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汇总

合集下载

实验三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汇总

实验三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汇总

实验三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汇总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前期重要工作,包括工程地质、经济以及生态如何利用GIS经行多因子的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1.确定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的因子及其权重;对各个单因素做适应性评价,统一分级成1-5级,并且转换成栅格数据;对所有的单因素评价的栅格数据做叠加操作,每个栅格代表的地块将得到一个综合的评对综合后的栅格数据评价值进行重新分类定级。

本实验的研究区为某个山区的小城镇,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库(评价基础数据.mdb)。

适宜性评价分为两大类:生活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工业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权重0.28滨水环境 0.09 远离工业污染 0.060.080.18高程 0.1550.155首先对各个单因素做适宜性评价,统一分级成1-5级,并转换成栅格数据;经行栅格数据的加权叠加运算,每个栅格代表的地块将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最后,对综合后的栅格数据重新分类定级,得到居民生活区的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值。

分类分级距离省道0-500m0-250m 5500-1000m250-500m 41000-1500m500-1000m 31500-3000m1000-2000m 23000m以上2000m以上 1添加道路图层,打开属性表,按属性选择,在对话框中点击“获取唯一值”,然后“类型省道”或“类型=县道”。

分析工具——领域分析——多环缓冲区,对话框如下:分别建立省道和县道的多环缓冲分析工具——叠加分析——联合,输入要素为省道缓冲区和县道缓冲区两个数据,联合,在属性表中添加字段“评价值”,类型为文本,并进行字离省道距离]=500 or [离县道距离]=250 Then离省道距离]=1000 or [离县道距离]=500 Then离省道距离]=1500 or [离县道距离]=1000 Then离省道距离]=3000 or [离县道距离]=2000 Then离省道距离]=5000 or [离县道距离]=5000 Then将交通便捷性图层进行矢量转栅格操作:转换工具——面转栅格——交通便捷性评价—10打开研究范围图层,在面转栅格框中打开环境——处理范围——图层研究范围滨水环境评价分类分级距离河流0-250米,距离溪0-100米 5250-500米,距离100-200米 4500米以上,距离200米以上 31)添加河流和溪流图层数据2)建立河流缓冲区和溪流缓冲区:分析工具——邻域分析——多环缓冲区3)分析工具——叠合分析——联合:输入要素为溪流缓冲区和河流缓冲区,联合完成命名为“滨。

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111

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111

下面我们以綦江县为例,用地理信息技术对 土地适宜性与城市建设的关系进行分析。
• 重庆市綦江区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东南结合 部,属喀斯特地貌,地势南高北低,以山地、丘 陵为主。 • 綦江河纵贯南北,有蒲河、清溪河等支流汇入。 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立体气候明显,年均降 水量1071毫米,年均气温18.8℃。
綦江县交通图
綦江县 - 地理环境
• 【区位】 綦江北倚重庆,南接贵州,是重庆联系 贵州、云南、湖南、广东、广西、上海的重要通 道,也是渝南及黔北毗邻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素有“重庆南大门”之称。渝黔高速公路建成后, 綦江县城至重庆市区只需40分钟,区位优势更加 明显。
綦江县 - 自然资源
• 【土地资源】 1994年綦江县土地资源详查表明, 全县土地面积为3280385亩。耕地面积1351244 亩,林地面积955262亩,水域面积66451亩,园 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15513亩。土壤分水稻土、 紫色土、黄壤、石灰岩、潮上、黄棕壤、山地草 甸上七个立类,以水稻土和紫色土为主,分别占 耕地面积的57.3%和36.3%。
三、刚性因子分析
• 刚性因子主要指风景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 源等需要绝对保护的因子,其保护范围基本没有 调整改变的余地,不分配权重。 • 将基本农田、水资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风景 保护区等需要绝对保护的区域直接评定为禁建区。
四、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
• 依据前面计算的各个因子的值,在ERDAS遥感软 件处理平台下,根据各个因子不同的权重,通过 建模获得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 综合各因子分析,綦江县的适建区主要分布在县 城、城镇及一些厂矿周边,这主要是由城镇区位 条件和交通区位条件以及用地条件决定的,因为 城镇周边地区用地条件较好,说明城市对建设用 地的导向作用是明显且合理的。綦江县土地适宜 性综合评价结果如下图所示:

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

确定城市各行政单位(如市区、 郊区、市、区、县、乡、镇等)
的界限和性质
(2)用途区划
按照所确定的土地利用功能和 性质,对土地用途进行划分, 如工业用地、绿化用地、居住
用地等
一、城市用地概述

(三)城市用地区划
2、类型 (3)权属区划
对地产或房产的所有权所做的 区划,如国有土地、集体土地
和地籍区划等
(4)地价区划
(三) 城市用地选择程序
地质、水文、气候、 用地 自然 地形、生物、其他 评定 条件

地 建设
技术经济条件
综用城 合地市
条件

城市现状条件
评选布 价择局

其他 社会、经济、文化、
条件
生态、其他
(四) 城市用地选择方案
(四) 城市用地选择方案
城市用地选择方案比较
方案1
1、在一级阶地上,易受洪水威胁 2、地震时砂土液化严重 3、县城南部为雷击区,不安全 4、虽可与原县城结合建设,但该城
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二)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二)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1、地质条件
(1)建筑地基
重点在城市用地选择和工程 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分析
1、地表物质组成 2、地质构造特征
类别
碎石(中密)
角砾(中密)
粘土(固态)
粗砂、中砂(中 密)
细砂(稍湿) (中密)
承载力(t/m2)
类别
40-70
细砂(很湿)(中密)
(三)城市用地评定分类
(四)城市用地评定方法
地形坡度 地基承载力 地下水位 洪水淹没程度 工程地质条件 其它
图层叠加
(四)城市用地评定方法
(四)城市用地评定方法

城市用地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城市用地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城市用地的评价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价、建设条件评价和经济性评价。

这三方面在许多方面也是相互穿插在一起的而不是孤立的,因此必须以综合的思想和方式方法进行评价。

一、城市用地的适用性评价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就是以城市建设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的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价。

从自然条件出发对城市建设用地的适用性进行评价,主要是在调查研究各项自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按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对用地在工程技术与经济性方面进行综合质量评价,以确定用地的适用性程度,为正确选择和合理组织城市建设和发展用地提供依据。

城市用地的适用性一般可分为三类。

(一)一类用地一类用地即适于修建的用地。

这类用地一般具有地形平坦、规整、坡度适宜,地质条件良好,没有被洪水淹没危险,自然环境条件较为优越等特点,是能适应城市各项设施的建设要求的用地。

这类用地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简单的工程准备措施,就可以进行修建。

其具体要求是:(a)地形坡度在10%以下,符合各项建设用地的要求;(b)土质能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要求;(c)地下水位低于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d)没有被百年一遇洪水淹没的危险;(e)没有沼泽现象或采到简单的工程措施即可排除地面积水的地段;(f)没有冲沟、滑坡、崩塌、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

(二)二类用地二类用地即基本上可以修建的用地。

这类用地由于受某种或某几种不利条件的影响,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其条件后,才适于修建的用地。

这类用地对城市设施或工程项目的布置有一定的限制。

其具体情况是:(a)土质较差,在修建建筑物时,地基需要采取人工加固措施;(b)地下水位距地表面的深度较浅,修建建筑物里,需降低地下水位或采取排水措施;(c)属洪水轻度淹没区,淹没深度不超过1~1.5米,需采取防洪措施;(d)地形坡度较大,修建建筑物时,除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外,还需动用较大土石方工程;(e)地表面有较严重的积水现象,需要采取专门的工程准备措施加以改善;(f)有轻微的活动性冲沟、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需要采取一定工程准备措施等。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09(3)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09(3)

楚雄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名称:某城市总体规划分析(4学时)课程代码:学分:实验周数: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一、实验的目的与任务: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必修课,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项训练,使学生树立融贯综合以及广义城市规划的意识,侧重于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规划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该课程实验以所学理论知识为基础,并强调将理论知识具体应用于具体的实验实践中,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实验,培养学生从事城市规划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本实验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基础性实验,是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实验环节;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学到城市总体规划的总体构成,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图纸应包括哪些内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步骤、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二、实验内容:1、实验地点:地旅系资源与规划实验室2、实验内容:某城市总体规划分析3、时间安排:4、实验形式及方法:动手操作三、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城市总体规划的总体构成,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图纸应包括哪些内容,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步骤、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四、考核方法:要求学生根据对某城市总体规划分析,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最后根据实验课堂表现和实验报告以百分制进行考核。

五、主要参考书:《城市规划原理》、《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小城镇总体规划》、《城市设计》、《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导论》六、实验教学建议:执笔人: 尹艳琼审定人: 教学基层组织主任:实验名称:楚雄市八角镇现状建筑分析(6学时)课程代码:学分:实验周数: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一、实验的目的与任务: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必修课,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项训练,使学生树立融贯综合以及广义城市规划的意识,侧重于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规划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土地适宜性评价报告

土地适宜性评价报告
实验报告
学院: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土地适宜性评价
实验目的
土地评价(Land Evaluation)是针对一定的用途,对土地质量高低进行鉴定的过程。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根据教师提供的基础数据,完成北京市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案例研究。
实验要求
1、针对耕地、园地、林地和草地,选取评价指标、设定评价标准,构建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得分:
耕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100土层厚度cm150100150601003060030有机质含量1002010015201315101310以下耕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土层厚度表土质地有机质含量权重045035020园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100土层厚度cm100601003060030有机质含量100201001520101510以下园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土层厚度表土质地有机质含量权重02035045林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100土层厚度cm60306030以下表土质地壤土砂土城市河流等有机质含量20102010以下林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土层厚度表土质地有机质含量权重045035020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研究土地对预定用途的适宜与否适宜程度及其限制状况
6、再分别右击“耕地适宜性”、“园地适宜性”、“林地适宜性”,选择“字段计算器”,根据word文档“土地适宜性评价指导手册”中的耕地、园地、林地适宜性评价指标权重算出分数,单击确定,其公式为:适宜性=表土质地*指标权重+有机质含量*指标权重+土层厚度*指标权重;
7、右击叠加分析,选择“打开属性表”,单击表选项,选择添加字段:名称为“规划土地”,文本型的字段,字段属性默认;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地震类型、成因
震中距
观察点
震中区
x 震中 震源
y
深度
震源
z
地震术语示意图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地震震级
1935年,美国地震学家里希特(C.F.Richter)首先提出了震级旳 概念,来描述地震旳大小。
根据震源所释放旳能量旳多少来划分地震等级,共10级。
地震按震级旳分类
当裂隙比较发育,且节理面顺向倒塌旳方向,则易于崩落;尤其是 因争取用地,过分旳人工开挖,造成坡体失去稳定而倒塌。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滑坡与倒塌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③冲沟 冲沟是由间断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旳沟槽。合适旳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地震基本烈度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域今后一定时间内(一般是指
50年),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旳超越概率为10%旳地震 烈度。它是一种地域进行抗震设防旳根据。
看待地震等自然灾害,只能悲观预防,降低其破坏程度
⑤矿藏
矿藏是地质条件之一,也是一种资源。它旳分布与开采 还影响到城市用地旳选择和城市布局旳形态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滑坡与倒塌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规划系
《城市规划原理》
第四章 城市构成与用地规划
2、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旳分析主要着重在与城市用地选 择和工程建设有关旳工程地质方面旳分析。
①建筑地基 城市各项工程建设都由地基来承载。自 然地基旳构成无非是土与石。因为地层旳地质构造和土层旳 自然堆积情况不一,其构成物质也各有不同,因而对建筑物 旳承载力也就不同。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城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土地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载体。

城市用地评价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及用地的经济性评价三个方面。

其中,每一方面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

进行城市用地评价必须用综合的思想与方法。

1城市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三个方法1.1城市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自然环境条件与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

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必需的用地条件,同时也对城市布局、结构、形式、功能的充分发挥有着很大的影响。

城市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工程地质、水文、气候与地形等方面的内容。

1.2城市用地的建设条件评价1.2.1布局结构包括城市各功能部分的组合与构成是否合理,对城市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城市用地布局结构能否适应今后发展的要求;现有环境污染源对用地布局结构会有什么影响;城市内外交通布局结构是否协调;城市用地结构与各项用地指标比例是否表达城市性质的要求等。

1.2.2市政与公共服务设施包括道路、桥梁、给水、排水、供电、煤气等管网、厂站及公共绿地的分布与容量是否合理,对城市环境有无影响,是否有利于城市防灾;商业服务、文化教育、邮电、医疗卫生设施分布、配套是否合理,质量是否合格等。

1.2.3社会经济构成包括人口结构及分布、各项城市设施的分布及容量,应与居民需求之间互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相应的就业结构,都将影响城市用地的功能组织与各种用地的数量结构。

此外,在选择城市用地时还要考虑有较好的工程准备条件(如平整土地、防洪、改良土壤、降低地下水位、制止侵蚀、防止滑坡与冲沟的形成等)与外部环境条件(如与周围城镇的经济联系、资源的开发利用、交通运输条件、供电与供水条件等)。

1.3城市用地的经济评价的基础是对城市土地基本特征的分析。

城市土地除具有土地资源的共性以外,还有其特殊性。

一是承载性。

城市土地是接纳城市生产、生活各项活动与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载体,为城市各项建设与经济社会活动提供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前期重要工作,包括工程地质、经济以及生态环境。

本实验涉及一部分指标体系实验目的:如何利用GIS经行多因子的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实验原理:1.确定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的因子及其权重;2. 对各个单因素做适应性评价,统一分级成1-5级,并且转换成栅格数据;3. 对所有的单因素评价的栅格数据做叠加操作,每个栅格代表的地块将得到一个综合的评价值;4. 对综合后的栅格数据评价值进行重新分类定级。

实验数据:本实验的研究区为某个山区的小城镇,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库(评价基础数据.mdb)以及地形栅格数据(高程、坡度)。

关于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很多,指标体系也不相同。

本实验主要采用钮心毅、宋小冬的研究,适宜性评价分为两大类:生活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工业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包括了各自的交通、市政、绿地等。

不同类型的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准则也是不一样的,例如生活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更加关注的是城市中心区的可达性、环境适宜性等,但是工业区用地适宜性评价更关注交通快捷性、土地成本、环境影响等。

实验步骤层次分析法1. 首先对各个单因素做适宜性评价,统一分级成1-5级,并转换成栅格数据;2. 经行栅格数据的加权叠加运算,每个栅格代表的地块将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3. 最后,对综合后的栅格数据重新分类定级,得到居民生活区的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值。

单因素适宜性评价分级交通便捷性评价交通便捷性评价主要根据距离省道、县道的远近加以确定,评价标准如下:1. 添加道路图层,打开属性表,按属性选择,在对话框中点击“获取唯一值”,然后“类型=省道”或“类型=县道”。

2. 分析工具一一领域分析一一多环缓冲区,对话框如下:分别建立省道和县道的多环缓冲区。

厂</多环缓冲区 o 回 却辂出要素类「C :\Ustrs\Administrtior\Desktop\^市用地适宜性评价shiy<n\评价基別数卿用地适宜性诃亘]距离缓冲区单位冋迭)Meters字段名冋选) 离省道距离 融合帧冋迭)ALL匚仅外部面冋选)&多环缓冲区.: .• J o 回 超一输入要素 ’離3 0]输岀旻素类_ C : \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shiyanV 评价基础数拯\用地适宜性记|距离缓冲区单位冋迭)Meters字段名回迭)离县道距离倨逾页回选)ALL匚侧卜部面冋选)确定 取消 环憤… 显示帮助>>输入要素 o oOSHEE确定取消 环墳…显示帮助>>3. 分析工具一一叠加分析一一联合,输入要素为省道缓冲区和县道缓冲区两个数据,联合 完成命名为“交通便捷性评价”,在属性表中添加字段“评价值”,类型为文本,并进行字 段计算end if表□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Ok s (0 / 23交通映1评桥讥I Q I .-.rcToolhox Q*value=0if [离省道距离]=500 or [离县道距离]=250 Then value=5elseif [离省道距离 value=4elseif [离省道距离 value=3elseif [离省道距离 value=2elseif [离省道距离 value=1]=1000 or [离县道距离 ]=1500 or [离县道距离 ]=3000 or [离县道距离 ]=5000 or [离县道距离 ]=500 Then ]=1000 Then]=2000 Then]=5000 Then优先级宇覆冋选】POME隰元大小_冋选)10确定取消«隐藏那助1工具卿助—评价值 交通评价 相元 10面M 便動诵丽值字 ____________评侑值輸出柵格數据隼制图 彭饪i 城市用地适宜1性评们'评价基础数:k像元大小{可选)输出柵格数据集的橡元大豫元分凱类型冋选)CELLCEMTER 默认橡元大小为輸出空间 参考中输入要素数据集范 圉的宽度与喜度中的最小 值除以2504.将交通便捷性图层进行矢量转栅格操作:转换工具面转栅格 交通便捷性评价一5.打开研究范围图层,在面转栅格框中打开环境 处理范围 图层研究范围i«(n «H(Ej *J!ffi[y] flSiej 曆旳™ ®s(&) JBffiitBiG) e^iic) SJ 匚㈣ WB &IHJ J 占 B 寻 Ri ft c t -虬攻箭O ;S :: * cP- S * e 内sflM a *:/ □ C7 31 口 J--ArcTodbcxEJ me曰□師 □ □ □翼血曲區血□ 曰□□□ B 刼评炉E ◎巻15鉄计HU+ 辱 KSViliaE 为HR►辱F 圍工同 .-•鹹工同 .H,备元es-■由曲5密出-■•由KM 樽出 -■由W»S 莒出 ■S $ 曰BFt 船B■S ©認为CAD』备認为Collide ®奇 認为Coivqg* ■3弩認为4酣託-奢認为KML3 * 認为 Shipffilf Q 电 iSTittlS 气A«ai 訝銚 、OtM 鐸!8秘 "“ LASESHftilWm .寸吕韬宵羽MS 弍审1轟1气点嗣喑-能弄H 至迹抚貳里 3曲馳曲]工A虔・寡环缓冲区 -- ■ — 0回 £滨水环境的评价标准评价因子 分类分级滨水环境距离河流0-250米,距离溪 流0-100米5距离河流250-500米,距离 溪流100-200米4距离河流500米以上,距离溪流200米以上3(1) 添加河流和溪流图层数据(2) 建立河流缓冲区和溪流缓冲区:分析工具一一邻域分析一一多环缓冲区学事坏逻肿区 • • -■■. U 丨回 需缓冲区羊位冋选JMfeters宇段名何选〕离;可谎距离 畐蛤邂页冋迭)ALLVJ 侧卜部面同遇)环境适宜性评价1•滨水环境评价输入要幸输出要索类C. \Users \Admini stratorVDeski 呼\城市用地适直性评们'评怕基础數拥'用地适宜性评ffl ■灯仅外部面(可选)确定缓冲区是否殖盖输入要素。

仅对面输入要素肓效。

距离255C5O+I XI T TI•未选中-缰冲区会歳 如或蓿盖输扎要執 这是默认设蛊<■ ・选中-裟沖区将是国 绕输入要秦的# 且不合蠡加或覆盖输 入要素(输入面内部 的区域将从缓冲区中确定 取消 环憤…<«隐藏帮助工且型助-瀝潼堰冲区 …河殊堰冲反输出要素类 CAVssri i ni i trst^r \T e skt 呵\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评怡基E£数携\用地适宜性评ffl ■日b\£ 连接厲性冋选)ALL*XY 咨差冋选)未却〒7咒许丙陳存在冋选】ffy …«隐瞬帮朋(3 )分析工具一一叠合分析一一联合:输入要素为溪流缓冲区和河流缓冲区,水环境评价”。

联合完成命名为“滨=.回SS输入要幸输岀要素类将包含结果的要幸类。

虔・寡环缓冲区 -- ■ — 0回 £(5)将图层进行矢量转栅格操作:转换工具一一面转栅格一一滨水缓冲区一一评价值一- 滨水评价——像元10;打开研究范围图层,在面转栅格框中打开环境——处理范围——图 层研究范围。

(4)在“滨水环境评价”图层属性表中添加字段“评价值”,类型为文本,并进行字段计算。

value=OIf [离河流距离]=250 or [离溪流距离]=100 Then value=5elseif [离河流距离]=500 or [离县道距离]=200 Then value=4elseif [离省道距离]=5000 or [离县道距离]=5000 Then end if 字段计算器解析程序 3蚩日脚本 Python寧段:OBJECTID ShapeFITJ 罢充缰冲区 离:薫疣距离FIDJ 可流缓冲区 离河济匪离Shape_Length Shape_Area评类型: 。

数宝 宁符串CT) 日期心)功能(U): Abs () Atn() Cost 3 Expt)Fi>() Int() Log() Sin() Sqr() Tan( 3[7显示代码块倾逻辑聊本代value=0>计厲河谎犯离〕也0凶禹湊谎距离〕-100 Thenvalue=S三ebeif 河谎距离]=500 or 庚:囂;盍距离]二200 Then value "4Elseif 曬河流距离]=比00 or 国填烧距离]=5000 Then.评价值=value(2)分析工具一一叠加分析一一更新: 利用工业图层对工业缓冲区进行 更新操作,得到“工业缓冲区2”。

2.远离工业污染的评价远离工业污染的评价标准頤走 型沽F±M -.V*愴藏帮助 工咼帮助像元大小(可选)输出栅辂数据集的橡元衣默认橡元犬小芮输出空间蚩 考中输入妾素數協集范国的 宽度与鬲度中的最小值睨以 250*更新(3) 在“工业缓冲区2”图层属性表中添加字段“评价值”,类型为文本,并进行字段计算。

value=OIf [离工业区距离]=100 or [离工业区距离]=0 Then value=1elseif [离工业区距离]=200 Thenvalue=2elseif [离工业区距离]=1000 Thenvalue=3elseif [离工业区距离]=5000 Thenvalue=4end if3•森林环境评价(4)分析工具一一叠加分析一一更新:利用工业图层对工业缓冲区进行更新操作,得到“森林缓冲区2”。

:算环煖冲区回.U缓冲区单应回选)Natarx宝段名冋选)离淼林距离 融合选项冋选〕ALLJ 仅外部面冋选〕确定 ][ M ][ 幵境… ]显亍郅陆;:样. 更新 ■■ ”. . • - ・》□ |回 ” 富(3)在“森林缓冲区2”图层属性表中添加字段“评价值”,类型为文本,并进行字段计00 5o O o O o O 1 5value=OIf [离森林距离]=500 or [离森林距离]=0 Thenvalue=5elseif [离森林距离]=1000 Thenvalue=4elseif [离森林距离]=5000 Thenvalue=3end if(4)将图层进行矢量转栅格操作:转换工具一一面转栅格,选择输入要素“森林缓冲区2” 选择“评价值”,命名为“森林评价”,像元改为10;打开研究范围图层,在面转栅格框中打开环境一一处理范围一一图层研究范围。

城市氛围评价城市氛围评价是根据距离镇村的远近加以确定的:(1)在居民点属性表中选中“城镇”一栏,进行镇的多环缓冲区操作,并进行更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