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零件图的绘制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零件测绘精选全文

三、零件的测绘 1、零件的组成 1)标准件和常用件 紧固件、轴承、键、销、齿轮、油毡 2)一般零件 箱体、箱盖、轴、齿轮轴、端盖、透盖、挡油环、调整环、 透气塞、放油螺塞、油位观察器等。 2、标准件和常用件的测量(略)
四、配合尺寸和一些重要的尺寸 轴承与轴颈:内圈H7/K6,外圈K7/h6 轴与齿轮:H7/h6 端盖与箱体或盖: H8/f7 挡油环与轴: F8/h7 两轴中心距:55.5±0.05 端盖嵌入箱体或盖上的槽宽:30+0.1
五、表面粗糙度 1、粗糙度的选择原则 1)配合表面Ra=3.2-0.8,公差等级高,取小值 2)接触面Ra=6.3-3.2,零件的定位面取3.2 3)需加工的自由表面(不与其他零件接触) Ra=12.5-25 4)根据零件各表面的作用和工作要求确定
本节结束
§11 零件的测绘
一、概述 二、测量尺寸的工具和方法 三、画零件徒手图的方法步骤 四、画零件工作图的方法步骤
二、测量尺寸的工具和方法
(一) 测量工测量阶梯孔的直径 4. 测量壁厚(1) 测量壁厚(2) 5. 测量孔间距 6. 测量中心高 7. 测量圆角 8. 测量角度 9. 测量曲线或曲面 (1)拓印法 (2)坐标法(3)铅丝法
H=A+D/2=B+d/2
6. 测量中心高
圆角规 7. 测量圆角
量角规 8. 测量角度
纸 9. 测量曲线和曲面 (1)拓印法
80 170 270
110 82 40
9. 测量曲线和曲面 (2)坐标法
铅丝 9. 测量曲线和曲面 (3)铅丝法
三、画零件徒手图的方法步骤
四、根据零件徒手图画零件工作图的方法步骤
减速器的测绘
一、任务 1、拆卸装配部件并绘制装配示意图 2、绘制部件的零件草图 3、绘制装配图 4、绘制零件图
零件图11

第 九 章 零 件 图 的 绘 制
一、零件与组合体的区别 组合体: 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几何模型, 单纯从几何角度考虑问题,分析所包含的 基本几何体,组合方式等。
零件:
具备一定的实际功能,同时要考虑设 计、加工、安装、使用等因素。
举例说明组合体与零件的区别:
组合体分析
组合体
实际零件
1)铸造圆角: 工艺因素。 2)倒角:装配 时起导引作用; 去毛刺、避免划 伤人手。
(2)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 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注一次粗糙度代 号,且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 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并尽可能靠近有 关尺寸线。 ★ 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 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 号,可统一注在图纸的右上角。并加注 “其余”二字。 例如: 12.5 其余
1.6
3.2
6.3
Ra数值选用
精加工:磨、镗、拉、抛光
12.5
6.3
3.2
1.6
0.8
0.4
0.2
非配合面: 静配合面: 螺栓光孔、 端盖与箱体 端面接触 倒角、 ……
动配合面: 轴承与转轴 接触
尺寸公差的概念及其注法
一、互换性与公差配合 ● 互换性: 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 任取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 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上偏差 = 50.008-50 = +0.008 下偏差 = 49.992-50 = -0.008 公差 = 0.008-(-0.008) = 0.016
公差恒为 正
公差带图:
上偏差
50 基本尺寸
+ 0 -
公差带 +0.008 -0.008
+0.024 +0.008
一、零件与组合体的区别 组合体: 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几何模型, 单纯从几何角度考虑问题,分析所包含的 基本几何体,组合方式等。
零件:
具备一定的实际功能,同时要考虑设 计、加工、安装、使用等因素。
举例说明组合体与零件的区别:
组合体分析
组合体
实际零件
1)铸造圆角: 工艺因素。 2)倒角:装配 时起导引作用; 去毛刺、避免划 伤人手。
(2)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 在同一图样上每一表面只注一次粗糙度代 号,且应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 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并尽可能靠近有 关尺寸线。 ★ 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相同的粗糙度要 求时,对其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代(符) 号,可统一注在图纸的右上角。并加注 “其余”二字。 例如: 12.5 其余
1.6
3.2
6.3
Ra数值选用
精加工:磨、镗、拉、抛光
12.5
6.3
3.2
1.6
0.8
0.4
0.2
非配合面: 静配合面: 螺栓光孔、 端盖与箱体 端面接触 倒角、 ……
动配合面: 轴承与转轴 接触
尺寸公差的概念及其注法
一、互换性与公差配合 ● 互换性: 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 任取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 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上偏差 = 50.008-50 = +0.008 下偏差 = 49.992-50 = -0.008 公差 = 0.008-(-0.008) = 0.016
公差恒为 正
公差带图:
上偏差
50 基本尺寸
+ 0 -
公差带 +0.008 -0.008
+0.024 +0.008
零件图的绘制

盘类零件的绘图步骤同轴类,在此不再重复
第三节 叉架类零件的绘制本节实例主要掌握螺纹孔的绘制来自熟练应用 CAD的修剪、圆角命令。
零件分析:叉架类零件的形状比较复杂,一般用两个 以上的视图来表达。叉架类零件的主视图一般按工作位置 放置,并采用剖视图的方法,来表达该零件的形状和结构 特征。 绘图步骤同上
本实例绘制方法: 1、读图并分析 轴套类零件一般由若干段直径不同的圆柱体组成,这种由同 轴回转体组合而成的零件,通常称为阶梯轴。考虑到零件的加工 位置,轴类零件的主视图常将轴线水平放置,绘图时可以利用回 转体轴的特性,采用“镜像”“偏移”命令,提高绘图效率。 2、设置绘图环境 3、设置图幅 4、绘制边框和标题栏 5、绘制主视图 1)绘制轴线 2)绘制轴上半部 3)用“镜像”命令绘制轴的下半部 4)绘制键槽
9、标注尺寸
10、标注粗糙度 11、检查存盘 完成后的图形
第二节 盘类零件的绘制
本节实例主要掌握局部放大图的绘制方法,掌握样条 曲线的绘制方法;熟练应用CAD的复制、修剪命令。
零件分析: 盘类零件一般是由同一轴线上的不同直径 的圆柱面组成,其厚度相对直径来说比较小,呈盘状。绘 制这类零件时,主视图一般采用全剖视,并选择相交的剖 切面。考虑零件的加工位置,主视图上将零件轴线水平放 置。
第四节 箱体类零件的绘制
本节实例主要掌握斜视图的画法;掌握形为公差的标 注方法;熟练应用CAD的命令对图形进行快速的编辑。 零件分析:箱体类零件一般结构比较复杂,至少需要三个 视图来表达。主视图一般按照工作位置放置,常与在装配图中 的位置相同。选择形状和特征比较突出的视图作为主视图,并 取全剖视,重点表达其内部结构。
第四章 典型零件图的画法
学习目标
◆掌握典型零件的绘制; 样条曲线的绘制方法; 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 技术要求的标注方法; 剖视图的标注方法。
第三节 叉架类零件的绘制本节实例主要掌握螺纹孔的绘制来自熟练应用 CAD的修剪、圆角命令。
零件分析:叉架类零件的形状比较复杂,一般用两个 以上的视图来表达。叉架类零件的主视图一般按工作位置 放置,并采用剖视图的方法,来表达该零件的形状和结构 特征。 绘图步骤同上
本实例绘制方法: 1、读图并分析 轴套类零件一般由若干段直径不同的圆柱体组成,这种由同 轴回转体组合而成的零件,通常称为阶梯轴。考虑到零件的加工 位置,轴类零件的主视图常将轴线水平放置,绘图时可以利用回 转体轴的特性,采用“镜像”“偏移”命令,提高绘图效率。 2、设置绘图环境 3、设置图幅 4、绘制边框和标题栏 5、绘制主视图 1)绘制轴线 2)绘制轴上半部 3)用“镜像”命令绘制轴的下半部 4)绘制键槽
9、标注尺寸
10、标注粗糙度 11、检查存盘 完成后的图形
第二节 盘类零件的绘制
本节实例主要掌握局部放大图的绘制方法,掌握样条 曲线的绘制方法;熟练应用CAD的复制、修剪命令。
零件分析: 盘类零件一般是由同一轴线上的不同直径 的圆柱面组成,其厚度相对直径来说比较小,呈盘状。绘 制这类零件时,主视图一般采用全剖视,并选择相交的剖 切面。考虑零件的加工位置,主视图上将零件轴线水平放 置。
第四节 箱体类零件的绘制
本节实例主要掌握斜视图的画法;掌握形为公差的标 注方法;熟练应用CAD的命令对图形进行快速的编辑。 零件分析:箱体类零件一般结构比较复杂,至少需要三个 视图来表达。主视图一般按照工作位置放置,常与在装配图中 的位置相同。选择形状和特征比较突出的视图作为主视图,并 取全剖视,重点表达其内部结构。
第四章 典型零件图的画法
学习目标
◆掌握典型零件的绘制; 样条曲线的绘制方法; 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 技术要求的标注方法; 剖视图的标注方法。
典型零件图

和技术要求的图样称为零件图。零 件图是表达零件设计信息的主要媒体,是制造和检验零件的依 据。完整的零件图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 一组视图:把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表达清楚。
(2) 全部尺寸:将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确定下来。
(3) 技术要求:说明零件在制造时应达到的一些质量要求, 例如表面粗糙度、尺寸极限偏差、形状和位置公差、材料及热 处理等。这些要求有的可以用符号注写在视图上,有的须统一 注写在图纸的空白处。
制图》一书。 (2) 全部尺寸:将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确定下来。
在实际工作中绘制零件图,可分为测绘和拆图两种途径。 测绘:根据已有的零件实物绘制出零件图。 七、绘制零件图的常见问题与技巧: 了解轴类零件图的绘制方法 以最能表示零件结构、形状特征的视图为主视图。 多在无图样又需要仿制已有机器或修配损坏的零件时进行。
七、绘制零件图的常见问题与技巧: 绘制支撑滑动圆柱零件图
以最能表示零件结构、形状特征的视图为主视图。 了解轴类零件图的绘制方法 三、轴类零件图的绘制: 以能反映箱壳工作状态,且能清楚地表示其结构、形状特征作为选择主视图的出发点。 二、零件图绘制的基本步骤 :
(1) 零件图是反映整个零件详细信息的图纸,是要用来指 以能反映箱壳工作状态,且能清楚地表示其结构、形状特征作为选择主视图的出发点。
以最机能表械示零制件结图构、标形状准特征,的视可图为以主视参图。考本书第二章内容,更详细的介绍建议
一般只用一个主视图来表示轴上各轴段的长度、直径及各种结构的轴向位置。
二、参零件考图绘清制的华基本大步骤学: 工程图学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研室编写的《机械
(4) 标题栏:说明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及图号等。
以最能表示零件结构、形状特征的视图为主视图。
(1) 一组视图:把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表达清楚。
(2) 全部尺寸:将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确定下来。
(3) 技术要求:说明零件在制造时应达到的一些质量要求, 例如表面粗糙度、尺寸极限偏差、形状和位置公差、材料及热 处理等。这些要求有的可以用符号注写在视图上,有的须统一 注写在图纸的空白处。
制图》一书。 (2) 全部尺寸:将零件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确定下来。
在实际工作中绘制零件图,可分为测绘和拆图两种途径。 测绘:根据已有的零件实物绘制出零件图。 七、绘制零件图的常见问题与技巧: 了解轴类零件图的绘制方法 以最能表示零件结构、形状特征的视图为主视图。 多在无图样又需要仿制已有机器或修配损坏的零件时进行。
七、绘制零件图的常见问题与技巧: 绘制支撑滑动圆柱零件图
以最能表示零件结构、形状特征的视图为主视图。 了解轴类零件图的绘制方法 三、轴类零件图的绘制: 以能反映箱壳工作状态,且能清楚地表示其结构、形状特征作为选择主视图的出发点。 二、零件图绘制的基本步骤 :
(1) 零件图是反映整个零件详细信息的图纸,是要用来指 以能反映箱壳工作状态,且能清楚地表示其结构、形状特征作为选择主视图的出发点。
以最机能表械示零制件结图构、标形状准特征,的视可图为以主视参图。考本书第二章内容,更详细的介绍建议
一般只用一个主视图来表示轴上各轴段的长度、直径及各种结构的轴向位置。
二、参零件考图绘清制的华基本大步骤学: 工程图学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研室编写的《机械
(4) 标题栏:说明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及图号等。
以最能表示零件结构、形状特征的视图为主视图。
9-3绘制连杆零件图

课题名称:9-3 绘制连杆零件图教学目标:1.巩固零件图的快捷绘制方法。
2.领悟绘图技巧,进一步提高CAD绘图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1.灵活运用各类快捷键。
2.领悟绘图技巧,进一步提高CAD绘图综合能力。
教学难点:运用绘图技巧,提高CAD绘图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掌握了AutoCAD常用快捷键与快捷方法,对绘图技巧仍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环境:多媒体机房教学安排:1.课时安排:4课时2.教学步骤:演示与讲课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结合进行,先任务,后练习,再评价反思,最后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课堂秩序,做好出勤记录。
二、复习与提问1.绘图的一般流程是怎样的?(一生回答)2.直线、圆、图案填充、镜像、修剪、圆角、直线标注等命令的快捷键是什么?(一生演示)三、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运用常用的快捷键与快捷方法绘制反射镜关节零件图的方法,本节我们来学习运用各类快捷键绘制连杆零件图,请看绘制连杆零件图的任务要求。
四、新课教学1.任务分析(教师分析为主)分析任务要求,强调任务零件图的结构特征,安排绘图顺序。
2.任务实施(教师演示,穿插提问学生。
)(1)调用样板图。
(2)绘制图形轮廓。
(3)绘制剖面线。
(4)工程标注。
(5)调整并保存文件。
3.学生练习(1)按任务要求完成连杆零件图的绘制。
(2)填写教材上的操作评价表并完成相关问题回答。
五、归纳小结1.绘图的一般流程。
2.绘制图形轮廓的顺序。
六、作业1.教材巩固练习1-3题(可选择1-2题作为课堂练习)。
2.复习并熟记常用的快捷键。
教学后记:。
第九章零件图(一)2014

C A
主视图
A- A
B
B
比较、分析三个方案 ,选第三方案较好。
A B-B
C
箱体类零件——阀体
⑴ 分析零件 功用:流体开关装置球阀 中的主体件,用于 盛装阀芯及密封件 等。
圆柱筒 管接头
形体:球形壳体、圆柱筒、 方板、管接头等。 结构:两部分圆柱与球形体 相交,内孔相通。
球形壳体 方板
⑵ 选择主视图
⒈一组视图 ⒉完整的尺寸 ⒊必要的技术要求 ⒋标题栏
– 作用:加工制造、检验、测量零件。
• 典型零件的分类
– 轴套类、轮盘类、支架类和箱壳类
• 学习方法提示:
– (1)结合典型零件实物及其图样学习、理解。 – (2)通过多次实践掌握。
1-2
选择原则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结构不同
采用不同的视图 及表达方法。
●
零件的安放状态 阀体的工作状态。 投射方向
●
A向。全剖的主视 图表达了阀体的内部形 状特征,各组成部分的 相对位置等。
主视图
阀体
⑶ 选其它视图
B
B-B
选半剖的左视图, 表达阀体主体部分 的外形特征、左侧 方形板形状及内孔 的结构等。 选择俯视图表达阀 体整体形状特征及 顶部扇形结构的形 状。
B
阀体
B
B
D
A D
B-B C
视图方案一
轴承座
4) 方案比较
视图方案二:
A- A
C
A
1.将方案一的主视图 和左视图位置对调。
2.俯视图选用B-B剖视 表达底板与支撑板断面 及肋板断面的形状。
3.C向局部视图表达 上面凸台的形状。 俯视图前后方向较长, 图纸幅面安排欠佳。
零件图的内容与绘制(1)

尺寸基准——是指零件的设计、制造和测量时,确定尺寸位置的 几何元素。
零件的长度、宽度、高度三个方向都至少要有一个尺寸基准, 当同一方向有几个基准时,其中之一为主要基准,其余为辅助基准。 要合理标注尺寸,必须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基准有设计基谁和工艺基准两种。
1.设计基准 设计基准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和结构特点,为保证零件的设 计要求而选定的一些基准。它一般是用来确定零件在机器中位置的接触 面,对称面、回转面的轴线等。 如图所示,微动机构中的螺杆,其径向是通过螺杆与支座上的轴孔 处于同一条轴线来定位的,而轴向是通过轴肩左端面A与轴套的右端面 来定位的。所以,螺杆的回转轴线和轴肩A就是其在径向和轴向的设计 基准。
⒊ 清楚 所画图形要清晰易懂。尽量好看、 好画。(减少虚线、避免尺寸交 叉等)
二、视图选择的方法及步骤
几何形体、结构 要分清主要、
⒈ 分析零件
次要形体
功用 形状与功用有关
加工方法 形状与加工方法有关
加工位置
零件的安放位置 (轴、盘盖类)
⒉ 选主视图
工作位置 (支架、壳体类)
投射方向 能清楚地表达主要形体
如:轴套
一个视图即可
10 18
25
• 在对零件结构形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根据零件的工作位置或加工位 置,选择最能反映零件特征的视图作为主视图;
• 选取其他视图时,应在完整、清晰地表示零件内外结构形状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图形数量、以方便画图和看图。
• (1) 形状特征原则。主视图应能充分反映零件的结构形状。
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以免铸 件冷却时产生缩孔或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 砂型落砂。
缩孔 裂纹
过渡线 :
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使得铸件表 面的相贯线变得不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 以过渡线的形式画出。
零件的长度、宽度、高度三个方向都至少要有一个尺寸基准, 当同一方向有几个基准时,其中之一为主要基准,其余为辅助基准。 要合理标注尺寸,必须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基准有设计基谁和工艺基准两种。
1.设计基准 设计基准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和结构特点,为保证零件的设 计要求而选定的一些基准。它一般是用来确定零件在机器中位置的接触 面,对称面、回转面的轴线等。 如图所示,微动机构中的螺杆,其径向是通过螺杆与支座上的轴孔 处于同一条轴线来定位的,而轴向是通过轴肩左端面A与轴套的右端面 来定位的。所以,螺杆的回转轴线和轴肩A就是其在径向和轴向的设计 基准。
⒊ 清楚 所画图形要清晰易懂。尽量好看、 好画。(减少虚线、避免尺寸交 叉等)
二、视图选择的方法及步骤
几何形体、结构 要分清主要、
⒈ 分析零件
次要形体
功用 形状与功用有关
加工方法 形状与加工方法有关
加工位置
零件的安放位置 (轴、盘盖类)
⒉ 选主视图
工作位置 (支架、壳体类)
投射方向 能清楚地表达主要形体
如:轴套
一个视图即可
10 18
25
• 在对零件结构形状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根据零件的工作位置或加工位 置,选择最能反映零件特征的视图作为主视图;
• 选取其他视图时,应在完整、清晰地表示零件内外结构形状的前提下, 尽量减少图形数量、以方便画图和看图。
• (1) 形状特征原则。主视图应能充分反映零件的结构形状。
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以免铸 件冷却时产生缩孔或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 砂型落砂。
缩孔 裂纹
过渡线 :
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使得铸件表 面的相贯线变得不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 以过渡线的形式画出。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零件图详解

13
⑴ 分析形体、结构 由于轴上零件的固
定及定位要求,其形 状为阶梯形,并有键 槽。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位置:
加工位置, 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
如图所示。
⑶ 选择其它视图 用断面图表达键槽结构
14
4、 盘类零件(如端盖) ⑴ 分析形体、结构 盘类零件主要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柱面
所组成,其厚度相对于直径小得多,成盘 状,周边常分布一些孔、槽等。
由于加工时,尺寸 c、d、e 都会产 生误差,这样所有的误差都会积累到尺 寸 b上,不能保证尺寸 b 的精度要求。
23
16 10 8
五、应尽量符合加工顺序
1×45°
加工顺序:
2×6 20
36 45
①
②
③
④
24
六、应考虑测量方便
不好!
好!
不好!
好!
25
七、 其他常见结构及其尺寸注法
结构名称 尺 寸 标 注 方 法
5
加工位置 零件的安放位置 (轴、盘类)
⒉ 选主视图
工作位置 (支架、壳体类)
投射方向 能清楚地表达主要形体
⒊ 选其它视图
的形状特征
首先考虑表达主要形
工件旋转
体的其它视图,再补全 次要形体的视图。
⒋ 方案比较
车刀移动
车床
在多种方案中比较,择优。 加工轴
6
三、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
⒈ 支架类零件
装油杯孔
二、零件图的内容: ⒈ 一组视图 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 ⒉ 完整的尺寸 确定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 ⒊ 技术要求 加工、检验达到的技术指标。 ⒋ 标题栏 零件名称、材料及必要 签署等。
3
1.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⑴ 分析形体、结构 由于轴上零件的固
定及定位要求,其形 状为阶梯形,并有键 槽。
⑵ 选择主视图 安放位置:
加工位置, 水平放置。
投射方向:
如图所示。
⑶ 选择其它视图 用断面图表达键槽结构
14
4、 盘类零件(如端盖) ⑴ 分析形体、结构 盘类零件主要由不同直径的同心圆柱面
所组成,其厚度相对于直径小得多,成盘 状,周边常分布一些孔、槽等。
由于加工时,尺寸 c、d、e 都会产 生误差,这样所有的误差都会积累到尺 寸 b上,不能保证尺寸 b 的精度要求。
23
16 10 8
五、应尽量符合加工顺序
1×45°
加工顺序:
2×6 20
36 45
①
②
③
④
24
六、应考虑测量方便
不好!
好!
不好!
好!
25
七、 其他常见结构及其尺寸注法
结构名称 尺 寸 标 注 方 法
5
加工位置 零件的安放位置 (轴、盘类)
⒉ 选主视图
工作位置 (支架、壳体类)
投射方向 能清楚地表达主要形体
⒊ 选其它视图
的形状特征
首先考虑表达主要形
工件旋转
体的其它视图,再补全 次要形体的视图。
⒋ 方案比较
车刀移动
车床
在多种方案中比较,择优。 加工轴
6
三、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
⒈ 支架类零件
装油杯孔
二、零件图的内容: ⒈ 一组视图 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 ⒉ 完整的尺寸 确定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 ⒊ 技术要求 加工、检验达到的技术指标。 ⒋ 标题栏 零件名称、材料及必要 签署等。
3
1.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