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胶成型基础知识分析

合集下载

硅胶注塑成型工艺和硫化成型

硅胶注塑成型工艺和硫化成型

硅胶注塑成型工艺和硫化成型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硅胶注塑成型工艺。

硅胶注塑成型是一种利用注塑机将加热熔化的硅胶注入模具中,经过冷却后形成所需产品的工艺。

这种工艺能够生产出各种复杂形状的硅胶制品,如密封圈、键盘、手柄等。

硅胶注塑成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成型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因此在电子、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硫化成型是另一种常见的硅胶制品生产工艺。

硫化成型是指将混合好的硅胶料放入模具中,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进行硫化反应,形成所需产品的工艺。

这种工艺适用于生产硅胶密封件、硅胶管件、硅胶键盘等产品。

硫化成型工艺能够生产出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的硅胶制品,因此在航空航天、化工、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硅胶注塑成型工艺和硫化成型工艺各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它们为各种行业提供了高质量、耐用的硅胶制品,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这两种工艺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硅胶行业知识点总结

硅胶行业知识点总结

硅胶行业知识点总结一、硅胶的制备方法硅胶是一种由硅氧原子链构成的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

根据硅胶的不同用途和性能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乳胶法、溶剂法、压塑法等。

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制备硅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制备硅胶的过程中,首先需将硅源和溶胶进行混合,然后经过固化和干燥等工艺步骤,最终得到硅胶制品。

这种方法制备的硅胶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因此在吸附、分离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

2. 乳胶法乳胶法是一种将硅含有有机物和其他添加剂悬浮在水中,通过合适的乳化剂将其分散均匀,并进行稳定处理而形成的乳胶。

通过该方法可制备成各种不同形态和性能的硅胶制品,如硅胶胶乳、硅胶乳胶漆等。

3. 溶剂法溶剂法是一种利用溶剂将硅源物质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体系中,然后通过加工制备成硅胶制品。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硅胶的孔隙结构和孔隙度等性能,因此在一些特殊领域应用中较为常见。

4. 压塑法压塑法是一种将硅胶原料与填充剂、助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压塑成型。

这种方法制备的硅胶制品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力学性能,因此在一些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应用领域较为常见。

以上是常见的硅胶制备方法,不同方法制备的硅胶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范围,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二、硅胶的性能特点硅胶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特点,主要包括热稳定性好、化学稳定性强、电绝缘性能优异、柔韧性好等。

在下文中将对硅胶的主要性能进行详细介绍。

1. 热稳定性硅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可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因此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较为广泛。

比如硅胶在航空航天领域、汽车工业、电子电器等高温环境下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2. 化学稳定性硅胶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对大部分酸、碱、盐类等化学物质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化工、医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同时硅胶还对有机溶剂和油脂等物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硅胶成型基础知识

硅胶成型基础知识

实用文档第二部分员工岗位培训第一章硅橡胶性能知识<一>硅橡胶独特的性能及用意硅橡胶高聚分子是由Si-o键连成的链状结构。

Si-o的键能是443.5kj/mol,比c-c键能(355Kj/moi)高得多。

因而硅橡胶比其它有机橡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硅橡胶比其它有机橡胶具有更好多的耐热性、电绝缘体、化学稳定性等。

典型的硅橡胶聚二甲基硅氧烷。

具有一种螺旋形分子结构,其分间力较小,因而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可压缩性及优异的抗冻性。

同时,指向螺旋外的甲基可以自由旋转,因而使硅橡胶具有独特的表面性能。

如增水性及表面放粘性。

<二>硅橡胶发生硫化反应具备的条件一,加硫及其标准条件:1.什么叫“一次加硫”?把材料放进油压机的模具力,在规定的压力、温度、时间的条件下,变成产品的这一工序。

叫做“加硫”。

2.一次加硫必须具备的三个标准条件:(1)压力:压力是使材料充分流动,充满模具的学位里,固完成型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压力必须在2000Kg以下,压力不够,会前重高,压力太大造成前重低,模具的撕边处刀口磨损,及机台的油路损坏。

(2)温度:温度是使材料发生硫化所必须的条件。

一般为150-170℃,温度太低,产品无法完成硫化,导致包风,温度过高,产品会变形。

(3)加硫时间:在上述两个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材料完全硫化,减少硫化时间会导致产品包风;黑粒脱落等不良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硫化时间太长,会使产品变形,难拆也,按键天回弹力。

每个机种的硫化时间都不同必须严守《成型标准卡》上的公差围生产。

3.在实际的硅橡胶制品工艺中,除了以上几个标准条件外,仍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①硫化剂:硅橡胶常用的硫化剂是有机过氧化物,利用其高温分解形成的游离基,使硅橡胶分子侧键的有机基交联。

最常用的硫化剂为: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已烷和过氧化二异丙苯等低活性的硫化剂。

其硫化的温度在150—170℃②排气硅橡胶制品过程中,通常排气次数为1—4次,排气的作用是使胶料充模对于排气的次数和口的大小(Sec)要适当。

硅胶制品中常见的几种成型工艺介绍

硅胶制品中常见的几种成型工艺介绍

硅胶做为一种环保性原材料,以其各种优越性能被广大人们所喜爱;它的柔软性与无毒性被广泛用于工业密封与医疗器械;特别是它的工作温度:-60至250摄氏度是塑胶无法比拟的;利用硅胶包住金属件或塑胶件形成一些新的性能更是让产品软硬有度,比如,硅胶包钢的厨具铲,它的环保受到消费者喜爱;硅胶与塑胶不同,硅胶是一种热成型的材料,硅胶原料在一定温度作用下,固化形成我们要的产品;硅胶制品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成型工艺:1、挤出成型工艺就像我们挤牙膏一样,挤出机头也是产品的截面形状,有一定长度,在力与温度的作用下,机头出来产品已经硫化成型;此工艺成型的产品一般是条形的产品,产品截面可以各种各样;譬如,矩形长条,环形硅管,等;2、滴胶工艺硅胶原料为液态状,原料装在针筒里面,用气动加人工操作把原料滴到模具上,加热硫化成型;此工艺属于手工化工艺,需要人工的地方多;所以产能不高;它有一个特点,一个产品可以依要求滴上多种颜色;所以这种工艺多为制作工艺品;如,多色的硅胶手环,各种颜色图案的硅胶手机套,等;3、固态热压成型工艺此种工艺是利用油压机的温度与压力,借助模具把产品硫化成型出来;这种工艺相对成本低,产量高,应用比较普遍;它多用于单色的硅胶产品;也可应用于双色双硬度的产品或是多色多硬度,但是产品的结构不灵活,受限制;它也可以应用于包塑胶与包金属,同样在结构上不灵活,而且对所包物件有温度要求,一般要求所包物件要耐180摄氏度不变形;4、液态射出成型工艺此种工艺要求的设备有硅胶射出机、压料机;它的原料是水稠状,分A、B两组分;它的原理是:利用压料机把A、B组分的原料按照1:1压到射出机的料筒里混合,通过射嘴再把它压进热模具型腔成型;此种工艺成型温度相对较低,130度就可以;它可以用于不太耐高温的塑胶包胶成型,这一点比固态热压成型有优势;它产量高,也易于自动化生产;但原料的成本比固态硅胶原料高上几倍;总之,不管是那一种工艺,能达到性能要求且做到价格低廉那就是最好的工艺。

硅胶制品的成型工艺

硅胶制品的成型工艺

硅胶制品的成型工艺硅胶制品的成型工艺包括模具设计、原材料准备、注塑成型和后处理等环节。

首先,模具设计是硅胶制品成型的关键。

模具的设计应考虑产品的形状、尺寸、壁厚等因素,以及注射、冷却和脱模等工艺要求。

常见的模具类型包括单腔模和多腔模,根据产品的具体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模具构造。

原材料准备是硅胶制品成型工艺中的重要一步。

硅胶原材料通常由胶体、增塑剂、固化剂和辅助剂等组成。

在准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原材料的比例和混合程度,确保每一批产品的一致性。

注塑成型是硅胶制品成型的核心环节。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先将硅胶原材料混合后放入注塑机的料斗中,并设置好合适的注射参数,如注射压力和注射时间等。

然后运用注塑机的活塞向模具中注入硅胶原料,填充整个模腔。

等到硅胶原料固化后,即可脱模得到硅胶制品。

在硅胶制品成型的后处理环节,通常包括修边、清洗、烘干和质检等步骤。

修边是为了去除制品边缘的不平整和毛刺,使制品更加漂亮。

清洗是将制品表面的杂质、残留物洗净,确保制品的洁净程度。

烘干是将制品放入烘干设备中,消除其表面水分,以便后续质检和包装。

质检是对硅胶制品进行外观、性能等方面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硅胶制品的成型工艺在不同的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子领域,常见的硅胶制品成型包括手机保护套、电子配件等;在医疗领域,硅胶制品成型如医用导管、人工器官等;在家居用品领域,硅胶制品成型包括餐具、厨具等。

总之,硅胶制品的成型工艺经历了模具设计、原材料准备、注塑成型和后处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精细地操作和控制,以确保最终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硅胶制品的成型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硅胶产品成型工艺

硅胶产品成型工艺

硅胶产品成型工艺1. 硅胶产品概述硅胶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弹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子、医疗、汽车等。

硅胶产品成型工艺是将硅胶原料通过一系列加工步骤转化为最终产品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硅胶产品成型工艺的各个环节。

2. 硅胶原料准备在硅胶产品成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合适的硅胶原料。

硅胶原料通常以液体或固体形式存在,根据不同产品要求选择适当的硅胶原料。

液体硅胶通常需要配合催化剂进行固化,而固体硅胶则可以通过热压或冷却固化。

3. 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是实现硅胶产品形状和尺寸的关键工具。

模具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形状、结构和表面要求等因素,并确保模具制造精度高、寿命长。

常见的模具制造方式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和注塑等。

4. 硅胶注塑硅胶注塑是一种常用的成型工艺。

在硅胶注塑过程中,将预先加热的硅胶原料注入到模具中,然后通过压力和温度控制使硅胶原料充分流动并填充整个模具腔体,最终得到所需产品形状。

5. 硅胶压延硅胶压延是一种适用于薄片状产品制造的工艺。

在硅胶压延过程中,将预先加热的硅胶原料放置在两个平行的轧辊之间,通过调整轧辊间距和温度控制使硅胶原料被挤压成所需的薄片形状。

6. 硬化与固化注塑或压延后的硅胶产品需要经过硬化与固化工艺来达到最终使用性能。

根据不同类型的硅胶原料,固化方式可以选择自然固化、加热固化或紫外线固化等。

这些方法可以使硅胶原料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形成具有弹性和耐用性能的最终产品。

7. 产品修整与检验成型后的硅胶产品可能存在一些瑕疵,如毛刺、气泡等。

因此,需要对产品进行修整和检验。

修整包括去除多余的硅胶材料和表面处理等,而检验则涉及外观质量、尺寸精度以及性能测试等方面。

8. 包装与出货最后一步是对成品进行包装和出货。

根据产品类型和客户需求,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式,并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以上就是硅胶产品成型工艺的全面介绍。

通过对硅胶原料准备、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塑或压延、硬化与固化、产品修整与检验以及包装与出货等环节的详细描述,希望读者对硅胶产品成型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

硅胶生产知识点总结

硅胶生产知识点总结

硅胶生产知识点总结一、硅胶的原料1. 有机硅原料硅胶的原料主要是有机硅化合物,包括硅烷、硅醇、硅烯等。

常用的有机硅原料有甲基三氧硅烷、乙基三氧硅烷、甲基三甲氧硅烷、乙基三甲氧硅烷等。

2. 反应助剂反应助剂是指在硅胶生产中起促进反应、调节反应速率和控制产品性能的化合物。

常用的反应助剂有过氧化氢、有机过氧化物、二茂铁等。

3. 颜填料颜填料是硅胶产品中的颜色和填充物,包括颜料和填充剂。

颜料可以为硅胶产品着色,填充剂可以增加硅胶产品的强度和硬度。

4. 预交联剂预交联剂是硅胶生产中的一种助剂,可以提高硅胶的交联度和硬度,增加产品的强度和耐磨性。

二、硅胶的生产工艺硅胶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配料、混合、成型、硫化等步骤。

1. 配料首先将有机硅原料、反应助剂、颜填料和预交联剂按一定配方比例配制成浆料。

2. 混合将配料后的浆料进行搅拌均匀,确保各种原料充分混合。

3. 成型将混合好的浆料倒入模具中,经过挤出、注射或压延等成型工艺,形成硅胶产品的初始形状。

4. 硫化将成型好的硅胶产品置于高温条件下,经过硫化处理,使硅胶交联成网状结构,形成硅胶产品的最终性能。

三、硅胶的性能特点硅胶具有以下优异的性能特点:1. 耐高温性能硅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能够在-60℃~25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并且在短时间内能够耐受350℃的高温。

2. 耐候性能硅胶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能够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氧气和大气中,不易老化和硬化。

3. 化学稳定性硅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耐受各种化学药品的侵蚀,不易受到化学反应。

4. 高透明度硅胶透明度高,能够透光,是制作透明产品和光学器件的理想材料。

5. 良好的电性能硅胶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是电子元器件的理想封装材料。

6. 抗老化性能硅胶具有抗老化性能,不易受到氧化和紫外线的影响。

四、硅胶的应用领域由于其优异的性能特点,硅胶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电子领域硅胶被用作电子元器件的封装材料,如变压器、继电器、电容器等元器件的封装。

硅胶成型方法

硅胶成型方法

硅胶成型方法硅胶是一种常用的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耐候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硅胶的成型方法有多种,包括模压成型、注塑成型、挤出成型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成型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模压成型模压成型是将硅胶放入模具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成型。

这种成型方法适用于制造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硅胶制品。

模压成型的步骤包括:将硅胶放入模具中,加热使硅胶固化,冷却后取出成品。

模压成型的优点是成品质量好、尺寸稳定性高,但制造模具的成本较高。

二、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是将加热熔融的硅胶通过注塑机注入模具中,然后冷却固化成型。

这种成型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硅胶制品。

注塑成型的步骤包括:将硅胶加热至熔融状态,通过注塑机将熔融硅胶注入模具中,冷却后取出成品。

注塑成型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但对模具的精度要求较高。

三、挤出成型挤出成型是将加热熔融的硅胶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

这种成型方法适用于长条状硅胶制品的生产。

挤出成型的步骤包括:将硅胶加热至熔融状态,通过挤出机将熔融硅胶挤出成型,冷却后切割成指定长度。

挤出成型的优点是生产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但对硅胶的流动性要求较高。

以上是硅胶常用的成型方法,根据不同的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成型方法,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成型方法,如压延成型、浇注成型等,根据具体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生产。

总结起来,硅胶成型方法主要包括模压成型、注塑成型和挤出成型。

模压成型适用于形状复杂、尺寸精确的制品;注塑成型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挤出成型适用于长条状制品。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成型方法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不同成型方法的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硅胶成型方法的发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未来有望出现更多更高效的成型方法,为硅胶制品的生产提供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员工岗位培训
第一章硅橡胶性能知识<一>硅橡胶独特的性能及用意硅橡胶高聚分子是由Si-o 键连成的链状结构。

Si-o 的键能是443.5kj/mol ,比c-c 键能(355Kj/moi) 高得多。

因而硅橡胶比其它有机橡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硅橡胶比其它有机橡胶具有更好多的耐热性、电绝缘体、化学稳定性等。

典型的硅橡胶聚二甲基硅氧烷。

具有一种螺旋形分子结构,其分间力较小,因而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可压缩性及优异的抗冻性。

同时,指向螺旋外的甲基可以自由旋转,因而使硅橡胶具有独特的表面性能。

如增水性及表面放粘性。

<二>硅橡胶发生硫化反应具备的条件
一,加硫及其标准条件:
1.什么叫“一次加硫”?把材料放进油压机的模具力,在规定的压力、温度、时间的条件下,变成产品的这一工序。

叫做“加硫” 。

2.一次加硫必须具备的三个标准条件:
(1)压力:压力是使材料充分流动,充满模具的学位里,固完成型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压力必须在2000Kg 以下,压力不够,会前重高,压力太大造成前重低,模具的撕边处刀口磨损,及机台的油路损坏。

(2)温度:温度是使材料发生硫化所必须的条件。

一般为150-170 C,温度太低,产品无法完成硫化,导致包风,温度过高,产品会变形
(3)加硫时间:在上述两个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材料完全硫化,减少硫化时间会导致产品包风;黑粒脱落等不良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硫化时间太长,会使产
品变形,难拆也,按键天回弹力。

每个机种的硫化时间都不同必须严守《成型标准卡》上的公差范围生产。

3.在实际的硅橡胶制品工艺中,除了以上几个标准条件外,仍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①硫化剂:硅橡胶常用的硫化剂是有机过氧化物,利用其高温分解形成的游离基,使硅橡胶分子侧键的有机基交联。

最常用的硫化剂为:2.5 —二甲基—2.5 —二叔丁基过氧已烷和过氧化二异丙苯等低活性的硫化剂。

其硫化的温度在150—170C
②排气
硅橡胶制品过程中,通常排气次数为1 —4 次,排气的作用是使胶料充模
对于排气的次数和张口的大小(Sec)要适当。

否则会使产品变形,麻面包风等不良。

<三>二次加硫的作用
硅橡胶制品主要是一次加硫(成型)和二次加硫两个过程组成二次加硫的
作用:
1. 品进一步硫化.
一次加硫后的产品,可能仍未完全硫化。

(只有T90)要使产品完全硫化,就必须二次加硫。

2.除去过氧化物分解产物,水分及其它有机低分子物
3.除去低分子环硅氧烷
因为低分子环硅氧烷是绝缘物质,在电弧的作用下,后分解成气状,吸附在导电里粒的表面,造成黑粒或点印油墨无法导通,造成按键失灵。

二次加硫条件对产品最终低分子环硅氧烷含量影响很大。

其条件包括温度、时
的性能。

故一般在180 C —200 C左右。

第二章生产理论知识
第一节专业术语
1.混炼: 将硅胶材料、色母、硫化剂、填充剂(防黄剂)混合均匀的操作。

2.成型:把材料投入到模具内,在规定的时间、温度、压力的条件下变成产品的作
业。

3.二次加硫:对一次成型后的产品进行完全硫化合热处理的过程。

通常悬在
180 C —200°C条件下进行。

4.黑粒:具有导电性能,有一定规格(直径、厚度、长*宽)的硅胶制品。

5.包风:产品未完全硫化,或硫化时排气不畅,在产品表面或里面留下的痕迹。

6.透胶:产品理化过程中,两种相邻不同颜色的胶料,一种颜色的材料,在另一种
颜色的材料上溢出。

表现在,产品同一键有两种颜色(透胶的限度使客户规定为的限度标准)。

7.麻面:产品硫化过程中,由于温度、排气的原因,导致产品表面不平整的
状态
8.缺料:产品硫化时,因胶料不足或其它原因导致产品外观不完整。

9.破裂: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吹产品、开模时)产品被拉破。

10.色点:产品按键表面有其它颜色的小色点的外观不良。

11.荷重不良:按键群部的最大弹力值发起和低于规格值。

12.无黑粒:在生产过程中,因漏放黑粒或其它条件不适合,造成产品某一按键没有
黑粒。

13.脱黑粒:由于温度、排气等硫化条件的不适合,导致黑粒与产品的附着力差,稍
用力刮、顶即张开、掉落、
14.黑粒下陷:又称二颗黑粒,作业时,穴位上有两颗黑粒相重产品成型后,该按
键黑粒导通的距离发生变化,距离大,不能导通。

第二节成型周期的定义和内容
1. 成型周期的定义。

是指生产1 模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是计算机机种产能标准的依据。

2. 成型周期的内容:
1) . 打脱模水
脱模水常用的品种为ME313其浓度为:ME313水=1 :15~20未经同意员工禁止私自调整。

其喷洒的频率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喷洒时条件:温度在160C 以上效果较佳。

喷完后,马上用风枪吹干净,大量喷洒后,可把模具打入机台中适当加温烘烤后效果更佳。

2) . 排料
①种:材料直接板到模具上,要准确快捷,时间太长产品会变形。

一般适用杂键产品。

②种:把材料排到铁氟上,再置入模具,该种方式适用遥控器按键产品。

因为产品颜色较多,所以排料时手的清洁,换料时,要用粘手粘干净。

3). 把材料置入模具。

①种:把排好材料的铁氟龙对准位置,在模具上,按自动按钮,当排完气后, 二次出模后,取出铁氟龙,再按自动按钮,模具滑入成型机排气、加压,并显示加硫时间。

②种:把排好材料的铁氟对准位置,放到模具上,并打色K,再按自动按钮, 入模排气完后二次出模后,取出铁氟龙,再按自动按钮,模具滑入成型机,排气、加压,并显示加硫时间。

4). 加硫时间按工程的《生产作业规范》标准公差,不能低于规格下限。

5). 吹取产品。

小心借助风枪的风力把产品吹取出来,以防产品破裂。

6).产品自检。

产品吹出来后,操模员必须自检,如果少色K,黑粒下陷,等重,欠点不良,
应挑选出来。

并且如有包风、缺料、麻面、透胶不良,应及时发现、改善和报告。

第三节成型技术知识
<不良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