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自主学习方案练习.doc
《敬业与乐业》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配答案

敬业与乐业爱迪生曾经说过:人生是短暂的。
对这短暂的人生,我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工作。
那么,亲爱的同学,你思考过人生与事业的关系吗?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认为,应该“敬业”、“乐业”,并深信这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阅读此文,相信你的心中会对这个严肃的话题有了新的认识。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3.掌握议论文基本的论证方法:“举例子”和“讲道理”4.演讲和口语特色的体会。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人生基于事业才有价值,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事业的态度。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
近代学者梁启超关于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见解,听听他的宏论,可以激发我们深入地思考。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厌恶.(wù) 禅.(chán)师佝偻..(ɡōulóu) 咽.(yàn)气骈.(pián)进哭丧.(sāng)着脸佛.(fó)门强聒.(guō)不舍2.词语解释。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
断:截取。
章:篇章。
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不及义:说不到正经事上。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叨,没完没了。
3.经典词句积累。
(1)安其居,乐其业。
(2)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4)主一无适便是敬。
(5)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6)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7)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 敬业与乐业》自主同步训练

训练目标:1、巩固基础知识:字词句。
2、深刻把握句子含义。
3、结合议论文体知识熟练进行课内阅读。
训练重点:目标1、2训练难点:目标3学生自主完成训练题:同步训练(一)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解释。
(1)心无旁骛()________(2)痀偻丈人承蜩()________(3)强聒不舍()________(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2.给加粗字注音。
旁骛()佝偻()解剖()扯直()3.根据注音写字。
亵dú() pián进()教huì() jiǎn择()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敬业乐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章取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理至易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强聒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一句中“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各种职业,其工作条件差别很大,对于艰苦的职业怎样才能做到乐业?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敬业与乐业》文中作者说“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一、敬业的意义与重要性(800字)
1. 什么是敬业?
2. 敬业的意义是什么?
3. 敬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敬业精神的培养(800字)
1. 如何培养对工作的敬业精神?
2. 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3. 如何培养工作的认真细致态度?
三、乐业的意义与重要性(800字)
1. 什么是乐业?
2. 乐业的意义是什么?
3. 乐业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乐业的实践与方法(800字)
1. 如何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
2. 如何克服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
3. 如何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
五、敬业与乐业的关系(800字)
1. 敬业与乐业有何不同之处?
2. 敬业和乐业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3. 如何在工作中同时兼具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和精神?
六、如何将敬业与乐业融入个人发展与职业规划(800字)
1. 如何在个人发展中注重敬业与乐业的培养?
2. 如何将敬业与乐业的态度融入职业规划中?
3. 如何在工作中实践敬业与乐业的理念并取得成功?
以上是关于敬业与乐业的练习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
考和回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敬业与乐业的理念。
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发展个人职业规划。
第六课 敬业与乐业 导学案(答案)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答案一、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全词,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旁骛.(wù)强聒.不舍(guō)亵渎.(dú)蛀.( zhù )2.解释下列词语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轻慢、不敬。
征引:引用骈进:一同前进。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
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行相顾:言行一致。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强聒,过分啰嗦。
不舍,不停。
佝偻:鸡胸驼背。
3.请通读课文,归纳每一段的段意。
答案示例:第1段,对题目作简单解释,然后提出中心论点。
第2段强调“有业”是“敬业”和“乐业”的基础。
第3段,从反面论述,说明无业的害处。
第4段,从正面论述,说明有业的重要。
第5段,作者具体论述有业之必要。
第6段,开门见山提出分论点“要敬业”。
第7段,以设问方式把“要敬业”的论述引向深入。
第8段,论述“要乐业”。
第9段,归结全文。
4.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答案示例: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式。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2—8):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有业:做人之本;敬业:主一无适便是敬;乐业:生活的最高境界)。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二、合作探究5. 重点分析课文第二部分,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证“有业”和“敬业”的重要性的?答案示例:论证“有业”时,(2—5自然段)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论证“敬业”时,(6—7自然段)先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说明“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接着,以“为什么该敬呢”和“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得圆满呢”设问,分别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与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出发,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和“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的道理。
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优秀4篇)

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优秀4篇)《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篇一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及经典语句和格言。
2、理清本文的结构,理解本文的主题。
3、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对课文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1、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正领悟。
2、演讲与口语特色的体会。
教学方法:读议展点练第一课时资料补充: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同时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②思维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自主学习:一、问题导学:1、走近梁启超(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
2、找出文中生字,通过查字典,能说出生字的音形,找出文中你认为比较重要的词语,查出意思,背给同学听。
3、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语中的经典词句,结合文下注释,弄懂它们的意思。
4、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论点是什么?5、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6、本文在论证论点时,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举例说明。
7、讨论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
条理清晰,纲举目张。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段):第二部分(第段):第三部分(第段):二、自学检测:(一)填空:1、《敬业与乐业》选自,作者,中国近代派代表人物,与其师一起领导了著名的“。
2、这是一篇,一开始,梁启超就引用国人熟悉的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中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的论点,围绕论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接下来,分别谈论了、的重要性;最后,又用和总结全文旨意。
(二)、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旁骛拣择衔着承蜩佝偻亵渎强聒不舍粘蝉层累(三)、解释下列词语①断章取义:②不二法门:③安居乐业:④强聒不舍:《敬业与乐业》同步练习篇二学习目标:1、反复阅读课文,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及答案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部分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教诲(huì ) 羡慕(mù)百行业为先(háng) 行伍(xíng)B、佝偻(gǒu) 强聒(guō)不舍禅师(chán) 禅让(shàn)C、骈进(bìng) 亵渎(xiè)佛(fó)门仿佛(fú)D、承蜩(tiáo) 旁鹜(wù)层累(lěi) 长篇累牍(lěi)1、D A行伍(háng) B佝偻(gōu) 骈进(pián)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拣择披沙拣金旁骛趋之若鹜B、教诲风雨如晦发奋发愤忘食C、执笔明火执仗直接直接了当D、烦闷要言不烦曲折委曲求全2、C 直接了当——直截了当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班干部严于律己,班上同学才会自觉自律;班干部勤学上进,班上同学自会不甘人后。
如此上行下效,班风才会逐步好转。
B、他一段时间里只能办一件事情。
一心不能二用,是他做学问的不二法门。
C、碰巧他这位老贤甥听话也只听了一半,竟是断章取义,听了老舅母临终的说话,以为是老舅母保举他堂舅爷接他的手,所以才会夸奖他能干。
D、他敬业乐群、不耻下问,同学们都喜欢和他交往。
3、A “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做,多用于贬义。
“不二法门”比喻独一无二的途径或方法。
“断章取义”指引用他人文章或谈话,只截取其中一段的意思,而不顾全文和原意。
“敬业乐群”指专心学业,乐与同学朋友一起讨论切磋。
4、以下对文章阐述错误的一项是( )A、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B、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纲举目张: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提出了论题,总起全篇;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逐层深入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末尾总结全篇。
第五课--敬业与乐业1,2,3课时

《敬业与乐业》导学案NO. 编写人李小斌审核答案:(二)解释下列词语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对很融洽。
2、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3、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
断:截取。
章:篇章。
4、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5、言不及义:说不上正经事上。
6、亵渎:轻慢,不敬。
7、强聒不舍:唠叨没完没了。
1、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2、议论文三要素及其定义:论点:作者所持的见解(需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于证明论点的材料(用什么证明)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怎样证明)3、论点(1)对论点的阐述:就是作者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是完整的陈述性判断句。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2)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①文题②开篇③中间④结尾注意: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论据1、分类:事实论据、道理论据2、事实论据:(1)包括:有代表性确凿的事例,史实,统计数据;(2)类型:概括或具体3、道理论据:(1)包括:经过实践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公认事理5、论证(1)论证方式: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①立论是以充足的论据正面证明作者自己论点正确的论证方式;②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
立论和驳论都是一种证明,无非一个是从正面证明其正确,而另一个是从反面证明其错误。
它们可以使用基本相同的论证方法。
(2)论证方法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九年级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九年级敬业与乐业练习题敬业与乐业是九年级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和思考的重要话题。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主题,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练习题。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敬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敬业是对工作的一种敬畏和尊重B 敬业意味着全身心投入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C 敬业就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需要创新和进取D 敬业是一种职业精神,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2、以下哪句话最能体现“乐业”的精神()A 工作好累,真想休息B 虽然工作辛苦,但我乐在其中C 这份工作工资高,所以我愿意做D 工作只是为了谋生,没什么乐趣可言3、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强调了()A 学习知识的重要性B 对学习的兴趣比了解知识更重要C 快乐学习的重要性D 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二、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敬业与乐业的关系。
敬业是乐业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对自己的工作怀着敬畏之心,认真负责,全身心地投入,才有可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实现乐业。
乐业则是敬业的升华和延伸。
当一个人从工作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时,他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从而更加敬业。
敬业与乐业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个人在职业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成就。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在学习中做到敬业与乐业。
在学习中做到敬业,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然后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其次,要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在学习时排除干扰,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做作业、复习等。
再者,要有责任心,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负责,遇到问题不逃避,努力解决。
要做到乐业,就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可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学习的内容,发现其中的乐趣和价值。
比如,通过解决一道难题获得成就感,通过阅读一本好书开阔视野,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同时,要学会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的奖励,当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或者取得一定进步时,给自己一些喜欢的奖励,增加学习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业与乐业》自主学习方案练习-
《敬业与乐业》自主学习方案ﻭ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演讲。
读过课文的同学想必一定能感受到大师的博学、幽默与平易吧,同时也一定会为他的演讲所折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语言通俗严密。
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师,与大师对话吧。
ﻭ
一、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扫障碍ﻭ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亵()渎心无旁wù ( ) 强guō ( ) 不舍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语境义
(1)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将
(2)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二)再读课文明内容ﻭ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为劳动而生活”中“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
义?
(2)“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这句话中包含怎样的苦乐观?ﻭ
3、讨论并交流:作者说:“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分有没有矛盾?
二、分析揣摩ﻭ
(一)跳读课文理结构
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ﻭ
主体部分别论述了和的重要。
末段总结全文,简言之,敬业就是“”,ﻭ
乐业就是“ ”,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可见全文的总体结构是式。
通过几个词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主体部分采用了结构,这几个词语分别是、、。
(二)、研读课文知写法
课文是怎样论述敬业的?试找出表明论述层次的语句,并说出主要的论证方法。
三、探究质疑ﻭ
细读课文品语言
1、从讲演词的角度分析下面两段话,你认为哪一段表达效果更好些?为什么?ﻭ
A 、这件事分明不能不作,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又不能逃过。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是专门替自己开玩笑。
B、这件事分明不能不作,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又不能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替自己开玩笑吗?
2、议论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概括、严密,本文除这些特点外,还有什么突出的特点?ﻭ
四、读写结合
1、这篇讲演词,作者引用了不少名言警句,自己也提炼了一些警句,使语言表达简练而精辟,试找出并积累几条你认为论述敬业与乐业最精彩的警句。
ﻭ
2、课文论述为什么要敬业时,举大总统和拉黄包车这两件事论证;论述怎样做到敬业时,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设一个共和国、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这样以两种差距悬殊的职业作比,对比鲜明,说服力强。
试仿照这种举例论证的方法,为课文第三、第四段再写一组类似的论据。
ﻭ
3、作者自幼聪颖过人,八岁就能写出千字以上的文章,你有兴趣就“好学与乐学”发表自己的高见与同学交流吗?
五、延伸拓展ﻭ
1、上网了解梁启超的生平等,进入梁公纪念馆,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祭奠梁公。
ﻭ
2、新时期各行各业爱岗敬业的人层出不穷,请搜集一个感人的故事与大家
分享。
ﻭ
3、就你校师生敬业乐业现状作调研(个别采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并写出
调查报告。
ﻭ
4、将课文与《最苦与最乐》、《享受工作》作比较阅读。
ﻭ
答案:一、(一)1、xiè骛聒2、(1)唯一途径(2)合计、盘算(二)1、这篇讲演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2 、(1)“为劳动而生活”,就是为劳作也就是为职业而生活。
人类既然不是“消化面包的机器”,那“消化面包”就是为了更好地劳动。
(2)一是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二是劳苦中也有快乐,三是从劳苦中找到快乐,四是劳苦中的快乐才是真快乐。
3、没有矛盾。
前者是就劳动价值同等和职业神圣的角度说的;后者是从人的才能和工作性质不同对社会的贡献也就有所不同角度说的。
作者认为凡是职业都是神圣的、可敬的。
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劳动价值相等,“并没有高下”。
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二、(一)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敬业乐业责任心趣味总分总总分主眼第一ﻭ
第二(二)先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再论述为什么要敬业,最后论述怎样敬业。
文中体现论述层次的语句:“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主要论证方法: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三、1、B句表达效果好。
A句“不愿意做又不能逃过”是一般陈述句,B句改成设问“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不但能吸引听众,启发思考,而且使语言表达生动活泼,更加有力。
A句“这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也是一般陈述句,B句改成否定反问,表达了强烈的肯定意思,语气活泼而有变化,感染力比A句强。
2、语言表达通俗浅显,让听众容易理解。
全篇讲演
多用简明的短句,很少用长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一听就懂;引用古代语句时,如果文字较深,就用语体文加以解释,很自然地化深为浅。
ﻭ
ﻭﻭ
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