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中花袭人人物形象
袭人的人物形象

袭人的人物形象
在《红楼梦》中,袭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她既是林黛玉的侍女,又有着
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形象。
袭人不仅在情感上对黛玉忠心耿耿,更展现出了坚毅的品格和聪明的才智,给整部小说注入了鲜明的色彩。
首先,袭人的外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毛发墨黑,双生能识,脸型精致,目光
炯炯有神。
她的穿着也别具风格,时而华贵典雅,时而朴素随意,但都恰到好处,不落俗套。
这种外在形象与她内心的豁达、聪慧相得益彰,展现出她的独特魅力与气质。
其次,袭人的性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她不仅对主人林黛玉忠心耿耿,始终如
一地以黛玉的利益为先,而且在家中事务上处理得当,深得众人信任和尊敬。
袭人处事谨慎,机智灵活,能在关键时刻冷静应对,给林家带来不少的帮助。
她的性格坚毅不屈,正直善良,让人对她产生尊敬和钦佩之情。
最后,袭人的才智也是她形象的一大亮点。
她不仅能熟练地处理家务琐事,还
会诗词歌赋,懂得文学艺术。
她在家中的形象不仅仅是侍女,更是一位贤淑得体的女子,展现出了她的多才多艺和内涵深厚。
在林黛玉需要帮助时,袭人总能倾尽全力,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主人排忧解难,展现出了她聪明才智的一面。
总的来说,袭人是一个形象鲜明、性格坚毅、才智过人的人物。
她在《红楼梦》中的形象不仅仅是一个侍女,更是一位具有独特魅力和内涵的女子,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
通过对袭人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入剖析,我们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她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她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
袭人的总结与现实

袭人的总结与现实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袭人是其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角色。
作为贾府中贾母身边的侍女,袭人展现了聪明才智、坚忍不拔的品质。
本文将以袭人的角色为切入点,探讨她在小说中的形象与现实中的反映。
袭人在《红楼梦》中的形象袭人是贾府中被贾母最为喜欢的侍女之一,她一直被描述为聪明、善良又努力的女子。
与其他丫鬟相比,袭人在为人处世上表现出了独到的见解和智慧,成为贾府中一位重要的谋士。
首先,袭人在小说中充当了一位贾母身边的得力助手。
她经常为贾母提供意见和建议,以保证贾府的家庭事务运作良好。
她对贾母的心思了如指掌,可以帮贾母处理各种琐事,化解家庭纷争,维持家庭和谐。
其次,袭人还是林黛玉的好友和知己。
她与黛玉关系密切,互相体谅和扶持。
袭人在黛玉心情低落时会给予她安慰和支持,而黛玉也会对袭人提供帮助和关心。
她的友情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交流,更是一种身心的慰藉。
最后,袭人在贾府中也表现出了顽强的生活态度。
尽管她身为丫鬟,地位低下,但她从不气馁,总是勤勤恳恳地工作。
面对各种挑战和不公,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韧,这种精神也为贾府带来了一份稳定和和谐。
袭人角色在现实中的反映袭人作为《红楼梦》中的角色,虽然是虚构的,但她所展现的品质和价值观在现实中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首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像袭人一样具备聪明才智。
聪明的头脑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抓住机遇,做出正确的决策。
同时,才智也是提升个人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只有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充实自己,才能应对各种不同的挑战。
其次,袭人在《红楼梦》中展现的友情和互助精神也对我们有所启示。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注重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互相理解和支持。
友情不仅能给我们带来情感上的支持,还能为我们创造更多的机遇和资源,让我们更好地发展自己。
最后,袭人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坚韧的品质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境和挑战,但只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足够的坚持才能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谈谈红楼梦里的丫鬟袭人

谈谈红楼梦里的丫鬟袭人红楼梦里的女孩子们,让人感觉就像是进了女儿国,小姐,丫环,或花枝招展,或素颜淡妆,或率直爽朗,或慧黠庄重。
在红楼梦的丫环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袭人。
袭人给我印象最深的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名字,花香“袭人”,更在于她的细心与智慧,和那近乎狡猾的慧黠。
一、有智慧,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二、有同情心,懂得体贴人袭人是个温柔的女孩子,很懂得体贴别人,服侍贾母时,尽心尽责,照顾宝玉也是细心入微。
袭人同时是个有同情心的女孩子,在听到金钏儿投井自杀的消息时,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她同情鸳鸯的遭遇,痛斥贾赦的荒淫好*。
三、美丽慧黠红楼梦里说袭人“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袭人,袭人,不仅美丽袭人,而且品*似桂如兰。
袭人很温柔,但是有点慧黠,有一点点“心机”。
她会维护顾全宝玉的面子,坏的事情会让它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文中写宝玉因为李嬷嬷吃了他留给袭人的酥饼而发脾气摔杯子,袭人为了避免宝玉受责备,就说是自己不小心打坏杯子,让宝玉不被骂。
袭人很聪明,懂得该用什么样的言语来转变事情的发展走向,让不好的事情变成好的事情。
四、*情中人,为爱坚持哪个少女不怀春,每个少女都渴望遇见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和心爱的人相厮相守。
正值花季的袭人也是如此,她喜欢宝玉,希望能够留在宝玉的身边。
很多评论都说袭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宝二姨太太的位置,希望能摆脱被分配小厮的命运,能够在大观园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是,我觉得袭人不是那样功利心强的人。
能够遇见自己喜欢的人不容易,袭人遇见了宝玉,这是一种莫大的缘分。
能够在喜欢的人身边也是一种幸福,袭人虽然是个丫环,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为了能一直在喜欢的人身边,袭人用心照顾宝玉,用心经营着对宝玉的感情,给人造成了一种很功利的错觉。
虽然最后,袭人还是不能如愿地在宝玉身边,有些遗憾,但这也正应了“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句话。
袭人,一个美丽慧黠的女孩,一个温柔体贴的女孩,曹雪芹笔下形象丰满的一个女孩,虽然有种种缺点,有让人不喜欢的“奴*”,但总的来说还是一个让人喜欢的女孩。
《红楼梦》人物解读之袭人

袭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袭人,姓花,原名珍珠,后因“花气袭人”诗句被宝玉更名为袭人。
对于袭人的评价,不同的人,因角度不同,评价也各种各样,有人说她为人良善,也有人说她阴险狡诈,有人说她待人宽厚,也有人说她暗藏祸心。
如果将贾府比作一个公司,抛开其他,单从做事角度来看,我觉得袭人是一名尽职尽责、不可多得的、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作为职业经理人,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认真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协调能力、不折不扣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并及时汇报工作状态。
一.过硬的业务能力袭人从事的是服务型行业,她的核心业务内容,就是照顾好宝玉的饮食起居,以及完成相关的周边业务。
袭人凭着她过硬的业务能力,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付的工作,获得了荣府上下所有人的一致赞誉。
袭人的业务能力,首先是得到了贾母的肯定。
袭人本来是伺候贾母的,后来老太太“生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将袭人拨去伺候宝玉。
宝玉是贾母心尖上的人,伺候宝玉这件事,老太太是非常慎重的。
经过多年的考察,贾母认可了袭人的业务能力;将自己的“心肝宝贝”交给袭人伺候,老太太是完全放心的,这是袭人的业务能力过得硬的有力说明。
自成被拨去伺候宝玉后,袭人的业务内容包括:从庭院洒扫、丫头婆子的工作安排、发生纠纷时的处置等,到财物收支,迎来送往的人事应酬等等,所有这些纷繁、复杂的事务,在袭人的指挥下,虽杂而不乱,所有人各行其事,宝玉所在的怡红院,被管理的井井有条。
袭人过硬的业务能力,不仅体现在,将宝玉日常的生活起居等,打理的井井有条;还体现在,遇到冲突时,能巧妙化解矛盾、调和众人关系,避免冲突进一步发展、波及无辜。
下面分别看看晴雯、袭人怎么处理冲突的吧。
书中第八回,宝玉问晴雯,是否吃了他特意留给她的豆腐皮包子?晴雯告状说,点心被奶妈李嬷嬷拿走了,然后又听说李嬷嬷喝了自己特意交代茜雪沏的茶后,宝玉酒后发作、怒气冲天,摔杯扔盏,嚷嚷着要将李嬷嬷赶出去,差点惊动了贾母,最后无辜的茜雪被牵连,因这件事被赶出了贾府。
《花袭人》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花袭人》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花袭人》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花袭人是《红楼梦》中最具奴才性格的典型。
红楼梦中袭人的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红楼梦中袭人的人物性格特点分析红楼梦中袭人的人物性格特点分析袭人:全名“花袭人”,曹雪芹所著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第二位,宝玉房里大丫鬟之首。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红楼梦中袭人的人物性格特点分析,仅供参考。
袭人是丫鬟中唯一与宝玉结有私情的,在第六回“宝玉初试云雨情”一节中,宝玉神游太虚境后,强拉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之事,袭人扭捏了半日,无奈何,只得和宝玉温存了一番,自此,宝玉视袭人更自不同,袭人待宝玉也越发尽职了。
俞先生说袭人是在勾引宝玉,平心而论,袭人并无任何勾引宝玉的言行,小说中明写宝玉强拉时,她还扭捏了半日,才半推半就的顺从。
她是贾母安排给宝玉的,而宝玉素喜袭人柔媚娇俏,袭人又一贯性格温柔和顺,是宝玉甘心情愿的亲近她,爱惜她,故而从袭人的角度看,关于她们的私情,无可非议。
当袭人发现宝玉和黛玉在园内互诉肺腑之言时,使她感到又吃惊,又难堪,又失望,但袭人不可能像有些丫鬟那样,偷着帮助公子小姐恋爱,做一个红娘式的人物,她本人比较正统,是一个循规导矩的女子,她又深知贾府家规极严,绝不容许发生此类事件,她作为丫鬟,在宝玉的纠缠强求之下,与宝玉结有私情,主子们知道也不认为有伤大雅,但宝玉如头脑发热,与黛玉暗恋,即便是暗恋不慎暴露,必将大祸临头。
她想要制止事态发展,于是,宝玉挨打之后,王夫人召见,得到王夫人的鼓励,她说:“论理二爷也该老爷教训两顿才是呢!”她还建议王夫人:“怎么变个法儿,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
”王夫人听了大吃一惊,忙拉了袭人的手问道:“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袭人连忙回答:“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这不过是我的小见识。
”“如今二爷也大了……况且二爷素日的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他偏好在我们堆里闹,倘或不防,前后说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嘴杂——那些坏人的嘴,太太还不知道呢,心顺了,说得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没有忌讳了。
”王夫人听了袭人一席话后直叫“我的儿!真真好孩子”④袭人分析宝玉在贾府中的形势合情合理,更符合事实。
浅析花袭人

成绩论文题目:花气袭人知昼暖——浅论《红楼梦》中的贤袭人摘要:袭人是《红楼梦》中一个饱受争议的典型的丫环形象,关于其性格上的好坏一直都有不同的观点,本文将从两方面来论述袭人的贤德之处。
关键字:袭人贤德争议痴情宽容都说一百个读者眼中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我看来,这句话也同样可以适用于《红楼梦》中,每个喜欢《红楼梦》的读者,都会有自己对于书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但是无论怎样争论,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家之言,我们无法回到曹雪芹生活的年代去一一核实,我们各抒己见,虽为一家之言,只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可能会有质疑之声,但绝不应有无端的嘲笑挖苦之声,只有不断讨论才能更加接近事实,我想这也是当今时代红学不断繁盛发展的原因之一吧。
红楼中角色众多,各色人物各色性格,但是在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开篇就是《花袭人论》,李长之在《红楼梦批判》中认为,《红楼梦》中塑造的最成功的五个个性人物是宝玉、黛玉、王熙凤、袭人和薛宝钗。
尽管是一家言,袭人的重要性亦可见一斑。
所以今天,我想就花袭人这一角色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枉自温柔和顺, 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花袭人的判词。
虽说判词中有“温柔和顺, 似桂如兰”这些赞美袭人品性之词,其德行是善是恶、是美是丑, 历来为红学界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
有人称之为“贤袭卿”, 认为其“可爱可敬可服之至”, 对之进行毫无保留的热烈的赞美, 这一派以脂砚斋评家为代表; 有人说她是大观园中的“女特务”、“贾府之秦桧”, 更有人对之深恶痛绝, 认为她是“最坏的女人”, 持此观点者甚多。
而就我个人看来,在曹雪芹笔下, 并非“好人全好, 坏人全坏”, 而是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居多。
袭人无疑就是一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典型,但是袭人的“贤”是远大于“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待公子尽职尽责,用心用情。
袭人一出场时,作者这样介绍她“原来这袭人是贾母之婢,本名珍珠、贾母因爱宝玉,生恐宝玉之婢不中任使,素知袭人心地纯良,克尽职任,遂与了宝玉。
花袭人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花袭人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花袭人,这个名字在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一定是家喻户晓的。
她是这部小说中的一个女性角色,也是女主角贾宝玉的表妹和心上人。
在小说中,花袭人的性格既有多面性,又有复杂性,她由此成为了人们学习和探究的对象。
花袭人的多面性主要表现在她的人际交往中。
她是一个容易相处的人。
在与宝玉、黛玉、晴雯等人的交往中,她总是表现得十分谦虚而且体贴。
她跟晴雯感情深厚,不只是因为她高傲,还有当宝钗欺负晴雯的时候,她曾站出来给晴雯撑腰。
她跟黛玉的感情更深刻,甚至后来,当黛玉去世后,就听从黛玉的遗言将《金陵十二钗》烧掉了。
但与此同样,她又是一个“气质高傲”的人,同时聪明睿智,乐于探究事物,即使是在那个时代,她也充满了现代感。
然而,花袭人的复杂性则表现在她与自己的关系上。
她虽然是一个被宝玉深深爱着的人,但她却并没有选择依附于宝玉生活。
在世俗中,她一直处在一种无法融入墨家崇尚的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中,给她带来了很多困扰。
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她却在这种关系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变得孤独、悲痛和不安。
花袭人作为一个人物,往往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她的人格特征无疑是多样的,她既能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谦虚的一面,也能在正当权利受到侵害、气氛不愉快的情况下表现出坚定的一面。
与此同时,她在寻求自我意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复杂性。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我们纵容贪婪和虚荣心,必将迎来苦果。
通过花袭人的故事,我们不仅能够学习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更能认识到自我理解和自我价值的重要性。
因此,总的来说,花袭人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让她成为《红楼梦》中最有潜力的角色之一。
她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或坏人,而是一个鲜活、真实、立体的人物。
她的故事启示我们从多方面的角度来认识和评价一个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学创作的深度与广度,更是塑造了一个个充满生命力的形象,令读者耳目一新。
本文谈及了《红楼梦》中的一个女性角色-花袭人。
花袭人的性格多面性和复杂性,使得她成为故事中最有潜力的角色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袭人花————浅析《红楼梦》中花袭人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一书中,袭人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丫环,是丫环中出场最早并始终贯穿全书的一个小人物,但作者在这个小人物身上似乎注入了很多矛盾的元素。
在判词中有“温柔和顺,似桂如兰”的美赞,但在这美赞之前却用了两个“枉自”“空云”,在副册中偏又画了个破席(袭);在回目的“一字评”中有“贤袭人”之称,对她的规劝之词也冠以“情切切,花解语”或是“娇嗔”的美词,但宝玉在祭晴雯的《芙蓉诔》中却将袭人比作鸠鸩,蝎蛇,对她有“钳诐奴之口”的愤恨;在贾母和王夫人眼中,袭人“心地纯良”,但身边的姐妹却说她是“西洋花点哈巴儿”,李嬷嬷也说她是“小娼妇”、“狐狸精”。
这一处处看似矛盾的地方,是作者的无心插柳还是有意为之呢?我们就从袭人在大观园中的种种行为入手,浅析袭人这朵开在大观园中的奇葩。
清朝是实行奴婢制度的封建社会,为了维护统治者的权益,他们从舆论、法律、规定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如:奴仆是"贱民",奴仆不能与平民联姻;奴仆可以自由买卖;奴仆生的孩子是"家生子",是"世仆"等等可以被随意处臵。
经常会有打耳光,脚踢,用簪子戳脸,罚跪瓷片,捆绑了丢在马圈里,满嘴里塞上马粪,青年女奴随意拉出去"配小厮",赶到庄子上去服劳役,甚至被夺去生命,他们是社会的最低层,过着非人的生活,《红楼梦》就真实形象地反映了这一残酷的现实,贾府的统治者们除了用凶残的手段来维护他们的统治之外,同时还施行了更为狡猾的手段来分化、欺骗奴仆们--那就是在奴仆们中间实行一套等级制度,即无论身份地位、月钱及所服劳役的轻重都有严格不同的等级,这就使得在奴仆中形成了十分浓厚的封建等级意识。
主子们就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来施展驾驭手段。
规矩差等定下来,浮在上面一点的许多人也就会自觉地维护它,因为对她们来说,这也是一种体面。
自小在这高贵之府成长起来的袭人,贵族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不断的熏陶她,使她的灵魂发生巨大的变化。
聪明而现实的袭人看到"半个主人地位"的优厚待遇和下等奴仆们的悲惨生活,自然会努力去追求美好人生,因而做出的种种行为举止也就不足为奇了。
袭人的悲剧是封建奴婢制度的产物。
一、“xx桃花始盛开”开始,贾府的主子们并不喜欢袭人。
贾府最高掌权者贾母认为宝玉的丫头中晴雯甚好,一般丫头“言谈针线都不及她”,王熙凤也曾说过:“若论这些丫头,共总比起来,都没有晴雯生的好。
”论才华,她没有小姐们吟诗作赋的修养。
由此可见,袭人在贾府的小姐丫头里,无论长相,女红,言谈都不出众。
不仅如此,贾政还特别不喜欢“袭人”这个刁钻的名字,甚至为此迁怒于宝玉,责骂他“作恶的畜生”、“不务专,专在这浓词艳赋上做文章”。
这次事件对于袭人来说可是大罪过了。
宝玉是贾府上上下下疼还来不及的人物,现在因为自己的名字,贾政就如此生气,宝玉也受牵连。
素来宅心仁厚的贾政为个丫头的名字这种小事大动肝火,在书中是绝无仅有的,这就证明了贾政并不十分认可袭人。
从种种迹象看来,袭人最初的形势并不被看好,但这个女人的成功就在于她会就形势分析利弊,变不利为有利,她以女性独有的心思缜密,冷眼旁观者,审思着,分析着。
她清楚地意识到:宝玉在这个大家族中有多么至关重要的地位;贾母,王夫人,凤姐三位虽然都是女眷,却能在大事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王夫人,她爱子如命;此外,对于第一个握有实权最能影响凤姐又得人爱戴的丫头平儿,第一个受人尊重又能影响贾母的丫头鸳鸯,都要深相结纳。
为了能在大观园中立稳脚跟,她一千个小心,一万个涵养,事事求其妥帖,人人求其和好。
对上,服侍贾母时,心中只有贾母,跟了宝玉,心中就只有宝玉了。
宝玉的吃饭、喝茶、穿衣、盖被,无一不是袭人细心服侍。
宝玉外出晚回来一点,她不是倚门而望,就是到处寻找;宝玉的面色神气稍有变异,她都先觉察到;宝玉那块“命根”的通灵玉以及宝玉所有用的东西,她都非常细心的保护着,看管着。
她无时无处不为她的主人担着心,生怕他有一丝一毫的烦恼与灾难;她被宝玉踢伤,既不恼怒,又唯恐惊动别人,能忍辱负重,深知大体。
对下,宝玉为李嬷嬷喝枫露茶、奶酪两次发火,袭人都加以劝阻,这就看到她不计较个人得失,息事宁人;她对晴雯的讽刺很少疾言厉色、反唇相讥,又感到她宽宏大量;她给贾芸派来的送花的小子的银钱,见到她能体谅下情。
总之,如果把袭人的一些表现集中起来,虽不能评为“至善至贤”的人也是个温柔和顺的女性,言谈举止非常符合封建社会的妇德标准和封建礼法对奴婢的要求。
二、“花气袭人知骤暖”袭人的工于心计不仅体现在善于打理人际关系,还体现在对自己的“出路”思考得很成熟。
由于不在贾母或凤姐身旁,不能梦想得到鸳鸯或平儿那样当权的地位。
而且一个普通丫头的命运无非是嫁给市井小民为妻,或是“配小厮”,“交官媒婆”万一稍有闪失,不是被撵就是遭横死!①所以,如果袭人不愿下降,就要努力上升。
好在她现在已经获得了最有希望的处境——宝玉的贴身丫环,又已经赢得了上下的一致好评,连尖酸刻薄的赵姨娘都说她的好话,可见已比别人先下一城,只要抓住机会,乘胜追击,就有可能去攀取宝玉的次爱情——姨太太的地位。
这才有了第三回中宝玉欲与她初试云雨情时她的半推半就,这不是羞辱,不是不尊重,而是一个天赐的良机。
袭人是宝玉的陪侍,发生这种事亦是迟早,与宝玉有了肉体关系后,对宝玉来说更是一种情感的牵制与诱惑,宝玉也的确“视袭人比别个不同了”。
但袭人这种通过肉体关系来牵制宝玉的做法是可悲的、卑鄙的,当一个女人只有肉体还能散发余香的时候,她迟早会被时间所吞噬。
袭人虽是奴才身份,一切包括身体都属于主子,但如果她拒绝宝玉的要求,宝玉只会越发尊重她,因为宝玉本身就是一个尊重女性,懂得怜香惜玉,不同于一般须眉浊物的男子。
但袭人选择了顺从,顺从了欲望,顺从了权贵,顺从了封建礼教套在奴婢身上的教条。
不可否认,袭人是爱宝玉的,宝玉是她生活的全部重心,是她情感的全部寄托,但她爱的方式却是单一的,只能照顾到宝玉的外部生活,而无法进入宝玉的内心,在这一点上不要说与黛玉无法相比,就连晴雯也比她更得宝玉的心。
但袭人的性爱决不是单纯的生理上的要求,更主要的是体现着她的生活理想,因为占有贾宝玉,就有可能从丫环的地位上升为姨太太。
所以袭人的这一行动意味着她已把未来的命运寄托在宝玉身上,袭人的意图越来越明显了。
同时袭人也深知,王夫人及贾政是希望宝玉走“正路”的,自己作为大丫头,与王夫人保持一致,才能使自己的地位巩固。
于是她借母兄要赎她回家这件事试探宝玉,让宝玉留下她,并为其开展劝说打下基础。
因此,当宝玉挽留她时,袭人就乘机提出了几个条件来要挟宝玉。
袭人所提出的这些“毛病”,是不为正统所容、离经叛道的思想,袭人知道这些言行会招来别人的不满与打击,对宝玉不利,对宝玉不利的事情对袭人也是不利的,因为袭人已自觉地将自己的命运同宝玉联系在一起。
她自觉地遵守着当时的所有礼教规矩,因为在她看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宝玉跟前平稳的过日子。
而且在当时对宝玉这样一个“百年望族”中子孙不孝、后继无人的唯一“略渴望成”的人物,袭人苦口婆心的劝谏、督促他走“仕途经济”、“科第出身”的方式,区别于贾政的粗暴的方法,袭人则用迂回、柔媚的手段,这正是袭人的“贤慧”之处。
袭人心中认定的道理当时是堂堂正正之理,是封建礼法之“理”,是等级名分之“理”。
作为奴才身份的袭人而信守主子阶级的“理”,当时认作是识大体、顾大局的正当、高尚的观点。
袭人深知只把握宝玉一个人仍不能获得全胜,她还要努力争取上层。
在第三十四回中袭人趁王夫人找她问话的机会,冒着只怕“连葬身之地都没了的”危险,向王夫人大胆进言,此时恰逢金钏事件,所以她的这一席话犹如一根锋利的针,不错时机的扎在王夫人的敏感神经上。
首先表示出自己清白纯良,忠于封建主子,骗取信任,有利升迁;其次,防止宝玉和黛玉搞自由恋爱。
袭人虽把黛玉和宝钗相提并论,但矛头所向还是黛玉。
因为在此不久之前,袭人给宝玉送扇子,就发现了宝玉和黛玉之间有私情。
这次她不指实的提出两个人,即可避免承担诋毁黛玉的责任,又可达到斩断宝玉、黛玉的私情的目的。
至于什么“男女大防”、“声名品行”这些冠冕堂皇的话都是逢迎封建家长的。
也就是这次谈话,不但侧面打击了黛玉,还决定了后来担了个“虚名”的晴雯以及芳官、四儿等几个女孩子被撵出去。
正如有的批注者所说:“偃旗息鼓、攻人不意者曰“袭人”。
袭人的第一次告密受到了封建家长的重视和奖励。
王夫人对她充满了感爱之情,认为袭人的好处“比我的宝玉还强十倍”,当面委以重任,宣布“我索性就把他交给你了”。
随即向凤姐道:“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去,以后凡有周姨娘、赵姨娘的,就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那一份,都从我的份例上匀出来。
”②短短的几十个字,却是向贾府的上下老小宣告:一、袭人是宝玉未来的姨太太;二、袭人在王夫人的羽翼保护下。
凤姐心领神会,当袭人回家探视母亲的时候,满头“金钗珠钏”,身穿桃红百花刻丝的银鼠袄、葱绿盘金彩绣锦裙、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跟随包括管家周锐家在内的奴婢共八人之多,分乘大小车两辆,住下来时不用娘家的铺盖和梳头用具,由府里专人送去。
这样的势派岂是丫鬟所能有的。
待袭人母亲死了,回家守丧时,特意派人派车照顾袭人,这一切说明袭人虽无姨太太之名,早有姨太太之实了。
到此,袭人终于完成麻雀飞上枝头这重要一步,但她并未就此安心,她知道当上了姨太太,并不见得就过上了好日子,赵姨娘、平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哪一个不是被原配压制得死死的,又看到尤二姐的可悲下场、香菱的不幸遭遇,引人为鉴,袭人敏感的意识到宝玉与黛玉在一起,她将日夜不得安宁,想到黛玉就是个“多心人”,如果再遇到个“厉害的”,自己便是尤二姐的后身。
她不甘心听任别人的宰割,必须先了解黛玉对偏房的态度,她到潇湘馆去摸底,在对话中先向黛玉表明偏方地位低下,不敢欺负正房,所以正房和偏方发生矛盾,应由正房负责,同时也表白了自己不可能压制正房,希望黛玉放心。
袭人的这番话既是维护姨太太的利益,也是求妥协的话,但并未被黛玉接受。
黛玉斩钉截铁的回答,正房和偏房间的矛盾是永远无法调和的,只有一方压倒一方的前途。
袭人的这次摸底,虽然摸到的是一把冰冷而锋芒毕露的利剑,但也有收获,经过精心衡量,认为宝钗符合她的理想,她察觉到要想确保未来的安全,非采取拥薛反林的方针不可。
于是袭人千方百计地为宝钗和宝玉建立感情创造条件,宝钗对她的穿针引线也心领神会。
三、“桃花又见一年红”袭人得到怎样的结局呢?就在她以为稳操胜券的时候,宝玉的出走把袭人、宝钗这副婚姻自由的镣铐砸得粉碎,即将落到袭人头上的姨太太的桂冠又腾空而去,使袭人这个有“造化”的人变成最难堪的悲剧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