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近义成语积累
近义词成语大全 四字

近义词成语大全四字1:甘拜下风,心悦诚服。
2: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3:耳目一新,焕然一新。
4:开门见山,单刀直入。
5:飞黄腾达,平步青云。
6: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7:不识好歹,不识抬举。
8: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9:不计其数,不可胜数。
10: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11:大庭广众,众目睽睽。
12:鬼鬼祟祟,偷偷摸摸。
13:出人头地,高人一等。
14:刻不容缓,迫不及待。
15:独占鳌头,无出其右。
16:营私舞弊,假公济私。
17:信口开河,胡说八道。
18:每况愈下,江河日下。
19: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20:一帆风顺,一路顺风。
21:花言巧语,巧舌如簧。
22:心不在焉,漫不经心。
23:节外生枝,横生枝节。
24:望而生畏,望而却步。
25:流离失所,离乡背井。
26:跋山涉水,长途跋涉。
27: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阅读素材:近义成语积累

2019 高三近义成语累积有许多成语的意思十分邻近,略微不注意就会使用错。
我们应当在使用时十分注意“同”中求“异”,用“异”舍“同” 。
为了帮助同学们正确使用,减少错写错用,今日给同学们分享 50 组近义成语。
1、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两者都有“守安分,不越轨”之意,但“安分守己”重在守安分,不为非作恶;而“循规蹈矩”重在守规矩,不敢创新,不敢胡说乱动。
比方:他家做点小买卖,素来安分守己,从不做违纪乱纪的事。
这个孩子有礼有貌,循规蹈矩,老师们都喜爱他。
2、力所不及瞠乎其后固然二词都有“莫及”二字,但意思完整不一样。
“力所不及”借指力量达不到,“瞠乎其后”则比喻远远落伍。
前者有没法管理之意,后者指没法追及。
比方:旧中国公民党政府固然也声称南沙群岛是中国国土,可是因为没有强盛的海军,鞭长莫及,对于那边的一些岛礁并无推行实质上的控制。
自从生了这场病,对于班上那些成绩优异的同学,李芳已经瞠乎其后,再也没法追上了。
3、标新立异不落窠臼它们都有“独出心裁”之意,但重申的要点不一样:“标新立异”重在“格” ,重在风格、风格,表示与其余不一样;“不落窠臼”重申不落俗套。
比方:同其余地方的园子不一样,无锡的梅园,面对太湖,以梅饰山,以山饰梅,标新立异。
这本侦探小说,构想新奇,不落窠臼,值得一读。
4、不负众望不孚众望这两个词因为读音邻近而简单混淆,其实它们的意思完整相反。
“不负众望”是“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之意,“不孚众望”则是“不符合大家的希望”之意。
比方:经过这段时间的休整和训练,刘翔终于不负众望,又一次获得了好成绩。
经过检查组一段时间的考察,发现马明显不孚众望,好多人对他都存心见,其实不可以率领当地民众脱贫奔小康。
5、不翼而飞不翼而飞“不翼而飞”专用来指信息等流传很快,“不翼而飞”则多用来指东西忽然不见了(有时也用来指流传快速)。
比方:昨天夜晚常委会才做出的对于撤消张华职务的决策,原来是要求各位常委保密,后天才宣布的,谁知这信息竟不翼而飞,今日清晨就在村庄里传开了。
近义词成语及解释100个

近义词成语及解释100个以下是一篇包含100个近义词成语及解释的文章:1.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创业,一无所有。
2.草木皆兵:过度紧张,疑神疑鬼。
3.措手不及:来不及准备。
4.黔驴技穷:没有更高的手段。
5.金玉满堂:财富丰厚,名声大噪。
6.举一反三:从一个判断或观点推导出其他相似的判断或观点。
7.力不从心:力量不够,无法做到。
8.三思而后行:深思熟虑之后再采取行动。
9.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10.各抒己见: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意见。
11.情同手足:情感如同兄弟般亲密。
12.抱头鼠窜:因害怕或受到惩罚而匆忙逃跑。
13.权宜之计:根据实际情况临时采取的方法。
14.略有所闻:对某个事务有一些了解。
15.投机取巧: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谋取成功。
16.一干二净:彻底地,完全地。
17.借题发挥:借势发展,别有用心。
18.舍己为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帮助别人。
19.脚踏实地:踏实努力,不急功近利。
20.眼高手低:要求高,但实际能力不足。
21.顺其自然:顺着事物的发展趋势去做。
22.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追求立即的成功。
23.水火不容:彼此之间关系恶劣,无法相容。
24.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毫不动摇。
25.忍辱负重:忍受耻辱和重担而不动摇。
26.闻风丧胆:听到风声就吓得失去勇气。
27.心猿意马:内心不定,犹豫不决。
28.形影不离:形容关系极为密切、紧密。
29.大刀阔斧:采取大胆、彻底的手段。
30.目瞪口呆:因为惊愕而呆若木鸡,无言以对。
31.骨瘦如柴:形容非常瘦弱,憔悴病态。
32.清心寡欲:追求简朴,没有贪心。
33.百花齐放:以鼓励多样性,鼓励各种意见。
34.不可抗拒:无法抵挡,不可避免。
35.天花乱坠:形容能言善辩,夸夸其谈。
36.万紫千红:形容色彩鲜艳,丰富多样。
37.薄暮冥想:黄昏时思考,反思。
38.呕心沥血:形容极为努力,付出巨大代价。
39.礼尚往来:以礼相待,回报对方的好意。
40.狗拿耗子:形容自找麻烦,无意义的事情。
初中语文近义成语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近义成语总结归纳近义成语在语言学中是指在形式和意义上有相似或接近关系的成语。
初中语文学习中,了解和掌握近义成语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就是对初中语文中常用的近义成语进行总结归纳。
1. 好高骛远、异想天开这两个近义成语都是指人的思想或行动超出了实际可能的范围。
前者强调追求高远的目标,但缺乏脚踏实地的态度;后者则更加强调想象力过于奇特离谱。
2. 哭笑不得、欣喜若狂这两个近义成语都是形容人的情绪激动,但表达的程度不同。
前者表示感到尴尬或无法接受某种情况,后者则表示非常高兴且兴奋。
3. 好事多磨、鱼龙混杂这两个近义成语都是描述困难或不愉快的处境。
前者意味着好的事情往往需要经历一些困难和挫折才能实现;后者则形容事物混杂在一起,好与坏不分。
4. 厚颜无耻、蛇蝎心肠这两个近义成语都形容人的品德或行为极端恶劣。
前者指人厚脸皮,做出不要脸的事情;后者形容人心狠毒、阴险狡诈。
5. 安居乐业、患得患失这两个近义成语都描述人的心态。
前者表示过着安稳平静的生活且满足于现状;后者则表示人过于担心和焦虑,总是担心失去现有的东西。
6. 名落孙山、悔过自新这两个近义成语都带有对人的改变的意味。
前者表示考试或选拔中没有达到要求,成绩落后;后者则表示一个人意识到了错误并展开了改过的决心。
7. 见利忘义、恩将仇报这两个近义成语都描述人对待感情和利益的态度。
前者表示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弃感情或道德原则;后者则指对别人的恩情报以仇恨或不义之举。
8. 小题大做、草木皆兵这两个近义成语都描述人们对事情的反应过分夸张。
前者指对轻微的事情过分重视或夸大其事;后者则表示人们对一点小事就过度恐慌,类似于杞人忧天。
9. 以卵击石、力争上游这两个近义成语都表示人们面对困难或强大对手时的态度。
前者形容用脆弱的力量去攻击强大的敌人,不顾自身的弱小;后者则表示不满足于现状,努力向上爬,争取更好的发展。
10. 明辨是非、黑白分明这两个近义成语都表示人们分辨事物的能力。
100个近义成语大全

100个近义成语大全1.本末倒置——舍本逐末2.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另起炉灶3.背道而驰——南辕北辙4.逼上梁山——铤而走险5.本末倒置——舍本逐末6.蚍蜉撼树——螳臂当车7.惨无人道——惨绝人寰、灭绝人性8.趁火打劫——浑水摸鱼、顺手牵羊9.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10.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东山再起11.出生入死——舍生忘死、赴汤蹈火12.当仁不让——义不容辞、理所当然13.道貌岸然——一本正经、正颜厉色14.洞若观火——了如指掌、明察秋毫15.大张旗鼓——雷厉风行、闻风而动16.大发雷霆——怒不可遏17.耳濡目染——耳闻目睹、耳熟能详18.翻天覆地——天翻地覆19.翻云覆雨——朝三暮四、朝秦暮楚20.风平浪静——一帆风顺21.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前功尽弃22.钩心斗角——明争暗斗、尔虞我诈23.苟且偷安——得过且过、苟且偷生24.胡思乱想——痴心妄想、游思妄想25.欢欣鼓舞——喜气洋洋、欢天喜地26.绘声绘色——活龙活现、有声有色27.魂不附体——六神无主、失魂落魄28.海市蜃楼——虚无缥缈、空中楼阁28.和颜悦色——平易近人、和蔼可亲29.赫赫有名——举世闻名、鼎鼎大名30.撼天动地——惊天动地31.混为一谈——相提并论32.饥寒交迫——哀鸿遍野、啼饥号寒33.家常便饭——司空见惯、习以为常34.坚如磐石——固若金汤、坚不可摧35.截然不同——天渊之别36.聚精会神——全神贯注37.进退维谷——进退两难、进退无门38.见机行事——见风使舵39.脍炙人口——喜闻乐见40.牢不可破——颠扑不破、坚不可摧、轻重倒置41.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一清二楚42.络绎不绝——川流不息、纷至沓来43.龙腾虎跃——生龙活虎44.乱七八糟——污(乌)七八糟45.开诚布公——推心置腹、推诚相见46.夸夸其谈——侃侃而谈47.刻不容缓——迫不及待48.眉开眼笑——笑逐颜开、眉飞色舞49.明哲保身——洁身自好50.目不斜视——目不转睛51.目空一切——旁若无人52.念念有词——振振有词53.呕心沥血——处心积虑、挖空心思54.排山倒海——翻江倒海55.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和衷共济56.前车可鉴——前车之鉴57.敲诈勒索——巧取豪夺58.杞人忧天——庸人自扰59.气吞山河——气势磅礴60.屈指可数——寥寥可数61.锲而不舍——坚持不懈62.窃窃私语——交头接耳63.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忍辱含垢64.燃眉之急——迫在眉睫65.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66.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不求甚解67.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手足无措68.耸人听闻——骇人听闻69.随波逐流——同流合污70.盛气凌人——咄咄逼人71.手无寸铁——赤手空拳72.束手无策——手足无措73.视若无睹——熟视无睹74.深谋远虑——深思熟虑75.神采奕奕——神采飞扬76.生气勃勃——生机勃勃77.煞费苦心——挖空心思78.手忙脚乱——七手八脚79.脱胎换骨——洗心革面80.忐忑不安——七上八下81.头头是道——天花乱坠82.天经地义——理所当然83.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外刚内柔84.无所不为——无微不至、为所欲为85.微乎其微——微不足道、不足挂齿86.无稽之谈——流言蜚语87.威风凛凛——气势汹汹88.外强中干——色厉内荏89.万无一失——十拿九稳90.妄自菲薄——自暴自弃91.为所欲为——随心所欲92.瓮中捉鳖——瓮中之鳖93.无所不为——无微不至94.无穷无尽——无边无际95.五颜六色——五彩缤纷96.喜笑颜开——嬉皮笑脸97.五体投地——心悦诚服98.心满意足——称心如意、正中下怀99.想方设法——费尽心机、千方百计100.喜笑颜开——嬉皮笑脸。
考前常见近义成语强化识记50例

考前常见近义成语强化识记50例1、不负众望/不孚众望: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期望。
不孚众望指不被众人所信服,辜负了别人的期望。
2、一诺千金/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形容说话算数、信实可靠。
“一言九鼎”指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强调作用极大。
3、山穷水复/山穷水尽:“山重水复”指山峦重叠,流水环绕,多形容山水阻隔,比喻困难重重但仍有出路。
“山穷水尽”形容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4、休戚相关/息息相关:“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侧重指客观存在的关系。
“息息相关”指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既可指主观存在的关系,也可指客观存在的关系。
5、参差不齐/良莠不齐:“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良莠不齐”指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
6、不以为然/不以为意:“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指不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7、侃侃而谈/夸夸其谈:“侃侃而谈”侧重于从容不迫,着眼于表达的态度,含褒义。
“夸夸其谈”侧重于浮夸、不切实际,着眼于内容,含贬义,如:他总是夸夸其谈,并无真才实学。
8、无可非议/无可厚非:无可非议是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语义重;无可厚非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语义轻。
9、别具一格 / 别开生面:别具一格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别开生面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使用范围较广。
10、承前启后/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指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承上启下指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
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11、青云直上 / 扶摇直上:青云直上指地位迅速升得很高;扶摇直上指事物上升得快。
12、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鱼龙混杂适用的对象是人,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适用对象是物,指假的事物冒充真的事物。
13、另眼相看/刮目相看:前者做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做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高考最常见的近义成语

高考最常见的近义成语高考最常见的近义成语1. 死去活来: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醒过来。
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2. 起死回生:把快要死的人救活。
形容医术高明。
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3. 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
指医生医术高明。
4. 着手成春:着手:动手。
一着手就转成春天。
原指诗歌要自然清新。
后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
5. 死而复生: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6. 手到病除:指医生辨证、治疗思路、治疗手法正确对症,使病人得以最快速度康复。
7. 操之过急:指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8. 好高骛远:好:喜欢;骛:追求。
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9. 急于求成:急着要取得成功。
10.沽名钓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
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11.急功近利:功:成功;近:眼前的。
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12.好大喜功: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
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13.了如指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
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14.如数家珍: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
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15.一目了然:目:看;了然:清楚,明白。
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16.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
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17.显而易见: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
18.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19.犹豫不决:犹豫:迟疑。
拿不定主意。
20.优柔寡断:寡:少。
指做事犹豫,缺乏决断。
21.见异思迁:迁:变动。
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
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22.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23.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近义成语--最新版

常见近义成语(完整篇)近义成语的使用主要分两类,一、形近义不同,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二(1)义相近而用法相别(2)义相近而适用范围有别一、形近义不同1.不负众望: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2.事倍功半:成倍的力;只收到一半的功效。
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事半功倍:形容做事得方法,费力小,收效大3.一文不名:一文钱都没有,形容人很穷一钱不值:一个铜钱都不值。
比喻毫无价值。
4.无所不能:没有什么不能做的。
指样样能做。
无所不至: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
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5. 进退维谷:谷,比喻困境。
进退都处于困难境地。
比喻进退两难。
书面用语。
进退两难:进也不好,退也不好。
形容处境困难。
口头用语。
进退无门:前进后退均无路,形容处境困难,无处容身。
5.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6.倚马可待: 站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特指人的文思敏捷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7. 生气勃勃: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
生命力强,富有朝气。
多用于指人。
生机勃勃:很有活力,很有生命力。
多用于指事物。
7.鱼目混珠:把鱼眼珠杂混在珍珠中,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8.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置之不理:把它放在一边,不加理睬。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9.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
鞭长莫及:原意是说即使有力量;也使不得;因为马肚子不是鞭打的地方。
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10.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多用于否定句)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
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11.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近义成语积累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都有使人听后感到震惊之意。
前者指歪曲、捏造事实或故意夸大事态,所指的事不一定是坏的;后者指卑劣、残暴的事实坏到了使人吃惊的程度,所指之事是坏人坏事。
2、自鸣得意、自得其乐都有很得意之意。
前者侧重自以为了不起;后者侧重感到很有乐趣。
3、不求甚解、囫囵吞枣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前者表示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4、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都有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之意。
前者指经常耳听目视而受到影响;后者指人的思想、性格受环境或他人的感染、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
5、身先士卒、以身作则都有亲自做出榜样之意。
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头;后者仅指自己作出榜样。
6、别具一格、别开生面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但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7、病入膏肓、不可救药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但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8、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但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生。
9、不刊之论、不易之论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但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0、不识好歹、不识抬举都表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但前者含有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后者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11、鞭长莫及、望尘莫及前者比喻力量达不到;后者指赶不上。
12、另眼相看、刮目相看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但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3、深入人心、耳熟能详前者指政策等已被人们认可;后者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14、大庭广众、众目睽睽都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
前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共场合;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
16、彬彬有礼、温文尔雅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
但前者侧重对人有礼貌,后者可以形容人的举止、气质等。
17、如虎添翼、为虎添翼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贬义;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
18、参差不齐、良莠不齐都有“不整齐”的意思,指人时,前者侧重指水平,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区别;指物时,前者指高低长短大小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19、居心叵测、高深莫测前者指心存险恶,不可推测;后者指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没法揣测,形容估摸不透。
20、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没有完成之意。
前者侧重在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后者侧重“浅”,没有深入。
21、顶礼膜拜、五体投地都表示崇拜之意。
但前者偏重崇拜;后者重在敬佩。
22、独断专行、专横跋扈、一意孤行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
但前者有蛮横、霸道之意,语意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中者和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23、阿谀逢迎、趋炎附势都有巴结奉承之意。
但前者多指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24、风言风语、流语蜚语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
但前者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和猜测;后者多指有意传说,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25、锋芒毕露、崭露头角都有才能显露出来之意。
但“毕”指全部,“崭”指突出的才能。
前者还可喻骄傲自负;后者不能。
26、悔过自新、痛改前非都有改正错误之意。
但前者重在未来,强调重新做人;后者重过去,强调改正错误的彻底。
27、苟且偷安、得过且过都形容只图眼前,不顾将来。
但前者偏重贪图眼前安逸;后者偏重胸无大志。
28、故步自封、墨守成规都因规守旧,不求进步或革新之意。
但前者偏重在不求进取;后者偏重在固执地守旧,不肯改进。
29、厚颜无耻、恬不知耻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
但前者重在脸皮厚;后者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
30、花天酒地、醉生梦死都形容腐朽糜烂的享乐生活。
但前者偏重于迷恋酒色;后者偏重在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生活。
31、势如破竹、一泻千里前者指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后者形容江河水奔流直下,比喻文笔奔放畅达。
32、本末倒置、舍本逐末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之意。
但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侧重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33、身临其境、设身处地前者指亲身到了那个地方,形容感受深切;后者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指替别人着想。
34、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35、死得其所、死有余辜前者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后者指虽然处以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过。
36、大发雷霆、怒不可遏都表示十分愤怒。
前者侧重发怒时高声斥责;后者强调愤怒难以抑制。
37、络绎不绝、川流不息前者形容行人、车马往来不绝;后者是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多用以形容车船行人来往不断。
38、大公无私、铁面无私都表示没有私心。
前者指一心为公;后者指不畏权势,不讲情面。
39、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前者指在道义上是不允许推辞;后者指责任无可推卸,这责任是自己应尽的必须承担起来的。
40、含糊其辞、闪烁其辞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之意。
前者重在说得含混不清;后者重在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41、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前者指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事物不等推行,就迅速传播,风行一时;后者指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言语或消息流传得极快。
42、光明磊落、光明正大都含有心地光明之意,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
前者侧重在人的精神品质,指胸怀坦白;后者信笺在固执地守旧,不肯改进。
43、明察秋毫、明察暗访前者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处清楚;后者指明里观察,暗里询问了解。
44、无微不至、无所不至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之意。
前者形容处事待人细致周密,体贴入微,含褒义;后者多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
45、杳如黄鹤、杳无音信都有见不到之意。
前者侧重指一去不见踪影;后者侧重指一直得不到对方的消息。
46、洋洋大观、洋洋洒洒都有内容多的意思。
前者侧重指数量和种类多得可观;后者形容文章的篇幅很长。
47、瑕不掩玉、瑕瑜互见都指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
前者是缺点遮不住优点之意;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缺点,无主次之分。
48、一笔勾销、一笔抹杀都含有全部销去之意。
前者指帐目、嫌隙、隔阂等;后者指对成绩、优点等全盘否定。
49、心照不宣、心领神会都有心里已领会,不用说出来之意。
前者多指双方,有时指较多的人;后者重领会、一般指一方。
50、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都有应该承担不能推辞的意思。
前者侧重于在道义上不允许推脱;后者侧重于责任上不可推卸。
51、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但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52、目不暇接、应接不暇前者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后者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用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忙不过来。
53、爱憎分明、泾渭分明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前者指思想感情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54、涣然冰释、烟消云散前者指嫌疑或误解消除;后者指情绪或思想消除。
55、安分守已、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56、震动天地、翻天覆地前者可形容声音巨大,也可形容声势浩大或气势雄伟;后者形容变化巨大或闹得很凶。
57、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58、鱼龙混杂、鱼目混珠前者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后者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好的、真的。
59、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程序之意。
前者多指按一定规矩和步骤;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60、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61、惨绝人寰、惨无人道都有狠毒残暴之意。
但前者语义重,强调人世间从没有见过的惨痛,不能用来形容人;后者强调无人性,不讲理,常用来形容人。
62、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推心置腹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但前者重在说话心情;中者重在发表己见;后者重在待人真诚,且所涉及的对象一般是个人或较少的人。
63、乘人之危、落井下石都表趁人危难之时去侵害人家。
但前者重在别人遭遇苦难时用要挟引诱等手段去害别人;后者重在要置遭难者于死地。
64、出尔反尔、反复无常都表经常变卦。
但前者偏重语言上的前后矛盾;后者重表现上的变化无常。
65、出神入化、炉火纯青都表达到的境界很高。
但前者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后者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66、穿凿附会、牵强附会都表生拉硬扯。
但前者指硬把讲不通的道理,牵强解释;后者是把不相关的事硬拉在一起。
67、唇齿相依、辱亡齿寒都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但前者强调互相依存;后者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遭难。
68、得寸进尺、得陇望蜀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但前者表逐步进逼,越要越多;后者强调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
69、低三下四、低声下气都形容卑恭、无骨气。
但前者重在卑恭下贱;后者重在恭顺小心。
70、大吹大擂、自吹自擂都有吹嘘之意。
但前者吹嘘的可以是别人;后者则只能是自己。
71、目不见睫、目不交睫前者指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眉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或见远不见近;后者指上下眼睑上的睫毛不相交合,不合眼,形容不睡觉。
72、天花乱坠、娓娓动听都有说好好听之意。
前者形容说话十分动听,却是夸张而不切实际,含贬义;后者形容说话生动,使人爱听,含褒义。
73、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前者形容日夜不停;后者指一夜到天亮。
74、不闻不问、漠不关心都有冷漠、不关心之意。
但前者重在行动,后者重在态度。
75、起死回生、死里逃生前者指医生的医术高明,能把垂死的病人救活;后者形容经历了极其危险的境遇。
76、耳闻目睹、耳濡目染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之意。
前者不强调影响,后者侧重指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影响。
77、空前绝后、凤毛麟角前者指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后者比喻珍贵的方才或事物。
78、陈词滥调、老生常谈都指讲听惯听厌的话。
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后者重在待人真诚。
79、莫衰一是、无所适从前者指不能判断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后者指不知道跟从谁好,形容不知怎么办才好。
80、魂不守舍、失魂落魄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
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