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报告引言: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用于将低功率的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功率以驱动扬声器。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测试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探究其工作原理和性能。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1. 了解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学习使用实验仪器和设备,如函数发生器、示波器等;3. 掌握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搭建和测试方法;4. 分析和评估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性能。

二、实验器材和元件本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元件有:1. 函数发生器:用于产生音频信号;2. 示波器:用于观测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波形;3. 电阻、电容、晶体管等元件:用于搭建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三、实验步骤1. 搭建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根据实验指导书提供的电路图,按照电路图中的元件数值和连接方式,将电路搭建起来。

确保连接正确并无误。

2. 测试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使用函数发生器产生一个特定频率和幅度的正弦波信号作为输入信号,将其连接到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使用示波器观测电路的输入和输出波形,并记录下来。

3. 测试电路的增益:通过改变函数发生器输出信号的幅度,逐步增加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并记录下输入和输出信号的幅度值。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电路的增益。

4. 测试电路的频率响应:保持输入信号的幅度不变,改变函数发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并记录下输入和输出信号的频率值。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

5. 测试电路的失真:通过改变函数发生器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观察输出信号是否出现失真现象,如畸变、截波等。

记录下失真出现的条件和情况,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步骤中记录的数据,可以得到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增益、频率响应和失真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电路的性能。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学习了使用函数发生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和设备。

otl音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报告

otl音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报告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OTL音频功率放大器专业班级:09电信本学生姓名:彭小华学号:090802034指导教师:曾祥华设计时间:2011年1月2日OTL音频功率放大器一、设计任务与要求①设音频信号为vi=10mV, 频率f=1KHz;;②额定输出功率Po≥2W;③负载阻抗RL=8Ω;④失真度γ≤3%;⑤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正负直流电源。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此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OTL音频功率放大器,音频功率放大器是音响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将音频信号放大到足以推动外接负载,如扬声器、音响等。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要求是获得不失真或较小失真的输出功率,讨论的主要指标是输出功率、电源提供的功率。

由于要求输出功率大,因此电源消耗的功率也大,就存在效益指标的问题。

由于功率放大器工作于大信号,使晶体管工作于非线性区,因此非线性失真、晶体管功耗、散热、直流电源功率的转换效率等都是功放中的特殊问题。

集成功率放大器和分立元件功率放大器相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调试简单、效率高、失真小、使用方便等优点,使其得到迅猛发展。

在通用领域基本取代分立元件功放。

1直流电源部分设计思路输出电压波形转化如下:2功能部分根据实验要求,最后输出功率为大于2W,Po=U02/RL,RL=8Ω,又Po≥2W,所以得U=Vcc/22,而我Uo≥4V,而最大不失真电压为LM386输出的最大不失真电压om们设计的直流电压源输出电压为12v,所以U=12/22=4.24v,4.24>4,,所以om能达到要求。

设计要求输入vi=10mV,也就是要求放大倍数大于400倍,但是LM386的最大放大倍数为200倍,远不能实现,所以在LM386之前要用uA741进行放大。

方案一:先用电压串联负反馈进行放大,放大倍数为十倍,然后再进行LM386的放大,放大时在1和8号脚之间用可调电位器调节。

方案二:先用共基单管放大器进行放大,放大倍数为十倍,然后再进行LM386 的放大,放大时在1和8号脚之间用可调电位器调节。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_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名称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学生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__指导教师:2010 年 6 月 20 日—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题目题目:音频功率放大电路二、设计任务和要求`1)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电路形式不限),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Ω。

2)设计要求频带宽50HZ ~20kHZ,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电路输出功率大于8W;输入灵敏度为100mV,输入阻抗不低于47KΩ。

三、原理电路设计功率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通常作为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级。

功率放大器的常见电路形式有OTL电路和OCL电路。

在很多电子设备中,要求放大电路的输出级能够带动某种负载,例如驱动仪表,使指针偏转;驱动扬声器,使之发声;或驱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等。

也就是把输入的模拟信号经被放大后,去推动一个实际的负载工作,所以要求放大电路有足够大的输出功率,这样的放大电路统称为功率放大电路。

而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就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R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的信号的非线形失真尽可能地小,效率尽可能的高。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输出功率几十瓦以上的集成放大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功率VMOS管的出现,也给功率放大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总之,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任务是向负载提供较大的信号功率,故功率放大器应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输出功率要足够大工作在大信号状态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都很大.要求在允许的失真条件下,尽可能提高输出功率。

2. 效率要高功率放大器实质上是一个能量转换器,它是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成交流信号的能量输送给负载,因此,要求转换效率高.在直流电源提供相同直流功率的条件下,输出信号功率愈大,电路的效率愈高。

3. 非线性失真要小功率放大器是在大信号状态下工作,电压,电流摆动幅度很大,而且由于三极管是非线性器件,在大信号工作状态下,器件本身的非线性问题十分突出,因此,输出信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非线性失真.在实际应用中,要采取措施减少失真,使之满足负载要求.[设计流程:@(1)方案比较与确定方案一.用分立元件实现—分立元件是电子电路的基础元件,一直以来都是在它的基础之上分析和设计电路的。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实验报告一、设计任务设计一小功率音频放大电路并进行仿真。

二、设计要求已知条件:电源V或V;输入音频电压峰值为5mV;8/0.5W扬声±Ω9±12器;集成运算放大器(TL084);三极管(9012、9013);二极管(IN4148);电阻、电容若干基本性能指标:P o200mW(输出信号基本不失真);负载阻抗R L=8;截≥Ω止频率f L=300Hz,f H=3400Hz扩展性能指标:P o1W(功率管自选)≥三、设计方案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基本组成框图如下:音频功放组成框图由于话筒的输出信号一般只有5mV左右,通过话音放大器不失真地放大声音信号,其输入阻抗应远大于话筒的输出阻抗;滤波器用来滤除语音频带以外的干扰信号;功率放大器在输出信号失真尽可能小的前提下,给负载R 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应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分配各级电路的增益,功率计算应采用有效值。

基于运放TL084构建话音放大器与宽带滤波器,频率范围f L=300Hz,f H=3400Hz 在Multisim软件仿真时,用峰值电压为5mV的正弦波信号代替话筒输出的Ω语音信号;用性能相当的三极管替代9012和9013;用8电阻替代扬声器。

由于三极管(9012、9013)最大功率为500mW,要特别注意工作中三极管的功耗,过大会烧毁三极管,最好不超过400mW。

如制作实物,因扬声器呈感性,易引起高频自激,在扬声器旁并入一容性网络(几十欧姆电阻串联100nF电容)可使等效负载呈阻性,改善负载为扬声器时的高频特性。

四、电路仿真与分析1、原理图说明:a、前半部分为带通滤波器,得到实验要求的频率范围为f L=300Hz,f H=3400Hz的信号。

b、后半部分为集成运放与晶体管组成的功放,电压增益为1+(R3+R13)/R2实验原理图2、实验现象a、波特测试仪的测试结果f L=300Hz f H=3400Hz b、输出波形情况及探针测量结果可知,在输出不失真的情况下信号的功率大于了1W,达到了实验要求五、心得体会1、实验中尽量使输出信号在不失真的情况下使得输出功率越大越好,这就要求相关电阻阻值需合理。

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报告

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报告

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报告一、设计题目题目:音频功率放大电路二、设计任务目的与要求要求: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Ω。

指标:频带宽50H Z~20kH Z,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电路输出功率大于8W;输入灵敏度为100mV,输入阻抗不低于47KΩ。

三、原理电路设计从电路结构来看,集成功放是由集成运放发展而来的,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相似,包括前置级、驱动级和功率输出级,以及偏置电路、稳压、过流过压保护等附属电路。

除此以外,基于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大的特点,在内部电路的设计上还要满足一些特殊的要求。

1、方案比较与确定:方案一、用分立元件实现分立元件是电子电路的基础元件,长久以来都是在它的基础之上分析和设计电路的。

但由于近年来科技的发展,集成器件的出现,使分立元件的使用越来越少。

不过在一些小型的电路中,分立元件还是有比较大的优势。

分立元件的散热快,元件便宜,在设计时也相对自由。

方案二、用集成器件实现集成功率放大器是在集成运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内部电路与集成运放相似。

但是,由于其安全、高效、大功率和低失真的要求,使得它与集成运放又有很大的不同。

电路内部多施加深度负反馈。

集成功率放大器由于不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外围元件少、安装调试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而且在性能上也优于分立元件,例如温度稳定性好,功耗小、失真小,特别是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还设置有过热、过电流、过电压等自动保护功能的电路对电路自行进行保护。

考虑到设计的任务和要求及设计者自身知识的条件的限制,决定用集成电路的形式来设计电路。

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等资源,我们找到了以下几种集成芯片(1)利用运放芯片LM317和各元器件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有保护电路,电源分别接+30V-30V,并且电源功率至少要50W,输出功率30W;(2)YT8227是一块双通道音频功放电路,内含热保护电路和电源开关,外围电路简单;(3)TDA2030是许多电脑有源音箱所采用的Hi-Fi功放集成块。

模电课设报告-音频功率放大器1

模电课设报告-音频功率放大器1

模电课设报告-音频功率放大器11.设计思路此次课程设计要求我们做一款音频功率放大器,通过在网上查找资料,我们发现TDA203是一款性能十分优良的功率放大集成电路,其主要特点是上升速率高、瞬态互调失真小,在目前流行的数十种功率放大集成电路中,规定瞬态互调失真指标的仅有包括TDA2030在内的几种。

TDA2030集成电路的另一特点是输出功率大,而保护性能以较完善。

根据掌握的资料,在各国生产的单片集成电路中,输出功率最大的不过20W,而TDA 2030的输出功率却能达18W,若使用两块电路组成BTL电路,输出功率可增至35W。

另一方面,大功率集成块由于所用电源电压高、输出电流大,在使用中稍有不慎往往致使损坏。

然而在TDA2030集成电路中,设计了较为完善的保护电路,一旦输出电流过大或管壳过热,集成块能自动地减流或截止,使自己得到保护(当然这保护是有条件的,我们决不能因为有保护功能而不适当地进行使用)。

TDA2030集成电路的第三个特点是外围电路简单,使用方便。

现有的各种功率集成电路中,它的管脚属于最少的一类,总共才5端,外型如同塑封大功率管,这就给使用带来不少方便。

TDA2030在电源电压±14V,负载电阻为4Ω时输出14瓦功率(失真度≤0.5%)、在电源电压±16V,负载电阻为4Ω时输出18瓦功率(失真度≤0.5%)。

该电路由于价廉质优,使用方便,并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款式收录机和高保真立体声设备中。

该电路可供低频课程设计选用。

12.电路选择通过学习模电,我们对OCL、OTL和BTL 功率放大电路有的一定的认识,经过比较,我们决定选择其一进行设计。

下面是对三个功放电路的比较及介绍:2.1 OCL电路简介:OCL电路称为无输出电容功放电路,是在OTL 电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特点:1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输出端直流电位为零;由于没有输出电容,低频特性很好扬声器一端接地,一端直接与放大器输出端连接,因此须设置保护电路;2具有恒压输出特性;允许选择4Ω、8Ω或16Ω负载;3最大输出电压振幅为正负电源值,额定输出功率约为/(2RL)2.2 OTL电路简介:OTC称为无输出变压器功放电路。

OTL音频功率放大器--模电课设报告

OTL音频功率放大器--模电课设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模拟电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OTL音频功率放大器学院名称: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程班级:学号:姓名:评分:教师:2013年 3 月13日模拟电路 课程设计任务书2012-2013 学年第 2学期 第 1 周- 3 周题目 OTL 音频功率放大器内容及要求一、设计要求1. 设音频信号为vi=10mV , 频率f =1KHz 。

2.额定输出功率Po ≥2W ;3.负载阻抗RL=8Ω; 4.失真度γ≤3%进度安排第1周:查阅资料,到机房学习仿真软件,确定方案,完成原理图设计及仿真;第2周:领元器件、仪器设备,制作、焊接、调试电路,完成系统的设计;第3周:检查设计结果、撰写课设报告。

学生姓名:指导时间:周一、周三、周四下午指导地点:E 楼 311室 任务下达2013 年2月25日 任务完成 2013 年 3 月15日 考核方式1.评阅 □√2.答辩 □3.实际操作 □√4.其它□ 指导教师系(部)主任摘要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的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效率尽可能高。

如今功率放大器常见的是OTL和OCL电路。

本文设计的是一个OTL音频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LM386芯片,确保功率大于2W,并减少失真。

关键词:OTL功频放大电路,交越失真,输出功率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 (5)1.1课设题目 (5)1.2设计内容与要求 (5)第二章电路设计原理 (5)2.1电路原理 (5)2.2设计思路 (6)2.3OTL功放各级的作用和电路结构特征 (6)2.4功放计算过程 (7)第三章安装与调试 (8)3.1电路调整与测试 (8)3.2通电观察 (8)第四章仿真结果与说明 (9)第五章结论 (10)第六章参考文献 (10)附录元器件清单 (11)LM386的特性 (11)UA741的特性 (12)第一章设计任务1.1课设题目OTL音频功率放大器1.2设计内容与要求1.设音频信号为vi=10mV, 频率f=1KHz。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

音频功率放大器设计报告

专业课程设计报告题目:音频功率放大器系别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系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电子083班学生姓名王燕青指导教师廖庆洪提交日期 2011年12月 2日目录一、设计要求和设计目的二、设计总体方案2.1设计思路2.2 音频功放各级的作用和电路结构特征2.3简要原理分析三、选择器件及参数计算3.1电路元件参数及介绍3.2参数计算3.2.1参数计算3.2.2功率的计算四、用multisim仿真音频功率放大器五、实物电路安装调试及使用5.1电路调整与测试5.2通电观察六、设计体会与总结七、参考文献一、设计要求和设计目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具体要求:功率5W到10W。

电源电压20V以下。

最后一级功率放大级必须采用三极管电路,中间级可以采用运放等集成电路。

(可选功能)加分频器,输出高频低频两路信号(用于接高音喇叭和低音喇叭)。

最后要算出功耗、输出功率和频率响应曲线。

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进一步加强对模拟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对Protel软件的应用。

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掌握其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学习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与小型电子线路系统的安装调试方法。

二、设计总体方案2.1设计思路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声音源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输出驱动扬声器。

声音源的种类有很多种,故输出信号的电压差别很大,从零点几毫伏到几百毫伏。

一般动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是一定的,这些不同的声音源信号如果直接输入到功率放大器的话,对于输入信号过低的,功率放大器功率输出不足,不能充分发挥功放的作用;加入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将严重过载失真。

这样就失去了音频放大的意义了,所以一个实用音频功率放大系统必须设置前置放大器,以便使放大器适应不同的输入信号,或放大,或衰减,或进行阻抗变换,使其与功率放大器的输入灵敏度相匹配。

最后音频放大器由前置放大器和音调控制电路和功率放大器三部分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19年 5 月13 日目录一、前言 3二、课程设计 11三、课程设计题目 12四、设计任务和要求 12五、原理电路设计 12六、电路调试过程与结果 16七、总结 21八、参考文献 22九、实物图23一、前言音频放大器的目的是在产生声音的输出元件上重建输入的音频信号,信号音量和功率级都要理想——如实、有效且失真低。

音频范围为约20Hz~ 20kHz,因此放大器在此范围内必须有良好的频率响应(驱动频带受限的扬声器时要小一些,如低音喇叭或高音喇叭)。

根据应用的不同,功率大小差异很大,从耳机的毫瓦级到TV或PC音频的数瓦,再到“迷你”家庭立体声和汽车音响的几十瓦,直到功率更大的家用和商用音响系统的数百瓦以上,大到能满足整个电影院或礼堂的声音要求。

音频放大器的一种简单模拟实现方案是采用线性模式的晶体管,得到与输入电压成比例的输出电压。

正向电压增益通常很高(至少40dB)。

如果反馈环包含正向增益,则整个环增益也很高。

因为高环路增益能改善性能,即能抑制由正向路径的非线性引起的失真,而且通过提高电源抑制能力(PSR)来降低电源噪声,所以经常采用反馈.音频放大器是在产生声音的输出元件上重建输入的音频信号的设备,其重建的信号音量和功率级都要理想——如实、有效且失真低。

音频范围为约20Hz~20kHz,因此放大器在此范围内必须有良好的频率响应(驱动频带受限的扬声器时要小一些,如低音喇叭或高音喇叭)。

根据应用的不同,功率大小差异很大,从耳机的毫瓦级到TV 或PC音频的数瓦,再到“迷你”家庭立体声和汽车音响的几十瓦,直到功率更大的家用和商用音响系统的数百瓦以上,大到能满足整个电影院或礼堂的声音要求。

简介音频放大器是多媒体产品的重要组件之一,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领域。

线性音频功放因失真小、音质好,在传统的音频放大器市场上一直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随着MP3、PDA、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的普及,线性功放的效率和体积已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而D 类功放以效率高、体积小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因此,高性能的D类功放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及市场前景。

音频放大器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电子管(真空管)、双极型晶体管、场效应管三个时代。

电子管音频放大器音色圆润、甜美,然而它体积庞大、功耗高、工作极不稳定,且高频响应不佳;双极晶体管音频放大器频带宽、动态范围大、可靠性高、寿命长,且高频响应好,然而它的静态功耗、导通电阻都很大,效率难以提高;场效应管音频放大器具有与电子管同样圆润、甜美的音色,同时它的动态范围宽,更重要的是它的导通电阻小,可以达到很高的效率。

分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种类繁多,常用的有A类、B类、AB类、C类、D类、E类、F类、G类、H类、S类等十余种,但适合于音频应用的只有A类、B类、AB类和D类等四种。

A类放大器A类放大器的主要特点是:放大器的工作点Q设定在负载线的中点附近,晶体管在输入信号的整个周期内均导通。

放大器可单管工作,也可以推挽工作。

由于放大器工作在特性曲线的线性范围内,所以瞬态失真和交替失真较小。

电路简单,调试方便。

A类功放只需一只晶体管给负载提供电流,在完整的信号周期内,导通角为360℃。

这种功放失真小,但往往需要很大的静态电流,效率低。

理论上,A类功放最大工作效率为25%,因此工作时需要散热片。

B类放大器B类功放由两只互补的晶体管组成,在完整的信号周期里,每只放大管都会在半个周期内导通而在另半个周期内截止,即导通角只有180℃。

由于它没有静态电流,因此效率较高,理论上,B类功放的最大效率可达78%。

然而,当输入信号接近零时,放大管存在临界导通状态,产生交越失真。

AB类放大器AB类功放是在B类功放的输入端插入两个二极管,当输入接近零时,放大管已经微导通,从而使每个放大管导通角大于180℃而小于360℃。

AB类功放克服了B类功放的交越失真,效率处在A类、B类功放之间,是传统线性功放常采用的结构。

然而,中等输出的电压通常远离电源电压,有很大的功耗消耗在晶体管上,所以,即使是精心设计的AB类功放,其效率还不是很高。

D类放大器D类(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将输入模拟音频信号或PCM数字信息变换成PWM(脉冲亮度调制)或PDM(脉冲密度调制)的脉冲信号,然后用PWM或 PDM的脉冲信号去控制大功率开关器件通/断音频功率放大器,也称为开关放大器。

具有效率高的突出优点。

D类功放的输出级由两个互补的功率管组成,在高频控制脉冲信号的推动下,功率管工作在开关状态,一个导通则另一个截止,因此,D类功放无需静态功耗,具有很高的效率。

理论上D类功放效率可达到100%,实际上也高于80%,是传统线性功放的2~3倍。

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也看上去成是一个一比特的功率数模变换器。

放大器由输入信号处理电路、开关信号形成电路、大功率开关电路(半桥式和全桥式)和低通滤波器(LC)等四部分组成.D类放大或数字式放大器。

系利用极高频率的转换开关电路来放大音频信号。

D类(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有以下优点:1)具有很高的效率,通常能够达到85%以上;2)体积小,可以比模拟的放大电路节省很大的空间;3)无裂噪声接通;4)低失真,频率响应曲线好。

外围元器件少,便于设计调试。

对比A类、B类和AB类放大器是模拟放大器,D类放大器是数字放大器。

B类和AB类推挽放大器比A类放大器效率高、失真较小,功放晶体管功耗较小,散热好,但B类放大器在晶体管导通与截止状态的转换过程中会因其开关特性不佳或因电路参数选择不当而产生交替失真。

而D类放大器具有效率高低失真,频率响应曲线好。

外围元器件少优点。

AB类放大器和D类放大器是目前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电路形式。

结构组成音频放大的目的是以要求的音量和功率水平在发声输出元件上高效率、低失真地重现音频输入信号。

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为20Hz~20KHz,因此音频放大器必须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

音频放大器通常由前置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组成。

[1]前置放大器音频信号源信号的幅度一般很小,不能直接驱动功率放大器,因此必须先将它们放大到一定幅度,这就需要用到前置放大器。

除了信号放大功能,前置放大器还可以同时具有音量调节、音调控制、响度控制和声道均衡等功能。

图2.音频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简称为功放,它的目的是给负载提供足够大的电流驱动能力,实现功率放大。

D类功放工作在开关状态,理论上它无需静态电流,具有很高的效率。

典型的D类功放拓扑结构如图3所示:它由三角波发生器、比较器、功率输出级以及LC低通滤波器组成。

图3.D类功图3为D类功放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正弦波音频输入信号与频率比它高得多的三角波信号通过比较器进行调制,得到占空比与输入信号幅度成正比的PWM调制信号,PWM调制信号推动输出功率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在功率管的输出端获得占空比不变的输出信号,该输出信号的幅度为电源电压,且具有很强的电流驱动能力。

经过信号调制,输出信号既包含输入信号和调制三角波的基波成分,同时也包含了它们的高次谐波及其组合。

经过LC低通滤波后,输出信号中的高频成分被滤除,在负载上得到与原音频信号频率相同、幅度被放大了的低频信号。

典型电路如下是AN7115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一个简单介绍。

AN7115在V=9.0V,THD=10%,RL=8Ω条件下,输出功率可达2.1W,噪声输出3mV。

极限参数:Vcc=13V,耗散功率(不带散热器)为1.2W,带散热器的条件下为2.25W。

工作温度-20—70℃,适合于小型便携式收录音机及音响设备作功率放大器。

图4.AN7115应用电路TDA2030采用V型5脚单列直插式塑料封装结构。

如图3所示,按引脚的形状引可分为H型和V型。

该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汽车立体声收录音机、中功率音响设备,具有体积小、输出功率大、失真小等特点。

并具有内部保护电路。

意大利SGS公司、美国RCA公司、日本日立公司、NEC公司等均有同类产品生产,虽然其内部电路略有差异,但引出脚位置及功能均相同,可以互换。

电路特点:1)外接元件非常少。

2)输出功率大,Po=18W(RL=4Ω)。

3)采用超小型封装(TO-220),可提高组装密度。

4)开机冲击极小。

5)内含各种保护电路,因此工作安全可靠。

主要保护电路有:短路保护、热保护、地线偶然开路、电源极性反接(Vsmax=12V)以及负载泄放电压反冲等。

二、课程设计A、课程设计的性质本课程是在前导验证性实验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命题的课程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查阅资料、设计、安装和调试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

对于提高学生的电子工程素质和科学实验能力非常重要,是电子技术人才培养成长的必由之路。

B、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模拟电子电路知识,解决模拟电子技术方面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积累实际电子制作经验,准备走向更复杂更实用的应用领域,是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前的技能培训课程之一。

目的在于巩固基础、注重设计、训练技能、追求创新、走向实用。

C、课程设计要求1、根据下面所给出的5个题目自行选择一个完成设计;2、学生自行查找与设计题目有关的参考资料;3、提出设计方案,写出设计步骤,并进行理论设计;4、熟悉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电路设计方法,并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5、购买元器件并进行电路的焊接、组装;6、熟悉常用电子仪器操作使用和测试方法;7、学习电子电路的调试和测试技术,完善作品功能。

三、课程设计题目题目2:音频功率放大电路四、设计任务和要求1、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电路形式不限),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Ω。

2、基本指标:频带宽50H Z~20kH Z,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电路输出功率大于8W。

3、输入灵敏度为100mV,输入阻抗不低于47KΩ五、原理电路设计:(1)音频放大器芯片应采用最常使用的音频放大器电路芯片TDA2030,外围元件少,实验容易成功。

TDA2030是高保真集成功率放大器芯片,输出功率大于10W,频率响应为10~1400Hz,输出电流峰值最高可达到3.5A。

其内部电路包含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且有短路保护和过热保护,安全性高,采用正输出单电源供电TDA2030音频功放电路,常采用V型5脚单列直插式塑料封装结构。

如图所示,按引脚的形状引可分为H型和V型。

该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汽车立体声收录音机、中功率音响设备,具有体积小、输出功率大、失真小等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