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5化工新技术、新产品
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

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开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化工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为化工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论述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包括新材料的研发、新工艺的推广和新产品的开发。
1. 新材料的研发新材料是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发新材料,可以开辟出更好的产品性能和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例如,纳米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使产品更轻薄、更耐用。
同时,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还可以调控材料的导电性、导热性等性能,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不断涌现的新材料为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新工艺的推广新工艺的推广是化工行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
化工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绿色工艺的推广可以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实际推广中,政府、企业及研究机构应加大对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为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3. 新产品的开发新产品的开发是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成果和体现。
新产品的推出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拓展化工企业的盈利空间。
例如,生物基材料的推广可以替代传统的塑料和化学纤维,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新产品的开发还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化工产业的附加值。
总结起来,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体现在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上。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只有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化工行业才能在全球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能源化工行业)十一五化工原料路线实现多样化新项目新技术硕果累累

(能源化工行业)十一五化工原料路线实现多样化新项目新技术硕果累累十壹五化工原料路线实现多样化新项目新技术硕果累累根据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生产和技术发展现状,“十壹五”期间,在重油催化裂化制烯烃和煤基甲醇制烯烃俩大领域,重点开发的关键技术主要有:重油深度催化裂化多产低碳烯烃技术(DCC),催化热裂解制乙烯、丙烯技术(CPP),重油接触裂解制乙烯技术(HCC);甲醇制烯烃技术(MTO)、甲醇制丙烯技术(MTP)等。
面对全球原油资源日益紧张,且呈现重质化、含硫高的现实,以重油为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成为必然选择。
“十壹五”期间,我国炼油工业坚持走深度加工的道路,形成了以重油催化裂化为特色的深加工路线,相继开发和完善了DCC、CPP、HCC等几项较为先进的重油裂解制烯烃技术,且在工业化推广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煤基甲醇制烯烃项目的实施,可有效缓解我国石脑油的不足和低碳烯烃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十壹五”期间,煤基甲醇制烯烃成为化工行业技术创新最突出的亮点,这壹新型煤化工领域集中突破了壹批重大关键技术,进壹步开发和完善了MTO、MTP技术,且建成工业化示范装置,为适应我国资源禀赋特征、调整化工原料结构做出了贡献。
甲醇制丙烯:首套自主工业装置诞生2010年10月,以煤为原料生产聚丙烯的大型煤化工示范项目——神华宁夏煤业集团X公司的甲醇制丙烯(MTP)装置投料试车,且成功产出纯度为99.69%的丙烯产品,这是全球率先试车成功的MTP大规模工业化装置。
该项目于2008年4月开工建设,2010年8月实现中交;2010年9月6日正式进入全面试车状态,10月4日产出合格丙烯产品。
示范项目相继投料试车神华宁煤的煤基烯烃项目总投资约170亿元,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目前在建的最大煤化工项目,也是我国2010年投产的三大煤制烯烃示范项目之壹。
MTP装置作为煤基聚丙烯项目的核心,采用德国鲁奇X公司MTP工艺技术,催化剂由德国南方化学X公司提供。
化工合成新技术

化工合成新技术
1. 生物合成技术:利用生物体内的酶、菌群等生物学物质合成化学品。
2. 绿色合成技术:采用环保材料,无毒催化剂、高效反应条件、可再生原料等“绿色”策略,提高合成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
3. 微流控技术:在微细管道中,以微流动的方式进行反应,控制反应过程,实现高效、准确的合成反应。
4. 无机-有机杂化合成技术:将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杂化,形成新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应用价值。
5. 催化剂设计技术:研究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通过设计合适的催化剂,实现高效、选择性的反应。
6. 智能化合成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及智能化设备控制技术,实现化学反应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合成效率和质量。
7. 超声波合成技术:利用超声波的激励作用,使反应溶液分子活跃,提高反应速率、产率和可控性。
8.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技术:利用有机和无机配体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键结合
形成晶体,可以设计和合成一系列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多孔性材料。
年度盘点作业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岁月的流转,我们又迎来了一年的尾声。
在这一年中,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成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了更好地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现将本年度的盘点作业进行总结,以期为下一年的工作提供借鉴。
二、盘点作业回顾1. 盘点范围本年度盘点作业涵盖了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日常工作,包括财务、行政、销售、生产、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
2. 盘点内容(1)财务盘点: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梳理,确保账目清晰、准确。
(2)行政盘点:对公司的行政事务进行整理,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3)销售盘点:对销售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销售过程中的问题,为下一年的销售策略提供依据。
(4)生产盘点: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5)人力资源盘点:对员工情况进行梳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三、盘点作业成果1. 财务方面通过财务盘点,我们发现了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如账目混乱、收支不透明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规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2)优化财务流程,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3)定期进行财务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2. 行政方面行政盘点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行政事务处理不当的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以下改进:(1)优化行政流程,提高行政工作效率。
(2)加强行政人员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
(3)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制度,确保行政事务规范有序。
3. 销售方面销售盘点结果显示,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客户满意度不高、销售渠道单一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
(2)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3)加强销售团队建设,提高销售业绩。
4. 生产方面生产盘点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浪费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2)加强设备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
(3)提高员工技能,减少生产浪费。
5. 人力资源方面人力资源盘点发现,公司在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第二批)

该技术已在多套 湿法磷酸、 石膏 加工等装置中应 用。
中磷石膏利用率低、难以大规模消纳的行业技术难题。
第 3 页,共 7 页
序号 技术/产品名称
技术/产品简介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推广应用情况
通过采用分子设计、创新塔盘结构、耦合高精度耐污染
13
胺液脱硫系统节能与 长周期稳定运行关键 技术
过滤和低胺损除盐实现杂质脱除等手段,搭建包括离子
程中本质安全度差、原子利用率低、能耗高和“三废”排 放量大且难处理等问题,实现废盐处理后满足离子膜电
解要求,为安全绿色高效低碳生产提供保障。
比 例 可 调 可 控 合 成 2 - 氯 -5- 甲 基 吡 啶 ( CMP ) 和 2,3- 二 氯 -5- 甲 基 吡 啶 (DCMP),大幅缩短工艺流程,CMP 和 DCMP 总 收 率 提 升 30% , 持 液 量 降 低 99.9%,源头杜绝含磷废水产生。
序号 技术/产品名称
石化化工行业鼓励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目录(第二批)
技术/产品简介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推广应用情况
1
化工风险预警、 智能 评估与管控技术
根据化学品、化学反应和反应失控有关分类,开发反应
风险研究、评估与控制核心技术体系,实现反应安全风 险评估从定性到定量的突破,可有效解决化工过程安全 事故多发问题,降低百万工时伤害率,促进提升化工行 业本质安全水平。
该技术已在多套
循 环 氢 脱 硫、 干 气 脱 硫 、天 然 气 脱 硫、 胺 液 再 生 等装置中应用。
平稳运行。
14
高二聚体含量TMQ 橡 胶防老剂绿色合成技
术
通过开发新型液体催化剂制备缩合液、连续流膜反应器
化工生产的新技术和新应用

化工生产的新技术和新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化工生产呈现出了多种新技术和新应用。
这些新技术和新应用不仅改善了化工生产的效率和效益,同时也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新技术之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一种将生物体的一些特有能力或思维或组成部分或细胞进行修饰或改造,再以这些生物体为依据设计和制造新产品的技术。
在化工生产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生物反应器是加速化学反应的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一样物质转化为另一样物质,从而提高化工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此外,许多化工制品的生产也借助了生物技术,例如发酵法制造乳酸、柠檬酸、酶以及细胞素等。
二、新技术之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一种具有生态化、社会化、经济化的新型化学,是尽可能地降低或避免对人类及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的一种化学。
绿色化学被认为是未来化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利用绿色化学可以制造出环保型的化工原料和产品,例如利用可再生能源制造出可降解生物质塑料等。
此外,绿色化学还可以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减少废物的产生,提高废物的利用率,从而达到环保和节能的目的。
三、新技术之高效分离在化工生产工艺中,分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传统的分离技术一般采用凝固、蒸馏、萃取等方法,这些方法存在能耗高、工艺复杂等缺点。
而高效分离技术则能够在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提高分离效率。
高效分离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石油加工及化学品生产中,利用生物质多孔材料、化学吸收材料和离子交换材料等技术可以使各种化学混合物快速而彻底地被分离出来,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
四、新技术之利用废物废物利用是指利用废弃物、废水、废气等废品所产生的资源,再生产新的物质或能量的过程。
传统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几乎每一步都会产生废物,而利用废物可以避免浪费,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一些生物质废弃物可以被利用来生产生物质能源,如用制糖废渣和燕麦壳等生物质材料发酵,可以生产出甲烷、乙醇等生物质能源;而利用锅炉烟气中含有的氧化铵来制备复合肥料,可以实现废物的利用和资源的再循环。
化工类科技成果.

化工类科技成果(1)木糖醇的分离与纯化新工艺(吉林大学)本技术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法分离纯化木糖醇。
该工艺具有设备简单,采用水洗脱,树脂可反复再生使用,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克服了原生产工艺生产拖尾、回收率低等缺点。
用离子交换树脂法纯化木糖醇产品收率大于70%,纯度大于98.5%。
实现了用国产树脂分离纯化木糖醇,填补了我国高纯度木糖醇生产的空白。
高纯木糖醇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2)环状糊精生产技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环状糊精具有独特的环状分子结构,分子中央有圆柱形空隙,可以将各种物质的分子包接于其分子空隙中,生成包接复合物。
使被包接的物质与外界环境隔离,有防挥发,抗氧化、抗光分解作用;可以使不稳定的物质稳定化,并具有掩盖异味,苦味,改变物质溶解度等作用。
在食品、医药、农药日用化工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技术以淀粉为原料酶法转化生产α-环状糊精和β-环状糊精,产品收率高,生产成本低,无环境污染。
淀粉转化率80%以上,环状糊精总收率40%以上;α-环状糊精纯度90%以上、β-环状糊精纯度97%以上;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α-环状糊精目前国内尚无产品。
该技术位国内首创。
(3)生物技术生产木糖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木糖醇是天然五碳多元醇,具有甜度高、抗龋齿、代谢不依赖胰岛素;目前国内外均用化学法生产,存在设备与操作费用高、产品纯化困难等问题。
生物技术生产木糖醇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国外尚未有生物技术生产木糖醇的报道,现有产品均用化学法生产。
(4)高吸水保水树脂生产技术(西北工业大学)高吸水树脂是一种功能高分子材料,遇水后体积溶胀500~1000倍,最高可达1400倍,成为一种半固态水凝胶,其中水分挥发很慢。
因此,又称保水剂。
这种材料用途十分广泛,可作为农林、园艺中土壤改良剂,节水保墒,抗旱保苗;可用于石油开采中钻井堵漏剂,采油调剖堵漏剂和泥浆增稠剂;还可用于膨胀橡胶,作为建筑密封材料;也可作为油水分离剂、医用卫生用品中超强吸液剂;还可制成导电透明胶膜、水泥防渗防水剂等,用途十分广泛。
40种实用化工产品制造技术

40种实用化工产品制造技术1. 聚合物合成技术。
2. 化学反应工程。
3. 离子交换树脂制备技术。
4. 溶剂萃取技术。
5. 气相色谱技术。
6. 液相色谱技术。
7. 超临界流体技术。
8. 薄膜技术。
9. 聚合反应工程。
10.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11. 化学溶液沉积技术。
12. 化学气相析出技术。
13. 化学溶液析出技术。
14.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15. 化学溶液沉积技术。
16. 化学气相析出技术。
17. 化学溶液析出技术。
18. 聚合物共混技术。
19. 化学氧化技术。
20. 化学还原技术。
21. 化学合成技术。
22. 化学结晶技术。
23. 化学干燥技术。
24. 化学过滤技术。
25. 化学萃取技术。
26. 化学蒸馏技术。
27. 化学结晶技术。
28. 化学干燥技术。
29. 化学过滤技术。
30. 化学萃取技术。
31. 化学蒸馏技术。
32. 化学结晶技术。
33. 化学干燥技术。
34. 化学过滤技术。
35. 化学萃取技术。
36. 化学蒸馏技术。
37. 化学结晶技术。
38. 化学干燥技术。
39. 化学过滤技术。
40. 化学萃取技术。
这些技术涵盖了化工产品制造的多个方面,包括原料处理、反应工程、分离纯化等环节,对于化工产品的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点:2015化工新技术、新产品2015.12为寻求新发展,解决企业生产难题,2015年诸多化工企业亦是致力于对新技术的研发,多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且推出了多款新产品。
截止到2015年12月15日,以下是2015年取得重大突破的新技术及新产品。
拜耳材料科技推出高效聚天冬胺酸脂涂料在4 月21-23 日举办的欧洲国际涂料展上,拜耳材料科技将推出PASQUIC,旗下聚天冬胺酸技术的新型主打品牌。
该产品为防腐及建筑应用涂料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产品减少了使用步骤,确保节约施工时间和人工成本。
承包商的工作周期弹性也大大提升,即使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也能竣工。
除此之外,还能同时承包多个施工项目。
同时得益于产品的高效性,生产商能大量出售聚天冬胺酸涂料。
PASQUICI技术完美诠释了拜耳材料科技涂料、胶黏剂及特种化学品业务部客户至上的宗旨。
佐敦粉末涂料推出两大环保系列新品全球领先的涂料及油漆供应商佐敦公司于近日宣布面向中国市场推出全新的环保型粉末涂料解决方案:新一代仿电镀产品(UltraShine) 以及极光色彩系列(The Aurora Collection) 产品。
这两大环保新品采用最前沿的技术,是历经长期研发验证的结果,也代表着粉末涂料的未来发展趋势,彰显佐敦公司立足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可持续性粉末涂料解决方案的坚持与努力。
TheAurora Collection 极光系列借由北欧柔美极光的灵感,给客户带来注入创新以及环保理念的品牌承诺。
它拥有11 种绚丽且具有格调的色彩选择,为高品质产品树立了新的标杆。
该系列还具有兼顾铝材及钢材的应用特性,搭配无暇的金属效果,以及卓越稳定的喷涂技术,可以完美遮蔽任何基材的表面缺陷,并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在能源消耗上,它可以减少40倍的用水、10倍的用电以及20倍的天然气使用,在保证高品质的涂层外观及性能的同时,也为生产流程节约可观的时间和成本。
顾名思义,新一代仿电镀产品Ultra Shine 是一种针对电镀技术的可持续性替代工艺,它拥有令人羡慕的“镜面”外观,并把对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是当之无愧的最尖端的粉末涂料产品。
Ultra Shine力求最小化能源以及水的消耗,同时减少工人的健康风险,相比电镀工艺,除了能够将产能提升10 倍之外,还可降低高达70%的运营成本。
并且,它也同时兼顾铝材及钢材的应用,可以满足家具行业最为严酷的需求。
毫无疑问,它将会成为有电镀需求客户的重要替代型选择。
雅克化工成功研发Y H2805水标光油树脂雅克化工成功研发了全新的水标光专用树脂。
此款水标光油专用树脂YH2805 羟值3.0%、固含70% 黏度400-800mpa.s/25 C、溶剂BAC。
水标光油专用树脂YH2805对比常规PU罩光树脂,在水标上有优异的附着力,很好的解决了常规PU光油在水标上水泡、水煮后附着力不够的弊病,同时兼顾了光泽和硬度要求。
山东理工大学研制成功新型化学发泡材料山东理工大学11月20 日发布消息称,由该校与淄博正华助剂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化学发泡材料——聚氨酯化学发泡剂已研制成功,该发泡剂综合性能优良,绿色环保,可替代所有含氯氟烃的物理发泡剂。
经检测,目前产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我国和欧盟各国的相关标准要求。
这标志着我国在此研究方面已超越欧美等发达国家,将对世界聚氨酯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巴斯夫为激光烧结工艺开发新型聚酰胺6 粉末巴斯夫近日宣布,其与选择性激光烧结和熔融设备制造商华曙高科及增材制造设备支持及现场服务商Laser-Sinter-Service(LSS) 正在联合开发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3D打印一体化解决方案,涵盖材料、打印机、技术和服务。
巴斯夫为激光烧结工艺开发了新型聚酰胺6 粉末,合作伙伴和客户可针对具体应用对该产品的配方进行调整。
与之前使用的聚酰胺12 相比,采用这种材料生产的物品具有更出色的强度和热稳定性。
具有永久性多孔结构的液体材料问世国际联合研究小组日前宣称,他们合成了世界首种具有永久性多孔结构的液体材料。
这种液体对气体具有极强的吸纳和溶解能力,有望提升目前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效率,并在碳捕获等场景中获得应用,相关论文发表在12 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以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和利物浦大学为首的这个国际联合研究小组,合成出一种新的液体,并发现这些液体能通过将气体吸收进孔洞中的方式溶解大量气体。
这个为期3 年的研究项目为众多更为环保和高效的化学反应过程铺平了道路,其中就包括碳捕获技术,即一种将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收集、储存起来,避免其进入大气的技术。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斯图尔特?詹姆斯表示,在材料中人工形成永久性的多孔结构是人类科学上的一大进步。
该技术能用来制造从塑料瓶到汽油等一系列产品。
但此前,几乎所有的多孔材料都是固体的。
新设计的一种“自下而上” 的特殊液体结构,弥补了液体在分子形状上的不足,最终让液体无法填满所有的空间,出现大量的孔洞结构。
正是这些孔洞赋予了它们极强的气体吸纳能力。
詹姆斯称,这个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的挖掘来拓展出更多的应用,未来极有可能导致很多新的化学过程。
“我们已经成功展示了一种新的原理——通过在液体中创建多孔结构就能显著提升液体对气体的吸纳能力。
这一特性,从长期来看具有很多潜在的、有趣的应用”。
Zyvex 推出新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增韧剂Zyvex科技本月5日发布了ZNT体系中的新品一一碳纤8玻纤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用增韧剂ZNT-boost,这种添加剂可以在不损失复合材料强度和刚度的同时提升材料韧性,据Zyvex 表示,使用ZNT-boost 可以提升材料韧性达100%,提升材料刚度和强度达30%。
这种增韧剂可以很容易的在标准的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中进行应用,需要改变生产工艺也不需要改变催化剂和固化剂的配方。
产品有两种规格:液态或片状(粉末形态),可以应用于大多数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工艺中,包括预浸料、VART M灌注工艺和手糊成型工艺。
除环氧树脂外,也能对聚乙烯树脂、聚酯树脂产生作用。
中石油自主研发渣油加氢催化剂成功应用6月4 日,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开发的固定床渣油加氢催化剂(PHR系列),在大连西太平洋公司渣油装置上一次开车成功, 填补了中石油渣油加氢催化剂技术空白。
渣油加氢是最有效的渣油原料转化与处理技术,催化剂是其核心技术,但其技术含量高、研发难度大、应用条件极为苛刻,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核心技术只有少数几个国际大公司掌握。
中石油现有渣油加氢处理能力为每年1500万吨,年进口催化剂量约5000 吨,加快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技术十分迫切。
石油化工研究院经过多年的艰苦攻关,成功开发了孔结构灵活调控、活性金属非均匀分布等6 项催化剂制备新技术,攻克了适合渣油大分子扩散的特种大孔道载体制备难题,设计并研制出具有梯度、双峰、通畅、集中孔道集成特色的4 大系列12 个牌号渣油加氢催化剂,实现了多种催化剂功能的优化级配。
PHR系列催化剂经小试、中试、工业放大、中试装置6000个小时长周期运转及工业装置1 万个小时挂篮试验,结果均表明,催化剂性能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完全满足现有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需求。
上海推出WQ系列潜伏型环氧树脂固化剂上海最近推出WQ系列潜伏型环氧树脂固化剂,具有与环氧树脂混溶性好、固化速度快、固化彻底等特点,一面世即广受好评。
这些产品是由固化剂特色企业——上海物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这也使上海在环氧固化剂进入了全国前列。
该系列产品目前共有WQF-1、1WQF-18、WQF-10、WQF-、6 WQF-6506等牌号的产品。
据专家介绍,其中WQF-1用于制造中咼档纯环氧粉末、环氧/聚酯粉末涂料,尤其在制备细砂纹、皱纹(俗称绵绵漆)、网纹、龟纹粉末中效果上佳;WQF-18用于制备中高档环氧树脂低温粉末涂料,制造电子绝缘粉末尤为理想;WQF-10是环氧树脂粉末、绝缘粉末、阻燃粉末、重防腐粉末涂料的理想型潜伏性固化剂,也是制造高档单组份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固化剂;WQF-6用于制备粉{TodayHot} 末涂料、油漆、胶粘剂非常适合;WQF-6506是用于灌封料、浇铸料、包封料等工艺的固化促进剂。
潜伏型环氧固化促进剂性能出众、质量过硬。
WQF-11的型号、外观、熔点、固化时间、参考用量(100 克树脂)、化学属性分别为:浅棕色粉末、130C、160C /25分钟、4〜5克、改性双氰胺;WQF-18的型号、外观、熔点、固化时间、参考用量(100 克树脂)、化学属性分别为:乳白色微粒、110C、120C /30分钟、5〜6克、改性双氰胺;WQF-6的型号、外观、熔点、固化时间、参考用量(100克树脂)、化学属性分别为:白色结晶、》180C 、150C /30分钟、6〜8克、酰肼;WQF-10的型号、外观、熔点、固化时间、参考用量(100克树脂)、 化学属性分别为:白色结晶、》185C 、150C /30分钟或180C/10分钟或200C/2分钟、6〜8克、酰肼;WQF-6506的型号、外观、固化时间、参考用量(100 克树脂)、化学属性分别为: 白色结晶、 日本东曹推出无排放活性胺催化剂新推出了一款聚氨酯胺催化剂 Rzeta 。
性胺催化剂专为更环保的聚氨酯应用设计并符合无排放需求。
制造商 称在提供与传统胺催化剂同等聚氨酯泡沫功能的前提下, Rzeta 具有 较少气味、挥发性有机化学物(VOC 排放以及树脂染色。
此外,Rzeta 还符合减少乙醛排放的最新要求。
东曹公司称Rzeta 已经在日本(METI )和欧盟(REACH 登记,不久将在美国和中国注册。
阿克苏诺贝尔推出低 VOC 聚氨酯涂料阿克苏诺贝尔已研发出一款新型聚氨酯涂料 Interthane990V ,VOC 含量为250克/公升,满足北美VOC 艮量标准的要求。
阿克苏诺贝尔的聚氨酯涂料 Interthane990V 是国际油漆在北美 市场的产品线之一,VOC 含量为250克/公升,满足该地区严格的环 保标准。
美国犹他州最新颁布了更为严苛的标准要求, 而该新型产品则能 满足该项要求。
加利福尼亚州的几家空气质量监管局已经明令要求工 业保养涂料的VOC 含量在250克/公升。
公司称该产品不含有害空气污染物(HAPs )、结晶二氧化硅以及豁 免溶剂。
这些物质通常用来降低 VOC 含量,但涂料性能会因此大打折熔点、 能升华、沸点314〜315C 、0.5〜2克、金属盐 ( 促进剂 ) 。
这个春天日本化工公司东曹株式会社(Tosoh Corporation)正式 公司表示首批由日本出货到欧盟的Rzeta 在今年 5 月抵达扣。
阿克苏诺贝尔北美地区防护涂料部门副总裁chris Tiernay 先生说:“新型聚氨酯涂料拥有“绝佳的光泽性和保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