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态观光农业采摘园特色的研究

合集下载

休闲农业示范园区采摘和观赏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休闲农业示范园区采摘和观赏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休闲农业示范园区采摘和观赏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休闲农业示范园区是指利用农业资源和农村环境,结合观光农业、农事体验等元素,创造出一种集农业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场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方式,从而激发了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

休闲农业示范园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采摘和观赏内容,其中包括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首先,新品种是示范园区的一大亮点,这里种植了许多耐寒、抗病虫害和营养丰富的新品种。

游客可以亲自参与采摘,并品味新品种的独特口感和香气。

例如,示范园区种植了各种瓜果蔬菜的新品种,如紫薯、鳄梨、黑色西瓜等,都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品尝和体验。

其次,新技术在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农业科技的发展为农田管理和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示范园区,人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如水肥一体化、温室种植、无土栽培等。

通过参观和观摩,游客可以学习到这些新技术的运用,并在自己的农业生产中尝试应用。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还能引领更多农民朝着现代化农业的方向发展。

最后,新模式也是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农业观光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休闲农业的需求。

因此,示范园区开始创新开发新的农业观光模式,如农事体验、互动游戏、农庄美食等。

这些新模式使游客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农田之中,亲身感受农业的魅力,并且在娱乐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农业的认知。

休闲农业示范园区采摘和观赏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

通过参观和体验,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农业生产过程,增加对农产品的认知,并且加深对农田之美的体验。

同时,示范园区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因此,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版观光采摘园发展的考察报告

实用版观光采摘园发展的考察报告

(实用版)观光采摘园发展的考察报告观光采摘园发展的考察报告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单纯的物质条件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对精神的追求开始显现,观光采摘园便因此而产生并发展起来。

观光采摘园是充分利用果树和果品资源,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合理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景观、农业展示、农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为游客提供以观光采摘为主,兼有塘边垂钓、山林野炊、园艺习作等具有农村特色的参与性活动内容,使游客充分领略新型农业技术和良好的生态,实现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愿望。

观光采摘园不仅在保持和改善生态平衡方面有着巨大作用,还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参与者更加珍惜农村的自然文化资源,激起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兴趣,直接拉动农民的增收致富,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一、北京大兴区观光采摘园发展现状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模式,观光采摘园在大兴区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前景广阔:一是现有的产业基础优势。

大兴区是北京市重要的果品生产基地,自20__年开始实行“兴果富民”工程,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鼓励果农,引导果农使用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引进、推广了果树栽培的综合配套高新技术,为大兴区实现精品化战略,打造名优品牌奠定了基础。

目前,以梨、葡萄为主导产业,果桑为特色产业的优势正向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产加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大兴区果树产业已具备良好的发展态势和空间,并列入京郊前列。

依托主导产业,大兴区以农业节庆为载体进行农业文化开发,已连续举办了22届西瓜节、17届梨花节、9届桑椹文化节等。

这些农业节庆的开发提升了大兴的整体形象,也促进了大兴的区域农业品牌建设。

(二)区域优势大兴区地处北京南郊,距市区13公里,区内五环路、六环路横穿东西。

京津塘高XX、京1开高速、104国道贯穿全境。

京山、京XX在境内设置五个停靠站。

此外,新修了多条骨干道路,使全区50多条公路与京津塘、京开高速公路和104国道纵横交织,畅通无阻,形成了方便快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

生态采摘果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采摘果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采摘果园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对慢生活和绿色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同时,农业旅游也逐渐兴起,成为人们周末休闲娱乐的新选择。

在这一背景下,生态采摘果园项目应运而生。

二、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生态采摘果园项目正好符合这一需求。

2.竞争分析: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采摘果园,但大部分还处于传统模式,经营方式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因此,生态采摘果园项目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目标群体1.家庭用户:提供一个亲子互动、健康放松的休闲娱乐场所。

2.公司团队:提供丰富的团建活动项目,增强员工凝聚力。

3.学生用户:提供较为安全的户外教育场所,培养环保意识。

四、项目优势1.优质农产品:项目所采摘的水果均为现摘现卖,保证新鲜和品质。

2.环境保护:项目采取有机种植方式,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符合绿色环保理念。

3.丰富的项目活动:除了采摘水果,项目还可以提供农业体验、农事游戏等丰富的活动,增加顾客的参与度。

五、项目规划1.場地選擇:选择在郊区或者农村地区,以确保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2.项目场地设计:以果树的种植为主,同时配备休闲娱乐设施如休息区、餐饮区、游乐区等。

3.人员配置:项目需要安排专业果农进行栽培和管理,同时还需要招聘客户服务人员和安全保卫人员。

4.合作伙伴:与农场合作,确保有合适的果树品种和优质的农产品供应。

六、项目运营1.宣传策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如建立网站、开展营销活动、合作农业知名博主等。

2.服务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包括果树种植讲解、果农指导采摘、农业体验等,让顾客产生良好的口碑。

3.营销策略:通过打折促销、会员制度等方式增加顾客粘性,同时通过团队活动和学校合作等推广渠道扩大顾客群体。

七、市场预测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分析,预计项目在初期会有一定的起步困难,但随着口碑和专业化运营的持续发展,项目能够逐渐吸引更多的顾客。

(2023)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2023)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2023)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建设项目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经营模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

•现阶段,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项目概述•项目名称: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建设项目•项目目的:打造一个集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推广生态农业观念和生活方式•项目规模: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1000万元•项目地点:xx省xx市xx县项目特色•生态农业:采用无公害农业种植品种,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观光旅游:游客可以了解种植生态、参与采摘活动,还可以享受美食、休闲娱乐等服务•教育意义:园区还设立了农业科普展览馆,让游客了解农业科技成果项目营销•宣传推广: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加强品牌推广和宣传•价格策略:入园门票、采摘费、餐饮等价格制定合理,使游客感受到性价比高的消费体验•优质服务:提供优质的游客服务,让游客感受到温暖、舒适的旅游体验项目效益•经济效益:年均营收500万元,年均净利润80万元•社会效益:推广生态农业观念,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当地旅游业水平项目风险•招商风险:招商难度较大,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天气风险:气候变化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也可能会影响游客的到访和活动安排•竞争风险:同类项目较多,园区需要提供独特的卖点和服务,以吸引更多游客项目展望•长远目标:未来可逐步扩大规模、升级设备、推广品牌,成为区域内领先的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利用契机:利用政策契机,发挥生态优势,助推城乡经济发展•持续发展:园区可不断进行创新,推陈出新,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保持持续发展态势以上为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总结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的实施进行了全面规划和评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的措施和建议。

采摘观光果园旅游产业研究

采摘观光果园旅游产业研究

采摘观光果园旅游产业研究
采摘观光果园旅游产业研究是对以果园采摘为主题的观光旅游业进行研究。

该产业以果园为景点,提供给游客参观、采摘、品尝水果的机会,结合农业生产与观光旅游,为游客带来独特的农村体验和亲近自然的感受。

研究该产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研究:探究消费者对采摘观光果园旅游的需求和态度,分析市场规模和潜力,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2. 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研究不同观光果园旅游发展模式,比如自主经营、合作经营、农民合作社等,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为经营者提供参考。

3. 旅游体验和服务质量研究:通过调查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受,研究如何提升观光果园旅游的服务质量,增加游客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4. 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观光果园旅游对当地环境、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如何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5. 政策和管理研究:研究相关政策法规对观光果园旅游产业的影响,探讨如何优化管理机制,提高行业规范化水平。

总之,采摘观光果园旅游产业研究涉及市场研究、产业发展、服务质量、可持续发展和政策管理等方面,旨在为产业经营者和政府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和指导,推动该产业健康发展。

休闲农业示范园区采摘和观赏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休闲农业示范园区采摘和观赏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

休闲农业示范园区采摘和观赏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休闲农业示范园区是一种结合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农业开发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饮食和农业生态环境,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也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采摘和观赏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成为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的重要特色。

首先,休闲农业示范园区采摘和观赏新品种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农产品采摘体验。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人们往往只能购买到市场上已有的一些常见品种的农产品,而在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中,游客们可以亲自动手采摘新品种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比如紫外光感应植物、遗传改良的优质水果等,从而亲身感受自然农作物的成长过程,增加了亲近自然的乐趣。

其次,休闲农业示范园区采摘和观赏新技术展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也迎来了一系列新技术的应用,比如大棚种植、无土栽培、水培等技术。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还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在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中,游客们不仅可以亲眼见到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了解到新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增加了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和了解。

再次,休闲农业示范园区采摘和观赏新模式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农业体验。

在传统的观光农业中,通常只能看到农民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而在休闲农业示范园区中,游客们不仅可以参与农产品的采摘,还可以体验到农家的民俗文化、手工制作等传统农业活动,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总的来说,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农业体验和农产品采摘乐趣,也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传统农业文化的传承。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自然环境的重视,休闲农业示范园区采摘和观赏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生态种植采摘园可研报告

生态种植采摘园可研报告

生态种植采摘园可研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重视,生态农业逐渐受到关注。

生态种植采摘园作为一种结合休闲娱乐和健康生活的新兴业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为了进一步探索生态种植采摘园的可行性和发展模式,本研究进行了相关调查和分析。

二、研究目的1.了解生态种植采摘园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分析生态种植采摘园的经营模式和盈利途径。

3.探讨生态种植采摘园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三、研究方法1.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生态种植采摘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开展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生态种植采摘园的运营模式和管理经验。

3.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对生态种植采摘园的需求和意见。

四、生态种植采摘园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目前,生态种植采摘园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这些园区通过提供有机无污染的农产品、提供休闲娱乐活动和农业体验等方式,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前来参观和采摘。

未来,随着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的追求,生态种植采摘园有望成为一种新兴的休闲娱乐方式。

五、生态种植采摘园的经营模式和盈利途径1.种植和采摘:生态种植采摘园通过种植有机农产品和提供采摘服务来获取经济收益。

消费者可以在园区内亲自体验农耕的乐趣,并将采摘的农产品带回家享用。

2.休闲娱乐:生态种植采摘园还可以提供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如农事体验、拓展训练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园区进行消费。

3.产品加工和销售:园区内还可以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如果酱、蜂蜜等,增加经济收益。

六、生态种植采摘园的环境保护作用1.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生态种植采摘园积极推广有机栽培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2.增加生物多样性:生态种植采摘园种植多样的农作物和果树,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种植采摘园通过绿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研究和观测场所。

七、结论与建议生态种植采摘园是一种融合农业生产、休闲娱乐和环境保护的新兴业态。

生态观光农业采摘园特色的

生态观光农业采摘园特色的
03 共享乐趣
情侣们可以一起参与采摘活动,分享收获的喜悦 和乐趣。
农事体验
01
02
03
体验农耕文化
采摘活动可以让人们亲身 参与农事活动,体验农耕 文化的魅力。
学习农业知识
通过参与采摘活动,人们 可以了解有关农作物种植 、生长和管理等方面的知 识。
感受农村风情
采摘活动可以让人们感受 农村的风情和特色,了解 农村的生活和文化。
生态观光农业采摘园 特色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生态观光农业概述 • 生态观光农业采摘园规划 • 生态观光农业采摘园特色项目 • 生态观光农业采摘园经营策略 • 生态观光农业采摘园的成功案例 • 生态观光农业采摘园的发展前景
与挑战
01
生态观光农业概述
生态观光农业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将农业生产和观光旅游相结合的经 济模式,它以自然环境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和发展, 实现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
02 亲近大自然
通过采摘活动,孩子们可以亲近大自然,了解植 物的生长和农作物的生产过程。
03 丰富教育体验
采摘活动可以作为教育孩子们的实践课程,让他 们了解农业和生态知识。
情侣约会
01 浪漫氛围
生态观光农业采摘园的美丽景色和自然环境为情 侣们提供了浪漫的氛围。
02 增进感情
采摘活动可以作为情侣约会的活动之一,增进彼 此之间的感情和默契。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 展,提高项目的运营效率。
3
绿色发展与可持续性
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实现绿色发展,提高 项目的可持续性。
THANKS
感谢观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观光农业采摘园特色的研究托普物联网在做种子农作物的物联网的同时,也在关注生态观光农业这一领域,生态观光农业未来也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

要做生态光环农业采摘园的监测系统,就要首先了解生态观光农业的特点以及需求。

1研究背景生态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

它是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及体验农业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

生态观光农业不仅具有生产、经济功能,而且具有生活、生态功能,是以大自然为舞台,以农业文化为内涵,以观光、采摘、休闲、求知为载体,具有自然性、独特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可持续性的新理念、新思路。

生态观光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世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度加快,城市数量和规模迅猛扩大,市区高楼林立,人口拥挤,绿地减少,空气污染,生存环境空间日益缩小,加上生活和工作节奏紧张,使得很多城市人产生了返璞归真,到静谧、优美、洁净、开阔的环境中感悟大自然,放松身心,考察生态,增长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欲望。

生态观光农业最早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并发展起来的,比如德国的休闲农业庄园、法国的教育农业园、意大利的“绿色假期”、西班牙的乡村旅游、美国的休闲农场、日本的观光农业园、荷兰的现代农业园、新加坡的高科技农业园等,这些国家的生态观光农业己由单一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农业等多功能型发展。

中国是农业大国,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较早的是台湾,在20世纪70年代,台湾随着农业的转型兴起了观光休闲农业,现己形成了专业化和规范化的休闲农场。

中国大陆生态观光农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兴起的,首先从深圳开办荔枝园和荔枝节开始,以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郊区陆续发展了生态观光农业。

1.1我国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与主要类型中国生态农业是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应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自生)”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对中低产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对高产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强化,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文化)三大效益的统一。

它既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在我国,伴随双休日制度的实行,节假日的增多激发了人们对于旅游休闲的向往,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据专家估计到2010年,我国旅游入境人数将达6400—710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80一一并1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20—2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000—10500亿元,中国将跨入世界旅游强国之列。

生态观光旅游与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一起,将成为21世纪我国旅游的三大亮点,传统的静态休憩模式受到冲击,现代化参与性外出休闲模式将倍受现代都市人的认同和青睐,旅游活动形式向多元化、特色化、参与化逐步演变发展。

人们对良好的乡村环境所形成的森林浴、郊野露营、观光采摘等消遣休闲活动的渴望和追求,满足了自身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缓解了繁忙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

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

于是,生产、生活、生态、服务等多功能的生态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目前我国生态观光农业的主要类型有:(l)观光农园。

城市城市近郊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2)农业公园。

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除了果品,花卉,茶叶等专业性公园外,目前大多数是综合性的,包括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

(3)教育公园。

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作物,馒头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如特色植物,热带植物,传统农具展示等,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游客农业知识,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我国台湾省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4)民俗观光村,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农村地域,利用其特有的文化民俗风情,提供可供夜宿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游憩场所,让游客充分享受浓郁的乡土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土方习俗,如深圳的民俗文化村等。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是生态观光农业中农业观光采摘园的特色,这是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观光农园的变体。

它主要利用农业生产的场地、产品、设备、作业及成果为观光获取收益。

包括荔枝、柑桔、杨桃、葡萄.橄榄等果实,以及蔬菜、茶、花卉的采摘,属产地采果业型农业观光。

采摘挖掘园则以蕃薯为主,兼及马铃薯、芋头、萝卜、胡萝卜、花生及竹笋等,农园在收获期间供学生和市民挖掘,让其接近自然,亲近泥土。

生态观光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生态观光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生态观光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生态观光农业中采摘园的发展,能够持续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

2相关概念的界定生态观光农业中采摘园的规划与构建包括很多方面,是一个大的综合体,需要生态学、环境设施、景观美学等多个学科的结合。

2.1观光农业观光农业是一种特殊的农业形态,是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消遣性农事活动,主要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条件开辟活动场所。

按照内容和范围不同,观光农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从狭义上说,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把农园观光、农艺展示、农产品提供与农村空间的出让等生产、经营赋予旅游的内涵。

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旅游结合起来,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品种结构,合理规划布局,达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游览、调剂性劳动、学习及享用新鲜食物的一种农业。

广义的观光农业是指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扩大在农村的观光旅游功能,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要,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包括农村观光游览,及与之有关的旅游经营、旅游服务等内容,为游客提供具有农村特色的吃、住、行、玩、购等方面的服务和供应,满足他们对自然景现和乡土气息的向往。

2.2生态农业观光园第一种观点认为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人工设计的农业艺术1995年,刘达华提出“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产品生产、艺术加工和游客动手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

”第二种观点认为农业观光园是旅游业与农业之间的交叉型产业1996年,王仰麟提出“农业观光园是旅游业与农业之间的交叉型新兴产业。

对常规农业而言,它体现着一种新兴的农业经营形态,是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渗透。

对现代旅游业而言,观光农业则是旅游活动向农业领域的拓展,从而开辟了新的旅游市场和领域。

”第三种观点虽然也提到农业观光园是把旅游业与农业相结合,但更强调观光农业是一种农业,这种农业与传统农业有很大区别,是一种具有旅游功能的现代新兴农业。

1997年,范子文提出“观光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副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1997年,刘军萍提出“观光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第四种观点认为观光农业观光园介于农业与旅游业之间,而偏重于旅游业。

1997年,陈传康提出“观光农业是介于旅游业和农业之间而偏重于旅游业的一种新兴产业,它应该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即以农业为媒体的旅游资源层面,接待服务设施层面,以及体现农业价值的农副产品销售层面。

”3目前生态观光农业中观光采摘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各种生态观光农业园的参观、调查、走访和查阅相关报道,发现目前观光采摘园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3.1经营者经营理念与顾客需求之间存在差异城市人来到农村,触摸的是新鲜的空气,绿色的田野,感受的是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舒缓的生活节奏。

如果让乡村和城市都一样,差异性就不存在了。

有些观光采摘园修建的高楼、饭店的豪华程度不亚于城市,使得旅游变成了城市居民在异地的城市生活,那么到这里来旅游的价值也就随之不见了。

3.2经营者缺乏商品意识,没有自己的品牌采摘果园不属于稀有的旅游资源,几乎所有具有地缘优势和交通便利的大中城市周边都可以开发这项旅游,相当多的产品雷同,品位不高,重复较多,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

因此,难以形成垄断型的竞争优势。

目前到乡村去旅游已成为一个潮流,争夺客源的竞争非常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采摘观光旅游必须重视品牌效应,通过突出重点,创立一批品牌,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只有通过突出重点.创造品牌,才能走上规模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实现采摘观光旅游的快速发展。

3.3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完善(l)交通问题。

很多旅游者不知道应该怎样更方便、更快捷的到达旅游目的地。

由于农村的很多地区没有定时、定点的公共交通,使得很多城市游客可望而不可及,无法实现自己到农村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需求。

(2)食宿实施。

农村食宿设施和餐饮环境的多数地方简陋,卫生条件不好,与城市游客的生活习惯相差很远,导致很多城市游客不适应,回头率较低。

(3)软件建设。

观光农业采摘园的服务人员的数量较少,素质较低,游客的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游客心理感受不佳。

3.4造成新的生态失衡一些地方由于过度的开发,造成新的生态失衡较为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