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城市数据资料

合集下载

青白江区生活怎么样

青白江区生活怎么样

青白江区,一座年轻而厚重的城市,已走过悠悠60载岁月。

在青白江生活是种什么体验?现代、时尚、充满烟火气、舒适、方便……你能想象到的样子这里都有。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四川化工厂、成都钢铁厂以及成都化肥厂、铁道部成都桥梁厂、四川化工机械厂、成都化学纤维厂等企业的相继建成,让青白江作为西南地区新兴的工业区,正式步入历史舞台,也让这座城市刻下深深的工业印记。

改革开放春风起,联通生活区的青江路和连接厂区的团结路串联起城市的主动脉。

“川化一村、三村”“成钢八千、九千”等厂区宿舍充满烟火气,公园、广场、电影院、文化宫、职工俱乐部让市民的娱乐休闲多姿多彩。

川化体育场的球场和泳池留存着孩子们夏天的记忆,怡湖公园的游船、长廊、吊桥、堤岸回荡着几代人的欢声笑语,15路公交车留下人们奔波的身影。

热闹无比的菊花展、灯会,人潮涌动的花鸟市场、怡湖市场都让人流连忘返。

每年春季举办的桃花诗会更延续至今,“城厢之春”艺术节已连续举办29届。

这些构成了青白江人共同的时代记忆。

岁月如歌,不变的是家乡味。

走进青白江街头巷尾间的特色老店,平平无奇却又弥足珍贵,熟悉的味道中全是浓浓的“回忆杀”。

保留工业底色,活化工业遗存,并融入现代化的特色,
大时代1956公园、陆港绿道、特色街区赋予城市生活无穷的想象力。

青白江人还把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

优质的教育资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医疗配套、便利的商业设施,让生活变得无忧;老工业基地华丽变身对外开放前沿,轻松开启“国际范儿”的生活模式,在此就能“逛欧洲”“买全球、卖全球”;公园城市建设如火如荼,“身在城市中住在公园里”的新生活也别提多带劲。

09青白江市场调研报告

09青白江市场调研报告

04
市场趋势
市场发展前景
行业增长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消费者 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青白江市 场发展前景广阔。
消费升级趋势
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他 们对商品品质和服务的要求也在 不断提高,这将推动市场向高品 质、个性化方向发展。
多元化发展
青白江市场正逐渐向多元化方向 发展,包括产品种类、品牌、销 售渠道等方面,以满足不同消费 者的需求。
消费者购买习惯
购买渠道
消费者主要通过超市、便利店等实体店铺购买日常消费品 ,同时也会选择网购等线上渠道购买一些非日常用品。
购买频率
消费者购买日常消费品的频率较高,一般会选择就近购买 ,对于一些高端产品或服务则会选择到特定地点或通过特 定渠道购买。
购买偏好
消费者在购买日常消费品时,一般会选择价格适中、品质 有保障的产品,对于一些高端产品或服务则会更加注重品 牌、品质和服务等方面。
市场机会和潜力
新兴市场机会
01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消费升级的趋势,青白江市
场将迎来更多的新兴市场机会。
线上线下融合
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融合将成为青白江市场发展
的重要趋势,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潜力。
绿色环保趋势
03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将成为青白江市场发展的重要
趋势,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潜力。
消费者构成
年龄构成
以中青年为主,消费能力较强。
性别构成
男女比例大致相当,女性略多。
职业构成
以白领、蓝领等上班族为主,也有部分学生和家庭主妇。
消费者购买力
收入水平
消费者收入水平普遍较高,具有一定 的购买力。

青白江市场分析

青白江市场分析

唐巴路北片区
唐巴路以北、成绵高速以东区域
规划中的新兴综合性社 区
远离工业区,居住环境最好,现目前大 多为农业用地,配套缺乏 成都最为集中的工业区,以冶金、化工、 建材业为主
城南工业园区
主城区以南、川陕路以东
工业区和货运仓储区


青白江区域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域内寺、庙、祠堂众多,
住宅面积
750000
2008年 750000
2009年 400000
2010年 1450000
2011年 400000
2012年 400000
数据来源:青白江统计局
单位:㎡ 1000000 900000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青白江区本地消费保持增长趋势
2008-2011年青白江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稳步增长,市民的可支配收入不断上升,
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以住房、汽车、旅游、信息产品等为代表的新 的消费热点正在加速形成。
数据来源:青白江统计局
城市发展规划分析
总体规划 城市近期规划(至2010年)城区规划有
数据来源:青白江统计局
商品房以及二手房成交分析
商品房成交套数
8000 6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二手房成交套数
二手房成交套数


青白江是成都通往绵阳、南充的门户,是成(都)德(阳)绵(阳)经济产业带的重要环节,是
成都城北副中心所在地。区内化工、冶金、建材、机械等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 规模效益初步显现,已成为成都市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化工、冶金、建材基地和交通、能源调控枢纽。

成都市各个区域人口分布

成都市各个区域人口分布

成都市共辖9个区、4个市、6个县。

青羊区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47万。

邮政编码610031。

区人民政府驻江汉路222号。

辖太升路、草市街、西御河、汪家拐、黄瓦街、新华西路、草堂、府南、东坡、金沙、黄田坝、苏坡、文家14街道。

锦江区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39万。

邮政编码610011。

区人民政府驻书院南街。

辖盐市口、春熙路、督院街、合江亭、龙舟路、莲新街、双桂路、沙河、书院街、水井坊、牛市口、东光街、狮子山、柳江、三圣、成龙路16街道。

金牛区面积108平方千米,人口64万。

邮政编码610036。

区人民政府驻沙湾路65号。

辖九里堤、驷马桥、黄忠、人民北路、工业学院、茶店子、抚琴、西安路、五块石、金泉、荷花池、营门口、凤凰山、沙河源、天回15街道。

武侯区面积78平方千米,人口62万。

邮政编码610041。

区人民政府驻武侯祠大街。

辖浆洗街、望江路、玉林、跳伞塔、火车南站、双楠、晋阳、红牌楼、机投桥、金花桥、簇锦、簇桥、华兴、芳草街、肖家河、石羊场、桂溪17街道。

成华区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58万。

邮政编码610051人民政府驻一环路东二段。

辖二仙桥、猛追湾、跳蹬河、新鸿路、万年场、双桥子、桃蹊路、双水碾、建设路、青龙、保和、圣灯、龙潭、府青路14街道。

龙泉驿区面积555平方千米,人口51万。

邮政编码610100。

区人民政府驻龙泉街道。

辖龙泉、大面、十陵、同安4街道,洛带、西河、柏合、黄土、茶店、洪安、山泉7镇和万兴乡。

龙泉驿区辖16个镇、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78389人。

其中:龙泉镇100582 、大面镇31146 、洛带镇23281 、柏合镇19504、西河镇30256、洪河镇26466、十陵镇53124 、义和镇14721 、文安镇14793 、同安镇25194 、茶店镇16773 、黄土镇15281 、兴龙镇28199 、平安镇30815 、山泉镇13030、万兴乡6932 清、水乡6057 、长安乡7218。

成都市青白江城厢镇

成都市青白江城厢镇

•关键字:风景园林,护城河,规划设计[1][2][3]成都市青白江城厢镇是一座千年古镇,历史悠久,镇内文物古迹众多,据考证,城镇本身形成的历史,应上溯至两汉。

城厢镇通过利用现有的自然、人文优势,发掘历史文化,创造古城新貌,带动城厢镇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城厢镇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

通过护城河景观规划设计,将其打造成为城厢镇的标志性景观,必将推动城厢镇的整体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使城厢镇的人文、生态、环境得到巨大改善,最终使城厢镇的经济水平得到更大的发展。

1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1.1项目概况城厢镇位于成都平原的东北部,青白江区内东北部,属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面积约1.16km2。

城厢镇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和东北风。

该镇居长江流域沱江水系,流经全镇的有茅家河和绣川河等。

城厢镇内无系统的排污管网和垃圾收集站,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排入河内,临河居民更是将生活垃圾直接倒入护城河中,严重破坏了的水质,使镇内居民生活质量下降。

1.2现状分析1.2.1与城镇布局的分析城厢镇护城河北临唐巴公路,西向太城路,护城河环绕于老城区外围。

北接茅家河,河水由北向南,由西向东流入绣川河,全长约3.3公里。

由于古镇布局格局完整,因此,护城河是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1.2.2在城镇绿地系统中的地位城厢镇城市绿化建设发展较为迅速,对改善城市景观面貌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人均绿地面积8.40平方米,绿地率11.75%。

城厢镇自然环境朴实、优美,规划结合现状环境条件及水域,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型绿地系统。

(1)绿点:分布在护城河上的街头绿地、广场。

(2)绿线:护城河两侧控制的10-20米不等的古镇绿色屏障;沿保留沟渠两侧控制的10米宽绿化带。

(3)绿面:护城河上的三所公园,彭家珍公园、西街文化公园、绣川河生态公园。

三个公园主题不一,设计思路皆不相同。

成都市青白江区

成都市青白江区

季度;详见表 1-4。
表 1-4
2013 年空气污染指数
项目
P 二氧化硫 P 二氧化氮 P 可吸入颗粒物 P 综合指数
1 季度
1.186 0.647 1.942 3.775
2 季度
0.708 0.523 0.996 2.226
3 季度
0.510 0.396 0.707 1.613
4 季度
0.819 0.608 1.289 2.717
第 1页共 14 页
1
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2013 年,青 白 江 区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自 动 监 测 子 站 共 有 区 监 测 站 、 城
厢 镇 两 个 点 位 ,控 制 范 围 约 31 平方公里。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PM10)。青白江区城区的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全年空气质
第 6页共 14 页
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监测断面水质状况 2013 年度,饮用水源农水局断面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古城桥断面未达到Ⅲ
类水质标准,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超标 0.97 倍);毗河二桥断面未达到Ⅲ类水
项目
SO2
mg/m3)
年均值
0.06
NO2
(mg/m3)
0.08
PM10
(mg/m3)
0.10
降尘
(t/km2·30日) 6.34
硫氧化物
· · (mgSO3/100cm2 碱片 日) 0.25
降水
(pH) 5.6
日均值
0.15
0.12
0.15
/
/
/
标准名称 GB3095-96 GB3095-96 GB3095-96
成都市青白江区 2013 年度环境质量报告书

青白江发展前景

青白江发展前景

青白江发展前景青白江是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成都市西南部,是成温泸(成都、温江、泸州)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

青白江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展望。

首先,青白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青白江位于成温泸经济圈的核心区域,毗邻成都市温江区和郫都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青白江拥有成都至泸州铁路和320国道等重要交通干线通过,同时还有成都地铁7号线在建,未来交通发展潜力巨大,这将为青白江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青白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青白江地处巴蜀平原,农业资源丰富,是四川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同时,青白江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充足,人才储备丰富。

这些资源的丰富度将有利于青白江的农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再次,青白江在市场开放和改革创新方面具有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青白江市积极推进市场开放和改革创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

青白江拥有多个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尤其以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行业较为发达,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推动,青白江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最后,青白江在旅游业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青白江临近峨眉山,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青白江已经成为峨眉山的重要门户城市之一,旅游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将带动青白江的餐饮、住宿、文化娱乐等相关产业的繁荣,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综上所述,青白江发展前景广阔,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青白江将成为一个既有现代化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的现代化新兴城市,也是成温泸经济圈的重要增长极。

银犁项目资料

银犁项目资料

银犁项目情况介绍成都银犁冷藏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新建项目所在地为青白江区大宗散货物流园区内,现将青白江区的基本环境情况介绍如下:成都市青白江区位于成都市城区东北部,距成都25公里,全区面积392.41平方公里。

东邻金堂县,西界新都区,南连龙泉驿区,北与广汉市接壤,处于四川省最具经济活力的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经济发展带中心及成渝经济区、攀西经济圈交汇点;该区处在宝成铁路、沪汉蓉大通道(达成铁路)、成渝铁路、成都北编组站、成南高速、成绵高速的交汇处,是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物资进入成都及西部地区的集散地,是国际公认发展现代物流之最佳区域。

按照成都现代物流发展框架,成都市将加快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货运能力,构建成都连接沿海港口、沿边贸易城市、中心城市的铁路货运快速通道,加快大弯货站、花龙门货站的扩能改造工程,积极探索“内陆自由港”的发展模式,实现构建“西部香港”的发展愿景。

在此背景下,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于今年年初提出建设“西部物流枢纽项目”,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是该项目“两站两园区一中心”(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物流商务和行政服务中心)中的子项目之一,同时,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也被列为2008年四川省50个重大项目中的30个重点支持项目之一。

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的建设,将大幅度缩短作为内陆腹心地的成都与沿海港口的时空距离,拓宽四川经济发展空间,对整个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新青工业组团、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经济带的产业聚集、经济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对进一步拓展成都市的发展空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承接全国产业转移,引进并形成产业新基地起到重要作用;更将对成都市、特别是青白江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立区、工业强区、构建北部新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项目区域的综合交通情况1、铁路成都处于我国西部与中部的交汇地带、西南和西北的通道,具有承东启西,联北进南的重要作用,是西南最大的铁路客货运枢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成都﹒青白江生态青白江物流青白江工业青白江商贸青白江2011年成都(青白江)第二届樱花旅游文化节胜利闭幕。

展示并显著提升了青白江生态优美形象。

节会开幕以来,共吸引国内外游客400余万人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亿元,服务业增加值3.8亿元,签订各种投资协议20个,协议投资额达238亿元。

青白江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目标定位,全力推出以汉唐文化为基调、樱花大道为环线、两片水体为脉络、连绵山丘为风貌、八园十六景为特色,面积1300亩的凤凰湖二期项目区。

将青白江凤凰湖打造建设成“中国最大赏樱之都、世人首选赏樱胜地”。

成都市青白江区地处成都市东北部,东连四川省金堂县,南邻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接成都市新都区,北靠四川省广汉市。

区境地形呈现西北平坝向东南丘陵山区的走势,东西间距31.6公里,南北跨距28.4公里;最高海拔916米,最低海拔451米。

全区幅员面积为378.94平方公里,2009年年末总人口408594万人。

青白江区40万人口中,现有26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弥牟镇、城厢镇、红阳街道和大弯街道,其中常驻少数民族2900余人,主要以回族为主,有2118人,是川西最大的回族群众聚居地,另有土家族176人,彝族116人,藏族104人,满族94人,苗族83人,壮族45人,蒙古族23人,白族、土族、侗族、瑶族、傣族、哈尼族等其他少数民100余人,呈散居形态分布。

区属乡镇个,主城区由大弯和红阳街道办事处所辖,建成区面积28.57平方公里,距成都市主城区25公里。

在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排名中,首次跻身四川“十强县”行列。

一、区位优势青白江区地处中心城上游,是成都市北大门,是成都市通往绵阳、南充的门户,位于四川省最具经济最发达、城市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的成(都)德(阳)绵(阳)经济产业带和成渝经济区的汇合处,东临金堂县,西接新都区、南依龙泉驿区、北靠广汉市。

区内在建的中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由“两站(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两园区(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成都青白江散货物流园区)一中心(集行政管理中心、商贸会务中心和交易展示中心于一体的配套心)组成,建成成都地区重要的化工、冶金、建材和物流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基地。

二、交通网络发展情况(规划)与“西部第一、全国一流”推荐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相适应,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骨架网络,完成两条高速公路建设(成德巴、第二绕城)、二条铁路建设(成兰、宝成铁路下行线改造),配套建设集装箱物流园区和公路物流中心,形成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体的综合运输通道。

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城市新格局,完成2条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轻轨3号线延伸段)、完成5条快速通道(青南、清龙、成青北延、大件路、石化基地大件路),200公里农村产业道路建设,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快速通道及农村公路为主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融入成都经济区半小时交通圈,强化区域一体化范围内客货运输的城际服务。

到2015年,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870公里,铁路里程达到85公里,公路路网密度达到2.3公里/平方公里,通畅率达到100%。

三、交通网络的布局及建设情况区内现有“五纵六横”的骨架路网,其中国省干线公路5条,分别是成南高速公路、成绵高速公路、108线(大件路)3条国道和省道唐巴公路以及连接主城区免费通行的成青快速通道;县级公路7条,分别是跨地区县道三西路、广大路,跨区县县道成环路、大石路、云石路、龙赵路、青解路。

“十一五”期间,青白江区大力加快交通基础建设,新改建县级公路63.44公里、乡村道路313公里,形成以国省干线为骨架、乡村公路为脉络的“七纵(增加第二绕城高速,清龙路)七横(增加青南大道)”的路网格局。

目前全区公路总里程已达到694.278公里,其中按行政等级分国道31.24公里,省道23.985公里,县道134.371公里,乡道403.635公里,村道101.087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25.8公里,一级公路56.072公里,二级公路43.669公里,三级公路74.173公里,四级公路488.948公里,等外公路5.016公里。

公路密度为1.8公里/平方公里。

交通人居经济(农业、工业、商业、第三产业)青白江区是成都市著名的工业区,已形成冶金、建材、机械、化工等支柱产业。

区内现有工业企业53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3家;工业集中发展区面积22.6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度达90%以上。

2009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95.65亿元,同比增长22.3%;工业投资完成68.94亿元,同比增长25.2%;政府投资项目地方产品综合配套率达90.2%。

十大产业振兴政策汽车产业钢铁产业装备制造业纺织产业船舶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轻工业石化产业有色金属业物流业禁止产业严重污染环境小规模造纸产业原糖料项目,白酒、酒精、味精、麸酸、糖精等合成甜味生产线硫酸工业转炉炼钢、电炉炼钢、高炉炼铁及炼铝项目水泥生产线玻璃纤维项目石棉制品、放射性制品项目实心粘土砖、瓦及相关制品2、其他禁止发展的项目马路市场,大棚式简易市场,沿街沿路市场产业发展方向及目前区域重点企业方向:在成都市新一轮的产业规划布局中,青白江区定位为成都市的冶金建材、机电设备及载货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和物流基地。

冶金产业: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公司----成都市首家产值创百亿企业。

建材产业:巨石集团成都有限责任公司、台玻成都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物流业:西部铁路物流中心项目总投资81.62亿元,占地面积12300亩,包括“两站两园区”,即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和成都青白江物流园区。

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铁道部规划建设的全国18个中心站之一,占地2140亩,总投资近11亿元。

将每日开行集装箱班列33对以上,年吞吐量达250万标箱,运量2626万吨。

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占地1000亩,由铁路散货货场和铁路专用线组成,站场设计年处理能力2900万吨。

成都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紧邻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规划占地面积3700亩,是以集装箱多式联运和集装箱增值服务为基础,以工贸配送、国际物流、物流装备制造、国际采购与展示以及冷链物流为重点的西部内陆港。

园区内的物流保税区以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规模设计,先行开展“两仓”业务。

成都青白江物流园区,以成都铁路局大弯货站为依托,占地4600亩,以处理工业原材料、机电产品和鲜活食品等大宗散货业务为主。

成都第二机场,距青白江区仅35公里,规划建设5条长3.6公里的跑道,最大可满足年客运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200万吨的需求,开通10条以上国际直达航线,将打造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国际复合型枢纽机场。

装备制造业:机械产业:以成都王牌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把生产载货汽车和专用汽车作为主攻方向;以成都天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三洲川化机核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为代表,把水轮机组和核电设备、化工压力设备作为主要产业。

化工产业:以川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该公司作为国有特大型综合性化工企业,是国内最大的合成氨、尿素和三聚氰胺生产企业。

将着重发展天然气和石油精细化深加工产业。

服务业:占地2700亩的大型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区,是成都市规划的四大商品市场集中发展园区之一,大力引进金属材料类、五金机电类、建筑装潢类和载货汽车类批发市场集群。

通过凤凰湖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天府怡都生态观光走廊、毗河生态湿地旅游度假区及城市带状森林公园的建设,聚人气提商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现代农业:以四川宏利莱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都艾康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为代表,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

以富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喜来登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着力打造特色种养殖业。

形成了龙王“贡韭”、福洪“凯特杏”、人和“跑山鸡”等独具优势的特色品牌。

成都五大商圈第一站:中心老城商圈“不去春熙路一带的中心商业区购物,就等于没有到过成都”。

第二站:西部新城商圈西部新城的核心在光华片区,这是一个面积上来讲确实很大的区域,楼盘项目不计其数,但是,高达80%的楼盘空置率,让它备受世人诟病:商业配套严重缺乏,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证。

于是一张二流居住区的标签,一直贴在这个区域的身上。

第三站:世纪城商圈世纪城可谓成都城南商业热销的典型。

第四站:金牛万达广场商圈投资百亿!万达集团重金砸向金牛万达广场。

金牛区万达广场总占地200多亩,总开发面积将达120万平方米左右,以2倍春熙路、3倍锦华城的规模号称我国西部最大的城市综合体。

第五站: 北部新城商圈大批专业市场云集,成都北部新城将迎来商业地产的井喷。

在成都规划的商贸功能区之一的北部新城,规划建筑面积近500万平方米的综合体——北新国际物联港已破土动工。

根据规划,在约5000亩的版图上,北新国际物联港将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的五金机电交易平台,规划建筑面积约600万平方米的香江·全球家居CBD将打造覆盖西部十省份的世界级家具批发采购中心,动工建设的中国塑料城成都国际贸易中心占地1000余亩,引入并升级成熟的余姚模式,将一举奠定涉塑行业在全国的地位……在青白江区,成都建工建材产业园预计投资100亿元,西南城控股食品产业集群规划面积3000亩以上,将建成酒类和食品类商品的全产业链……政策1、挖掘历史,借智借力挖掘城厢镇、弥牟镇的历史文化资源。

积极做好打造千年古镇——城厢镇。

挖掘保护、打造及传承要纳入两个乡镇的总体规划;文庙、武庙、八阵图要重点打造,借智借力,可聘请专业文化创意策划团队负责策划,拟订切实可行的打造方案,体现前瞻性、独特性,构建产业链条,注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突出青白江的特色、亮点。

三是要专家研讨,扩大宣传。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