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光纤通道测试报告

合集下载

fuluke DTX光纤测试报告

fuluke DTX光纤测试报告

传输时延 (ns) 长度 (ft) 极限值 295 结果 损耗 (dB) 损耗 极限值 (dB) 损耗 余量 (dB) 参考 (dBm)
117 78 通过 850 nm 通过 1.09 2.00 0.91 -21.68 1300 nm 通过 1.18 2.00 0.82 -22.56
满足的标准: FDDI 1000BASE-SX ATM 52 Fiber Optic ATM 622 Fiber Optic Fibre Channel 266 Fibre Channel 200-M6-SN-I
Fibre Channel 1200-6X-SN-I: 本通道经认证可用于利用 850 nm 短波长激光源在多模光纤上进行每秒 1200 兆字节的光纤通道应用。
LinkWare 版本 6.2
项目: DTX Record Examples Sample.flw
电缆识别名: PAIR 4: FIBER B
日期 / 时间: 04/12/2004 12:52:55pm 余量: 1.36 dB (损耗) 测试限: TIA568B Fiber Horiz 电缆类型: Multimode 62.5 操作人员: ADAMS, JOHN QUINCY 软件版本: 0.6000
测试总结果: 通过
型号: DTX-1800 主机 S/N: KT1002 远端 S/N: B16R 主机适配器: DTX-MFM 远端适配器: DTX-MFM
日期 / 时间: 04/12/2004 12:56:50pm 余量: 0.82 dB (损耗) 测试限: TIA568B Fiber Horiz 电缆类型: Multimode 62.5 操作人员: ADAMS, JOHN QUINCY 软件版本: 0.6000

220kV线路光纤通道测试作业指导书

220kV线路光纤通道测试作业指导书

贵州华电毕节热电有限公司220kV线路专用光纤通道定检测试作业指导书批准:审核:编制:2014年09月一、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220kV线路保护光纤通道定检测试作业。

二、引用标准:1、《电力安全动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DL 408-19912、《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GB/T 14285—20063、《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4、《中国南方电网通信管理暂行规定》(南方电网调【2003】10号)5、《中国南方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管理规定》(南方电网调【2004】7号)6、《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管理办法》(调通【2005】2号)7、《南方电网通信网络生产应用接口技术规范》(调通【2007】18号)三、作业条件及作业现场要求1、工作区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的要求。

2、作业现场应有可靠的试验电源,且满足试验要求。

3、检验对象处于停运状态,现场安全措施完整、可靠。

4、保持现场工作环境整洁。

四、作业人员要求1、所有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

2、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掌握《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的相关知识,并经考试合格。

3、所有作业人员应有触电急救及现场紧急救火的常识。

4、本项检验工作需要作业人员2—3人。

其中工作负责人1人,工作班成员1—2人。

5、工作负责人应由从事继电保护现场检验工作3年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必须具备工作负责人资格,熟练掌握本作业程序和质量标准,熟悉工作班成员的技术水平,组织并合理分配工作,并对整个检验工作的安全、技术等负责。

6、工作班成员应由从事继电保护现场检验工作半年以上的专业人员担任,必须具备必要的继电保护知识,熟悉本作业指导书,能掌握有关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的使用。

五、作业前准备工作:1、开始工作前一天,准备好作业所需设备、仪器、仪表和工器具。

光纤光缆的实训报告

光纤光缆的实训报告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使学员全面了解光纤光缆的基本知识、种类、特性,掌握光纤光缆的安装、调试、维护等技能,为今后从事光纤通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1. 光纤光缆基本知识- 光纤光缆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光纤的结构及材料- 光纤的传输原理- 光缆的种类及用途2. 光纤光缆安装- 光纤光缆的敷设方式- 光纤光缆的连接方式- 光纤接头制作- 光缆接续设备的使用3. 光纤光缆调试- 光纤光缆的测试方法- 光纤衰减系数测试- 光缆损耗测试- 光纤通道测试4. 光纤光缆维护- 光纤光缆的故障排除- 光纤光缆的日常维护- 光缆的防护措施1. 理论学习- 通过课堂讲解、资料阅读等方式,了解光纤光缆的基本知识、安装、调试、维护等方面的理论。

2. 实际操作- 在实训室进行光纤光缆的敷设、连接、接头制作、测试等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3. 项目实践- 参与实际工程项目,亲身体验光纤光缆的安装、调试、维护等全过程,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训成果1. 学员对光纤光缆的基本知识、种类、特性有了全面了解。

2. 学员掌握了光纤光缆的安装、调试、维护等技能。

3. 学员具备了独立进行光纤光缆工程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实训总结1. 实训收获- 通过本次实训,学员对光纤光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光纤光缆的安装、调试、维护等技能,为今后从事光纤通信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 实训过程中,学员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

2. 实训不足- 实训时间有限,部分学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 实训设备较为有限,部分学员无法充分进行实践操作,影响了实训效果。

3. 改进措施- 延长实训时间,增加实际操作机会,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

- 优化实训设备,满足学员的实际操作需求。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实训,学员对光纤光缆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为今后从事光纤通信相关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RCS-931DSMM保护样本南瑞继保

RCS-931DSMM保护样本南瑞继保

(七)、500kV XXXX线路主一保护四、绝缘检查:(MΩ)五、电源检查:5.2、通电情况检查:七、采样检查:3、相位检查:(固定电压相位UA为0°,UB为-120°,UC为120°;电流以电压A相为基准加0°/45°/90°正相序)八、开入、开出检查:3、GPS对时检查:解开B码对时线,报文对时正确;解开通信线,B码对时正确。

九、整组试验:2、纵联电流差动保护A/B通道(整定:I CDZD=1.0A 自环加电流为定值1/2)4、接地距离保护(整定:ZⅠZD=2.0Ω;ZⅡZD=3.0Ω;ZⅢZD=4.0Ω;tⅡZD=0.5S;tⅢZD=1.0S)5、相间距离保护(整定:ZⅠZD=2.0Ω;ZⅡZD=3.0Ω;ZⅢZD=4.0Ω;tⅡZD=0.5S;tⅢZD=1.0S)7、零序反时限(整定:零序反时限电流定值3I 0=1.0A ;零序反时限时间系数I P =0.5;零序反时限指数定值t P =0.5;零序反时限延时定值 t 0=0.5S ;整定为标准反时限/极端反时限/甚反时限-------三选一)0.02000.14()()1P Pt I T I I =-I P 为电流基准值,对应“零序反时限过流”定值; T P 为时间常数,对应“零序反时限时间”定值;11、TV断线、TA断线告警:模拟保护装置TV断线告警正确;模拟保护装置TA断线告警正确。

十、信号及录波回路检查:1、信号回路检查:模拟保护装置异常及动作、回路异常、通道异常等信号,监控系统、保信系统硬接点信号和软报文的名称及结果正确。

2、录波回路检查:模拟保护装置实际动作,故障录波回路的名称正确、起动录波正确。

十一、传动试验:(主一保护跳断路器第一组线圈、主二保护跳断路器第二组线圈-----二选一)2、失灵回路传动试验:结论3、故障录波回路传动试验:结论传动试验,保护动作正确,开关动作逻辑关系正确,面板灯、信号灯指示正确,后台监控显示正确。

光差保护实验报告

光差保护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光差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掌握光差保护装置的安装、调试和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光差保护在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效果。

二、实验原理光差保护是一种基于光纤差动原理的保护装置,它利用光纤通道将两侧断路器的电气量进行对比,当流入电流等于流出电流时,产生差流达到保护定值即动作。

光差保护具有全线快速保护、动作可靠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实验器材1. 光差保护装置一套2. 光纤通道一套3. 断路器一套4. 电源一套5. 测试仪器一套四、实验步骤1. 安装与调试(1)按照说明书要求,将光差保护装置安装在相应的断路器上。

(2)连接光纤通道,确保光纤连接牢固。

(3)调整光差保护装置的参数,包括保护定值、延时等。

(4)检查电源和测试仪器的正常工作。

2. 实验操作(1)模拟故障情况,例如单相接地故障,观察光差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

(2)记录光差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动作电流等参数。

(3)分析光差保护装置的动作效果,与理论预期进行对比。

3. 实验数据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以下数据:(1)故障类型:单相接地故障(2)故障电流:50A(3)光差保护装置动作时间:0.1秒(4)光差保护装置动作电流:50A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光差保护装置在模拟故障情况下能够迅速动作,动作时间为0.1秒,满足实际电力系统的保护要求。

2. 光差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与故障电流相等,表明光差保护装置的动作可靠。

3. 光差保护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保护电力系统,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结论1. 光差保护装置是一种有效的保护装置,具有全线快速保护、动作可靠等优点。

2. 通过实验验证,光差保护装置在实际电力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3. 在今后的电力系统保护工作中,应进一步推广光差保护装置的应用。

六、实验建议1.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电力系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光差保护装置。

2. 定期对光差保护装置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保护光纤通道测试报告.

保护光纤通道测试报告.

附件 2单位盖章光纤通道测试报告- I -光纤通道测试报告注: 1、继电保护光电转换装置指将接点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装置,如 FOX-41A 、 GXC-01、CSY-102A 等,有的可设展宽时间;继电保护信号数字复用接口装置指将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等 出来的光信号转换为 G.703 规约 2M 电信号的装置,如 MUX-2M 、GXC-64/2M 、CSY-186A 等。

2、保护装置使用的 64kbps 采用 G.703 同向数字接口或者 2Mbps 透明传输接口,SDH 的 2Mbps 通道再定时功能不用,此项工作由通信人员负责。

仪表名称及型号 仪表名称及型号序号 序号 路线长度 km导线型号继电保护光电转换装置继电保护信号数字复接接口装置保护信号传输通道 64kbps 2Mbps 专用光纤SDH 装置型号测试时间 年 月 日 时天气情况 晴 阴 大雾 雨 大雨光纤通道测试报告通道一主一保护通道二通道一辅 A 保护通道二通道一主二保护通道二通道一辅 B 保护通道二通道一主三保护通道二以罗平变滇罗Ⅰ线为例,主一保护通道一通信通道编号为如“罗平变2M29”,通道路由为点对点,罗平——滇东。

通道路由通常指:专用、点对点、迂回,当为迂回时应说明迂回通道经过的站点。

4.1 专用光纤方式光纤通道测试报告(A )配有光纤接线盒的专用光纤通道连接图(B )未有光纤接线盒的专用光纤通道连接图图 1 差动保护专用光纤通道连接示意图4.1、保护装置及保护通信接口装置发光功率和接收功率测试测试目的:测试保护装置和光纤接口的发光功率以及接收功率。

测试方法:分别用光功率计测量保护装置发信端( FX)尾纤的光功率——保护装置的发光功率和保护装置收信端( RX)尾纤的光功率——保护装置接收到的光功 率。

测试地点:保护装置光纤端口和光纤接线盒光纤端口及 ODF 架处。

测试分工:测试点 1 处由继保人员负责,测试点 2 处由保护人员和通信人员共同负责。

电网光缆测试报告模板

电网光缆测试报告模板

电网光缆测试报告模板一、测试对象简介本次测试的光缆类型为XXX型号,供应商为XXX公司,总长度为XXXm。

光缆被架设在电力杆上,连接着电网的各个部分。

二、测试目的•确保光缆的可用性和完整性,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检测光缆在不同工作负载下的传输性能,分析网络中的带宽瓶颈,为网络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三、测试环境测试在天气晴朗的工作日进行,测试场景为距离测试起点XXXm的断电杆子,测试过程使用测试软件和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分别为:•光纤光谱仪:XXX公司生产,型号为XXX。

•光时域反射仪:XXX公司生产,型号为XXX。

•光网络分析仪:XXX公司生产,型号为XXX。

四、测试内容1. 全程衰减测试测试内容为测量光缆总长度时的衰减情况。

测试步骤如下:1.将测试设备连接至光缆起始点和终点。

2.采用光纤光谱仪读取测试路径上的光信号强度。

3.记录强度值,计算出全程衰减值。

测试结果如下:测试项目检测值全程衰减XXX2. 随机反射测试该测试主要针对光缆的质量和密度,通过反射率分析来检测光缆是否破损或存在其他损坏问题。

测试步骤如下:1.采用光时域反射仪发送光信号至被测试光缆。

2.记录光信号反射到光时域反射仪上的时间。

3.计算出反射率。

读取的测试值如下:测试项目检测值反射率XXX%3. 端到端延时测试该测试用于检测光缆的传输时间,主要考察光缆各个部分的数据传输速率,以及网络中的总传输速率。

测试步骤如下:1.将光网络分析仪与测试光缆相连接。

2.使用光网络分析仪确定数据的传送速率。

3.测试端与另一端之间传输一组数据,记录下测试时间差。

测试结果如下:测试项目检测值延迟时间XXX五、测试结论根据以上测试结果,分析了电网的带宽瓶颈和网络中的传输速率,得出以下结论:1.光缆的衰减系数符合要求,不存在信号弱化的问题,光缆传输的信号完好。

2.光缆反射率较高,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存在光信号破损等问题。

3.光缆的传输速率稳定且满足网络需求,但出现较大的延迟,需要进一步优化网络让延迟更小。

光缆质量检测报告

光缆质量检测报告

光缆质量检测报告1. 引言光缆是现代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为确保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光缆的质量检测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介绍光缆质量检测的步骤和方法,以及结果分析。

2. 检测步骤2.1 外观检测光缆的外观检测是第一步,用于检查光缆是否存在物理损坏或破损。

检测人员应仔细观察光缆表面是否有裂纹、划痕或其他异常情况。

同时,还需要检查光缆的标识和序列号是否清晰可见。

2.2 纤芯检测纤芯检测是光缆质量检测的核心步骤。

通过检测光缆的纤芯质量,可以评估光缆的传输性能。

常用的纤芯检测方法包括:2.2.1 全波长扫描全波长扫描是一种非常常用的纤芯检测方法。

通过使用光谱仪或光频分析仪,可以在不同波长下测量纤芯的损耗和反射。

2.2.2 OTDR测试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是一种高精度的纤芯检测仪器。

它可以通过发送脉冲光信号,并测量返回的反射信号和散射信号,来确定光缆的损耗和衰减。

2.3 引入光源和接收器为了完成纤芯的检测,需要引入光源和接收器。

光源通常使用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而接收器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或光探测器。

这些设备能够产生和接收光信号,以评估光缆的传输效果。

2.4 光缆整体性能测试光缆整体性能测试旨在评估光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传输能力。

这包括:2.4.1 传输距离测试通过将光缆连接到光设备,可以测试光缆在不同距离下的传输能力。

这有助于确定光缆的最大传输距离。

2.4.2 温度和湿度测试光缆通常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使用,因此需要测试光缆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传输性能。

这有助于确定光缆是否适用于特定的应用场景。

3. 结果分析光缆质量检测的结果通常以图表或数据表格的形式呈现。

检测人员应仔细分析这些结果,并与标准参数进行比较。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更换光缆。

4. 结论光缆质量检测是确保通信网络稳定和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光缆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光缆存在的问题,确保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保护光纤通道测试报告线路名称:电压等级:测试地点:测试单位:单位盖章测试日期:编写人:参与测试人员:审查:核定:一、测试条件阴大雾大雨二、设备情况1、现场运行设备64kbps2Mbps专用光纤注:1、继电保护光电转换装置指将接点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的装置,如FOX-41A、GXC-01、CSY-102A 等,有的可设展宽时间;继电保护信号数字复用接口装置指将光纤差动保护装置等出来的光信号转换为规约2M电信号的装置,如MUX-2M、GXC-64/2M、CSY-186A等。

2、保护装置使用的64kbps采用同向数字接口或2Mbps透明传输接口,SDH的2Mbps通道再定时功能不用,此项工作由通信人员负责。

2、试验仪器三、保护通道构成备注:以罗平变滇罗Ⅰ线为例,主一保护通道一通信通道编号为如“罗平变2M29”,通道路由为点对点,罗平——滇东。

通道路由通常指:专用、点对点、迂回,当为迂回时应说明迂回通道经过的站点。

四、差动保护光纤通道测试专用光纤方式(A)配有光纤接线盒的专用光纤通道连接图(B)未有光纤接线盒的专用光纤通道连接图图1 差动保护专用光纤通道连接示意图、保护装置及保护通信接口装置发光功率和接收功率测试测试目的:测试保护装置和光纤接口的发光功率以及接收功率。

测试方法:分别用光功率计测量保护装置发信端(FX)尾纤的光功率——保护装置的发光功率和保护装置收信端(RX)尾纤的光功率——保护装置接收到的光功率。

测试地点:保护装置光纤端口和光纤接线盒光纤端口及ODF架处。

测试分工:测试点1处由继保人员负责,测试点2处由保护人员和通信人员共同负责。

注意事项:1、了解保护装置和保护通信接口装置的发光功率是否在厂家的给定范围内,同时测试尾纤及接头的损耗是否满足要求。

2、新安装试验、全检及部检时测试点1和测试点2都应进行测试,并建立技术档案,在继保专业存档。

部检时若收信功率与投产时相比不低于 5dBm即可,发信功率若变化超过±3dBm,请于厂家联系。

3、由于保护装置及保护接口装置的发光功率通常无法直接测量,需要借助尾纤,测量到的发光功率实为经过尾纤后的光功率。

有光纤接线盒时,由于尾纤较短,尾纤的光衰耗较小,就将发信端口尾纤测量得到的光功率看作装置的发光功率;无光纤接线盒时,由于尾纤较长,光衰耗较大,测量得到的保护装置的发光功率与装置的标称发光功率就有一定的差距,若测得的发光功率与装置的标称发光功率有较大的差距,就需要向厂家询问,以确保装置及尾纤是否正常。

4、无光纤接线盒时,测试点1仅可以测量到保护装置的接收到的光功率,测试点2仅可测量到ODF处接收到的光功率(即保护装置经过尾纤后的发光功率),测量到的光功率均填在测试点1、测试点2的“实测接收光功率”栏。

5、测试时两侧保护正常运行,光纤通道连接正常。

对于RCS931、CSC103、PSL603保护,通道时延可在保护装置面板上进行查看。

WXH803保护无此功能。

6、常用保护装置的发光功率及接收灵敏度见附件,若测试光功率损耗较大时,请与该保护装置的生产厂家确认保护装置的发光功率。

表专用光纤通道收发光功率测试、复用通道方式(A)配有光纤接线盒的复用光纤通道连接图(B)未配光纤接线盒的复用光纤通道连接图图2 差动保护复用光纤通道连接示意图测试目的:测试两侧同轴电缆之间的传输时延以及通道误码率,测试保护装置、保护通信接口装置以及光纤接线盒处的发光功率以及接收功率。

测试方法:测试点1及测试点2的测试方法同;测试点3进行测试时应将对侧自环点自环,2M通道时测试2M自环的通道延时,64k通道时测试经PCM后64k通道自环的通道延时。

测试地点:本侧保护装置、保护通信接口装置。

测试分工:测试点1由继保人员负责、测试点2由继保人员和通信人员共同负责,测试点3以及自环点的自环由通信人员负责。

注意事项:1、了解保护装置和保护通信接口装置的发光功率是否在厂家的给定范围内,同时测试尾纤及接头的损耗是否满足要求。

2、新设备投产前的安装试验及全检时测试点1、测试点2、测试点3都应进行测试,并建立技术档案,在继保专业存档。

部检时只需在测试点1、2进行测试,数据合格即可。

通信对通道进行定检或通信通道发生变化时,通信人员应对通道传输延时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应在保护专业存档。

在通信通道发生变化时,通信人员应及时通知保护人员。

3、由于保护装置及保护接口装置的发光功率通常无法直接测量,需要借助尾纤,测量到的发光功率实为经过尾纤后的光功率。

有光纤接线盒时,由于尾纤较短,尾纤的光衰耗较小,就将发信端口尾纤测量得到的光功率看作装置的发光功率;无光纤接线盒时,由于尾纤较长,光衰耗较大,测量得到的保护装置的发光功率与装置的标称发光功率就有一定的差距,若测得的发光功率与装置的标称发光功率有较大的差距,就需要向厂家询问,以确保装置及尾纤是否正常。

4、无光纤接线盒时,测试点1仅可以测量到保护装置的接收到的光功率,测试点2仅可测量到保护接口装置接收到的光功率(即保护装置经过尾纤后的发光功率),测量到的光功率均填在测试点1、测试点2的“实测接收光功率”栏。

5、在测试点1、测试点2进行测试时,保护装置、保护通信接口装置正常运行,保护通道正常连接。

在测试点3对通信通道延时进行测量由通信人员完成。

对于RCS931、CSC103、PSL603保护,通道时延可在保护装置面板上进行查看。

WXH803保护无此功能。

6、常用保护装置的发光功率及接收灵敏度见附件,若测试光功率损耗较大时,请与该保护装置的生产厂家确认保护装置的发光功率。

7、请注意保护装置的时钟设置是否正确。

表复用光纤通道收发信光功率测试表复用通信通道延时及误码测试五、纵联保护及远跳信号的光纤传输通道测试、专用光纤方式(A)未配光纤接线盒的专用光纤通道连接图(B)配有光纤接线盒的专用光纤通道连接图图3 纵联及辅助保护专用光纤通道连接示意图、光电转换装置发光功率和接收功率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光电装换装置的收发光功率。

测试方法:用光功率计测量光电转换装置收发信端(RX、FX)尾纤的光功率。

测试地点:本侧光电转换装置的收信端口尾纤,图中测试点2、3处。

测试人员:继保人员注意事项:参考差动保护中测试的注意事项。

有光纤接线盒时测试点2、3均可测试收发信的光功率;无光纤接线盒时,测试点2、3均仅测接收到的光功率。

表 光电转换装置及保护通信接口装置的收发光功率测试(测试点2、3)、光电转换装置自环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光电转换装置的转换时间和展宽时间。

测试方法:将光电转换装置的光纤收发信端自环(自环点1),接线图见图4。

测试地点:本侧保护装置。

测试分工:继保人员负责此项测试图4 光电转换装置自环测试示意图1注意事项:为了避免自环对光电转换装置的收信有损害,请先向厂家了解有关自环的要求。

表光电转换装置转换时间(测试点1及自环点1)、保护光纤通道传输延时及展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纵联保护及辅助保护使用的整个光纤通道的传输延时。

测试方法:将对侧保护装置各命令的收发信端口自环(自环点2)。

测试地点:本侧保护装置(测试点1)及对侧保护装置收发信端口(自环点2)。

测试分工:此项测试由继保人员负责。

注意事项:1、保护收发信接口使用的直流电源符合自环的要求。

2、自环点2自环时应注意电源极性。

表光纤通道自环传输延时(测试点1及自环点2)、复用光纤方式(C)未配光纤接线盒的复用光纤通道连接图(D)配有光纤接线盒的复用光纤通道连接图图5 纵联及辅助保护复用光纤通道连接示意图、光电转换装置及保护通信接口装置的发光功率和接收功率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光电转换装置及保护通信接口装置的发光功率。

测试方法:用光功率计测量光电转换装置和保护通信接口装置的收发信端(RX、FX)尾纤的光功率。

测试地点:本侧光电转换装置及保护通信接口装置光纤收信端口尾纤,图中测试点2、3处。

测试人员:继保人员负责此项测试注意事项:注意保护装置及光电转换装置的时钟设置。

表光电转换装置及保护通信接口装置的收发光功率测试(测试点2、3)、保护通信接口装置自环测试测试目的:测试光电转换装置、尾纤及保护通信接口装置的传输延时及展宽时间。

测试方法:在通信机房,将本侧保护复接接口装置的2M 口收发信端自环(自环点1),见图6。

测试地点:本侧保护装置。

测试分工:测试点1的测试工作由继保人员负责,自环点2 的自环由通信人员负责。

注意事项:自环前,先向厂家了解保护通信接口装置在2M 口自环的要求。

图6 保护复接接口自环测试示意1、通信2M通道测试测试目的:测试通信2M通道的自环延时。

测试方法:将对侧DDF的2M收发信端口自环(自环点2)。

测试地点:本侧保护通信接口装置同轴电缆端(测试点2)。

测试分工:此项测试由通信人员负责。

注意事项:按照通信装置的要求自环。

表通信2M通道测试结果(测试点2及自环点2)、保护光纤通道传输延时及展宽测试测试目的:测试保护使用的整个光纤通道的传输延时。

测试方法:将对侧保护装置各命令的收发信端口自环(自环点3)。

测试地点:本侧保护装置(测试点1)及对侧保护装置收发信端口(自环点3)。

测试分工:此项测试由继保人员负责。

注意事项:1、保护收发信接口使用的直流电源符合自环的要求。

2、自环点3自环时应注意电源极性。

表光纤通道自环传输延时及展宽(测试点1及自环点3)、测试要求在新设备投产前的安装试验和全检试验中,此大项中所有试验应全部完成。

在两侧同时部检时,只进行和或和两项测试。

附件1、各种型号保护装置光通信端口的发光功率和接收灵敏度附件2、光纤接头及尾纤的衰耗光纤通信中应用的光波长主要有750nm、820nm、850nm、1300 nm、1310nm、1550nm等几种。

单模光纤中心玻璃芯9或10μm,多模光纤中心玻璃芯50或μ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