电子; (3) 离子和中性原子; (4) 离子,电子和中 性原子。 4. 极谱分析中,氧波的干扰可通过向试液中(1)而得到消除。 (1). 通入氮气; (2). 通入氧气; (3). 加入硫酸钠固体;(4). 加入动物胶。 5. 在化合物(Ⅰ),(Ⅱ),(Ⅲ)和2(Ⅳ)中,羧基伸 缩振动频率大小顺序 为: ( 3 )

现场总线--期末考试演示教学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全答对得2分,答错一个空本小题不得分) 1.参照ISO/OSI标准模型,CAN通信模型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层。 2.通信系统是传递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和。它一般由信息源和信息接收者,发送设备、 接收设备和传输媒介几部分组成。 3.在Profibus中,SFC14用于数据解包,而SFC15用于_数据打包。 4.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系统不单单是一个完成数据传输的通信系统,还是一个借助网络完成控制 功能的自控系统。 5.光纤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类型,其传输原理都是基于光的全反射。 6.幅值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是模拟数据编码的三种方式。 7.采用高低电平的矩形脉冲信号来表达数据的0、1状态的编码方式称为数字数据编码。 8.按照地理分布距离和覆盖范围来看,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 9.PROFIBUS的总线存取控制机制是主站之间采用令牌总线机制,主站与从站之间采用主从机 制。 10.同步是数据传输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报文帧的传送过程中有三种同步方式: 位同步、字同步和帧同步。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对得2分,答错不得分) 1.在CAN总线中,发出报文的节点称为报文发送器,如果总线不处于空闲状态,一个不是报文 发送器的接点称为接收器。(√) 2.全双工通信与半双工通信都可以实现数据的接收与发送,但是,在同一时间点,半双工通信只 能实现数据的收或发功能。( √) 3.现场总线之所以具有较高的测控性能,一是得益于仪表的智能化,二是得益于设备的通信化。 (√) 4.CSMA/CD在发送之前要先侦听线路有无数据在发送,以后在数据发送过程中就不需要判断有 无冲突存在了。() 5.FTT-CAN采用柔性时间触发协议,最大特点是能根据需求在线修改网络策略,调整通信参数, 添加新报文等。(√) 6.ISO/OSI的7层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主要是处理机械的、电气的和过程的接口,以及物理层下 的物理传输介质等问题。(√) 7.在信道容量一定时,带宽与信噪比之间可以相互弥补。(√) 8.同轴电缆按阻抗可以分为两种,50欧姆的同轴电缆也成为宽带同轴电缆。 () 9.E t h e r N e t/I P提供“隐式”和“显式”方式对网络设备中的数据进行访问和控制。 (√) 10.CAN总线采用非破坏性总线仲裁技术,本质上属于以事件触发的通信方式,具有某种程度的非 确定性。(√)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答对得2分,答错不得分) 1.CSMA/CD的通信原理可以归结为四句话,下列哪个选项正确(c ) A.发前先侦听、边发边检测、空闲即发送、冲突时退避 B.发前先侦听、边发边检测、冲突时退避、空闲即发送 C.发前先侦听、空闲即发送、边发边检测、冲突时退避 D.发前先侦听、冲突时退避、空闲即发送、边发边检测 2.工业自动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下列哪个不是( B ) A.基础自动化 B.应用自动化 C.管理自动化 D.过程自动化 3.Profibus的通信参考模型中不包括下面那一项(d)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应用层 D.网络层 4.西门子公司的提供了众多的网络服务,下列那种不是( B ) A.标准通信 B.PP/OG通信 C.S7通信 D.S5兼容通信 5.以下几种通讯协议不属于以太网范畴的是( d ) A. PROFINET B. Modbus/TCP C. EhterNet/IP D. ProFibus 6.现场总线电缆分为A、B、C、D等类型,哪一种类型是符合IEC/ISA物理层一致测试的首选电 缆(A ) A. A型 B. B型 C. C型 D. D型 7.工业以太网在使用中可以扬长避短,缓解其通信不确定性弊端,以下措施不属于缓解通信不确 定性的是( A ) A. 采用大容量服务器 B. 控制网络负荷 C. 采用全双工以太网技术 D. 采用交换式以太网技术 8.网络传输介质的访问控制方式有三种,以下不属于其中的是(a ) A. 数据同步 B. 令牌访问 C. 时分复用 D.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9.国际指导委员会将IP地址划分为A、B、C、D、E五类,在下列IP地址中属于C类的是(c ) A. 127.0.1.1 B. 164.10.31.1 C. 202.102.138.68 D. 191.102.121.41 10.PROFINET 网络中的设备主要有三类,以下不属于其中的( D ) A. IO Controller B. IO Supervisor C. IO 设备 D. IO ASIC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现场总线的主设备、从设备? 答:可在总线上发起信息传输的设备叫做“总线主设备”(bus master) ,又称命令者(2)。不能在总线上主动发起通信、只能挂接在总线上、对总线信息进行接收查询的设备称为总线从设备(bus slaver),也称基本设备(2)。 2.基带传输 答:基带传输指在不改变数据信号频率的情况下,直接按基带信号进行的传输(2),不包括任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

计算机网络内容总结 第一章网络概述 一、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共享性(填) 二、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填) 1、主机A和主机B通信,实质上是主机A的某个进程同主机B的某个进程通信。 2、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 对等方式(P2P) 3、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 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选) 三、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填) 1、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电话交换机是电路交换,“建 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电路交换的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 2、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 一个结点。 3、分组交换:单个分组(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 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存储转发技术,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 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选)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地域(中英文名称):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 网(LAN)、个人区域网(PAN)(填) 五、(简答)时延:时延的4个组成部分、计算。 六、协议(定义、三要素及其含义):定义: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 准或约定称为协议。三要素及其含义:(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填选) 七、 5层体系结构各层及功能:(填)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为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运输层(transportlayer)为主机中进程间通信提供服务 网络层(networklayer)为主机间通信提供服务 数据链路层(datalinklayer)相邻结点间的无错传输 物理层(physicallayer)透明地传输原始的比特流 第二章物理层 一、关于信道(通信方式三种):单向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填) 1、单向通信又称单工通信,无线电广播,有线电广播,电视广播 2、双向交替通信又称半双工通信,对讲机 3、双向同时通信又称全双工通信(选) 二、常用的导向性传输媒体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填) 三、常用的非导向传输媒体:短波;微波:地面接力、卫星(填) 四、信道复用:FDM、TDM、STDM、WDM(名称、复用方法、特点):(填选选) FDM:频分复用,复用方法:整个带宽划分为多个频段,不同用户使用不同频段。特 点:所有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占用不同的频带宽度。 TDM:时分复用,复用方法: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TDM帧)。TDM 帧划分为N个时隙。每一个用户在一个TDM帧中占用一个固定时隙。特点:所有用户在不 同的时间占用整个频带宽度。 1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3)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所谓计算机网络,会议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数据通讯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如果按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 3.网络协议通常采用分层思想进行设计,OSI RM中的协议分为7层,而TCP/IP RM中协议分为4层。 4.在TCP/IP RM中,用于互联层的协议主要有:ARP、IP、RARP、ICMP和IGMP 协议。 5.用于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有两类:有导线媒体和无导线媒体;光纤可分为两种: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MMF)。 6.构成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很多种,通常有星形、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 7.CSMA/CD技术是一种随机接入(所有的用户根据自已的意愿随机地发送数据),冲突不可避免;令牌技术是一种受控接入(各个用户不能任意接入信道而必须服从一定的控制),冲突避免。 8.10BASE-T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ps,100BASE-TX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0mbps。 9.在用双绞线时行组网时,连接计算机和计算机应采用交叉UTP电缆,连接计算机和集线器用直通UTP电缆。 10.在将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大于100米。 11.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长于100米。 12.以太网交换机和数据交换和转发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 13.VLAN的组网方式有两种:静态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端口进行划分VLAN,动态根据MAC地址、逻辑地址或数据包的协议类型进行划分VLAN。 14.在Internet中,运行IP的互联层可以为其高层用户提供的服务有三个特点: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和尽最大努力投递服务。 15.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号表示互联网中的一个特定网络,主机号表示该网络中主机的一个特定连接。 16.主机的IP地址为202.93.120.77,主机B的IP地址为150.23.55.200。若主机A要向主机B所在的网络进行广播,则直播广播地址为150.23.255.255;若主机A要在本网络中进行广播,则有限广播地址为255.255.255.255。 二、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__________相结合的产物。->B A) 网络技术 B) 通信技术 C) 人工智能技术

仪器分析期末试卷重点,有答案

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 ( d ) A .氢灯 B .氘灯 C .钨灯 D .空心阴极灯 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 ( b ) A .空心阴极灯之后 B .原子化器之后 C .原子化器之前 D .空心阴极灯之前 3.用分光光度法测水中铁的含量时,所用的显色剂是( b ) A. 醋酸钠 B. 1,10氮杂菲 C. 盐酸羟胺 D. 刚果红试纸 4.原子吸收光谱光源发出的是 ( a ) A.单色光 B. 复合光 C. 白光 D. 可见光 5、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影响谱线宽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 ) A 、热变宽 B 、压力变宽 C 、场致变宽 D 、自吸变宽 6. 在液相色谱中,为了改变柱子的选择性,可以进行(c )的操作 A 、改变柱长 B 、改变填料粒度 C 、改变流动相或固定相种类 D 、改变流动相的流速 7 在液相色谱法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d ) A 、提高柱温 B 、降低板高 C 、降低流动相流速 D 、减小填料粒度 8. 在液相色谱中,不会显著影响分离效果的是(b ) A 、改变固定相种类 B 、改变流动相流速 C 、改变流动相配比 D 、改变流动相种类 9、在酸性条件下,苯酚的最大吸波长将发生何种变化?_b____ A.红移 B. 蓝移 C. 不变 D.不能确定 10下列光谱中属于带光谱的有_ _a d___ A.IR ;B.AES ;C.AAS ;D.UV 一、 填空题 1、分子内部的运动方式有三种,即:电子相对原子核运动 、 原子在平衡位子振动 和 分子绕其自身中心转动 ,相应于这三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分子具有 电子 能级、 转动 能级和 振动 能级。 3、饱和碳氢化合物分子中只有 σ 键,只在 远紫外区 产生吸 收,在200-1000nm 范围内不产生吸收峰,故此类化合物在紫外吸收光谱中 常用来做 溶剂 。 4、在中红外光区中,一般把4000-1350cm -1区域叫做 特征谱带区 ,而 把1350-650区域叫做 指纹区 。 5、在有机化合物中, 常常因取代基的变更或溶剂的改变, 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移动, 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__红移____, 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____蓝移_______。 6、在朗伯—比尔定律I/I o = 10-abc 中, I o 是入射光的强度, I 是透射光的强度, a 是吸光系数, b 是光通过透明物的距离, 即吸收池的厚度, c 是被测物的浓度, 则透射比T =__ I/I o ________, 百分透过率T% =__ I/I o ×100%_____, 吸光度A 与透射比T 的关系为_____-logT ______________。 8、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可用来进行在紫外区范围有吸收峰的物质的___检定_______ 及__结构_______ 分析。 9、在紫外光谱中,随溶剂极性增加,R 带_蓝移____移,K 带__红移_____移 10、对于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 在可见光区可以用玻璃吸收池, 而紫外光区则用__石英______吸收池进行测量。 11、棱镜摄谱仪是利用棱镜对不同波长光的( 折射率 )不同进行分光的;光栅摄谱信是利用光的( 衍射 )现象进行分类的。 12、原子吸收就谱分析中,校正背景的方法有( 双线校正法、氘灯校正法、塞曼效应校正法 )。 13、影响谱线变宽的诸因素中,对于温度1000-3000K ,外界气体压力约1′105Pa 时,吸收线轮廓主要是受(多普勒变宽 )和( 压力 )宽度的影响。 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5分) 原子吸收法的定量依据是比尔定律,而比尔定律只适应于单色光,并且只有当光源的宽带比吸收峰的宽度窄时,吸收光和浓度的线性关系才成立。 然而即使使用一个质量很好的单色器,其所提供的有效宽带也更明显大于原子吸收线的宽度。若采用连续光源的单色器分光的方法测定原子吸收则不可避免的出现非线性校正曲子线,且灵敏度也很低。故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要用锐线光源。 2原子吸收分析中会遇到哪些干扰因素?简要说明各用什么措施可抑制上述干扰? [答]原子吸收分析中会遇到如下几种主要干扰 : (a) 光谱干扰,指光源谱线不纯及火焰中吸收谱线的干扰。前者主要是由于空 心阴极灯阴极材料不纯或相邻谱线太靠近引起的。解决的办法是纯化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