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研究性课题的选择
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和实施

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和实施研究性学习纳入普通高中必修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
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呢?本文结合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试从课题的选择和实施策略作粗浅探讨。
一、研究性课题的选择1.研究性课题选择的原则指导学生选择好研究性课题,已是成功的一半,课题的选择除必须符合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主要特点外,还需符合下列原则。
可行性原则。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小组在实施课题时,常常会受到多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并不意味着任何问题都能着手进行研究,成为课题。
高中学生的知识状况、学校的条件、校外的资源等不允许在选题时好高骛远。
内容的深浅、研究范围的大小、所需的知识结构必须与中学教育的现状和学校的内外资源相适应,选择的课题应尽量立足课本知识、现有能力的拓展和提高。
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是指选择的课题要切实可行。
在地点的选择上要就近舍远,便于调查研究;在用时上需长短适宜,既要保证相对较完整的研究性学习过程,又要符合中学教学计划,在允许的时间内完成调查研究的任务;在费用上,要适合中学教学和高中学生的经济实力;研究过程不能太复杂,要方便数据的收集、材料的整理等。
创造性原则。
中学研究性学习虽不同于科学创造,重在使学生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能力,但选择的课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创造价值等。
2.研究性课题的选择化学教师根据研究性课题选择的原则,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及学生的特长、兴趣等因素,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对化学实验的深层次研究。
可以是对定性实验进行定量研究,如喷泉实验可用来说明气体的溶解性。
那么,对于特定的装置,多大溶解度的气体才能形成喷泉?又如Cu与浓H2SO4加热能反应,而稀H2SO4则不能,那么,多大浓度的H2SO4在加热条件下才跟Cu反应呢?也可以是对现象不明显,操作不方便,有环境污染的实验进行改进。
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备选课题

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备选课题
一、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
二、自制水果电池;
三、简单有机物模型的制备;
四、红砖和青瓦中铁元素的检验;
五、豆腐的研究;
六、金属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调查;
七、临夏县城环境污染的调查;
八、黄酒生产的研究;
九、从海带中提取碘;
十、厨房里的化学;
十一、饮料中化学成分的调查;
十二、家庭装饰与室内污染;
十三、中学附近不洁食品的状况调查;
十四、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
十五、身边的胶体;
十六、水泥的生产与环境污染;
十七、硅酸盐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十八、自制酸碱指示剂;
十九、化肥的研究;
二十、农药的使用和影响。
高一年级化学备课组
2011.3.31。
高中研究性课题有哪些化学

高中研究性课题有哪些化学
化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科学学科,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我们体内的化学反应到日常用品的制造都离不开化学的应用。
在高中阶段,学生通常会接触到一些研究性课题,这些课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
以下是一些适合高中研究性课题的化学方向:
1. 酸碱中和反应的研究
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基础而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不同酸碱反应的性质和条件来深入了解中和反应的机理,同时可以探讨不同酸碱物质的强弱和中和点的测定方法。
2. 化学平衡的探究
化学平衡是一个重要的化学概念,学生可以选择研究不同反应在不同温度、压力和浓度条件下的平衡态以及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实验和计算来探讨平衡的影响因素。
3.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
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研究是化学动力学的核心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反应的速率和活化能,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如何通过催化剂来控制反应速率。
4. 电化学反应的研究
电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生可以选择研究不同电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条件,探讨电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的关系以及电化学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有机化学合成与分析
有机化学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生可以选择研究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和分析技术,探讨不同有机反应的机理和条件,通过实验合成和分析有机物质的结构。
以上是一些适合高中学生研究性课题的化学方向,通过深入研究这些课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和方法,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能力。
希望学生们在选择研究性课题时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一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1.化学教材及大纲中指定的研究性课题1市售食盐中碘的检验;2调查、市售补钙保健品的种类、钙的存在形式和钙元素的含量;3调查本地区燃料的种类、性能、发热量、价格以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使用的建议;2.化学教材内相关的研究性课题1有关漂白剂的研究;2有关消毒剂的研究;3有关喷泉的研究;3.化学中与生活和健康有关的研究性课题1钙与补钙;2膨化食品的研究;3方便面与人体健康:4烹调与化学;5供水的氟化;4.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研究性课题1自来水中余氯的研究;5.与能量有关的研究性课题1家庭用气体燃料的研究;举例:1.有关消毒剂的研究在高一的化学教学中,为了渗透研究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拓宽教师与学生的视野,把已学知识与社会,生活联系;在学习了氯气性质后,结合课堂知识—氯水的杀菌和漂白性,组织学生对北京市游泳池,自来水厂使用的杀菌消毒剂进行了调查;调查中让学生了解北京市主要使用什么杀菌消毒剂,传统的杀菌消毒剂-氯水的优缺点是什么现在有什么新型的替代物,与氯水相比,主要优点是什么2.钙与补钙研究内容1钙在人体中的存在形式和钙元素的含量;2食物补钙与药物补钙保健品的种类与功效;研究目的1了解钙对人体的作用;2认识食物补钙与药物补钙保健品的原理、种类与使用方法及注意点; 3能因人而宜地制定合适的补钙途径;研究建议1组建研究小组,进行人员分工,确定具体研究任务;2查阅有关人体中钙元素的存在和含量资料;3调查市场上补钙保健晶的种类;4了解含钙较丰富的常见食物品种;5咨询不同年龄及不同体质的人对补钙的需求;6根据调查和咨询结果对各方面资料进行分类汇总;7小组讨论,确定对补钙的具体指导意见;8完成研究课题论文的撰写;3.饮用水与健康研究内容关于饮用水与人体健康的研究;研究目的1了解高科技水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了解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了解水在人体中的作用;4提高市场各种饮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认识;5提高对饮水卫生重要性的认识;6提高对饮水消费的选择与决策能力;研究建议1就饮用水与健康为课题,概述进行科学实验与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查阅资料、调查、实验等:2了解各种高科技水如磁化水、活性化氧水、臭氧水、强酸性离子水及超声波熟成器处理的熟化水的特点和功效;3组成若干课题研究小组,各自选定研究项目;4了解不同种类饮用水如矿泉水、纯净水、离子水、太空水等的水质特点及适于消费的群体;5了解水中的微量元素被人体吸收的情况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6调查本地饮用水生产厂家,并参观一家饮用水生产厂,了解某一品牌饮用水的生产工艺流程,在不改变其水质的情况下,你能做哪些改进7若有兴趣,设计一个饮水器,使普通自然水经消毒、净化以及添加某些成分后成为价廉物美的饮用水;8对某一居民群体作一次饮水的调查,分析你得到调查结果,提出你的改进意见;9关于饮水健康,科学家和医生有许多建议,如多饮开水、晨起饮水、充分摄取活性化离子水、在饮酒前后喝水等,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10目前五花八门的饮料很多,多饮对人体有害,为什么11将材料汇总,并加以讨论,提出关于今后饮水健康的有关设想;4.家庭用气体燃料的研究研究内容对家庭中使用的气体燃料的种类及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目的1了解能源资源的分类情况,认识研究气体燃料的意义和方法;2对各种气体燃料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用何种气体燃料最好;3培养学生信息处理及实验设计、操作的能力;研究建议1调查你周围的家庭中使用气体燃料的名称及购买单价;2列表比较管道煤气、液化气、天然气的价格;3查阅资料,了解各气体燃料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反应原理和发热量;4从热值贡献、燃烧性能和生产成本方面比较3种燃料的作用;5设计实验,对煮沸一定质量水消耗的煤气量进行测定,并列表比较;6观察管道煤气及液化气的燃烧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讨论为什么液化器的燃烧器必须有一个风门7将材料进行汇总,比较得出使用天然气是城市燃气产业的发展方向;。
高中化学研究性教学“课堂课题”的选择原则

能等知识 ; ②酯 的水 解 反应 具有 可逆 性 , 生在 必修 2 学 专题 2 一单 元 已初 步学 习 了化 学反 应速 率与 反应 限 第
进行客观分析 , 这也 是培 养学生 化学 素养 的一 种体 现 。 本单元中还有较多涉及食用油脂 的知识拓展 , 以组 织 可
学生作适合 的相 关研究 。因此 , 以选 择“ 可 以地 沟油 为
原 料 制 取 生 物 柴 油 的实 验 探 究 ” “ 堂 课 题 ” 组 织 研 为 课 , 究性教学 。
专题论 析 H NX E J O U AK O ZO GU I XE CN A A
高 中化 学研 究性 教 学“ 堂 课题 ’ 课 ’ 的选 择 原 则
浙江杭 州市长征 中学( 1 0 1 沈旭 东 30 1 )
研 究 性 教 学 是 指 在 教 师 的 指 导 下 , 生 从 学 习 生 活 学
识、 提升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并在 研究过 程 中体验 情感 , 形 成 正确 的价值观 , 课堂课题 ” 即“ 的选择 应服从 于教学 内 容应体现 的教学 目标 。 例如 ,有机 化学 基础 ” 脂单 元教学 用 “ “ 油 以地 沟油 为原料制取生物 柴油 的实 验探 究” 课 堂课 题” 课 题 为“ , 研 究的 目的为 :了解地 沟油的主要成 分与性 质” “ “ 、探究 以地沟油 为原料 制取生 物柴油 的实验室可 能” 。对应于 教学 内容分析 : 地沟 油 的主要成分 为油脂 , 以煎炸 老 但 油 ( 沟油的一 种) 地 为例 , 地沟 油 中有部 分油脂 的结构发
从结 构 、 能 团性 质着手 , 官 对有 机物 的性 质进 行类推 分 析; 有机化学反应 、 副反应 比较多 , 以对有机化学 反应 所
高中研究性课题有哪些化学

高中研究性课题有哪些化学引言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和实验技巧。
为了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高中研究性课题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通过研究性课题,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化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高中化学研究性课题的选题方向。
燃烧过程探究燃烧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燃烧过程,了解燃料的种类、燃料的燃烧过程和生成物等方面的知识。
实验设计可以包括不同燃料的燃烧速度比较、燃烧的温度变化观察等。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学生可以探究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规律。
化学反应速率研究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不同条件下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例如,可以选择酶催化反应或者金属元素与酸反应等实验进行研究。
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温度、溶液酸碱度等条件,学生可以研究不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释。
酸碱中和反应实验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的一种重要反应类型。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并探究酸碱溶液的浓度与中和过程的关系。
实验设计可以包括不同酸碱溶液的配比、中和曲线的测定等内容。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机理和规律。
催化剂研究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和性质。
实验设计可以包括催化剂的添加量、反应温度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催化剂的作用机理,以及不同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总结高中研究性课题在化学学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文介绍了几个适合高中化学研究性课题的选题方向,包括燃烧过程、化学反应速率、酸碱中和反应和催化剂研究等。
希望这些选题能够给学生们带来启发,激发他们对化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高一化学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一化学学科研究性学习课题化学电池教案(一):课题探究与构思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 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
当学生们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通过本课题,把学生带进“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研究之中。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1.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能源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能源观。
3.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形成团结协作风貌。
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学会从实践中去获取知识,从而树立主动学习、敢于创新的学习观念。
该项活动将课堂由校园内移到了校园外,求知的空间更为广大,同时亦更为艰难,这就需要学生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从而达到培养良好学风的目的。
4.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养成科学求知态度。
该项活动的另一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和推断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去获取信息。
同时要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去求得结论,并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
三、课题研究的重点该项活动的重点是比较常用化学电池的种类、名称、形状、电极、电解质、电压、可否再充电、价格、存放期、特点、用途、回收途径等四、课题研究的难点化学电池虽然在生活中用途广泛,但学生对化学电池的种类、名称、形状、电极、电解质、电压、可否再充电、价格、存放期、特点、用途、回收途径等知道的却很少,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信息查询和整理方能解决。
因此要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查询相关信息,深入社会调查研究获取直接体验和素材,组内及小组间讨论来共享信息等方式来开展研究性学习,既有意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又能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其集体协作的精神。
在研究性学习中,化学应该如何选题

2012-03百花园地阅读课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头戏,教师阅读课的任务设计是否合理有效在阅读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
就此,笔者针对两位教师所讲授的必修五第五单元的阅读课First Aid for Burns ,对课堂任务设计的有效性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案例一:Lead-in 与Warming up 部分一、教师A 用Mr.Bean 一段急救的视频引入课堂,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很自然地通过问题“What happened to the old man ?What did Mr.Bean do to help him ?”来引出话题“First Aid ”,紧跟着用“Do you think Mr.Bean gave first aid correctly ?”以及“We should give first aid correctly and quickly.”两句话过渡到Warming-up 六张图片。
要求学生完成pair work ,讨论碰到图中的事故我们该怎么做。
讨论结束后,教师请个别学生进行回答,学生选择后,教师进行解释说明,接下来的问题基本都是采取同样的方式。
我的想法:在这个环节里,暂且不考虑是否占用课堂太多时间这一问题,就教师所设置的任务本身是很贴近实际生活的,但教师似乎表述过多,使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所以本是合理的任务设置在实施过程中却没有起到有效的作用。
二、教师B 用学生刚刚亲身体验过的滕头实践基地人工呼吸课的照片引入话题,然后呈现话题“First Aid ”。
接着教师通过一些图片和提问“What accidents will we meet in our daily life ?”引出了traffic accident,bleeding,burns 等单词,期间教师引导讲述,学生反应不大,然后追问,“What should you do for these accidents ?”很多学生回答“Call 120”,紧接着教师抛出问题“What is first aid ?”让学生阅读课文warming up 里的内容读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研究性课题的选择[教学目的]:指导高一学生进行化学学科研究性课程的课题选择。
[教学重点和难点]:1、使学生明确研究性课程的目标。
2、研究性课程在内容选择和设计上的要求。
3、研究性课题的课题选择来源选题思路。
[教学过程]一、研究性课程的目标:1、总目标:通过自主探究等多样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方式,提升学生自身学习生活的经验、能力、情感体验和价值目标追求,密切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自然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发展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整体性、规律性和独特性的认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方法和能力,创造性学力和创新精神,加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念和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人文精神。
2、具体目标:(1)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正确的对科学和道德等方面的评价能力。
(2)发展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的实践活动,获取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4)促进学生通过研究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开放性环境中获取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等。
二、研究性课程在课题选择和设计上的要求。
1、开放性。
要注重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要从学科领域开放到现实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情境。
学习、研究的专题(课题内容是广域性的。
既可以是单学科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既可以是科技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社会现实问题,也可以是学术前瞻性的问题;既可以是以前没有结论的,也可以是暂时不作结论的;同时也可以是上述各种角度的交叉和综合。
2、跨学科性、综合性。
社会系统是复杂的,每个实际问题都会涉及到人文与科学有关学科的知识综合。
因此,围绕某个专题(课题)的学习、研究,往往要组织多方面、跨学科的知识内容,从而使学生激活各种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研究问题。
3、社会性、生活性。
研究性课程在内容上往往是注重联系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自身的现实问题,特别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人的自身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4、实践性。
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供学习直接经验并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途径与机会,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5、问题性。
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材料或创设一种情境而引出问题,也可以是学生从自然的、社会的自身的现实生活中所发现选取的自己感兴趣、又值得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性课题的选择来源,选题思路。
(一)来源:(1)生活实践(2)报刊、杂志论文(3)热门话题(4)参考教师提供的课题(二)思路:1、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2、环境保护3、资源利用。
4、化学实验探索与研究四、教师的指导策略(一)激励“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发散的过程。
发散,指的是从不同角度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
指导提出问题即指导发散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动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
前二者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查”精神,后者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激励提出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宏观问题因其关系全局,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全面把握,因而常会有畏难情绪,研究中也会困难重重。
指导学生研究应,从身边着手,从身处的一地,熟悉的一方着手去研究。
在对局部的研究中联系全局,通过对微观的研究去认识宏观。
例如,研究WTO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课题时,可以从浦东当地这个微观着手,甚至可从上海港这个港口经济发展的角度着手研究,从而认识加入世贸组织会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个宏观问题。
2.抽象与具象相结合。
理论、概念、原理、法则等等,往往因为其高度的概括、抽象,学生感到高、难、空而难以入手,影响研究情绪。
指导学生去研究与之相关的具体事物,可以通过对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直接的事物的认识,对有关通过调查、访问、收集到的具体数据、材料、事例等的研究,去认知把握原本抽象的东西。
例如,在研究WTO给中国商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一课题时,以调查超市为切人口,让“商业”这一抽象、庞大的概念与“超市”这一具体形象的实体结合起来。
3.课题研究与个人兴趣相结合。
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持续性、深入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对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变“任务”为“兴趣”,从而提高研究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因为兴趣,学生在某些方面知识的积累,对有关报刊信息关注,都在为课题研究打基础作准备,从而推动研究的深入展开。
例如,某同学爱好电脑,他便会对“加入WT O以后我国信息业的发展”产生兴趣,从而进行较为深入有效的研究。
4.当前学习与将来应用相结名高中学生的课题研究,要注意面向实际,注重实用性。
引导学生将当前学校学科知识学习、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将来的实际应用相结合。
这个实际应用,即包括当前社会的实际得要,更包含社会发展需要和科技自身发展趋势的需要。
例如,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科知识来研究环境问题;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分析中国农业发展方向问题等。
使学生立足现在、关注未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研究的前瞻意识和学用结合的良好学风。
(二)指导“确立课题”“确立课题”的过程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归纳是指针对有发散而提出的问题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或“如何做”几个层面。
归纳的过程是比较、筛选、剔除、提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选定研究角度,把握研究重点,进而确立研究课题。
指导“确立课题”即指导归纳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理性的思考,引导学生科学的分析,着眼于提高学生科学的分析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确立课题”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的价值性。
指导学生在确定研究课题时.必须考虑这一课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
课题的价值性主要表现为它的科学性、需要性和创造性。
科学性选题必须有事实根据或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规律。
课题研究要具有科学价值,它或是在某个领域中的新发现、新创造,或是在某方面空白的填补,或是前人研究成果的完善或发展,或是某领域某些不正确观点的纠正,或是有助于研究者自身养成良好的科研意识、习惯、态度及思维方式。
选题的科学性,可保证课题研究方向正确。
需要性选题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科技自身发展趋势的需要。
要注意面向实际,注重实用性。
因此,选题时不仅要满足社会发展的当前需要,更要有远见,选择适应社会发展长远需要的课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新兴学科的有关课题,使课题既有实用性,又有前瞻性。
创造性选题应是无人提出的或是别人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它应该是努力在某个领域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发明。
创造性是课题研究的生命,也是课题选择的一条根本原则。
因此,努力使自己的课题研究具有创新意识,就能赋予课题研究成果以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2.研究的可行性。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小组在实施课题中,常常会受到多种主客观同家的制约。
因此,确定了题目并不意味着任何问题都能着手进行研究。
在选择课题时要无分考虑实施时的可操作性。
课题小组成员知识结构状况的可行性应予考虑。
高中学生的知识状况不允许在选题定题时好高骛远。
涉及内容的深浅,研究范围的大小应与知识结构相适应。
必须立足课内知识、现有能力去拓宽知识、提高能力。
课题小组成员结构配置也应考虑。
组员课外知识的广泛性,爱好程度的高低,对电脑操作熟练的程度,社交能力的差异等等,都会影响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实施调查研究要具可操作性,也即“切实可行”。
可行,指的是,在地域上,要就近而舍远,便于调查研究;在手段上,要有可提供的设备、物资,来协助实验调查;在财力上,要有可承受的经济实力,利于调查的开展;在时间上,要有充分的精力,来保证调查的实施。
切实,指的是调查要有地方可在,有具体详实的数据、材料、事例可取。
(三)指导方法激励提出问题与指导确立课题随研究进程,大致可有范例引路、选题推介、随机点拨和借题发挥等几种方法。
范例引路是在动员阶段,以典型的事例,以有价值的课题、成功的研究事例等,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确立课题。
选题推介是在学生提出大量选题后,选择有推介价值的课题,通过集合演讲、橱窗展示等形式进行推介。
随机点拨是在学生讨论交流或师生之间个别交谈时,教师从选题的角度、层次等作及时指导。
借题发挥是在学生有了初步的研究或出现倾向性的问题时,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课题、面向全体学生作出拓宽思路、加深思考或纠正偏错倾向性质的指导。
教师在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中,要及时做好阶段性小结和整体性总结,及时记录好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此外,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切忌教得太多,管得太细,切忌越俎代庖。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题集锦(试点)(一)环境保护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饮用水污染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系和控制对策环保筷的开发与推广空气中SO2对土壤的负面影响及治理措施绿岛的保护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某某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浅谈水资源的污染其治理汽车尾气的治理及再利用如何降低汽车尾气净化的成本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塑料及其回收利用摘掉城市的毒瘤——城市垃圾处理问题研究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酸雨与人体健康环保与产业的结合光污染与光能节约汽车与环境无污染汽车燃煤脱硫的简史及其发展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降解塑料的发展关于口香糖的报告水体的富营养化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富营养水质的生物治理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创造绿色电能粉煤灰性能研究及综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的绿色处理无污染能源在家庭中的利用绿色消费杀虫剂使用的反思氟利昂问题核聚变、核裂变及环境污染厄尔尼诺与拉尼娜二恶英污染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日韩发生重大核事故臭氧层破坏太湖零点行动长江上游生态保护黄河断流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绿色文明淮河治污零点行动苏州河综合整治电磁辐射污染环境与健康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工业废水污染情况农药污染的影响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居室污染食品污染研究影响空气污染指数的因素及对策常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研究和对策洗涤剂、工厂废弃物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磷对水质的污染小区环境对住宅和人的影响北方沙尘暴又起的原因分析沿海生态环境调查手帕和餐巾纸的利弊研究(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农用生物肥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与利用生命之源——营养家庭包装以氢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正确提取热量及饮食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油烟革命装潢材料的应用及改进金属防锈的研究关于低自由基、无毒香烟有关饮料中非食用色素的调查化学与农村经济纯净水是否“纯净”环保型防震材料的开发维生素王国探秘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洗涤用品的发展与前景新型墙对材料的开发和利用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中学生营养与健康研究特别环境下使用的救生衣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食用油中过氧化值的分析研究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化肥对土壤的影响农村生活用水调查生活中的化学厨房里的化学化妆用品的副作用科技与生活——关于纳米技术奶制品工业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于健康饮水方法的研究(三)资源利用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太阳能发展前景及利用创造绿色电能未来能源技术石油的开发与利用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食品对大脑的营养供应研究常见荤菜对大脑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中学附近不洁食品状况调查浅谈可再生能源利用太阳能对未来的积极影响潮汐资源的调查研究(四)化学实验(改进)探索与研究亚硝酸盐在不同土壤中累积的研究眼睛防水的实验关于铵盐冷却性能的实验与探讨利用废物制取活性炭回收、利用旧电池中的有用物质再生橡胶废水的胶色研究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最大化干电池的实验探究及环境污染控制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简析植物提取香水的可行性对蛋白质性质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