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全集语文

合集下载

「启东教育小学数学第05册教案(人教版)」

「启东教育小学数学第05册教案(人教版)」

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第五册课题一: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1、例2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的数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两种读法读一个乘法算式。

3.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6捆小棒(每捆10根),以及例2的图;学生准备6捆小棒(每棒10根)。

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算。

(教师每题读一遍,学生写得数,集体订正。

)6×4 9×3 5×39×7 7×38×57×54×8 6×8 2×92.指名回答问题。

(1)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2个十是多少?(2)8个百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个百是多少?3.先读数,再回答问题。

(1)40读作什么?它是几个十?(2)800读作什么?它是几个百?(3)1200读作什么?它是几个百?二、新课1.教学例1。

先让学生摆小棒,每堆摆2捆(每捆10根),摆3堆。

在学生摆的同时,教师也在黑板上摆出来。

然后提问:“每堆有多少根小棒?”“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加法和乘法)“用加法怎样计算?”(20+20+20=60)“用乘法怎样计算?”(20×3)“你能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每堆有20根小棒,一共有3堆,也就是3个20,列成乘法算式就是20×3。

)“20×3得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想:每捆是10根,3个2捆是6捆,也就是3个20是60,所以20×3=60。

教师可以结合叙述,在算式下面对照写出想的过程,如:接着请两个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然后教学乘法的另一种读法。

教师告诉学生乘法的读法除了已经学过的一种外,还有一种,即20×3还可以读作“3乘20”。

齐读两遍。

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全集

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全集

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全集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全集第一单元:一位数除多位数口算除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P1 例1、例2教学要求:会口算简单的一位数除多位数。

教学过程:一、引入口算下列五组题30÷3 80÷8 20÷2 60÷6 90÷36÷3 8÷8 6÷2 6÷63÷3二、展开1.例1(1)提出问题学生尝试:口算36÷3①你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直接算。

②想一想:区别在哪里,有联系吗?(2)汇报:你是怎样得出结果的?(板书学生的算式思路)(3)评价:选择另外方法计算,通过比较,得出较简便。

也可以直接这样想:36÷3=12(强调高位算起)2.自己编类似的题目,口算说出得数。

3.从学生编题中抽取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1)学生尝试练习,说各种方法。

(2)归纳方法:4.练习:(1)比一比,算一算。

9÷3 24÷4 56÷790÷3 240÷4 560÷7900÷3 2400÷4 5600÷7(2)算算,填填。

40÷2=□ 90÷3=□ 70÷7=□80÷4=□8÷2=□ 6÷3=□ 7÷7=□4÷4=□48÷2=□ 96÷3=□ 77÷7=□84÷4=□5.巩固39÷3 26÷2 42÷2 55÷588÷8 93÷3 48÷4 76÷487÷3 56÷4 30÷2 91÷76.光荣题:从自编题中找出一位数除三位数。

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案参考

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案参考

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案参考第1篇: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案参考一、教学要求。

1.认知目标: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3.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重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难点是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三、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文稿。

2、学生课前观察的一天花儿开放时间的资料。

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激趣,存疑导入。

1、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说说自己观察了哪些花,它们在什么时间开放?比一比,看谁搜集的信息多。

(可以得到观察小能手的称号)(板书:花)2、教师播放课件:欣赏一些美丽的花。

问:你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它们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学生可以猜测。

)有一位植物学家,他的做法真绝妙呀!连老师心里都痒痒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熟读课文,初步释疑。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算把课文读熟练?(遇到意思不明确的词,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交流自己读的过程。

3、请学生读1、2两段。

4、评议。

5、余下一段同桌读。

(帮助伙伴纠正错误)6、现在知道那位植物学家做了什么吗?(补充课题:钟)7、你觉得他的做法如何?(讨论、交流)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这课题呢?(自由读课题)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表扬。

8、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交流)出示填空:我知道9、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三、探究课文,感情朗读。

(根据学生的兴趣读懂课文。

)如:学生选择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2、谁想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请学生朗读)师:你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师都被你感动了。

第五册数学教案设计

第五册数学教案设计

第五册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数学学科来说更是如此。

以下是针对第五册数学教案的设计方案。

标题:第五册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第五册数学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定理,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数学规律,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根据第五册数学教材的内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代数初步、几何基础、概率统计初步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

2. 探究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探究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互动法:通过小组讨论、课堂问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故事等方式引入新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教师详细讲解新的数学知识,同时配以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3. 学生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出反馈,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评价,也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六、教学反思:每次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下次教学中进行改进。

以上就是第五册数学教案的设计方案,希望能为你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小学语文第05册教案(人教版新)》

《小学语文第05册教案(人教版新)》

《小学语文第05册教案(人教版新)》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说明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3月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在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试用本)语文第五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思想品德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喜欢学语文,学会学语文,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对本册教材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的编排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

本册共有课文32篇。

看图学文2篇,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

此次修订,对课文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

保留了原教材18篇课文,新选了14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的课文,新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五分之二。

新选的课文有《三个儿子》《动手做做看》《一次成功的实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在南极的日子》《七色花》《可贵的沉默》《中彩那天》《第六颗钻石》《不懂就要问》《难忘的八个字》及古诗等。

在语文训练上,既注意围绕重点设计一个大体的序,又注意训练的整合以及训练重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教材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4篇课文。

在每组课文之前设“导读”。

在每篇精读课文后设“思考?练习”,略读课文前设“阅读提示”。

在每组课文之后设“积累?运用”。

本册的2个重点训练项目是“多读多想,读通课文”和“重视语言的积累”,分别在第二、六组中通过读写例话加以提示。

每组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导读。

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中要注意的问题,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之前对整组教材的内容、要求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小学语文第五册教学计划6篇

小学语文第五册教学计划6篇

小学语文第五册教学方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学方案精选6篇〔一〕小学语文第五册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本教材,该教材是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编写的。

本篇文章将介绍小学语文第五册的教学方案。

小学语文第五册主要是希望学生在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方面得到全面进步。

同时,它也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更多乐趣。

小学语文第五册的课文根本以文学作品为主,涉及的题材也比拟广泛。

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将会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才能。

小学语文第五册的写作内容主要是写情景作文和记叙文。

这些写作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和想象力,让学生的写作程度得到全面提升。

小学语文第五册的口语表达局部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才能进展进步。

通过课堂上的课文朗读和课后作业的口头表达,学生将会进步自己的语言表达才能。

通过对学生的经历分享,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时机,让学生对口语表达才能得到锻炼。

在课文阅读方面,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在写作方面,老师需要给予学生详细和详细的写作指导。

同时,还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写作范文,以便学生深化学习并进步自己的写作程度。

通过对小学语文第五册的学习,学生的阅读才能、写作才能和口语表达才能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大局部学生在配合老师的教诲下,学习效果显著。

小学语文第五册是一本非常好的教材,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进步自己的语文程度。

同时,它也非常合适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多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程度,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小学语文第五册教学方案精选6篇〔二〕小学教育是一个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小学语文教育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小学语文教学的第八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重点阶段,所以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表达才能和阅读才能。

针对小学语文第八册的教学方案,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制定。

小学语文教学的第八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重点阶段,教学目的需要注重让学生在语文知识、阅读理解、写作才能上会有所进步。

【苏教版】2019小学语文第五册:全册教案(表格版,含教学计划)-第五册全册

【苏教版】2019小学语文第五册:全册教案(表格版,含教学计划)-第五册全册

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语文>>第五册主备教师:杨丽丽☆教学调整☆教案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2、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书写钢笔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教学难点:训练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教学过程:一、作品展示,导入课题1、先出示本班学生铅笔书写的作品,进行表扬。

(旨在激励)再出示几幅钢笔书法作品,朗读欣赏。

(旨在引趣)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笔写的吗?然后揭示课题。

上三年级了,我们也要学习用钢笔写字了,有没有信心写好?(教师板书:认真写钢笔字)学生大声齐读。

二、认识钢笔及墨水1、教师出示一把钢笔,进行实物认识。

现行钢笔头有粗有细,我们学习作业应该用中等的普通钢笔。

(看样子)教师拆卸一支钢笔,介绍其结构。

2、学会吸水:墨水有多种色彩,我们一般使用纯蓝,出示样品。

教师示范吸水,提醒学生注意卫生。

如果是旧笔,要先冲洗一下保证吸管通畅。

吸完墨水后把钢笔擦干净,拧上笔套和瓶盖。

3、学生代表上台试吸,课后指导其他学生。

三、学习书写方法1、看第一页上部和第二页上部图示,仔细观察其握笔姿势。

教师说明:执笔方法基本与铅笔相同,握点与笔尖距离约一寸;坐姿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桌面距离约一尺,胸部与桌边离一拳2、自己试一试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提出希望:学写钢笔字一要肯专心,模仿字帖认真写,比比象不象;二要有恒心,每天定时坚持写,一定能进步。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2、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训练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

教学难点:培养正确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方案

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方案第一章加减法运算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能够使用不同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复习两位数的加法运算规则。

2. 学习两位数的减法运算方法。

3. 综合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步骤:1. 导入与复习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并通过口算练习巩固知识。

2. 学习减法运算-介绍减法运算的概念和符号。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含义。

-以竖式计算为主,逐步教授整十减法、整百减法等。

3. 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解决。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4. 拓展与巩固-设计一些拓展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可以设置一些趣味性的竞赛活动。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问题解决能力等。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和作业,评价他们的掌握程度。

3. 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 课本《小学数学第五册》2. 图片、实物等教具3. 钟表、积木等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第二章数字顺序与相等关系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 能够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3. 鉴别相等和不相等的数值。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2. 数字的相等关系。

3. 综合运用数字顺序和相等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步骤:1. 导入与复习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回忆数字的顺序和大小。

2. 学习数字的顺序和比较-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顺序。

-通过游戏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两个数字的比较方法。

3. 学习数字的相等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相等和不相等的概念。

-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感受相等和不相等的数值关系。

4. 解决实际问题-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顺序和相等关系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全集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案全集第一单元:一位数除多位数口算除法(第1课时)教学内容:P1 例1、例2教学要求:会口算简单的一位数除多位数。

教学过程:一、引入口算下列五组题30÷3 80÷8 20÷260÷6 90÷36÷3 8÷8 6÷2 6÷6 3÷3二、展开1.例1(1)提出问题学生尝试:口算36÷3① 你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直接算。

② 想一想:区别在哪里,有联系吗?(2)汇报:你是怎样得出结果的?(板书学生的算式思路)(3)评价:选择另外方法计算,通过比较,得出较简便。

也可以直接这样想:36÷3=12(强调高位算起)2.自己编类似的题目,口算说出得数。

3.从学生编题中抽取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1)学生尝试练习,说各种方法。

(2)归纳方法:4.练习:(1)比一比,算一算。

9÷3 24÷4 56÷790÷3 240÷4 560÷7900÷3 2400÷4 5600÷7(2)算算,填填。

40÷2=□ 90÷3=□ 70÷7=□ 80÷4=□8÷2=□ 6÷3=□ 7÷7=□4÷4=□48÷2=□ 96÷3=□ 77÷7=□ 84÷4=□5.巩固39÷3 26÷2 42÷255÷588÷8 93÷3 48÷476÷487÷3 56÷4 30÷291÷76.光荣题:从自编题中找出一位数除三位数。

693÷3 说出口算方法。

三、作业:课堂练习四、教学后记:笔算除法例1(第2课时)教学内容:P3 例1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除的顺序、商的定位。

确进行被除数最高位的数不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二、三位数计算。

教学重点:除的顺序和商的定位教学过程:一、引入口算44÷4 36÷4 84÷263÷375÷5 81÷9 52÷442÷369÷3 48÷3 56÷478÷2谈口算过程在算两数之商时,我们可用口算的方法,也可用笔算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笔算除法"。

也就是列竖式做除法,这里要求用同学们注意竖式的格式、除的顺序、商的定位等。

二、展开1.出示例1,读题、理解题意,列式,怎么分?列竖式计算 69÷3(1)顺序: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十位上的"6"除以"3"商几写在哪一位上(十位)。

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② 23=6 6-6=0 0不用写。

划--,如果把这过程比喻下一档楼梯,那这一档楼梯可不方便。

(2) 把个位上的9移下来,对齐,9除以3,商几?写在哪一位上?这里的0一定要写,表示最后的作数为0。

(3)请大家边说边把这题做一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笔算顺序,及各部分数字各表示什么?(4)光荣题边做边说过程2.练习:课本练一练。

四、布置作业:课堂练习五、教学后记:笔算除法例2(第3课时)教学内容:P5 例2教学要求:掌握"除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合起来继续除"的方法。

教学过程:课前进行一位数除整十数和表内除法组合的口算训练。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三年级三个班搞活动,共用去342元人民币,平均每个班用去多少钱?电脑显示课本上的图示。

提出问题: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吗?学生汇报分法。

2. 尝试练习(1)你能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出342÷3吗? 独立尝试,列出竖式。

(2)组内交流,自主评价。

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3)自学课本,比较差异。

翻开课本,比较一下自己的算法与课本上有哪些不同?师板演(边写边说三句话) 着重强调:在十位上商1,还余1,把余下的1怎么写?十位余下的1与个位上移下的2合起来是12,12除以3,商几?写在哪一位上?(4)形成方法。

比较342÷3与69÷3有什么区别?(每一位除好都没有余数,而这题十位除好有余数,余数怎么办?如果不是最后一位的余数,都要与下一位合起来继续除)3.正误辨析。

余数要比除数小余数要和后一位继续除4.练习:试一试,练一练。

启发学生说出各题哪些们除后带余数,哪些位除后不带余数。

5.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6.课堂练习。

三、教学后记:练习一1--5(第4课时)教学内容:P7 1--5教学要求:能熟练地进行一位数除二、三位数的计算教学过程:1.口算。

2.对比练习。

243 165 128 19472÷3 80÷5 96÷876÷4计算并比较上、下题之间有什么关系?根据这一关系,求下列□。

1233=□ 2434=□ 1377=□□÷3=□ □÷4=□ □÷□=□3.算一算,填一填。

30÷3=□ 80÷4=□ 60÷6=□ 50÷5=□18÷3=□ 16÷4=□ 12÷6=□ 35÷5=□48&div ide;3=□ 96÷4=□ 72÷6=□ 85÷5=□①作为口算,分拆成两位数②作为笔算,除的顺序,从高位算起,十位除后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4.列竖式计算。

(1)竞赛80÷6 92÷3 85÷568÷4 72÷9 90÷598÷7 84÷6 96÷4(2) 864÷4 715÷5 765÷3936÷2 762÷6 966÷7696÷4 984÷8 625÷5教学后记:练习一6--12(第5课时)教学内容:P8 6--12教学要求: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1. 6□<38 □8<558□<73 7□<48□4<25 □5&l t;332.对照训练。

1)看:45÷8=□......□ 写:□8+□=4573÷9=□......□ □9+□=7358÷7=□......□ □7+□=582)看:□5+□=47 写:47÷5=□......□□8+□=52□7+□=47□6+□=50根据有余数除法算式写乘加算式。

根据乘加算式写有余数除法算式。

3.在□内填数。

68=□4 □3=8976=□3 2□=6984=□2=□3=□4=□64.应用题:①要求几个问题。

②数量关系是什么?③列式计算。

5.作业:课堂练习。

教学后记:笔算除法(第6课时)教学内容:P9--10 例3教学要求:1.掌握被除数前一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的方法。

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在□里填数(1) 744=296 52÷7=364296÷4=□ 364÷7=□(2) 280÷4=□ 350÷7=□16÷4=□ 14÷7=□296÷4=□ 364÷7=□二、展开:1.尝试计算29÷4 296÷42.小组交流讨论(1) 看被除数的前一位,2除以4,不能商1,怎么办?(2) 看被除数的前两位,29除以4,商7要写在哪一位上面?前后两个7表示相同的意思吗?(3) 余数1移下来,16除以4,商4要写在哪一位的上面?3.汇报并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4.总结出法则:学生用自己语言总结(简单板书)。

与书上比较,哪个更好,突出关键字。

三、巩固。

练一练,列竖式计算。

四、作业,课堂练习。

五、教学后记:笔算除法(第7课时)教学内容:P11--12 例4、例5教学要求:掌握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

1. 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① 273=81 ② 467+3=32581÷3=□ 325÷7=□......□二、展开。

1.观察: 81÷3=27 273=81有什么联系,说明了什么?→验算方法。

2.笔算:322÷7 板演,并说计算过程。

猜想:325÷7 有无余数,是几? 做一做。

根据②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方法3.练一练:3427÷7 并验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