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故事
名人故事:袁隆平的励志故事【四篇】

【导语】苦与甜是相对的,如果没有苦,甜也就没有滋味,但只要我们有梦想,其实当下是苦的,那我们也因有期盼⽽⽢之如饴。
下⾯是⽆忧考整理分享的名⼈故事:袁隆平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篇⼀】名⼈故事:袁隆平奋⽃的故事 我国杂交⽔稻之⽗袁隆平出⽣于1930年,⼋⼗⼏岁⾼龄的他仍然活跃在科研场上,为我国的⽔稻研究事业做着贡献。
袁隆平的励志故事充满了奋⽃和坚持的⾊彩,不畏艰难,知难⽽进是袁隆平院⼠做科研⼀贯的原则。
“⼀颗种⼦改变世界”是对袁隆平所作贡献的诠释。
这个励志故事从袁隆平年轻的时候开始讲起。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批⼤学⽣。
那时国家实⾏毕业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穷乡僻壤的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师,负责教三门课。
然⽽就在这个落后的湖南乡下,袁隆平度过了⼈⽣中最难忘的18年岁⽉——这些⽇⼦⾥,他⼀边教书育⼈,⼀边做农业科研,积累了⼤量的经验。
那个年代的⼈都深受饥饿的折磨。
1960年,严重的⼤饥荒像蝗⾍般掠过中华⼤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袁隆平内⼼的壮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发誓,⼀定要研究出⼀种⾼产的⽔稻,让⾃⼰的同胞吃饱!当时,科学家都认定⽔稻杂交没有优势,可是倔强的袁隆平不认输,他相信⾃⼰的判断没有错,⽆数次实验、⽆数次失败,都没有使他⽓馁。
天才都是百分之⼀的灵感和百分之九⼗九的汗⽔,有⼀天,袁隆平像往常⼀样⾛在实验⽥⾥,突然发现⼀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惊喜之下,继续潜⼼研究。
终于,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国⽔稻科研会议上,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成功!【篇⼆】名⼈故事:试验逃过劫难 1960年7⽉,袁隆平曾经在学校试验⽥⾥发现了⼀株"天然杂交稻",鹤⽴鸡群,穗⼤粒⼤。
但是,第⼆年,"⼤⽔稻"的种⼦播下去,结果,⾼的⾼,矮的矮,产量都很低。
但是,这株天然杂交稻启发了他:⽤⼈⼯杂交的办法,可以培植⾼产的杂交稻。
袁隆平的劳动故事

袁隆平的劳动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讲话致辞、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speeche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袁隆平的劳动故事事迹是过去做过的较重要的事情,正面典型事迹通常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
袁隆平的简短小故事5篇

袁隆平的简短小故事5篇袁隆平的故事1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
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
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
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
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
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
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
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
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
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
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
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典事迹整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典事迹整理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典事迹整理,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典事迹篇1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讨论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曾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进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此外,他还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次国际奖励。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每年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有人说,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矿,怎么挖掘都有收获,他还是一个多面体,每个侧面都值得大家学习。
是啊,如今,全国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学习,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学习他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学习他谦逊淳朴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些精神不是随便说说的,翻开那本中国感动世界,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立体真切的展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真实的袁隆平。
袁隆平早在考大学之前,他就立志做一个农业科学家,西南农学院正是我们这位现今的农业科学家的诞生之地。
也许是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战火与生活的艰辛让他能够立下这样的志向吧。
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怀大志,目标坚定的人,才会不畏惧苦,不害怕难!在20世纪60年代,在那饥荒的年代里,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惨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历史成为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动力。
袁隆平的故事15则

袁隆平的故事15则袁隆平,中国农业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科研成果不仅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持,也对全球粮食安全产生了深远影响。
袁隆平的成功离不开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对农业事业的热爱与责任心。
下面是袁隆平的故事15则,展示了他一生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
故事1:梦想初萌袁隆平生于1930年,他出生在中国湖南省的一个农民家庭。
在贫困的家境中,袁隆平上学的机会非常有限。
然而他从小就心怀梦想,渴望改变农民生活的困境。
这个梦想扎根于他的心灵,成为他一生努力的动力和目标。
故事2:科研之路的艰辛袁隆平的科研之路并不平坦。
他曾经多次面临研究项目资金不足、科研条件简陋等种种困难。
然而,袁隆平从不放弃,他始终坚持在农田里亲自动手,一遍遍地进行试验,不断探索和改进杂交水稻的育种技术。
故事3:精益求精的态度袁隆平对科研工作充满了敬畏之心,他从不满足于眼前的成就,而是追求更加卓越的目标。
无论是研究项目还是实验结果,他总是追求尽善尽美。
他的一句名言:“要做到世界一流!”故事4:艰苦奋斗1956年,袁隆平在湖南师范学院完成学业后,来到中国农科院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
在那个年代,物质条件极为困难,但袁隆平调整好心态,安然面对,并且以坚定的信念进行科研工作。
为了开展农业科研,他亲自动手种植杂交水稻,并亲自动手培育,不惜付出艰辛和努力。
故事5:对杂交水稻的追求袁隆平坚信杂交水稻是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
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1973年,他培育出了一系列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并取得了世界范围内的重要突破。
故事6:科技兴农袁隆平不仅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更是一个为农业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他倡导科技兴农,提倡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使广大农民受益。
他的科研成果为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故事7:扎根农田尽管袁隆平已经成为一位享誉全球的科学家,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农民身份。
袁隆平的故事15则_短故事

《袁隆平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一):一位坦诚和直率的科学家2004年10月的一天下午,袁隆平应邀为依阿华州大学师生做了题为中国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的报告。
经久不息的掌声过后,依阿华州大学校长请学生们提问。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问道:我们虽然身在国外,但经常关心国内的新闻,早就欣闻您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明白您的一些背景材料。
我们想明白,您从小就喜欢农业吗袁隆平笑吟吟地答道:小时候,我很贪玩,有很多兴趣爱好。
我读书,对感兴趣的课程,就认真听讲,而且考试得高分;对不感兴趣的课程,只求三分好,能及格就行了。
大学毕业的时候,同学给我的鉴定是--爱好:自由;特长:散慢。
自由散慢,我就这么一个人。
至于学农,起缘于一次偶然的机遇。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私人园艺场去参观。
我看见树上的桃子红红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很漂亮。
那时,我看了正在上演的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影片中有一个镜头,窗子外边就是葡萄什么的,两者的印象叠加起来,我感觉确实是田园美,就想长大后学农了。
如果那时老师带我们到真正的农村去看,又苦又穷又脏,那我肯定不会学农了。
台下一阵大笑,为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坦诚和直率而叫好。
他对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和缺点不加掩饰,让中外大学生们愈加觉得他可敬、可亲,完全真实地展现了这位科学家伟大和平凡的完美统一。
就这样,他的学术报告在简单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
袁隆平的故事(二):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在袁隆平连连获奖载誉归来后,有媒体的记者采访他时问道:对于您的贡献,您自己作何评价他平静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我们中国的荣誉,我只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一名代表。
我讲一个故事:1997年8月,我去墨西哥参加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的国际讨论会,并被授予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
这次会议有60多个国家的600多位科学家参加,其中12位是中国人。
我因为签证的关系,迟去了两天,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下午才到。
我到了后,那12个中国人喜出望外,说,袁老师你最之后了,我们急死了,你来了之后,我们的地位就提高了。
袁隆平的故事15则

袁隆平的故事15则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创始人,是国际上最早、最具影响力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之一。
他的杰出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以下是袁隆平的故事15则。
第一则:母亲的影响袁隆平出生在中国湖南农村,从小家境贫困。
然而,他的母亲教育他要勤奋努力,追求知识。
母亲对袁隆平的影响使他心怀梦想,并坚持不懈地追求学问。
第二则:农村种田经验袁隆平在农村长大,从小就有丰富的种田经验。
这为他日后的杂交水稻研究奠定了基础,因为他深刻理解农民的需求和问题。
第三则:埋头刻苦研究袁隆平在南方农业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期间,勤奋努力,埋头苦干。
他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并在农业科学领域崭露头角。
第四则:水稻杂交育种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的育种研究。
通过将不同品种的水稻杂交,他成功地培育出高产、抗病、品质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
这项创新对解决全球粮食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五则:跨国研究合作袁隆平在中国杂交水稻研究中得到了国际合作伙伴的支持和参与。
他与国际学者们合作,共同研究、交流,不断推动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进步。
第六则:国际荣誉袁隆平因其在杂交水稻育种领域的杰出贡献,荣获了许多国际奖项和荣誉。
他被视为农业领域的世界级科学家,并受到了全球科学界的尊崇和赞誉。
第七则:精益求精尽管袁隆平已经取得了众多成就,但他仍然不满足于现状。
他持续不断地改进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致力于培育更高产、更抗逆的水稻品种,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八则:帮助农民袁隆平一直关注中国农民的困境,并致力于帮助他们解决种植问题。
他不仅研发新的水稻品种,还通过教育和培训农民,提升他们的种植技术和收入。
第九则:水稻技术推广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已经推广至全国各地,尤其是在中国南方,出现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这为中国和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带来了重要的益处。
第十则:农业可持续发展袁隆平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产、抗病的杂交水稻品种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还减少了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有助于环境保护。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物事迹7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物事迹7篇袁隆平是中国闻名的水稻育种专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虽然已经离去,但他的宏大事迹会始终留存在我们的心中。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物事迹,盼望大家喜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物事迹篇1他的办公室里面已经摆满了各种奖牌和证书。
但老头子还是坚持在第一线做科研。
每年一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亚基地去。
有次他爬田埂,旁边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挡开了,你以为我老了啊,我蹿田埂比你年轻人还快当!成名成家的袁隆平似乎仍旧喜爱拘束随便的生活。
他间或出差逛街,看到廉价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试一下,然后又在助手身上比试一下,买上一大堆,回来就人人都发一件。
有次到香港中文高校去作报告,他就扎了条刚在街边用10元钱买的领带。
1998年,湖南一个事务所评定袁隆平品牌价值一千亿元,杨澜到海南去采访他: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她有什么看法结果,他的回答是,从来没有谈。
他之后跟助手说,我就是个过路财神。
还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给他1。
5万美元奖金,他全部拿出来,设立了一个杂交水稻基金,特地嘉奖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
他常常跟人说起他以前做过两次的梦: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梁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玉米一样大,他和助手们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谈天乘凉。
刚开头,四周人呵呵的笑,时间长了,才发觉他满脑壳就惦记这个事情。
他把身边英语好的年轻助手都尽量送出国去深造,为的是他的其次个抱负:要让杂交水稻推广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伏明感慨说,袁老师又有追求又能拘束,是个幸福的人。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物事迹篇2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了袁隆平爷爷成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艰辛历程故事,现在就让我来给大家一一叙述吧!首先,袁隆平爷爷一班级时一次去郊游,老师带他到一个农场去参观,当袁隆平爷爷观察处处都是芳香的花草和一串串艳丽的果实时,就立志要去学农。
从那时开头,袁隆平爷爷就刻苦学习,高中毕业后,袁隆平爷爷考上了重庆相辉学院(后来改名为西南农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袁隆平的故事
袁隆平的故事。
书名,袁隆平的故事。
袁隆平的故事类型,传记。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语种,简体中文。
ISBN,9787543882546。
作者,《青少年红色励志故事丛书》编写组。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页数,170页。
开本,16。
定价,19.60。
内容简介。
《袁隆平的故事》注重英雄偶像人物的榜样化。
同时区别于其他同类图书。
袁隆平的故事注重这些偶像的平民性和亲和力。
即一是挖掘"革命先烈"和"当代英模"高尚人生中的励志精神。
旨在以其光辉事迹激励和重塑广大青少年读者崇仰远大理想。
热爱祖国。
热爱生活和事业等高尚情操。
图书目录。
袁隆平小传 1.爱听故事的孩子 2.中流击水 3.勤学好问的少年 4.立志人"农门" 5.迈向三尺讲台6.卓越。
从怀疑开始7.邂逅"杂交水稻" 8.向饥饿下"战书" 9.小试刀。
大手笔10.袁门桃李11."幸存的果实" 12.未破的迷案13.松鼠朋友14.寻找"野败" 15.东方魔稻16.怀念父亲17.当个科学家18."杂交水稻之父" 19.攻克两系关20.秀出班行21.家和万事兴22.征战超级稻23.饮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