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企业危险源识别

合集下载

注塑车间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表

注塑车间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表

人身伤害
行为性


3 6 7 126 3级
3
使用吊车
吊机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
人身伤害
行为性


3 6 7 126 3级
4
使用吊车
吊机模具时未扣上安全扣
人身伤害
行为性


3 6 7 126 3级
5
使用吊车
吊模具时人或设备上方经过
人身伤害/财产损失 行为性


1
67
42
4级
6
安装模具
装模没有按手动开关
压伤手
修理产品披锋注意力不集中
伤手 压伤手 碰伤手 疾病感染 烧伤 划破手
物理性 √

行为性


行为性


化学性 物理性 生理性
√√
√√


3
63
54
4级
6
61
36
4级
6
61
36
4级
0.5 6 7
21
4级
0.5 6 7
21
4级
3
23
18
5级
审批:
制定:
FP036-01A
11
注塑成型
设备运行时未关安全门
人身伤害
行为性 √

3 6 7 126 3级
12
注塑成型
清理射嘴时碰到发热圈的电线接头
电伤
行为性 √

1
63
18
5级
13
注塑成型
作业时长时间掀盖
14
拆模具
拆模时没有戴手套
15

注塑、开模工艺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注塑、开模工艺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2.噪音。
机械伤害
职业危害
5
磨床
模具车间
防护罩缺损,自动进刀手柄(轮)无弹出防护装置,导致设备部件和加工件飞出伤人。
机械伤害
6
卧式车床
模具车间
1.工件或切削飞出伤人;
2.旋转部件伤人;
3.噪音。
机械伤害
职业危害
7
摇臂钻床
模具车间
1.工件或切削飞出伤人;
2.旋转部件伤人;
3.噪音。
机械伤害
职业危害
8
起重机械
火灾
爆炸
13
仓库
成品仓库
原料仓库
1.随便吸烟等外来火种;
2.违章动火,电气火花,雷电袭击。
火灾
14
焊接设备
模具车间
1.一次线绝缘破损,二次线接头过多或搭接在可燃气体管道上,导致人员触电和可燃气体爆炸;
2.高温、金属烟气。
触电
火灾
职业危害
15
注塑机
注塑车间
1.射嘴防护罩损坏,导致烫伤;
2.机械部件失灵,导致夹手;
仓储
1.未按规定定期检验、检测;
2.未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
其他伤害
10
叉车
公用
叉车的安全带、后视镜、声光报警装置、灭火器等缺失、无证或违章操作。
车辆伤害
11
压缩空气储气罐
空压房
超压使用、安全装置缺失或失效。
容器爆炸、物体打击
12
空压机
空压房
保护装置、安全阀、压力表失灵而导致压力剧增引起爆炸,或管道内积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引起爆炸。
可能导致
事故类别
风险评估
风险等级风险色度
辨识分级时间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行业,主要生产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塑料薄膜、塑料包装袋等。

随着该行业的不断发展,橡胶和塑料制品厂所产生的危险因素也日益增多。

本文将详细介绍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危险因素辨识和防范措施。

一、危险因素辨识1.化学危险物质橡胶和塑料制品厂所用的化学原料和产品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如苯、甲苯、二甲苯、氯化物、硫化剂等。

长期接触这些物质会造成头痛、嗜睡、嗜眠、神经系统损害等职业病。

2.物理危险因素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高温加热、注塑成型、切削加工等作业。

这些作业会产生火灾、爆炸等物理危险因素。

3.机械危险因素橡胶和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切割、压制、挤出和模塑等机械作业。

这些作业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机械伤害等危险因素。

4.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橡胶和塑料制品行业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疲劳驾驶、缺乏安全意识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二、防范措施1.采用安全生产技术橡胶和塑料制品厂应采用安全生产技术,尽可能减少或消除化学、物理和机械危险因素的影响。

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危险因素的设备,应进行权威检测和维护。

2.开展安全培训橡胶和塑料制品企业应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企业要进行职业病防护和废气处理等专业培训。

3.遵守安全规定橡胶和塑料制品厂所在地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都需要遵守。

操作人员在进行产品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采取安全措施,例如佩戴防护装备、使用通风设备等。

4.做好应急准备橡胶和塑料制品厂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设备和物质,如灭火器、安全防护器材等,应在首要时刻得到妥善使用和保养。

结论危险因素的产生和消除是一种相互关联的过程,只有充分认识及及时掌握危险因素,才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橡胶和塑料制品制造工程中危险因素存在较为普遍,但这些危险因素大多可以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安全技术手段来控制。

塑胶制造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

塑胶制造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6514)第5.1.3.2-5.1.3.6条
(三)空压机
1
空压机周边环

空压机产生的高温气体引燃易燃易爆物质
而导致火灾和爆炸
火灾
其他爆炸
(1)空压机周边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2)周边不得进行喷漆和铝镁磨削等作业。
2
空压机及管道
保护装置、安全阀、压力表失灵而导致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第3.7.4、3.8.2、3.8.3条
参照《塑料制品加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QB153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4.1条
3
除尘系统
除尘系统未采取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措施,导致粉尘爆炸
其他爆炸
(1)除尘系统应按照粉尘爆炸特性采取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设置监控装置,选用降低爆炸危险的一种或多种防爆装置。
2
安全出口设置
安全出口设置不足或通道堵塞,紧急情况时人员无法及时疏散
火灾
其他伤害
(1)厂房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GB50016-2014表3.7.4的规定。
(2)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应不少于2个,仓库内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个。
(3)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保持畅通。
火灾
其他爆炸
(1)应根据场所内的物质及其燃烧特性,以及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选择不同类型的灭火器。
(2)应根据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设置数量,并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规定。
(3)应设置在明显、且便于取用的地点,并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

注塑部危险源识别表

注塑部危险源识别表

注塑部危险源识别表为了确保生产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我们需要对注塑部进行危险源识别,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会对注塑部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分类整理,以便进行识别和解决。

1. 机械危险在注塑生产现场,机器设备可能存在的危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夹紧设备在模具安装及维护过程中,夹紧设备可能使手指夹住、压伤等。

夹紧装置应该设置安全保护系统,避免操作错误而使设备发生意外,应该在使用时始终注意加强安全意识和相关操作规定。

1.2 旋转部件注塑部的绝大部分设备都是旋转式工具的装置,在操作过程中,如不加保护措施,可能会因旋转部分磨损、松动等原因发生意外。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宣传和岗位职责,如在维修、清洁和修改设备时,需要先停止运转,开启开关并断开电源,保证安全。

1.3 压力设备在注塑过程中,压力设备可能发生气泵爆炸、管道漏气等意外情况。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需要对压力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同时在使用时需避免过度压力。

1.4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常常会发生电弧、电击等意外。

使用前要对电气连接部分、线路、控制系统等进行检查,及时更换损坏零部件,确保电气安全设备的可靠性。

2. 热危险注塑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热危险的场景较多,如下:2.1 温度设备温度设备可能会产生高温,如温度无法得到稳定地控制和调节,会对人员和设备产生危害。

使用时必须加强安全意识,确保使用合适的温度设备和使用规范。

2.2 水冷系统水冷系统的使用中可能会发生腐蚀、过热,从而造成废水溢出、海水污染等安全隐患。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定期检查水泵管道、水嘴水口等部位,确保其安全运行。

2.3 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可能在贮存、搬运、熔化、注塑等过程中产生有毒气体。

使用前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和操作规范,确保使用合适的容器和设备,以防止热塑性塑料的危害。

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放散有毒气体的设备的检查和保养,确保其安全。

3. 火灾危险火灾是注塑部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关注:3.1 防火措施为了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因火灾造成意外伤害和损失,需要采取良好的防火措施,如加强消防器材的使用、灭火布置等,在操作过程中定期宣传消防知识和相关操作规定。

注塑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注塑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塑料注塑过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表1给出在超过一定工艺温度的情况下,常见塑料在采样过程检测到的部分烟气成分,可作为注塑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参考。

(Table1gives examples of commonly processed plastics and some of the constituentsdetected in sampled fume when the plastics were processed,or heated to,above their recommended upper process temperature.)表1(Table1)序号塑料(Plastic)检测到的成分举例(Examples of detected constituents)1PVC(聚氯乙烯)Hydrogen chloride(氯化氢)2Fire-retarded ABS(阻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Styrene(苯乙烯)、phenol(苯酚)、butadiene(丁二烯)3Polypropylene(简写PP,聚丙烯)Formaldehyde(甲醛)、acrolein(丙烯醛)、acetone(丙酮)4Acetals(缩醛)Formaldehyde(甲醛)5Polyethylene(low density)(PE简称,低密度聚乙烯)Butane(丁烷),other alkanes(其他烷烃)、alkanes(烷烃类)6Polystyrene(聚苯乙烯)Styrene(苯乙烯)、aldehydes(醛类)源自:HSE(Health and Safety Exacutive英国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局)《Controlling fume during plastics processing》--------鲁-寻寻觅觅注:因翻译水平有限,以上仅供参考。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注塑车间)OK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注塑车间)OK

100
100 三级 定期检查、点检并进行培训教育
拟制:
审核:
批准:
※危险性分值(D): 即考量作业的危险程度,分为:一级: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二级: 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三级: 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四级: 160—320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五级: ≥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确定三级(D≥70分)及以上的,即识别为重要危险源。
○○
1
6
7
42 二级 安全教育,现场主管进行监督和提示。 Nhomakorabea○○
3
6
3
54 二级 佩戴劳保用品
○○
3
6
3
54 二级 按作业要求作业
○○
3
6
3
54 二级 按作业要求作业
○○
6
6
1
36 二级 按作业要求作业
○○
6
6
3
108 三级 按作业要求作业
○○
6
6
1
36 二级 进行人员培训教育
○○
6
6
1
36 二级 进行人员培训教育
24
设备操作不当设备或漏电引起火 用电活动 灾
25
线路老化、短路引起火灾
○○
1
○○
1

○6
○○
1
○○
1
3
6
18 一级 建立管理制度,定期监督和检查提示。
1
3
3 一级 建立管理制度,定期监督和检查提示。
6
3
108 三级 建立管理制度,定期监督和检查提示。
2
40
80 三级 定期检查、点检并进行培训教育

注塑岗位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注塑岗位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注塑岗位危险源及控制措施注塑岗位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如下:一、机器设备安全危险源:机器设备操作不当、故障、电气击伤、设备损坏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工作人员受到伤害。

控制措施:1. 强制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等;2. 机器、设备保养维护及时;3. 操作按照规定程序进行;4. 维修、检修前切断电源。

二、运输与堆放安全危险源:运输安全隐患包括人员受伤、设备受损、物品损坏等。

控制措施:1. 叉车司机须取得资格证;2. 货物所承受的重量不得超载;3. 货物堆放平稳、堆高不得超过规定高度。

三、材料安全危险源:材料发生爆炸、燃烧等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控制措施:1. 对各类原材料进行分类存储、标记标识;2. 严格按照存储容器的规定保存;3. 对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品进行专门处理。

四、环境安全危险源:塑胶加热散发有毒气体。

控制措施:1. 保持通风良好;2. 安装排气薄膜,将气体排出;3.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毒气排泄相关的培训。

五、工作环境安全危险源:注塑机传达方向有人通过,夹塑机通道卡住人等。

控制措施:1. 工作场地、操作平台保持宽敞。

2. 注塑机安装防护罩、电气控制箱封闭;3. 杜绝闲杂人员进入指定区域。

4. 分类标识区别出“禁止入内”区域等。

总结:注塑行业的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机器设备、运输堆放、材料、环境以及工作环境五个方面。

为了减少这些风险对工人的威胁,我们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制订科学的安全操作规程,实现风险的预防和管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料,
员工加料时发现颜色偏差没有及时处理
机械坏,电力系统破坏,空气太潮湿
修机人员触电
0.5
线路破损而漏电
维修人员在修机时不小心
8
修机
注塑机
头部被机械撞伤
注塑机周边的模温机,加料的铁桶也会撞 到头部
1
防护不当
机械漏油修机,油流到地面上
机械漏油摔跤
1
机械漏油之后,清洁工没有及时擦于净
9
模具上架
模具/模具架/ 天车
金属屑划伤
3
人员不小心
砂轮或材料装夹不到位
工件或砂轮飞出击伤 进刀量太多
3
人员操作不当
6
磨床加工/ 修模
磨床、砂轮、 钢、铜料、合
金钢等
模具加工时产生的粉尘 粉尘呼吸系统危害
人员不按规定䵧口罩
0.5
砂轮安装不合要求
碎砂轮飞出击伤 人员站的位置不对
1
打磨时用力不当,碰坏砂轮 Page3of5
7
3.5 可容忍危险
一般危险 有桥吊操控资格证明
7
7
一般危险
注塑作业指导书
7
3.5 可容忍危险
3
1.5 可容忍危险
注塑作业指导书
1
3
可容忍危险
注塑作业指导书
3
1.5 可容忍危险
注塑作业指导书
7
7
一般危险
注塑作业指导书
OR-41-01/004源自员工操作注 注塑机/刀片/
塑机
模具/原料
手压伤
员工在手没有拿出产品时关安全门,导至
铣床、钻咀、
人员操作不当
铣刀、铝合金 飞出的钻咀、铣刀打伤
、钢、铜料等
刀具、材料装夹不到位
0.5
加工中产生的高热金属屑飞出
金属屑烫伤
1
人员防护不到位
人员不按规定戴手套操作
手被运转机器绞伤
0.5
人员在机械运动的情况下接近
有切消液的工件较滑
工件没有按规定摆放
工件掉落砸伤
1
没有穿劳保鞋
人员操作不小心
未锉净金属屑的钢料
1
作业人员用手扶吊物
操作人员无证操作,业务不熟练
工程师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做
安全门坏,导致手压伤
1
注塑机坏
3
技术员调机
注塑机/模具/ 原料
作业人员触电
线路破损而漏电,易触电 注塑机在干燥的空气中会产生静电,工程 0.5 师在调机时会触电
模具在机械中温度很高,容易烫伤手
烫伤
机械合模时,眼睛被飞溅出的原料液烫伤 0.5
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表
序号
活动
设备/设施/物 料
可能的事故/事件 危险源
风险评价
风险发生 的可能性
事故后果 严重程度
风险值
风险级别
现有控制措施
备注
L
S
R
模具的棱角尖锐,锋利,头部容易碰到
撞伤
上下模时模具摇晃,容易撞击到头部
1
7
7
一般危险
上下模作业指导书
员工没有戴手套
洗模剂和模具防腐剂有很浓的刺激性气味
使用风枪时没有戴眼罩
没有戴耳罩 0.5
没有装消声器
产品放入夹具槽中,不小心被边角夹伤
员工不小心
1
夹具坏
7
7
一般危险
模具冷焊机的使用规 程
7
7
一般危险
模具冷焊机的使用规 程
7
21
中度危险
模具冷焊机的使用规 程
1
1
可容忍危险
7
3.5 可容忍危险
有发耳罩
3
3
可容忍危险
Page5of5
OR-41-01/00
头部撞伤 手压伤
无安全标识 0.5
模具架很高且为铁质,员工不小心
员工不小心,在扶模具上模具架时,会压

1
模具架上的滑轮会将手压伤
工作现场有易燃易爆物品,且没有用覆盖
物遮掩
1
安全意识不够
Page4of5
3
3
可容忍危险
人员的安全常识
3
9
一般危险
加料作业指导书
3
1.5 可容忍危险
人员的安全常识
3
3
可容忍危险
作业人员加料时摔伤
3
物料较重
料斗温度高
烫伤
没有安全标识
0.5
原料太重,倒原料时会不小心靠近料斗
7
加料
料斗
呼吸道受伤 头部撞伤
往料斗倒原料时,会有粉尘被吸入鼻子 1
员工没有戴口罩
加料的铁架的拐角处太坚硬,工作人员走
动时,易碰头
1
没有安全标识
混料
员工加料时没有对料斗的料进行对比,产 生混料
加料时没有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生加
已发有口罩
3
3
可容忍危险
铁架拐角处已有塑胶 住
7
7
一般危险
加料作业指导书
7
3.5 可容忍危险
3
3
可容忍危险
3
3
可容忍危险
3
1.5 可容忍危险 有桥吊驾驶资格证
3
3
可容忍危险 有桥吊驾驶资格证
15
15
一般危险
模具冷焊机的使用规 程
OR-41-01/00
没有戴焊接手套及防护衣 1
没有戴焊接头罩和面罩
10
没有戴眼罩
没有戴手套
刀片太锋利
手割伤
员工不小心
3
产品边缘太锋利
产品温度很高
手烫伤/产品受到污染
0.5
员工没有戴手套
4
员工操作注 注塑机/刀片/ 机器的机械手撞伤头部 员工没有注意
塑机
模具/原料
机械手坏
1
Page2of5
15
7.5
一般危险 有桥吊操控资格证明
15
7.5
一般危险 有桥吊操控资格证明
15
15
模具冷焊机 的使用
模具冷焊机
焊接过程中发生爆炸事 气体和烟雾被吸入人体

没有戴口罩
1
没有关闭气源(高浓缩的保护气体没有关
闭,会损害人的健康)
11 风枪的使用
风枪
12
夹具、制具 的使用
各种夹具
眼睛受伤 听力受损
夹伤手
操作员工作不小心,触摸了带电物体和通
电部件
3
没有穿戴干燥的的绝缘手套和衣服
灰尘和细末会被吹入眼睛 1
0.5
员工在上下模时易被周边的机器撞伤
3
3
可容忍危险 上下模作业指导书
15
7.5
一般危险
上下模作业指导书
烫伤
员工没有按照规程作业
模具在机械中温度很高,容易烫伤手
机械合模时,眼睛被飞溅出的原料液烫伤 1
模温机水温高
作业员操作不打当
3
3
可容忍危险
Page1of5
OR-41-01/00
遥控器失灵
限位开关失灵
起吊过程中,吊物碰坏 提升高度太矮
设备
提升时,吊物晃动
0.5
操作人员无证操作,业务不熟练
操作人员工作时,没有注意观察
超过负荷
链条断
2
天车的使用
天车/索链/吊 环
起吊时坠物伤人
吊物没有挂好 作业人员违章进入吊物下方
0.5
吊物从人头顶上经过
操作人员无证操作,业务不熟练
现场空间狭窄
起吊速度过快
起吊或放下吊物的过程 歪拉斜吊 中挤压作业人员 作业人员未仔细观察,站位不正确
注塑作业指导书
15
15
一般危险
注塑作业指导书
1
3
可容忍危险
1.定期加强对人员安 全操作的培训
2.设备安全操作指导
1
6
可容忍危险
带防护眼镜
7
3.5 可容忍危险
暂无
1.培训加强人员的安全意
7
3.5 可容忍危险 识
2.设备安全操作指导书
1
1
可容忍危险
带防护眼镜
7
3.5
可容忍危险
培训加强人员的安全 意识
1.培训加强人员的安
呼吸道、肺部受伤
1
没有戴口罩
3
3
可容忍危险
带口罩
天车在运送模具的途中,模具易撞翻箱中
掉运模具过程中碰伤机 的产成品,使产品质量受到影响 器
1
模具/洗模剂/
1
上下模
模具防腐剂/ 模温机/模具
天车在运送模具的途中,模具易撞击机器 天车上索链上的吊环坏,模具掉下砸伤手

或脚
作业人员被模具挤压受 在试模时,在模具没有完全上好,就开机 伤
模具锁模
0.5
员工在模具没有开模时开安全门拿产品
模腔内的顶针未完全缩回,或是模腔中有
模具的损伤
残留的的胶块时,模具合模
1
员工工作不认真
铣刀锋利
刀具划伤
作业中不能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
人员不小心
锋利的金属屑
金属屑划伤
6
人员操作不小心
机械运行产生噪音
噪声对健康危害 敲打模具时发出噪音
0.5
人员防护不到位
5
修模-铣床 加工
3
3
可容忍危险 全意识
2.穿防砸鞋
1.人员的安全常识
1
3
可容忍危险 2.设备安全操作指导

1.人员的安全常识
7
21
中度危险 2.设备安全操作指导

7
3.5 可容忍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