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第四节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井架基础的计算公式(一) 基础面上的压力nQ O +QP 基=4式中: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n ----- 动负荷系数(一般取 1.25~1.40);Q O 天车台的负荷=天车最大负荷+天车重量,t ;Q B ——井架重量,t ;(二) 土地面上的压力P 地=卩基+W式中: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 MPa;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 MPa;W ――基础重量,t (常略不计)(三)基础尺寸1、顶面积F i =式中:F i 基础顶面积,cm2 ;B 2―― 土地抗压强度,MPa ;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 MPa 。
3、基础高度 式中: H ――基础高度,m ; 2F2、F1分别为基础的底面积和顶面积,cm ;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 MPa ;B 3 混凝土抗剪切强度(通常为(二)混凝土体积配合比用料计算1、计算公式B i ――混凝土抗压强度(通常为 28.1kg/cm2=0.281MPa)2、底面积 式中:F 2 F 2= 2 基础底面积,cm ;配合比为1 : m : n=水泥:砂子:卵石。
根据经验公式求每 1m 3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如下:1 一 □[十 n2、混凝土常用体积配合比及用料量,见表 1-69。
混凝土 用途 体积 配合比 每立方米混凝 土 每立方米砂子 每立方米石子 每1000公斤水尼水泥 kg 砂子 3 m 石子 3 m 水泥 kg 石子 3 m 混凝 土 3 m 水泥 kg 砂子 3 m 混凝 土 3 m 砂子 3 m 石子 3 m 混凝 土 3 m1•坚硬土壤上的井 架脚,小基墩井架 脚,基墩的上部 分。
1 :2 : 4 335 0.45 0.90 7442 2.22 372 0.5 1.11 1.35 2.70 2.992•厚而大的突出基墩。
1 :2.5 : 5 276 0.46 0.91 6082 2.20 304 0.5 1.10 1.57 3.10 3.63 3•支承台、浇灌坑 穴及其他。
钻井各种计算公式

钻头水利参数计算公式:1、 钻头压降:dc QP eb 422827ρ= (MPa ) 2、冲击力:VF Q j02.1ρ= (N)3、 喷射速度:dV eQ201273=(m/s)4、 钻头水功率:d c QN eb 42305.809ρ= (KW )5、比水功率:DNN b 21273井比= (W/mm 2)6、 上返速度:D DV Q221273杆井返=- (m/s )式中:ρ-钻井液密度 g/cm 3Q-排量 l/sc -流量系数,无因次,取0.95~0.98de -喷嘴当量直径 mmd d d de 2n 2221+⋯++= d n :每个喷嘴直径 mmD 井、D 杆 -井眼直径、钻杆直径 mm全角变化率计算公式:()()⎪⎭⎫ ⎝⎛∂+∂+∆=-∂-∂225sin 222b a b a b a L K abab ϕϕ 式中:a ∂ b ∂ -A 、B 两点井斜角;a ϕ b ϕ -A 、B 两点方位角套管强度校核:抗拉:安全系数 m =1.80(油层);1.60~1.80(技套) 抗拉安全系数=套管最小抗拉强度/下部套管重量 ≥1.80 抗挤:安全系数:1.12510ν泥挤H P= 查套管抗挤强度P c ' P c'/P挤≥1.125按双轴应力校核:Hn P ccρ10=式中:P cc -拉力为T b 时的抗拉强度(kg/cm 2) ρ -钻井液密度(g/cm 3) H -计算点深度(m ) 其中:⎪⎭⎫⎝⎛--=T T KPP b b ccc K 223T b :套管轴向拉力(即悬挂套管重量) kg P c :无轴向拉力时套管抗挤强度 kg/cm 2K :计算系数 kg σs A K 2=A :套管截面积 mm 2 σs :套管平均屈服极限 kg/mm 2 不同套管σs 如下:J 55:45.7 N 80:63.5 P 110:87.9地层压力监测:⎪⎭⎫⎝⎛⎪⎭⎫ ⎝⎛=D W NT R R d m n c 0671.0lg 282.3lg (d c 指数)100417.04895.8105⎪⎭⎫ ⎝⎛+⨯-=H cn ddR d Rcmcnp= (压力系数)式中:T –钻时 min/m N –钻盘转数 r/minW -钻压 KN D -钻头直径 mmR n -地层水密度 g/cm 3 R m -泥浆密度 g/cm 3压漏实验:1、 地层破裂压力梯度:HPG Lm f 10008.9+=ρ KPa2、 最大允许泥浆密度:HP Lm 102max +=ρρ g/cm 3为安全,表层以下[]06.0max-=ρρm g/cm 3 技套以下[]12.0max-=ρρmg/cm 33、 最大允许关井套压:[]8.01000'max ⨯⎪⎭⎫ ⎝⎛--=gHm R a P P ρρ式中:P L -漏失压力(MPa ) PR-破裂压力(MPa )ρm-原泥浆密度(g/cm 3) H -实验井深(m )ρ'm ax-设计最大泥浆密度(g/cm 3) 10008.9mHP PL ρ+=漏10008.9HmR P P ρ+=破井控有关计算:最大允许关井套压经验公式:表层套管[Pa]=11.5%×表层套管下深(m )/10 MPa 技术套管[Pa]=18.5%×技术套管下深(m )/10 MPa地层破裂压力梯度:HPG RR 1000=KPa/m最大允许关井套压:8.000981.01000max ⨯⎪⎪⎭⎫⎝⎛-=H H G P R a 套套ρ Mpa 最大允许钻井液密度:81.9'max G R=ρ-0.06 (表层)81.9'maxGR=ρ-0.12 (技套)套管在垂直作用下的伸长量:10724854.7-⨯-=∆LmL ρ式中:ρm -钻井液密度 g/cm 3 L ∆ -自重下的伸长 m L -套管原有长度 m 套管压缩距:()ρρmL LLE L 总钢固自-⨯=∆10式中:L ∆ -下缩距 m L自-自由段套管长度 mL固-水泥封固段套管长度 mL总-套管总长 mρ钢-钢的密度 7.85g/cm 3ρm-钻井液密度 g/cm 3E -钢的弹性系数 (2.1×106kg/cm 3)泥浆有关计算公式:1、加重剂用量计算公式:()rr r r r 重加原重原加加-=-V W 式中:W 加 -所需加重剂重量 吨 V 原 -加重前的泥浆体积 米3r 原、r 重、r 加-加重前、加重后、加重材料比重 g/cm 32、泥浆循环一周时间:QT V V 60柱井-=式中:T -泥浆循环一周时间 分 V 井、V 柱 -井眼容积、钻柱体积 升 Q -泥浆泵排量 升/秒 3、井底温度计算公式:1680HT T += 式中:T 、T 0 -井底、井口循环温度 o C H -井深 米 4、配制泥浆所需粘土和水量计算:粘土量 ()rr r r r 水土水泥泥泥土-=-V W 水量r土土泥水-=W VQ 式中:W 土 -所需粘土的重量 吨 V 泥 -所需泥浆量 米3r 水、r 土、r 泥 -水、土和泥浆的比重 g/cm 3 Q 水 -所需水量 米35、降低比重所需加水量:()rrrrr水稀水稀原原水=--VQ式中:Q水-所需水量米3V原-原泥浆体积米3r原、r稀、r水-原泥浆、稀释后泥浆和水的比重g/cm3。
钻井计算小公式

32
2
23
3
4、管柱单位排替量m 3/m = 0.00007854(外径2cm-内径
2cm)
3
3
6、初始循环压力=关井立压+低泵速泵压
7、终止循环压力=(压力钻井液密度÷当前钻井液密度)×低泵速泵压
3
10、最大允许关井套压MPa =(地层破裂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g/cm 3-当前钻井液密度g/cm
3)×0.00981×11、转盘转速算:n转盘(转/分)=n柴油机转速/i柴油机至转盘的总传动比。
n柴油机转i柴油机至转盘的总传动比9、地层破裂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g/cm 3=(漏失压力MPa÷0.00981÷试验垂深m,)+试验钻井液密度g/c 计算系列
转盘转速算n转盘(转/分)
2
;f:拉杆截面积厘米2;
N泵:输入泵的最大功率马立×泵的机械效率(0.85),Q:泵的最大冲数理论排量(公升/秒)
12、 排量计算 Q=λ*S*n(2F-f)/1000*m
13、泥浆泵的允许泵压计算 P泵=7.5*N泵/Q 公斤/厘米
密度g/cm3)×0.00981×地层破裂压力试验垂深m
)+试验钻井液密度g/cm3
f:拉杆截面积厘米2;m:计算系数20;。
钻井各种计算公式

钻头水利参数计算公式:1、 钻头压降:dc QP eb 422827ρ= (MPa) 2、冲击力:VF Q j02.1ρ= (N)3、 喷射速度:dV eQ201273=(m/s)4、 钻头水功率:d c QN eb 42305.809ρ= (KW)5、比水功率:DNN b 21273井比= (W/mm 2)6、 上返速度:D DV Q221273杆井返=- (m/s)式中:ρ-钻井液密度 g/cm 3Q-排量 l/sc -流量系数,无因次,取0、95~0、98de -喷嘴当量直径 mmd d d de 2n 2221+⋯++= d n :每个喷嘴直径 mmD 井、D 杆 -井眼直径、钻杆直径 mm全角变化率计算公式:()()⎪⎭⎫ ⎝⎛∂+∂+∆=-∂-∂225sin 222b a b a b a L K abab ϕϕ 式中:a ∂ b ∂ -A 、B 两点井斜角;a ϕ b ϕ -A 、B 两点方位角套管强度校核:抗拉:安全系数 m =1、80(油层);1、60~1、80(技套) 抗拉安全系数=套管最小抗拉强度/下部套管重量 ≥1、80抗挤:安全系数:1、12510ν泥挤H P =查套管抗挤强度P c ' P c'/P挤≥1、125按双轴应力校核:Hn P ccρ10=式中:P cc -拉力为T b 时的抗拉强度(kg/cm 2) ρ -钻井液密度(g/cm 3) H -计算点深度(m) 其中:⎪⎭⎫ ⎝⎛--=T T KPP b b ccc K 223T b :套管轴向拉力(即悬挂套管重量) kg P c :无轴向拉力时套管抗挤强度 kg/cm 2K:计算系数 kg σs A K 2=A:套管截面积 mm 2 σs :套管平均屈服极限 kg/mm 2 不同套管σs 如下:J 55:45、7 N 80:63、5 P 110:87、9地层压力监测:⎪⎭⎫⎝⎛⎪⎭⎫⎝⎛=DW NT R R d m n c0671.0lg 282.3lg (d c 指数)100417.04895.8105⎪⎭⎫ ⎝⎛+⨯-=H cnddR d R cmcnp =(压力系数)式中:T –钻时 min/m N –钻盘转数 r/minW -钻压 KN D -钻头直径 mmR n -地层水密度 g/cm 3 R m -泥浆密度 g/cm 3压漏实验:1、 地层破裂压力梯度:HPG Lm f 10008.9+=ρ KPa2、 最大允许泥浆密度:HP Lm 102max +=ρρ g/cm 3为安全,表层以下[]06.0max-=ρρmg/cm 3技套以下[]12.0max-=ρρmg/cm 33、 最大允许关井套压:[]8.01000'max ⨯⎪⎭⎫ ⎝⎛--=gH m R a P P ρρ式中:P L -漏失压力(MPa) PR-破裂压力(MPa)ρm-原泥浆密度(g/cm 3) H -实验井深(m)ρ'm ax-设计最大泥浆密度(g/cm 3) 10008.9mHP P L ρ+=漏10008.9HmR P P ρ+=破井控有关计算:最大允许关井套压经验公式:表层套管[Pa]=11、5%×表层套管下深(m)/10 MPa 技术套管[Pa]=18、5%×技术套管下深(m)/10 MPa 地层破裂压力梯度:HPG RR 1000=KPa/m最大允许关井套压:8.000981.01000max ⨯⎪⎪⎭⎫⎝⎛-=H H G P R a 套套ρ Mpa 最大允许钻井液密度:81.9'max GR=ρ-0、06 (表层)81.9'maxGR=ρ-0、12 (技套)套管在垂直作用下的伸长量:10724854.7-⨯-=∆LmL ρ式中:ρm -钻井液密度 g/cm 3 L ∆ -自重下的伸长 m L -套管原有长度 m 套管压缩距:()ρρmL LLE L 总钢固自-⨯=∆10式中:L ∆ -下缩距 m L自-自由段套管长度 mL固-水泥封固段套管长度 mL总-套管总长 mρ钢-钢的密度 7、85g/cm 3ρm-钻井液密度 g/cm 3E -钢的弹性系数 (2、1×106kg/cm 3)泥浆有关计算公式:1、加重剂用量计算公式:()rr r r r 重加原重原加加-=-V W式中:W 加 -所需加重剂重量 吨 V 原 -加重前的泥浆体积 米3r 原、r重、r 加-加重前、加重后、加重材料比重 g/cm 32、泥浆循环一周时间:QT V V60柱井-=式中:T -泥浆循环一周时间 分 V 井、V 柱 -井眼容积、钻柱体积 升 Q -泥浆泵排量 升/秒 3、井底温度计算公式:1680HT T += 式中:T 、T 0 -井底、井口循环温度 o CH -井深 米 4、配制泥浆所需粘土与水量计算:粘土量 ()rr r r r 水土水泥泥泥土-=-V W 水量r土土泥水-=W VQ 式中:W 土 -所需粘土的重量 吨 V 泥 -所需泥浆量 米3r 水、r 土、r 泥 -水、土与泥浆的比重 g/cm 3 Q 水 -所需水量 米35、降低比重所需加水量: ()rr r r r 水稀水稀原原水=--V Q式中:Q 水 -所需水量 米3 V 原 -原泥浆体积 米3r 原、r 稀、r 水 -原泥浆、稀释后泥浆与水的比重 g/cm 3。
钻井计算公式

钻井计算公式(精典)1.卡点深度:e/PL=eEF/10P=K米式中:L-----卡点深度厘米e------钻杆连续提升时平均伸长26公斤5×/厘米E------钢材弹性系数=×102厘米管体截面积。
F------吨P------钻杆连续提升时平均拉力计算系数K------5K=EF/10=21F钻具被卡长度l:l=H-L米H-----转盘面以下的钻具总长式中()"=715注:K值系数5上提平"钻杆,毫米的例:某井在井深2000米时发生卡钻,井内使用钻具为壁厚1159/16厘米,求卡点深度和被卡钻具长度。
均拉力16吨,钻柱平均伸长32解:L=Ke/P11毫米的K=95759/16"钻杆的由表查出壁厚米×32/16=1914则:L=957钻具被卡长度:米L=H-L=2000-1914=86、井内泥浆量的计算22或V=DH/2V=3、总泥浆量计算Q=q+q+q+q备池管井.4、加重剂用量计算:W=rV(r-r)/r-r重原加重加原加式中:W----所需加重剂的重量,吨加r----加重前的泥浆比重,原r----加重后的泥浆比重重r---加重料的比重加3米V---加重前的泥浆体积原3,用比重为的重晶石粉加重至,需重晶石若干?例:欲将比重为的泥浆200米解:根据公式将数据代入:/吨4×200() 5.降低泥浆比重时加水量的计算)/r-rq=V(r-r水原稀原稀3所需水量米式中:q----3米V---原泥浆体积原稀释后泥浆比重r---稀)r----水的比重(淡水为1水原泥浆比重r---原150米3降至比重为,需加淡水若干?例:欲将比重的泥浆解:根据公式代入数据:31/=115米150()×6、泥浆循环一周所需时间计算泵T=V井-V柱/60Q式中:T---泥浆循环一周的时间,分升井眼容积,井V---升---V柱钻柱体积/秒升泥浆泵排量泵Q---V=井.2井备注:)V柱=(内外秒,问泥浆1000米,泵的排量为升/,使用壁厚为10毫米的??尲钻至例题:井22D-d径??尲循环一周需时若干?2升 V井=×()=36591解:升V柱=()=3275泵井-V柱/60QT= V ×=36591-3275/60=33316/1284=分7、泥浆上返速度计算22-d柱V返=泵/D井秒V式中:返—泥浆上返速度米/秒Q泵---泥浆泵排量升/D井---井径厘米d柱---钻柱外径厘米秒,问泥浆上返速度是22/厘米,钻具外径为厘米,泥浆泵排量为25升例题:某井井径为多少?22柱V解:返=泵/D井-d=×25/=米/秒8、漏失速度计算公式:时漏漏=Q/tV3小时米式中:V漏—漏失速度 /3在某段时间内的漏失量米Q漏-------漏失时间小时时t3例题:某井在30问该井在这段时间内的漏失速度是多少?分钟内共漏泥浆米时/t漏=Q漏V解:=小时=米9、泵压计算公式:2/P=ρQ MPa式中:P---泵压 g/cm3ρ---使用密度 l/sQ----3/泥浆泵排量毫米D---钻头水眼d1+d2+d3+..D=10.常用套管数据表222…√抗外挤抗拉抗内压尺寸钢级壁厚线密度mm Kg/m最大最大安全安安全全最大载载荷系数荷载荷系数系数KN MPa MPa10J55101010J55//40P11070640N8011.接头扣型尺寸:(1:内平 2:贯眼 3:正规)扣公扣小端外m扣母扣端部台肩内m正23正2323正正23正33正3343正正4353正53正规正规630正规631.贯眼220221贯眼贯眼320321贯眼420421贯眼贯眼521贯眼520贯眼贯眼620贯眼621210211内平内平88210211内平内平内平内平310311内平411410内平511内平510内平内平610611内平12.常用单位换算表长度:1英寸(in)=毫米(mm)=厘米(cm)=米(m)1英尺(ft)=12英寸(in)=毫米(mm)=厘米(cm)=米(m)1码(yd)=3英尺(ft)=毫米(mm)=厘米(cm)=米(m)1里=150丈=500米1丈=米1尺=米1寸=米面积:1亩=213.常规井身结构导开窗侧三二一序直井眼118515mm径478直管套径mm常用钻(7in)(8in) (6-1/4)(7in) (6-1/4)(61/4)(4in)铤(φ)钻常用127(5)127(5in)127(5in)127(5in)73(2-7/8in)φ杆()备注常用常用常用特殊井14.常用钻铤尺寸与钻头直径关系对照表公式:允许最小钻铤直径 = 2倍套管接箍外径 - 钻头直径有效井眼直径 =(钻头直径 +钻铤直径)÷201一般应不少于(的井眼中,应采用塔式钻铤组合,钻铤柱中最下一段钻铤(81/2in)在大于立柱)的外径应不小于这一允许最小外径,才能保证套管的顺利下入。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钻井常⽤计算公式第四节钻井常⽤计算公式⼀、井架基础的计算公式(⼀)基础⾯上的压⼒P基=式中:P基——基础⾯上的压⼒,MPa;n——动负荷系数(⼀般取1.25~1.40);Q O——天车台的负荷=天车最⼤负荷+天车重量,t;Q B——井架重量,t;(⼆)⼟地⾯上的压⼒P地=P基+W式中:P地——⼟地⾯上的压⼒,MPa;P基——基础⾯上的压⼒,MPa;W——基础重量,t(常略不计)。
(三)基础尺⼨1、顶⾯积F1=式中:F1——基础顶⾯积,cm2;B1——混凝⼟抗压强度(通常为28.1kg/cm2=0.281MPa) 2、底⾯积F2=式中:F2——基础底⾯积,cm2;B2——⼟地抗压强度,MPa;P地——⼟地⾯上的压⼒,MPa。
3、基础⾼度式中:H——基础⾼度,m;F2、F1分别为基础的底⾯积和顶⾯积,cm2;P基——基础⾯上的压⼒,MPa;B3——混凝⼟抗剪切强度(通常为3.51kg/cm2=0.351MPa)。
(⼆)混凝⼟体积配合⽐⽤料计算1、计算公式nQO+QB4PP地B2配合⽐为1∶m∶n=⽔泥∶砂⼦∶卵⽯。
根据经验公式求每1m3混凝⼟所需的各种材料如下:2、混凝⼟常⽤体积配合⽐及⽤料量,见表1-69。
表1-69 混凝⼟常⽤体积配合⽐及⽤料量混凝⼟⽤途体积配合⽐每⽴⽅⽶混凝⼟每⽴⽅⽶砂⼦每⽴⽅⽶⽯⼦每1000公⽄⽔尼⽔泥kg砂⼦m3⽯⼦m3⽔泥kg⽯⼦m3⽔泥kg砂⼦m3混凝⼟m3砂⼦m3⽯⼦m3混凝⼟m3 1.坚硬⼟壤上的井架脚,⼩基墩井架脚,基墩的上部分。
1∶2∶4335 0.45 0.90 744 2 2.22 372 0.5 1.11 1.35 2.70 2.99 2.厚⽽⼤的突出基墩。
1∶2.5∶5 276 0.46 0.91 608 2 2.20 304 0.5 1.10 1.57 3.10 3.63 3.⽀承台、浇灌坑⽳及其他。
1∶3∶6234 0.46 0.93 504 2 2.15 253 0.5 1.08 2.0 4.0 4.274.承受很⼤负荷和冲击⼒的⼩基墩。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第四节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一、井架基础的计算公式(一)基础面上的压力P 基= 式中: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n ——动负荷系数(一般取1.25~1.40);Q O ——天车台的负荷=天车最大负荷+天车重量,t ;Q B ——井架重量,t ;(二)土地面上的压力P 地=P 基+W式中: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MPa;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W ——基础重量,t (常略不计)。
(三)基础尺寸1、顶面积F 1= 式中:F 1——基础顶面积,cm2;B 1——混凝土抗压强度(通常为28.1kg/cm2=0.281MPa)2、底面积F 2= 式中:F 2——基础底面积,cm 2;B 2——土地抗压强度,MPa ;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MPa 。
3、基础高度式中:H ——基础高度,m ;F2、F1分别为基础的底面积和顶面积,cm 2;P 基——基础面上的压力,MPa ;B 3——混凝土抗剪切强度(通常为3.51kg/cm 2=0.351MPa )。
(二)混凝土体积配合比用料计算1、计算公式 nQ O +Q B 4P 基B 1P 地B 2配合比为1∶m∶n=水泥∶砂子∶卵石。
根据经验公式求每1m3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如下:2、混凝土常用体积配合比及用料量,见表1-69。
表1-69 混凝土常用体积配合比及用料量混凝土用途体积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每立方米砂子每立方米石子每1000公斤水尼水泥kg砂子m3石子m3水泥kg石子m3混凝土m3水泥kg砂子m3混凝土m3砂子m3石子m3混凝土m31.坚硬土壤上的井架脚,小基墩井架脚,基墩的上部分。
1∶2∶4335 0.45 0.90 744 2 2.22 372 0.5 1.11 1.35 2.70 2.992.厚而大的突出基墩。
1∶2.5∶5 276 0.46 0.91 608 2 2.20 304 0.5 1.10 1.57 3.10 3.633.支承台、浇灌坑穴及其他。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

钻井常用计算公式钻井是指通过井口向地下钻探求取矿石或能源的过程。
在钻井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计算来确定井身结构、钻井液性质、井斜角度等参数。
下面是一些钻井常用的计算公式:1.钻井井深计算:钻井井深是指从钻头到井口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钻井井深=米深+英尺深/3.2812.钻井液静压计算:钻井液静压是指井底处液体对井壁产生的压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钻井液静压=密度×深度×0.0523.钻进速度计算:钻进速度是指钻头在单位时间内钻井的深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钻进速度=钻井井深/钻进时间4.钻井液密度计算:钻井液密度是指钻井液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钻井液密度=钻井液重量/钻井液体积5.钻进功率计算:钻进功率是指钻头在单位时间内进行钻进所需的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钻进功率=钻头扭矩×钻头转速/10006.钻进液循环速度计算:钻进液循环速度是指钻进液在井内循环的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钻进液循环速度=钻井液泵出量/钻井液体积7.钻进液排量计算:钻进液排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井底排出的钻进液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钻进液排量=钻进液循环速度×循环时间8.钻头转动速度计算:钻头转动速度是指钻头旋转的速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9.钻杆载荷计算:钻杆载荷是指钻杆在钻井过程中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钻杆载荷=钻井液静压×斜度长度+钻井液动压×循环高度+钻头重量+钻杆摩擦力10.钻头压力计算:钻头压力是指钻头对井底的压力,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钻头压力=钻头的浮力+钻井液静压+管柱重量以上是一些钻井常用的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更准确地确定钻井过程中各种参数的数值,有助于提高钻井效率和安全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钻井液性质、井斜角度等因素对公式的适用性可能有一定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钻井常用计算公式一、井架根底的计算公式〔一〕根底面上的压力nQ+QP 基 =OB4式中: P 基——根底面上的压力,MPa;n——动负荷系数〔一般取 1.25~1.40 〕;Q O——天车台的负荷=天车最大负荷 +天车重量, t;Q B——井架重量, t;〔二〕土地面上的压力P 地=P 基+W式中: 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MPa;P 基——根底面上的压力,MPa;W ——根底重量, t〔常略不计〕。
〔三〕根底尺寸P 基1、顶面积 F1=B1式中: F1——根底顶面积, cm2;B1——混凝土抗压强度〔通常为 28.1kg/cm2=0.281MPa)P 地2、底面积 F2=B2式中: F2——根底底面积,cm2;B2——土地抗压强度,MPa ;P 地——土地面上的压力,MPa。
3、根底高度式中: H——根底高度, m;F2、 F1 分别为根底的底面积和顶面积,cm2;P 基——根底面上的压力,MPa;B3——混凝土抗剪切强度〔通常为2=0.351MPa 〕。
〔二〕混凝土体积配合比用料计算1、计算公式'.配合比为1∶ m∶ n=水泥∶砂子∶卵石。
根据经验公式求每1m3混凝土所需的各种材料如下:2、混凝土常用体积配合比及用料量,见表1-69。
表 1-69混凝土常用体积配合比及用料量每立方米混凝每立方米砂子每立方米石子每 1000 公斤水土尼混凝土体积混凝混凝混凝用途配合比水泥砂子石子水泥石子水泥砂子砂子石子土土土kg m3m3kg m3kg m3m3m3m3m3m3 1.坚硬土壤上的井架脚,小基墩井架脚,基墩的上局部。
2.厚而大的突出基墩。
3.支承台、浇灌坑穴及其他。
4.承受很大负荷和冲击力的小基墩。
5.承受负荷不大的基墩。
1∶ 2∶ 4 335 0.45 0.90 7442 1∶∶ 5 276 0.46 0.91 6082 1∶ 3∶ 6 234 0.46 0.93 5042 1∶ 1∶ 2 585 0.39 0.78 15002 1∶ 4∶ 8 180 0.48 0.96 3752二、井身质量计算公式〔一〕直井井身质量计算1、井斜角全角变化率△ L ab——测量点 a 和 b 间的井段长度,m;α——测量点 a 点处的井斜角,°;aαb——测量点b 点处的井斜角,°;△ Φab——测量点 a 和 b 之间的方位差,△ Φab=Φb-Φa,°。
2、井底水平位移式中: S Z——井底水平位移,m;N O——井口 N 座标值, m;N n——实际井底N 座标值, m;E O——井口 E 座标值, m;E n——实际井底 E 座标值, m。
3、最大井斜角根据井深井斜测量数据获取或井斜测井资料获得。
4、平均井径扩大系数式中: C p——平均井径扩大系数,无因次量D 实——实际平均井径,mm ;D b——钻头名义直径,mm 。
5、最大井径扩大系数式中: C max——最大井径扩大系数,无因次量;D max——实际最大井径,mm;D b——钻头名义直径,mm 。
〔二〕定向井井身质量计算1、井斜全角变化率计算公式同〔一〕2、定向井井底水平偏差距式中: S s——定向井井底水平偏差距,m;N d——设计井底座标,m;N n——实际井底的N 座标, m;E d——设计井底座标,m;E n——实际井底的 E 座标, m。
3、定向井井底垂直偏差距△H=H-H n式中:△H ——定向井井底垂直偏差距,m;H——设计垂直井深,m;H n——实际垂直井深,m。
4、定向井实际井底与设计井底的空间距离式中: R——定向井实际井底与设计井底的空间距离,m;△ H——实际井底与设计井底的垂直距离,m;S s——实际井底与设计井底的水平偏差距,m。
5、平均井径扩大系数计算同〔一〕4。
6、最大井径扩大系数计算同〔一〕5。
三、喷射钻井水力参数计算公式〔一〕钻井泵额定水功率P pr=p r×Q r式中: P pr——钻井泵额定水功率,kw ;p r——钻井泵额定泵压,MPa;Q r——钻井泵额定流量,L/s 。
〔二〕钻井泵实发水功率P p=p s×Q式中: P p——钻井泵实发水功率,kw ;p s——钻井泵工作泵压,MPa;Q——钻井泵工作流量,L/s 。
〔三〕钻井泵水功率分配关系P p=P b+△ P cr式中: P p——钻井泵实发水功率,kw;P b——钻头〔喷咀〕水功率,kw ;△P cr——循环系统损耗水功率,kw 。
〔四〕钻井泵压力分配关系p s=△ p b+△ p g+△ p cs式中: p s——钻井泵实发泵压,MPa;△p b——钻头喷咀压降, MPa ;△p g——地面管汇压力损耗, MPa;△p cs——循环系统压力损耗, MPa。
△p cs=△ p pi+△p ci+△ p pa+△ p ca+△ p g△p pi、△ p pa分别为钻杆内外循环压力损耗,MPa;△p ci、△ p ca分别为钻铤内外循环压力损耗,MPa。
〔五〕钻头〔喷咀〕压力降△p b=k b×Q2式中 :△ p b——钻头〔喷咀〕压力降,MPa;Q——钻井液流量, L/s;k b——钻头〔喷咀〕压降系数,无因次量。
式中:ρ——钻井液密度,g/cm3;dA J——喷咀截面积, mm 2。
式中:ρ——钻井液密度,g/cm3;dQ——钻井液流量, L/s;P s——钻井泵实发泵压,MPa ;△ p cs——循环系统压力损耗,MPa。
〔六〕地面管汇压力损耗△p g=k g×Q式中:△ p g——地面管汇压力损耗,MPa;Q——流量, L/s;k g——地面管汇压力损耗系数;k g=3.767 ×10-4;×ρd×μpvμ, mpa·s;pv (塑性粘度)=θ600-θ300、θ分别为旋转粘度计 600r/min 、 300r/min的读数,无因次量。
θ600300〔七〕管内循环压力损耗1、钻杆内式中:△ p pi——钻杆内循环压力损耗,MPa;k pi——钻杆内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L P——钻杆长度, m;Q——流量, L/s;ρd——钻井液密度,g/cm3;μ ——塑性粘度, mpa·s;pvd pi——钻杆内径, mm。
2、钻铤内式中:△ p ci——钻铤内循环压力损耗,MPa;k ci——钻铤内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L C——钻铤长度, m;Q——流量, L/s;ρ——钻井液密度,g/cm3;dμpv——塑性粘度,mpa·sd ci——钻铤内径, mm。
〔八〕管外循环压力损耗1、钻杆外式中:△ p pa——钻杆外循环压力损耗,MPa;k pa——钻杆外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L P——钻杆长度, m;Q——流量, L/s;ρ——钻井液密度,g/cm3;dμpv——塑性粘度,mpa·s;d h——井眼直径, mm ;d p——钻杆外径, mm 。
2、钻铤外式中:△ p ca——钻铤外循环压力损耗,MPa;k ca——钻铤外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L C——钻铤长度, m;Q——流量, L/s;ρ——钻井液密度,g/cm3;dμpv——塑性粘度,mpa·s;d h——井眼直径, mm ;d c——钻铤外径, mm。
〔九〕钻头〔喷咀〕水功率p b=△ p b×Q式中: p b——钻头〔喷咀〕水功率,kw ;△ p b——钻头〔喷咀〕压力降,MPa;Q——流量, L/s。
〔十〕射流喷射速度式中: V J——射流喷射速度,m/s;Q——流量, L/s;'.A J——喷咀截面积, mm 2。
〔十一〕射流冲击力F =ρ×υ×QJ d J式中: F J——射流冲击力,N;ρ——钻井液密度,g/cm3 ;dυJ——射流喷射速度,m/s;Q——流量, L/s。
〔十二〕钻头单位面积水功率〔比水功率〕式中: P bs——钻头单位面积水功率〔比水功率〕,W/mm2;p b——钻头水功率,kw ;A b——井底面积〔即钻头面积〕,mm2;d b——钻头直径, mm 。
〔十三〕钻井泵功率利用率式中:——钻井泵功率利用率,无因次量;Pb——钻头水功率,kw ;P p——钻井泵实发水功率,kw 。
〔十四〕钻井液环空返速式中:υ——钻井液环空返速,m/s;aQ——流量, L/s;d h——井眼直径, mm;d p——钻杆外径, mm 。
〔十五〕环空临界流速'.1、宾汉流体式中:υ ——环空临界流速,m/s;crμpv——塑性粘度,mPa·s;τ ——屈服值〔动切力〕, Pa;ypτyp=0.479(2θ 300-θ 600);ρ——钻井液密度,g/cm3 ;dd h——井眼直径, mm ;d p——钻杆外径, mm ;R e——雷诺数,无因次量;υ——钻井液上返速度,m/s;a假设υ或 R e≥2100为紊流。
a≥υcrυ<υ或 R < 2100 为层流。
acr e2、幂律流体式中:υ ——环空临界流速,m/s;crn——钻井液流型指数,无因次量;K ——钻井液稠度系数,Pa·sn;ρ——钻井液密度,g/cm3;dd h——井眼直径, mm ;d p——钻杆外径, mm;Z——钻井液流态指示值,无因次量;'.υ——钻井液环空上返速度,m/s;a假设υ≥υ或 Z≥800为紊数;a crυ<υ 或 Z< 800 为层流。
a cr〔十六〕岩屑滑落速度式中:υ——岩屑滑落速度,m/s;sd rc——岩屑直径, mm;ρ ——岩屑密度, g/cm3 (一般取3);rcρd——钻井液密度,g/cm3 ;μf——视粘度, mPa·s。
〔十七〕环空净化能力式中: L c——环空净化能力,无因次量;υs——岩屑滑落速度,m/s;υ——钻井液环空上返速度,m/s。
a〔十八〕临界井深〔选择宾汉流体〕1、最大钻头水功率工作方式式中: D cr——临界井深, m;p r——钻井泵额定泵压,MPa;k g——地面管汇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k c——钻铤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L c——钻铤长度, m;Q——流量, L/s;k p——钻杆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2、最大冲击力工作方式'.式中: D cr——临界井深, m;p r——钻井泵额定泵压,MPa;k g——地面管汇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k c——钻铤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L c——钻铤长度, m;Q——流量, L/s;k p——钻杆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
〔十九〕最优流量〔选择宾汉流体〕1、最大钻头水功率工作方式式中: Q opt——最优流量, L/s;p r——钻井泵额定泵压,MPa;k g——地面管汇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k p——钻杆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L p——钻杆长度, m;k c——钻铤循环压力损耗系数,无因次量;L c——钻铤长度,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