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 车_教案教学设计
《乘火车》教案精选六篇

《乘火车》教案《乘火车》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6以内的序数,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用序数词准确表达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1、动物图片、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两个箭头标志、1-6数字。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动物园里的小动物可高兴了!因为他们要去旅游啦!看!他们排着队伍来了。
二、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感知小动物在序列中的位置。
1、师:小动物们还请来了一个神奇的标志,你们认识它吗?(它是箭头,箭头表示方向。
)师:从箭头方向数过去,小兔排在第几位?(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从箭头方向数过去,小兔排在第1位,所以我们给小兔贴上数字号码1。
从箭头方向数过去,排在第4位的是谁?(你真棒!)那么我们该给小鸡贴上数字号码几呢?从箭头方向数过去,小猪排在第几位?那么我们该给小猪贴上数字号码几呢?从箭头方向数过去,小狗排在第几位?那么我们该给小狗贴上数字号码几呢?从箭头方向数过去,排在第6位的是谁?那么我们该给小猫贴上数字号码几呢?从箭头方向数过去,排在第3位的是谁?那么我们该给小猴贴上数字号码几呢?2、我们的箭头可调皮了,看它跑到哪里去了?(它跑到了这边)师:大家一起动动小脑筋,从这边箭头方向数过去,小兔排在第几位?我们该给它贴上数字号码几呢?从箭头方向数过去,小猪排在第几位?那么我们该给小猪贴上数字号码几呢?从箭头方向数过去,小狗排在第几位?那么我们该给小狗贴上数字号码几呢?从箭头方向数过去,排在第4位的是谁?哪个小朋友来给ⅩⅩⅩ贴上数字号码呢?从箭头方向数过去,排在第6位的是谁?哪个小朋友来给ⅩⅩⅩ贴上数字号码呢?从箭头方向数过去,排在第3位的是谁?哪个小朋友来给ⅩⅩⅩ贴上数字号码呢?3、讨论:为什么小动物的数字号码不一样呢?每个小动物都有两个数字号码呢?4、师小结:原来从不同的方向数过去,小动物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小动物的数字号码就不一样。
乘汽车大班教案

乘汽车大班教案乘汽车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章、基本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爱护。
活动预备:食物投影仪、图片、乘车的音乐活动过程:一、了解乘车的基本规章,出示车票:这是什么?它用来干什么?你知道乘车要留意什么?二、观看图片,知道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1、看看图片上的小伙伴做得对吗?为什么?2、幼儿回答后老师小结安全常识。
三、争论如何爱护车厢环境。
我们应当怎样爱护车厢内的干净?四、组织幼儿“乘汽车”,巩固乘车的基本规章与常识。
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各式各样的汽车”主题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这才恋恋不舍地将自己的玩具带回了家,不同的是,通过这几周的认识,孩子们知道了自己带的是什么汽车,同伴带的是什么汽车……孩子们对公路上汽车的种类、用途、汽车的发现、构造、进展都有了肯定的了解,再谈到汽车,他们的话题开阔了。
通过汽车这一幼儿喜爱的载体,进行的美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欢乐,从中也获得了有益的阅历,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育。
乘汽车大班教案2活动目标:1、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2、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探究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3、培育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尝试的优良品质。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材料:小动物卡片假设干;画有汽车的操作卡人手一份,幼儿记录卡人手一份,糖果盒人手一份;背景图一幅,糖果假设干。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再过几天就要过圣诞节了,森林里预备搞一场大型的圣诞舞会,很多小动物都要去参与。
看,长长的车队开来了,数数来了几辆小汽车?〔6〕—出示汽车操作卡。
哟,每辆汽车上都有一个6,猜猜看,什么意思?〔幼儿自由表述〕对了,每辆汽车上只能坐6个小动物。
〔二〕、基本活动:1、来,看看你身边的动物卡片,他们一样吗?〔数量不一样〕2、我们小伙伴一起帮帮你身边的小动物们,把他们一起送上汽车。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乘公交车》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乘公交车》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坐公交车的基本知识。
2.学会如何排队、上车、下车、找座位等乘坐公交车过程中的礼仪。
3.提高幼儿交通安全意识,学会乘坐公交车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公交车,为什么要乘坐公交车。
2.公交车的车型和车站设施。
3.公交车的路线和票价。
4.乘坐公交车的基本礼仪。
5.乘坐公交车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学习乘坐公交车的基本礼仪、安全注意事项。
2.难点: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安全保护意识。
四、教学活动活动一:了解公交车1.老师介绍公交车的类型、车站的设施和路线等基本知识,引导幼儿了解公交车的服务内容与作用。
2.老师播放一段公交车的视频,并让幼儿观看公交车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活动二:乘坐公交车的礼仪1.老师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排队,如何上车和下车,如何找座位,如何交票等基本礼仪。
2.老师可以利用幻灯片或者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乘坐公交车过程中的礼仪,引导幼儿模仿。
3.老师可以让幼儿进行实践,分期分批地分角色表演乘车过程,检查他们是否掌握了礼仪。
活动三:乘坐公交车的安全1.老师引导幼儿了解乘车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不得拥挤,不得随意跑动等。
2.老师可以配合 PPT 展示一些关于乘车安全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对乘车安全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3.老师安排幼儿分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乘车的一些安全经验和注意事项,加强他们对乘车安全之道的认知。
五、教学评价与总结评价1.教师针对幼儿表现的五个方面进行评价:行为表现、学习表现、沟通表现、整体观察能力和自主性。
2.教学材料的运用是否合理,幼儿的学习成果如何,回顾一下教学目标,是否顺利达到了预期。
总结1.整个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幼儿的安全意识和乘车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幼儿在不使用父母私车出行的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
2.针对幼儿学习的表现,及时拓展幼儿在方方面面的能力和素养。
中班安全游戏教案《乘坐车》

中班安全游戏教案《乘坐车》游戏名称:乘坐车目标年龄:3-5岁游戏目标:通过模拟乘坐车的场景,教导中班幼儿乘坐交通工具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所需材料:1. 大型纸板(可以画出车辆的形状)2. 彩色纸、剪刀和胶水3. 图片或玩具车辆(汽车、公交车、火车等)4. 交通标志的图片或卡片5. 一块空地或操场作为游戏场地游戏步骤:1. 序言在游戏开始之前,老师可以与幼儿们一起进行小组讨论,询问他们是否曾经乘坐过公交车、火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以此引出安全乘坐车的话题。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乘坐车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什么?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引导幼儿们思考和讨论。
2. 制作纸板车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大型纸板,并在上面画出车辆的形状。
然后,让幼儿们用彩色纸、剪刀和胶水制作出车辆的轮子、车头灯等图案,并将它们粘贴在纸板车上,使其更加栩栩如生。
3. 引入交通标志准备一些交通标志的图片或卡片,并向幼儿们展示。
解释并讨论每个标志的含义,例如红灯表示停,绿灯表示行,行人过街标志等。
鼓励幼儿们猜测标志的含义,看看他们能否正确理解。
4. 搭建游戏场地在一块空地或操场上,用彩色粉笔或绳子等物品划定一个较大的区域作为游戏场地。
在场地内放置一些标志,模拟真实的道路情景。
5. 游戏规则a. 解释游戏规则:幼儿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一名“司机”,其他幼儿是乘客。
每个小组轮流扮演“司机”和“乘客”。
b. “司机”要按照交通标志的指示行驶,并遵守交通规则。
例如,看到红灯时要停车,等到绿灯亮起后才能继续行驶。
如果看到行人过街标志,那么司机应该停车等待行人过马路。
c. “乘客”则需要按照正确的方式上下车,遵循乘坐车的规则。
例如,上车时要抓住车门把手,下车时要找到合适的地方下车,并确定安全后才离开车辆。
d. 老师可以充当巡逻员的角色,观察每个小组是否遵守规则,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6. 总结游戏结束后,老师可以与幼儿们一起总结游戏的收获和体会。
乘车教案教学设计

乘车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1. 掌握基本乘车技巧,包括买票、上下车、找座位等;2. 理解乘车安全常识,提高出行安全意识;3. 培养良好的公共交通出行习惯;4.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车准备工作1.1. 购票准备1.2. 行李携带与安放2. 乘车前的安全须知2.1. 上车前的注意事项2.2. 座位选择与乘车礼仪3. 乘车过程中的安全措施3.1. 安全乘车姿势3.2. 突发情况应急处理4. 到达目的地后的注意事项4.1. 下车流程与注意事项4.2. 丢失物品的处理方式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 创设情境:假设学生们要去远方旅行,但因为没有经验,不知道如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2. 引入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第一次去旅行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Step 2: 乘车准备工作1. 学生讨论需要购票的情况,并列出购票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引导学生讨论携带行李的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行李和行李摆放位置。
Step 3: 乘车前的安全须知1. 引导学生讨论上车前的注意事项,例如等候车辆的位置、乘车顺序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座位选择的原则和乘车礼仪。
Step 4: 乘车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 介绍正确的乘车姿势,包括坐姿、站姿和握杆姿势。
2. 模拟一些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引导学生讨论并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Step 5: 到达目的地后的注意事项1. 引导学生讨论下车流程和注意事项,并总结出站前的准备工作。
2. 引导学生讨论在乘车过程中丢失物品时的处理方式。
Step 6: 小结与评价1. 总结乘车教学内容,并强调乘车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2. 让学生自主评价自己在乘车过程中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四、教学资源1. 视频或图片:展示正确定的乘车姿势和突发情况应急处理方法。
2. 实物:提供车票、行李、扶手等道具,让学生亲身体验乘车过程。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根据学生在讨论和实际操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程度和主动参与程度。
2024年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安全乘汽车》

2024年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教案安全乘汽车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到安全乘车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乘车姿势和规范行为,并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确保他们在乘车过程中的安全。
二、活动对象:幼儿园中班幼儿三、活动准备:1.清理活动现场,确保活动场所安全整洁。
2.准备幼儿乘车姿势示范道具。
3.准备有关交通安全的图片或绘本,以示范和引导。
四、活动过程:第一步:引入活动(5分钟)1.与幼儿一起讨论乘车的安全问题,引入本次活动主题。
2.介绍本次活动目的和内容。
第二步:安全乘车姿势示范(15分钟)1.示范正确的乘车姿势,包括坐直、系好安全带等。
2.让幼儿模仿示范,纠正他们的错误动作。
第三步:私人安全意识培养(20分钟)1.通过图片或绘本展示如何在乘车时保护自己,如何面对突发状况等。
2.与幼儿讨论交通安全常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四步:乘车规范行为训练(20分钟)1.模拟乘车情境,教导幼儿正确的乘车行为,如不乱窜、不大声喧哗等。
2.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纠正不良行为。
第五步:总结与反思(10分钟)1.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内容,强化安全乘车的重要性。
2.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学习心得。
五、活动延伸:1.组织实地参观公共交通工具,如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加深幼儿对乘车安全的认识。
2.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乘车安全教育,形成家校合作。
六、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了解了乘车的安全常识和规范行为,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为其更加安全地乘车奠定了基础。
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幼儿们能够自觉遵守乘车规范,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中班教案《安全乘车》

中班教案《安全乘车》【7篇】中班教案《安全乘车》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知道乘坐自行车时要留意安全,学习乘坐自行车的正确姿势。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活动预备:1、配班教师扮演浩浩,教师扮演浩浩的妈妈,自行车一辆。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1〕小朋友,每天是谁送你们上幼儿园呢?〔2〕爸爸妈妈怎么送你们上幼儿园?〔3〕坐自行车上幼儿园有很多好处,不会污染空气,不会堵车,我们都很宠爱坐自行车上幼儿园,但坐自行车的时候还要留意安全哦。
2、观看情景表演,对角色的行为进展推断。
教师:我们来看看浩浩小朋友是怎么坐自行车的,他这样做对不对。
〔1〕情景表演一:坐稳了不乱晃,手要抓牢小扶手。
①旁白:妈妈骑自行车送浩浩去上学,浩浩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
②妈妈:浩浩,坐好了,我们要动身了。
③浩浩〔坐在后座上伸开双手,学小鸟飞,身体还左右摇摆〕: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飞,我会飞。
④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说浩浩这样做对吗?为什么?⑤教师:坐在自行车上这样左右摇摆会发生什么危急的事?〔2〕情景表演二:没有儿童椅没有护板的自行车怎么坐?①妈妈:今日妈妈换了一辆自行车,车上没有儿童座椅,浩浩,你会坐吗?②浩浩〔和寻常一样,两脚自然下垂地坐在后座上〕:就是这样坐啊,太简洁了。
③教师:小朋友们,这样没有儿童座椅没有护板的自行车,坐上去要留意什么?你们有什么要提示浩浩的呢?〔幼儿争论完毕后,教师示范正确的坐法,再一次强调正确的姿势:脚稍稍向外,不要向里伸,以防脚部不留神被夹到转动的车轮里。
〕〔3〕情景表演三:倒坐在没有座椅的自行车后坐上很危急。
①妈妈:浩浩,坐好了,我们动身了。
②浩浩:哦,我要这样坐。
〔浩浩背对妈妈,面朝自行车前方坐着。
〕③妈妈:浩浩,你怎么这样坐呢?④教师:浩浩背对妈妈,反过来坐,这样坐对吗?为什么?这样背对妈妈坐着会发生什么危急?哪位小朋友来告知浩浩,怎样坐才安全呢?〔分别请几位小朋友上前来做示范,请其他小朋友说说谁的做法是正确的。
幼儿园中班安全乘汽车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乘汽车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乘坐汽车的安全常识;2.提高幼儿在乘坐汽车时的安全意识;3.让幼儿能够正确、安全地上下汽车;4.增强幼儿园中班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
二、教学内容本次安全乘车教学将涉及以下内容:1.乘车前的准备工作;2.乘车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3.上下车时的安全技巧。
三、教学过程设计1. 游戏:红绿灯让幼儿围成一个圈,模拟城市的道路。
老师拿着一张纸板,上面用彩笔画一个红灯,一个绿灯。
当老师出示绿灯的时候,孩子们可以放心地走路;而出示红灯的时候,则需要停止脚步。
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指令“看红灯”、“看绿灯”来帮助幼儿逐渐掌握红灯绿灯的意义。
2. 车辆安全常识老师通过幼儿熟悉的图片或模型展示汽车的结构,如车门、轮胎、方向盘等,然后向幼儿介绍一些汽车基本的安全常识,如插好安全带、不乱动等。
3. 实地教学:如何上下车要求家长开车前往幼儿园门口停车,然后请一名家长担任司机,引导孩子们在正确的位置上下车。
在实际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孩子们示范正确的上下车动作,引导孩子们检查自己是否已经插好安全带。
4. 讲解:交通规则老师介绍一些交通规则,如马路怎么走、注意不要闯红灯、行人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
切记不能过分恐吓幼儿,以免引起孩子们的不必要惧怕和抵触心理。
5. 角色扮演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请一名家长担任司机,其他孩子担任乘客,真实模拟上下车场景。
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出幼儿在上下车时的错误动作,并帮助幼儿更正。
四、教学反思本次活动的设计在教学目标、内容、过程等方面都有了充分的考虑和准备。
通过做游戏,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下逐渐理解了红灯绿灯的含义,也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
在远足、郊游等活动中,许多幼儿有随意跑动、追逐、玩耍等行为,而实地教学既增加了实践情境,又使幼儿能够正确地上下车,并理解汽车的结构、安全带的使用、坐姿好习惯等,起到了颇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本次教学活动也存在一些应该注意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车
乘车设计者:辽宁省凤城市东方红小学笑云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判断能力.2、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其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连加、连减混合的含义.难点:掌握连加、连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且能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准备:课件,挂图,卡片四、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我的创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现在我和同学们一起做个小游戏。
咱们把讲台看作是汽车,老师呢,就是售票员。
请一个小朋友当司机。
现在汽车上有2个人,我们要出发了。
嘟嘟嘟,友谊商场到了,上车的同学请上车,(先上来了3个同学)嘟嘟嘟,……新华书店站到了,上车的同学请上车,(又上来了2个同学)同学们想一想:你从游戏中看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出示课题《乘车》二、根据汇报,解决问题:(一)教学连加法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汇报问题。
(一步计算的问题,边汇报,边解答。
)如果是两步计算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解决计算的顺序问题。
3、汇报讨论结果,根据汇报板书:(2+3+2=7)
4、汇报思维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5、引导学生利用多种算法解题:2+2+3=73+2+2=7
6、比较:2+3=5和2+3+2=7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1、你能给2+3+2=7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字吗?2、教学计算顺序:先算前两个,再算第三个。
(二)教学加减混合1.出示图片:乘车图2你看懂什么了?生回答师指导。
2.出示图片:乘车图2你又看出什么了?(下车3人,上车2人)3.小组讨论:看了刚才的演示,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4.集体反馈7-3+2=6你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三)教学连减1.出示图片:乘车图4原来有车上有6人,看图中前门后门,你看到什么了?(前门和后门都下去3人.)2.小组讨论:现在车上还有乘客吗?你会解决吗?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6-3-3=0小结:通过乘车活动,我们计算了乘车中的几个问题,你知道先算什么了吗?
三、实践应用,巩固拓展:(一)、(1)摆圆片列式1.5个红圆片、再摆两个蓝圆片、拿走3个.列式:2.根据列式动手摆:4+1+5=3.同桌互相出题摆圆片、列式.(2)两人一组,一人说,另一人摆.并说出算式.(二)、(1)帮小动物算算术,书上第44页做一做。
(2)辨析题。
(3)比一比,赛一赛。
书上第45页练一练第1题。
(4)帮小猴子分桃子:连线题。
(三)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你能提出哪些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的问题?怎样解决?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同学和老师说些什么?六、板书设计乘车2+1+4=77-3+2=66-3-3=0五、我的反思: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