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亡羊》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6.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0分)咳路亡羊杨于之邻人亡

6.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0分)咳路亡羊杨于之邻人亡

6.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0分)咳路亡羊杨于
之邻人亡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1)解释下面加粗的“之”字。

①杨子之邻人亡羊之:________。

②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________。

(2)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3)翻译。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解析:
(1)①、②均为结构助词的;
(2)杨子,邻人;
(3)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
以就回来了。

;
(4)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入歧途)。

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文言文诗歌小练之五答案

文言文诗歌小练之五答案

文言文诗歌小练之五答案5、【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5、译文:杨子的邻居丢了一只羊,于是带着他的人,又请杨子的儿子一起去追赶羊。

杨子说:“哈哈,掉了一只羊罢了,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找寻呢?邻人说:“有许多分岔的道路。

”不久,他们回来了。

杨子问:“找到羊了吗?”邻人回答道:“逃跑了。

”杨子说:“怎么会逃跑了呢?”邻居回答道:“分岔路上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羊逃到哪一条路上去了。

所以就回来了。

”【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8分)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西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1)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2分)(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

“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3分)(2)“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

“山又绿”写出了雨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3分)(3)不好。

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

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

好。

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而按照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歧路亡羊阅读及答案

歧路亡羊阅读及答案

《歧路亡羊》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列子·说符》) 【注释】1.杨子:对杨朱的尊称。

杨朱,战国时哲学家。

2.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3.亡:丢失。

4.既……又……: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既:不久5.率:率领,带领。

6.党:旧时指亲族,现指:朋友,有交情的人。

7.竖:僮仆(童仆)8.歧:岔路,小道。

9.奚:(疑问代词)怎么。

这里指为什么。

10.(吾不知所)之:到……去。

11.所以:表示原因的虚词。

12.反:通“返”,返回,回来,返还。

13.戚然:忧伤的样子。

然:……的样子。

14.移时:多时,一段时间。

15.竟日:终日,整天。

16.既:已经。

17. 损:减少。

18.众:众多。

19.奚:哪里。

20.焉:语气词。

21.怪:对感到奇怪。

22.既反:已经回去。

23.命:教导,告知。

24.获:找到,得到。

【翻译】杨朱邻居的羊跑了,于是率领与他(邻居)有交情的人,还请杨朱的小僮一起追赶。

杨朱说:“呵!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岔路很多。

”不久回来了,杨朱问:“找到羊了吗?”邻居说:“弄丢了。

”杨子问:“怎么会逃跑呢?”邻居说:“岔路之中还有岔路,我不知道我该到哪里去了,所以就返回了。

”杨朱(听了邻居说的这番话)脸色变得很忧伤,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

杨子的门徒都觉得有点奇怪,因此不解地问:“羊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这样闷闷不乐不说话,究竟是为什么呢?”杨子不回答,他的门徒也不知道他要教导什么。

【习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亡一羊何追者之众亡:丢失B.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反:同“返”,返回C.既反,问:“获羊乎?”既:既然D.杨子戚然变容戚然:忧伤的样子【解析】C已经。

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

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

文言文《歧路亡羊》阅读理解
关于文言文《歧路亡羊》原文供大家理解和阅读,歧路亡羊阅读答案仅供同学们在做完练习之后对比参照以分析自己存在的漏洞和不足!
杨子之领人亡羊。

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领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说说下列各句中“之”字的`含义、用法有何不同:
1杨子之领人亡羊——
2吾不知所之——
3奚亡之——
4何追者之众——
2、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3翻译句子:
歧路之中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
4、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歧路亡羊阅读答案:
1解释下面“之”字
杨子之邻人亡羊————的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后面的那个“之”————羊
2补出句子中的省略成分
既反,杨子问:“获羊乎?”邻人曰:“亡之矣。

3翻译句子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岔路里面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在哪条路上,所以就回来了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客观事物错综复杂,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如果毫无主见,见到岔路就想另走,那就会歧路亡羊寓言所告诫的那样,到头来是会一无所获。

“歧路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或用心不专而迷失本性、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无所成,后果严重。

注:歧路亡羊和其阅读答案,希望能够促进同学们的文言文学习和增强文言知识的理解!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歧路亡羊文言文答案

歧路亡羊文言文答案

歧路亡羊文言文答案【篇一歧路亡羊阅读答案】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把握其重点中心内容。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歧路亡羊阅读答案,同学们动手完成下。

如果想快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还需要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哦。

祝大家学习进步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26、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1)杨子之邻人亡羊之()(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27、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28、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26、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羊(每个1分,共2分)27、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2分)28、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

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2分)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歧路亡羊阅读答案,仅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旨在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歧路亡羊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有所启发和收获。

【篇二歧路亡羊(6分)阅读答案】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26、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1)杨子之邻人亡羊之()(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27、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28、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参考答案26、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羊(每个1分,共2分)27、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2分)28、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

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2分)歧路亡羊(2003年常德)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子追之。

《歧路亡羊(6分)》阅读答案

《歧路亡羊(6分)》阅读答案
()
27、翻译(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
28、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参考
答案:
26、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羊(每个1分,共2分)
27、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2分)
28、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
2.解释下面的之字。
①杨子之邻人亡羊()②又请杨子之子追之()
③何追者之众()④亡之矣()
⑤xx亡之()⑥吾不知所之()
3.①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通(),意思是()。
②找出本文中的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
4.补出省略的成分。
既反,( )问:
获羊乎?( )曰:
亡之矣。
5。翻译。(2分)
5.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6.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或:
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
xx)追之。xx曰:
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
多歧路。既反,问:
获羊乎?曰:
亡之矣。曰:
xx亡之?曰: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
26、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
2)又请xx之竖追之之:
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2分)歧路亡羊(2003年常德)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子追之。杨子曰:
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
多歧路。既反,问:
获羊乎?曰:

歧路亡羊文言文阅读答案【通用6篇】

歧路亡羊文言文阅读答案【通用6篇】

歧路亡羊文言文阅读答案【通用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歧路亡羊文言文阅读答案【通用6篇】阅读短文《歧路亡羊》,回答后面练习题。

【2019-2020】歧路亡羊.......阅读附答案-范文word版 (1页)

【2019-2020】歧路亡羊.......阅读附答案-范文word版 (1页)

【2019-2020】歧路亡羊.......阅读附答案-范文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歧路亡羊.......阅读附答案
10分)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
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
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 (《列子·说符》)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之”字。

(2分)
A、杨子之邻人亡羊之:
B、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
【小题2】.补出省略成分。

(2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小题3】.翻译。

(3分)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
【小题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答案
【小题1】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羊
【小题1】杨子邻人
【小题1】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

【小题1】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文言文《歧路亡羊》原文供大家理解和阅读,歧路亡羊阅读答案仅供同学们在做完练习之后对比参照以分析自己存在的漏洞和不足!
杨子之领人亡羊。

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领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说说下列各句中“之”字的含义、用法有何不同:
(1)杨子之领人亡羊——
(2)吾不知所之——
(3)奚亡之——
(4)何追者之众——
2、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3翻译句子:
歧路之中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
4、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歧路亡羊阅读答案:
1)解释下面“之”字
杨子之邻人亡羊————的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后面的那个“之”)————羊
(2)补出句子中的省略成分
既反,(杨子)问:“获羊乎?”(邻人)曰:“亡之矣。

(3)翻译句子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岔路里面还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在哪条路上,所以就回来了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客观事物错综复杂,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如果毫无主见,见到岔路就想另走,那就会歧路亡羊寓言所告诫的那样,到头来是会一无所获。

“歧路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或用心不专而迷失本性、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无所成,后果严重。

注:歧路亡羊和其阅读答案,希望能够促进同学们的文言文学习和增强文言知识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