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章末测试题(带解析)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章末测试题(带解析)

相互作用章末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只有与地球直接接触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B. 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位置在几何中心C. 滑动摩擦力一定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D. 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2.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B. C. D.3.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目的是A. 增大过桥车辆受的摩擦力B. 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C. 增大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上的分力D. 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4.一根轻绳一端系小球P,另一端系于光滑墙壁上的O点,在墙壁和小球P之间夹有一矩形物块Q,如图所示,在小球P、物块Q均处于静止状态的情况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物块Q可能受3个力B. 小球P一定受4个力C. 若O点下移,物块Q受到的静摩擦力将增大D. 若O点上移,绳子的拉力将变大5.如图所示,物块m静止于一斜面上,斜面固定。

若将斜面的倾角稍微增大些,物块m仍静止在斜面上,则A. 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变小B. 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变大C. 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变大D. 物块所受的合外力变大6.如图所示,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与B的质量的比值为A. B. C. D.7.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测力计固定在直立的墙壁上。

用F向左拉动B,使它以速度v匀速运动,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A受静摩擦力作用B. 地面受静摩擦力作用C. 若木板以2 v的速度运动,木板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TD. 若2F的力作用在木板上,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8.物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用大小相等的力F,按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物体对水平面压力最大的是A. B. C. D.9.如图所示,在斜面上等高处,静止着两个相同的质量为m的物块A和B,两物块之间连接着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斜面的倾角为,两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为g,则弹簧的最大伸长量是A. B.C. D.10.如图所示,图中的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它受到弹力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甲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A与B间存在弹力B. 图乙中,两光滑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分别为、,A对两斜面均有压力的作用C. 图丙中,地面光滑且水平,A与竖直墙壁有力的作用D. 图丁中,A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11.如图所示,两梯形木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之间的接触面倾斜连接A与天花板之间的细绳沿竖直方向。

(新)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新)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1.(多选)在力的分解中,唯一解的条件是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2.(单选)原长为10 cm的轻质弹簧被竖直悬挂,当其下端挂上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12 cm,换上一个质量为l0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g=10m/s2)A.4 cmB.8 cmC.14 cmD.16 cm3.(单选)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大小为10N,另一个大小为2N,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A.2 NB.8 NC.10 ND.12 N4.(单选)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5.(单选)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这两个物体之间一定相互接触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D.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作用6.(单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是_光滑小球,悬挂在竖直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所有的接触画均光滑且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对A 有弹力,且弹力方向水平向左B .D 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C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B 的重力D .A 、B 物体对C 在竖直向上没有弹力7.(单选)如图所示,汽车B 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1v 向右运动,车上的货物A 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2v 向右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 .若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若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D .若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8.(单选)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B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C .弹力增大则摩擦力一定增大D .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9.(多选)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B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竖直向下C .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重力D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10.(单选)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A 、B 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C 、D 分别是两轮边缘与皮带接触的点(为清楚起见 ,图中将两轮与皮带画得略微分开,而实际上皮带与两轮是紧密接触的).当O1顺时针启动时,若皮带与两轮不打滑,则A 、B 、C 、D 各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A.向上,向下,向下,向上B.向下,向上,向上,向下C.向上,向上,向下,向下D.向下,向下,向上,向上11.(单选)如图所示,静止的弹簧测力计受到大小都为40N的F1,F2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 B.40NC.80N D.无法确定12.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3N、GB=4N,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2N,则绳子的拉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A.1N、6N B.5N、6NC.1N、2N D.5N、2N13.如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球重为G,球静止时在图中A位置.现用力将小球竖直向下移动x至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N14.重14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用30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章末测试题含答案
B.必定是ob
C.必定是oc
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
2.如图所示,有一薄板状物体,先在A点将其悬挂起来,静止时通过A点画一条竖直线AB;再选另一处D点将其悬挂起来,静止时过D点画一条竖直线DE,AB和DE的交点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薄板所受重力就是悬绳的拉力
B.薄板上只有C点受到重力作用
A.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B.物体A对地面的摩擦力增大
C.物体B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
D.物体B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
二、实验题
1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做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B和OC为细绳。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实验前对弹簧测力计不需要进行调零
B.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
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
7.两个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它们的一端固定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P、Q上,当物体平衡时弹簧k2处于原长,若把物体的质量换为3m,物体大小不变,两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再次平衡时,物体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下降的距离x为( )
A. B.
C. D.
8.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C水平,则弹簧A、B、C的伸长量之比为( )
A.3:4:4B.4:3:2
C.2: :1D.4: :2
9.如图所示,把光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图中物体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乙图中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丙图中小球挂在光滑竖直墙壁上。

高一物理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 含答案)

高一物理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一固定的细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15°,一个质量忽略不计的小轻环C套在直杆上,一根轻质细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直杆上的A、B两点,细线依次穿过小环甲、小轻环C和小环乙,且小环甲和小环乙分居在小轻环C的两侧.调节A、B间细线的长度,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β=45°.不计一切摩擦.设小环甲的质量为m1,小环乙的质量为m2,则m1∶m2等于( )A.tan 15°B.tan 30°C.tan 60°D.tan 7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小球C为轻环,重力不计,受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杆垂直,C环与乙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0,C环与甲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A点与甲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乙环与B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0,根据平衡条件,对甲环:,对乙环有:,得,故选C.【名师点睛】小球C为轻环,受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杆垂直,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得到A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然后分别对甲环和乙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力的合成和分解列式求解.考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弹力.2.如图,A、B是两根竖直立在地上的木杆,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两杆上不等高的P、Q 两点,C为一质量不计的光滑滑轮,滑轮下挂一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Q点缓慢上移,细绳中的弹力不变B.将P点缓慢上移,细绳中的弹力变小C.减小两木杆之间的距离,细绳中的弹力变大D.增大两木杆之间的距离,细绳中的弹力不变【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设滑轮所受绳子拉力为T ,到左边木杆距离为x 1,到右边木杆距离为x 2,左侧细绳长度为L 1,右侧细绳长度为L 2,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物体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可知sin sin T T αθ=cos cos T T mg αθ+=解得αθ=,2cos mg T α=设两木杆之间的距离为d ,绳的总长为L ,由几何关系有 11sin L x α=22sin L x θ=由于αθ=,两式相加可得1212()sin L L x x α+=+可解得 sin d Lα= AB .上下移动P 或者Q ,因为两杆的宽度d 不变,绳子的长度L 也不变,故有α角度不变,由上面的分析2cos mg T α= 可知细绳中的弹力不变,故A 正确,B 错误; C .减小两木杆之间的距离,即d 变小,由sin d L α=可知,两侧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α减小,由2cos mg T α=可知,α减小,cos α增大,则细绳中弹力减小,故C 错误; D .同理,增大两木杆之间的距离,即d 变大,α增大,cos α减小,则细绳中弹力增大,故D 错误。

高中物理 必修一 第三章 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 必修一 第三章 习题(含答案)

练习3.1-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课堂测验一、多项选择题(共10题,题分合计10分)1.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B.物体的重心位置有可能变化C.把一物抬到高处,其重心在空间的位置也升高了D.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跃过横杆时,其重心在身体之外2.关于重力的大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悬挂在竖直绳子上的物体,绳子对它的拉力一定等于其重力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一定等于其重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它的运动状态无关D.向上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小于向下运动的物体所受重力3.一个重10N的石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受到10N的压力,对压力的理解正确的是A.这压力就是重力B.这压力的平衡力是重力C.这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D.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在下落过程中受重力的作用B.只有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球心D.水面上的物体虽受浮力作用,但重力将不变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所受重力都不相等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将物体放到绕地球旋转的人造卫星中,物体仍受重力的作用D. 只有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任何物体都可以用悬挂法确定其重心位置C.将物体悬挂起来平衡时重心必在悬挂点的正下方D.在任何地点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等于9.8N7.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C.将物体悬挂起来平衡时重心必在悬挂点的正下方D. 任何地点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等于9.8N8.关于重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B.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一点,C.物体悬挂起来平衡时重心必在悬挂点的正下方D.任何地点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都等于9.8N9.用弹簧秤竖直悬挂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 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C.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小球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10.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B. 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等于该物体的吸引力的大小C. 物体所受的重力始终等于质量的9.8倍D. 同一地点质量相同的物体重力也相同二、单项选择题(共16题,题分合计16分)1.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其重心位置一定改变D.物体放置的位置发生改变,重心对物体的位置不会改变2.如下图所示的ABC是木匠用的曲尺,它是用粗细不同、质量分布均匀,AB和BC 相同的木料做成,D是AC连线的中点,E是AB的中点F和BC的中点G连线的中点,则曲尺的重心在:A.B点 B.D点C.E点 D.G点3.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D.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的4.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只有在重心处才受重力作用B.圆球的重心必在球心C.均匀圆柱的重心在其轴线的中心D.载重汽车装了货物,整体的重心只同所装货物的质量大小有关5.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该物体的支持力实质上是同一个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实质上是同一个力C.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该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筝升空后越飞越高,说明风筝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B.在天空飞行的飞机受到重力的作用C.浮在水面上的木块由于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所受重力将变小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的7.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从高处释放,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不再受重力的作用B.只有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C.将物体放到绕地球旋转的人造卫星中,物体仍受重力的作用D.水面上的物体由于受浮力作用,重力将减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所受重力都相等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球心D.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9.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不受重力的作用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球心D.水面上的物体由于受浮力作用,重力将减小10.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上只有重心受到重力作用;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这个物体上;C.球体的重心一定在球心上; D.重心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内质量分布有关11.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点B.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几何中心重合C.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12.关于重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静止时受到的重力最大,运动时变小 B.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 .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D .重力的大小只决定于物体的质量1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B. 一个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C .重力没有施力物体D. 在地面上同一点,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14.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吸引力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C.物体所受的重力始终等于质量的9.8倍D.同一地点质量相同的物体重力也相同15.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吸引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C.重力没有施力物体D.任何地点质量相同的物体重力也相同16.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地球吸引产生的B.物体所受的重力指向地心C.物体所受的重力始终等于质量的9.8倍D.任何地点质量相同的物体重力也相同三、非选择题(填空)(共2题,题分合计2分)1.重力是由于______而产生的,它的方向______,重力的作用点可认为作用在物体的______上。

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物理高一上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木块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叠放在B上。

A的左侧靠在光滑的竖起墙面上。

关于A、B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对A的作用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上B.B对A的作用力一定大于A的重力C.地面对B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D.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等于A、B的总重力【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对A受力分析可知:若A与B的接触面光滑,则A受重力、支持力及墙壁对A的支持力作用,A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由于A、B之间的接触面倾斜,则B对A的支持力垂直接触面斜向上,且大于A的重力。

若接触面粗糙,A受到重力、B对A的支持力,还可能受到B对A的摩擦力,有可能A还受到墙壁的支持力;当墙壁对A没有支持力时,B 对A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与A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由以上分析可知,故A错误,B错误;C.若A与B的接触面光滑,木块B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A对B斜向下的压力以及地面的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若接触面粗糙,木块B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A对B斜向下的压力以及A对B的静摩擦力,其中A对B斜向下的压力以及A对B的静摩擦力的合力与A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竖直向下,所以B不受地面的摩擦力,故C错误;D.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在竖直方向合外力为零,故地面对B的支持力一定等于两物体的重力,故D正确。

故选D。

2.在一半径为R、质量为m的乒乓球内注入质量为M的水,但未将乒乓球注满,用水平“U”形槽将其支撑住,保持静止状态,其截面如图所示。

已知“U”形槽的间距d=R,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乒乓球与槽间的摩擦力,则“U”形槽侧壁顶端A点对乒乓球的支持力大小为()A .()M m g +B .()33M m g +C .3()M m g +D .2()M m g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 以乒乓球和水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有()2sin 2sin60F F M m g θ=︒=+A 点对乒乓球的支持力大小为()3F M m g =+ 选项B 正确,ACD 错误。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章1.(多选)在力的分解中,唯一解的条件是A.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2.(单选)原长为10 cm的轻质弹簧被竖直悬挂,当其下端挂上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12 cm,换上一个质量为l0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g=10m/s2)A.4 cmB.8 cmC.14 cmD.16 cm3.(单选)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大小为10N,另一个大小为2N,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A.2 NB.8 NC.10 ND.12 N4.(单选)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成正比5.(单选)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这两个物体之间一定相互接触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一个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D.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作用6.(单选)如图所示,A、B两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C物体叠放在A、B上,D物体是_光滑小球,悬挂在竖直线下端,且与斜面接触,若所有的接触画均光滑且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对A 有弹力,且弹力方向水平向左B .D 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C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B 的重力D .A 、B 物体对C 在竖直向上没有弹力7.(单选)如图所示,汽车B 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1v 向右运动,车上的货物A 以相对于地面的速度2v 向右运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B .若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C .若12v v >,货物A 受到了汽车B 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D .若12v v >,汽车B 受到了货物A 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8.(单选)关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B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C .弹力增大则摩擦力一定增大D .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9.(多选)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有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才会受到重力B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竖直向下C .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重力D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10.(单选)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1是主动轮,O2是从动轮,A 、B 分别是皮带上与两轮接触的点,C 、D 分别是两轮边缘与皮带接触的点(为清楚起见 ,图中将两轮与皮带画得略微分开,而实际上皮带与两轮是紧密接触的).当O1顺时针启动时,若皮带与两轮不打滑,则A 、B 、C 、D 各点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分别是( )A.向上,向下,向下,向上B.向下,向上,向上,向下C.向上,向上,向下,向下 D.向下,向下,向上,向上11.(单选)如图所示,静止的弹簧测力计受到大小都为40N的F1,F2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A.0NB.40NC.80N D.无法确定12.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3N、GB=4N,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2N,则绳子的拉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A.1N、6N B.5N、6NC.1N、2N D.5N、2N13.如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球重为G,球静止时在图中A位置.现用力将小球竖直向下移动x至B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N14.重14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用30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

高一物理第三章测试题 含答案

高一物理第三章测试题 含答案

高一物理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高一物理第三章测试题含答案高一物理第三章测试题&lpar;含答案&rpar;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a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促进作用b.只有轻易碰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促进作用c.力可以返回物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2.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以下观点中恰当的就是a.物体静止时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甩时所受到的重力大d.物体所受到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与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毫无关系3.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战略重点不一定在物体上b.用线装设的物体恒定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战略重点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4.一个物体所受到重力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必须发生变化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运动状态5.以下观点中不恰当的就是...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用细木棍d.发生改变它的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c.把它放到水里敲击沉在水中的圆木,圆木受的弹力就是由于粗木棍出现应力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膨胀的方向d.支持力的方向总是旋转轴积极支持面而指向被积极支持的物体6.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的运动方向相反b.相互压紧,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c.相互碰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减小,摩擦力一定减小d.恒定的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材料的坚硬程度毫无关系a.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b.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d.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a.10nb.15nc.80nd.85n物体()物体7.例如图1右图,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斜形在直角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减小时c.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8.两个力的合力f为50n,其中一个力f1为30n,那么另一个力f2的大小可能将就是()9.关于分力和合力,以下观点不恰当的就是...a.合力的大小,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b.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其它几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是其它几个力的合力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将就是几个力的代数和10.如图2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这一实验中,两弹簧秤现在的夹角为90º,使b弹簧秤从图示边线已经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旋转,在这过程中,维持o点的边线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b两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a示数减小,b示数增大b.a示数增大,b示数减小c.a而立d.a示数增大,b示数先增大后减小数减小,b示数先增大后减小二、填空题(把恰当答案核对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建议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相互作用》单元测试题A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2.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静止时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抛时所受的重力小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3.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通过重心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D.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4.一个物体所受重力在下列哪些情况下要发生变化()A.把它从赤道拿到南极B.把它送到月球上去C.把它放到水里D.改变它的运动状态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用细木棍拨动浮在水中的圆木,圆木受到的弹力是由于细木棍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6.关于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Array的运动方向相反B.相互压紧,接触面粗糙的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D.静止的物体受到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材料的粗糙程度无关7.如图1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当F增大时()A.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B.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C.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D.墙与铁块间的摩擦力减小8.两个力的合力F为50N,其中一个力F1为30N,那么另一个力F2的大小可能是()A.10N B.15N C.80N D.85N9.关于分力和合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B.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其它几个力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是其它几个力的合力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是几个力的代数和10.如图2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这一实验中,两弹簧秤现在的夹角为90º,使b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O点的位置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 、b 两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a 示数增大,b 示数减小 B .a 示数减小,b 示数增大C .a 示数减小,b 示数先增大后减小D .a 示数减小,b 示数先减小后增大二、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 11.质量为5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受到20N 的水平推力作用时开始滑动,接着以18N 的水平推力可维持物体在水平桌面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_______,物体与桌面的动摩擦力因数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15N 而物体仍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15N 而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当水平推力为40N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又为_______。

(g =10N/kg )12.用手握住绳的两端,在绳的中点悬挂一重物,改变两绳间的夹角θ,如果物体始终处于平稳状态(绳的拉力的合力始终等于重力),则当θ=_______时,绳中的拉力最小,当θ=_____时绳中的拉力等于重力,在θ角增大的过程中,绳中的拉力逐渐变_____。

14.如图3所示,重力G =50N 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斜面的倾角 =37º,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为___________N 。

若斜面的倾角减小,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将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sin37º=0.6,cos37º=0.8)。

15.把一条盘放在地上的长为l 的均匀铁链竖直向上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4所示,把一个边长为l 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绕bc 棱翻转使对角面AbcD 处于竖直位置时,重心位置升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论述、计算题14.(9分)杨浦大桥是继南浦大桥之后又一座跨越黄浦江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如图所示.挺拔高耸的208米主塔似一把利剑直刺穹苍,塔的两侧32对钢索连接主梁,呈扇面展开,如巨型琴弦,正弹奏着巨龙腾飞的奏鸣曲.假设斜拉桥中某对钢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是30°,每根钢索中的拉力都是3×104N ,那么它们对塔柱形成的合力有多大?方向如何?15.(10分)甲、乙两人用绳子拉船,使船沿OO ′方向航行,甲用1000 N 的力拉绳子,方向如图(a)所示,要使船沿OO ′方向行驶,乙的拉力至少应多大?方向如何?abOP 图237º 图3AB DCabcd图416.(11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tan37°=0.75,g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物体乙的质量m2=4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则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17.(12分)出门旅行时,在车站、机场等地有时会看见一些旅客推着行李箱,也有一些旅客拉着行李箱在地面上行走.为了了解两种方式哪种省力,我们作以下假设:行李箱的质量为m=10kg,拉力F1、推力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θ=37°(如下图所示),行李箱与地面间为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为μ=0.2,行李箱都做匀速运动.试通过定量计算说明是拉箱子省力还是推箱子省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力的本质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A正确,C错误。

力有接触力和场力两种,物体间不一定要接触,B错误。

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测量,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仪器,D错误。

2.【答案】D 【解析】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不管物体静止还是运动,也不管物体上升还是下落,地面附近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方向都不会发生改变,重力的大小可由公式G=mg求出。

可见,重力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m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

3.【答案】ABC【解析】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物体的形状有关,其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之外,则A是正确的;根据二力的平衡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则B也是正确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与物体所放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故C也是正确的;由于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其形状发生了变化,所以重心位置也发生了改变。

因此D是错误的4.【答案AB【解析】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G=mg知:它的大小不但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且也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有关,而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与地球的位置和离地面的高度有关。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A、B。

5.【答案】A 【解析】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对方施加的力,书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A不正确,B正确。

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受力物体,绳类柔软物体的弹力方向指向收缩的方向,C、D正确。

注意本题是选择不正确的。

6.【答案】D【解析】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A错误。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①两物体接触;②接触面粗糙;③两物体间相互挤压;④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B错误。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大小和材料的粗糙程度无直接关系,取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状态。

C错误,D正确。

7.【答案】AC【解析】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铁块受重力、静摩擦力、水平推力F和墙对铁块的弹力,四个力是两对平衡力。

当F增大时,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A正确。

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与重力平衡,所以摩擦力不变,C正确,B、D错误。

8.【答案】C 【解析】两分力F1、F2的合力F的取值范围为| F1-F2|≤F≤F1+F2,由题意可知,20N≤F2≤80N,所以只有C正确。

9.【答案】C 【解析】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其它几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是其它几个力的合力。

设两分力为F1、F2,合力F的取值范围为|F1-F2|≤F≤F1+F2,因此合力的大小不一定任何一个分力,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是可能的。

当两分力在一条直线上时,在规定正方向后合力可以是几个力的代数和。

本题是选择不正确的,所以答案为C。

10.【答案】B 【解析】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即保持合力不变。

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即保持a弹簧秤的拉力方向不变。

因两弹簧秤的初始夹角为90º,根据矢量合成的三角形定则可知,使b弹簧秤从图示位置开始沿箭头方向缓慢F a F bF转动时,a 的示数减小,b 的示数增大,答案B 正确。

思考:如果两弹簧秤的初始夹角大于或小于90º时,本题的选项应该怎样选择? 二、填空题11.【答案】 20N 0.36 18N 15N 18N【解析】处于静止或静摩擦力必须与物体所受其他力相等,滑动摩擦力F =μF N 与正压力成正比,判断物体在各种情况下所受摩擦力的性质可得出结果。

12.【答案】 0 120º 大【解析】根据G =2212122cos F F F F θ++且F 1=F 2可算出。

14.【答案】30 减小【解析】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等于重力的向下分力。

F =mg sin37º==G sin37º=30N 。

若斜面的倾角减小,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F =mg sin θ将减小。

15.【答案】2l(21)2l- 【解析】一条盘放在地上的长为l 的均匀铁链,开始时重心在地面,竖直向上刚好拉直时重心的高度为2l ,所以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2l 。

边长为l 的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开始时重心的高度为2l ,绕bc 棱翻转使对角面AbcD 处于竖直位置时重心的高度为22l ,所以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21)2l-。

17.(12分)出门旅行时,在车站、机场等地有时会看见一些旅客推着行李箱,也有一些旅客拉着行李箱在地面上行走.为了了解两种方式哪种省力,我们作以下假设:行李箱的质量为m =10kg ,拉力F 1、推力F 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θ=37°(如下图所示),行李箱与地面间为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为μ=0.2,行李箱都做匀速运动.试通过定量计算说明是拉箱子省力还是推箱子省力.14 答案:5.2×104N 方向竖直向下解析:把两根钢索的拉力看成沿钢索方向的两个分力,以它们为邻边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就表示它们的合力.由对称性可知,合力方向一定沿塔柱竖直向下.根据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一个菱形的特点,如图所示,连接AB ,交OC 于D ,则AB 与OC 互相垂直平分,即AB 垂直OC ,且AD =DB 、OD =12OC .考虑直角三角形AOD ,其角∠AOD =30°,而OD =OC /2,则有 F =2F 1cos30°=2×3×104×32N ≈5.2×104N. 15 答案:500 N方向垂直于河岸指向另一侧.500(N).16 答案:(1)54m 1g 34m 1g (2)34m 1g 方向水平向左 (3)1.6kg解析:(1)FT OA =m 1g cos θ=54m 1gFT OB =m 1g tan θ=34m 1g (2)F f =FT OB =34m 1g 方向水平向左(3)Ff m =μm 2g =0.3×40N =12N 当FT OB =34m 1g =Ff m =12N 时,m 1=1.6kg ,即物体甲的质量m 1最大不能超过1.6kg. 经计算F 1=21.7N ,F 2=29.4N ,所以拉箱子省力.17 解析:对行李箱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分析图.应用正交分解拉行李箱时:F 1cos θ=f 1① F 1sin θ+F N 1=mg ② f 1=μF N 1③ 解之得:F 1=μmgcos θ+μsin θ=21.7N ④推行李箱时:F2cosθ=f2⑤F N2=F2sinθ+mg⑥f2=μF N2⑦解之得:F2=μmgcosθ-μsinθ=29.4N⑧F1<F2,即拉箱子时省力.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