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标点符号巩固练习
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及巩固练习(含答案)

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及巩固练习一、11个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1 句号1.1 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1.2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1.3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2 问号2.1 问号的形式为“?”。
2.2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例如:a) 你见过金丝猴吗?b) 去好呢,还是不去好?2.3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
例如:a) 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b)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3 叹号3.1 叹号的形式为“!”。
3.2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
例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3.3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
例如:你给我出去!3.4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4 逗号4.1 逗号的形式为“,”。
4.2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4.3 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毕生的精力。
4.4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5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5 顿号5.1 顿号的形式为“、”。
5.2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例如:a) 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6 分号6.1 分号的形式为“;”。
6.2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如:a)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 在长江上,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6.3 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巩固练习_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巩固练习1、( 2014天津市和平二模)下列各句中,标点正确的一项是()A.大量事实证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B.我国许多图书馆年经费仅一二万元,除去工资、办公费用、购书费可以想见还有多少。
C.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巨大的威力?一天天更加美好呢?D.参加会议的有作家、记者,电影、音乐、美术工作者。
整个会场洋溢在欢乐的气氛之中。
2、(2014江西九校联考)下列各句中,标点符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总之,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B.季羡林先生的饮食十分简单:早餐一杯牛奶、一块面包、一把炒花生米;午餐和晚餐则多以素菜为主。
C.我托他买“青年自学丛书”——《环境保护》和《人体卫生》,他一口答应了。
D.英国和阿根廷倾全国之力,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归属大打出手(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制造了一场被称为“导弹时代首次战争”的马岛战争。
3、(2014芜湖二模)下列各句中,标点符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的那伤痕,默默地跑街、扫地、洗菜、淘米。
B.2月份的高密度自主招生考试,对广大考生而言可谓一场严峻考验,从“一考定终身”到“多考定终身”,高招改革究竟是高校提前抱团抢生源,还是科学多元选才?C.茶叶,由山茶科的一种灌木的嫩叶(或小乔木)经发酵或烘烤焙制而成,是中国人民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D.初阳斑斓而温暖,采桑女起落的素手,正合着禅僧说的:“体露金风”,提篮篓的年轻身影缓缓移动,在时代的风景里冥冥地消磨思绪和青春。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家是什么?家不只是房子,不只是丈夫、妻子、孩子,家是一份惦念,家是一份牵挂。
B. 《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
”C. 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
考点练习标点符号试题及答案

考点练习标点符号试题及答案1.下面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是 ( D )①英雄的力量是什么呢。
②郁达夫在《怀鲁迅》一文中写道:“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③英雄,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是国家自立自强的精神内核。
④因此,维护英雄尊严、捍卫英雄荣誉,应成为我们不变的信念。
[单选题] *A .①②④B .①③(正确答案)C .①④ D.③④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A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B .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话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C .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
(正确答案)D .“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
”3.下面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是()①正阳门的前身是元大都的丽正门,明代改名为正阳门,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②明末,起义军兵临北京,正阳门的守卫弃城投降,沉重的千斤闸形同虚设,清末,厚重的城墙没挡住八国联军的枪炮,在城楼上设岗巡逻的竟已是外国士兵。
③那时在民间流传的歌谣“今日正阳门左右,外人随意立高墙”,诉说的正是这段屈辱的历史。
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正阳门都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下。
曾经的礼仪之门失去了家威严,曾经的防御系统也土崩瓦解。
⑤龙车凤辇,黄柄华盖的宏大场面已经消失,原来只有帝通行才能开启的正阳门,悄然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⑥.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正阳门箭楼高挂《欢迎人民解放军》的红色标语。
在飘扬的红旗和热情的欢呼声中,正阳门翻开了新的一页。
[单选题] *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④⑤ D.②⑤⑥(正确答案)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A .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标点符号的运用和巩固练习

标点符号的运用和巩固练习考点:1,准确理解各标点符号的用法。
2,结合语境揣摩标点符号的表达作用。
3,常见考点:(1)非疑问句不能用问号(2)选择问句多用问号,规范用法:选项间用“,”号,句尾用问号,(3)“某某说”后标点不明。
规范用法:“某某说”在引文前时用冒号,在引文中间时用逗号,在引文末尾用句号。
(4)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
(5)标点和功能相同的文字并用。
如: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破折号与“即”“就是”等词语并用。
(6)概数中间加顿号(7)引号位置不当。
如:“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8)括号与点号错位例题解析例1,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B.我要给爷爷理发,爷爷笑了:“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问号的使用。
A项问号应在“同志们”的后面。
倒装句中间不应用表示结束的点号。
B项“你”虽只是一个词,但是一个非主谓疑问句,可用问号。
C项中疑问形式“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已做了大句子的成分,并没提问,整个句子是陈述句,此处应该用逗号。
D项前两句是选择句,不是问句,两处停顿应用逗号。
正确答案是B。
例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解析:A中的“嘛”不是“俗话”的一部分,应在单引号外。
B中的疑问形式“立交桥将怎么建”、“树木将怎么办”已做大句子成分,不表提问,应分别用逗号和句号。
高考考前冲刺标点符号专项训练——逗号、句号、分号、问号、叹号

高考考前冲刺——标点专练逗号、句号、分号、问号、叹号逗号一、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第二次联考)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
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
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中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
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
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苗草。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
请分析“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一句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高三12月月考)牛老者天天要过来看天赐两三次,若遇上天赐正睡觉,他便细细看他的闭成缝儿的眼,微张着的小嘴,与一动一动的脑门,而后自己无声的笑一阵。
若赶上娃娃醒着,他把圆脸低下去低声的不定说些什么,反正一句有意思的也没有:“小人!小伙计!吃饱了?睡忽忽了?还不会叫爸呀?真有你的!①看这小眼,哟,哟,笑了!”天赐果然是笑了,那种无声而微微裂嘴的笑。
牛老者把这个报告给太太。
太太心里微酸。
纪妈已报告过,她不信;现在老伴儿又来这么说,分明他和奶妈联了盟,他是给纪妈帮忙助威!老太太自己没有看见娃娃笑,谁说也不能算数。
“啊,我怎么没看见呢?”太太那对小深眼象俩小井,很有把老伴儿淹死的意思。
“少上纪妈屋里去,老了老了的,还这么杓杓颠颠的!”太太的酸意和真正山西醋一样,越老越有劲。
标点符号练习题及答案

标点符号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我今天去了图书馆、书店和超市。
B. 他喜欢唱歌、跳舞和运动。
C. 我最喜欢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橘子等等。
D. 她问我:“你去哪里了?”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A. 春天的花儿真美,你看那桃花、杏花、梨花。
B. 他问我:“你今天有空吗?”C. 她喜欢的颜色有红色、蓝色和绿色。
D. 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吧!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A. 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春天里》。
B. 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春天里》。
C. 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春天里”。
D. 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春天里》。
答案:A二、填空题4.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今天天气真好,____ 我们一起去公园吧!”答案:。
5.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____ 你准备好了吗?”老师问。
答案:“”6. 请在下列句子中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____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
”他说。
答案:“”三、改错题7.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标点错误并改正:“我今天去了图书馆,书店和超市。
”改正后:我今天去了图书馆、书店和超市。
8.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标点错误并改正:“春天的花儿真美,你看那桃花、杏花、梨花。
”改正后:春天的花儿真美,你看那桃花、杏花、梨花。
9. 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标点错误并改正:“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春天里》。
”改正后: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春天里》。
四、简答题10. 请简述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问号、感叹号的基本用法。
答案:句号用于陈述句的末尾,表示句子的结束。
逗号用于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分隔句子中的并列成分。
顿号用于列举同类事物,分隔并列的词语。
分号用于分隔复杂句子中的并列分句。
冒号用于引出解释、说明、列举或引述的内容。
引号用于引用别人的话或特定的词语。
问号用于疑问句的末尾,表示提问。
标点符号专题训练(附答案)5篇

标点符号专题训练(附答案)5篇第一篇:标点符号专题训练(附答案)标点符号专题之模拟训练1、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山巅,我写云海、松涛;在海边,我写浪花、礁石;在田野,我写春光、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B、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从中感受到了一个伟大作家的真挚感情。
C、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D、第十二期《〈求是〉杂志》不到一星期就销售一空。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B、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崇高的教育目标对老师提出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老师是应当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呢,还是应当带着学生走向知识?C、要问这座城市每年新增多少产值?我不知道;每年新盖多少座大楼?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D、此刻的萨达姆已经不是原来的公众形象,(总统、独裁者、民族英雄)而是一个众叛亲离的失败者、一个提克里特乡下土地的儿子。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据人民银行调查,截至3月末,钢铁,水泥,房地产三大行业投资项目中,48%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
B、我很欣赏哈佛校训上的一句话:“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
”中国青年也应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C、取消自行车牌照招致了人们的反对,其理由是:一些交管部门认为:根据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任何上路的车辆都必须证照齐全;公安部门则认为:自行车挂牌照,便于追赃;一些市民也认为:自行车牌照仍有存在必要,否则赃车就会光明正大地招摇过市。
D、自从施瓦辛格以51%得票率的优势战胜了134位竞争者,当选为美国加州州长后,一个“如果”就让我不得安宁:如果张艺谋竞选某省省长,会怎么样,会发生些什么。
中考语文总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巩固练习(含答案)

中考总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巩固练习选择题1.(•山东临沂中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
B.“啊,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
”影子兴奋地告诉盲孩子,“你把它接过去,它一点也不烫手,真的不烫手。
”C.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D.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2.(•辽宁丹东中考)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A.诗中描绘的景色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诗人虚构的?B.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C.在人生的旅途中,你的身边需要有三、两个知心好友。
D.“你先坐下,”她说:“我们好好谈谈。
”3.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B.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C.“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猪狗也不咬我了!”D.可是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已经不稀罕了。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20集电视连续剧《黄梅戏宗师传奇》正在黄梅县邢绣娘影视基地拍摄,你是打算双休日去参观呢?还是等到暑假再去?B.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C.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应作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D.近两年,我省经济发展迅猛,不说别的,你看街上的私家车如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通关】易错标点用法+10道语境选择+50道单选一、顿号1.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
误例: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分析:“三四”表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分开。
2.连词前面不必用顿号。
误例:我国的科学、文化、文艺、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
分析: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这些词语之前不必用顿号。
3.并列谓语中间不能用顿号,而应该用逗号。
如: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误例:你要不断进步、识京、生产。
分析:“进步,识字,生产”都是短分句应该用逗号。
注意:如果做并列谓语的几个动词共带有一个宾语,那么这几个动词之间用顿号。
如:该公司科研人员研制、推出了新的灭蚊产品。
4.并列的词语间用顿号。
例:郁金香开花了,黄色、紫色、白色交相辉映。
5.并列成分不同层次之间不能用顿号,应用逗号误例: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分析:“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和“安徴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是并列关系,合起来又是一个层次,因此第二个层次应改为逗号6.集合词语之间不用顿号。
如:父母、兄弟、姊妹、男女老少等。
误例: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
分析:五六为概数,中间不能用顿号分开。
姊妹是集合词语,中间不能用顿号分开。
7.带语气词“啊”“哇”“啦”“呀”等语气助词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桌子上摆满了好吃的东西,西瓜啦,烤鸭啦,饮料啦……8.并列的引语之间不用顿号,并列的书名之间也不用顿号。
如:他说话喜欢用“多”“真”“大”“挺”等词语强调语气。
二、问号1.有疑而无问的句子句末不能用问号。
含疑问词的成分作“关注”“(不)知道”“了解”等动词的宾语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误例:我不知道哪一天是妈妈的生日?分析:句中虽有疑问词“哪一天”,但整个句子并非真正发问,句末不用问号2.选择关系的复句,一般只在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中间用逗号。
误例:去北京,我们是坐高铁好?还是坐飞机好?分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各选项之间只能用逗号。
3.成分倒装的疑问句,只在句子末尾用问号,中间只能用逗号。
主谓倒装句,问号用在全句的末尾。
如:“怎么了,你?”我问他。
误例:“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
”分析: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倒装成分之间只能用逗号4.连续问句,每个问句后都用问号。
例:就在这里睡觉?不会吧?怎么行呢?三、引号1.使用引号时,若引用的话独立而又完整,则引文末尾标点不能改动,且放在后引号内。
例:杜甫有句诗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若引用的话不独立,只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引用的话是否完整,后引号内都不能有点好(问号、叹号除外)。
例:杜甫有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我最喜欢的。
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冒雨出发了。
误例: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
”分析:前一个引用独立成句,所以句号放在引号里面,使用正确;后一个引用作“在”的宾语,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句号应该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四、冒号1.同一句子里,不能用两个冒号。
误例:老师说:明天要带三本书:语文、数学、英语。
分析:一个句子里不能套用两个冒号,应去掉其中一个。
2.冒号起提示作用,一管到底。
误例: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分析: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其提示的只有那两句诗。
因此,或者要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要将后引号后的逗号改为引号内的句号。
3.三种典型的对话叙述方式的标点问题。
说在前面用:说在中间用,说在结尾用。
五、分号1.较长的并列分句(句中己用逗号)之间一般用分号。
例:淡泊,是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平和:淡泊,是人生境界,表现了一种超脱。
2.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六、其他标点符号使用中常见的错误1.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
括号里的内容如果是解释句中某一部分的,叫句内括号,要紧跟在被解释的词语后面,并且括号内句末不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除外),正文此处如有标点应置于括号之后;例:这种加速器能吧电子加速到数百万电子伏特(100万电子伏特是指电子在100万伏特的电场中被加速后所获得的能量)。
如果括号里的内容是对全句的注释叫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
括号内的注释如果是一句话,末尾也可以用句号,问号、叹号。
例:在屋子周期性陷入黑暗的同时,妈妈常常在摇头。
(我想,妈妈对于她不能有一个在棒球场或篮球场玩耍,反而有一个在汽车间建造一架巨大的电子仪器的儿子而困惑不解。
)2.标点符号不与和它功能相同的字词并用。
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以表示列举的省略,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破折号不能和“即”“就是”同时使用。
顿号不能和“或”“和”“及”等连词同时使用。
3.滥用书名号。
书名号标示书名、篇名、报刊名、图画名、歌曲名等,并且都是已经存在的。
报刊、电视中的栏目、文章的题目、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名、单位名称、活动名称等不能用书名号。
误例: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成。
分析:健康秩序,健康生活是专题名,不能用书名号。
书名号应改为引号误例: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一一《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分析:不朽的红岩是电视栏目,不能用书名号。
第二个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标点符号巩固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近年来,脱发越来越成为人们谈虎色变的话题。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呈现低龄化和认知低等特点。
还有媒体日前对全国643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5成大学生有脱发困扰,超7成学生处于轻微脱发状态,超6成学生曾采取措施缓解脱发。
这些信息的确令人唏嘘不已。
专家说,病理性脱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头发就会越来越少,最终则木已成舟,所以有脱发现象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查出原因后对症下药。
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尽量避免熬夜,饮食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还要保持心情愉悦。
19.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文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要尽量避免熬夜,饮食要健康而且一定要有规律,坚持体育锻炼”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后来?——起来了。
他到年底就生了一个男孩,男的,新年就两岁了。
B.任何一门理论科学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
C.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D.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欢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文明不仅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丈量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
如果说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的“根”和“魂”,那么法治和规则就是它的“骨架”,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文明素质的高下,与名声无关、与身份无关、与是否来自所谓高素质的发达国家也无关,而取决于规矩是否严格、制度落实是否到位。
同一个人,在绿皮火车里会吞云吐雾,但上了高铁就能全程忍住烟瘾;以前喝醉了也敢开车,醉驾入刑后,“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蔚然成风;曾经久推不动的垃圾分类,经立法强制执行后正逐渐变为新的风尚。
可见“管”可以出素质,“管”可以保文明。
只要对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就能不断筑牢社会的底线思维与文明习惯,让法治成为一种社会信仰,更成为一种生活刚需。
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零容忍”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B.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C.可是一查黄河近两千年来的“表现",却叫人大吃一惊。
D.好心对待你,你却要杀我!真是“恩将仇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题。
理科生应当多提升一些人文素养,文科生也应多了解一点科学知识,这种通过选修课来实现文理互补的教育制度设计,无疑值得肯定和推广,近些年来,选课似乎有些“变味”,现在大学生选课普遍开始“挑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选择拓展、兴趣类课程的却总是寥寥无几。
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学生在学校规则允许范围内的选课无可厚非,但从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来说,“功利性”选课无疑违背了当初设立选修课制度的初衷。
选课“功利化”的板子不能全打在学生身上,加强速修课质量管理与制度创新,让选修课变得有趣、有用也应同步提上日程。
当前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视角敏锐,再加上新媒体时代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接收和表达渠道,那种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根本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因此,选修课要有趣,有趣并不是说老师要一味迎合学生的口味,而是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授来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
同时选修课要有用。
学生喜欢选对就业有利的课,因为有用。
其实还有更广义的“有用”,比如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素养,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或者动手能力等。
17.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挑食’——选课更偏向于选修与就业相关度高,易得高分的课”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
B.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C.我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D.“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它的来临,意味着接下来天气会更加炎热。
此时,人们需要投入到繁忙的农事活动中去,为之后的丰收打下基础。
从农业角度说,“小满”既关涉北方麦粒的饱满,又与南方雨水的丰盈有关。
这时候,中国北方冬小麦类的夏熟作物进入灌浆期,籽粒渐渐饱满,收割在即。
在南方,俗语说“小满大满江河满”。
小满时节降雨量增加,江南地区往往是江河湖泊水势浩大,否则,便是遇到了干旱少雨的年份。
所以,这里的“满”字代表雨水多的意思。
小满时节,蚕开始结茧,意味着养蚕人家要起早贪黑地缫丝。
传说称,小满为蚕神生日,在江浙一带还有一个“祈蚕节”。
养蚕又对气温、湿度、食物要求很高,加之古人并不了解其中的一些科学因素,蚕丝来之不易,因此把蚕视作“天物”,格外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