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技术-高层民用建筑的供配电设计及安全技术

合集下载

高层住宅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的规定范文

高层住宅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的规定范文

高层住宅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的规定范文高层住宅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应符合相关规定,以确保其安全可靠、高效节能、便于维护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住宅的需求、用电负荷、供电方式以及相关的规范标准,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

首先,高层住宅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电气规范以及当地电力公司的相关规定。

这些规定包括电气设备的选择、用电负荷评估、线路容量计算、开关设备的布置和选型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符合这些规定,才能保证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其次,高层住宅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居民的用电需求和日常生活习惯。

在确定用电负荷时,需要详细了解住户的家电用电情况、照明需求以及其他特殊设备的用电要求。

并针对不同时段的用电峰值和低谷,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负荷分配和控制,以充分利用电能资源,实现节能和降低用电成本的目标。

另外,高层住宅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

包括但不限于:保证电路的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采用合适的开关设备和保护装置;合理布置线路,避免电线过长、过细,减少线路电阻和电压降,减少电能损耗和电线发热风险;选择安全、可靠的电气设备,如防火、防爆等特殊要求的设备等。

总之,高层住宅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应兼顾安全性和实用性。

保证低压配电系统的可靠供电,满足居民的用电需求,并能提供便于维护管理的设备和系统。

合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智能控制系统、远程监测等,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人工管理的工作量。

最后,设计方案应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未来住户需求的变化。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变电站、配电房和分配装置的位置和规模,为今后扩容和改造预留充足的空间和设备接口。

综上所述,高层住宅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规定,兼顾安全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只有符合这些要求,才能保证住宅低压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居民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电力供应。

浅谈高层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电气防火措施与技术

浅谈高层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电气防火措施与技术

关键 词 : 高层 民用建 筑; 配 电 系统 ; 供 电气火 灾; 电器防 火
Ke r s alcvlbul n s p we u p ya d dsrb to y tm ; lcrc lfr ee tia iep e e to y wo d :tl ii i dig ; o rs p l n itiu in s se ee tia ie;lcrc lfr r v n in
中 图分 类 号 : U 7 T 9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4 1 (O 0)5 0 6 — 2 10 — 3 12 筑 电气 火 灾发 生特 点 没 有 人 关灯 锁 门。 ② 在 现 场 提 取 到 两 个 重 要 的物 证 分别 为 : 第 一 在 在 高 层 建 筑 中 , 了满 足 各种 使 用 功 能 的 需 要 , 气 设 备 数 量 次 起 火 点 处提 取 的 射 灯 电源 线 上 的熔 痕 和 在 第 二 次 起 火 点 处提 取 为 电 多 , 布 广 ; 着 高 科 技 的迅 速 发 展 和 应 用 , 种 电气 、 分 随 各 电子 系 统 日 的单股铜导线上的熔痕 , 为短路熔痕。 均 ③在火灾现场发现, 紫色大 趋 复 杂 , 路 纵 横 密布 , 起 火 灾 的 机 率 也 大 。 因 此 , 电设 备及 电 绒 布 质 窗 帘 ,而 该 类 布 质 在 普 通 灯 泡 射 灯 的 烘 烤 下 其 着 火 点 为 线 引 用 气 线 路 已成 为高 层 建 筑 火 灾 的 主 要着 火 源 。 据 统 计表 明我 国 的 电 10C 数 2 o。④ 经 调 查 询 问 有 关 人 员 证 实 当晚 干活 的 四 个 民工 均 没 有抽 气 火 灾 总数 居 各 类 火 灾 原 因 的 首位 。 查 明原 因的 重 、 大 火 灾 中 , 烟 , 时 起 火 点 附近 提 取 的玻 璃 和 墙 面 上 的烟 尘没 有检 测 出 易燃 液 在 特 同 因 电气原 因 引起 的 火 灾超 过 4 %。 0 电气 火 灾 对 高 层 建筑 物 的危 害 比 体 残 留成 分 , 当晚 的天 气 情 识 和 舞 旰 存 放 的物 品化 学 性 可 以排 除遗 低 层 建 筑 物 更 大 , 火 灾 特 点 主 要 表 现 为 . 势 蔓 延 途 径 多 、 害 留火 种 、 为放 火 及 自燃 引 起 火 灾 的可 能 性 。 此 电气 火 灾 的案 例 说 其 火 危 人 大 : 散 困 惑 容 易 造 成 重 大 防 亡 事 故 消 防 设 施 不够 完 备 , 救 困 明 , 疏 扑 建筑 供 配 电 系统 中 的短 路 、 载 、 触 不 良是 引起 电气 火 灾 的主 过 接 难 : 能 复 杂. 火 因素 多 。 功 起 要 原 因。 2 高 层建 筑 电气 防 火 国 内外 研 究状 况 4 高层 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电气 防火设计综述 电气 防火研究是伴随着消防科学 的发 展而发展起来。 1 8世纪 41一 级 负 荷 用 电 从 电力 网 引接 两 回路 电源 进 线 加 备 用 自投 . 7 O年代, 法国人 尤思福最先研制 了剧场防火用的阻火剂 :9世纪美 的供 电方 式 , 不能 满 足 一 级 负荷 对 供 电可 靠 性 及 连 续 性 的要 求 , 1 因 国和英国最先建立了私人火灾保险机构 , 开始 了简 单的消防器材 试 为有时发 生全部停 电事故是 由内部故障引起 的, 有的是 由电力网故 验 工 作 。 8 5年 世界 上第 一 个 发 电厂 在 巴黎 建立 ,8 8年 三 相 交 流 障 引 起 的 , 17 18 因地 区大 电 力 网 在 主 网 电压 上 部 是 并 网 的 , 以用 电 部 所 电得 到 应 用 。 由于 电力 应 用 范 围 的 扩 大 , 同 的 发 电厂 也 开 始 组 网 , 门无 论 从 电 网取 几 回 电源 进 线 , 无 法得 到严 格 意 义 上 的 两 个 独 立 不 也 联 成 电力 系统 。 网容 量 不 断增 加 , 路 电流 也 随 之上 升 , 电 短 电弧 的威 电源 。因此 , 力 网 的 各种 故 障 , 能 引起 全部 电源 进 线 同时 失 去 电 电 可 胁 也 日趋严 重。 电力 需 求 的 不 断增 长 , 全 供 电和 安 全 用 电 问题 便 源 , 成 停 电 事故 。 安 造 日益突出起来。 美国 11 9 6年制订 了《 国家 电气安全规范》对 有效地 , 级 负荷应 由两个 电源供 电 , 当一 个 电源发 生故 障时 , 另一个 预 防 电 气火 灾 , 到相 当好 的 作 用 。 起 电源 应 不 致 同 时 受 到 损 坏 。 一 级 负 荷 容 量 较 大 或 有 高 匪 用 电设 备 我国的消防事业的发展也很快 , 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 《 在《 、 高层 时 , 采 用 两 路 高 压 电源 。 应 如一 级 负荷 容 量 不 大 时 , 应优 先采 用 从 电 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 仓库防火管理规则》等规范中对 电气防 力 系 统 或 临 近 单 位 取 得 第 -K 压 电源 , 可 用 应 急 发 电机 组 , 一 也 如 火 的规 定 了相 关 技术 规 范 。 级 负荷 仅 为 照 明 或 电话 站 负荷 时 ,最 好 用 蓄 电池 组 作 为 备 用 电 源。 近 年 来 国 内 外 有 关 科 研 部 门在 电气 防 火 领 域 主 要 关 注 的 课 题 级 负 荷 中特 别 重 要 负 荷 , 上 述 两 个 电 源 外 , 必 须 增 设 应 急 电 除 还 如下 电热或火 灾热对 电线 、 电缆 的影响 ; 电线及 电缆 的可燃 源 。 为保 证 对 特 别 重 要 负 荷 的 供 电 , 禁 将 其 他 负 荷 接 入 应 急 供 电 ② 严 性、 燃烧产物和 电缆 防火、 阻燃技术 ; 防爆 电气设备 的防爆 性能 . 系统 。 , ③ ④ 充油 电气 设备的火灾预防 ; 消防 电源 与配 电的可靠�

关于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的几个问题

关于高层建筑的供配电的几个问题
袭 1 耍簦勰 年 乳曩 麟
高 层 建 筑 供 配 电 系 统 的 设 计 要 求 和 电 力设 计 ( )高层 民用 建筑 对 供 配 电系 统 要 求 一 现 代高层 民用 建筑 的特 点 ,决定 该类建 筑 的供配 电系 统设计 必 须满足 以下要求 :保证供 电电源 的可靠性 。高层 民用建筑 用电设备多, 用 电负荷 大。其 中一 、二类 负荷较 多 为保证供 电的可靠性和 企业 人 员 及 设备 的 安 全 ,一 般 取 两 路 或 两 路 以 上 的 独 立 电源 供 电 ,并 设 置 柴 油 发 电机 组 作 为 应 急 电源 ; 满 足 用 电 设 备 对 电能 质 量 的 要 求 。 由 于 建 筑 物 高 , 供 配 电线 路 长 , 为 了减 少 线 路 损 耗 及 电压 损 失 ,配 电变 压 器 可 根 据 情 况 上 楼 分 层 布 置 ; 供 配 电系 统 力 求 简 单 可 靠 , 操 作 安 全 ,运 行灵活 ,检 修方便 。正 常工 作 电源与柴 油发电机组 的应 急 电源应 自成 系统 、独立 配 电,事故 时应 能 自动切换 。消防用 电等 一类负荷在火 灾 情况下 ,由应急 电源保证连续供 电,二类负荷应保证 两回路切换供电。 低压配 电级数不宜过 多。如从变 电所 的低 压配 电装置 算起,则配 电级 数一般不 多于四级,重要负荷 不超过一级 。总配 电长度 一般 不宜超过 2 0 ,每路干线 的负荷计算 电流一般不宜大于 2 0 ;变配 电设备 的布 0m 0A 置应便于安 装和维护 。高层 民用建筑 的地 下层通常有两 层,宜将总 配 电室 ( 变电所) 设在地下一层 。柴 油发电机宜用风冷式 机组,且机房最 好设置在地 下一层;一是便 于通风 冷却 ;二 是可与变配 电室 中的设备 共用运输通道 。为防火的需要 ,不宜设胃可燃 油浸的 电力变 压器、高 压 电 容 器 和 多 油 开 关 , 而 应 采 用干 式 变 压 器 与 高 压 真 空 开关 。 各 楼 层 配 电室宜设在 电气竖井 内,一般情 况下配 电箱 与 电缆分装在 竖井 内的 不 同 侧 面 ;供 配 电 系 统 的 网络 设 计 应 合 理 。 高层 民用 建 筑 中 的 低 压 配 电网络多采用混 合式配 电系统 。其 中地下室与裙 楼部分采用放 射式配 电,主体部分采用 树干式配 电。根据 负荷大小和楼 层层数 的多少,决 定选 用分区树干式 还是母线树干式 配 电系统 。树 干式的配 电形式一般 为电缆或插接式绝 缘母线槽沿垂直 的 电气竖井 内敷设;要适应 建筑的 发展 。随着经济 的发展,新设备 、新材料 、新功 能等不断增 多,因此 供 配电系统应适 应高层 民用 建筑不 断发展的需要 。 ( )高 层 建 筑 电 力 负荷 确定 二 根据 高层 建筑 的性质 、规模 ,明确 建筑 相关 电力 负荷等 级 ,结 合 当地 的供 电网 的实 际情 况 ,确定 高层 建 筑供 电电源 的 电压等 级 、 电源 回路 数 、专线 电源还 是 公用 电源 以及是 否设 置 自备 电源 等 。 国 内高层建筑 电源 一般 以 1 K O V电源 为主 ( 以下讨 论仅 1 K O V电源 为例) , 对超大型 的高层 建筑 ( 也有 取 3 K 群) 5 V电源 ,甚至 1 O V电源 的。电 K l 源 回 路 数 应 根 据 电力 负 荷 等 级 的 要 求 进 行 引 取 :一 级 负 荷 要 求 由两 路 独 立 电源 供 电 : 二 级 负 荷 要 求 由 两 个 回 路 电源 供 电 ( 要 求 相 互 独 立 , 不 有 困 难 时 可 由一 路 专 线 电源 供 电) 。在 实 际工 程 设 计 中 , 由于 目前 电 网 的发展 ,工程投 资等方面 的限制,除非是极 为重要 的一类 高层建筑工 程,一般是很难 引取两种独立 电源的 。高层 建筑 的供配 电系统 ,包括 高压供配 电系统 和低压供配 电系统 。对一个 高层建筑 的供 配 电系统 的 设 计 , 除 了考 虑 技 术 方 面 ( 要 为 规 范 要 求 ) 因 素 外 , 尚 应 考 虑 工 程 主 的 投资 ,运行 管理 诸方 面 的因素 。为 了保证 供 电可靠 性 ,现 代 高层 建筑 至少应有两个独立 电源 ,具 体数 量应视 负荷 大小及 当地 电网条件 而定 。两路独立 电源运行方式 ,原则上是两路 同时供 电,互为备用。另 外,还须装 设应 急备用柴油发 电机组 ,要 求在 1 秒钟 内 自动恢复供 电, 5 保证 事故照 明、电脑设备 、消防设 备、 电梯等 设备的事 故用 电。 = 高 层 建 筑 供 配 电 设 计 中 应 注 意 的 几 个 问题 ( ) 变 压 器 的 调 试 一 变压 器是 供配 电系 统的核 心设 备 ,在运 输和 保存 的过程 中,可 能有 机械 损伤 和受潮 。安装前 必须 严格 进行 外观检 查和 电器 性 能测 试 , 如不 合 格 ,一 定 要及 时处 理 ,合 格 后 方 可就 位 。 在 高层 建 筑 电气 设计 中 ,如 何合 理确 定配 电变压 器 的容量 ,是 十分 重要 的 。对 于用 户 来 说 , 既希 望 变压 器 的 容量 不 要 选得 过 大 ,以 免增 加 初 投

高层住宅楼供配电毕业设计论文

高层住宅楼供配电毕业设计论文

序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城市用电量更是急剧增加。

目前,我国一般大、中型城市的市中心地区每平方公里的负荷密度平均已达左右,有些城市市中心局部地区的负荷密度甚至高达上万千瓦,乃至几万千瓦,且有继续增长的势头。

不但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技术的进步,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也越来越快,1992~1994年间,我国仅建设部系统每年建成的10层以上建筑就达800~900万㎡,加上其它部门,估计每年建成10层以上建筑在1000万㎡以上。

目前,全国已建成的高层建筑约为1亿㎡,一万幢左右,而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发展。

相应的,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则会增加许多新内容,而首当其冲的则是高层建筑的供配电设计。

供配电设计,就是要完成对电力的供应和分配的设计问题。

电力是现代工业生产、民用住宅、及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现代文明的物质技术基础。

没有电力,就没有工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现代社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都是建立在电气化的基础之上的。

做好供配电工作,对于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实现工业现代化,保证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用建筑的供配电设计主要包括:高压供配电系统,低压供配电系统,动力照明干线系统,配电箱系统,电缆导线的敷设,各种电器设备的选型,安装,建筑防雷接地等等。

它的基本要求为:可靠,间接,安全,可选择性。

高层配电设计要求在满足国家有关经济技术效果的前提下,还必须严格按照供配电有关技术规定和相关原则进行设计。

其相关原则概括如下:1.必须遵守有关国标,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做关于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方面的针对性设计。

2.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考虑到扩建。

3.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的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配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满足供配电要求。

供配电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 刘成刚

供配电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   刘成刚

供配电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刘成刚发表时间:2018-11-11T11:11:37.78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作者:刘成刚[导读] 摘要:为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重视其中的电气施工环节。

(济南职业学院山东省济南市 250103) 摘要:为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重视其中的电气施工环节。

在进行该项施工作业前,必须选择合适的供配电系统。

根据所选系统的电气设计原则与特点,合理设计电气施工的集体内容,以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满足使用者要求。

供配电网架构是比较繁杂和难于部署的体系,相关的电力方面的配置在数量上还不能增长,另外相应的效能还是极为落后的,缺乏相应的完备的布控能力,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自动化体系还不能实现完好的匹配等情况,这就导致出现突发事件的次数越来越多。

因此对建筑供电可靠性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供配电技术;高层建筑;运用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超高层公共建筑不断的涌现出来,但是如何科学的设计超高层公共建筑的供配电成为了一个难题。

1 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施工的特点建筑供配电电气施工安装作为一项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作,它涉及专业较多,且范围较广,包括土建、给排水、暖通等专业。

因此,在建筑供配电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电气供配电工程的特殊性,加强与各个专业的协调与配合,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减少电气供配电施工问题的发生,进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电气供配电安装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环节,与土建施工关系较为密切,因此在电源进户、管道敷设,防雷接地安装过程中,应在土建施工中预埋构件和预留孔洞,以确保后期施工正常进行。

2 民用建筑供配电体系及其稳定性民用建筑供配电体系当中,生产、配发、传输以及消费是构成其的核心内容,从形式的视角分析,其也可以部署为发电部分、输电机构、配电体系和收费环节等相应结构。

民用建筑的供配电体系的稳定性主要是指电力体系能够依照相应的水平规范和民众需用的数量源源不断地向民众输送电力和电能等资源。

高层建筑供配电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供配电技术分析

高 层 建 筑 由 于 供 电 负 荷 性 质 及 用 电 容 量 大 小 都 有 其 自身 的 特 电 , 固 此 , 研 究 高层 建筑 的 供配 电问题是 十分 必要 的 一 I负荷等级 高 层 建 筑 供 电 负 荷 丈 , 而 须 对 各 种 用 电 负 荷 进 行 限 制 分 级 , 保 的 一 定 因 该 要 保 , 停 的 则 停 , 别 对 待 . 样 既 做 到 供 电 台 理 又 不 造 成 用 电 浪 费 增 加 成 该 区 这
电: 安 全 出 口照 明 、 纳 台 和 会 计 室 照 明 .∞ 廊 照 明 和 5 % 的楼 梯 间 照 明 . 出 2 走 0
维普资讯
登整 .r r l
合 理 确定 。
812 根 据 地 质 资 料 , 泥 .. 淤
质 土 抗 剪 强 度 低 , 开 挖 后 的 实 但 际 情 况 . 泥 质 土 自立 高 度 远 大 淤 于 2 1 主 要 的 原 因 是 地 连 墙 有 .m, 较 好 的 止 水 效 果 . 层 大 多 为 弱 土 透 水 层 , 方 开 挖 暴 露 后 , 泥 土 淤 质 土 逐 步 固 结 . 剪 强度 提 高 。 抗
重混 乱者 。
综 台 指 标 判 别 支 护 结 构 的 安 全 是 基 坑 支 护 工 程 成 功 的关 键 。 8 15 本 程 在 地 连 墙 顶 .. 工 部 设 置 了 16 宽 冠 粱 . 监 测 .m 从 情 况 来 看 ,设 置 冠 粱 后 大 大 提 高 了 地 连 墙 的 整 体 性 . 减 少 了 变位 。 81 .6 开 挖 反 压 土 部 分 负 = . 层 土 方 时 .采 用 分 块 蚕 食 的 方 法 行 之 有 效 , 始施 工 时 , 次 开挖 开 一 跨 数 较 多 , 连 墙 变 位 较 大 . 改 地 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 开 挖 一 跨 , 工 一 跨 , 挥 了 支 施 发 撑 作 用 . 连 墙变 位较 小 = 地 &17 采 用 人 工 挖 孔 的 方 法 . 施 工 逆 作 柱 , 础 部 分 采 用 UE 基 A 砼 . 后浇j 与 昆凝 土 结 合 凿 毛 至新 鲜混凝土面 , 实践 证 明 是 行 之 有 效的。 818 从 监 测 的 情 况 可 以 .. 分 析 , 基 坑 反 压 土 范 围 以外 开 在 挖 , 即 使 在 理 论 破 裂 面 以 外 开 挖 .支 护 结 构 仍 有 较 大 变 位 , 在 施 工 中应 予 充 分 重 视 ( 一 作 者 : 海 市 建安 昌盛工 程 第 珠 公 司 。 9 2年 获 碗 士 学 位 ) 19

住宅建筑中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住宅建筑中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作者简介:李彩娟(1977-),女,陕西渭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

近年来,随着住宅建筑规模的增大,人们对住宅建筑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供配电系统设计中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属于强制性标准,电气设计时审查要求非常严格,在电气设计中供配电系统主要核查一级负荷及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措施,备用电源与应急电源的关系、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的关系。

因此在电气设计时,首先应该正确划分负荷级别,再根据一、二、三级不同级别的负荷采取不同的供配电措施。

一、住宅建筑的负荷分级在住宅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中首先根据住宅小区的建设规模、设计定位、使用标准、防火分类、耐火等级要求,按照现行的设计规范准确划分负荷的级别。

结合《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对住宅建筑中的负荷分级如表1。

高层住宅建筑中的一、二级用电负荷多为消防负荷及非消防必保负荷。

在供配电系统设计说明住宅建筑中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李彩娟(兰州工业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摘要:本文对住宅建筑中的负荷分级及供电措施进行了阐述,并就住宅供电设计中容易出错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负荷分级;供电措施;消防用电设备负荷分级一级负荷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用电设备名称1.超高层及一类高层住宅中的客梯、生活泵、排污泵;变配电所、柴油发电机房2.一类高层住宅中的消防用电设备(消防水泵、消防电梯、排烟风机、加压风机等)、应急照明、主要通道、楼梯间的照明、航空障碍照明;安防系统、电子信息机房;变配电所、柴油发电机房超高层住宅中的应急照明、航空障碍照明;安防系统、电子信息机房供电措施必须采用双重电源供电除由双重电源供电外,应增设应急电源表1住宅建筑负荷分级备注:表中的超高层住宅指高度超过100m 或层数在35层以上;一类高层住宅指层数在19-34层的高层住宅;二类高层住宅指层数在10-18层的高层住宅。

008科技与产业中要分别交代一、二、三各级负荷所对应的用电设备名称与容量。

建筑供配电技术-部分(2024版)

建筑供配电技术-部分(2024版)
取半小时平均最大负荷P30 (亦即年最大负荷Pmax)作为计算负
荷。
计算负荷是供电设计计算的基本依据。
负荷计算只能力求接近实际。
确定计算负荷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主要介绍简便实用的
需要系数法。
第二节

01
02
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需要系数法的基本公式及其应用
Kd
需要系数Kd
30
e
因此,按需要系数法确定三相用电设备组有功计算
36
27
45
68.37
3
电焊机
3
10.5(65%)
0.35
8.46(100%)
0.35
2.68
2.96
7.94
8.46
12.85


202.9
157.94



192.8
150.04
244.31
371.2



总计
取KΣ=0.95
表3-1
例3-2的电力负荷计算表
第三节 单相用电设
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
问题,可按下列换算公式进行换算:
A
B
C
PA=pAB-APAB+pCA-APCA
(3-24)
QA=qAB-APAB+qCA-APCA
(3-25)
PB=pBC-BPBC+pAB-BPAB
(3-26)
QB=qBC-BPBC+qAB-BPAB
(3-27)
PC=pCA-CPCA+pBC-CPBC
(3-28)
QC=qCA-CPCA+qBC-CPBC
t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双回路供电
双回路供电方式可以 是右图所示的双电源 供电,也可以是单电 源双回路供电。在单 电源双回路供电时, 当供电电源或母线发 生故障时整个建筑的 供电电源还会中断。
有些地区电力供应较紧张,仅能供给高层建筑一个电源时,应注 意在建筑群内应设立柴油发电机组,作为高层民用建筑的备用电 源。
7.1.4 高层民用建筑对供配电系统的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的配电级数不宜过多。如从变电所的低压配电装置算起, 其配电级数一般不要多于四级,重要负荷不超过一级。总配电长度一 般要求不超过200m,每路干线的负荷计算电流一般不宜大于200A。
4.选用设备尽可能与IEC标准取得一致
高层民用建筑选用的设备、元件和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既要安全 可靠又要体型紧凑,要求尽可能与IEC标准取得一致。
6.供配电系统的网络设计应合理
高层民用建筑中的低压配电网络多采用混合式配电系统。其中地下室与 裙楼部分采用放射式配电,主体部分采用树干式配电。根据负荷大小和 楼层层数的多少,决定选用分区树干式还是母线树干式配电系统。树干 式的配电形式一般为电缆或插接式绝缘母线槽沿垂直的电气竖井内敷设。
7.适应高层民用建筑的扩建发展
需要系数法
住宅建筑的一般用电水平,需要系数Kd由 接在同一相电源上的户数确定。需遵循的 原则如下:
① 20户以下取0.6以上。
② 20~50户取0.5~0.6。
③ 50~100户取0.4~0.5。
④ 100户以上取0.4以下。
功率因数可综合考虑在0.6~0.9范围内选取。
3.动力负荷的计算
高层建筑的动力负荷计算也可采用需要 系数法确定。但当动力设备之间的容量 差值较大、动力设备的总容量较小或台 数较少时,宜采用二项式法计算动力负 荷。
④高层民用建筑由于要营造出舒适的 生活环境,内部建筑装修标准高,装 饰复杂;
⑤高层民用建筑火灾隐患多,必须强 调符合其要求的消防措施。
7.1.2 高层民用建建筑
19层及19层以上的高 级住宅称为一类建筑
10~18层的普通住 宅称为二类建筑
医院、百货楼、展览楼、财贸金融楼、电信 楼、广播楼、省级邮政楼、高级旅馆、重要 办公楼、科研楼、图书馆、档案楼等。这些 建筑高度若超过50m,可视为一类建筑;如 果建筑高度不超过50m,则属于二类建筑。
5.变配电设备的布置应便于安装和维护
高层民用建筑应采用干式变压器和高压真空断路器,高压电容器和油断 路器;宜将总配电室或变电所设置在地下一层。柴油发电机组的机房最 好设置在地下一层,宜采用风冷式;高层民用建筑的各楼层配电室宜高 在电气竖井内,一般情况下配电箱与电缆分装在竖井内的不同侧面。
7.1.4 高层民用建筑对供配电系统的要求
二项式法
采用二项式法确定高层建筑的动力负荷更为确切。计算之前,需对建 筑内动力负荷的运行工况进行分析、确定,以使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 际。一般情况下,楼内电梯、空调机组、生活水泵等设备,除备用外, 均应按运行计算。动力负荷计算越精确,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 性越强,用电设备的使用效果越好。
7.1.4 高层民用建筑对供配电系统的要求
为保证高层民用建筑供配电 系统的可靠性和住房人员的 人身安全以及设备安全,对 高层民用建筑的供配电系统 提出如下要求:
1.保证供电电源的可靠性
高层民用建筑由于用电设备多、用电负荷大, 其中还包括有一、二级负荷,因此要求取两路 或两路以上的独立电源供电,并设置柴油发电 机组作为应急电源。
7.1.4 高层民用建筑对供配电系统的要求
消防、保安、污水处理等动力设备
1. 电力负荷等级
高层民用建筑的用电负荷分为三级:一类建筑的消防用电设备为一 级负荷;二类建筑的消防用电设备为二类负荷;一、二类建筑中, 非消防电梯为二类负荷,其余为三类负荷。
2.照明负荷的计算
搞好高层住宅的电气设计,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确定住宅小区的电力
计算负荷。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新设备、新材料、新功能等不断增加到高层民用 建筑中,为适应高层民用建筑的发展,考虑扩建需求,要求高层民用建 筑的供配电系统应适应其不断发展的需要。
7.2 高层民用建筑对供电电源及变压器选择
7.2.1 高层民用建筑的供电电源 1.双电源供电
两路电源能够保证各路电源的独立性,当一路电源因故障停电时, 另一路电源还能保证建筑物的可靠供电。
§7.1 高层民用建筑的供配电设计特点 §7.2 高层民用建筑的供电电源及变压器的选择 §7.3 高层民用建筑的接地保护 §7.4 建筑电气安全技术 §7.5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 §7.6 高层民用建筑的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
内容:高层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的供电电源及变
压器的选择;高层民用建筑的接地保护;火灾自动 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高层民用建筑供配电系统的 配电方式;建筑电气技术中的防雷、电涌等技术。
建筑高度大于24m的民用建筑均可称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 民用建筑视为超高层建筑。有新《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里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 层建筑结构。
7.1.3 高层民用建筑的电力负荷
照明负荷
分 类 动力负荷
住宅用电及生活照明
重点:高层民用建筑供电电源及变压器的选择;
建筑电气技术中相关安全技术。
7.1 高层民用建筑的供配电设计特点
7.1.1 高层民用建筑的特点
①人员密集、建筑面积大且楼层高;
② 高层民用建筑往往集办公、娱乐、 商业等功能于一身,因此具有多元化 功能;
③与现代化管理手段相配套的消防、 空调、给排水等配套设备较多;
2.满足电能质量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由于建筑高,所以供配电线路长, 为了减少线路损耗及电压损失,配电变压器可 以根据设备情况按楼层分层布置。
3.满足安全、可靠、经济、灵活的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的供配电系统正常工作电源与柴油发电机组的应急电源应自 成系统,独立配电,事故时应能自动切换。除此之外,高层民用建筑的供 配电系统应力求简单可靠,操作安全,运行灵活,检修方便。高层民用建 筑内的消防用电等一类负荷在火灾情况下,由应急电源保证连续供电;二 类负荷应保证两回路切换供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