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配置要求
2024年建筑灭火器配置规

2024年建筑灭火器配置规1. 建筑类型与灭火器配置根据建筑类型的不同,灭火器的配置要求也会有所变化。
具体的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和交通建筑等。
1.1 住宅建筑对于住宅建筑,不同楼层和具体面积的住宅要求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同。
一般而言,每个单层住宅要求配置至少一支手提式灭火器。
对于超过一层的住宅楼,每个楼层都要配备至少一支手提式灭火器。
此外,对于超过三层的住宅楼,还要在公共区域和楼梯间等位置配置干粉灭火器。
1.2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一般是指商铺、酒店、商场等。
商业建筑的灭火器配置要求相对较高,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对于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商业建筑,要求至少配置两支手提式灭火器和一支泡沫灭火器。
对于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商业建筑,要求每1000平方米配置一支手提式灭火器和一支泡沫灭火器。
此外,商业建筑还要配置相应的自动灭火系统,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气体灭火系统。
1.3 工业建筑工业建筑包括工厂、车间、仓库等。
由于工业建筑的火灾风险较高,因此灭火器配置要求相对较严格。
对于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下的工业建筑,要求至少配置两支干粉灭火器和一支二氧化碳灭火器。
对于面积大于5000平方米的工业建筑,要求每5000平方米配置一支干粉灭火器和一支二氧化碳灭火器。
此外,工业建筑还要配备相应的自动灭火系统,如喷淋灭火系统或气体灭火系统。
1.4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包括学校、医院、体育馆等。
由于公共建筑通常有较多的人员流动,因此对于灭火器的配置要求也相对较高。
对于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下的公共建筑,要求至少配置两支手提式灭火器和一支泡沫灭火器。
对于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的公共建筑,要求每1000平方米配置一支手提式灭火器和一支泡沫灭火器。
此外,公共建筑还要配置相应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气体灭火系统。
1.5 交通建筑交通建筑包括机场、车站、码头等。
由于交通建筑通常有较为复杂的场景和人员流动,因此对于灭火器的配置要求也相对较高。
灭火器配备标准2024

灭火器配备标准2024一、灭火器类型选择在选择灭火器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火灾类型,包括A、B、C、D、E、F型火灾,并选择相应类型的灭火器。
对于不同类型的火灾,应选用不同类型的灭火器。
二、灭火器数量确定灭火器的数量应根据场所的面积、人员数量和火灾载荷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每个场所应至少配备一个灭火器,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数量。
在关键区域,如服务器房间、电力设备区域等,应增加配备相应类型的灭火器。
三、灭火器设置要求1. 灭火器应放置在明显、易取的地方,并标注清晰的指示标识。
2. 灭火器不应放置在高温、潮湿或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影响其正常使用。
3. 在放置灭火器时,应考虑到人员的安全撤离路线,确保人员可以快速撤离。
四、灭火器操作方法在使用灭火器之前,应先确认火灾的类型,并选择合适的灭火器。
使用灭火器时,应保持冷静,拔掉安全别针,握住喷嘴,对准火源,按下开关,将灭火剂喷向火源。
使用后,应将灭火器复位,并检查是否完好。
五、灭火器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压力表,确保其在绿色区域内。
如压力不足,应及时充气。
2. 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喷嘴和开关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3. 定期清洁灭火器表面,保持清洁干燥。
六、灭火器定期检查1. 每月应对灭火器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损坏或过期的情况。
2. 每年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检查灭火器的压力表、喷嘴、开关等部件是否完好。
3. 在使用灭火器之后,应及时进行检查,确保其可以正常使用。
七、灭火器更换周期1. 干粉灭火器和气体灭火器一般使用期限为10年,到期应进行更换。
灭火器配置标准和数量要求

灭火器配置标准和数量要求灭火器配置标准和数量要求灭火器是一种重要的消防设备,用于扑灭起初的火灾并防止火势蔓延。
在各类建筑和场所中,正确配置和数量的灭火器至关重要,因为合理的配置可以提高火灾应对的效果,并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深入探讨灭火器配置标准和数量要求,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并有效应对火灾。
首先,灭火器配置标准要求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和活动场所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建筑类型和场所,以及相应的灭火器配置标准:1. 居住建筑:在住宅或公寓楼中,通常要求每个楼层至少配备一个灭火器。
此外,每个公共区域如楼道、车库或储藏室等也应配置灭火器。
对于具有多个单元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通常也需要至少一个灭火器。
这样做可以确保居民在火灾发生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2.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包括办公楼、购物中心、餐厅等。
根据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灭火器的配置数量也有所区别。
例如,在小型办公室中,每个楼层至少需要配备一个灭火器。
而在大型购物中心或餐厅等场所,不仅要根据楼层数配置灭火器,还要考虑到每个区域的消防需求,如厨房、停车场等。
3. 工业建筑:工业建筑如工厂、车间等往往存在更高的火灾风险。
因此,在工业建筑中,灭火器的配置要求更为严格。
通常会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尺寸和火灾风险级别来确定灭火器的种类和数量。
例如,在易燃易爆场所,应配置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且每个工作区域至少需要一个灭火器。
其次,对于合理的灭火器数量要求,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因素:1. 火灾风险评估:对建筑物或场所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是决定灭火器数量的基础。
这包括评估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和火势蔓延的速度。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确定所需的灭火器数量以及应配置的位置。
评估结果可能会涉及建筑物结构、可燃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人员活动等因素。
2. 灭火器种类:不同类型的火灾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灭火器进行扑灭。
例如,木材、纸张等可燃物质的火灾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而油类或油脂火灾则需要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
灭火器配置标准

灭火器配置标准1、灭火器配置场所: 存在可燃的气体、液体、固体等物质,需要配置灭火器的场所。
2、保护距离: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灭火器设置点到最不利点的直线行走距离。
3、灭火等级:表示灭火器能够扑灭不同种类火灾的效能。
由表示灭火效能的数字和灭火种类的字母组成。
4、火灾种类: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可划分为以下五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火灾或可溶化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5、灭火器的类型选择A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水型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
B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泡沫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B类火灾的水型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
C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
D类火灾场所应该选择扑灭金属火灾的专用灭火器E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但不得选用装有金属喇叭喷筒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6、灭火器的设置1)、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2)、对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发光标志。
3)、灭火器的摆放应稳固,其铭牌应朝外。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器箱内或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0.08m。
灭火器箱不得上锁。
4)、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保护措施。
5)、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
7、灭火器的配置1)、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
2)、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余5具。
3)、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100㎡时,应配置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每增加100㎡时,增配1具1A 的手提式灭火器。
8、灭火器配置的设计与计算应按计算单元进行。
灭火器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和最少需配数量的计算值应进位取整。
厂房配备灭火器数量标准

厂房配备灭火器数量标准
根据厂房面积以及厂房内的物品放置相应类型的灭火器,1200平米的厂房一般放置10到15个3KG的灭火器。
厂房灭火器配置数量:
厂房等人员非密集场所,应当每50平方米配置一个灭火器。
如果厂房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话,建议配置5-6个5公斤的干粉灭火器。
记住在厂房门口最少配置有2个。
所有灭火器必须悬挂于墙壁上,离地面最少20公分以上。
灭火器配置要求:
1、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2、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
3、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0m ,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m 。
4、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应有保护措施。
5、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
室内灭火器标准

室内灭火器标准
具体说明如下:
1.每50平方米配备4kg的干粉灭火器不少于1具:这个要求是指在一个50
平方米的室内场所中,应该配备至少1具4千克的干粉灭火器。
这个配置是根据消防规定而来的,旨在保证在火灾初期能够及时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2.每个项目的生产场所配备灭火器不少于10具:这个要求是指在一个项目
的生产场所中,需要配备至少10具灭火器。
这些灭火器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灭火。
3.办公室、宿舍、小型仓库等按每两个房间配备4kg干粉灭火器不少于1
具:这个要求适用于办公室、宿舍、小型仓库等场所。
对于每个房间,应该按照每两个房间配备1具4千克的干粉灭火器来进行配置。
4.每个办公生活区配备灭火器不少于4具:这个要求是指在一个办公生活区
中,需要配备至少4具灭火器。
这些灭火器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以保证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灭火。
5.所有项目部的配电房、电控室、厨房等消防重点场所,每个房间内配备
4kg的干粉灭火器不少于2具:这个要求适用于项目部的配电房、电控室、厨房等消防重点场所。
对于每个房间,应该按照每2个房间配备2具4千克的干粉灭火器来进行配置。
6.值班室、门卫室等单独建筑配备灭火器不少于1具:这个要求是指值班室、
门卫室等单独建筑需要配备至少1具灭火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配置标准只是根据一般情况制定的,实际情况还需要根据场所的实际情况、火灾危险等级、人员数量等因素进行具体配置。
同时,消防设备的放置地点。
灭火器配置及放置要求

灭火器配置数量及放置要求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规定:公司属于A类火灾(固体),危险等级:中危险级配置灭火器等级最低为2A,3kg;单个灭火器保护面积150㎡公司每层按照400㎡计算,配置个数=(400㎡)/150=,所以每层配置3个灭火器.新增个数:-1楼已经有4个,不需要新增;1楼已经有2个,新增1个;2楼已经有2个,新增1个;3楼已经有1个,新增2个;4楼已经有1个,新增2个;租借仓库有0个,新增3个;综述:共需要新增9个灭火器;灭火器规格:ABC干粉灭火器,2A,3kg.(目前我们有(de)旧灭火器为1A,2kg不符合规范,避免浪费留用.)灭火器(de)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①灭火器应放置在明显看见容易取到且不影响安全疏散(de)地方,要防止放置离起火点太近,起火后被火包围取不到,或放得太远而延误灭火.对有视线障碍(de)放置点,应有指示灭火器位置(de)发光标志.放置点不得有阻碍取用灭火器(de)物件.②手提式灭火器相距不能超过20m,顶部离地面不应高于,底部离地面不宜低于.③灭火器应放置稳固,铭牌朝外.③灭火器箱不得上锁.④灭火器不宜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de)地点,当必须放置时应有保护措施.⑤在室外应有保护措施防止日晒雨淋.⑥灭火器不得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de)地点(灭火器使用温度范围上限为55℃,下限分别为:氮气作驱动气体(de)干粉灭火器为-20℃,二氧化碳作驱动气体(de)干粉灭火器为-10℃,加防冻剂(de)泡沫或水型灭火器为-10℃,不加防冻剂(de)为+5℃).灭火器一般不宜放置在环境温度高于45℃(de)地方.二氧化碳灭火器(de)瓶内压力约为12~15MPa,其他手提式灭火器(de)瓶内压力约为~ ,环境温度过高有爆炸(de)危险.。
灭火器配置规范

灭火器配置规范灭火器配置规范灭火器是一种旨在控制和扑灭火灾的设备,对于消防安全至关重要。
灭火器的配置规范是确保建筑物或区域内能够快速响应火灾并进行初期灭火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就灭火器的配置规范进行详细阐述,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灭火器配置原则灭火器的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面积、危险特性和人员活动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以确保灭火器能够覆盖整个建筑物或区域,并在火灾初期进行有效扑灭。
以下是灭火器配置的基本原则:1. 分区配置原则: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分区进行灭火器配置,确保每个区域内都有足够数量的灭火器。
常见的功能分区包括办公区、生产区、储存区、公共区域等。
2. 距离要求原则:每个功能分区内的灭火器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便于人员在发生火灾时迅速接近并使用。
一般来说,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米。
3. 危险品要求原则:对于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区域,应配置相应类型和数量的灭火器,以满足应对特殊火灾的需要。
4. 人员密集区要求原则:对于人员密集区,如办公楼、商场等,灭火器的配置应更为密集,以确保人们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到达灭火器并使用。
5. 技术设备要求原则:对于特定的技术设备区域,如电气机房、机械设备间等,应配置专用的灭火器,以更好地应对与技术设备相关的火灾。
二、灭火器配置类型和数量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或区域对灭火器的需求有所不同,根据以下几点因素,可以确定灭火器的配置类型和数量:1. 建筑物使用特点: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特点,确定需要配置哪些类型的灭火器。
常见的灭火器类型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等。
2. 建筑物面积和楼层数量:根据建筑物的面积和楼层数量,确定每个楼层和每个功能分区内所需的灭火器数量。
一般来说,每1000平方米的面积至少应配置1个灭火器。
3. 人员活动密度:根据人员活动密度,特别是人员密集区域,如办公楼、商场等,配置更多的灭火器。
人员密集区域的灭火器配置密度应达到每500平方米至少配置1个灭火器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
东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要求
一、消防措施、防火制度、防火组织机构的建立
(一)存在问题
1、消防措施、防火制度未建立或建立不完善。
2、防火组织机构未建立或未落实。
(二)整治要求
1、建立和完善消防措施、防火制度并将其张贴在施工现场的显眼处。
2、建立健全防火组织机构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切实有效地执行防火制度。
二、消防器材的配置
(一)存在问题
1、施工现场没有按照不同的作业条件和环境配置灭火器材。
2、临建区域内消防器材配置的数量不足,位置不符合有关规定。
3、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没有配置足够扬程的水源或其他的防火设施和设备。
(二)整治要求
1、在施工现场根据不同的作业条件和环境合理设置种类适合的灭火器材。
2、临建区域内,每100㎡配备2只10L灭火器。
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应备有专供消防用的太平桶、蓄水桶(池)、黄砂池等设施。
临时木工房、油漆房和木、机具间等每25㎡配置一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油库、危险品仓库应配备足够数量、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消防设施周围不得堆放物品,阻塞通道。
3、30m高度以上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应设置具有足够扬程的高压水泵或其他防火设施和设备。
三、施工现场
(一)存在问题
1、动火作业、易燃可燃材料堆场、仓库等区域无明确划分。
2、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和乙炔瓶等危险品的安全距离不够,安全附件不符合要求。
3、明火作业不符合要求。
4、施工现场临建设施的位置、易燃材料堆放点不符合要求。
5、超负荷用电。
6、消防警示标志悬挂不足。
(二)整改要求
1、各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要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施工现场应明确划分用火作业、易燃可燃材料堆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等区域。
2、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和乙炔瓶等危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
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如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隔离措施。
乙炔瓶和氧气瓶的存放之间距离不得小于2m;使用时,二者的间距不得小于5m。
乙炔瓶和氧气瓶等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应完整有效,否则不准使用。
施工现场的焊、割作业,必须符合防火要求。
3、施工现场应建立动火审批制度。
凡有明火作业的必须经主管部门审批(审批时应写明要求和注意事项),作业时应按规定设监护人员,作业后,必须确认无火源危险时方可离开。
4、施工作业期间需搭设临时性建筑物,必须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施工结束应及时拆除。
但不得在架空高压电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
5、禁止使用不合格电器产品;严禁超负荷用电。
6、按规范、要求悬挂足量的消防警示标志。
四、现场住宿
(一)存在问题
1、办公室、宿舍、仓库等临建设施采用竹、油毡等易燃材料搭设。
2、宿舍内明火煮食。
3、宿舍用电存在电线乱拉乱接、使用大功率设备(如电饭煲、电热炉等)等现象。
4、同一厨房同时使用柴灶和煤气燃具。
5、宿舍门向内开。
(二)整改要求
1、施工现场设置的办公室、宿舍、厨房、厕所、浴室等临时设施应当采用混凝土硬底、砖砌墙体、轻钢屋架、压型钢板盖顶的临时房屋或活动板房、集装箱等型式的活动房屋。
2、宿舍内严禁使用煤气炉、煤油炉等设施。
3、严禁宿舍内用电私自乱拉乱接,严禁使用大功率用电设施
(如电饭煲、电热炉、发热丝等)以及不合格电器产品,宿舍电线需做套管防护。
4、禁止同一厨房同时使用柴灶和煤气燃具。
5、宿舍门一律向外开。
五、参考资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三)《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1992)
(四)《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
(五)《东莞市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定》
(六)《东莞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