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收涩药(1)PPT课件
收涩药及收涩方

中药与方剂
12
4 龙骨 甘、涩,平。入心、肝、肾经。
平肝潜阳 用于肝阴不足、肝阳 上亢之证,多与白芍、牡蛎配伍。
敛汗涩精 适用于滑精、盗汗、 久泻不止等证,常与牡蛎、山药 同用。
外用敛疮 用于湿疹痒疮、疮疡 溃后久不收口。
2019/10/30
中药与方剂
13
5 牡蛎 咸、涩,微寒。入肝、肾经。
平肝潜阳
软坚散结 用于消散瘰 疠。 敛汗涩精 用于自汗、 盗汗、滑精。滑精常与 煅龙骨、金樱子、芡实 等配伍。
2019/10/30
中药与方剂
14
6 金樱子
酸、涩,平。入肾、膀胱、 大肠经。
助肾阳、固精缩尿 用于肾虚 所致的滑精、尿频,配芡实、 菟丝子等。
涩肠止泻 治脾虚泄泻,配党 参、白术、山药、茯苓。
收涩药及收涩方
许剑琴
2019/10/30
中药与方剂
1
一、收涩药概述
定义 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能治疗各 种滑脱证的药物,称为收涩药。
滑脱病证 主要表现为子宫脱、滑精、 自汗、盗汗、久泻、久痢、粪尿失禁、 脱肛、久咳虚喘等证。这些均为纯虚 无邪的病证。
分类
涩肠止泻药
敛汗涩精药
2019/10/30
中药与方剂
2019/10/30
中药与方剂
5
3 五倍子
酸、涩,寒。入肺、肾、 大肠经。
涩肠止泻 久泻久痢、便血日久,配 诃子、五味子。
敛肺止咳 肺虚久咳,配党参、五味 子、紫菀等。
杀虫止痒、消疮解毒 适用于疮疡肿 毒,皮肤湿烂。研末外敷或煎汤外洗。
2019/10/30
中药与方剂
6
4 肉豆蔻 辛,温。入脾、胃、大肠经。
中药学-18收涩药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概
述
一、含义:凡具固精、缩尿、止带之功, 以治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以及带 下等证为主的药物,称固精缩尿止带药。 二、特点及效用: 这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归肾、膀胱经。具 有固精缩尿止带之功。主要适用于肾虚 不固,膀胱失约所致的遗精、滑精、遗 尿、尿频以及带下等滑脱之证。
一、特点:酸、甘,微温。本品既具收敛之性以 秘藏精气固摄下元,又具有补益之功以滋养精 血而助元阳之不足,长于固摄精气,是治疗肝 肾不足,精气失藏的要药。 二、应用: 1、用于精气失藏之证。 2、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腰膝酸软。 用量用法:5~10g,急救固脱20~30g,煎服。 使用注意:命门火炽,素有湿热及小便不利者不 宜用。
附
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莲须:甘、涩,性平。功能固肾涩精。主用于遗 精、滑精、带下、尿频。 莲心:味苦,性寒。功能清心安神,交通心肾, 涩精止血。主用于心火亢盛;心肾不交,失眠 遗精;血热吐血。 莲房:苦、涩,性温。功能止血化瘀。主用于崩 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 荷叶:苦、涩,性平。功能清暑利湿,升阳止血。 主用于暑热病证、脾虚泄泻和多种出血证。
第十八章 收涩药
概
述
一、含义: 凡具收敛固涩作用,以治疗滑脱不禁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收 涩药或称收敛固涩药。 二、分类: 本章药物根据其作用特点,可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 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类。 三、特点及效用: 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归肺、脾、肾、大肠经。具收敛 固涩之功,用于滑脱不禁之证。 四、应用: 收涩药多属治标之品,临床应用时需与相应的补益药配伍, 以期标本兼顾。 五、使用注意:收涩要易恋邪,使用时应注意勿使“闭门留 寇”
一、特点:酸、涩,性平。功能敛肺生津,止泻 安蛔,长于安蛔止痛,是治疗蛔厥腹痛的常用 药。 二、应用: 1、用于肺虚久咳。 2、用于久泻久痢。 3、用于气阴两虚的烦热口渴以及暑热烦渴。 4、用于蛔厥腹痛。 用量用法:3~10g,煎服。止泻止血宜炒炭用。 使用注意:外有表邪,内有实热积滞者均不宜用。
收涩药名词解释(一)

收涩药名词解释(一)收涩药收涩药是指一类药物,其作用是收敛或止血。
它们通常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或具有出血倾向的情况,以收缩血管或提高凝血功能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收涩药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是一些相关的名词及其解释:1. 血脑屏障血脑屏障是指位于脑血管内壁上的一层特殊结构,它能够阻止某些物质从血液中进入脑组织内部。
收涩药通常不容易穿过血脑屏障,因此在治疗脑部出血时,选择合适的药物尤为重要。
举例:肝素是一种收涩药,它在治疗脑部出血时往往不被首选,因为其分子量较大,很难穿过血脑屏障。
2. 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指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在破损血管内部凝结形成血块。
收涩药可以通过促进血栓形成来起到止血的作用。
举例:氨甲环酸是一种收涩药,它通过促进血栓形成来帮助止血,并常用于手术后的出血控制。
3. 血管收缩血管收缩是指血管壁平滑肌的收缩,使血管管径减小。
收涩药中的一些药物可以通过刺激血管平滑肌收缩来收缩血管,达到缩小出血部位血管的目的。
举例:酚磺乙胺是一种收涩药,它通过促使血管平滑肌收缩,从而收缩血管并止血。
4. 凝血功能凝血功能是指血液在出血时能够迅速形成凝块的能力。
收涩药中的一些药物可以提高凝血功能,加速血液凝固的过程,以达到止血的效果。
举例:维生素K是一种收涩药,它可以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从而提高凝血功能,用于改善凝血能力低下的出血情况。
5. 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是指一类疾病,其特征是易出血或持续出血。
收涩药常被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以帮助控制出血情况。
举例:血友病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患者缺乏特定凝血因子,收涩药可以用于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减少或阻止出血。
以上是关于收涩药相关名词及其解释的一些例子,这些名词涵盖了收涩药在止血领域的重要概念。
对于资深创作者来说,对这些名词的了解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收涩药的作用和应用。
第十八章 收涩药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
药 材 乌 梅
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 诃子的成熟果实。
药 材 诃 子
乌梅与诃子比较
共性:
药性:酸、涩,平。主入肺、大肠经 功用: 1. 敛肺止咳,用治肺虚久咳。 2. 涩肠止泻,用治: 久痢久泻,罂粟壳,如固肠丸
乌梅
★★★
1.止泻(祛邪)、止咳力不及诃子 2.生津止渴,用治: 热病伤阴或虚热消渴,配天花粉、麦冬、人 参,玉泉丸 3.安蛔止痛,用治: 蛔虫腹痛、呕吐, 乌梅丸 4.收敛止血,用治: 便血、崩漏下血等,单用即有效。
用法: 生用:长于生津止渴 炒炭用:长于止泻、止血
诃子 ★★
1. 酸涩苦,平性偏凉 2. 既收又降,又具清肺之功,能敛肺下气止 咳及清肺利咽开音,为治失音之要药。 肺热或痰热之咽喉不利、失音。每与桔梗相须为用, 如诃子汤。 (1)肺热咽痛声嘶 配硼砂、青黛、冰片等,如 清音丸 (2)痰火久咳失音 配瓜蒌、贝母、青黛等,如 诃黎勒丸
海螵蛸 ★★★
一.药性: 咸、涩,味温 二.功用: 1. 固精止带,以止带为见长。用治
肾虚遗精、滑精,配补肾固涩药 肾虚或脾肾虚损之带下不止
2.收敛止血,用治多种内外出血证, 吐血、便血,常与白及等分为末服,如乌及散 崩漏,常与棕榈炭、五倍子等同用,如固冲汤 外伤出血,可单用研末外敷。 3.收湿敛疮,用治湿疹、湿疮、久溃不愈等。 4.制酸止痛,用治胃痛吐酸,治疗胃溃疡
2. 收敛固涩
固精止遗:用治肾虚之遗精、遗尿。 补肝肾 用治肝肾亏损、冲任不固之崩漏下血、 固冲任 月经过多 敛汗固脱:用治大汗不止,体虚欲脱者,敛汗力 强,大剂量应用能敛汗固脱,为防止元气虚脱 之要药。
桑螵蛸是螳螂 科昆虫大刀螂、 小刀螂或巨斧 螳螂的干燥卵 鞘。
18.收涩药

3.用于虚热消渴。本品善生津液,止烦渴。治虚热烦渴,可单 用煎服,或配伍人参天花粉、麦冬等养阴益气、除烦止渴之品同用, 如玉泉丸。
4.用于蛔厥腹痛,呕吐。因蛔虫得酸则静,本品味极酸,故有 安蛔止痛、和胃止呕作用。治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四肢厥冷之
蛔厥证,常配伍花椒、干姜、黄连等,共奏安蛔止痛之功,如乌梅 丸。现代用乌梅丸治胆道蛔虫证,有较好的疗效。
[性能特点与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而涩,有涩 而不滞气、行而不破气的特点,能暖脾胃,降浊气,
固大肠,止泻痢。既可治脾肾阳虚之久泻久痢、五 更泄泻;又可治胃寒气滞之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但湿热泻痢者不宜服用。
禹余粮
[性味归经]甘、涩,平。归胃、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止带。 [临床应用] 1.用于久泻,久痢:常与赤石脂同用,即赤石 脂禹余粮汤。
5.用于崩漏下血,便血,尿血等出血证。本品有收敛止血作用。 单用或配伍应用均可。治妊娠胎漏,可以本品研末服,或与棕榈炭、 血余炭等同用;治便血,可用本品研末,艾汤送服,或与槐花、地 榆等配用。
此外,本品外用有解毒、消肿、收湿、敛疮、止血等功效,可用 于疮疖肿毒、湿疮流水、溃疡不敛、肛脱不收、子宫脱垂等,可单 用研末外敷或煎汤熏洗,也可与枯矾同用。
[性能特点]本品苦酸涩平,既能入肺而敛肺止咳,下气 降火,利咽开音,又能入大肠而涩肠止泻,为肺虚久咳、 久咳失音、久泻久痢的常用药。
肉 豆 蔻(Roudoukou)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与临床应用] 1.涩肠止泻——用于久泻,久痢。 (1)治脾肾虚寒之久泻久痢,常配伍人参、肉桂、
糯稻根须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肝、肺经。 [功效]固表止汗,退虚热,益胃生津。 [临床应用] 1.治自汗,盗汗。本品既能养心阴、敛心液,又能补肺气、
18章收涩药

皆以豆蔻命名,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均能 温中行气,都可用治中焦虚寒气滞、脘腹胀 痛、食少呕吐等证。但二者科属来源不同, 作用有别: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高大乔木植物肉 豆蔻的成熟种仁,固涩之力较强,长于涩肠 止泻,又常用治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脾肾 阳虚、五更泄泻等证。 白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 蔻的成熟果实,行气之力较强,又长于化湿, 温中止呕,也常用治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的 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
(2)脾虚不固者+配芪、术、龙骨等如固冲 汤 大汗不止,体虚欲脱证。本品能敛汗固脱。 治大汗虚脱者,常与人参、附子、龙骨等同 用如来复汤 此外,本品亦治消渴证,多与生地、天花 粉等同用。
山茱萸与吴茱萸比较 •以茱萸命名,皆性温,归肝经,但二者科属 来源不同,功用相差很大: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 茱萸的成熟果肉。本品酸涩微温质润,其性 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既能补肾益精,又能 温肾助阳;既能补阴,又能补阳,为补益肝 肾之要药。其又能收敛固涩,也常用治肾虚 不固所致遗精、遗尿,肝肾亏损,冲任不固 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经过多等。此外,本品 亦可用治消渴证。 吴茱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 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接近成熟的 果实。本品辛散苦泄,性热祛寒,既散肝经 之寒邪,又解肝气之郁滞,功擅散寒
B莲子
个性:本品甘平益心脾,味涩固精止泻, 用治脾肾虚损不固,功近芡实,兼有养心安 神之功
功用:
1.益肾固精 肾虚遗精,遗尿
莲子有益肾固精作用。常与芡实、龙骨等同 用,如金锁固精丸 2.补脾止泻 脾虚食少,久泻
本品既可补益脾气,又可涩肠止泻。用治上 述之证,常与参、茯苓、白术等同用
3止带
带下病
本品既补脾益肾,又必涩止带。脾虚带下, 配参、术等同用;脾肾两虚带下,配参、山 药、芡实等同用
收涩药中药药方

山茱萸 按语
①释名:山茱萸简称“山萸”,因药用其果肉, 又名“山萸肉”。本品炮制晒干后,形如黑枣 皮,故又名“枣皮”。 ②特点:温补固涩。 ③山茱萸与吴茱萸:药名相似,功用有别。 ④煎服,5~10g,急救固脱20~30g。
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果实和花托。 1.固精缩尿止带——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 2.涩肠止泻——久泻、久痢。 ※特点:收涩固下。
Company Name
五味子
Company Name
五味子
1.收敛固涩〔敛肺、敛汗、涩精、涩肠〕 久咳虚喘、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不止。 2.益气生津——津伤口渴,消渴证。 3.补肾〔阴〕宁心〔安神〕——心神不安之证。
Company Name
五味子
①特点:五味具备,唯酸独胜,能补能涩。 上能敛肺止咳,下能滋肾固下,外能收敛止汗, 内能生津宁心,具有广泛的收敛固涩作用。
Company Name
麻黄根 浮小麦
Company Name
麻黄根 浮小麦
麻黄与麻黄根,二药同出一源,均可治汗。“麻黄发汗 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本草纲 目》)。
Company Name
§2 敛肺涩肠药
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入肺经或大肠经。 分别具有敛肺止咳喘、涩肠止泻痢作用。前者 主要用于肺虚喘咳,久治不愈或肺肾两虚,摄 纳无权的虚喘证;后者以用于大肠虚寒不能固 摄或脾肾虚寒所致的久泻、久痢。
Company Name
五倍子
1.敛肺降火〔止咳〕——本品既能敛肺止咳, 又能清肺降火,适用于久咳及肺热咳嗽。因 能止血,故尤宜用于咳嗽咯血者。
2.止汗——自汗,盗汗。 3.涩肠止泻——久泻,久痢。 4.固精止遗——遗精,滑精。 5.收敛止血——崩漏,便血痔血。 6.收湿敛疮〔外用〕——湿疮流水、溃疡不敛 等。
收涩药的药理作用(中药药理学课件)

❖ 机制:①促进肝细胞蛋白质、糖原的生物合成,加速肝细 胞的修复与再生;
❖ ②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等多种成分可使肝细胞微粒体 细胞色素P-450含量显著↑,↑肝药酶的合成和↑肝药酶的 活性,↑肝脏的解毒能力;
❖ 五味子提取液对兔脑缺氧-复氧性损伤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有保护作用 ,可使血液及大脑皮质的SOD活性↑。
❖ 五味子对老化大鼠连续给药,可见红细胞中SOD、GSH-Px活性↑, 血浆和红细胞膜LPO水平↓。
❖ 五味子水提液可使老化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脑和肝组织蛋白质 含量↑,能促进老化家兔生殖细胞的增生和增强排卵功能,说明五味 子有一定的延缓衰老作用。
4 抑制腺体分泌作用
❖ 收涩药常具有敛汗、固精、止带的功效。 ❖ 五味子、五倍子、浮小麦、麻黄根、山茱萸---敛汗止汗
,用于自汗盗汗。 ❖ 五味子、五倍子、莲子、芡实、山茱萸、金樱子、桑螵蛸
、覆盆子、乌贼骨---止带,用于妇女赤白带下。 ❖ 抑制腺体分泌作用与收涩药鞣质等收涩成分使汗腺及消化
道、生殖器官的分泌腺细胞的蛋白质凝固,引起分泌抑制 ,产生黏膜干燥有关。
❖ 五味子可提高心肌细胞内RNA和心肌细胞代谢酶活 性,加强和调节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改善心肌的 营养和功能。
❖ 五味子及其木脂素成分能增加豚鼠离体心脏及麻醉 犬的冠脉流量,并能对抗PGF2α、NE、CaCl2等引 起的动脉血管收缩,舒张血管平滑肌。
4 抗氧化、延缓衰老
❖ 五味子酚、五味子乙素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对氧自由基引起的脂质 过氧化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五味子酚还有直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 力。
5 止血作用
❖ 收涩药中的五倍子、赤石脂、禹余粮、乌贼骨、 石榴皮、明矾等有收涩止血的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教研室 胡晨霞
【学习要求】
1.通过本章概述部分的学习: 掌握收涩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
围,常与补虚药配伍的意义及各节药 物的性能特点、注意事项。
2.通过本章具体药物的学习: 掌握五味子(附:南五味子)、乌梅、 山茱萸、桑螵蛸、莲子(附:莲须、 莲房、荷叶、荷梗)、海螵蛸。 熟悉诃子、肉豆蔻、芡实。
-
24
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的近成熟果实。
药 材 乌 梅
诃子为使君子科植物 诃子的成熟果实。
药 材 诃 子
乌梅与诃子比较
共性:
药性:酸、涩,平。主入肺、大肠经 功用: 1. 敛肺止咳,用治肺虚久咳。 2. 涩肠止泻,用治:
久痢久泻,罂粟壳,如固肠丸
乌梅 ★★★
1.止泻(祛邪)、止咳力不及诃子 2.生津止渴,用治:
概述部分
【含义】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 滑脱不禁证的药物,称为收敛固涩药, 也称收涩药或固涩药。
“涩可固脱”。 —— 陈藏器
“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药,以敛其耗 散”。
—— 李时珍
-
5
【性能特点】 1. 药性:
多酸涩,部分甘味。 多温性或平性。个别兼寒凉。 2. 作用趋向:沉降
3. 归经:主入肺、脾、肾、大肠经 固表止汗药多归肺、心经; 涩肠止泻药多归大肠经; 固精缩尿止带药多归肾、脾经。
-
36
使用注意: 1. 肉豆蔻油有毒, 2. 生用:少用,宜煨用去油减毒。 2. 入汤剂3-9g/次;入丸散剂0.5-1g/次。
成人服肉豆蔻粉7.5 g/次,引起中毒(眩 晕、谵语、昏睡等),服用大量可致死。
-
37
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 麸杨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 而成。
五倍子
用治咳喘。
-
15
糯稻根须为禾本科 一年生草本糯稻的 干燥根茎及根。
浮小麦为禾本科植 物小麦的干瘪颖果。
浮小麦:益气养心、退虚热 糯稻根须:益胃生津、退虚热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敛肺止咳喘——用治肺虚或肺肾两虚之咳喘 涩肠止泻——用治大肠虚寒不能固摄或脾肾虚寒
温煦无权所致的久泻、久痢病证。 使用注意: 咳嗽初起、痰多壅肺之咳喘;泻痢初起邪盛, 或伤食腹泻者不宜用。
第一节 止汗药
气虚自汗(气虚肌表不固,腠理疏松,津液外泄
固表止汗:虚汗 阴虚盗汗(阴虚不能制阳,阳热迫津外泄)
气血虚之产后虚汗
使用注意:实邪所致汗出,非本类药物所宜。
麻黄根为麻黄 科植物草麻黄 或中麻黄的根 及根茎。
药材麻黄根
麻黄根:止汗,为止汗专药 麻黄:发汗 麻黄根与麻黄配用可抑制麻黄的过度发汗,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 的成熟果实。
药 材 五 味 子
五味子 ★★★
一.药性:酸、甘,温 二.功用: 1. 敛肺气,滋肾阴,用治:
肺虚久咳,罂粟壳 五味子丸 肺肾两虚喘咳 都气丸 寒饮或肺寒咳嗽 苓甘五味姜辛汤 2. 益气、生津、敛汗,用治: 气阴两伤之口渴 生脉散 消渴证 玉液汤 自汗、盗汗
热病伤阴或虚热消渴,配天花粉、麦冬、人 参,玉泉丸 3.安蛔止痛,用治: 蛔虫腹痛、呕吐, 乌梅丸 4.收敛止血,用治: 便血、崩漏下血等,单用即有效。
-
30
用法: 生用:长于生津止渴 炒炭用:长于止泻、止血
-
31
诃子 ★★
1. 酸涩苦,平性偏凉 2. 既收又降,又具清肺之功,能敛肺下气止
咳及清肺利咽开音,为治失音之要药。 肺热或痰热之咽喉不利、失音。每与桔梗相须为用, 如诃子汤。 (1)肺热咽痛声嘶 配硼砂、青黛、冰片等,如
五倍子
1. 酸、涩,寒 2. 敛肺降火,用治肺虚久咳,肺热咳嗽; 3. 涩肠止泻,用治久泻久痢; 4. 固精止遗,用治遗精滑精; 5. 敛肺止汗,用治自汗盗汗; 6. 收敛止血,用治出血证;
-
40
赤石脂
禹余粮
石榴皮
罂粟壳 为罂粟 科植物 罂粟的 干燥成 熟蒴果 的外壳。
敛肺涩肠药小结
虚极欲脱之证,治当固本救脱,非收涩药独能 奏效。
参考资料
现代研究认为:本类药物中的成分一方 面对粘膜、创面等具有吸着作用,可对 局部起到保护;另一方面其收敛成份可 使粘膜、创面、汗腺、消化腺、生殖器 官的分泌腺表面蛋白起沉淀及凝固作用, 从而起到止血、止泻、抑制腺体分泌等 作用。此外,一些成分尚有抑菌、消炎、 防腐、吸收肠内有毒物质等作用。
清音丸 (2)痰火久咳失音 配瓜蒌、贝母、青黛等,如
诃黎勒丸
-
32
用法: 生用:长于清肺利咽开音 煨用:善于涩肠止泻
-
33
肉豆蔻为 肉豆蔻科 植物肉豆 蔻的成熟 种仁。
药 材 肉 豆 蔻
肉豆蔻 ★★
一. 药性:辛,温。有毒。 二. 功用: 1. 涩肠止泻,用治
脾肾虚寒之久泻久痢,如真人养脏汤 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如四神丸 2. 温中行气,用治: 胃寒气滞之胀痛、食少呕吐等。
3. 滋肾涩精,用治: 肾虚之遗精、滑精,桑螵蛸丸 麦味地黄丸
4. 涩肠止泻,用治: 脾肾阳虚之五更泻,四神丸
5. 宁心安神,用治: 阴血亏虚之心悸、失眠、多梦 天王补心丹
五味子
-
23
用法用量:煎服, 3~6g;研末服,1~3g。
(五味子临床应用分生用及制用,经炮制后其 酸性成分(有祛痰作用)及挥发油(有镇咳 作用)均有一定的破坏或减少,而其木脂素 类成分(有强壮作用)相对生品要高。故提 示五味子入补药宜熟用,入嗽药宜生用。
涩 肠 止 泻
敛 肺 止 咳
乌梅——安蛔止痛,生津止渴,收敛止血
罂粟壳——止痛 诃子——清肺利咽开音 五味子——滋肾阴,生津止渴,补肾涩精,
4. 毒性:罂粟壳有毒
【分类及功用】
1.止汗药 固表敛汗——用治自汗、盗汗。 2.敛肺涩肠药 敛肺止咳喘——用治肺虚久咳或肺肾两虚之咳喘 涩肠止泻——用治久泻久痢 3. 固精缩尿止带药 固精——用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 缩尿——用治肾虚膀胱失约遗尿、尿频 止带——用治肾虚带脉不固之带下
【配伍应用】
气虚自汗、阴虚盗汗者,则分别配伍补气药、补阴药; 脾肾阳虚之久泻、久痢者,应配伍温补脾肾药; 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者,当配伍补肾药; 冲任不固,崩漏不止者,当配伍补肝肾,固冲任药; 肺肾虚损,久咳虚喘者,宜配伍补肺益肾纳气药等。 若正气虽衰而余邪未尽者,适当配伍相应的祛邪药。
【使用注意】
凡表邪未解,湿热方盛及郁热未清者不宜过早 使用,以免闭门留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