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机几种常见故障的检修实例

合集下载

厦新VCD机常见故障检修

厦新VCD机常见故障检修

厦新VCD机常见故障检修厦新VCD机常见故障检修例1]777型机播放时图像正常,伴音音小,演唱卡拉OK时话筒无声。

该机播放时图像正常、有伴音,只是声音较小,说明解压主芯片CL680正常、伺服正常。

分析故障应在CL680之后的D/A转换或模拟音频信号处理电路。

打开机盖直接用扩音机输入插头分别与JN03插头7、9AUDIOR、AUDIOL解码板输出的音频信号连接,结果声音一样,说明故障在模拟信号放大部分。

拆下电源板,首先测模拟音频放大、话筒放大集成电路NE5532、4558的4、8脚电压,发现正负工作电压为0V;测+14V、-14V电压调整管QP31、QP32输入端电压为0V,顺线查出RP31、RP32保险电阻开路,分别用10Ω、47Ω1/2W保险电阻代换后故障排除。

局部电路见图1。

[例2]777型机播放时图像正常,伴音无输出。

用以上方法试音、检查,发现无-14V电压,查QP32发射极和基极有正常的电压,检测QP32电压调整管,发现异常,拆下QP32(D1862),检查发现QP32的B、C极开路,更换QP32后故障排除。

[例3]768型机开机后无蓝屏,荧光屏不亮,光头自动移动到外沿并发出响声。

开机后电视机无蓝屏、荧光屏不亮,估计故障范围为:电源电压不正常;主板CPU不复位;无振荡时钟信号;CPU GMS97C52或解压块CL680损坏。

打开机盖检查,发现响声原因是光头移到外沿后进给电机仍一直不停地转,导致传动打滑发声。

首先用万用表测电源独立板JPP9的+5V、+9V、+3.3V电压,发现+5V电压为3.1V左右,+3.3V供解压板用的电压偏低到2.1V左右,用手触摸各集成电路未发现有烫热现象,试拔下JPP9插座,断开负载,再测+5V电压仍然偏低,说明不是负载过重引起,故障应在电源板上。

+5V、+3.3V电源电路见图2,+5V、+3.3V输出为同一组电源提供,测DP01整流输出即QP01(2SB1274)的E极电压正常,C极电压偏低,仔细检查QP01、QP02以及滤波电容、分压电阻无异常,怀疑CP08贴片电容不良,试拆下开机,+5V、+3.3V电压恢复正常,将各接插头连接好后试机,一切正常,用一标号104的瓷片电容补焊在CP08位置后,修理结束。

CM5收放机维修指南

CM5收放机维修指南
查天线有 无损坏
维修方法:借用新的天线或者找一段导线(100CM以上)
插入天线重新收台。或到信号较强的地方收台。检查完后长 按MOD钮使背景噪音减小。 天线输入插口
此键可转换收音和音频输入两种 状态。音频状态显示屏有“AUX” 显示。在FM收音较差时,长按 此按钮可减小噪音。
正常
更换良好的 天线插头
流程简图
故障原因:供电不正常,接插线松动,产品使用功能不清。
维修方法:AUX是否在收音位置、波段(AM/FM)是否
在FM位置 、电源钮是否打开。请写明故障功能钮,用换下 包装盒包装好退回厂家进一步分析。
查蓄电池是否 接通或者更换 良好的输出线 或者电池 按接线图接 线
不正常
开关不动 作
查输入电压 是否正常
过接收范围(50公里)或者电台信号被屏蔽。
查天线有 无损坏
不正常
维修方法:借用新的天线或者找一段导线(100CM以上)
插入天线重新收台。或到信号较强的地方收台。
查天线 有无损 坏
正常
天线输入插口
更换良好的 天线插头
不正常
查天线插 头有无损 坏或INT
正常
其他原因导致
3、收音机无功能和无声音的维修方法
输出线氧化、松动或者将电源线拔掉等10分钟再重 新插好。
更换良好的蓄 电池
查B+ 、ACC 是否正常
维修方法:检查汽车供电是否正常、检查B+上的3A保险管
有无损坏或接触不良、输出线有没有松动、氧化 现象,将电源线拔掉等5分钟后再重新插好。
更换3A保险
不正常
查汽 车供 电
正常
损坏
查保险 管有无 损坏
正常
更换良好的 输出线或者 电池 不正常

(整理)收录机维修入门与提高

(整理)收录机维修入门与提高

第3章收录机维修入门与提高学习要点:本章主要讲述收录机的基本知识,要求读者先了解收录机的结构及特点。

在此基础上,弄清录放电路的工作原理,再逐步掌握收录机的故障检修方法。

本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即是前两章的升华,又是学习A V功放机的基础,读者应认真学习。

3.1对收录机的感性认识3.2录音、放音及抹音原理3.3机芯结构及常见故障处理3.4录、放电路3.5收录机故障检修3.1对收录机的感性认识一.收录机由收音机和录音机结合而成收录机内部电路包含了收音和录放两个部分,如图3-1所示。

图3-1收音部分未含音频电路,它的音频电路与录放电路公用。

机器的工作状态由开关来切换。

二.收录机的结构1.收录机的整体结构收录机由机壳、扬声器、机芯、电路板等构成。

见教材图3-22.收录机的电路结构收录机的电路结构框图如图3-3所示。

它由收音电路、录放电路两大部分构成。

收音电路包含了检波之前的所有电路。

录放电路包含前置放大电路、音频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自动电平控制电路、录音补偿电路、偏磁电路、电平指示电路等。

在放音时,S1置T,S2置P,此时,信号流程为:录放磁头→S2-1→S1→前置放大→音频放大→S2-3→功率放大→扬声器。

在录音时,S1置T,S2置R,此时,信号流程为:话筒→S2-1→S1→前置放大→音频放大→S2-3→录音补偿→S2-2→录放磁头。

在录音状态下,自动电平控制电路和偏磁电路均工作。

在收音时,S1置R a,S2置P,此时,信号流程为:天线→收音电路→S1→前置放大→音频放大→S2-3→功率放大→扬声器。

3.收录机的录放电路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录放电路属于音频电路。

二是开关多。

在分析收录机电路和检修收录机故障时,一定要有动态的眼光。

3.2录音、放音及抹音原理一.磁头与磁带1.磁头(1)功能:磁头是一种磁电转换器件。

(2)磁头的结构它由带缝隙的铁芯、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及屏蔽罩构成。

见教材图3-4所示(3)磁头分类按功能分,磁头可分为:录音磁头、放音磁头、抹音磁头及录放磁头。

收录机电路部分故障(续二)

收录机电路部分故障(续二)

收录机电路部分故障(续二)收录机电路部分故障(续二)2007年01月08日星期一下午 08:205.放音失真重放时声音失真是录音机的常见故障之一。

放音失真分为两种,一种是因机械结构及电动机引起的抖晃失真,这种故障分析在前面的文中已作介绍;另一种是因电路功障引起的失真,它主要是开关失真、交越失真、饱和失真、截止失真、互调失真、相位失真、瞬态失真及线性失真等。

电路故障引起的失真与抖晃失真的现象不一样,抖晃失真是因磁带走带速度引起的,所以声音具有起伏波动、音调忽高忽低的感觉;而电路引起的失真,只是听音感觉不好,并无声音快慢变化的现象。

在检修失真这一故障时,首先要判别故障的大致部位。

常见的录音机放音失真的主要原因有:低频放大电路的负反馈电路有元件损坏,造成反馈量不合适;低频放大电路的偏置工作电压失准,造成放大器进入截止或饱和状态;功率输出电路的推挽管或集成电路的功率输出级有一路器件损坏;整流电路的直流输出电压偏低,使整机工作电压下降过大,整机不能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另外,如交流电压过低,使输出的直流电压偏低,这时当音量电位器调谐的越大,失真程度也随之增加。

6.放音噪声过大录音机放音时出现的噪声过大的故障,其中噪声的类型很多,在检修时,要仔细分析噪声种类,这样才能正确拆机和检修。

录音机出现的噪声故障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的原因。

①.电位器不良引起的噪声录音机的音量、音调电位器因使用时间较长,一般都会出现电位器的旋转或拨动噪声。

这种噪声很容易判别,当旋动电位器旋钮或滑柄时,方会出现噪声;有时因电位接触不良也会出现断续的噪声。

②.各功能开关引起的噪声录音机各功能开关因使用时间过长,使接触点氧化或松动,这时在转换开关时,会出现“咔咔”的噪声。

此时如清洗触点不能解决问题时,只有更换有故障的功能开关。

③.接地不良引起的噪声录音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振动使接地螺丝松动或某些接地点开焊,也会出现“咔咔”的噪声。

例如机芯未良好接地;音量或音调电位器的外壳未良好接地;电路板上的其它接地点开焊等。

收录机维修入门与提高

收录机维修入门与提高

第3章收录机维修入门与提高学习要点:本章主要讲述收录机的基本知识,要求读者先了解收录机的结构及特点。

在此基础上,弄清录放电路的工作原理,再逐步掌握收录机的故障检修方法。

本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即是前两章的升华,又是学习A V功放机的基础,读者应认真学习。

3.1对收录机的感性认识3.2录音、放音及抹音原理3.3机芯结构及常见故障处理3.4录、放电路3.5收录机故障检修3.1对收录机的感性认识一.收录机由收音机和录音机结合而成收录机内部电路包含了收音和录放两个部分,如图3-1所示。

图3-1收音部分未含音频电路,它的音频电路与录放电路公用。

机器的工作状态由开关来切换。

二.收录机的结构1.收录机的整体结构收录机由机壳、扬声器、机芯、电路板等构成。

见教材图3-22.收录机的电路结构收录机的电路结构框图如图3-3所示。

它由收音电路、录放电路两大部分构成。

收音电路包含了检波之前的所有电路。

录放电路包含前置放大电路、音频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自动电平控制电路、录音补偿电路、偏磁电路、电平指示电路等。

在放音时,S1置T,S2置P,此时,信号流程为:录放磁头→S2-1→S1→前置放大→音频放大→S2-3→功率放大→扬声器。

在录音时,S1置T,S2置R,此时,信号流程为:话筒→S2-1→S1→前置放大→音频放大→S2-3→录音补偿→S2-2→录放磁头。

在录音状态下,自动电平控制电路和偏磁电路均工作。

在收音时,S1置R a,S2置P,此时,信号流程为:天线→收音电路→S1→前置放大→音频放大→S2-3→功率放大→扬声器。

3.收录机的录放电路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录放电路属于音频电路。

二是开关多。

在分析收录机电路和检修收录机故障时,一定要有动态的眼光。

3.2录音、放音及抹音原理一.磁头与磁带1.磁头(1)功能:磁头是一种磁电转换器件。

(2)磁头的结构它由带缝隙的铁芯、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及屏蔽罩构成。

见教材图3-4所示(3)磁头分类按功能分,磁头可分为:录音磁头、放音磁头、抹音磁头及录放磁头。

收录机机芯部分故障(续二)

收录机机芯部分故障(续二)

收录机机芯部分故障(续二)收录机机芯部分故障(续二)2008年07月03日星期四下午 03:074.磁带运行时抖晃率过大录音机的抖晃率是录音机机芯部分常见的故障,产生这种故障时,放音时声音颤、声音变调、带速不稳。

由于这种故障是磁带的运行速度出现了瞬时变化,影响它的部位又很多,所以解决时也是十分繁杂的工作。

录音机出现的抖晃故障,其抖与晃也是不相同的。

抖晃率的频率在1~4Hz时,称为晃;抖晃率的频率在4~40Hz时,称为抖。

在重放时,抖晃率在4Hz以下时,可明显地感觉到声音在飘摇;抖晃率在4~40Hz时,则能感觉到重放声音发抖;当抖晃率大于40Hz时,就会感觉到重放声音含混不清。

录音机产生抖晃的故障主要在主导轴、飞轮、压带轮、传动皮带、电动机、张力轮、供带轮、卷带轮和磁带盒等部位。

很明显,录音机出现放音时的抖晃,应首先更换一盘好的磁带进行检查,以排除磁带产生的影响。

一般出现的抖晃故障主要分为非周期、周期性、连续、随机及起伏变化等几种典型方式。

非周期性:非周期性抖晃失真是无规则的,且放音失真较大,主要产生故障的部位是电动机转矩变小,转动皮带老化,压带轮运行不畅,以及机内有障碍物。

周期性:周期性抖晃失真有明显的规律,频率较高且放音失真度较大。

主要产生的部位是电动机(如固定不当)、主导轴、压带轮。

连续性:连续性抖晃率失真是连续出现的,失真度较小。

主要产生的部位是主导轴、压带轮、电动机、离合器以及计数器。

随机性:随机性抖晃失真出现的不十分明显,一般是录音机工作一段时间后才出现这种故障,它没有明显的规律。

在收听音乐节目感到有些不悦耳,但在收听语言节目时,则无感觉。

这种故障的产生部位主要是传动皮带变形过长引起的。

起伏变化:起伏变化的抖晃失真很明显,其音量和音调都会出现起伏变化的现象,当旋大音量电位器时,失真会随之增大。

这种故障应重点检查电动机是否能稳速运行。

(1).声音周期性颤抖,带速忽快忽慢出现这种故障时,首先检查带仓门,如因使用时间过长,带仓门出现偏斜,磁带盒不能准确放入带仓,会造成卷带盘的阻力过大,引起磁带张力不稳,使重放声音失真,出现有规律的变化。

爱华K90三碟转盘错位故障检修

爱华K90三碟转盘错位故障检修

爱华K90三碟转盘错位故障检修故障检修:1.托盘进到位后没有xx动作,不能播放造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转盘不能转动,CPU收不到盘位检测信号,在托盘进入到位后,发出加载电机停转指令,进入保护状态:二是机心齿轮传动机构有问题,托盘进入到位后齿轮卡住,激光头组件不能被抬起。

[检修要点]检修时首先观察托盘进出过程中,转盘是否转动。

如果转盘不转动,多为转盘到机心电路板上的排线在根部折断。

排线折断的位置不同,所表现的现象也不同。

转盘电机供电断路,为转盘不转动:盘位检测电路的引线折断,则会表现为转盘转动不停。

其次检查转盘电机的传动皮带是否老化、驱动电路和供电是否有问题。

如果转盘转动没有问题,则应在机心背面转动中心齿轮,检查齿轮是否转动灵活,激光头能否被顺利抬起。

如果托盘进入到位后,中心齿轮就转不动了,多为程序齿轮的定位点改变,应将托盘取下,将程序齿轮进行重新定位安装。

2.机心没有xx动作.进出盘都不起作用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加载电机及驱动电路不正常,使加载电机不能转动,机心没有xx动作:二是齿轮传动机构的齿轮卡住或加载电机传动皮带严重老化。

三是机心前面板到机心电路板的排线折断或接触不良,使前面板上的主微处理器与机心控制微处理器通信不正常。

[检修要点]检查加载机构是否正常,可在机心的背面转动中心齿轮,如有齿轮卡住或转动无力的情况,应将托盘拆下,对齿轮传动机构进行检修。

为判断加载电机是否有问题,可将托盘拆下后通电,加载电机应转动,用手捏住加载电机,应感觉加载电机转动有力。

检查前面板到主电路板的连接排线,应重点检查排线的插头部分是否折断。

3.不读盘故障多为激光头脏污或老化造成,可进行代换检查。

若激光头有时读盘,有时不读盘,则多为转盘电机的传动皮带轻微老化,造成转盘定位不准确。

转盘电机将转盘转到播放位置后,还要反转几圈,将转盘向回转一点。

如果转盘电机的传动皮带轻微老化,会使转盘不能向回转,激光头向上抬起后,将盘位开口处的边缘顶起来,造成不能读盘。

收录机不转的解决方法

收录机不转的解决方法

收录机不转的解决方法一、初步检查。

1.1 电源问题。

收录机不转啊,咱先得看看电源这块儿。

电源就像是收录机的“粮食”,没它可不行。

你瞅瞅插座插好了没,有时候可能就是这么个小疏忽,就像“大意失荆州”一样。

检查下插头是不是松了,或者换个插座试试。

要是用电池的收录机呢,那得看看电池还有没有电,电池就像收录机的“小能量包”,没电了自然就不转啦。

把电池取出来,用个小电器试试电池还有没有电,要是没电了,换上新电池,说不定收录机就“满血复活”了。

1.2 磁带问题。

二、机身检查。

2.1 按键和开关。

收录机上的按键和开关也很关键啊。

这些按键和开关就像是收录机的“小指挥”,指挥着它该怎么工作。

检查下播放键、停止键这些是不是按下去弹不起来了,或者有什么东西卡住了按键。

开关也要看看是不是处在正确的位置,就像门得开对方向才能进出一样。

有时候可能是有灰尘或者小杂物掉进按键下面了,那可以用个小刷子轻轻地把灰尘扫出来,让这些“小指挥”能正常工作。

2.2 内部零件。

三、外部因素。

3.1 受潮。

收录机要是受潮了,也可能不转。

就像人在潮湿的环境里会不舒服一样,收录机也不喜欢潮湿。

如果是在比较潮湿的地方放久了,可能内部会有水汽。

这时候可以把收录机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让它“晒晒太阳”(当然不是暴晒),把水汽散出去,也许它就能重新转动起来了。

3.2 震动损坏。

如果收录机受到过比较大的震动,那也可能会出问题。

就像人摔了一跤可能会受伤一样,收录机也可能会被震坏内部的零件。

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找不到原因,还是得找专业维修人员来检查一下,看看是哪个零件被震坏了,然后进行修理或者更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录机几种常见故障的检修实例收录机几种常见故障的检修实例收录机几种常见故障的检修实例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故障的检修实例:1.磁带不能运行检修录音机时,应选择一盘标准的磁带,检修前,首先排除因磁带及磁带盒造成的故障。

当按下放音键的任何运行功能键时,若磁带不能运行,应首先检查电动机。

如果电动机不能运转,供电电压也不正常时,应解决电路故障。

测量录音机的供电电源,如供电电压正常,而电动机线圈两端无直流电压,或电压很低时,应主要检查电动机的内部及稳速电路。

电动机内部的故障应拆下电动机来检查。

常见的电动机故障是换向器缝隙之间塞满碳刷磨下的碳粉造成换向器短器;电动机碳刷过度磨损,引起的内部短路,这时电动机线圈两端所加的直流电压将对地短路,造成无直流电压。

故障轻的,可以清洗换向器、更换碳刷;损坏严重的只有更换新的电动机。

如果电动机正常,则应检查电动机稳速电路。

采用机械式稳速的电路,供电电压是通过串联电阻的电压降来供电的。

当电动机过载或其内部因故出现短路,这个降压电阻极烧毁,这样电动机两端线圈绕组则得不到直流供电电压。

电子调速式电路中的稳压电路电源调整管击穿,会使电子调速电路无电压输出,这样电动机也得不到直流供电电压。

如果供电电压正常,而电动机不能转动,则主要应检查电动机和调速电路。

常见的故障是传动机构上的拨动微动开关的弹簧片变形、脱落,使其不能与微动开关相接触;另外,微动开关本身损坏,。

也会使电动机的供电电路出现断路。

电子稳速电路的调整管、取样放大管如有损坏,会造成电动机无直流电压。

机械式稳速电动机的调速离心开关触点因长期使用造成的接触不良;电动机本身在旋转时有死点,这均会造成上述故障。

如果只是触点接触不良,可用细砂纸将触点磨平即可再次使用。

如果电动机有死点,只有更换。

如果电动机能运转,主导轴不能运转,也无法拖动磁带运行。

如果是传动皮带脱落或断开,这种故障很容易排除。

如因传动皮带变形伸长,使拖动磁带运行无力,可更换新的传动皮带。

如果传动皮带上粘有污物,造成打滑,可清洗传动皮带和皮带轮。

如果是主导轴与轴套之间因污物卡死,或使用时间过长,造成轴套与轴之间干涩,主导轴不能轻快运行,则应清洗主导轴套,并加注润滑油。

另外,有时因机件或其它部件散落、变形,将磁带运行部件卡死,这时磁带也不能正常运行。

如果供电电压正常、电动机也运行正常,只是磁带不能运行,在排除磁带本身的质量原因外,主要应检查压带轮机构。

磁带在运行时,主要是依靠压带轮压紧在主导轴的摩擦力来驱动磁带运行的。

正常的摩擦力矩应在35~70g·cm,如负荷过重,磁带的传动机构就不能拖动磁带运行。

常见造成故障的原因是压带轮压力过小,使摩擦力不足,使磁带不能运行。

压带轮与主导轴的正常压力在400g左右,当过低于这个数值时,主导轴虽然正常运转,但磁带与主导轴接触时打滑。

这种原因有的是因压带轮机构变形,有的是因压带轮弹簧变形,造成压力过小。

如是机件变形,可修复。

如是弹簧弹力变小,可改变弹簧的长度,加大弹簧的弹力。

调整弹簧的弹力时,不能过大加大压带轮的压力,否则会损坏主导轴,加速主导轴与轴承套之间的磨损。

另外,如果暂停拨杆位置变化,造成压带轮连杆不能抬起,这样在按下暂停键后,再恢复正常使用时,压带轮不能再次重新压到主导轴上,磁带便不能运行。

出现这种故障时,可修复暂停机构中的机件,便可使录音机的工作恢复正常。

2.带速过快或过慢①.带速过快录音机出走带速度过快的故障时,应首先查看机芯结构。

如果主导轴上缠有异物,如旧磁带缠卷在主导轴上,使主导轴的外径加粗,这样就会使磁带的运行速度变快,且走带时出现抖晃。

大部分带速过快的故障是由调速电路故障引起的。

如机械调速的离心接点因长期使用引起的接点烧死或氧化,调速螺丝发生位移,即调得过紧。

这些故障都是较容易排除的,接触点可以用细砂纸重新打磨光,调整螺丝可以重新校正。

②.带速过慢带速过慢的故障是录音机中常见的,尤其是使用时间较长的录音机,还会伴随着出现带速不稳的现象。

首先查看机械传动部分。

检查传动皮带是否发生形变。

大多数录音机都采用皮带传动,使用时间过长,传动皮带不但出现磨损,其材质还会发生变化,使其伸长,这样它与主导轴和电动机上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力便减小,甚至出现皮带打滑的现象,不但会出现磁带运行无力,还会出现声音抖晃的现象。

此时可更换传动传带。

如果压带轮的压力减少,会出现磁带运行慢且声音不稳的现象。

因为压带轮靠紧主导轴的压力降低,会使磁带在主导轴上出现打滑的现象,但这种故障是无规律的,所以重放声音不稳定。

此时可改变压带轮弹簧的弹力,来增大压带轮的压力。

在压带轮上很容易粘上磁带运行时掉下的磁粉,时间长了便会在压带轮的橡胶轮外层形成一层磁粉层,它的摩擦系数小于橡胶,这样在重放时,压带轮的摩擦力降低,造成走带速度降低。

压带轮粘有污物,出现的带速偏差也是无规律的,所以重放声音不稳定。

这时只需清洗压带轮即可解决故障。

压带轮轴和主导轴与轴套缺乏润滑油,使它们运行吃力,也会造成走带变慢的故障,此时只需向各轴套之间加注几滴润滑油即可解决问题。

如果供带盘机构运行受阻,带仓门不正,使供带盘与磁带盘芯不能同心配合,也会使走带速度变慢。

如果机械部件工作正常,再检查电动机的供电电路。

如机械式调速电路电动机线圈绕组与之串联的压阻电阻烧毁或阻值变大,则会使电动机供电电压下降。

当供电电压下降到额定值的60%时,电动机就不能稳定地运转。

电子调速电路的主要故障点是调速半可变电阻,如使用时间过长,使这个电阻的调整端移动,或接触不良,则会使电动机运行速度变化。

此时可以更换半可变电阻或重新调整这个电阻的阻值。

最后,检查电动机。

如果录音机使用时间较长,碳刷与换向器磨损脱落的粉末聚积在换向器的缝隙当中,使换向器局部短路,这就会使电动机电流增大,而供电电压下降。

如是轻微的磨损,可以修复;如果严重,则需更换电动机。

另外,电动机由于长时间使用,它的自身磨损增大,各种电气性能下降,也会使磁带运行变慢。

这种故障无法修复,只有更换新的电动机。

3.不能快进、倒带或时转时停磁带不能快速卷绕的原因主要是转动机构中的惰性轮不能准确到位造成的。

磁带在快进或倒带时,均由惯性飞轮带动惰性轮旋转,来进行卷带,在倒带时,还需一个倒带专用轮。

快速卷带的结构如图6-2所示。

倒带靠轮和卷带惰性轮是同轴的,它由一个杠杆来联动控制。

在按下快进键时,整个机芯向上移动,通过弹簧拉动卷带杠杆,此时卷带惰性轮靠在收卷带盘和主导轴飞轮上,倒带靠轮空转,便可达到快速卷带。

倒带时,也是通过弹簧拉动杠杆,此时倒带靠轮与卷带惰性轮、主导轴飞轮、供带轮共同摩擦。

如果快速卷带杠杆不能正常运行,卷带惰性轮和倒带靠轮不能到达规定位置,或是拉动的弹簧弹力不足、脱落,均会造成上述故障。

磁带时转时不转的原因主要是卷带惰性轮的橡胶粘有油污,出现打滑时造成的。

此时,可用酒精清洗胶轮,保证其摩擦力。

有些录音机的快速进、退带是通过齿轮转动的,如这个齿轮有掉齿、齿轮磨损过大、齿轮轴运转不畅,也会出现时转时不转的故障现象。

4.运行噪声或震动过大录音机出现噪声过大或是震动过大,主要是由于机械零件、电动机在运行时引起的。

另外,磁带盒及运行的摩擦放电也可产生噪声。

录音机出现的一般噪声,只要不超过规定值,便不影响使用,超过了一定的数值就是故障了。

电动机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加接接地线、清洗电动机的碳刷、换向器来解决;电动机的振动过大,会产生低频噪声,如是电动机紧固螺栓松动可以重新紧固。

如果是电动机本身不良造成的噪声和振动过大时,则应更换电动机。

转动部件产生的噪声多为周期性的,常见的原因有压带轮、主导轴旋转产生噪声;供带轮和收带轮轴不垂直,在磁带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旋转轴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加注机油来解决,轮轴不垂直应拆下修复。

如果机件某个部分产生变形,会在机器运行时发出较大的噪声。

如果因录音机使用时间过长,机件出现较大的磨损,这样在运行工作中,也会出现噪声。

某些塑料机芯在录音机工作时,会产生周期性的放电声,这时可以用酒精清洗一下机芯,便可消除故障。

录音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如出现带盒门不能按正确位置关闭,也会产生噪声及其它种种故障。

当带盒门倾斜、关闭不严、门变形,这时会把放入的磁带盒移向一侧,带盒孔与带盘轴会出现相互碰撞,产生较大的噪声。

带盒门关闭不良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因带盒门两侧弹簧弹力不一致,引起带盒的倾斜,另一种是带盒门变形。

另外磁带不能平放入带仓内,这样运行时也会出现运行噪声及过大的震动。

录音机机芯的托盒弹簧片发生变形、无弹力或折断,也会影响磁带的平稳运行。

因磁带放入带仓内,由托盒弹簧将磁带盒托起,以防磁带盒下垂与供、卷带盘轴不能同心,这样就会使磁带运行不稳,而且出现噪声。

当然,如果使用劣质磁带,由于它的带盒制做粗糙,这样在录音机运行时就会出现很大的噪声。

在检查录音机出现的噪声时,一定要准确分辨出产生的部位,是在机械传动部分还是在电动机本身。

当出现运行噪声时,可用一只耳机将其插入外接扬声器插孔中,这样可断开机内的扬声器。

如断开扬声器,噪声仍然未消除,此时噪声是来自机械传动机构。

如断开扬声器,噪声消失,则故障来自电动机。

电动机本身产生的旋转噪声只是在重放时由扬声器反应出来;而电动机产生的振动噪声,则需通过录音时,由机内话筒拾取后,再由重放扬声器反映出来。

5.磁带运行时,出现绞带磁带运行时出现绞带是录音机的常见故障之一,尤其是使用时间较长的录音机。

如果使用劣质磁带,新的录音机也可能出现绞带的故障。

绞带故障轻的,带盒门还可以打开;绞带故障严重的,带盒门则打不开,检修时只有先拆下机壳。

产生绞带的原因除由于磁带本身质量差所引起的外,主要是传动机械部分变形、磨损所造成的。

出现绞带时,先关掉电源,拆下带盒门,将压带轮逆时针方向旋转来退出缠绞的磁带。

如还不能退出磁带时,可拆开机壳,反转主导轴惯性飞轮,来退出磁带。

有些机型因不能打开后盖(在带仓门未开启前),这时便不能旋转主导轴飞轮了。

如果磁带已断,打开机壳后要仔细清理机内的碎磁带,避免重新工作时再次出现故障。

产生绞绕磁带的故障原因是,磁带在运行时,卷带轮驱动无力,造成卷带轮旋转过慢,不能及时回收由供带盘通过磁头、压带轮送出的磁带,这样便会在机内出现缠绕。

应检查放音工作状态时传动轮是否接触不好或旋转失灵。

如果卷带轮的橡胶圈出现变形、损坏,这样卷带轮的旋转出现不均匀或转动吃力,也会出现上述故障。

有时卷带轮的超越离合器因使用时间过长,原调整位置出现变化,出现卷带无力,也可造成绞带故障。

另有一种造成绞带的原因是压带轮与主导轴不平行,这样磁带在通过这两个轴间的时候,使磁头上下移动,这样很容易使磁带缠绕在主导轴和压带轮上。

如果这种原因是主导轴过度磨损,则无法修复。

如果是压带轮机件故障引起的两个轴向间不平行,可以仔细调整压带轮的机件,使之与主导轴平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