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

中医辨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
中医辨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

实用临床医学2012年第13卷第12期P 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 ,2012,Vol 13,N o 12

关键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诊断,治疗,中医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8194(2012)12-0000-00

中医辨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

梁光造,丁小红

(瑞昌市湓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西瑞昌332200)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很少出现喘息和呼吸困难[1],又称咳嗽型哮喘、过敏性咳嗽,不典型的临床特征往往导致患儿长期使用抗生素,不能获得及时有效治疗,使气道反应性逐渐增强,约1/3~1/2的CVA 患儿可发展为典型哮喘[2]。笔者采用自拟祛风止咳汤、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CVA ,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06—2011年瑞昌市湓城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收治的CVA 患儿119例,均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标准[3]:1)咳嗽持续>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重,以干咳为主;2)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3)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 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

1~2周≥20%;6)个人或一、二级亲属特应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以上1—4项为诊断基本条

件。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均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将119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B 、C 3组:A 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12岁,平均(6.3±2.8)岁,病程1~16个月,平均(2.6±1.8)个月,有家族过敏史

8例,个人过敏史16例;B 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3~12岁,平均(6.5±3.4)岁,病程1.5~12个月,平均(2.8±1.2)个月,有家族过敏史12例,个人过敏史20例;C 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3.2~13岁,平均(6.8±3.2)岁,病程2~18个月,平均(2.5±1.4)个月,有家族过敏史10例,个人过敏史19例。3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

A 组采用自拟祛风止咳汤治疗。基本处方:防风10g 、蝉蜕10g 、蛇蜕5g 、钩藤12g 、地龙10g 、丝瓜

络10g 、侧柏叶10g 、黄芩10g 。随证化裁:痰阻肺络者,症见咳嗽、痰鸣、痰白多泡沫,常鼻塞流清涕,舌苔白腻、质淡红、脉沉畅,加葶苈子10g 、桂枝5g 、杏仁10g 、法半夏10g 、陈皮5g ;痰热蕴肺者,症见咳嗽,痰黄黏稠、咳嗽阵作、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加桑白皮12g 、地骨皮10g 、黛蛤散10g 、鱼腥草15g ;肺虚痰热者,症见咳嗽迁延,时重时轻,面白多汗,舌苔薄白,脉沉细,加黄芪20g 、太子参12g 、白术10g 、锻龙牡20g 、炙冬花10g ;阴伤肺络者,症见咳嗽痰少,手足心热,口干舌红,舌苔薄净,脉细数,加南北沙参10g 、麦冬10g 、黛蛤散10g 、川贝

10g 、乌梅10g 。每日1剂,分2次煎服。

B 组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方药[4]组成:射干6~9g ,麻黄3~6g ,生姜4~6g ,细辛1.5~3g ,紫苑、款冬花6~9g ,大枣2~6枚,半夏4~6g ,五味子6~9g ,杏仁4~6g ,地龙、蝉衣3~6g 。每日1剂,分2次煎服。

C 组采用氯雷他定联合丙卡特罗治疗。1)氯雷他定:体质量≤30kg ,1次·d -1,每次半片

﹙5mg ﹚;体质量>30kg ,1次·d -1,每次1片﹙10mg ﹚,每晚睡前服

用。2)丙卡特罗:<6岁,1.25μg ·kg -1·次-1,1~2次·d -1;≥6岁,每次25μg ,每12h 用1次。

3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1.3疗效标准

以治疗前后症状作自身对照。临床控制: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2周以上未发作;显效:咳嗽减轻,夜间及晨起无症状,停药后症状不加重;好转:咳嗽减轻,夜间及晨起仍有轻咳,停药后症状加重;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临床控制+显效+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 ±s 表

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89··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现状(精)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现状 【摘要】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很少出现喘息和呼吸困难,又称咳嗽型哮喘、过敏性咳嗽,近十年中医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发展较快,治疗时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的原则。辩病与辩证相结合,同时注重特色药物的应用,疗效值得肯定。但也存在局限。【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治 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很少出现喘息和呼吸困难,又称咳嗽型哮喘、过敏性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表现为慢性刺激性干咳,感冒、吸入冷空气、灰尘、油烟及深呼吸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有时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通常咳嗽比较剧烈,无明显喘息、气促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咳嗽常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典型的临床特征往往导致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若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约1/3~1/2的CVA患者可发展为典型哮喘。1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 断专家认为西医诊断该病主要依据以下几点:(1)无明显诱因持续性咳嗽或反复发作达1个月以上;(2)可由运动、冷空气及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其加重;(3)组胺或乙酰胆碱激发试验阳性;(4)抗生素和止咳药均无效,用支气管解痉药或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有效;(5)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变应原检查阳性;(6)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胸片正常,肺通气功能正常,五官科检查未发现异常,既住无食管返流史和慢性支气管炎病 史。根据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防治常规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CVA诊断标准如下:与接触刺激性气味、冷空气、变应原,或运动过度、情绪改变和使用某些药物有关;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月以上,干咳或少量白色稀薄痰液,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常伴过敏史,变应原试验阳性,气道呈高反应性特征,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抗生素治疗无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变态反应药物有 效。2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研究表明CVA与典型哮喘发病机制相同,即以持续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只是在病情和气道炎症严重程度上不同。病毒感染、过敏原(花粉、尘螨、化学粉尘、烟雾、冷空气)刺激或运动等均可引起气道炎症,支气管平滑肌反射性增强,引起局部气管收缩,刺激末梢咳嗽感受器引起咳嗽,因不影响周围小气道,所以很少出现喘息和呼吸困难。中医学认为,肝与肺在生理和病理上关系十分密切,肝为刚脏,主疏泄,与人体的气机运行和情志变化直接相关。肝藏血,主疏泄,具少阳生发之气,宜升;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宜降。在生理上,肺气的肃降要靠肝气的疏泄,同时肺气的肃降正常也有助于肝气的疏泄。在病理上两者则相互影响,肝郁气滞可以影响肺之宣发肃降,肝郁化火,上逆于肺,或肝阴不足,阴虚火浮,上扰于肺,均可致肺失宣降而作咳。肝与肺升降相因,维系着人体一身气机的运行。肝郁易致气滞,进而导致血瘀;“久病多瘀”,久咳之后也可导致气滞血瘀。根据中医“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结合患者临床常有情绪易激动,活动过多、动则咳甚,故认为其发病和病因病机与肝有密切关 系。有专家认为CVA理应属于“咳嗽”,又不能拘于“咳嗽”,宜从“哮”论治“咳”,同时与“哮”有所不同,同中有异也。CVA患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规范诊断及治疗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规范诊断及治疗 目的研究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规范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9月诊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氨茶碱和酮替芬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止咳糖浆和口服消炎药物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2.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而言,采用氨茶碱和酮替芬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氨茶碱;酮替芬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为过敏性咳嗽,是儿科中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为持续或者慢性反复咳嗽,多发于夜间或者清晨[1]。本文就我院诊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先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9月间诊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为3~13岁,平均年龄(8.17± 2.63)岁;对照组包括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4~14岁,平均年龄(7.26±2.0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口服氨茶碱4mg/次,3次/d,不足3岁的患者服用0.5mg/次酮替芬,2次/d,超过3岁患者服用1mg/次酮替芬,2次/d。以上药物均持续服用20~30d左右;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止咳糖浆和口服消炎药物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诊断标准痊愈是指患者在用药7d内咳嗽消失;有效是指患者在用药14d 内咳嗽消失;无效是指患者在用药14d后咳嗽症状无明显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患者总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50例患者在进行了氨茶碱和酮替芬治疗后痊愈了39例,占所有患者的78.00%,有效患者8例,占16.00%,无效患者3例,占6.00%,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50例患者在进行了常规止咳糖浆和口服消炎药物的治疗后痊愈了4例,占所有患者的8.00%,有效患者22例,占44.00%,无效患者24例,

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

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诊的小儿哮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在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和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5.65%vs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哮喘发作次数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能够收获良好的临床疗效,减少小儿哮喘的发病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中医药;小儿哮喘;缓解期;疗效 小儿哮喘是多种细胞核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反应和起到高反应性而导致的反复喘鸣发作、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症状,可恢复的气流受阻是其主要特征[1]。哮喘发病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药文献对哮喘的认识深刻,从发作期到缓解期,均坚持辨证论治[2]。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特选择我院小儿哮喘患者92例,开展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接诊的小儿哮喘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5.33±3.21)岁,病程为3个月~5年,平均病程(2.89±1.22)年。观察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13±3.82)岁,病程为4个月~5年不等,平均病程(3.14±2.02)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根据患儿年龄,给予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控制哮喘的发作,治疗6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方剂组成为太子参30 g,甘草6 g,黄芪20 g,神曲10 g,白术15 g,紫菀15 g,茯苓15 g,厚朴15 g,桔梗10 g,苏子20 g,水煎服,1剂/d,每三周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結束后停药1周,共6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过程中哮喘发作次数。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显效、有效、一般和无效四个等级,分别根据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情况、肺功能改善情况、

关于37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关于37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 A)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最大程度地减少误诊率。方法对我院诊治的37例CV A患儿的咳嗽特点、治疗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CV A患儿大多数有过敏史,病程均≥1个月,有特殊的咳嗽特点,以夜间的喘鸣及突然出现的剧烈刺激性干咳为主,确诊后给予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有明显的效果。结论提高对儿童CV A 的认识,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控制儿童CV A 的发生,CV A患儿以慢性干咳为主要特征,其治疗以抗哮喘为主,早期治疗是降低典型哮喘发病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对患儿的预后非常的关键。 标签:哮喘;咳嗽变异性;早期诊断;治疗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 A)又被称为隐匿性哮喘疾病,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也是最常见的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其为潜在的表现,因患儿的主要表现为咳嗽,此类疾病患儿过往都有过敏或哮喘疾病的病史,其曾发生过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由于其临床表现与其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相似,往往容易误诊和漏诊,常易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相混淆而被误诊误治,本文对37例儿童CV A病例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对儿童CV A的认识,早期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避免发展为哮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1年10月~2013年4月经我科住院门诊确诊的37例CV A疾病患儿,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2~10岁,病程1~12个月,有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的18例,支气管炎的6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13例;所有患儿都有咳嗽的症状,刺激性干咳18例,咳少量白色粘液痰5例,以夜间和晨起咳嗽的9例,昼夜咳嗽5例。所有患儿发病均有明显诱因,冷空气、运动、气候变化诱发咳嗽的21例,上呼吸感染诱发10例,过敏性鼻炎的3例,其它3例。37例CV A患儿在患病后均选用抗生素进行过治疗,效果不明显。 1.2方法依据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试行)》,凡咳嗽≥1个月,并排除在其他疾病的可入选为CV A,我科所诊治的37例患儿均符合以下特点: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痰少、临床无感染征象,正规抗生素及止咳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而选用支气管扩张剂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咳嗽缓解,辅助检查:X线胸片检查32例正常,5例肺纹理增粗,5例做肺功能检查,气道反应性测定,最大呼气流量(PEF)为正常值的80%,查血IgG、IgA、IgM均在正常范围内。 1.3 治疗方法对37例CV A患儿确诊后均选用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

中医辨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

实用临床医学2012年第13卷第12期P 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 ,2012,Vol 13,N o 12 关键词: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哮喘;诊断,治疗,中医中图分类号:R72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8194(2012)12-0000-00 中医辨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 梁光造,丁小红 (瑞昌市湓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西瑞昌332200)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很少出现喘息和呼吸困难[1],又称咳嗽型哮喘、过敏性咳嗽,不典型的临床特征往往导致患儿长期使用抗生素,不能获得及时有效治疗,使气道反应性逐渐增强,约1/3~1/2的CVA 患儿可发展为典型哮喘[2]。笔者采用自拟祛风止咳汤、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CVA ,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06—2011年瑞昌市湓城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收治的CVA 患儿119例,均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标准[3]:1)咳嗽持续>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重,以干咳为主;2)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3)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 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 1~2周≥20%;6)个人或一、二级亲属特应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以上1—4项为诊断基本条 件。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均排除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将119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B 、C 3组:A 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2~12岁,平均(6.3±2.8)岁,病程1~16个月,平均(2.6±1.8)个月,有家族过敏史 8例,个人过敏史16例;B 组42例,男25例,女17例,年龄3~12岁,平均(6.5±3.4)岁,病程1.5~12个月,平均(2.8±1.2)个月,有家族过敏史12例,个人过敏史20例;C 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3.2~13岁,平均(6.8±3.2)岁,病程2~18个月,平均(2.5±1.4)个月,有家族过敏史10例,个人过敏史19例。3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 A 组采用自拟祛风止咳汤治疗。基本处方:防风10g 、蝉蜕10g 、蛇蜕5g 、钩藤12g 、地龙10g 、丝瓜 络10g 、侧柏叶10g 、黄芩10g 。随证化裁:痰阻肺络者,症见咳嗽、痰鸣、痰白多泡沫,常鼻塞流清涕,舌苔白腻、质淡红、脉沉畅,加葶苈子10g 、桂枝5g 、杏仁10g 、法半夏10g 、陈皮5g ;痰热蕴肺者,症见咳嗽,痰黄黏稠、咳嗽阵作、口干、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加桑白皮12g 、地骨皮10g 、黛蛤散10g 、鱼腥草15g ;肺虚痰热者,症见咳嗽迁延,时重时轻,面白多汗,舌苔薄白,脉沉细,加黄芪20g 、太子参12g 、白术10g 、锻龙牡20g 、炙冬花10g ;阴伤肺络者,症见咳嗽痰少,手足心热,口干舌红,舌苔薄净,脉细数,加南北沙参10g 、麦冬10g 、黛蛤散10g 、川贝 10g 、乌梅10g 。每日1剂,分2次煎服。 B 组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方药[4]组成:射干6~9g ,麻黄3~6g ,生姜4~6g ,细辛1.5~3g ,紫苑、款冬花6~9g ,大枣2~6枚,半夏4~6g ,五味子6~9g ,杏仁4~6g ,地龙、蝉衣3~6g 。每日1剂,分2次煎服。 C 组采用氯雷他定联合丙卡特罗治疗。1)氯雷他定:体质量≤30kg ,1次·d -1,每次半片 ﹙5mg ﹚;体质量>30kg ,1次·d -1,每次1片﹙10mg ﹚,每晚睡前服 用。2)丙卡特罗:<6岁,1.25μg ·kg -1·次-1,1~2次·d -1;≥6岁,每次25μg ,每12h 用1次。 3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1.3疗效标准 以治疗前后症状作自身对照。临床控制: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2周以上未发作;显效:咳嗽减轻,夜间及晨起无症状,停药后症状不加重;好转:咳嗽减轻,夜间及晨起仍有轻咳,停药后症状加重;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总有效=临床控制+显效+好转。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 ±s 表 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89··

任国顺老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持续发作的经验

任国顺老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持续发作的经验 任国顺是湖北省名老中医,从医60载,长期致力于小 儿疾患的研究,临证提出“以邪之清浊分内外、表里分治”的 思路治疗小儿哮喘持续发作,验之临床,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 清邪袭肺治从表??清邪,即轻清之邪。小儿脏腑娇嫩,卫外不固,凡外感六淫之邪,由皮毛、口鼻而入,内舍于肺,致肺卫宣发、肃降功能失常,初见肺气上逆,久则痰饮停留。症见:咳嗽喘促,喉间痰呜,胸闷,痰多而粘或清稀多沫,兼恶寒发热,耳塞流涕,脉浮滑,指纹浮现。此因小儿肺卫本虚,复外受风寒,内塞之痰与外邪相搏,痰阻气道而成哮喘。现代医学称之为外源性哮喘和感染性哮喘。任者认为,清邪袭肺,病邪在表,故治仍当从表。然哮喘反复持续的发作,应与初病暴发之证相区别,此时邪恋日久,正气不足,法当邪正同治,既以轻清之品,轻透表邪,又不忽视治标固本、扶正祛邪。即以祛邪为主,兼以扶正,可在宣散剂中稍作收敛,使外邪去则正自安,顽疾渐愈。 鉴于小儿特殊的生理特性,任老认为小儿哮喘外感风寒者多,风热者少;寒包热者多,纯热者少,故临床遣方用药,不为“炎症”所惑,慎用寒凉,善用辛温。常用性味略温,寒热兼施,宣、肃、敛三法并举的九宝汤治疗,轻透表邪,达郁开

闭,止咳平喘。方中取紫苏叶、薄荷、桂枝、炙麻黄质轻味薄之品,调和营卫,透达表邪,宣肺开闭;桑白皮、大腹皮、厚朴、苦杏仁、陈皮等性善主降之品,下肺气、理中气、消痰诞,肃肺平喘;乌梅酸涩,入肺则收,为麻黄、桂枝之监,使祛邪而不伤正。诸药合用,有升有降,有散有敛,升降相应,翕辟有度,具有抗过敏、抗菌、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此方用于治疗宿有哮喘,因外感诱发者,效果显著。临床可据证加减:寒包热者,加黄芩、连翘、鱼腥草,或加大桑白皮用量;鼻炎者加苍耳子、辛夷、鹅不食草等;痰稠者加胆南星、川贝母、竹沥;痰多而稀者加制天南星、法半夏。方中乌梅一药历来医家告诫不可过早用之。任老却视乌梅为儿科佳品。因其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味酸气厚,一则人肺经收敛浮热,纳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烦热而安心神;二则能开,冉雪峰《大同药物学》谓“乌梅不唯开,且能开他药所不能开,不唯通,且能通他药所不能通”,与麻黄相伍,既可治疗素哮因感而发的新病,又可治疗同虚而哮之久病,不仅不敛邪,还有助清药扶正祛邪之功,故方中乌梅、麻黄一般等量用药。2. 浊邪闭肺治从里 任老认为,胸者阳也,内踞心肺,为清旷之所,容不得丝毫阴浊之邪。临床最常见的阴浊之邪为痰,亦是哮喘发作最重要的病因。此即《症因脉治》所云“哮喘之因,痰饮内伏,结于窠穴”。凡阴浊胶痰或夹火、夹食、夹瘀痹阻胸阳,阻遏肺

【2019年整理】金匮肾气丸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5例疗效观察

首席医学网 2010年08月17日 18:30:08 Tuesday ?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 ?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 八届全国帕金森病会 ? 期刊社的网站运营专家 ? 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 ? 全国抗菌药物会 ? 国际病毒性肝炎 ?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 第五届世界癌症会 ? 国际神经科技大会 ? 全用药学术会议 ? 国际药师论坛 ? 全国方剂组成 ? 亚健康学大会 ? 类风湿关节炎 作者:王中甫 作者单位:(舞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舞阳 462500) 加入收藏夹 《中华临床医师 杂志》中华医学会 主办,中华医学电 子音像出... 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 [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 族] ·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 ·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

·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 ·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 [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 ·写作技巧|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 ·医学会快讯| 《中国保健营养》征稿 【摘要】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112例CVA患儿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金匮肾气丸治疗。测定治疗前后肺活量(FVC)、第1 s末用力呼气量(FEV1)和呼气峰流速百分比(PEF %),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随访3年,记录症状、体征、发作频次和典型哮喘转化率。结果(1)FEV1与PEF %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2) 研究组治愈、有效、无效率分别是36.36 %、49.09 %和14.55 %;对照组分别是21.05 %、45.61 %和33.33 %,Z=-2.468,P=0.014,差异有统计意义。(3)6个月疗程结束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是21.82 %和40.35 %,χ2=4.475,P=0.034,差异有统计意义。(4)3年典型哮喘转化率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是14.55 %和33.33 %, χ2=5.400,P=0.020,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金匮肾气丸能明显改善CVA患儿肺通气功能,减少症状复发和典型哮喘转化率。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金匮肾气丸;肺功能;疗效观察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又名咳性哮喘、隐匿性哮喘或过敏性哮喘,儿童是CVA的高发人群。临床以咳嗽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β2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可迅速缓解急性发作症状,但存在停药后症状易复发、疗效难以巩固等缺点。为探讨防治CVA 的有效措施,我们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金匮肾气丸治疗本病5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纳入的112例CVA患儿为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门诊病人,按抛掷法分为研究组55例,对照组57例。研究组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3.1~14.0岁,平均(8.24±5.65)岁;病程0.5~5.9年,平均(3.28±2.2)年。对照组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3.2~13.2岁,平均(8.74±6.01)岁;病程0.7~6.2年,平均(3.41±2.07)年。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辨证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效方剂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效方剂分析 摘要:目的:找到能够有效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咳嗽变 1 月收治的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的 55 例患者, 对他们进 行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他们的临床症状与特点,有针对性的 给予中药方剂,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 为燥、热、风与阴伤。因此中药方剂要有润肺、润燥、清热、 养阴、祛风的功效。在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患者的总体治 种疾病时,使用麦冬、黄芩、玄参、五味、麻黄、薄荷、蝉 衣、防风等药材作为方剂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效方剂 Abstract : objective : to find effective fo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Methods :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55 patients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disease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 they observed their clinical symptoms and characteristics , targeted to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prescription , to 异性哮喘的方剂。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3 年 1 月到 2015 年 床症状有刺激性的呛咳以及干咳,中 医辨证观察其症候显示 疗有效率为 98.2%。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这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的研究进展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5-08-07T14:18:54.0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7期供稿作者:杨光伟[导读]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其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咳嗽性疾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杨光伟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人民医院云南昭通 657600)【摘要】目的:分析关于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的30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中西医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总 有效率(75.3%),其差异较大,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中临床疗效确切,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7-0007-02 近几年来,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其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咳嗽性疾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甚至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常在夜间或清晨发病,病理上常有上部呼吸道,肺部以及气管和支气管的损伤[1]。就诊时由于小儿的表达能力有限,而且临床表现也并不特殊,往往会引起误诊,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从而耽误病情。临床上氨茶碱是常用的药物,但是其起效较慢,而且不良反应较多,为了研究新的治疗方法,我们做了以下试验: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接受的30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在2~5岁之间,均由家长同意进行试验,所有患者的病程均在1个月左右,经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均经过详细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以及临床症状的确诊,符合国际上关于小儿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试验组男72例,女78例,年龄2至5岁,平均年龄为(3.6±1.2)岁,病程1至4W,平均病程为(2.6±1.5)W;对照组男74例,女76例,年龄3至5岁,平均年龄为(4.0±1.0)岁,病程1至3W,平均病程为(1.4±0.6)W[2]。确保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之间可以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经过详细的检查,耐心的向父母讲解本次试验过程,使父母及小儿均能很好的配合。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包括氨茶碱(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4021741 规格:0.1g 生产企业:安徽城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小儿剂量3-5mg/kg,每日三次,温水送服,配合孟鲁司特咀嚼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4828 生产企业: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规格:4mg),4mg/次,每日一次,在睡前使用温水服用。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中药由以下药物混合熬制而成:桔梗、百部、紫菀、荆芥、白前、陈皮、甘草、川贝、地龙,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温水送服,每次200ml,同时联合对照组(如上文)的西药方法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3]。 1.3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者持续的用药一周后,各种临床症状均消失;好转:患者持续用药2周,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无效:患者持续用药两周以上后,各种临床症状均未消失或有加重趋势[4]。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好转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5.3%),其差异较大,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组别例数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试验组 150 112(74.7) 30(20) 8(5.3) 94.7% 对照组 150 72(48) 41(27.3) 37(24.7) 75.3% 3.讨论 临床上,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常见的儿科的慢性咳嗽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仍在研究当中,有些资料显示可能与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因此疾病并无明显的特异性体征和症状,所有不能对其尽早的进行明显的诊断和治疗,使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了治疗疾病最重要的任务[5]。在传统的西药治疗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的疗效较慢,而且患者常常会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会使患者在治疗后出现新的疾病,给患者及医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此,我们想到使用中药,中药为天然药物,对人体各器官及其功能的刺激性较小,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起效的速度较快,能有效的控制气道的炎症,平复喘息,缓解呼吸困难,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并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6]。并且由于患者为小儿,服药时多不能主动,常会逃避,所以选择有效快速的药物是很必要的。在临床大量的实验验证后,中西药结合的方法逐渐被许多医生所接受。本次试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7%%),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5.3%%),其差异较大,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综上所述,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明显的效果,而且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少,弥补了传统西药治疗的不足,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使用。【参考文献】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断根

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断根 【篇一: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断根】 是不可以的,主要是从补益肺气和平喘抗感染等方面治疗。哮喘是 一个综合性因素引起的过敏性疾病建议血常规检查,肺部听诊,注 意肺部的保暖等。 2013-12-02 21:17 【篇二:中医治疗小儿哮喘断根】 支气管哮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四大顽疾之一,目前全球已有3亿 患者,而我国仅儿童哮喘患者就多达1000万。 哮喘治疗不规范很普遍 儿童哮喘发病往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人们的预防意识再好,但仍 有发病的时候,因此规范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2005年,中国工 程院院士钟南山曾撰文指出,国内仅有5%的哮喘患者接受了规范治疗。而姜毅根据临床实际估测,截至目前,仅有10%的患者获得过 规范治疗。姜毅指出,哮喘治疗不规范,已是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去年年底,姜毅接到一家地级市医院的求助。一名3岁患儿哮喘急 性发作,该院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无效,孩子生命危在旦夕。姜 毅赶到听诊后,判断是小气道的问题,立即进行扩管,改善通气, 结果15分钟后孩子就缓了过来。 姜毅说,治疗儿童哮喘,医生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情况。对患者来说,更要坚持治疗,严格按照“阶梯式”的方式进行治疗。如用药后3~6 个月没有发作,便进入下一个阶段;使用最低剂量药物一年内没有发作,才可以停药。 对症下药可“断根” 姜毅强调,只要预防及时,治疗规范,儿童哮喘完全可“断根”。但 在治疗中一定要找准发病原因,否则治疗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效果。 姜毅介绍,至少有五六种常见疾病都可导致患者出现咳喘,医学上 称之为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这些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鼻后滴流综合征、胃食道反流、哮喘等。对这些疾病,一定要 规范诊断,找准病因实施治疗。如通过胸片检查排除肺部异物和结 核等;免疫学检查,确定是过敏性疾病还是免疫功能不全;皮试或采血 做过敏原检测;还有肺功能监测,只要患有支气管哮喘,发作与否都 可诊断出来。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 咳嗽是儿科呼吸疾病的常见症状,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咳嗽与慢性咳嗽。急性咳嗽多为感染性咳嗽,常伴随特异性疾病的症状、体征,如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性喉炎、百日咳或百日咳综合征、肺炎等。而单纯以咳嗽为唯一表现而未伴有特异性疾病症状、体征者,如胸片未见异常,此类咳嗽>4周,为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在儿科十分常见,病因复杂,诊断困难,而家长也十分着急,常常辗转于内科、耳鼻喉科等门诊诊治,但常常治疗效果不佳,长期咳嗽久治不愈,可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因此,慢性咳嗽也受到国际国内专家与临床高度重视。 目前较多资料表明,在儿童时期,慢性咳嗽病因中常见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胃食管返流、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异性咳嗽、心源性咳嗽等,以前两位最常见,为了使临床医师准确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故此根据疾病特征制定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如下(儿童年龄不分大小):1、咳嗽持续>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重,以干咳为主;2、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3、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6、个人或一、二级亲属特应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以上1~4项为诊断基本条件。 目前研究与临床随访观察表明,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特殊类型,未予治疗者今后可能会逐渐发展为有喘息的哮喘,故一旦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应按哮喘防治常规给以规范化控制治疗。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家长们应持续抗过敏治疗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除常规抗过敏药治疗外,补充抗过敏的益生菌台敏乐对哮喘优势很多,其一:标本兼治,起效显著,脱敏彻底,还能克服传统的激素类化学药物只在疾病发作时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的局限性。其二,安全性高,台敏乐益生菌是一种大人小孩都可以服用的抗过敏益生菌,孕妇婴幼儿及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服用。台敏乐益生菌源自于人体的原生菌株,能调整过敏体质,调节免疫系统;让身体环境适应力直接提升,专利抗敏菌株诱发抵抗过敏高效力,高菌数提升抗敏效率。其配方中还含有多种益生元,除了是益生菌的主要养分,可在帮助提高益生菌活性外,同时益生元还可以帮助儿童提高免疫力,调理胃肠道功能。台敏乐抗过敏益生菌有效改善过敏体质,从根源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

咳嗽变异性哮喘辨证论治经验

-77-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4年第6卷第13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辨证论治经验Experience for treating cough variant asthma in differentiation 李隆山珺 杨哲 (兰州市红古区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84)中图分类号:R25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4)13-0077-03 证型:GDA 【摘要】通过对8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辨证分析和举例,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在中医整体观念和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结合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辨证施治和专病、专方、专药治疗,有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咳嗽;变异;哮喘;论治;经验 【Abstract】 83 patients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were analyzed and listed in differentiation, a conclusion come into that the treatment has good effects and was worthy of promotion when diseases were treated depend on different situations. 【Keywords】Cough; Variant; Asthma; Treating; Experience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4.13.047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又名喉源性咳嗽,因无明显喘息又称为隐匿性哮喘,中医无此病名,其来源于西医对该病的证断。洪广祥称为慢性干咳[1],该病是以咳嗽为主,长期反复发作的干咳、呛咳、痉咳或咽喉发痒咳嗽为主要症状,可由运动、吸入冷空气或异味气体刺激而诱发或加重,部分患者可继发于病毒或支原体感染后,感染控制后咳嗽症状不缓解,常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近年来随着环境和食谱的变化,食品的污染,此类咳嗽疾病在逐年增多。大多经抗生素治疗而无效,抗过敏解痉治疗有效但不持久,笔者在临床上十三年的中医诊疗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整理如下。 1 病因病机探讨 1.1 外邪侵袭为外因,正气虚损为内因。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虚包括气、血、阴、阳的虚损,正虚易引起外邪侵袭;外邪有风寒、风热、风燥;正虚有肺脾气虚,阳虚气弱;阴虚肺燥,气阴两虚,更有痰湿体质,瘀血体质,慢性咽喉炎,过敏性体质,过敏性鼻炎,阳热体质等,结合四季五运六气,春季初之气厥阴风木主气当令,风为百病之长,多兼夹他邪伤人,风夹寒邪外侵,脾肺气虚和阳气虚弱(虚寒体质)患者感之易形成风寒咳嗽或阳虚寒盛咳嗽,阳热体质易形成风热咳嗽或外寒内热咳嗽,中后期形成痰热或肺热咳嗽;夏季少阳相火司令,暑热炽盛损伤元气素虚之人,阴虚阳盛体质感受暑热之邪,易成风热咳嗽、暑热伤气咳嗽、痰热咳嗽;长夏太阴湿土主令,暑热未退暑热夹湿伤人,形成湿热咳嗽;秋季阳明燥金主气,感受燥热之邪,则形成燥热咳嗽,日久不愈易形成阴虚肺燥咳嗽,感受凉燥则形成凉燥咳嗽;冬季太阳寒水主令,寒夹风邪伤人则形成风寒咳嗽或气阴两虚咳嗽,虚寒性体质易形成阳虚寒盛咳嗽;外寒内饮咳嗽、痰湿咳嗽、肺脾气虚咳嗽、气阴两虚咳嗽。以上诸证型咳嗽,随着体质差异和主客气的变易而变异,可互相兼夹和转化。西医经抗菌、抗支原体对症治疗后,咯痰、胸痛、身痛、头痛、周身不舒等症可缓解,只是干咳无痰或少痰、咯痰黏稠不爽,咳嗽呈刺激性呛咳、痉咳;或喉痒咳嗽不痒不咳。拍胸片化验无异常,常因吸入冷空气、异味气体、运动诱发或加重。笔者将83例这类咳嗽按证型统计分为两类:一类是刺激性的痉咳、呛咳,有27例,一类是气管咽喉发痒咳嗽,即喉痒则咳嗽,或吸入冷空气、刺激性气体而加重,小儿因运动引发喉痒咳嗽,有56例。1.2 外感失治,邪(风气燥淤)郁于肺,肺气失宣,肺管不利,气道挛急[2]。 1.3 先天禀赋不足,宿痰伏于肺,遇风寒外邪、过敏原、七情过激、劳累过度而诱发,使痰浊外邪搏击于气道,气机不畅肺失肃降而咳嗽胸闷,多与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损、后天调养不当密切相关,笔者诊治的小儿患者多为虚寒性体质,每年多次感冒后以咳嗽为主证,持续时间长至10余天,甚则延至2月余、半年不愈。 1.4 感冒过后用辛凉药物(西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多服用无效,抗生素阴冷寒凉郁遏正气,解热镇痛发汗过多,耗伤阳气,致营卫不和、阴阳失调、三焦气机不畅,正气不能托邪外出,肺气失宣,咳嗽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 1.5 屡感风寒,未及时疏散,寒邪深入肺脏,经常饮食生冷伤及胃阳肺气,即内经“形寒饮冷则伤肺,肺伤则咳喘”,津液不得敷布宣发凝聚为寒痰,肺气闭阻而咳嗽不止。 1.6 平素脾肺气虚,聚湿生痰,上储于肺,肺失宣降,痰阻气滞为咳嗽,经久不愈、倦怠乏力气短。 1.7 宿日肺气虚弱,中气不足,无力宣发通调津液,停滞于肺而成痰饮,居背光向阴之处即恶寒,气虚无力,胸闷气短不足以息,以长深吸气为舒,声低气怯,语声低微,气虚卫表不固,易感外邪致咳嗽,卫气虚不能护表固卫则多汗,出汗之后则怕冷恶寒,气阴两虚体质,不耐寒热易感受风寒而微热恶寒,受风热燥邪则低热出汗,津液亏乏肺阴虚濡润失职,出现口干咽燥、干咳少痰或无痰,风盛则燥,燥盛则干而喉痒咳嗽。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过敏性咳嗽的食疗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过敏性咳嗽的食疗 本文摘自:青岛过敏中心李明华教授主编《哮喘病学》等,翻版必究关于过敏性咳嗽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详见https://www.360docs.net/doc/3d15355795.html, 里面的过敏性咳嗽专栏 一.概述 传统中医药学的起源和发展,是同饮食分不开的,所谓“药食同源”。汉代医学家张仲景《伤寒论》中,第一个方剂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等组成。祛寒发汗,调和营卫,至今也是我们治疗感冒的良方。就处方的五味用药来看,也是作为饮食和点心的原料和调味品,其配伍、炮制和服用方法,与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在《金匮要略》中有《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一节,以百合为主药,并作为病名。“百合病”所描述的证候,大都是因伤寒、虚劳大病以后,余热不退、脉象不调以及情志方面的刺激而诱发。不仅如此,并且根据病情的转化和不同阶段,罗列了“百合知母汤”、“百合滑石代赭汤”、“百合鸡子黄汤”、“百合洗方”等系列配套的内服和外治处方。百合,性平,味甘微苦,无毒,入心肺两经,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为后世治疗久咳痰血的良药。配合绿豆,就成为“百合绿豆汤”,此方仍为现今夏令消暑利湿、生津保肺的食疗方。 宋《圣惠方》中记载有“单味百合四两,和蜜半盏拌和,制成枣子大小,作为口含药”,来制疗慢性咽喉炎的干咳喉痒等症。为百合在食疗方面的应用,

开创了除口服之外,局部用药的途径。《金匮要略》中的“薯蓣丸”,是重用薯蓣为药的药食混合方,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的。薯蓣别名山药,味甘平,有健脾、补肺、固肾之功。常用于常用于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哮喘、肺气肿和肺结核等疾病的慢性期,或用于病后的调理,以及预防外感风邪的侵袭,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晋唐以来,食疗亦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而不断有所挖掘和提高。如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搜集了民间单方、验方,在其《治卒上气咳嗽方第二十三》篇中,治疗咳、喘、痰、咯血等症的处方,经常以韭、姜、饴糖、橘皮、枣、梨、萝卜、猪蹄、猪肾、鸡、龟、鳖等食品,用来作为主药及配伍。到了唐代,医药卫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代表性的著作有孙思邈《千金方》和王涛《外台秘要》。有关食疗的内容亦不少,尤其是前者,在书中把“食治”列为专篇,分门别类地论述了应用果实、菜、谷米、鸟兽、鱼蟹的适应证和禁忌事项。 在历代中医书籍中,特别是有关关治疗咳、痰、喘等痰病的专著,如葛可久《十药神书》、绮石《理虚元鉴》、龚居中《痰火点雪》等,几乎在每张方中有用法、炮法的说明,在每种病症后附有“宜食诸物”的食疗用品,这些记载对后来食疗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 食疗能治病,或配合药疗可提高疗效,这一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医者和病人的重视。但是,如何合理使用食疗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我们认为,首先应根据全身情况和疾病的临床表现,辩证选用食物是关键。后天以“胃为本”,宜先采用清淡利湿、有助消化的食物,例如“麦芽粥”、“苡仁粥”、“陈皮粥”、“山楂汁”、“萝卜汤”、“芦根茶”之类。以期达到健脾化痰、和胃保津作用,然后在进滋补饮食。对于髓干精竭、气血亏损较甚者,往往非无情草木等物所能奏效,应用“补髓丹”、“白凤膏”等血肉有情之品,来温养气血。所谓“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但是,尽管用了这些动物类高脂高蛋白的补品,还应注意用些山药、陈皮、苍术、鸡内金等扶助脾胃之品。 关于食疗的注意和禁忌事项。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儿童来讲,似乎规矩甚多。我们在临床过程中,看到不少病人,尤其是青少年儿童,由于家长对小孩的饮食控制过于严格,禁这禁那,以至营养不良、面黄肌瘦,影响其生长发育,且失去抗病能力及其自身恢复的功能。一般而言,辛辣、腥味最好避免。但也要视病者的病情、体质以及平时的生活饮食习惯而有所不同。在痰湿偏重的患者中,应控制油腻厚味之品,适当减少甜食。当然,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与过敏因素有关,鱼腥虾蟹以及世俗中所谓要“发”的食品,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较为密切,应密切注意,具体将在分述中介绍。 二:分述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其病程缠绵,经久 不愈,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随着工业化进展,人们的起居及饮食结构变化,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不力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在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的早期,可见鼻塞、流涕、喷嚏、喉痒、胸闷等呼吸道过敏症状,多与天气突然变化,季节交换之时,或劳累等所致;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作期,则有咳嗽,气喘,咯痰,气急,胸闷,喉中有痰鸣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