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7-信度的估计方法(90)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信度分析——课件

信度分析——课件

二、信度分析的方法
2、复本相关法(Equivalent-Forms Method):复本 是内容相似,难易度相当的两份测验,对同一群受测者, 第一次用甲份测试,第二次使用乙份,两份分数的相关 系数为复本系数(Coefficient of Forms)或等值系数 (Coefficient of Equivalence)。若两份测验不是同时实 施,亦可相距一段时间再施测,这样算出的相关系数为 稳定和等值系数。
统计量对话框里有“项之间”选项组,在该选项组中 可以选择相关性和协方差。
Hotelling的T平方:即Hotelling T2检验,检验尺 度中所有项目均值是否相等的多变量检验。
Tukey的可加性检验:检验项目中有无可乘交互关系。 同类相关系数:生成个案内值的一致性或符合度的 测量。
三、信度分析的过程
三、信度分析的过程
Guttman:该模型计算Guttman的下界以获取真实可靠 性。
平行:该模型假设所有项具有相等的方差,并且重复 项之间具有相等的误差方差。
严格平行:该模型表示当各题目平均数与方差均同质 时的最大概率信度。
我们在此选择克伦巴赫α 系数。
三、信度分析的过程
步骤三:单击 Statistics 按钮,弹出Reliability Analysis: Statistics对话框。如图3-2所示。
312
坚韧性维度的信度系数
312
主动性维度的信度系数
312
38个项目的信度系数
312
8
0.144
9
0.353
6
0.271
11
0.460
4
0.042
38
0.636
三、信度分析的过程
实验结论: 表中给出了五个维度信度系数的总结,我们看到五

《信度与效度分析》PPT课件

《信度与效度分析》PPT课件
计算内部一致性信度的常用方法: Cronbach‘s 系数
20.12.2020
h
8
Cronbach‘s 系数
• LeeJ.Cronbach,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心 理测量学家。1951年将库德-理查德20(适 合与0,1记分的信度计算公式)进一步推广, 提出著名的多重记分项目的信度计算公式,
即著名的一致性系数
实施方法: 同时实施:测量一致性,获得等值性系数
: , 间隔实施 测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获得稳定与等值系数 (coefficient of
stability and equivalence)
20.12.2020
h
5
复本信度
缺点:
➢ 复本测验的编制不易,不但费时,且成本较高
➢ 易受练习影响的测量行为,即使采用复本方法,影响只能 减少,但无法完全避免
根据选择效标的时间不同,可分为:同时效度和预测效度 同时效度(concurrent validity) :是指测验分数与实施测验同一个时间所取得的效
标之间的相关,旨在使用测验分数估计个人在效标方面的目前实际表现。 例如测量学生智力时,将学生当时的成绩作为效标。
计算再测信度与复本信度的共同问题是:
需要进行两次测量。受试者的合作、动机、疲劳和厌烦等 都可能影响测验的实施。因此,寻求只根据一次测验结果 就可以估计信度的方法
20.12.2020
h
6
折半信度
• 折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
指使用测量工具先对一组受试者施测,然后把题 目分成两半计分,依两半所得的分数算出相关系 数 。在无副本且不准备重测的情况下,我们就用 折半信度来计算信度系数,类似于复本信度。
reliability)

估计信度的方法

估计信度的方法

第二节 估计信度的方法前面已经提出了信度的概念,但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构想,实际测量过程中,无法对真分数和误差分数进行测量,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同一样本得到的两组资料的相关,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

估计信度有不同的方法,常用的估计的方法有再测信度、复本信度、等值稳定性系数、内部一致性系数、评分者信度等。

一、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 )再测信度,也叫重测信度,也叫稳定性系数。

用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施测两次,对两次测验分数求相关,其相关系数就叫再测信度。

其计算公式(皮尔逊积差相关公式的变式)为:212121S S X X N X Xr xx -=∑ (公式5-6) 式中X 1、X 2为同一被试的两次测验分数,1X 、2X 为全体被试两次测验的平均数,S1、S2为两次测验的标准差(样组标准差,参见金瑜的书P183),N 为被试人数。

再测法的模式是:施测 适当时距 再施测例2:假设有一份主观幸福感调查表,先后两次施测于10名学生,时间间隔为半年,结果如表所示,求该测验的重测信度。

(为了便于理解和计算,本章估计信度的例子都是小样组,实际应用时应采用大样组。

)表5-1 某幸福感调查表的两次测试结果测验被试1 2 3 4 5 6 7 8 9 10X1 16 15 13 13 11 10 10 9 8 7 X2 16 16 14 12 11 9 11 8 6 7 解:用计算器算出S 1=2.82,S 2=3.38,20.111=X ,00.112=X ,∑=132421X X 把以上数据代入公式5-6,可得97.038.382.200.1120.11101324=⨯⨯-=xx r 此题可用计算机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做,求皮尔逊积差相关。

在测验手册上报告的再测信度,一般要注明被试样本的性质、大小,以及间隔多长时间等,以便使使用者了解样本及时间因素对测验稳定性的影响。

计算再测信度必须注意几个问题:(1)所测量的特性必须是稳定的。

信度的主要估计方法

信度的主要估计方法

信度的主要估计方法
估计信度的主方法通常有两种,分别为贝叶斯估计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

贝叶斯估计法是一种用来估计统计模型参数的方法。

具体而言,它考虑了参数的先验分布,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观察数据,求解参数的后验分布。

从这个后验分布中,我们可以得到参数的可能性最大的值,这就是贝叶斯估计。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考虑了参数的不确定性,但缺点是需要知道参数的先验分布信息,这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获取。

最大似然估计法是另一种估计统计模型参数的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给定观察数据,找到一组参数值,使得这组数据出现的可能性最大。

这组参数值就是最大似然估计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直观,且不需要知道参数的先验分布信息,但缺点是可能过度拟合数据。

此外,还有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可以估计信度。

大数定律是指当样本大小趋近无穷大时,样本均值将趋近总体均值,因此可以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的信度。

中心极限定理则说明,无论总体分布形态如何,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总会接近正态分布,这对于信度的估计也提供了理论基础。

综上,信度的主要估计方法包括贝叶斯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各有其适用场景和优缺点。

《信度理论》课件

《信度理论》课件

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确定调查数据的可靠性和一致性,从而得出更准确的
结论。
信度在沟通交流中的应用
• 信度在沟通交流中的应用:信度理论可以帮助沟通者评估信息 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沟通决策。例如,在商 务谈判中,信度评估可以帮助谈判者判断对方提供的信息是否 真实可和统计学领域
信度理论主要应用于概率论和统计学领域,用于估计某一事件或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信度理论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虽然信度理论在某些情况下非常有用,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在处理复杂系统或不确定性较高的问题 时,信度理论可能无法提供准确的估计。
信度理论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与贝叶斯方法比较
自然语言处理
利用信度理论处理自然语言中的不确定性,提高 机器翻译、文本摘要等任务的准确性。
图像识别
结合信度理论对图像识别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建模 ,提高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任务的可靠性。
3
强化学习
将信度理论应用于强化学习中,为智能体提供更 准确的奖励信号,提高其决策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与概率论的结合
探讨信度理论与概率论之间的联系,借鉴概率论的严谨性和规范 性,完善信度理论。
与贝叶斯统计的融合
将贝叶斯统计的推理方法引入信度理论,为处理不确定性和主观判 断提供新的思路。
与决策科学的结合
研究信度理论在决策科学中的应用,为决策者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依 据。
信度理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前景
1 2
信度理论的局限与挑战
信度理论的有效性
信度理论的有效性取决于数据的质量和数量
信度理论依赖于大量的数据来计算信度,如果数据质量不高或数量不足,可能会 导致信度计算不准确。
信度理论对异常值敏感

第四章测量的信度与效度ppt课件

第四章测量的信度与效度ppt课件
力等难度测验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 (二)复本信度(Alternate-form reliability) ➢ 1.含义与计算 ➢ 是指两个平行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结果的一
致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 上所得分数的积差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同重测信 度。
2. 信度的测量学定义(操作性定义)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3. 误差方差与信度的关系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 二、信度的估计方法 ➢ (一)重测信度(test-retest reliability) ➢ 1.含义与计算 ➢ 重测信度是指用同一量表对同一组被试测试两次
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组被试在 两次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积差相关系数。即: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 当评分者人数为2时,评分者信度等于两个评 分者给同一批被试答卷所给分数的相关系数。 如果是多个评分者,评分者信度采用肯德尔和 谐系数进行估计。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第三章 信度

第三章 信度

估计方法: 估计方法: 1、斯皮尔曼 布朗( 、斯皮尔曼——布朗(Spearman—Brown)公式 校正法 布朗 ) 先将测验分为两个“半测验”,用积差相关系数公式计算 两个“半测验”的相关系数,然后用斯皮尔曼——布朗 (Spearman—Brown)公式 校正。 由于分半信度计算的是两个“半测验”上得分的相关系 数,只是半个测验的信度,(测验越长信度越高),因此必须 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加以校正:
计算两个“半测验”得分的积差相关系数为: 计算两个“半测验”得分的积差相关系数为:0.86。代入公式 。 得:
使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有个基本要求:两个“半测验” 两个“半测验” 两个 方差相等,当数据资料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应选择下述两个 方差相等 等价的公式之一。
2、卢农(Rulon)公式估计法 、卢农( 公式估计法
学生 题号 1 2 3 4 5 6 总和 A 3 4 3 2 1 4 17 B 6 3 4 5 4 6 28 C 1 3 1 2 4 5 16 D 6 2 2 1 5 3 19 E 5 3 1 2 4 2 17
σi2
3.76 0.4 1.36 1.84 1.84 2.00 19.44
第三节 复本信度
一、定义及其估计方法 复本测验是指性质、内容、题型、题数、难度等方面都一 复本测验 致(相等)的两份或多份测验。 同一组被试在复本测验上所得结果的相关系数就是复本 复本 信度。 信度。 估计方法:积差相关法。 计算公式:
例2:假设对10名学生用两个等值的测验A、B施测,测验实 得分数分别用X和Y表示,测验结果如下:求该测验的信度?
(一)0、1记分测验的分半信度 采用分半信度时要求将试题分为两个彼此尽可能类似的 “半测验”。即分为内容、形式、题数、平均数、标准差、 难度、测题间相关以及分布形态相等的两个“半测验”。由 这两个“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得整个 测验的信度,称分半信 分半信 度。 实际应用中,由于题目一般依据难度大小排列,采用奇偶 分半可使两半测验的题目在难度上基本相等,因此常被采纳。 如果一个测验无法分成对等的两半,则不宜使用分半信度。

信度估计方法

信度估计方法

1)重测信度
重测信度的计算是通过对同一组受测者间隔一段时间使用同样的测验重复测试一次,计算两次测量分数之间的相关。

重测信度代表的是测验在时间上的稳定性。

2)复本信度
复本信度是指测验的两个互为复本的版本之间的等价程度。

它的计算方法通常是对同一组受测者施测两个复本,然后计算两个复本所获得的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

3)分半信度
分半信度是将一个测验分成等值的两半,计算这两半分别获得的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关。

4)同质性信度
同质性信度又称内部一致性信度。

同质性是指测验的所有题目测量的是同一种特质。

计算同质性信度的基础是所有测题之间的相关程度。

这是几乎所有测验都需要报告的信度指标。

5)评分者信度
评分者信度是计算不同的评分者对同一组人在同一个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相关,用来显示测验结果是否受到不同评分者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利用公式校正
把测验分成两半的方法除了奇偶法之外,还有随机安置法、内容 匹配法、难度奇偶排序法等等;每一种划分方法产生的分半信度 估计值都有差别。即分半信度估计不具备惟一性。
当被试在测验中表现出跨项目的一致 性时,就称测验具有项目同质性。即 各个测题得分为正相关时,即为同质, 相关为零时则为异质;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注意:
1. 适用于同质性测验,而不适用于异 质性测验;
2. 不适用速度测验;
3. 估计内在一致性系数的方法通常有 两类:一类是分半法,另外一类方法 需要对项目反应的方差或协方差进行 分析。
2. 测量中不能有练习效应和遗忘效应, 或者练习和遗忘效应基本可以互相抵 消;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重测信度的使用条件:
3. 不能存在差别学习的效果,即两次 施测期间被试的学习效果没有差别;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重测信度的计算公式:
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分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是指将一 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试 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常见的分半方法是按测题序号奇偶分 半:测验题目按某种顺序(如难度) 排列;
如果是随机排列的题目,则必须是所 有题目是平等的(要么难度相等,要么 性质一致,是测同一个心理特质的);
X1 20 19 18 18 17 16 14 12 12 10 X2 20 20 19 16 16 17 12 11 13 9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在重测信度和复本信度原理的基础上,
把这两种方法加以综合应用就可以产 生另外一种信度估计方法,得到再测复本信度,或者称为稳定-等值信度 (stability and equivalent reliability)如果 两个复本测验是相距较长一段时间分
rtt
X1X2
X12
(
X1)2 n
X1 X2 n
X22
(
X2)2 n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重测信度的计算公式:
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rtt
X1 X 2 n
X1 X 2
S S X1 X2
重测信度的计算
10名学生幸福感调查的两次施测分数
A8 7 X2 16 16 14 12 11 9 11 8 6 7
7-信度的估计方法(90)
学习目标:
1. 理解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 致性信度以及评分者信度的含义及 使用条件;
2. 了解各种信度指数的计算公式;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test-retest reliability——对同一被 试样本在一定时间间隔里用同一 量表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程度。代表能够将测验分数概括 到不同时间的程度。
1. 施测所用的两个复份必须是真正平行 的测验(即A、B卷) ;
2. 被试要有条件接受两个测验;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复本信度的使用条件:
1. 施测所用的两个复份必须是真正平行 的测验(即A、B卷) ;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复本信度的使用条件: 2. 被试要有条件接受两个测验;
如果测验有多个分量表,应在分量表 内部排好顺序,再把各分量表的两半 组合起来求相关;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分半信度(split-half reliability)是指将
一个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所有被 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计算方法:
1. 确定分半方法
2. 计算两半相关系数
两次施测的,同一组被试施测结果的 一致性程度 。
课前提问:
何谓重测信度,要满足那些条件时,使用重测信度才 是有意义的?
何谓复本信度,使用复本信度的前提有哪些?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指的是测验内容的一致性或测 验内部所有题目的一致性(项目 同质性)程度。又称同质性 (homogeneity)信度。主要反映测 验或分测验的单维性。
X1X21324
X1 112
X2 110
X121334 X221324 rtt 0.97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Alternate-form reliability—— 同 一被试样本在同一测验的两种形 式上得分的一致性程度。又称等 值性信度。代表能够将测验分数 概况到不同测验形式的程度。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重测信度虽然最为直接地代表了信度 的内涵,但并非所有的心理测验都适 合计算重测信度。重测信度的误差来 源包括:测验本身所测的特性不稳定; 被试的成熟、学习、练习和遗忘的效 果并非人人等量增长;某次施测时偶 发因素,如计时错误、情绪波动、健 康状况、动机变化等;
重测信度的使用条件:
1. 所测量的心理特质必须是相对稳定 的;
2. 测量中不能有练习效应和遗忘效应;
3. 不能存在差别学习的效果;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重测信度的使用条件:
1. 所测量的心理特质必须是相对 稳定的;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重测信度的使用条件:
注意:
(1) 排除施测顺序的影响;
(2) 在报告结果时,应报告两次施测的间 隔、及在此间隔内被试的有关经历;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复本信度的计算公式:
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rtt
X1X2
X12
(
X1)2 n
X1 X2 n
X22
(
X2)2 n
复本信度的计算
10名学生创造力的复本测验结果 ABCDE FGH I J
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
复本信度的误差取决于两种测验形式是 不是严格平行测验,或者说是不是严格 的等值:测题取样是否匹配?格式是否 相同?内容、题数、难度、平均数、标 准差是否一致?另外,被试方面情绪波 动、动机变化,以及测验情景的变动, 偶发因素的干扰都会引起测验误差;
复本信度的使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