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核算

合集下载

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完整版

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完整版

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完整版一、产品成本的概念产品成本是指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及在制品消耗后,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按某种方法分配到产品上后,所形成的产品本身的成本。

产品成本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价格水平和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对产品成本的核算需要高度重视。

二、产品成本核算的目的和意义产品成本核算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全面掌握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和变化情况,为企业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

产品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如下:1.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和变化情况,为企业制定产品定价和销售策略提供依据;2.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包括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等;3.明确企业生产成本内部分配的规则和标准,有利于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管理;4.为公司的税务申报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针对企业生产的不同特点和财务管理需求,产品成本核算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

常见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包括:1.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其核算基础是生产企业实际发生的实际成本。

历史成本法的核算过程比较简单,常用于生产工艺稳定、生产周期长、较大部分的生产费用是一次性的情形。

2.全面成本法全面成本法是一种综合考虑各方面成本的成本核算方法。

全面成本核算将所有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类型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都进行统计、分配和计算,从而得出产品的全面成本。

全面成本法的核算难度较大,但核算结果较为准确。

3.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成本标准为基础的成本核算方法。

标准成本法采用预算的成本标准,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有利于检查成本控制和管理情况。

四、产品成本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必须确认产品的成本构成,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将各种成本进行分配,在计算成本时要注意成本的准确性和合理性;2.需要基于公司的生产情况和经营需求,选择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3.在产品成本核算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制度和相关的流程和制度,使成本核算的过程规范化、标准化;4.在成本核算中,必须合法合规,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制度和规定,确保成本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成本核算的四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四种方法

成本核算的四种方法一、品种法。

1.1 品种法的概念。

品种法啊,那可是成本核算里挺基础的一种方法呢。

简单来说,就是按照产品的品种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

就像种庄稼,不同品种的作物,咱们得分开算成本,是一个道理。

比如说一家生产皮鞋的工厂,有男鞋、女鞋这两个大品种,那就可以用品种法分别核算男鞋和女鞋的成本。

1.2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

这品种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的企业。

啥叫大量大批单步骤呢?就像挖煤,一挖出来就完事儿了,不用经过复杂的多道工序。

还有一些小型的面粉厂,把小麦磨成面粉,也是比较简单的过程,用品种法核算成本就很合适。

这种企业生产过程相对简单,产品品种也不是特别繁杂,用品种法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刚刚好。

二、分批法。

2.1 分批法的概念。

分批法呢,就是按照产品的批别来计算成本。

这就好比订做衣服,一批一批的订单,每一批的成本都得单独算。

比如说有个服装厂,接了学校的校服订单,每个学校的校服款式、数量可能都不一样,这就是不同的批次,得分别核算成本。

每一批产品从投料开始,到完工交货,整个过程的成本都归集到这一批次里。

2.2 分批法的适用范围。

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的企业。

像那些搞定制生产的企业,比如定制家具厂,客户要求千奇百怪,每个订单都有独特的要求,就得用分批法。

还有造船业,一艘船一个样,不可能跟流水线上的产品似的,所以分批法在这种情况下就大显身手了。

这就像因材施教一样,不同的订单就像不同的学生,得用适合的方法来核算成本。

2.3 分批法的特点。

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是不固定的,它和产品的生产周期是一致的。

这就好比火车的车次,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到达,这个周期就是计算成本的周期。

不像有些方法是固定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计算成本。

而且,一般情况下,不存在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问题,因为一批产品要么都完工了,要么都没完工,就像一个锅里的饺子,要么都熟了,要么都还在煮着。

三、分步法。

3.1 分步法的概念。

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也称作成本核算制度,是企业用于确定产品成本的一套系统规则和方法。

其主要功能是全面、准确地计量和分类产品成本,进而提供给企业管理者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信息。

产品成本核算制度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控制、利润管理和决策分析等方面。

下面将从概念、内容、建立过程以及应用等方面对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一、概念二、内容1.成本核算的原则。

包括费用核算的基本原则、成本确定的基本原则和估价核算的基本原则等。

2.成本核算的方法。

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成本计算方法等。

3.成本核算的程序。

包括成本收集、记录以及成本计算等程序。

4.成本核算的要求。

包括成本核算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时效性等要求。

三、建立过程建立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目标。

确定建立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核算的内容和范围。

2.收集资料。

收集与产品成本核算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包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3.制定政策。

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目标,制定成本核算的政策和标准,明确计算成本的方法和程序。

4.确定成本计算方法。

根据产品的生产工艺和特点,确定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

5.实施与监督。

根据制定的政策和方法,进行成本核算的具体实施,并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应用1.成本控制。

通过产品成本核算,企业能够及时了解产品的成本构成和变动情况,进而采取措施进行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利润管理。

产品成本核算制度为企业提供了准确的成本信息和利润信息,使企业能够对利润进行合理分析和管理。

3.决策分析。

产品成本核算制度提供了产品成本和利润等关键信息,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决策的依据,使其能够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4.经营评价。

通过产品成本核算,企业能够对经营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不足,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

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计算和记录每个产品所涉及到的所有成本,以便更加科学地把握产品成本,优化企业管理,最终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产品成本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工作。

以下是常见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1. 直接成本法
直接成本法是最简单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也被称为完全成本法。

该法是指将每个产品的直接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计算在内,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小企业和少量生产的企业。

2. 加权平均成本法
加权平均成本法是指将所有产品的成本合并起来计算平均成本。

每个产品的成本等于加权平均成本与生产数量的乘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批量生产的企业,可以更好地反映每个产品的实际成本。

3.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预定的标准成本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

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成本。

企业可以制定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来反映成本的差异,进而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4. 吸收成本法
吸收成本法是指将所有企业开支和支出分摊到生产的各项产品中,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

分配方法包括直接分配法、分配比例法和分配因素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规模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真实的成本。

总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同时,企业也应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不断优化各项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成本核算PPT课件

成本核算PPT课件
第一部分 财务会计
第十一章 成本核算
知识准备
一、 产品成本核算 (一)产品成本核算的概念 1. 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包括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 、职工薪酬等,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 2. 产品成本核算 产品成本核算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并进 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二)产品成本核算的要求 1.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二)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 (1)“生产成本”科目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 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该 科目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贷方登记完工转出的产品成本。期末借方 余额反映尚未加工完成的各项在产品的成本。 该科目应按产品品种等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 ”明细科目。基本生产成本应当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 种、类别、订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并按规 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辅助生产是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 供应。辅助生产成本应当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和提供的产品、劳务分设明细账,
二、 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的基本原则 企业所发生的生产费用,能确定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应当按照所 对应的产品成本项目类别,直接计入所对应的产品成本核算的生产成本;由几 个成本核算对象共同负担的,应当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企 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以正常生产能力水平为基础,按照资源耗费方式确 定合理的分配标准。具体原则如下: (1)受益性原则。 (2)及时性原则。 (3)成本效益性原则。 (4)基础性原则。 (5)管理性原则。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1.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只有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的情况。

直接成本法通过累计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计算出每个产品的直接成本,并将间接费用以一定的方式分摊到产品成本中。

2.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多个作业环节、每个作业环节需进行一定加工的情况。

该方法通过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如直接人工时间、直接材料消耗等),计算每个作业环节的成本,并将间接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各个作业环节中。

3.部门成本法部门成本法适用于企业内部存在多个部门,每个部门对产品的加工进行一定的贡献。

该方法通过将各个部门的直接成本和间接费用进行分配,计算出每个部门对产品的成本贡献,再进行总成本的计算。

4.ABC成本法ABC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是一种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方法。

该方法通过识别和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活动,并将活动的成本按照活动驱动因子(如工时、产品数量等)进行分配,计算出各个产品的成本。

ABC成本法相对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更能准确地反映产品的真实成本,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定价和成本控制。

5.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对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量化为标准成本,并对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差异的原因,从而帮助企业找出成本控制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在使用这些产品成本核算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计算成本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产品、不同阶段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差异,避免简单粗暴地等比例分配成本。

2.对于不同的产品,应该根据其生产过程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成本核算方法,以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应该与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需求相匹配,同时考虑成本核算的成本和效益。

4.成本核算结果应该定期进行分析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

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

产品成本核算和管理制度一、产品成本核算1.直接材料成本核算:直接材料成本是指可以直接跟产品相关联的原材料成本。

核算过程主要包括材料采购、材料入库、材料发放和材料结算等环节。

通过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做到材料采购严格按照质量和数量验收,材料入库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并及时录入库存系统。

在材料发放环节,要进行严格的材料领用记录和核算,确保材料成本能够准确地分配到每一个产品上。

2.直接人工成本核算:直接人工成本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联的人工成本,包括直接工资、福利费等。

核算过程主要包括人工计件、制定工资标准、核定工资和工资结算等环节。

在人工计件环节,需要明确每个工序所需的工时和工资标准,并对工人进行工时记录。

在工资结算环节,需要根据工时记录和工资标准进行工资计算,并进行工资发放和核算。

3.制造费用核算:制造费用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的费用,包括生产设备折旧费、燃料动力费、厂房租金、制造管理人员工资等。

核算过程主要包括制定制造费用标准、费用分摊和费用核算等环节。

在制定制造费用标准时,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每个费用项的标准和分摊基础。

在费用分摊环节,需要根据产品的生产量和成本分配基础进行费用分摊,将制造费用合理地分配到每一个产品上。

在费用核算环节,需要对分摊后的费用进行核算和汇总,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产品成本管理制度产品成本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保证产品成本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管理。

产品成本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计划制度: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制定年度、季度和月度的成本计划,明确各项成本的预算和控制目标。

在制定成本计划时,应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经营实际情况,确保成本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成本控制制度:建立适应企业经营管理需要的成本控制制度,通过制定考核指标、实施成本控制措施等,对各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在成本控制制度中,应设置成本控制责任制,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在成本控制中的责任和权限,形成分工合作的成本控制机制。

产品成本核算公式

产品成本核算公式

产品成本核算公式一、引言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产品成本核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准确计算产品成本,企业可以了解到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各个环节的费用分摊情况,从而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和优化资源配置。

本文将介绍产品成本核算的公式及其意义。

产品成本核算公式是用来计算产品成本的数学表达式。

一般来说,产品成本由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

以下是产品成本核算的公式:产品成本 = 直接材料成本 + 直接人工成本 + 制造费用1. 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用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材料的成本。

它包括原材料的购买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存储成本等。

直接材料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直接材料成本 = 原材料购买成本 + 运输成本 + 存储成本2. 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制造过程的员工的薪资和福利费用。

直接人工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直接人工成本 = 直接人工工资 + 直接人工福利费用3. 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除了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外,其他与产品制造过程相关的费用,如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以及其他制造费用等。

制造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制造费用 = 间接材料成本 + 间接人工成本 + 其他制造费用三、产品成本核算的意义产品成本核算的意义在于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真实成本,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具体来说,产品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产品定价通过准确计算产品成本,企业可以确定合理的产品售价。

产品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到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避免价格过低导致亏损,或者价格过高导致销售困难。

2. 优化生产过程产品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到各个生产环节的费用分摊情况。

通过分析各个环节的成本,企业可以找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浪费,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3. 资源配置产品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到各个环节的费用分布情况。

通过了解各个环节的成本占比,企业可以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逻辑图及相关T-code:
备注:我们这里不用CO01创建,而是用一种更复杂的更具外部需求,从而产生的产量估计来创建(这是一种更复杂的方式,掌握了这种,CO01的方式创建就更不是问题了)。

1)标准成本=标准价格*标准量,即根据(物料主数据上的标准价格S)*(BOM上的物料数量)。

一般而言我们是通过CK24发布出来,即我们在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2看到的就是标准价格S。

2)目标成本=标准价格*实际量,即通过CO11N报工后的工时得到,如果你的目标成本有误,那么一定要去查下是否没有报工。

3)实际成本=实际价格*实际量,因为采用标准价格,所以系统本身并没有实际价格,用
KO88||CO88结算成本后会产生差异,而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差异
4)计划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作业价格*计划数量,计划成本为计划产量*计划生产变式中定义的价格,计划成本同目标成本的差别是:目标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是企业预算和全面成本控制的需要,计划成本的核算时间为:计划订单产生时,当你保存订单时已计划成本会自动计算,如果你做出的更改与成本核算有关,则在你保存订单时,会重新计算已计划的成本。

5)生产订单中实际成本计算如下:
直接材料成本:是为生产订单直接领用的物料成本,等于本张订单领用的物料无量*此物料主数据中的价格,数据来自于MM模块
直接人工费:等于本张订单消耗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工时人工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人工费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中的工作中心计算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
制造费用=本张订单消耗的实际工时*本产品的单位小时制造费率,实际工时在订单确认时输入,单位小时制造费率来自于作业价格,通过工艺路线的工作中心得出,其贷方为对应的成本中心。

6)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对比计算差异,以便进行成本控制
7)假定下面的场景
1. 成品A下面需要两个组件B(2个)、C(3个);
2. 原材料B的成本视图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2元;计划价格-1.5元;移动平均价-2.2元;
3. 原材料C的成本视图也有三个价格:标准价格-3元;计划价格-2.6元;移动平均价-2.5元;注:根据核算变式中定义的存取顺序取价
4. 成本中心对应的价格为:人工-3元/H; 机器-2元/H (KP26中的价格-计划作业价格)
5. 工艺路线数据(只有一道工序):人工-0.5小时;机器-0.6小时;
6 .有生产订单要生成成品A 50件;
7. 月末成本中心分割、价格计算、生产订单价格重估后
成本中心实际价格为:人工-6元/H; 机器-5元/H,实际工时人工0.2 机器0.3
8. 入库数量为20件
标准成本= 50_ * ( 2*2+3*3 +0.5*3 +0.6*2) 这里标准成本的核算变式PPC1是取原材料的标准价
计划成本= 50*( 2*1.5+3*2.6 +0.5*3 +0.6*2) 这里订单核算变式PPP1取的是原材料的计划价,这里可能修改订单组件
目标成本= 20*( 2*2+3*3 +0.2*3 +0.3*2)
实际成本= 20*( 2*2.2+3*2.5 +0.2*6 +0.3*5) 这里数量和价格都是实际数,原材料取价根据PPP2里面定义的取数逻辑。

A.生产成本通过分配、分摊循环(这些循环由人工自行定义),按分配分配循环中设定的标准将成本分配分摊至各生产订单(订单也由人工预先设定,如用什么原料及取数公式等),由生产订单运行后结算出该订单生产的半成品和产成品的成本。

其中,半成品和产成品按物料统计成本,分为标准成本和成本差异两部分。

成本差异是物料形成的前些步骤层层结转后形成的。

B.过量或吸收不足,是指将各成本分配分摊至订单时,没有分配完毕,尚有剩余未分配成本(吸收不足);分配过多,导致分配后结余为负数(过量)。

2.生产订单实际成本
3.成产订单成本流的FI,CO凭证
4.成本核算流程1)MM01新建物料
回车
保存
2)CS01创建BOM
回车
备注:让我们来看下表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基数是1000件,也就是说1000件10006841需要要的物料是BOM 中所显示的值
返回
保存
3)C201创建主配方
回车
切到工序
回车
勾选即可
如上,根据需要输入值
保存
4)CK11N进行价格估算
备注:这里的成本核算批量要和MM01中的批量一致,这里要填1 回车
更改日期
回车
可以看到各个成本要素的值
5)CK24标记和发布价格
执行
返回,切换到标记
执行
保存
6)MM03查看10006941的标准价格
回车
回车
可见发布成功,价格已经更新
7)阶段解释
以上是物料创建和价格估算的过程,下面我们就可以创建生产订单了
创建生产订单的前提是价格估算已经完成和发布,即MM03中可以看到标准价格,创建生
产订单有两种方法
A .COR1:这种方法很简单和直接,我们这里就不做描述
B .MRP驱动:这种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SAP的MPS过程,我们就以此为例8)MD61创建独立需求计划
备注:要想使MD61生效,必须在MM01创建物料的时候在MRP3做如下设置
回车
上面是初始屏幕,下面创建需求计划
保存
9)MD04物料需求清单
回车
备注:
第一行可见现在的库存为0
第二行可见所需要的安全库存为10
第三行-第五行是我们MD61创建的需求计划点第三行前面的元素的细节按钮
这个按库存生产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策略,我们MM02更改掉其策略组
如上,已将其改为按订单生产
10)MD02运行物料需求计划
回车
报错
原因是物料类型与MRP类型不匹配
将MRP1中的批量大小改为EX-直接按批量订货就行了回车
无视警告
进去后检查无误保存
以上是保存后弹出的信息
11)MD04查看物料需求清单
可以看到MD02已经运行成功了
点05.24前面的图标
点‘流程订单’
&
输入类型
回车
保存
12)COR2下达流程订单
点下达
保存
13)MB1A发料
新项目
保存
保存或者:
确认
这里也可以改变数量14)CORK报工
回车
保存
14)MIGO收货
回车
选择库存地点和勾选‘项目确定’保存
15)COR2技术实现
如图是路径,点‘技术实现’
可以看到多了个状态‘TECO’
备注:技术实现是PP的最后一步,剩下的就是FICO的事情
16)KSS2作业分割
执行
16)KKS2计算差异
勾选
执行
17)KO88结算订单
执行
点击明细列表
17)COR3分析最终结果
回车
点分析
可以看到最终的结果如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