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简答题

合集下载

建筑材料简答题汇总

建筑材料简答题汇总

建筑材料简答题汇总一. 气硬性胶凝材料1.维修古建筑时,发现古建筑中石灰砂浆坚硬、而且强度较高。

有人由此得出古代生产的石灰质量(或强度)远远高于现代石灰的质量(或强度)的结论。

对此结论,你有何结论?2既然石灰不耐水,为什么由它配制的三合土却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3建筑石膏及其制品为什么适用于室内,而不适用于室外使用?4建筑石膏有哪些技术性质?石灰的硬化过程包含那两部分?二. 水泥1.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组成是什么?它们单独与水作用时的特性如何?2水泥的水化热对混凝土工程有何危害?3.为何生产硅酸盐水泥时掺适量石膏对水泥不起破坏作用,而石膏掺量过多却会对水泥起破坏作用?4.何谓六大通用水泥?它们是如何定义的?5矿渣硅酸盐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在强度发展方面有何不同?为什么?三. 混凝土1.简述减水剂的作用机理及混凝土在不同条件下掺用减水剂所产生的技术经济效果。

2.影响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哪些?从原材料的角度提出提高混凝土强度有哪些途径?3配制混凝土时,降低成本的途径有哪些?4.解释关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几个名词:(1)立方体抗压强度(2)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3)抗压强度代表值(4)轴心抗压强度(5)强度等级(6)配制强度(7)设计强度(8)劈裂抗压强度5解释混凝土的变形性能(包括化学收缩、干湿变形、温度变形、受力变形)的含义。

6.混凝土的耐久性的概念,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有哪些?7、当混凝土拌和物出现下列情况,应如何调整?(1)粘聚性好,无泌水现象,但坍落度太小;(2)粘聚性尚好,有少量泌水,坍落度太大(骨料含砂率符合设计要求)(3)插捣难,有粗骨料堆叠现象,粘聚性差,同时有泌水现象,产生崩塌现象;(4)拌和物色淡,有跑浆流浆现象,粘聚性差,产生崩塌现象。

8.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时,在下列情况下,试验值将有无变化/?如何变化?(1)试件尺寸加大;(2)试件高宽比加大;(3)试件受压表面加润滑剂;(4)加荷速度加快;(5)试件位置偏离支座中心;(6)试件温度提高(如蒸汽养护后立即试验)。

建筑材料的试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的试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传统的建筑材料?
A. 木材
B. 石材
C. 塑料
D. 金属
答案:C
2. 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水泥
B. 骨料
C. 钢筋
D. 水
答案:C
3. 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A. 硅酸盐
B. 碳酸钙
C. 氧化铝
D. 氧化铁
答案:A
二、填空题
4. 建筑用砖通常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烧结砖,非烧结砖
5.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提供______。

答案:抗拉强度
三、判断题
6. 所有类型的木材都适合用作结构材料。

答案:错误
7. 铝材由于其轻质和良好的耐腐蚀性,常用于建筑外墙的装饰。

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8. 简述钢结构建筑的优点。

答案:钢结构建筑的优点包括重量轻、强度高、施工速度快、可回
收利用等。

9. 为什么在建筑中使用隔热材料?
答案:在建筑中使用隔热材料可以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提高建筑
的保温性能,节约能源。

五、论述题
10. 论述现代建筑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的主要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案:现代建筑材料与传统建筑材料的主要区别在于材料的来源、加工方式、性能和应用范围。

例如,现代建筑材料中的复合材料和新
型塑料,与传统的木材、石材相比,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可塑性和环
保性。

例如,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就是一种轻质、高强度的现代
建筑材料,常用于建筑加固和新型结构设计中。

建筑材料简答题复习

建筑材料简答题复习

1、材料的弹性和塑性: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能完全恢复的可恢复特性;塑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不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2、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亲水性、憎水性、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冻性、抗渗性等。

3、亲水材料和憎水材料:1)材料的润湿角θ≤90°,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大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故材料可被水浸润,这种材料称亲水材料。

如大多数的无机硅酸盐材料、石膏、石灰等。

2)材料的润湿角θ>90°,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小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则材料不可被水浸润,这种材料称憎水材料。

如沥青等。

4、材料的吸水性及影响因素:1)材料的吸水性是指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达饱和的能力;2)影响材料的吸水性主要因素有材料本身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构造状况,尤其是孔隙状况。

一般来说,材料的亲水性越强,孔隙率越大,连通的毛细孔隙越多,吸水率越大。

5、材料的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1)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2)体积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3)材料的堆积密度是指粉状、颗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6、为什么说材料的体积密度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性质?根据体积密度可以说明材料的其它一些性质,同类材料体积密度大说明其孔隙小,吸水率一般也小,强度、抗冻性、抗渗性好,导热系数大。

7、含孔材料吸水后,对性能有何影响?体积密度增加,强度下降,可造成受冻破坏,导热系数增加。

8、影响材料强度试验结果的因素有哪些?1)试件的形状和大小:一般情况下,大试件的强度要小于小试件的强度。

棱柱体试件强度要小于同样尺度的正立方体试件强度。

2)加荷速度:加荷速度越快,所测强度值越高。

3)温度:一般情况下,试件温度越高,所测强度值越低。

4)含水状况:含水试件的强度较干燥试件的低。

5)表面状况:作抗压试验时,承压板与试件间摩擦越小,所测强度值越低。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题库简答题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题库简答题

建筑材料期末考试题库简答题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建筑材料》期末考试题库简答题1.材料的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分别指的是什么答: (1)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体积密度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3)材料的堆积密度是指粉状、颗粒状或纤维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1.什么是材料的弹性答:材料的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能完全恢复到变形前形状的性质。

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或可恢复变形。

2.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主要有哪些答: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主要有: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以及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冻性、抗渗性等。

3.什么是材料的吸水性,影响材料吸水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材料的吸水性是指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达饱和的能力。

影响材料的吸水性的主要因素有材料本身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构造状况,尤其是孔隙状况。

一般来说,材料的亲水性越强,孔隙率越大,连通的毛细孔隙越多,其极水率越大。

4.亲水材料与憎水材料各指什么答:若润湿角θ≤90°,说明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大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故材料可被水浸润,称该种材料是亲水的。

反之,当润湿角。

>90°,说明材料与水之间的作用力要小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则材料不可被水浸润,称该种材料是憎水的。

5.影响材料强度测量值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材料强度测量值的因素有:试件的形状和大小;加荷速度;温度;含水状态;表面状况。

6.石灰主要有哪些用途答:石灰的用途主要有:①粉刷墙壁和配制石灰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

②配制灰土和三合土。

③生产无熟料水泥、硅酸盐制品和碳化石灰板。

7.什么是过火石灰什么是欠火石灰它们各有何危害答:当人窑石灰石块度较大,锻烧温度较高时,石灰石块的中心部位达到分解温度时,其表面已超过分解温度,得到的石灰称其为过石灰。

《建筑材料》简答题

《建筑材料》简答题

《建筑材料》简答题1. 什么是水泥?举例说明不同种类的水泥的应用场景。

答:水泥是一种与水反应后能硬化成坚硬质地的粉状物质。

常见的水泥类型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耐酸水泥、高炉矿渣水泥、石膏水泥等。

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广泛应用于各种混凝土和砌体结构中;耐酸水泥可用于耐磨、耐腐蚀的建筑材料等;高炉矿渣水泥常用于制作水泥生成方面的产品,如砖块、路面砖、预制板等;石膏水泥则主要用于室内的墙面、天花板、隔断等。

2. 什么是玻璃?玻璃的种类有哪些?答:玻璃是一种无定形的、透明的、具有强度并且容易形成的制品。

常见的玻璃种类有普通玻璃(浮法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等)、特种玻璃(陶瓷玻璃、光学玻璃、电气玻璃等)以及建筑用玻璃(反射玻璃、隔音玻璃、太阳能玻璃等)等。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制造工艺,玻璃也可以分为中空玻璃、抛光玻璃等不同类型。

3. 什么是砖?常见的砖种有哪些?答:砖是一种非金属、不透光的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

常见的砖种包括粘土砖、混凝土砖、轻质砖等。

其中粘土砖是一种传统的砖种,具有防潮、隔热等优点;混凝土砖具有韧性好、轻便等优点,适合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工程;轻质砖则具有轻量化、隔热性能、施工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防火墙、隔墙等场合。

4. 什么是木材?常见的木材有哪些?举例说明不同种类的木材的应用场景。

答:木材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由树干或树枝等部分加工而成。

常见的木材种类有松木、杉木、榆木、橡木等。

其中,松木通常用于制作地板、建筑框架、家具等;杉木具有防腐蚀、柔韧度高等优点,常用于户外建筑; 榆木硬度大、耐磨抗冲击性能好,适用于桌椅等家具;橡木则是一种高贵的建筑材料,常用于木地板,家具等场合。

建筑材料考试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考试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传统建筑材料?A. 砖B. 瓦C. 钢筋混凝土D. 玻璃钢2. 建筑材料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材料的强度B. 材料的硬度C. 材料的抗老化能力D. 材料的重量3. 以下哪种材料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A. 金属B. 陶瓷C. 玻璃D. 泡沫塑料4. 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材料的重量B. 材料的强度C. 结构的设计D. 施工的精度5. 以下哪种材料通常用于建筑外墙的保温?A. 陶瓷砖B. 玻璃C. 聚苯乙烯泡沫D. 金属板6. 建筑用钢材的屈服强度通常用哪个单位表示?A. 牛顿B. 帕斯卡C. 兆帕D. 千克7. 以下哪种材料的抗拉强度最高?A. 木材B. 混凝土C. 钢筋D. 塑料8. 建筑用玻璃中,哪种类型的玻璃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A. 普通平板玻璃B. 钢化玻璃C. 彩色玻璃D. 磨砂玻璃9.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绿色建筑材料?A. 再生木材B. 再生塑料C. 石棉D. 再生金属10. 建筑用水泥的标号通常表示什么?A. 水泥的重量B. 水泥的强度等级C. 水泥的制造日期D. 水泥的生产厂家答案:1-5 D C D C C;6-10 C C B C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建筑材料的______性是其能否在自然环境中长期使用的关键。

2. 建筑用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由______、水泥、细骨料和粗骨料组成。

3. 建筑用木材的含水率通常不应超过______%。

4. 建筑用钢材的焊接性能主要取决于其______含量。

5. 建筑用石材的分类主要有______、大理石、花岗岩等。

6. 建筑用玻璃的透光率通常用______来表示。

7. 建筑用陶瓷砖的耐污性主要取决于其______。

8. 建筑用塑料的老化主要受______、温度和化学腐蚀的影响。

9. 建筑用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越______,隔热效果越好。

建筑材料试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试题及答案

建筑材料试题及答案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

以下是一些关于建筑材料的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您加深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

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无机材料?()A 水泥B 玻璃C 木材D 陶瓷答案:C解析:木材是有机材料,水泥、玻璃和陶瓷属于无机材料。

2、钢材的主要性能指标不包括()A 屈服强度B 抗拉强度C 伸长率D 耐腐蚀性答案:D解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是钢材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耐腐蚀性虽然也是钢材的性能之一,但通常不是主要性能指标。

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以()为标准划分的。

A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B 棱柱体抗压强度C 轴心抗压强度D 抗拉强度答案:A解析: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来划分的。

4、以下哪种水泥的早期强度高?()A 矿渣水泥B 粉煤灰水泥C 硅酸盐水泥D 复合水泥答案:C解析:硅酸盐水泥的早期强度高,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水泥的早期强度相对较低。

5、建筑砂浆的保水性用()表示。

A 沉入度B 分层度C 坍落度D 维勃稠度答案:B解析:分层度是衡量建筑砂浆保水性的指标,沉入度用于衡量沥青的稠度,坍落度和维勃稠度用于衡量混凝土的流动性。

二、填空题1、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材料三大类。

答案:复合2、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分钟,终凝时间不得迟于()小时。

答案:45;653、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和保水性三个方面。

答案:流动性;粘聚性4、砌墙砖按生产工艺可分为烧结砖和()砖。

答案:非烧结5、木材的强度主要包括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强度和()强度。

答案:抗弯;抗剪三、判断题1、建筑钢材的屈强比越大,结构的可靠性越高。

()答案:错解析:屈强比太小,反映钢材不能有效地被利用;屈强比太大,反映钢材的塑性较差,结构的可靠性降低。

2、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越大,砂越粗。

建筑材料简答题答案

建筑材料简答题答案

项目21.因为材料的导热性与其含水率有关,材料受潮或冰冻后,其导热系数增大,保温隔热性能降低,新建房屋的墙体里面含水多,尤其是冬季,易受冻,所以新建房屋的墙体保温性能差。

2.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强度是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之一,不同材料的强度,可按规定的标准试验方法确定。

材料可根据强度值大小划分若干等级。

3.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包括热容性和导热性。

要保持建筑物内温度稳定,应选择比热大一些的材料,要减少建筑物的热损失,应选择导热系数小一些的材料。

4.表示材料的抗冻性的抗冻等级。

抗冻等级是指材料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经过多次冻融,强度下降不大于25%,质量损失不大于5%,所能经受的最多冻融循环次数。

以符号“F”及材料可承受的最多冻融循环次数表示。

抗冻等级为F100的材料,表示材料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最多为100次。

5.用于建(构)筑物的材料,除要受到各种外力的作用之外,还经常要受到环境中许多自然因素的破坏作用。

这些破坏作用包括物理、化学、机械及生物的作用。

(1)物理作用:包括干湿变化、温度变化及冻融变化等。

这些作用将使材料发生体积的胀缩,或导致内部裂缝的扩展。

长期的反复作用会使材料逐渐破坏;(2)化学作用:包括大气、环境水以及使用条件下酸、碱、盐等液体或有害气体对材料的侵蚀作用;(3)机械作用:包括使用荷载的持续作用,交变荷载引起材料的疲劳破坏以及冲击、磨损等作用;(4)生物作用:包括菌类、昆虫等的作用而使材料腐朽、蛀蚀而破坏。

项目3答:1.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保持并发展强度,这类材料在水中不凝结,硬化后不耐水,通常不宜在有水或潮湿环境中使用。

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凝结硬化、保持并发展强度,2.反应快、放热多、体积膨胀3.欠火石灰的特点是产浆量低,渣滓较多,石灰利用率下降。

过火石灰熟化反应十分缓慢,往往要在石灰使用后才开始水化熟化,从而产生局部体积膨胀,致使硬化后的石灰砂浆产生鼓包或开裂,影响工程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材料》简答题
1.沥青有哪些组分?石油沥青胶体结构有何特点?溶胶结构和凝胶结构有何区别?
答:沥青组分一般可分为三个主要组分:油分、地沥青、树脂
石油沥青主要组分之间的相互亲和程度不同:地沥青规油分显示出憎液性,互不相容,但对树脂却显示出亲液性,可以被浸润,而树脂在油分中则显示亲液性,两者可以互溶,这就使得地沥青的微细颗粒通过树脂质的亲和及桥梁作用,形成一种以地沥青质为核心,周围吸附有部分树脂和油分的胶团,这种胶团高度分散在油分中,溶胶结构油分较多,胶团之间相对运动较自由;凝胶结构油分和树脂较少,地沥青质含量较多。

2、试述硅酸盐水要矿物成分及其对水泥性能的泥的主影响?
答: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3A的水化和凝结硬化速度最快,但水化铝酸钙的强度不高;C3S和C4AF的水化速度较快,凝结硬化速率也较快,C3S的水化产物强度高,C4AF的水化产物强度不高;C2S水化反应速度最慢,凝结硬化速率也慢,强度早期低,后期高。

3、造成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哪几种?怎样检验?
答: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一般是由熟料中所含游离氧化钙(f-ca0)、游离氧化镁(f-mgO)过多或掺入石膏过多等原因所造成。

国家标准规定,由游离的氧化钙过多引起的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可用雷氏法或试饼法检验。

试饼法是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做成试饼,经恒沸3小时后用肉眼观察未发现裂纹,用直尺检验没有弯曲;雷氏法是用雷氏夹中的水泥浆经沸煮三小时后的膨胀值。

4、硅酸盐水泥石腐蚀的类型有哪几种?产生腐蚀的原因是什么?防止腐蚀的措施有哪些?
答:腐蚀的类型有:软水侵蚀(溶出性侵蚀):软水能使水化产物中的Ca(OH)2溶解,并促使水泥石中其它水化产物发生分解;盐类腐蚀:硫酸盐先与水泥石结构中的Ca(OH)2起置换反应生产硫酸钙,硫酸钙再与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钙钒石,发生体积膨胀;镁盐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生成松软无胶凝能力的Mg(OH)2;酸类腐蚀:CO2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生成CaCO3,再与含碳酸的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硫酸或盐酸能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强碱腐蚀:铝酸盐含量较高的硅酸盐水泥遇到强碱也会产生破坏。

腐蚀的防止措施:①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②提高水泥石的密实程度;③表明防护处理。

5、与普通水泥相比较,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在性能上有哪些不同,并分析这四种水泥的适用和禁用范围。

答:矿渣水泥保水性差、泌水性大。

在施工中由于泌水而形成毛细管通道及水囊,水分的蒸发又易引起干缩,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及耐磨性。

适用于高温和耐软水、海水、硫酸盐腐蚀的环境中;火山灰质水泥特点是易吸水,易反应。

在潮湿条件下养护可以形成较多的水化产物,水泥石结构比较致密,从而具有较高的抗渗性和耐久性。

如在干燥环境中,所吸收的水分会蒸发,体积收缩,产生裂缝,因而不宜用于长期处于干燥环境和水位变化区的混凝土工程中,但适宜于大体积和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及耐海水、硫酸盐腐蚀的混凝土中;粉煤灰水泥需水量比较低,干缩性较小,抗裂性较好。

尤其适用于大体积水工混凝土及地下和海港工程中,但不适宜抗碳化要求的混凝土中。

6、何谓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干缩、自收缩和徐变?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收缩与徐变对混凝土的抗裂性有何影响?
答:塑性收缩:混凝土尚处于塑性状态时产生的体积收缩。

影响因素:与环境湿度有关。

干缩:当外界湿度减小时,由于水分的蒸发,引起凝胶体失水,失去水膜的胶粒由于分子引力作用,使胶粒间的距离变小,产生收缩;毛细水减少时,会引起毛细管压力增大,使管壁受到压力,其压力随着湿度的减小而增大,表现为体积的“干缩”。

影响因素:与水泥品种、水泥用量和单位用水量以及砂石有关。

自收缩:处于与外界无水分交换条件下,混凝土内部未水化的胶凝材料吸收毛细管中的水分而水化,使毛细管失水,由于毛细管压力使水泥浆产生的收缩。

影响因素:水灰比。

徐变:在持续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产生随时间而增加的变形称为徐变。

影响因素:环境;水灰比;温度;骨料;水泥;加载时间及荷载。

收缩和徐变对混凝土抗裂性的影响:收缩和徐变都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的开裂。

7、什么是冷加工强化和时效?各对钢材性能有何影响?
答:冷加工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一般是常温)进行的机械加工,包括冷拉、冷拔、冷轧、冷扭、冷冲和冷压等各种方式。

在一定范围内冷加工变形程度越大,加工硬化现象也越明显,即屈服强度提高得越多,而塑性和韧性也降低得越多;经冷加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钢的屈服强度和强度极限逐渐提高,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时效。

8、解释钢号Q235AF、Q235D代表的意义,并比较二者在成分、性能和应用上的异同?
答:Q235AF表示屈服强度为235MPa,由氧气转炉或平炉冶炼的A级沸腾碳素结构钢。

Q235D 表示屈服强度为235MPa的D级钢。

A级钢的S和P含量高于D级钢,但Mn含量低于D级钢,A级钢一般用于承受静载作用的钢结构,D级钢则可用于低温条件下承受动载焊接的重要结构。

9、试述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答: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3A的水化和凝结硬化速度最快,但水化铝酸钙的强度不高;C3S和C4AF的水化速度较快,凝结硬化速率也较快,C3S的水化产物强度高,C4AF的水化产物强度不高;C2S水化反应速度最慢,凝结硬化速率也慢,强度早期低,后期高。

石灰熟化成石灰浆使用时,一般应在储灰坑“陈伏”两个星期以上,为什么?
答:为了消除熟石灰中过火石灰颗粒的危害,陈伏期间,石灰浆表面保持一层水分,使之与空气隔绝,防止或缓减石灰膏与二氧化碳发生碳化反应。

10、试述欠火石灰与过火石灰对石灰品质的影响与危害?
答:(1)欠火石灰中含有未分解的碳酸钙内核,外部为正常煅烧的石灰,它只是降低了石灰的利用率,不会带来危害。

(2)过火石灰结构致密,孔隙率小,体积密度大,并且晶粒粗大,表面常被熔融的
粘土杂质形成的玻璃物质所包覆。

因此过火石灰与水作用的速度很慢,这对石灰的使用极为不利。

(3)过石灰在使用以后,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逐步熟化膨胀,使已硬化的砂浆或制品产生隆起、开裂等破坏现象。

11、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易性包括哪几方面内容?影响和易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和易性:混凝土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获是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

和易性包括三方面内容: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

影响和易性的因素:(1)水泥浆的数量和水灰比(2)砂率(3)温度和时间性(4)组成材料
12、试述普通混凝土四种组成材料的作用。

答:水泥浆作用:填充砂石空隙,包裹砂石颗粒表面,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在硬化后起胶结作用.
13、石油沥青的组分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作用?
答:石油沥青的组分及作用:
油分——作用:是决定沥青流动性的组分。

油分多,流动性大,而粘聚性小,温度
感应性大。

树脂——作用:是决定沥青塑性的主要组分。

树脂含量增加,沥青塑性增大,温度
感应性增大。

地沥青质——作用:是决定沥青粘性的组分。

含量高,沥青粘性大,温度感应性小,
塑性降低,脆性增加。

14、什么是冷加工强化和时效?各对钢材性能有何影响?
答:冷加工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一般是常温)进行的机械加工,包括冷拉、冷拔、冷轧、冷扭、冷冲和冷压等各种方式。

在一定范围内冷加工变形程度越大,加工硬化现象也越明显,即屈服强度提高得越多,而塑性和韧性也降低得越多;经冷加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钢的屈服强度和强度极限逐渐提高,塑性和韧性逐渐降低的现象,称为时效。

15、何谓碱-集料反应?混凝土发生碱-集料反应的必要条件是什么?防止措施怎样?
答: 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的碱与某些活性集料发生化学反应,引起混凝土产生开裂、膨胀甚至破坏,
这种化学反应称为"碱一集料反应"。

其发生反应的必要条件是(1)水泥中的碱含量过高(2)集料含碱活性物质(3)有水存在。

防止措施是(l)控制水泥中的碱含量;(2)选择不具备碱活性的集料;(3)混凝土保持干燥使。

16、间述硫、磷、锰对碳钢性能的影响。

答: 硫几乎不溶于铁,而与铁化合成fes,在950℃时fes与fe形成共晶体,这些低熔点共晶体在结晶时总是分布在晶界处,在钢材加热至1000℃以上时,由于晶体已经溶化,而导致钢材在加工时产生裂纹,所以硫的存在导致钢材有热脆性,为有害物质。

磷会在组织中析出脆性很大的fe3p,而使室温下屈服点和屈强比显著提高,而塑性和冲击韧性明显降低,故磷也是有害杂质。

锰具有很强的脱氧、硫能力,因此能够消除钢中的氧、硫,大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同时锰在钢中,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故为有益的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