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天气的概念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掌握日常天气现象的观察方法,如气温、天气现象等。

3.能够明确不同天气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4.学会收集和利用天气预报信息,以准确预测未来天气。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日常天气现象的观察方法。

2.能够明确不同天气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学会收集和利用天气预报信息,以准确预测未来天气。

四、教学内容及流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幻灯片等方式,展示当前的天气状态,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天气。

2. 学习天气的概念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0分钟)

通过 PPT 等方式,呈现天气的概念和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展示图片、讲述等方式,充分表达对天气知识的了解。

3. 掌握日常天气现象的观察方法(15分钟)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天气现象,如天空颜色、云的形态、温度、湿度等,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并明确不同天气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尝试组织小组活动,让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并写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4. 讨论不同天气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5 分钟)

让学生对某些特定的天气现象进行讨论,如大雨、大雪、大风等,让学生明白不同天气现象对日常生活及不同行业的影响,并让学生提出相应应对方法。

5. 学会使用天气预报信息,以准确预测未来天气(25分钟)

通过查询天气预报网站、了解气象台的观测方法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使用天气预报信息,以准确预测未来天气。可以尝试通过小组探究方式,让学生探究不同的地方对天气的预测方法和信息源。

6. 练习(25分钟)

通过 PPT 等方式,进行天气相关的应用问题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7.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包括观察当天天气、复习记忆等。并让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估

1.教师观察学生对天气概念的理解程度,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估学生对天气概念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当天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总结质量。

六、教学资源

1.天气相关的图书、实物模型等资源。

2.电子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

3.互联网等在线资源。

七、教学建议

1.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将实际天气现象引入课堂,以中文或英文方式将它们答出,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所在的天气,例如看看窗外,来识别那些天气现象最受关注。

2.让小组成员一起探求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象台的预测方法和信息源。

3.对于不同的天气现象,可以鼓励学生提出可能产生的应对方法和策略,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天气的概念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掌握日常天气现象的观察方法,如气温、天气现象等。 3.能够明确不同天气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4.学会收集和利用天气预报信息,以准确预测未来天气。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日常天气现象的观察方法。 2.能够明确不同天气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学会收集和利用天气预报信息,以准确预测未来天气。 四、教学内容及流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幻灯片等方式,展示当前的天气状态,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天气。 2. 学习天气的概念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0分钟) 通过 PPT 等方式,呈现天气的概念和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展示图片、讲述等方式,充分表达对天气知识的了解。 3. 掌握日常天气现象的观察方法(15分钟)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天气现象,如天空颜色、云的形态、温度、湿度等,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并明确不同天气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尝试组织小组活动,让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并写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4. 讨论不同天气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5 分钟) 让学生对某些特定的天气现象进行讨论,如大雨、大雪、大风等,让学生明白不同天气现象对日常生活及不同行业的影响,并让学生提出相应应对方法。 5. 学会使用天气预报信息,以准确预测未来天气(25分钟) 通过查询天气预报网站、了解气象台的观测方法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使用天气预报信息,以准确预测未来天气。可以尝试通过小组探究方式,让学生探究不同的地方对天气的预测方法和信息源。 6. 练习(25分钟) 通过 PPT 等方式,进行天气相关的应用问题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7.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包括观察当天天气、复习记忆等。并让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估 1.教师观察学生对天气概念的理解程度,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估学生对天气概念的掌握程度。 2.通过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当天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总结质量。 六、教学资源 1.天气相关的图书、实物模型等资源。 2.电子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 3.互联网等在线资源。 七、教学建议 1.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将实际天气现象引入课堂,以中文或英文方式将它们答出,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所在的天气,例如看看窗外,来识别那些天气现象最受关注。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天气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获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 用感官观察天气;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能用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第7课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第一单元第7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收集、记录和解释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一个月的当地的天气信息。 2、使学生知道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学生会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4、让学生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收集、记录和解释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一个月的当地的天气信息。 2、学生会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分为风向统计和风速统计两个表)、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统计天气信息 (1)问:谁来说说两周前的天气是怎么样的? 让一个学生用记录在“天气日历”“气温填充图”和“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的数据来描述当时的天气。 (2)各个小组分别对“天气日历”上的云量、云的类型、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气温填充图”“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的数据进行整理。 发给相应的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分为风向统计和风速统计两个表)、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1)对统计方法的研究。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所需要的数据? ·各组的统计方法进行交流。 ·教师及时对各组的统计方法进行指导:统计各种天气情况的天数时,以“天气日历”各类天气现象的小纸卡,就能统计出各种天气情况的天数。也可以小组中的一个人按照日期的顺序,依次读出要统计的每天的天气现象记录情况,小组里的其他同学分别负责记录该项天气现象中某一类现象的天数。不重复、也不会遗漏的方法就是画“正”字。最后把每个人的统计结果记录在相应的表格内。对“气温填充图”和“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的数据统计可以根据气温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统计表上的要求来完成。 第二课时 一、分析天气信息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天气表格教案

欢迎回到科学课堂 ——科学四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一、教材分析: 回归课堂,复习学科学的方法:观察、倾听、思考和合作。能运用眼、耳、口、鼻、手经历每一次科学观察观察,在生活中体验各种科学观察活动。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学生回到科学课堂的第一节课,有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科学的观察方法,同时在暑假里会有很多生活中发现的科学现象,通过本课进行回顾和分享,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课堂习惯,但是仍然需要教师以形象性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天气 一、单元概述 天气可以被定义为“关于热或冷、潮湿或干燥、平静或风暴、晴朗或多云等方面的大气层的状态。”天气的变化是大气层变化的结果,而驱动全球天气变化的动力是来自太阳的能量。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注意到天气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每天需要穿什么衣服去上学;明天的春游会不会下雨;今天上学需不需要拿雨伞……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在我国还有一种特殊现象,就是孩子们每天穿什么衣服常常是由家长替他们选择的,他们甚至不用去关心天气。当问到学生“今天天气怎么样”时,他们往往回答为:挺好、下雨了、寒冷、太阳很高、阳光灿烂、树叶都落了、小鸟越来越少了等,基本上不能区分天气特征与季节以及其他自然事物的特征。对于天气,学生也会有一大堆疑问:下雨时为什么会打雷?为什么一天中有时冷,有时热?……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并像气象学家那样观察、记录、分析各种天气现象。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第1课和第2课。学生将了解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这四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收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他们将真实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四种天气特征(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的数据。 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天气现象,用他们的感官和科学的工具获取天气特征和记录数据。他们在本单元学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将有助于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予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科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气象观测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我们关心天气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我们关心天气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天气; 2.区分天气的种类及其特征; 3.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4.掌握观察天气、记录数据的方法。 教学重点 *区分天气的种类及特征。 *了解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观察数据的方法。 *掌握数据的记录方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 *问答法; *观察实验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粉笔、PPt。 教学过程 1.引入 由于近几年来气温起伏不定,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和困扰,那么,你希望了解一些有关天气的知识吗?

2.讲解与讨论 (1)天气是什么? 天气就是一天内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如晴天、阴天、下雨、打雷、下雪、刮风等。 (2)天气的种类及特征 根据天气现象的特点,将天气分为以下几类: 1.晴天:天空明亮,阳光充足,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2.阴天:天空灰暗,没有阳光,让人感到心情沮丧。 3.雨天:天空下着雨,路面湿滑,需要带雨具出门。 4.雪天:天空下着雪,气温较低,需要穿保暖衣物。 5.风景天:空气中充满着大风,需要注意保护自己。 (3)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不同的天气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说,下雨天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在户外运动,需要带上雨具去上学或参加活动;而在晴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户外运动放松身体,享受阳光的洗礼。 (4)观察和记录天气数据的方法 观察天气,记录天气数据是了解天气变化的重要方法。如何进行天气观察和数据的记录呢?请看下面的方法: 1.观察天空:观察天空中的云、太阳、月亮等,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天气的重要参考。 2.观察温度:使用温度计观察环境的温度情况。 3.记录天气数据:可以使用表格的形式来进行记录。如下面的表格(请自己在纸上画出表格): 日期天气现象温度穿衣搭配备注 3月6日晴天32℃短衫短裤无 3月7日多云28℃T恤短裤风有些大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讲课教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复习题 一、填空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3、(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4、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5、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6、使用温度计前,先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把温度计的液泡放在手上约一分钟,直到液柱不再变化后,再正确读数。 7、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点)的气温最高,凌晨2点气温最低。 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9、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10、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11、(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 1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3、(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4、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5、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运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运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晴天);如果运量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多云);如果运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6、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7、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天气。 18、在我们制作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和云量和降水量、风向、风速和温度情况,日期和时间等。 1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它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20、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风速可以用风向标来测定。

小学科学四年级第一单元 天 气

第一单元天气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各种天气的特征。 2.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3.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对各种天气特征的描述。 教学难点: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教学准备: 师备:课件、天气符号卡片。这两天的本地报纸。 生备: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活动时交流。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活动记录本。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你关心天气的变化吗?你看过天气预报吗?” 老师在黑板上写“今天天气怎么样?”如果有人问你“今天天气怎么样?”你准备怎么回答? 二、探究内容:

1、了解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等是天气的基特征。 (1)思考: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天天气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怎样描述天气的变化? (2)出示“城市天气预报图”。 问:在这张天气预报图中,是怎样反映天气变化的?图中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3)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老师提示:图上标出的温度是指当地的日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变化范围。 (4)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天气符号。 (5)学生分组讨论: ·说说自己遇到过哪些天气。 ·在不同的天气里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气是怎样的,自己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把它写在学生活动记录本上。 ·怎样把这些天气归类。(按云量、降雨量、气温、风速和风向分类。) 3、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 (1)说说你知道哪些天气预报的新内容。 (2)阅读本地地区发布的天气预报的新内容:空气质量预报、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紫外线强度。

《天气的变化》科学教案

《天气的变化》科学教案 标题:《天气的变化》科学教案 正文: 导入部分: 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忽视的一部分。它会影响我们的衣食住行,也会对自然环境和生物产生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天气的变化规律和形成原因吧! 一、认识天气: 1. 天气的定义: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某一地点的大气状态,主要指气温、湿度、风向和风力等因素。 2. 天气的变化: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区,天气也会有所不同。 二、天气变化的规律:

1. 季节变化:四季的交替带来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天气。例如春季多阴雨、变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多雪等。 2. 高低纬度变化:随着纬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天气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赤道地区气温高湿度大,而两极地区气温极低,非常寒冷。 3. 地形变化:地形对于天气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山区通常比平原地区降雨量多,山谷内的温度相对较低。 三、天气变化的原因: 1. 太阳辐射:地球因为自转和公转,太阳的光线和热量不断地照射到地球上。不同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导致了天气的变化。 2. 大气运动:大气层内存在着气流的形成和运动。这些气流会带来不同的气候和天气变化。例如风的吹动会带走水汽,形成降雨。 3. 地形和水体:地球的地形和水体分布也会对天气产生影响。大海、湖泊等水体能影响气温的调节,而山地、沙漠等地形则会改变气流的流动。

四、观察天气变化: 1. 天气要素的观察:通过观察气温、湿度、风向和风力等天气 要素的变化,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走势。 2. 天气图的解读:学习如何阅读气象图,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 天气情况以及未来的天气预报。 五、天气与生活的联系: 1. 衣食住行的调整:根据天气的变化,我们可以合理选择穿着,调整饮食习惯,安排户外活动等。 2. 自然环境的影响:天气的变化会对自然环境和生物产生影响,例如降雨会滋润土壤,促进植物的生长。 结尾部分: 通过学习天气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气候、环境以及它 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天 气变化的规律,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祝福大家能够在未来的探索中,更好地理解天气的变化,保护 环境,享受美好的生活!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心天气》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关怀天气)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我们关怀天气)是四年级(天气)单元的第—课,由常见的天气、天气与生活、天气与动物三个活动组成。是学生学习天气单元的起始课。在本单元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描述、实验、记录等方法开展了对天气中最根本要素的气温、降水、风、云等天气现象的研究活动,认识天气的多样性、天气与我们的关系、天气预报等多方面的知识。本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探讨天气对一般生活中的一些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为后面的知识教学做铺垫。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天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大多来自孩子的生活经验或天气预报等信息,有些学生在家长的影响下会经常关注天气预报,这些学生已经能用初步的简单的言语来描述,但是也有些小朋友对于天气现象还是很陌生。因此要利用一些形象的模仿天气预报时的情景完整学生对于天气的印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了解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1感情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怀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天气的变化与人的生产、生活有紧密的关系,能设计简单的符号记录天气状况,了解预测未来天气的途径、方法。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培养学生的制造力﹑观察能力。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有持久性等科学态度。了解天气现象、认识天气符号、给各类天气现象按天气的根本特征分类是本堂课的重点之一,而四年级的学生对天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大多来自孩子的生活经验或天气预报等信息,有些学生在家长的影响下会经常关注天气预报,这些学生已经能用初步的简单的言语来描述,但是也有些小朋友对于天气现象还是很陌生,所以在课前我还是要求学生回家关注一下今日的天气预报,课前自己画了一套天气符号,也像小孩认字样在天气符号的反面写上名称。学生还是没有让我失望,对天气认识很多也会说很多。我的设计意图就是教学过程时要从学生们熟悉的天气预报与一般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受天气对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天气现象的兴趣。在学生兴趣的根底上,以猜测——误解——改正的模式引导学生从描述天气和生活的关系从而引入今天的天气怎样这局部内容,基于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习过程的设计意图,在这局部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开展了许多课堂活动。网状图和气泡图这一方面学生掌握的很快。都会很快的写出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从师生互动的角度看,学生和老师的交流比拟顺利,能引导学生把自己零星的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天气》教材分析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天气》教材分析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天气》教材分析;关于备课的想法——备课,不等于抄写教案;一、教材分析;天气可以被定义为“关于热或冷、潮湿或干燥、平静或;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注意到;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本单元的概念图:;二、学情分析;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单元重点;引导学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天气》教材分析 关于备课的想法——备课,不等于抄写教案。备课,不是为应付检查。备课,从解读教材开始。每一幅图,每一段话,往往包含了许多信息。 一、教材分析 天气可以被定义为“关于热或冷、潮湿或干燥、平静或风暴、晴朗或多云等方面的大气层的状态。”天气的变化是大气层变化的结果,而驱动全球天气变化的动力是来自太阳的能量。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注意到天气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每天需要穿什么衣服去上学;明天的春游会不会下雨;今天上学需不需要拿雨伞??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在我国还有一种特殊现象,就是孩子们每天穿什么衣服常常是由家长替他们选择的,他们甚至不用去关心天气。当问到学生“今天天气怎么样”时,他们往往回答为:挺好、下雨了、寒冷、太阳很高、阳光灿烂、树叶都落了、小鸟越来越少了等,基本上不能区分天气特征与季节以及其他自然事物的特征。对于天气,学生也会有一大堆疑问:下雨时为什么会打雷?为什么一天中有时冷,有时热???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并像气象学家那样观察、记录、分析各种天气现象。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

小学科学《天气与生活》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天气与生活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的过程;能够对大量信息进行搜集、处理;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的重要性。 2.通过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主动交流自己的资料和想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3.认识到天气对人类工作及生活的影响;知道在哪些情况下人们最关心天气。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主动交流自己的资料和想法,体验合作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不同天气的视频、图片以及有关天气的谚语。 学生准备:搜集自己最欣赏、最喜欢天气的照片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天气变化》吧。 师:看完了视频,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生交流后回答自己的感想。) 师:视频中的天气真是多种多样,这些天气的千变万化,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那么天气与我们有哪些关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天气与生活》这节课吧。(板书:天气与生活) (二)欣赏不同天气下拍摄的美丽照片 1.师:同学们还记得老师课前让大家准备的在不同天气下拍摄的美丽照片吗?有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搜集到的照片,说一说你喜欢什么样的天气,为什么喜欢? 生积极发言,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照片,并进行讲解。 2.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太丰富了,老师这儿也搜集了一些在不同天气下拍摄的美丽照片,同学们想欣赏一下吗? 生回答:想 展示:不同天气下拍摄的美丽照片(晴空万里、雨后彩虹、倾盆大雨、迷人的秋叶、洁白树挂等景象)。

(三)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1.师:同学们,天气是变化无常的,正是由于天气的变化我们才拥有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天气和生活有什么关系吗?下面我们通过视频《雪的功过》、《从风车到风力发电站》、《台风过境》、《冰雹的危害》来了解一下吧。 2.师:同学们,观看了这些视频,你对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有什么体会呢? 生相互交流回答自己的体会。 3.师总结: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棒,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它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情况,可以及早地做好各种准备,充分利用有力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对我们造成危害。 4.师:同学们,如果我们处在不同的天气里,我们怎么办呢?(在雨天打伞,在热天穿单衣,在风雨天呆在家里,在下雪天堆雪人……) (四)交流我们搜集到的有关天气的谚语 1.师:同学们,天气谚语是以成语或歌谣的形式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天气变化的经验。我国的天气谚语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老师这儿也有几句谚语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能说一说这些谚语的意思吗?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2下面我们再通过视频《有关天气的谚语》再了解一下有关天气的谚语。 3..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程到这儿就结束了,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了解了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老师在这儿给大家布置一项课后作业:搜集资料,了解天气与疾病的关系。 (五)课堂练习 1.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2.预知天气很重要。() 3.我们要关心天气。() 4.大雾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可以高速行驶。() 5、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 答案:1. ×2.√3.√4.× 5. √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天气》教案

第一单元天气 1-1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

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 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四、课后作业 1、写出你知道的天气现象? 2、一般天气预报包括哪些内容?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天气温与气温》教学设计1

温度平和温 研究活动剖析: 1.温度计的使用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在前两课中,学生实质上已经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每个小组或每个同学都将再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每天都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中。 3.为了提升学生们测量的正确性,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使用温度计测 量气温实行指导:1、理解温度计上的刻度。温度计上标出的温度经常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 4.测量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高升(或降低) 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平行。 5.对测量的气温实行比较和剖析,确定只有室外阴凉通风的地刚刚能反响当地的气温。并指导学生把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6.利用收集的数据制成“温度填充图”,剖析每天选择同一时间测量气温的重 要性。 授课目的 科学见解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感情、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远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授课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授课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授课准备 课前部署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夜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授课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天气日历 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揭穿学习课题。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资料讲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 1、我们关心天气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2、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态叫天气。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3、天气现象通常可以用一些符号来表示,认识下列的天气符号: 风力和风向(标注时加上风,如东风) 4、在认识天气变化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时,用网状图能使联系更加清晰。 2、天气日历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在我们制作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2、记录天气日历时,可以分小组活动,也可以全班合作,要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周末和假期也不要间断,记录时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天气符号。 3、温度与气温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气温是指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它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天气数据。 2. 测量气温是测室外阴凉、通风(距离地面约1.5米)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测量气温时用到的工具是气温计。 3、测量气温时,手拿温度计的上端,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4、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凌晨温度最低,午后2点左右温度最高。在我们家乡的秋冬季节,气温一般是早上低,中午高,傍晚低。 5、在测量气温时,我们发现夏季时,室内气温低,室外气温高: 冬季时,室内气温高,室内气温低。 阳光下温度高,阴影里温度低 6、比较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气温时,可以把数据填在气温柱状图中。 7、在气象观测站中,气温计是放置在室外的百叶箱中。 4、风向和风速 1、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东南风是从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能在方位图上表示风向。(书第9页) 3、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的箭头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一般有3—4个风杯)。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0—12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无风(0,旗子不动)、微风(1,旗子微动)、大风(2,旗子展开)来划分风速。 5、风向标和风速仪组合起来的仪器叫做风速风向仪。 6、简易的风向表示方法可以用箭头,指向不同方向代表不同的风向。如→东风←西风↑北风↓南风东南风(利用方位图来记忆) 5、降水量的测量 1.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简易雨量器可以找一个直筒透明杯子来制作。制作要点:①杯子要是直筒透明的,高于15厘米。②刻度条要以毫米为单位。③粘贴时,刻度条贴在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条的底部正好与杯子内侧底部对齐。④最后贴上小组或制作者姓名。 3、自制雨量器的的直径大小不影响测量的准确率,因为测量的数据是雨水的高度。 4、降水量等级是指24小时内的降水量,单位是毫米: 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降水量(毫 <10 10~24.9 25~49.9 50~99.9 100~249.9 ≥250 米) 6、云的观测 1. 天空中漂浮着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是阴天。

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教案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经过进一个月的天气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 二、探究内容: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2)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 3、单元评价 (1)问:今天天气怎样? (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三、课后总结 四、课后作业 1.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 2.我们怎么知道下雨下了多少呢?简单的办法是用(雨量器)来测量。 四年级上册科学《天气》教案2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我们关心天气》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单元第1课(我们关怀天气)教案课件PPT教学设 计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单元第1课(我们关怀天气)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全册PPT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单元天气单元 本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定位: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引起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并能像气象学家那样对天气的一些根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教材根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天气日历〞是观察记录天气现象的文本工具。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这也是解释天气如何变化的依据。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和热情。学生还会发觉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二、单元设计特点及教学说明: (天气)单元一共设计了7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阶段为第1课和第2课,学生认识到人们通常从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开始在一个比拟长的时间〔如一个月〕里搜集天气信息,并把他们观察到的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在每天跟踪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天气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的,激发学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3-6课。学生将分别观察、商量、测量和记录四种(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天气特征的数据。

最后,进入第7课的时候,学生已经做了近一个月的观察和记录,搜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搜集到的数据,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的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 三、教学建议: 1.要让学生真正走近天气现象,用感官和简单工具猎取天气特征的相关信息和记录数据。本单元学到的新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他们的影响。 2.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4课(风向和风速)、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依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3.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以及时的指导、催促,更重要的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4.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依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观测气象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天气特征主要包含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