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成语辨析

合集下载

成语辨析大全

成语辨析大全

成语积累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形容感情或行为有节制,不过分;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

2.哀兵必胜:指悲愤满腔的军队勇于抗敌,一定能打胜仗。

3.安土重zhòng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4.百身何赎:愿百死己身以换回死者的生命。

表示极沉痛地悼念。

5.稗bài官野史:泛称小说及记载不见经传的轶闻琐事的著述。

泛指闾巷风俗、遗闻旧事的记录。

6.不瘟不火: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恰到好处。

7.不经之谈: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经常指用的道理、法则等。

8.不易之论:易:改变。

不可更改的言论。

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9.大而化之: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

后形容做事情不够谨慎,疏忽大意。

10.恶è衣恶食:意思是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11.二三其德:形容三心二意。

12.伐功矜能: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13.罪不当罚:处罚和罪行不相当14.非异人任:某事应由自己负责。

15.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16.罪不当诛:指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17.毫发不爽:形容一点不差。

18.好整以暇:好整以暇的意思是指军队步伐严整,从容不迫。

后多用来形容在纷乱、繁忙中显得从容不迫。

19.积毁销骨:指众口不断毁谤,会致人于死地。

20.加人一等:意思是指超过别人一等。

比喻学问才能超过一般人。

也指争强好胜。

21.木人石心:形容没有感情,不为外物所动。

22.奇人共赏:奇文共赏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

23.穷而后工: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24.曲尽其妙:意思是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

25.人言啧啧:指人们不满地纷纷议论着。

26.入室操戈:意思是到他的屋里去,拿起他的武器攻击他;比喻引用对方的论点反驳对方。

27.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28.硕大无朋:大得没有比得上的。

国考成语辨析常考易错成语

国考成语辨析常考易错成语

国考成语辨析常考易错成语1. 虚与委蛇 vs. 明争暗斗- "虚与委蛇"意指表面上虚情假意的对待,实际上是在暗中敌对。

常被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的两面派行为。

- "明争暗斗"意指明显的争斗和暗中的斗争。

常用于形容双方明面上进行的激烈争斗,同时也存在着不公开的暗中斗争。

- 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明暗有无,"虚与委蛇"强调表面虚假和暗中敌对,而"明争暗斗"则强调明显的争斗和暗中的斗争。

2. 融会贯通 vs. 孤芳自赏- "融会贯通"意指将各种知识或技能融合到一起,形成完整而有价值的整体。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全面掌握和应用。

- "孤芳自赏"意指独自欣赏自己的才能或成就,自我陶醉。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过于自负和自恋,不愿接受他人的评价和意见。

- 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融会贯通"强调将多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孤芳自赏"则强调个人的自我陶醉和自恋。

3. 触类旁通 vs. 生搬硬套- "触类旁通"意指通过类比或推理,从一个事物或领域的知识推导出其他相关事物或领域的知识。

常用于形容人具有较强的联想和推理能力。

- "生搬硬套"意指机械地照搬旧的办法或理论,不灵活地应用到新的情况或问题中。

常用于批评某人或某种做法缺乏创新和灵活性。

- 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触类旁通"强调通过联想和推理,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况中,而"生搬硬套"则强调机械地照搬旧的办法或理论。

4. 琳琅满目 vs. 五花八门- "琳琅满目"意指眼花缭乱、丰富多样。

常用于形容各种各样的东西或景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五花八门"意指种类繁多、琐碎不一。

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事情多样、繁杂,没有固定或统一的样式。

成语辨析

成语辨析

常见成语辨析 105 组1. 开诚布公: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

推心置腹: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

比喻真诚待人。

【辨析】“开诚布公”和“推心置腹”;都有诚心待人的意思。

但“开诚布公”偏重形容心地坦白、无私;“推心置腹”偏重在形容两人的交情很深厚。

披肝沥胆: 露出肝脏;滴出胆汁。

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

也形容十分忠诚。

“披肝沥胆”和“肝胆相照”;都形容对人忠诚。

但“肝胆相照”中的“相”字;表示“对人”或“相互之间”;而“披肝沥胆”无“相”字;可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2. 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

偏重于隐藏偃旗息鼓: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

偏重于“隐秘”;多用于战事。

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风流云散: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

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多用于指朋友、同事及亲人由相聚到分散。

3. 电光石火: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即过。

比喻事物很快消失。

也形容速度极快。

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过眼烟云: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

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辨析】“昙花一现”和“过眼烟云”;都能比喻事物很快消失;“昙花一现“多比喻好的或稀有的人或事物很快消失;但“过眼烟云”只用于事物。

4. 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多少;时:时间。

才过了多少时间。

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

形容人意外相遇。

如期而至:比喻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

5. 耳濡目染: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辨析】“耳濡目染”和“耳闻目睹”都有耳朵听见眼睛看见的意思。

不同在于“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影响;“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不管。

相濡以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

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

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

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三个一组:1.惨无人道:惨,残酷狠毒。

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灭绝人性::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

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

4.承前启后:承,承接。

启,开创,引出。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

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继往开来:继:继承;开:开辟。

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5外强中干: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外刚内柔: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

同“内柔外刚”。

6.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地瞎想。

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XXX妄想:犹言胡思乱想。

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7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积累力量,重新动作。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XXX: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13.一视同仁:一样看待,不分厚薄。

多用于指人。

等量齐观:等,同等。

齐,一样。

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指物。

相提并论:相提:相对照;并:齐。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14.牢不可破: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坚定。

形容异常牢固。

颠扑不破:颠,跌。

扑,敲。

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

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坚不可摧:坚:坚固;摧:摧毁。

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15本末颠倒:本,树根。

末,树梢。

置,放。

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舍本逐末:舍去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形容轻重倒置。

轻重倒置: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16.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亦作“了若指掌”。

明察秋毫:明察:看清;秋毫:秋季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原形容人眼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言语理解成语辨析

言语理解成语辨析

言语理解成语辨析
在言语理解中,成语辨析是一种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成语含义、用法、语境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成语辨析:1.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后背,比喻可以赶得上或达到。

而“望尘莫及”则表示无法赶上或达到,多用于指人的能力或水平等方面。

2.屡试不爽:多次尝试都没有失败,表示很成功。

而“屡战不殆”
则表示多次作战都不会失败,强调不断取得胜利。

3.目不暇接:眼睛看不过来,形容眼前的东西太多或太杂乱。

而“目
不转睛”则表示眼睛一直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4.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就能完成。

而“易如反掌”
则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完成,好像翻转手掌一样。

5.登峰造极: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界,也比喻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而“急流勇进”则表示在急流中勇往直前,不畏困难,奋勇前进。

6.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表示不予理睬。

而“置之度外”则表示将某些事情放在心上,不重视或不在乎。

7.息息相关:形容事物关系密切,互相影响。

而“休戚相关”则表
示彼此间的祸福互相关联,强调利害相关。

8.画龙点睛:比喻在事物上加上某种点缀,使其更生动有力,也比
喻在文章或讲话中加入关键性的语句,使其更精辟深刻。

而“画蛇添足”则表示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负面作用。

9.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或实现。

而“手到擒来”则表示做
事迅速、容易成功。

10.志同道合:形容彼此的志向和兴趣相同。

而“臭味相投”则表示
彼此的习性或爱好相同,多用于贬义语境。

常见易混成语异同辨析94例--高中语文常见--高考复习资料

常见易混成语异同辨析94例--高中语文常见--高考复习资料

常见易混成语异同辨析94例1.【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同: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爱财如命一毛不拔】同: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3.【爱憎分明泾渭分明】同:都有界限清楚之意。

异:前者指思想感情上的爱与恨;后者多指人或事的好坏显然不同。

4.【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同: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异: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后者侧重于墨守成规,不敢变易。

5.【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同: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异: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6.【暗箭伤人含沙射影】同: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异: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7.【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同: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异:前者表示只想懂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后者多指在学术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不加思考地笼统接受,重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8.【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同: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异: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9.【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同: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异:前者重在“病”,比喻病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后者偏重于“救药”,强调无法挽救。

10.【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同:都有凭空捏造之意。

异:前者重在没有事实根据;后者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11.【不刊之论不易之论】同:都有不能改变之意。

异:前者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后者重在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12.【不识好歹不识抬举】同:都表示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600个的成语辨析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600个的成语辨析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亟待救济、援助。

还可以形容婴儿刚刚出生,期待母亲哺育的样子。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业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é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成语辨析100组

成语辨析100组

成语辨析100组常见的成语辨析:1.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微小,难以解决问题。

2.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起到负面作用。

3.画龙点睛:比喻在事物关键的地方加上精彩的点子或语句,使事物更加完美。

4.指鹿为马: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5.拔苗助长:比喻急于求成,不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6.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闭着眼睛做事,不看实际情况。

7.守株待兔:比喻固守旧有经验或方法,不思进取。

8.画饼充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9.画虎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精髓,似是而非。

10.狐假虎威:比喻倚仗别人的威势欺压他人。

11.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12.望洋兴叹:比喻面对大问题或困境时,感到无能为力或无奈。

13.纸上谈兵:比喻只是在纸上空谈,没有实际行动。

14.针锋相对:比喻针对对方的观点或行为,采取相反或对立的态度。

15.饮水思源:比喻对恩惠的感激不忘,铭记在心。

16.投鼠忌器:比喻因小失大,因怕打草惊蛇而不敢采取行动。

17.画地为牢:比喻限制自己的行动范围,不得逾越。

18.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19.咎由自取:比喻自己的错误或困境是自己造成的,怨不得别人。

20.引火烧身:比喻自找麻烦,自讨苦吃。

21.守口如瓶:形容说话谨慎,保守秘密,不轻易透露。

22.守株待兔:比喻墨守成规,追求侥幸,不求进取。

23.纸上谈兵:比喻只是空谈理论,缺乏实践经验。

24.指鹿为马: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25.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26.坐井观天:比喻视野狭窄,知识有限。

27.左邻右舍:指左右相邻的邻居,也可用来泛指周围的人。

28.左膀右臂:比喻得力的助手或亲信。

29.赤手空拳:比喻没有任何依靠或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30.赤子之心:比喻纯洁无邪的心态或思想。

31.打草惊蛇:比喻行动失误,无意中惊动了对方,引起对方的警觉。

32.打蛇打七寸: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抓住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常见近义成语辨析1.开诚布公: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

推心置腹: 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

比喻真诚待人。

[辨析] “开诚布公”和“推心置腹”;都有诚心待人的意思。

但“开诚布公”偏重形容心地坦白、无私;“推心置腹”偏重在形容两人的交情很深厚。

披肝沥胆: 露出肝脏;滴出胆汁。

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

也形容十分忠诚。

“披肝沥胆”和“肝胆相照”;都形容对人忠诚。

但“肝胆相照”中的“相”字;表示“对人”或“相互之间”;而“披肝沥胆”无“相”字;可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人民、对党、对祖国的忠诚。

2.烟消云散: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

偏重于隐藏偃旗息鼓: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

偏重于“隐秘”;多用于战事。

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风流云散: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

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多用于指朋友、同事及亲人由相聚到分散。

3.电光石火:像闪电的光;燧石的火那样一闪即过。

比喻事物很快消失。

也形容速度极快。

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过眼烟云: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

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辨析】“昙花一现”和“过眼烟云”;都能比喻事物很快消失;“昙花一现“多比喻好的或稀有的人或事物很快消失;但“过眼烟云”只用于事物。

4.曾几何时:曾:曾经;几何:多少;时:时间。

才过了多少时间。

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

形容人意外相遇。

如期而至:比喻按照计划或者规律,按时到来。

5.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辨析] “耳濡目染”和“耳闻目睹”都有耳朵听见眼睛看见的意思。

不同在于“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影响;“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不管。

相濡以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

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潜移默化:指人思想、性格在长期的外界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

6.一诺千金: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

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一字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指对文章稍加改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用来称赞诗文精妙。

7.栩栩如生:多用来形容雕塑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逼真;如同活人一样。

出神入化:多用来形容文学艺术或技艺达到了绝妙、神奇的境界。

【辨析】“出神入化”和“炉火纯青”;都指“达到的境界很高”。

不同在于:“出神入化”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炉火纯青”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辨析】“惟妙惟肖”和“活灵活现”都含有非常逼真的意思。

但“惟妙惟肖”偏重于非常传神逼真;也可用于日常生活;“活灵活现”常用于口语。

绘声绘色:形容讲述或描写事物的情景;深刻入微;非常生动、逼真。

【辨析】“绘声绘色”和“有声有色”;都形容讲述;描绘十分生动。

但“绘声绘色”一般只表示所叙述、描绘的事或物生动逼真;而“有声有色”除包含此意外;还可表示叙述人表现得很出色。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8.图穷匕见: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

东窗事发: 现泛指阴谋败露或秘密勾当被发觉。

含贬义。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

比喻事情经过澄清以后彻底暴露;真相大白。

用作褒义。

多用来指某个被歪曲或掩盖的事情真相搞清楚了;有时也可表示事情一清二楚。

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

也形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十分生动。

9.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筹划;组织。

原指作画下笔之前,精心构思,计划布局。

后形容苦费心思去谋划、经营管理某事。

多用于事业、商业。

苦心孤诣:用尽苦心,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指精心钻研学问或技艺,很有独到之处。

多用于学术、学问。

筚路蓝缕: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

后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苦。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用尽;虑:心思)。

处心积虑:含贬义;指费尽心机做坏事。

费尽心机:用尽心思,想尽办法。

枉费心机:白白地耗费心思与精力。

与虎谋皮:和老虎商量;要它的皮。

比喻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去商量损害他人利益的事;绝对办不到。

后多指要恶人放弃自己的利益;纯属幻想。

10. 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

形容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多用来表示不把困难、威胁、强敌、危险等放在心上。

漠不相关:形容彼此毫无关联。

漫不经心: 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多用于工作、学习方面。

漠不关心: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用作贬义。

11. 一概而论:用同一个标准来评论、看待或处理。

多形容不分性质、不加区别地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

常用于否定句或反诘句中。

等量齐观:不顾事物的区别,作同等看待。

多含否定意味,或用在否定句里。

一般作谓语。

同日而语:指相提并论。

用于否定句。

相提并论:把两个人或两件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用作贬义。

用来表示不加区别地比较人和事。

【辨析】“等量齐观”和“同日而语”;“相提并论”;都表示把不同的等同起来。

但“等量齐观”只能用对待事物,表示同等看待;“同日而语”表示同样看待或相比,并有时间上的差别;“相提并论”指就不同性质的对象放在一起谈论;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

一视同仁: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

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12.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专,变化无常,好像马跑猿跳一样。

心醉神迷:指处于类似出神入化的兴奋状态,形容佩服爱慕到极点。

例.空中鸟声婉转,天蓝得令人心醉神迷。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例.看电视上描述了西湖如诗如画的美景,我不禁心驰神往。

13.不绝如缕:似断未断;像只有一根细丝维系着。

比喻情势危急。

后也比喻技艺等方面继承人稀少;也形容声音微弱;但未中断。

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14.一蹴而就:踏一步就可以成功。

形容轻易地取得成功。

多用于贬义和否定句中;用于不能轻易就取得成功的巨大工程、伟大事业;形容求之过急;“一挥而就:形容写文章、画画,很快就完成。

含褒义。

旗开得胜: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

一蹶不振: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15.走马观花: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

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

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辨析】“浮光掠影”和“走马观花”;都有“观察事物不深入细致;印象不深”的意思。

不同在于:①“浮光掠影”偏重于“印象不深”,强调马虎、不深入,形容浮浅;可用于人或事物;“走马观花”偏重在“观察粗略”;强调看得匆忙、速度快。

只用于人。

16.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

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用于“令人”后。

【辨析】“目不暇接”和“应接不暇”;都用来形容东西很多;看不过来。

但“应接不暇”还可形容头绪多;事情忙;来不及应付;“目不暇接”不能。

目不暇给: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

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17.添砖加瓦: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

褒义。

添枝加叶:在画好的树上又添枝加叶。

比喻在事物原来的基础上加以夸张渲染;添加了原来没有的内容。

也比喻捏造、夸大事实。

18.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鱼目混珠:用鱼眼来假冒珍珠。

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本事的人冒充有本事,或以次货冒充好货。

有时也表自谦。

19.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在一起不易区分。

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指长短高低大小不一;当指人时是指水平不一。

稂莠不齐:有好人也有坏人,好的坏的混在一起。

20.不稂不莠: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

21.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是褒义词,不能用于违法现象。

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重新活动起来或比喻原有的念头、想法重新出现。

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贬义。

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也比喻消失了的人或事物重新出现。

[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

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重整旗鼓:失败之后,重新组织力量,褒义。

粉墨登场:指化装后登台演戏。

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

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22.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形容受窘或发慌的状态,多指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莫衷一是:指不知哪个正确。

形容各种意见都有。

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无所适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

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辨析]“无所适从”和“莫衷一是”都含有不知怎样才好的意思。

但“无所适从”偏重于不知听从谁的才好;“莫衷一是”偏重于意见分歧;无法断定哪一个好。

各抒己见: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各执一词: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

形容意见不一致。

众说纷纭:说法多而杂。

23.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去看。

形容拘谨畏惧或愤怒的样子。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

形容对某个人特别重视;不同于寻常。

【辨析】“另眼相看”和“刮目相看”;都有“用不同眼光来看待”;的意思。

有时可通用。

但“另眼相看”多指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刮目相看”多含因对象变化大;看法改变的意味。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

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互相对着。

形容大家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24.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

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身临其境:亲身到过那个地方。

25.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26.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川流不息:。

①比喻时光的流逝和大自然的运行永无休止。

②亦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来不绝。

[辨析] “川流不息”和“络绎不绝”;都有接连不断的意思。

但“川流不息”是比喻性的;除了指人、船、车、马的来来往往;还可指电话、电报等;表示往不同的方向连续不断地前进;“络绎不绝”是直陈性的;一般既可表示来来往往又能表示同一个方向连续不断地行进。

接踵而至:后头的人脚尖挨上前头人的脚跟;一个跟着一个来到。

形容人特别多;络绎不绝。

或事情连续不断地发生。

27.铤而走险: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为。

破釜沉舟:比喻战斗到底。

现常用来形容做事决心很大。

孤注一掷: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