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日本》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地形和气候特征。
2、能够说出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根据地形图日本地形特点,并通过文字和图片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防震减灾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日本地形特征以及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教学难点:分析国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四、教学用具PPT五、教学环节复习提问亚洲的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新课引入观看“2011年3月日本9级地震资料”,提问:你能说出这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什么灾难吗?(学生回答:日本地震)那么日本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呢?这里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强烈的地震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日本这个国家。
新课讲授1.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特征自学课本P14—P15,划出你觉得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让学生根据自学成果简要介绍你眼中的日本。
(过渡)刚才我们对日本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我们就从日本的位置和范围来深入了解日本这个国家。
回忆前面学过的分析一个地理区域的位置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今天我们描述一个国家的位置还应该考虑它的大洲位置。
读图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并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经纬度位置:北回归线——北纬45度之间的北温带东经125度——东经145度之间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隔日本海、朝鲜海峡和东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北临鄂霍次克海大洲位置:亚洲东部,属于东亚地区(过渡)认识了日本的地理位置,那么日本国到底包括哪些地方呢?读图分析日本的领土组成。
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小岛组成。
其中本州岛面积最大(也是首都东京所在地)。
观察日本轮廓,看看日本海岸线有什么特点?(海岸线曲折,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在地图上找出日本著名的城市:横滨、神户、名古屋和大阪。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1](2021学年)
](https://img.taocdn.com/s3/m/7a8031c8dd36a32d7275812c.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课标解读】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内容分析】根据课标要求,认识一个国家,要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它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概括这个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组织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地图,指出日本的领土组成和首都,描述其地理位置特征;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简要了解这种环境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力求从“岛国多山”、“地震不断”和“位置评价"三个角度简要说明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多火山地震等地形特点。
2.知道日本的首都——东京,知道日本发达的经济特点:以加工贸易型为主的经济结构,以及发展特点:进行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知道日本工业区沿海分布的特点。
3。
了解日本的人口和民族构成,以及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二、能力目标1。
能利用地图分析日本的地形特点。
2。
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能结合日本的国情及相关资料,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及向外发展生产与销售基地的特点.三、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防灾、避险意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日本【课前】自主学习1. 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位于 _________ , 西北部,隔海相望国家有中国、朝鲜、韩国、___________ ;领土由① 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 和④ _______________ 四 个大岛及其附近的小岛组成;东临B _______________ ,西临A _________________ ,内海是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岛国,称为“地震国”:原因(1)位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块和 ____________ 板块的交界处;(或者回答: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山、地震带)所以, 多火山、地震。
⑵预防措施:①多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建筑材料,以防震减灾;②全民防震演习。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的地形以 __________________ 为主;最高的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活火山。
最大的平原是 ______ ________ ;关东平原上有日本的首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大海港4. ⑴日本发展工业有利条件:① _______________ ,多优良海港、海运便利; ② _________________ 资源丰富; ③ 较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不利条件:⑵日本主要工业区:① _______________ 工业区 ③ 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区5.⑴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岸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岸。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3. 素质层面:
-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具备一定的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的意识,有利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
- 部分学生对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敏感度,能够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
-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人地关系观念有待加强,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
4. 行为习惯:
- 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松懈的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 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依赖教师讲解,缺乏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 部分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好,但缺乏复习和预习的习惯,对知识点的巩固程度有限。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 知识层面: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可能导致在学习日本气候、地形、资源等方面时,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5. 增进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气候特点、地形特征、资源状况等。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日本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地形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特色。
4.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日本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提出的疑问,给予及时解答和引导。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积极思考相关地理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对于不懂的问题,勇敢地提问并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清晰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第1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1](2021年整理)
](https://img.taocdn.com/s3/m/757268b827d3240c8447efe0.png)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日本第1课时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记住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采取的防震措施学习重点:认识日本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其多火山、地震的自然环境特征,知道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课前检测: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新知探究:1.日本是位于亚洲______、太平洋_______的岛国,属于______亚。
答案:东部西北部东2。
日本东临_______洋,西隔________海、_______海峡、_______海,同东亚与北亚的这些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隔海相望。
答案:太平洋日本海朝鲜东海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3。
日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大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其首都是_______。
答案: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东京4。
日本国土海岸线________,南北_________,多优良港湾。
答案:曲折狭长5。
日本______、_______广布,沿海平原_______,其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
答案:山地丘陵狭小关东平原6.日本多火山、地震,__________是日本最著名的火山。
答案: 富士山综合提升:读日本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岛屿名称:A B C D____________答案: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东京(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名称:E F答案:东京横滨(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原因是:位于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非常活跃。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1》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1》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对日本的基本了解,为学生深入学习日本的地理、历史、文化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引导学生认识日本,理解日本。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于新奇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
但同时,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于一些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还需要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进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主动学习地理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地理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地理问题的能力。
3.地图阅读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
2.讨论式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地图阅读教学: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地图:日本地图、世界地图。
3.图片:日本的自然风光、城市风貌、文化特色等图片。
4.教学视频:关于日本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的教学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视频和图片,呈现日本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对日本有更直观的了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是关于东亚地区的一个国家——日本的学习。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日本的概况,提高对东亚地区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周边国家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日本这一国家,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些皮毛,如富士山、樱花等,对于日本的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日本,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地图等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这一邻近国家的认识,增进学生对东亚地区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日本的地形、气候特点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日本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日本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等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本的相关资料、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准备好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日本的地图、地形、气候等资料,让学生对日本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有关日本地形、气候、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日本经济、文化的了解,加深对日本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日本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学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一节《日本》学案【自主学习】一、多火山、地震的岛国1.日本位于洲的东部,洋西北部,周围依次被鄂霍次克海、太平洋、东海、日本海所环绕;日本大部分地区在北纬度至北纬度之间,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带,小部分位于带。
2.日本是太平洋北部的岛国,由、、、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日本四大岛中,岛面积最大。
3.日本地形以、为主,沿海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是平原。
4.日本地处板块和板块交界处,位于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二、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1.日本工业高度发达,进口________,出口________,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高。
2.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沿岸地区,主要工业城市有________、大阪、________ 、北九州等。
3.日本利用其________ 等优势,加快海外投资步伐,主要在________ 和________投资建厂。
三、东西方兼容的文化1.日本民族构成,以为主。
2.日本文化即有浓厚的_______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_______气息,是_______的典范,日本著名的古都是。
【互动探究】探究1 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主要城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特点。
读“日本地形图”,完成下列活动。
(1)在图7.2上用红笔圈注太平洋、日本海,东京、富士山、朝鲜海峡,关东平原,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在图上找出日本的四大岛,说出日本的领土组成特点。
(3)说说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探究 2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成因,并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读“世界板块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活动。
(1)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2)应对地震,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3)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应该向日本学习什么?探究3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分析日本发展经济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日本的经济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课前】自主学习1.日本位于 , 西北部,隔海相望国家有中国、朝鲜、韩国、 ;领土由① 、② 、③ 和④ 四 个大岛及其附近的小岛组成;东临B ,西临A ,内海是 C 。
2.⑴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岛国,称为“地震国”:原因(1)位于 板块和 板 块的交界处;(或者回答: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所以, 多火山、地震。
⑵预防措施:①多使用 的建筑材料,以防震减灾;②全民防震演习。
3.日本的地形以 为主;最高的山是 ,是活火山。
最大的平原是 ;关东平原上有日本的首都 ;最大海港 。
4.⑴日本发展工业有利条件:① ,多优良海港、海运便利; ② 资源丰富; ③较高的 。
⑵不利条件:, 。
5.⑴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沿岸 和 沿岸。
⑵日本主要工业区:① 工业区 ② 工业区③ 工业区 ④ 工业区⑶主要的工业城市:A (首都)、B (最大的海港)、北九州、神户、大阪、C BA朝鲜海峡④③②①●●●●●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⑤④③②①B A名古屋等。
6.日本的经济特点是① 的经济进口 加工 出口7.日本的民族构成中, 民族占绝对优势,传统服装是 ;日本文化特点是 的文化特点;中国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艺术、科学等方面。
【课堂】速效训练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日本地理位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 .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陆地国界线C .日本的地理位置对造船业、海上运输业十分有利D .日本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2.下列有关日本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B C .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 D .地震、火山少 3.读右图,东京位于( )A .九州岛B .本州岛C .四国岛D .北海道岛4.某旅游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旅游团成员们提出了希望游览象征日 本的旅游胜地。
这个旅游胜地是( )A .乞力马扎罗山B .富士山C .乌拉尔山D .金刚山5.邻居张大爷的孙子在日本学习。
一天,张大爷在与王林同学闲聊时问道:“我孙子说他的 学校位于日本最大的一个岛上,这个岛叫什么名字啊?”王林正确的回答应该是( ) A .本州岛 B .四国岛 C .北海道岛 D .九州岛 6. 日本人喜欢泡温泉,泡温泉成为日本的一种生活时尚。
日本温泉多与日本( )分布有关A .火山B .平原C .岛屿D .山地、丘陵 7.读“日本地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日本的文化具有东西方融合的特色原料和燃料(如② 等)投资建厂的对象:④①3B .图中①岛是日本最大的岛屿——本州岛C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D .日本四面临海,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2016年4月16此完成8~9题8.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地处( ) A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C .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D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9.当晚灾区还遭遇暴雨袭击,可能引发的灾害是( A .台风 B .森林火灾 C .泥石流 D 10.日本是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下图所示的阴影地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②环境无污染 ③多优良港湾④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11.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的原因之一是( ) A .人口少 B .资源贫乏 C .技术先进 D .农业发达 二、综合题12.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C ,D ;E , A ;B (国家)。
(2)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描述日本的 地理位置特点。
(3)日本国土狭小,河流短促,但水能资源丰富,其中的原因是 。
●4(4)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5)当地震发生时,下面应急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乘电梯迅速撤离到空旷地区 B .被废墟掩埋尽量大声呼救C .跑到高大建筑物下面D .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等软物体保护头部 13.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是 。
(2) 据图甲和所学内容,分析日本的文化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增强中日友好交流,若请你设计促进日本观光旅游的宣传活动,写出你选择的两个日 本特色旅游项目 。
【课后】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2016年4月6日,几十名北京市民 来到位于北京居庸关山区的京张铁路, 从山顶拍摄樱花初开的美景,正好“5和谐号”列车经过花海,该列火车被民众称为“开往春天的列车”。
结合材料,读上图,完成1~2题 1.北京(40°N)与日本同纬度地区樱花开放时间相比( )A .相差一个月左右B .日本早半个月左右C .北京早半个月左右D .开花时间基本同步 2.影响北京和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春季降水量 B .海陆因素 C .地形 D .土壤 3. 下图是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日本传统民居—— 合掌式房屋。
该种风格的民居主要位于本州岛中部的 内陆地区。
合掌式建筑的屋顶十分陡峭,主要为防止 ( ) A .夏季台风 B .冬季大雪C .秋季风沙D .地震破坏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富士山喷发,日本政府2015年7月15日举行了演练。
参加范围首次涵 盖了富士山山顶的小屋。
如图是日本部分地区图。
读图,回答4~5题 4.日本著名旅游胜地富士山位于图幅的 ( )A.东南部B.东北部C.西北部D.西南部 5.图中城市分布的特点是( ) A.临海分布 B.沿河分布 C.集中在内陆D.集中在山区6.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B.地广人稀,资源丰富C.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D.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 读“某国部分地区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示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两个大陆板块的碰撞处 B.多山的地形,矿产储藏丰富 C.主要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最高山峰是著名的活火山8.图示区域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A.地形平坦B.燃料、原料充足C.海洋运输便利D.劳动力廉价9.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本在美国投资已达到1万亿美元,雇佣了近7万美国人,涉及钢铁、 汽车、电力及电子等工业部门。
对日本采取这种发展方式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国内资源贫乏 B.日本土地供应紧张,国内需求减少6C.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D.美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的力度,不断地把工厂迁移到国外。
据此回答10~11题10.对迁入国来说,其好处有( )①得到经济发展需要的资金 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④得到丰富的自然资源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11.在日本的外迁企业中,大多是( )①耗用大量资源的企业 ②需用大量劳动力的企业 ③高新技术企业 ④污染较严重的企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下列对日本投资建厂最具有吸引力的是( )A .英国 B .澳大利亚 C .中国 D .美国 13.目前,日本企业加大海外投资的优势条件是( )A .资金、技术B .自然资源丰富C .劳动力资源丰富D .便利的海运 14.下面的建筑形式在日本经常见到,它反映了( ) A .日本受中国影响最大 B .日本文化受西方影响最大 C .日本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征 D .日本文化没有什么特征二、综合题15.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其人口、经济发展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
根据下面两图 回答问题。
(1)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群岛国家,____________曲折,多优良港湾,所以日本的渔业、造船业发达,对外联系和____________便利。
(2)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日本冬夏两季风向明显不同,________气候显著。
受地理环境影响,日本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岛。
(3)据图说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日本大力发展对外加工工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许多日本企业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
答案详解自主学习1.东亚、太平洋、俄罗斯、北海道、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太平洋、日本海、濑户内海2.(1)亚欧、太平洋、环太平洋(2)质地较轻3.山地丘陵、富士山、关东平原、东京、横滨4.(1)岛国、劳动力、科学技术水平(2)国土狭小、资源贫乏5.(1)太平洋、濑户内海(2)京滨、名古屋、阪神、濑户内、北九州(3)东京分、横滨6.①外向型、②煤,铁,石油③工业制品④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77.大和、和服、东西方兼容、建筑、文字速效训练区;日本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西邻日本海,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3)日本年降水量较大,河流流量大,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4)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13.(1)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该地带人口、城市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多优良海港,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制品。
(2)民族单一,以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特点。
(3)富士山赏樱花,温泉旅游,日本料理等培优训练市场狭小(4)资金、技术、自然资源、劳动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