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杂交肉牛与本地黄牛肥育对比试验
不同杂交组合肉牛育肥试验研究

d sn des ca s frg fe fe l, God n W et oig it, o re oa e e d rey le s Gru , W et op s Grup s o , umme r
p r u a e u Xi u n r u e c 1 b e a te 2 d y weg t 5 . 4 g 1 0 9 k , 2 .kg e c t n o s h a g g o p a h 2 e f c t 1 0 a i h 1 7 1 k ,4 . 4 g 1 8 8 , l r t fXi a g h b d g o p o 2 e fc t e 2 d y we g tg i o a e o t e 8 . k , a i o hu n y r r u f 1 b e at 1 0 a i h an c mp r d t h 261 g o i l ma y 4.3 g g i ,8.3 g a d 4 .9k ,b h n l ss o a i n e s o d v r i n fc n n 7 5 k a n5 3 k n 6 1 g y t e a ay i f v r c h we e y sg i a t a i
171 g 109 g 188k , 5 . k 、4 . k 、2 . g 比西黄杂交组 l 头 肉牛10d 重8 .1k 相 比 , 4 4 2 2 增 26 g 多增
重 7 .3k 、83 g 61 g 经 方 差 分 析 差 异 极 显 著 ( 45 g5 .3k  ̄4 .9k , P≤0O ) 金 西 黄 组 比 皮 西 .1 , 黄 组 相 比 多增 重 2 . , 差 分 析 差 异 显 著 ( O0 ) 比 , 西 黄 组 、 西 黄 组 比 83 4 方 P . 相 5 金 夏
不同养殖模式山地肉牛改良及育肥效果试验

澎 学- 学 20 第 期 江 J 0 年 6 : 种 1
不 同养 殖 模 式 山地 肉牛改 良及育 肥效 果试 验
何 英 俊 ,傅 春 泉 ,徐 苏凌 , 张 建 中 , 周 文 仙 ,戴 关 艳 , 范 映 春
( 金华 职业 技 术 学 院 农 业 与生 物 工 程 学 院 ,浙 江 金 华 1 3 1 1 ; .金 华 市 婺城 区畜 牧 兽 医 局 ,浙 江 金华 207 2 3 10 ) 20 0
20 0 6,2 ( 8 4): 1 9—2 0.
春 秋 2季 引 种 试 验 表 明 ,籽 粒 产 量 高 的 玉 米 品
种生 物产量 不一定 高 ,所 以 ,应 根据不 同需求 选择
相 应 的 品种 。粮 饲 兼 用 型 品 种 收 获 时 期 必 须 掌 握 秆
青 叶绿 多汁 、营养丰 富和籽 粒产量 高 的原则 ,应在
山 区及 农 区规 模 养 殖 。
关键 词 :养 殖 模 式 ;肉 牛 ;杂 交 ; 肥 ; 益 育 效
中 图分 类 号 :S8 3 9 2 . 2 文 献 标 志 码 :B 文 章 编 号 :0 2 —0 7( 0 0 0 —4 90 5 89 1 2 1 ) 6 1 0 -3
3
小 结 和 讨 论
参考文献 :
陈 自胜 ,孙 中 心 ,徐 安 凯 .青 贝 玉 米 及 其 经 济 效 益 [ ] f l = J. 吉林 农 业 科 学 , 0 5 2 ( ) 1— 4 2 0 , 5 4 :4 4 . 朱正梅 ,胡 贤女 ,赵军 华 青贮 玉米 育 种 的现 状 、方法 及发 展 潜力 [ ] J .安 徽农 学通报 ,20 ,1 ( 8 :13—14 07 3 1 ) 3 3. 邵凤 武 ,刘 俊 云 ,赵 居 生 ,等 . 优 质 青 贮 玉 米 品 种 比较 试 验 [ ] 天 津农 业 科 学 ,2 0 ,1 ( ) 4— 5 J. 0 5 1 3 :2 2 . 张吉 旺 ,胡 昌 浩 ,王 空 军 ,等 . 青 饲 玉 米 品 种 的 比 较 研 究 [ ] 玉 米 科学 ,2 0 J. 0 4,1 ( ) 2 1 :8— . 9 宋 锡 章. 青 饲 和 青 贮 专 用 玉 米 品 种 应 用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 ] 黑 龙 江农 业 科 学 ,2 0 ( ) 0— 2 J 0 3 3 :3 3 . 马汉 理 .青 贮 玉 米 品 种 比较 试 验 初 报 [ ] 福 建 畜 牧 兽 医 , J.
不同品种肉牛杂交F1育肥效果对比试验

似 的 1~ 1 7 8月龄改 良公 牛 4 0头 , 即西黄 牛 ( 门塔尔 西 牛 ×本地 黄牛 ) 夏 黄 牛 ( 洛 来 牛 ×本 地 黄 牛 ) 皮 黄 、 夏 、 牛 ( 埃蒙 特牛 ×本地 黄牛 ) F 公 牛和 黄公 牛 ( 地 皮 的 本 黄牛 ) 1 各 O头 。皮黄 、 夏黄 、 西黄 和黄 牛 4 牛 的平 均 组
夏 黄牛之 间没 有显著 差异 ( P>0 0 ) . 5 。夏 黄 牛 ( 1 3 ) 西黄 牛 ( 0 8 ) 皮黄 牛 ( 8 2 ) 宰率 均 6 . 、 6 . 和 5 . 屠 显 著 高于黄牛 ( 1 2 , 5 . P<0 0 ) 杂 交组 肉牛屠宰 率 间没有 显著 差异 ( .5, P> 0 0 ) 3个 杂 交组 肉牛净 肉 .5 ;
交 , 生 的 F 代 母 牛再 与大 型 品 种 夏 洛来 牛 、 木 赞 产 利 牛等继 续交 配改 良效 果 好 ; 的认 为 各 肉 牛杂 交 产 生 有
一
1 3 牛 日粮 组 成 及 饲 养 方 法 . 1 3 1 日粮 组 成 玉 米 3 . , . . 0 6 白酒 糟 3 . , 米 24 玉 青 贮 1 . , 米 秸 2 . , 盐 0 1 % 。 维 持 净 能 48 玉 21 食 .0
不同肉牛品种杂交组合肥育效果对比试验

关键 词 : 肉牛 ; 交 组 合 ; 育 效 果 杂 肥
中 图 分 类 号 :8 5 8 S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o 19 1 ( 0 1 0 —0 8 0 1 o - 1 1 2 1 ) 20 3 —2
近 几年 我 国 肉牛 生 产 发展 较 快 , 与世 界 养 牛 但
B, 1个对 照组 c) 。A组 ( 杂 牛 ) 西 门塔尔 牛 ( 西 : 舍) ×本地 黄牛 ( ; 旱) B组 ( 利杂 牛 ) 利 木赞 ( ×本 地 : 台) 黄 牛 ( ; 照组 C为本 地黄 牛 。每 组试 验 牛 为 2 旱) 对 0
头 。试 验前 1 0d为预 饲 期 , 9 后 0d为正 式 试 验期 。
生 长发育 正常 , 肉用 体 型 明 显 ,0月龄 左 右 , 重符 2 体 合选 择标 准 3 0 0 5k 0 ±2 . g左 右 杂 交 牛 。购 人 的牛
只 在 育 肥 前 进 行 统 一 编 号 、 重 , 进 行 体 内 外 驱 称 并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 点 的 自然 条 件 .
摘 要 : 目的] 了观 察 不 同品 种 杂 交 肉用牛 的 育 肥 效果 。 [ 法] 验 选择 2 [ 为 方 试 0月龄 左右 ( 体重 3 0 0 5k ) 西杂 牛 ( 门塔 尔 舍×本 地 黄 牛 旱) 利 杂 牛 ( 木 赞 仑×本 地 黄 牛 0 ±2 . g 的 西 、 利
屠 宰率不 高 。随 着人 们 生 活 水 平 的不 断 提 高 , 们 人
牛为母 本 。试验 共 设 3个 杂 交组 合 ( 2个试 验 组 A、
对 高蛋 白、 脂 肪 、 胆 固醇 的 牛 肉 需 求 不 断 增 低 低
德系西门塔尔杂交后代肥育对比试验

1 . 5牛只的饲养 管理
三组 试 验牛 均 在舍 内均采 用 栓 系饲 养 ,由专 人
结 束 。试 验 在 黑龙 江农 垦 红兴 隆 长林 岛畜 牧有 限公
司 牛场 进行 。
饲喂 , 按试 验 牛 只每 天预 期 投料 量称 取 精料 和 粗 料 , 精 料分 2次饲 喂 , 粗 料分 2次饲 喂 , 自由饮 水 。整 个 试 验 期 间保 持 牛 舍 内环 境 良好 , 饲草料 、 水、 饲 槽 的
组 织学 生 到农 贸市 场和 畜 禽 交 易市 场 参加 各 种 动 物 和鱼 、 肉等 检疫 实 践 , 组 织 学生 进行 送 科 技下 乡 活 动 ,对 当地 的居 民开 展 防疫 与 检疫 知 识 的宣传 和 咨询 活动 ,提 高 了学 生将 书本 知 识用 于实 践 的能力 , 保证 大量科 技新 成 果和应 用 技术 的学 习和应 用 , 拓展
口 研 究 与 综
德 系 西 门 塔 尔 杂 交 后 代 肥 育 对 比 试 验
樊 金 永 ( 黑龙 江省五九七农场畜牧科 黑龙江宝清 1 5 5 6 1 0 )
摘要 : 选择 黄 改牛 ( 德 系西 门塔 尔 6 X西 门塔 尔 早) 、 奶 改牛 ( 德 系西 门塔 尔 6 X荷斯 坦 早 ) 、 本 地 黄牛 各 5头 , 以玉米秸 秆青 贮 、 酒槽 等为基 础 粗饲料 , 进行 育肥 和屠 宰试验 。 试 验结 果表 明 : 以奶 改、 黄 改德 系西 门塔 尔杂 交牛 , 其 日增 重 、 饲料 转化 率较 本地 黄牛有 明显优 势。 关 键词 : 西 门塔 尔牛 ; 黄牛改良; 肥 育试验 红 兴 隆 管理 局 肉牛 位 于 国际公 认 的较 适 宜发 展 肉牛 产业 地 带 , 自2 0 0 7年 引进 德 系西 门塔 尔进 口冻 精 以来 , 开展 杂 交 改 良及其 配 套技 术研 究 , 提 高 了改 良牛 的生 长 速 度 、 出栏 率 、 出 肉率 等 , 对 本 地 的 肉牛 业 发展 起 到 了巨大 的推动作 用 ,本试 验 以德 系西 门 塔 尔 冻 精 改 良后 代 与 本 地 黄 牛进 行 育 肥 对 比试 验 , 为 肉牛 发展 及生 产提供 科 学依据 。
欧洲不同良种肉牛杂交利用青海黄牛后代生长发育试验研究

摘 要: 为了研究青海省 肉牛杂交改 良效果 , 筛选适 应高寒地 区肉牛最佳杂交组合 , 从而为今后开展 肉牛杂交工作提 供 有 力 的依 据 , 过 6年 的 试 验 研 究 , 定 分 析 了蓝 本 、 本 、 本 、 本 、 本 F 牛 和青 海 黄 牛 的 初 生 , 龄 , 龄 ,2 通 测 皮 利 夏 德 1 3月 6月 l 月龄 ,8月龄体重 及体尺指标及杂交后代 对青 海高原高寒气候 的适应 性观 察。结果显 示 : 1 五个杂 交组合 F 1代不 同年龄 的生 长速度和体尺指标均 明 优= r青海黄牛 ( 0 0 ) 明 良种肉牛改 良敏果 显著 , 不同杂 交组合后 代 的比较 中 , P< .1 说 在 蓝 本 F l牛生长发育最快 , 阶段 体重及体 尺指标 显著高于青 海黄牛 , 各 比皮本 、 利本 、 本 、 夏 德本 F 1牛也有 明显提高 。 关键词 : 洲肉牛 ; 海黄 牛; 交组台 ; 果研 究 ; 欧 青 杂 效 高原 农 区 中 图分 类 号 :8 8 s 2 文 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37 5 ( 0 1 0 40 50 10 -90 2 1 )2 )0 -3 S ud n Cr s br e i g Usn e we n Di e e e tl r e is f o t y o O s e d n i g b t e f r ntBe f Ca te Va i te r m
Th e u s s o d:h o ) We g n o y sz fotp n ffv y rdsFI a i e e ta e we e sg i c nt g r e r s h h we t e b d , ihta d b d ie o f r go e h b i tdf r n g r i nf a l M he si i f i y
杂交肉牛育肥效果对比试验

第3 0卷
第 2期
2 1 年 01
8 3
杂 交 肉 牛 育 肥 效 果 对 比 试 验
于天 明 , 王 权 , 元 来 张
( 武威 市 畜牧 兽 医局 , 甘肃 武 威 7 3 0 ) 300
[ 中图分 类 号 ] ¥ 1 83
[ 献标 识码 ] A [ 文 文章 编号 ] 10 -7 4 2 1 ) 2O 8 -1 0 46 0 ( 0 1 0 -0 30
用 高 压 喷雾器 将 疫苗 喷 洒 于鸡头 方 向。
4 免疫过程 中应 注意 以下 问题
4 1 如 果该 地 区始 终 没有 某一 疾病 发 生过 , 不 要 . 就 进 行此 种疫 苗 的接 种 , 为有 些 活 苗 接种 后 等 于 给 因 鸡群 和 鸡场 带来 了病毒 。
5 平时注意药 物防控
滴 鼻 是使 通过 眼 结膜 或上 呼 吸道 进 人体 内产 生
以 黏 膜 免疫 为主 的一 种 免疫 方式 。
3 3 刺 种 法 .
用 刺 种 针 蘸取 已稀 释 好 的疫 苗 , 手 将 翼膜 上 用
的羽毛 分 开 , 开 血 管 、 经 、 肉 、 避 神 肌 骨骼 , 直刺 于 垂
3 2 点 眼 , 嘴 . 滴
4 4 每 一种 疫 苗 都 有其 特 定 的保 存 环 境 、 存 期 , . 保 在使 用 时一定 要 严 格 按要 求 保 管 , 决 杜 绝 使用 过 坚 期或 失效 的疫 苗 。疫 苗 接 种 前 应认 真 阅读 说 明 书 ,
按说 明的方法 接 种 。
验 结果 报 告如 下 。
全部 采用 自由采 食 , 固定 专 人 专槽 喂 养 。预 试 期 间 对参试 牛 进 行 编 号 、 康 检 查 、 虫 健 胃、 重 健 驱 称 等 , 试期 每 月底 称重 。 正
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生长发育规律的对比分析

龄 5 gd 1 ~ 5月 龄 6 gd 1 ~ 1月 龄 75 gd k / ,2 1 k / ,6 2 .k/ 。 . 精 饲 料 主要包 括 : 米 、 玉 麸皮 、 豆粕 、 籽粕 、 麻 棉 胡 饼 、 粉 、 酸 氢 钙 、 盐 、 混 料 。其 中预 混 料 石 磷 食 预
黄 惠玲 : 宁夏 农 业 勘 查设 计 院 。
在生 产条 件 下 .于 2 0 0 9年 7月 1日和 2 1 00 年 6月 3 对育肥 牛进 行空腹 称重和 体尺测 定 0E l 体重 测定 方法 :称 重 于早晨 饲 喂前 进行 。 利 用安 装 有 围栏 的 电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秤 进 行体 重称 量 , 电子 地 秤 的量程 和精 密度 为 20 0 05 g 并 且根 据体 重 0 _ . 。 k 和 间隔天 数计 算增 重和平 均 日增重 。 体 尺测 定 方法 : 牛赶 人保 定 栏 . 其 固定 , 将 将 使牛 只 四肢 正常 站立 ,使 用测 杖和卷 尺测 量各 项 体尺指标 , 并计算体长指数 、 体躯指数和胸 围指数 。 体高 : 指从 肉牛肩胛部 到地面 的垂 直距离 ; 是 体斜长 : 是指从 肉牛肩关节到坐骨结节的距离 ; 胸 围 : 指从 肉牛前 肢后 围绕 牛躯 干 一 圈 的 是 长度: 腰 角宽 : 是指 肉牛 髋关 节的 宽度 : 尻 长 : 指 肉牛坐 骨结 节 的宽度 ; 是 十字 部高 : 指从 肉牛髋 关 节 到地 面 的垂 直 是
例科广萄 02 21 年第1 期 3
表 2 两组 肉牛 体 重 与体 尺发 育 情 况
k 、 、I gg c n
注 : 项 目同行 肩 标 不 同小 写 字母 者表 示 差 异 显 著 ( < .5 , 字母 或 有相 同 字母 表 示 差 异 不 显 著 ( > .5 , 同 。 同 P Oo ) 无 P 00 ) 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营养水平对杂交肉牛育肥效果的研究
郭志明1,李克广2
(1,2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武威 733006)
摘要:本试验选择夏杂牛(夏洛来♂×本地黄牛♀)、西杂牛(西门塔尔♂×本地黄牛♀)、本地黄牛各10头,以玉米秸秆青贮、麦秸、酒槽等为基础粗饲料,按营养水平分为高、中营养水平组,进行育肥、屠宰试验。
所得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以安格斯杂交牛日增重、胴体重、屠宰率含量较高;粗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以夏洛来牛含量较高。
但组间和组内差异不显著(P>0.05)。
经过3个月的短期集中肥育,研究杂种肉牛肥育效果与品种的关系,进而分析各项屠宰指标。
结果表明:夏杂牛、西杂牛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本地黄,差异显著(P<0.05);各项屠宰指标以及各分割肉块及其占胴体的比例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杂交肉牛;营养水平;育肥效果
武威市位于甘肃省西部,该地区属冷温带干旱地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多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有干热风,冬季干冷。
全年无霜期为150d左右。
年降水量160mm。
主要农作物产品及农副产品:苜蓿、玉米秸秆、青稞、酒槽、大麦、玉米、麸皮等,为养牛业的发展奠定了饲料基础。
近几年来,武威地区肉牛杂交改良发展迅速,采用西门塔尔、夏洛来牛改良本地牛,其体质外貌及生产性能均有很大改善。
但杂交牛之间的肉用性能各有何区别与优势,以及适合于何种营养水平才能使其达到最佳增重效果尚不清楚。
本试验旨在探索这3种杂交牛不同营养水平下,不同杂交牛之间的肉用性能,通过分析,以充分挖掘其增重及产肉潜力,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和地点
本试验自2009年3月1日至6月30日结束,试验牛只于2009年2月20日开始预饲,前10d为预饲期,后90d为正式试验期。
试验期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平均为30d,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称重,整个试验期100d。
试验主要在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个体肉牛养殖户、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个体肉牛养殖户、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畜禽养殖中心进行。
1.1试验牛只的选择与设计
试验牛只主要从农户中选购,其依据:牛只精神状态良好,个体生长发育正常,健康无病,体重250±23.5kg左右的西杂牛(西门塔尔♂×本地黄牛♀的杂交后代)和夏杂牛(夏洛来♂×本地黄牛♀的杂交后代)、本地黄牛各10头。
试验牛只分为3组。
分2个试验组(A、B)和1个对照组。
1.2 试验牛只日粮的配制
试验组和对照组精料配方分前、中、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营养水平相同,粗饲料主要以玉米青贮、麦秸和酒糟为主。
其试验牛只日粮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1。
表l 试验牛日粮组成及营养成分
前期料(A)中期料(B)后期料(C)
饲料类型玉米青贮秸秆(%) 53.0 48.0 43.0 麦秸(%) 8.0 6.0 4.0 玉米(籽实)(%) 10.0 18.0 24.6 酒糟(%) 14.6 12.1 10.0 棉籽饼(%) 10.0 7.0 5.0 麦麸(%) 4.0 8.0 14.0 食盐(%) 0.4 0.4 0.4 石粉(%) 0.0 0.5 0.0
营养水平CP(%) 12.34 11.15 10.24 RND(个/kg)0.64 0.67 0.70 Ca(% ) 0.45 0.45 0.45 P(%) 0.26 0.26 0.26
1.3 试验牛只的饲养管理
三组试验牛只均在塑料暖棚舍内均采用单栏栓系饲养,由专人饲喂,按试验牛只每天预期投料量称取精料和粗料,精料分2次饲喂,粗料分3次饲喂,自由饮水。
每天坚持牛体的刷试,保持牛体的清洁。
整个试验期间保持牛舍内环境良好,饲草料、水、饲槽的卫生干净。
期间进行编号、预防免疫、驱虫、健胃,每天清扫粪便2次。
白天食喂青粗饲料,傍晚补充精料。
在塑料暖棚牛舍内进行育肥,试验前对牛舍清洗消毒,购入牛只进行统一编号、称重、并进行体内外驱虫、健胃、防疫、单栏拴系式饲养等处理。
1.4 试验测定指标
试验牛称重:从试验开始,每月空腹称重1次。
每次连续2d,(均在早晨饲喂之前空腹进行),取两次重量的平均值为该牛只的实际体重。
每天记录添加的饲料量以及剩余的饲料量,由此计算出牛只实际采食饲料量、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等。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从表2可见,试验组日增重为1207g,对照组为735g,试验组比对照组高64.2%,可见夏洛来杂交肉牛比本地上牛增重明显,本地土牛生长速度慢,饲养效果差。
从表3可见,试验组无论是精料还是青粗饲料都比对照组多,夏洛来杂交肉牛采食量明显高于本地黄牛。
表 2 杂交肉牛与本地黄牛对比试验结果表
表 3 饲料消耗情况表
注:饲料单价每千克分别为:牧草0.10元,啤酒糟0.2元,稻草0.16元,精料1.66元。
2.2 经济效益
从表4可见,试验组的获毛利为3953.9元,每头肉牛获毛利为395元,是对照组(147元)的1.68倍。
因此饲养杂交肉牛经济效益明显高于饲养本地黄牛。
表 4 经济效益分析表
3 小结
3.1 发展肉牛品种很重要
饲养本地土牛生长速度慢、经济效益低。
而夏洛来杂交牛生产速度快、经济效益高。
引进外来优良公牛(精液)对本地牛品种改良,对促进肉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2 饲养肉牛优质牧草很重要
饲养肉牛必须保证充足的青粗饲料,适当添加少量精料,才能获得最佳饲养效果和经济效益。
3.3 饲养肉牛应注意精粗饲料搭配比例
从试验结果来看,饲养试验还存在精料喂量过大、青粗饲料饲喂不足等问题,尽管肉牛生长速度较快,但经济效益并不是很理想。
因此,在今后饲养中,应注意精粗饲料搭配比例,才能获得理想的生长速度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乃科,马金柱.杂交肉牛不同年龄、营养水平的肥育效果的研究【J】.黄牛杂志,1996,(3),22~25.
[2]郭志明.不同月龄杂交肉牛肥育试验【J】.中国牛业科学,2009,(2),18~20. [3]胡其贤,海本、夏本、西本、辛本杂种一代牛与本地黄牛育肥对比实验【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1985,(2),1~6.
[4]李永智.德国黄牛、利木赞牛杂交组合对比试验报告【J】.中国牛业科学,2008,(2),20~21.
[5]蒋洪茂主编.优质牛肉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6]李永智.德国黄牛、利木赞牛杂交组合对比试验报告【J】.中国牛业科学,2008,(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