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青海省201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 .触目伤怀 海市蜃楼 佃.(di àn )农 黄晕.(y ùn )B .强词夺理 酣然入梦 斡.(w ò)旋 震悚.(s ǒng )C .舍身求法 拈轻怕重 宽宥.(y òu ) 殉.(x ùn )职 D .浮光掠影走头无路翌.(l í)日修葺.(q ì) 2.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雨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络绎不绝....,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B .鲁迅先生在创作小说时善于寻章摘句....,因此具有创造性,能带给读者深刻的体会。

C .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这次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D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促进和影响是与日俱增....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B .我生长在青海湖边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C .吴获和李强赛跑,经过激烈地竞争,他终于取得了胜利。

D .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就永远不能飞到天空。

4.请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10个填空;若全填,则按前10个空计分,10分) (1)长大后/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乡愁》)(2)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4)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海西宁2019年中考试题及解析-语文

青海西宁2019年中考试题及解析-语文

青海西宁2019年中考试题及解析-语文本试卷总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选择题每题2分〕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瞬间〔SHùN〕蓦然〔Mù〕藩篱〔FāN〕即物起兴〔XìNG〕B.滑稽〔Jī〕牟取〔Mó〕匀称〔CHèN〕锲而不舍〔QIè〕C.枯涸〔Hé〕绮丽〔Qǐ〕诘责〔JIé〕义愤填膺〔YīNG〕D.襁褓〔QIǎNG〕阴霾〔MáI〕涟漪〔Yǐ〕孜孜不倦〔Zī〕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1世纪教育网A.苦心孤诣骇人听闻闲情逸致正襟危坐B.叱咤风云戛然而止相得益彰粗制烂造C.消声匿迹锐不可当无动于衷油光可鉴D.不言而喻化为乌有有例可援一泄千里3.以下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这场意外事故中,我们大家都获益匪浅。

B.群山环抱的西宁古城,高髙低低的的楼房鳞次栉比。

C.公安机关一举捣毁了犯罪分子沥尽心血苦心经营的这个制假窝点。

21世纪教育网D.游客们看到这别具匠心的高原美景,纷纷拿出照相机不停地拍照留念。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他因为穿一件浅绿色上衣,显得有些消瘦。

B.谁能否认人生最苦的事是做自己不愿意做而又不能不做的事呢?C.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校园安保,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D.生命在于有一个充实而完美的过程,而不仅仅在于有没有辉煌的结局。

5.给下面这那么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本报讯近日,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六”五”世界环境日,我省将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绿色文明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届时,省环保厅联合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将在西宁中心广场等地,开展以“环保在您身边”为主题的绿色文明环保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中将对第七批青海省绿色学校、第三批青海省绿色社区、第二批青海省环境教育基地、第三批省级生态乡镇村命名授牌;组织27家绿色环保企业、污染减排大户及达标排放企业和重视环境保护的企业集中宣传。

2019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青海省201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1.【答案】D【解析】走头无路—走投无路,翌(yì)日。

【考点】字音和字形。

2.【答案】C【解析】A.络绎不绝: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此处使用对象错误。

B.寻章摘句: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此处使用不当。

C.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谈话。

符合语境。

D.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不能用来形容“促进”。

【考点】词语(包括成语)。

3.【答案】D【解析】A.成分残缺袋可在句末加上“而努力奋斗”或者删去“为”;B.句式杂糅,可把“在”改为“的”;C.“他”指代不明,应改为“吴获”或“李强”。

【考点】修改病句。

4.【答案】(1)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2)枯藤老树昏鸦(3)惟解漫天作雪飞(4)相顾无相识(5)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6)所谓伊人在水一方(7)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8)填写有“爱国情怀”的古诗词。

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大才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5.【答案】B【解析】语段的话1题是“文字是一道桥梁”,故③应放在段首;①承接③解释“桥梁”;④②具体论述文字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其中②对④的“会面”作了进一步阐述。

最新2019青海中考语文试题

最新2019青海中考语文试题

2019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时填写在试卷上4.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展示(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触目伤怀海市蜃楼佃.农(diàn)黄晕.(yùn)B.强词夺理酣然入梦斡.旋(wó)震悚.(sǒng)C.舍身求法拈轻怕重宽宥.(yóu)殉.职(xùn)D.浮光掠影走头无路翌.日(lí)修葺..(qì)【答案】1.D 【走投无路翌.日(yì)】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雨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络绎不绝....,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B.鲁迅先生在创作小说时善于寻章摘句....,因此具有创造性,能带给读者深刻的体会。

C.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这次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D.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促进和影响是与日俱增....的。

【答案】2.C 【A错用对象。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不能用来形容雨;B褒贬不分。

寻章摘句:现指写作时套用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或读书时只摘取漂亮词句,不做深入研究。

也指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词句;读书限于文字的推求。

C侃侃而谈:意思是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古时候用来形容人善于交谈,有风度,含褒义。

使用正确;D.错用对象。

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不能用来形容“促进和影响”。

青海省西宁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青海省西宁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西宁市城区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试卷学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为试题卷,不允许作为答题卷使用,答题部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点、考场、座位号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填写在试卷上。

4.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请将以下第1-6题的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嶙.峋(lín)枯涸.(gù)静谧.(mì)忽俊不禁.(jīn) B.菜畦.(qí)炽.痛(chì)剽.悍(biāo)戛.然而止(jiá) C.寒噤.(jìn)绮.丽(qǐ)稽.首(qǐ)即物起兴.(xīnɡ) D.骈.进(pián)汲.取(j í)阔绰.(chuò)锲.而不舍(q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自作主张混为一谈花团锦簇美不盛收B.迥乎不同杂乱无章毛骨悚然相得益彰C.重峦叠嶂张慌失措正襟危坐黯然失色D.温声细语心无旁鹜引颈受戮睡眼惺忪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海洋深处还有许多尚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其巨大的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B.班会课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商量着春游的去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执法部门的严厉打击有效地遏制了食品市场上不法分子锐不可当....的造假势头,极大地净化了西宁市的食品市场。

D.我们在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语句时,首先要理解所引用语句的原意,切不可不顾上下文的联系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l50分钟,满分120分)一、口语交际(共3分)1.面对社会上“食品掺假”(如:“三鹿”奶粉事件等)和“学术造假”(指在学术上抄袭、窃取他人研究成果的行为)的现象,有人说应该严厉打击“食品掺假”行为,因为它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至于“学术造假”,那只是学者个人的问题,对社会危害不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二、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共25分)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踌躇.(zhù犹豫) 嗔.视(chēn 生气地看) 忍俊不禁.(jīn 忍不住笑)B.冗.杂(rǒng 繁杂) 吞噬.(shì吞食) 戛.然而止(jiá声音突然中止)C.嶙峋.(xún 山石突兀重叠) 归咎.(jiù探究) 惟妙惟肖.(xiào 形容描写十分精妙逼真)D.诘.责(jié责问并责备) 腆.着(tiǎn 挺着) 顶礼膜.拜(mó形容十分夸张地行礼)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2分)( )A.目睹西宁沧海..桑田..的巨变,时代的发展给予我们光荣与梦想,更赋予我们责任与使命。

B.离开了忙碌的工作岗位,妈妈这回不但没显露出失落,反而表现出如释重负....的感觉。

c.在这片土地上,他像祖辈一样,孜孜不...倦地耕耘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

D.九寨沟的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令人赞叹拍案叫绝啊!4.按要求填空:(10分)(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

”(朱熹《观书有感》) (3)《(论语)十则》中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情感和寄托美好愿望的名句是:“,!”(5)《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性情的句子是:“,。

西宁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I)卷

西宁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I)卷

西宁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面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总认为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决不会一气呵成的。

B.李老师利用休息时间多他补课,可讲了半天,他根本熟视无睹,一点也没听进去。

C.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的必然选择。

D.近些年,某些地区拓宽马路,扩建广场,竞相上马各种形象工程的做法前赴后继,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不少城市的道路不断地扩修,然而却没有真正改变道路拥堵的现状。

B.春节期间应注意将大功率的电器错开时间使用,避免不集中用电导致电线超负荷引发火灾。

C.每年暑假来临之际,江苏省美术馆都会精心策划开展生动多样、精彩有趣的“暑期,我们做客美术馆”系列活动。

D.随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二、字词书写3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在十二月,大自然会毫不吝啬地把阳光抛洒下来,从南到北,都盛满了澄明的光瀑。

先前被烟mái尘封的寰宇,现在,开始热烈地欢迎新世界的到来。

清晰、透亮的自然界都在为步入下个纪元而容光涣发。

目及这辽远的高原地质,一座座雄浑的山峰延绵无际,清晰可辩,就连山崖上的光影都折射出分明的性格,这些山体的巨大棱角要尽情欣赏它自己不屈的气魄了。

现在是它们展示其骨骼和力量的时刻。

(节选自作家惟岗《冬韵》)(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烟mái(_______)雄浑(______)棱角(_______)(2)选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他走近窗边,看皓月当顶,疏星闪烁,寒天清廖如洗。

啊!这太空多么平和,宇宙多么宁静!可是地面上黑暗正浓,人们不得不屈服在烈风的淫威下。

(完整版)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完整版)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9年青海省西宁市中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l50分钟,满分120分)一、口语交际(共3分)1.面对社会上“食品掺假”(如:“三鹿”奶粉事件等)和“学术造假”(指在学术上抄袭、窃取他人研究成果的行为)的现象,有人说应该严厉打击“食品掺假”行为,因为它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至于“学术造假”,那只是学者个人的问题,对社会危害不大。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二、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共25分)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踌躇(zhù 犹豫) 嗔视(chēn生气地看) 忍俊不禁(jīn忍不住笑)B.冗杂(rǒng繁杂) 吞噬(shì 吞食) 戛然而止(jiá 声音突然中止)C.嶙峋(xún 山石突兀重叠) 归咎(jiù 探究) 惟妙惟肖(xiào 形容描写十分精妙逼真)D.诘责(jié 责问并责备) 腆着(tiǎn挺着) 顶礼膜拜(mó 形容十分夸张地行礼)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2分)( )A.目睹西宁沧海桑田的巨变,时代的发展给予我们光荣与梦想,更赋予我们责任与使命。

B.离开了忙碌的工作岗位,妈妈这回不但没显露出失落,反而表现出如释重负的感觉。

c.在这片土地上,他像祖辈一样,孜孜不倦地耕耘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

D.九寨沟的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令人赞叹拍案叫绝啊!4.按要求填空:(10分)(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

”(朱熹《观书有感》)(3)《(论语)十则》中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

”(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情感和寄托美好愿望的名句是:“,!”(5)《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性情的句子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青海省中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分)1.(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触目伤怀海市蜃楼佃.农(diàn)黄晕.(yùn)B.强词夺理酣然入梦斡.旋(wò)震悚.(sǒng)C.舍身求法拈轻怕重宽宥.(yòu)殉.职(xùn)D.浮光掠影走头无路翌.日(lí)修葺.(qì)2.(2分)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雨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络绎不绝....,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B.鲁迅先生在创作小说时善于寻章摘句....,因此具有创造性,能带给读者深刻的体会。

C.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这次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D.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促进和影响是与日俱增....的。

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B.我生长在青海湖边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C.吴获和李强赛跑,经过激烈地竞争,他终于取得了胜利。

D.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就永远不能飞到天空。

4.(10分)请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10个填空;若全填,则按前10个空计分,10分)(1)长大后//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乡愁》)(2),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4),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5),。

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6)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蒹葭》中的诗句“,。

”(7)李清照的《渔家傲》词中化用了庄子典故和仙山传说,表达词人有高飞之志、向往理想境界的句子是“。

风休住,。

”(8)爱国,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情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发爱国情怀的连续的两句:,。

5.(2分)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②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③文字是一道桥梁。

④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A.③④①②B.③①④②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6.(2分)下面相关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史学巨著﹣﹣司马迁﹣﹣中国(汉代)B.《红岩》﹣﹣小说﹣﹣罗广斌杨益言﹣﹣中国(现代)C.《昆虫记》﹣﹣科普作品﹣﹣法布尔﹣﹣法国D.《红星照耀中国》﹣﹣小说﹣﹣埃德加•斯诺﹣﹣美国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9分)7.(9分)长江源学校八年级准备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回答问题。

本报讯为进一步提升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美誉度,让更多文化体育旅游爱好者了解天峻,走进天峻,5月10日,2019徒步中国•全国徒步大会天峻站活动推介发布会在西宁举行。

本次活动是为积极响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决策部署举办的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

徒步活动围绕“寻找中国最原生景观﹣探秘神湖之源,朝拜吉祥神山”为主题,这次活动将历时3天,分3个赛段,行程48公里。

据悉,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海西州天峻县内徒步爱好者700余人将齐聚天峻,一展徒步运动风采,与天峻进行一场亲密之旅。

(《西海都市报》2019年5月10日,有删改)(1)阅读上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

(2)根据图片,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的意义。

(3)八年级语文教研组准备开展低碳生活方面的知识竞赛,下面的通知在格式和内容方面存在问题,请至少找出两处并改正。

通知兹定于本周五举行八年级学生“低碳生活知识”竞賽,请各班选派五名学生代表准时参加。

此致敬礼八年级语文教研组2019年5月15日①②③(4)端午期间,天气晴朗,气温适宜。

假如你和家人准备去附近的湿地公园游玩,大家正在为选择哪种出行方式犹豫时,你说:“。

”听完你的建议后,大家一致决定徒步出行。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6分)8.(4分)阅读秋瑾的《满江红》,完成下列各题。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的典故来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

词中“蛾眉”这里借指。

(2)词作最后以“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作结,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12分)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下列各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驻扎军,军.霸上B.将军亚夫持.兵揖曰持:率领C.居.无何,上至居:经过D.上自劳.军劳:慰问(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D.天子先/驱至,不得/入(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A.将.以下骑送迎出郭相扶将.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C.已而之.细柳军杜少府之.任蜀州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5)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的形象。

请写出其中两处对比,并作分析。

(6)文中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5分)10.(12分)阅读《怀疑与学问》,完成下列各题。

①“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③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

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的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⑤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屐起来。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

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②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2)文章开头引用北宋两位哲学家的名言,提出了本文怎样的观点?(3)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第⑥段波浪线句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5)文中第⑥段“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句话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有什么作用?11.(13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

青海地处祖国西北内陆,这里高寒缺氧,本来是一个不产茶的省份,而从青海穿境而过的茶马古道却使饮茶之风在这里盛行,千年不衰,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茶文化。

②被誉为“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的青海湟源丹噶尔古城位于日月山下。

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也成为了茶马古道在青藏线上的重要的茶马交易场所。

③熬茶,是青海人用茯茶来熬制的茶,深红色,有油脂状感觉,暖融融,还有点咸和花椒味。

主料,首先为茶叶,讲究用色泽黄褐,香气纯正,浓醇带涩,茶中闪烁金黄色雪花的紧压茶,也就是热性茶。

有两种颇受河湟人的喜爱:一种是松州茶,是四川松藩地区出产的大叶散茶;另一大宗是茯砖茶,其中又以湖南益阳所产的茯茶最受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