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光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建筑光学整理

建筑光学整理

1.3.4 照度
光源落在单位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叫做照度。它是用来衡量被照面被照射程 度的一个基本光度量,即被照面的光通量密度。 • 符号:E • 单位:lx(勒克斯) • 计算公式:E=dφ/ds E——照度(lx)
dΦ——光源在某一个面积微元ds上接收到的光通量(lm) ds——被照面某一单位微元(m2) • 若取平均值,则有:E= Φ/S
1.3.6 基本度量单位间的关系
• 发光强度与照度 E=I/r2 • 照度与亮度 E= Ω Lαcosθ
第二章 室内装饰材料 的光学性质
本章提要:
人们在建筑物内看到的广,绝大多数市井各种物件及壁面反射或透 射的光。所以选用不同的装饰材料就会在室内形成不同的光效果。 • 了解室内常见装饰材料以及其反光系数(ρ) • 了解室内常见装饰材料以及其透光系数(τ) • 了解污染对材料光学特性的影响
1.1 光的性质
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形式的能源。这种能源是由不同物质的原子结构作用而辐 射出来的,这种电磁辐射是一个具有波状运动的巨大的连续统一体。但在这个巨 大的统一连续体中,能够被人的视觉所感知的电子辐射的范围在整个电磁辐射光 谱中只是非常狭窄的一部分。
电磁波的特性
电能 无线电 电视
4987.3km
2.1 反光材料与反光系数
2.1.1 室内常见饰面材料的反光系数
2.1.2 反射方式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反射过程。它有两种形式:
A 镜面反射(定向反射) 是指光反射后按一定的方向传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光的亮度和发光强度比入射光有所降低,因为有一部分被吸收或透射。 其反射后的亮度和发光强度Iρ由下式表示: Lρ=L×ρ Iρ=I× ρ 利用材料的反射性能,在室内装饰及布置时,可以这种材料放在合适的位 置,以便在所需的地方得到反射光,或者可以避免光源在视线内出现。 B 扩散反射是指光反射后沿着不同的方向传播。 扩散反射可以使反射光线不同程度地分散在比入射角更大的立体角范围内。 根据材料扩散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均匀扩散反射和定向扩散反射两种。

建筑物理第一章课件

建筑物理第一章课件

商场
其他
15%
热水
空调
11%
40%
办公楼
其他 热水 17% 3%
照明 34%
空调 48%
照明
32%
4
北京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比例
宾馆
电梯 9%
其他 18%
办公设备 4%
照明 25%
写字楼
空调 44%
电梯 3%
办公设备 22%
其他 10%
空调 37%
商场
其他 10%
照明 28%
照明 40%
空调 50%
5
六.照度和亮度的关系
dA在P点形成的照度 dE I cos
(将dA视为光源)
r2
L
I
dAcos
得Iα=LαdAcosα则
dE L dA cos cos
r2
dA cos
其中
r2
指以P点为顶点,由dA所张的立体角dΩ
则dE=LαdΩcosθ E=LαΩcosθ(立体角投影定律) 顶窗cosθ=1
勒克斯(lux, lx),相当于1 lm的光通 量均匀分布在1 m2的被照面上
1 ml 1 m2
20
照度 E
• 性质:可叠加性。几个光源同时照射被照 面时,实际照度为单个光源分别存在时形成 照度的代数和。
四.发光强度和照度的关系 Φ=IΩ E=IΩ/A
A E I r2 I
A r2
E1=I/r2 E2=I/4r2 E3=I/9r2
光强I是θ=0时最大
法线方向
I0
L0
I 0
A
A
E
表面亮度 L E
材料 石膏、粉刷墙、氧化镁、硫酸钡、 砖墙及大多数建筑材料

建筑物理—光学篇(1)

建筑物理—光学篇(1)

JIANZHUWULI-GUANGXUE
课下思考:解释如下光学视觉现象。
26
建筑学08-1 2010-10
JIANZHUWULI-GUANGXUE
第一部分 建筑光学基础知识
1.1 人的眼睛与视觉 1.2 光的度量单位以及相互关系 1.3 材料的光学性质 1.4 视度及其影响因素
27
建筑学08-1 2010-10
JIANZHUWULI-GUANGXUE
课程考核
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 ——建筑实例光学分析(论文或ppt形式),课堂提问。
9
建筑学08-1 2010-10
JIANZHUWULI-GUANGXUE
主要内容
1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2
3
天然采光
建筑照明 建筑光学小专题
4
5
建筑学08-1 2010-10
光学实验
建筑学08-1 2010-10
第一部分 光学基础知识
JIANZHUWULI-GUANGXUE
1. 2 光的度量单位以及相互关系
1.2.1基本光度单位
发光强度与照度之间的关系
照度:Ε =Φ/Α 发光强度: Ι =Φ/Ω
10
JIANZHUWULI-GUANGXUE
光环境设计
光环境设计要运用很多学科的基础理论,如建筑学、物理学、美学、生理学、心理学 、人工工效等等,它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同时又受经济和能源的制约。 光环境设计主要包括: (1)天然光环境设计 充分利用昼光照明和渲染气氛,不仅可以获得较高的视觉功效,节约能源和费用,也 是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感到舒服满意的关键因素。
JIANZHUWULI-GUANGXUE
光通量相同,发光强度却不同

第一章 建筑光学 基本知识

第一章 建筑光学 基本知识

90年代末上海市公共建筑的一 次能源消耗比例
商场
其他 15% 热水 11% 空调 40%
办公楼
其他 17% 空调 48%
照明 34%
热水 3%
照明 32%
北京大型公共建筑能耗比例
宾馆
其他 18% 空调 44%
电梯 3% 办公设备 22% 其他 10%
写字楼
空调 37%
电梯 9% 办公设备 4%
照明 25%
3 颜色感觉
在明视觉时,人们对于380nm—780nm范围内的电 磁波引起不同的颜色感觉。不同颜色感觉的波长范 围和中心波长 表1—1 光谱颜色中心波长极范围 颜色感觉 红 中心波长/nm 700 范围/nm 640-750

黄 绿 蓝 紫
620
580 510 470 420
600-640
550-600 480-550 450-480 400-450
L I
a
/ A cos a a
亮度反映了物体表面的物理特性;而人们主 观所感受到的物体明亮程度,除了与物体表 面亮度有关外,还与所处环境的明暗程度有
关。于是,将亮度分为两种,前者称为“物
理亮度(或称亮度)”,后者称为“表现亮度(
或称明亮度)”。
亮度和照度有何区别?
照了不一定亮!
照度相同
反光材料,亮度高
解:窗洞可看作发光平面,其亮度等于窗外蓝天 的亮度。
1 cos 0.97 侧窗: 2 0.228 2 2 0.5 4.25
0.5 cos i 0.243 4.25
Ew=10000×0.228×0.243=555lx
1 天窗: 4
cos i 1
Em=10000×0.25×i=2500lx

建筑物理——柳孝图

建筑物理——柳孝图

第一份建筑热工篇第一章室内热环境1、人体与周围环境的换热方式有对流、辐射和蒸发三种。

2、人体热平衡的影响因素:人体新陈代谢产热量qm,对流换热量qc,辐射换热量qr,人体的蒸发散热量qw 8。

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1)室外气候因素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风降水2)室内的影响因素:热环境设备的影响;其他设备的影响;人体活动的影响9、城市区域气候特点:1)大气透明度较小,削弱了太阳辐射;2)气温较高,形成“热岛效应”;3)风速减小,风向随地而异;4)蒸发减弱、湿度变小;5)雾多、能见度差。

10、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11、微气候影响因素:地段下垫面,建筑群布局、选用的建筑材料等第二章传热基本知识1、导热是由温度不同的质点(分子、原子、自由电子)在热运动中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导热系数:在稳定条件下,1m厚的物体,两侧表面温差为1℃,1h内通过1㎡面积传递的热量。

导热系数的影响因素:材质的影响、材料干密度的影响、材料含湿量的影响。

2、对流是由于温度不同的各部分流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互相掺合而传递热能。

对流换热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层流边界层内的换热与流体运动发生的原因、流体运动状况、流体与固体壁面温度差、流体的物性、固体壁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等因素。

对流方式:自然对流换热、受迫对流换热3、辐射热射线的传播过程叫做热辐射,通过热射线传播热能就称为辐射传热。

辐射传热特点:1)在辐射传热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化;2)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任何中间介质;3)凡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一切物体,不论它们的温度高低都在不间断地想外辐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辐射传热是物体之间相互辐射的结果,不受温度高低的影响。

凡能将辐射热全部反射的物体称为绝对白体,能全部吸收的称为绝对黑体,能全部透过的则称为绝对透明体或透热体。

吸收系数接近于1的物体近似地当作黑体。

单色辐射本领:单位时间内在物体单位表面积上辐射的波长从0到∞范围的总能量,称作物体的全辐射本领,通常用E表示,单位为W/㎡。

柳孝图《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及详解(建筑光学)【圣才出品】

柳孝图《建筑物理》课后习题及详解(建筑光学)【圣才出品】

第2篇建筑光学第1章建筑光学基本知识1.波长为540nm的单色光源,其辐射功率为5W,试求:①这单色光源发出的光通量;②如它向四周均匀发射光通量,求其发光强度;③离它2m远处的照度。

解:(1)对于波长为540nm的单色光其光视效率是0.96,则这个光源发出的光通量是2.一个直径为250mm的乳白玻璃球形灯罩,内装一个光通量为1179lm的白炽灯,设灯罩的光透射比为0.60,求灯罩外表面亮度(不考虑灯罩的内反射)。

解:3.一房间平面尺寸为7m×15m,净空高3.6m。

在顶棚正中布置一亮度为500cd/m2的均匀扩散光源,其尺寸为5m×13m,求房间正中和四角处的地面照度(不考虑室内反射光)。

解:4.有一物件尺寸为0.22mm,视距为750mm,设它与背景的亮度对比为0.25。

求达到辨别几率为95%时所需的照度。

如对比下降为0.2,需要增加照度若干才能达到相同可见度?解:求视角图1-1 视觉功效曲线图(辨别几率为95%)由于c=0.25,由上图可知所需照度E=70lx若对比度下降0.2,则所需照度E=125lx5.有一白纸的光反射比为0.8,最低照度是多少时我们才能看见它?达到刺眼时的照度又是多少?6.试说明光通量与发光强度,照度与亮度间的区别和联系?答:(1)光通量与发光强度的区别与联系光通量是指标准光度观察者对光的感觉量,常用光通量表示一个光源发出光能的多少。

发光强度是指特定方向上照射的光通量除以该立体角的商。

光通量与发光强度成正比。

(2)照度与亮度间的区别与联系照度是指落在其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的多少来衡量它被照射的程度。

亮度就是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立体角投影定律示某一亮度为Lα的发光表面在被照面上形成的照度值的大小,等于这一发光表面的亮度Lα与该发光表面在被照点上形成的立体角Ω的投影(Ωcosi)的乘积。

7.看电视时,房间完全黑暗好,还是有一定亮度好?为什么?答:房间亮点好。

建筑物理 光学 第1章 光与建筑

建筑物理 光学 第1章 光与建筑
39
40
41
朗香教堂
勒·柯布西耶对光线作了精心的探索:顶棚与侧墙 之间被一道窄窄的光带分开,缓解了屋顶的厚重 感。厚墙上深凹进去的镶着彩色玻璃的不规则窗 户,使得随时间移动的日光进入室内如同跳动的 精灵,赋予室内空间以鲜活的生命。光线从教堂 潜望镜般的塔楼竖井中倾泻而下,极具戏剧性效 果。正如他在《走向新建筑》中所写的,他在建 筑设计中寻求着“纯粹的精神创造”。
37
38
纽约的古根海姆美术馆
建筑大师赖特的作品,1944年完成设计,由于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直到1959年10月才建成开 幕。美术馆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巨大的螺旋形建筑, 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螺旋形坡道环绕着中庭, 组合而成上大下小倒立的螺旋体圆形大厅。
大厅顶部是一个花瓣形的玻璃顶,光线从上至下 射入大厅,使得原本极富动感的大厅更具魅力与 生机。
层建筑相连构成。为了将自然光柔和地导入室内, 在清水混凝土的穹顶顶棚上采用了天窗采光装置 的设计,自然光由穹顶中央的缝隙通过纤细的不 锈钢穿孔板翼进行数次反射后引入室内。在清水 混凝土的穹顶和不锈钢反射扳之间,太阳光被多 次反射的过程中,自然光中的紫外线被吸收,粗 野的光芒变成了柔和的扩散光,采光天窗宛如是 对自然光进行调理的巨大装置。
42
勒·柯布西耶说:“建筑是对阳光下的各种体量的 精确的、正确的和卓越的处理”。
他认为光线与色彩是建筑师可用的两种最有力的 方式,建筑师通过它们可以创造和营造建筑的内 部和外部空间。
43
44
45
46
金贝尔美术馆,路易斯·康 被公认为是运用自然光构造现代建筑空间的经典
范例。 该馆平面近似正方形,由6栋具有镰刀型剖面的单
安藤忠雄被称为“光的大师”。
52

建筑物理-光学

建筑物理-光学

建筑物理
BUILDING PHYSICS
2.1章 建筑光学基本知

二、基本光度单位
C. 照度
定义:被照面(工作面)上单位面积的光通量,其实质为光通量密 度,用E表示。 单位为勒克斯,符号lx,表示1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方米的 被照面上,1lx=1lm/1㎡
·基本光度单位
E A
·40W白炽灯下1m处的照度约为30lx; 加一搪瓷伞形罩后增加到73lx;
波长不同,光色也不同。 波长> 780nm:红外光,有很好的热效应; 波长<380nm:紫外光,有极强的杀菌消毒能力。
电磁波分类:
0.8-600μm:红外线,产生热效应 0.4-4μm:热射线,热效应显著
建筑物理
BUILDING PHYSICS
2.1章 建筑光学基本知

·眼睛与视觉
一、眼睛与视觉

·基本光度单位
建筑物理
BUILDING PHYSICS
2.1章 建筑光学基本知

二、基本光度单位
D. 亮度
·物理亮度与表观亮度
·基本光度单位
图中,三角形1和三角形2物理亮度相同,但看上去三角形1比2亮。亮度 反映了物体表面的物理特征,而我们主观所感受到的物体明亮程度,除了 与物体表面亮度有关外,还与我们所处环境的明暗程度有关。
建筑物理
BUILDING PHYSICS
2.1章 建筑光学基本知

· 发光强度与照度的关系
当入射角不等于0时,而是形成i角,则:点光源在表面法线与光线成 i角处形成的照度与它在α方向上的发光强度和入射角i的余弦成正比, 和它到被照面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基本光度单位
二、基本光度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光的度量
1)光的通量Φ 2)发光强度I 3)照度E 4)亮度L
1、光通量Φ
(1)物理意义:说明光源发光能力的基 本量,是能量单位。 (2)定义: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周围空 间辐射时并引起视觉的能通量。符号是 φ,单位流明(lumen,lm)。 (3)光谱光效应函数V:描述人眼对不 同波长单色光的视亮度感受性的差异。 如图13-1。 明视觉光谱光效应函数:将黄绿光= 555nm的感觉量定为1,其余波长光的感 觉量都小于1,如图中的实线;暗视觉 光谱光效应函数:以的蓝绿光=510nm 的感觉量定为1,如图中虚线。
2、发光强度I
(1)物理意义:表示光源光通量的空间密度。 (2)定义:光源在某一方向的发光强度定义为光源在这方向上 单位立体角内发出的光通量(和距离无关)。符号是I,单位 是cd(candela),坎德拉。
(3)发光强度的计算公式: 1cd=1lm/sr 如图在一半径为r的球心O处放一光源,它向球表面ABCD所包围 面积S上发出Flm的光通量。面积S在球心形成的立体角为: 则这一方向的发光强度为:
4、光的颜色混合
(1)加法原则(additive):格拉斯曼定律 光源色的颜色光,三原色(绿、红、蓝)混合成白光(白 色)。
3、基本特性
(1)颜色组成(colour formation): a光源色(colour of light source):由光源发出的光颜色。 b物体色(colour in an object):被人知觉为属于物体的颜 色(即光被物体反射或透射后的颜色)。 c表面色(surface colour):由扩散反射光的表面或由此表面 反射的光所形成的知觉色(即漫反射,不透明物体表面的颜 色)。 d物体色、表面色主要决定于物体光谱反射比(或投射比)分布 即光源的反射光谱分布。
2
(3)性质:可叠加性。几个光源同时照射被照面时,实际照度 为单个光源分别存在时形成照度的代数和。 (4)照度级举例: 阴天中午室外照度为8000~200001x; 晴天中午在阳光下的室外照度可高达 80000~120000lx; 在装有40w白炽灯的台灯下看书,桌面照度平均值为 200-300lx; 月光下的照度<10lx。
500-750-1000 750-1000-1500 1000-1500背景:同一环境中,不同颜色的物体虽然照度相同但 人的视觉感受不同。 (2)定义:发光体在视线方向上单位面积发出的发光强度,单 位cd/m2。还有一个单位是熙提sb,1sb=104cd/m2。亮度是与 眼睛的感觉有关的量,取决于进入眼睛的光通量在视网膜物 象上的密度。 (3)计算公式:
(4)光通量的计算公式:
式中φ——光通量,lm; Φe, ——波长为的光谱辐射通量,W; V() ——光谱光视频率; Km——最大光谱光视效能,明视觉时为683lm/w。
(5)单位换算 1光瓦等于辐射通量为1W,波长=555nm的黄绿光所产生的光感 觉量。光瓦单位太大,常用另一较小单位流明(lm)。 1光瓦=683lm (6)光通量级举例 40瓦白炽灯是350lm,100瓦白炽灯是1250lm,40瓦荧光灯是 2000lm。
(5)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对不同作业和活动推荐的照度:
作业或活动类型 室外入口区域
照度范围(lx) 20-30-50
短暂停留交通区
衣帽间、门厅
50-75-100
100-150-200
讲堂、粗加工
办公室、控制室
200-300-500
300-500-750
缝纫、绘图、检验室 辨色、精密加工和装配 手工雕刻、精细检查 手术室、微电子装配
亮度表达式
(4)亮度反映了物体表面的物理特性; 而人们主观所感受到的物体明亮程度,除了与物体表面亮 度有关外,还与所处环境的明暗程度有关。于是,将亮度分为 两种,前者称为“物理亮度(或称亮度)”,后者称为“表观亮度 (或 称明亮度)”。 (5)亮度级举例: 太阳亮度20万sb,蓝天0.2~2.0sb,白炽灯灯丝亮度300~500 sb。
建筑光学
第一章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1.1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1、什么是光
光是一种能够在人的视觉系统上引起光感觉的电磁辐射。
2、光的特性
(1)光的波长范围很广 (2)可见光只占光源范围很小一部分,其波长范围为380nm- 780nm之间的电磁波辐射。 (3)不同波长的光产生不同的颜色和密度。白天:555nm的黄 绿光最敏感。 (4)多色光:一般光源发出的光往往是由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组 成,这样的光,称为多色光。单色光:波长单一的光,称为单 色光。
(3)颜色混合: a光的三原色(the primary colours of light): 红(red,700nm) 绿(green,546.1nm) 蓝(blue,435.8nm) b光的次级三原色(the secondary colours of light): 青(cyan,green plus blue) 洋红(magenta,red plus blue) 黄(yellow,red plus green)
(2)定向透射:光线射到透明材料上产生定向透射,定向透射 经材料的两个表面时符合折射定理。 ①入射线、折射线与分界面的法线同处于一个平面,且分居于 法线的两侧; ②入射角正弦和折射角正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即:
若透明材料两表面彼此平行,则透过光线的方向和入射方向保 持不变,只在材料内产生微小的折射; 若两表面不平行,各处厚薄不均,因折射角不同透过的光线就 不平行。 基本公式:L=L× I=I× 材料举例:透明玻璃或塑料、透明彩色玻璃或塑料。
在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介质时,会产 生反射、吸收、透射现象。 光通量 分别叫反射通 量、吸收通量、透射通量。
表13-1,13-2列出了常用建筑材料的反光系数和透射系数,供 采光设计时参考使用。
3、反光和透光材料分类
为作好采光和照明设计,还需了解光通量经介质反射和透 射后分布上的变化。 根据光通量分布变化的角度不同,反光和透光材料均可分为两 类:一类是定向的;一类是扩散的。 (1)规则的(定向的):光线经定向类材料的反射和透射后, 光分布的立体角没有变; (2)扩散的:光线经扩散类材料的反射和透射后,入射光通量 程度不同的分散在更大立体角范围。
5、扩散反射和透射材料
半透明材料使入射光线发生扩散透射;表面粗糙的不透明材料 使入射光线发生扩散反射。 据对光的扩散状况,可将材料分为均匀扩散和定向扩散两类。 (1)均匀扩散材料:均匀扩散材料将入射光线均匀地向四面八 方反射或透射,从各角度看,其亮度完全相同,看不见光源形 象。这类材料的亮度和发光强度分布如图。
a均匀扩散反射材料:大部分无光泽、粗糙的建筑材料,如粉 刷、砖墙、石膏等都可以近似地看成这一类材料。 基本公式:
b均匀扩散透射材料:有乳白玻璃和半透明塑料、玻璃砖、玻璃 纤维增强塑料等,透过它看不见光源形象或外界景物,只能看 见材料的本色和亮度上的变化,常将它用于灯罩、发光顶棚, 以降低光源的亮度。用矢量表示的亮度和发光强度分布见图; 实线为亮度分布,虚线为发光强度分布。 基本公式:
5、光源的发光强度与被照面的照度关系
a b c
具有相同的立体角 光通量相同 A1:A2:A3=1:4:9
(1)距离平方反比定律(inverse square law): 以一个点光源为例,寻找发光强度和照度的关系,推广到一般 情况:
(2)余弦定律(cosine law):

6、光源的亮度与被照面的照 度关系——照了不一定亮
E
Lα ρ τ α
勒克斯(lx)
坎德拉每平方 米(cd/m2) 无量纲 无量纲 无量纲
E=dφ/dA
Lα=Iα/ (A· cosa) ρ=φρ/φ τ=φτ/φ α=φα/φ
1.4颜色(Colour)
1、色度学
研究人的颜色视觉规律、颜色测量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2、颜色
由有彩色的成分或天然色成分任意组成的视知觉属性。 A:Daylight is the default standard to which most people judge colour。 B:Colour is not the property of objects,spaces or surfaces,it is the sensantion caused by certain qualities of light that the eye recognizes and the brain interprets。 C:Without light there is no colour。
6、小结
名 称 定 义 符号 单 位 公 式
光通量
光源发出光的总量
φ

流明(lm)
坎德拉(cd)
φλ=680V (λ)Pλ
Iα=dφ/d ω
发光强度 光源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密度
照度
亮度 反射比 透射比 吸收比
被照面接收的光通量
光源或被照面的明亮程度 被照面反射光通量和入射光通 量之比 被照面(物)透射光通量和入 射光通量之比 被照面(物)吸收光通量和入 射光通量之比
(1)立体角投影定律: 照度和亮度的关系,指的是光源 亮度和它所形成的照度间的关系。 整个发光面在0点形成的照度是
均匀亮度是有
1.3材料的光学性质
1、光的吸收、反射和投射
(1)光反射比(reflectance):the ratio of reflected flux to incident flux。 (2)光吸收比(absorptance):the ratio of absorbed flux to incident flux。 (3)光投射比(transmittance):the ratio of transmitted flux to incident flux。 不透明体(opaque object):=0,+=1 透明体(transparent):++=1 半透明体(transluc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