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电路基础-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电路基础》课程标准

《电路基础》课程标准

《电路基础》课程标准电路基础课程标准简介该文档旨在为《电路基础》课程制定一套标准,以指导课程教学和研究。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课程目标- 理解电路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基本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熟悉常见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能够利用电路工具进行电路模拟和实验;- 培养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内容1. 电路基本概念- 电荷与电流- 电压与电势差- 电阻与电阻率-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2. 电路元件与电路图- 电源- 电阻器- 电- 电感器- 理想电压源和电流源3. 串联和并联电路分析- 串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混合电路的分析方法4. 电路定理与方法- 克尔霍夫定律- 戴维南定理- 诺顿定理- 瞬态分析方法5. 交流电路基础-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交流电源与交流负载的匹配教学方法-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知识体系。

-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展示电路基本规律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计算仿真: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课堂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评估方法- 课堂测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测试,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

-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其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 设计项目:要求学生完成一些电路设计项目,评估其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核,包括理论知识、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参考教材- 《电路分析基础》(作者:张三)- 《电路理论与实验》(作者:李四)以上是《电路基础》课程的标准内容。

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电路原理,掌握基本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电路课件-第一章 电路模型与电路定理-PPT精选文档

电路课件-第一章 电路模型与电路定理-PPT精选文档

重点:
1.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2. 理想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 (元件的VCR)
3. 基尔霍夫定律(KCL、KVL)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一 实际电路:由电工设备和电气器件按预期目的连接
构成的电流通路。
开关 灯泡
电 池
导线
1 0 B A S E - T w a ll p la t e
实际电路的功能
重视听课;抓概念、抓基础、抓规律;课后复习; 重视作业、作业要认真、规范(必须画电路图; 给出主要的求解步骤),重视实验。
考试: 平时成绩:30%(作业、考勤) 期末成绩:70%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3 电功率和能量 1.4 电路元件 1.5 电阻元件 1.6 电压源和电流源 1.7 受控电源 1.8 基尔霍夫定律
电源
产生电流和电压
激励源(激励): 唤起原因的能量;
发送信息给终端
激励(源) 响应
用户,为继续处 理提供所必须的
输入
输出
信息。 响应:对一定刺激
在电路分析中电源或信号源都称为电源。
所引起的反应。
电路中各处的电压、电流是在电源的作用下产生的, 因此电源又被称为激励源(激励)。
由激励在电路中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1) 能量的传输与转换
12k器
输电线路
变压器 配电线路 用户
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往往又称为强电电路。
实际电路的功能
(2)信息的传递、控制与处理。
电磁波信号
传送、转换、加工、处理
高放 中放 检波 低放
电子电路
调幅收音机原理框图
电子技术发展

电子电工基础知识

电子电工基础知识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电工基础知识
•1.1 电路基本物理量
•为了某种需要而由电源、导线、开关和负载 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电流的通路称为电路。
电路的主要功能:
• 一:进行能量的转换、传输和分配。 • 二:实现信号的传递、存储和处理。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电工基础知识
•一. 电路的组成:
•电源:将非电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或信号源。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电工基础知识
•1.2 电流电压及参考方向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表示,简称电流。 •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
PPT文档演模板
•大写 I 表示直流电流
•小写 i 表示电流的一般符

电子电工基础知识
•正电荷运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电流的方向用一个箭头表示。 •。任意假设的电流方向称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子电工基础知识
2.2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 电路元件主要分为两类:无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 • 有源元件—独立源、受控源 。独立源主要有:电压源和
电流源。
•2.2.1电压 源
•定义:能够独立产生电压的电路元件。电压 源分为:理想电压源和实际电压源。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电工基础知识
•1.理想电压源 (恒压源): RO= 0 时的电压源.
•1、理想电源串联、并联的化简
•电压源串联: •(电压源不能并联)
•电流源并联: •(电流源不能串联)
PPT文档演模板
电子电工基础知识
•等效互换公式
•I •a
••+RO •E •-
•Uab •b

电工全套基础知识word精品文档119页

电工全套基础知识word精品文档119页

目录第一章基础知识 (3)第一节基本概念 (3)第二节电气常用颜色 (7)一、依导线颜色标志电路时 (7)二、依电路选择导线颜色时 (8)第二章低压知识 (9)第一节低压电器标准及功能 (9)一、低压电器的标准 (10)二、几种低压电器的功能 (10)第二节低压电器结构 (11)一、低压断路器 (11)二、塑壳式断路器 (13)第三章高压知识 (20)第一节基本元器件 (20)一、空气断路器 (20)二、六氟化硫断路器 (20)三、真空断路器 (24)第二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28)一、概述 (28)二、DCAP2002运行环境 (36)三、变电站站控层监控系统的特点及组网方案 (37)四、出厂调试 (38)第三节高压电器操作术语 (39)第四节高压电器设备上工作的一般规定 (40)一、变(配)电所的值班工作 (40)二、高压设备的巡视 (42)三、倒闸操作 (43)四、“两火一地”供电系统的工作 (43)第五节高压开关设备反事故技术措施 (44)一、基本措施 (44)二、预防开关灭弧室烧损及爆炸 (44)三、预防套管、支持瓷瓶及绝缘提升杆闪烙及爆炸 (45)四、预防开关拒分、拒合、误动等操作故障 (46)五、预防直流操作电源故障引起的开关拒动及烧损事故 (47)六、预预液压机构漏油及慢分事故 (48)七、防止开关进水受潮 (49)八、预防机械损伤 (49)第四章电动机 (51)第一节交流异步电动机 (51)一、概述 (51)二、安装前的准备及安装 (52)三、调试 (55)四、运行及维护 (56)五、常见故障 (57)六、电机温升说明 (58)第二节直流电机 (59)一、概述 (59)二、电机的起运、安装及校正 (60)三、使用说明 (61)四、维护说明 (64)五、主要故障与排除措施 (66)第五章检修维护 (68)第一节低压电器常见故障及维修 (68)一、触头的故障及维修 (68)二、电磁机构的故障及维修 (69)三、继电器常见故障的检修 (71)第二节三相电动机故障判断及维修 (73)一、看 (73)二、听 (74)三、闻 (75)四、摸 (75)第三节高压检修安全操作程序 (76)第四节配电变压器损坏原因及分析 (77)一、雷击。

电路分析基础-7正弦稳态功率的计算-精选文档

电路分析基础-7正弦稳态功率的计算-精选文档
平均功率实际上是网络内电阻消耗的功率,亦称为有功 功率。表示电路实际消耗的功率,它不仅与电压电流有效 值有关,而且与 cos 有关,这是交流和直流的主要区别, 主要由于电压、电流存在相位差。
上 页
下 页
7.2.2 无功功率 Q (reactive power)
Q UIsin φ
def
单位:var (乏)。
P UI cos 单位:W
单位:var Q UI si n
S UI 单位:VA
Q P tan
S P Q
2 2
S

P
Q
功率三角形
上 页 下 页
7.2.4-6 R、L、C元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i + u i + u i + u C L R
2 2 P UI cos UI cos 0 UI I RU / R
X
P UI cos U I R
U R
I G
P UI cos φ UI G
U
+
U
I G
G
IB

_
B
I B
I
Q UI sin φ UI B
为 的有功分量 称 I I G 为 的无功分量 称 I I
B
上 页
下 页

+
U _
三表法测线圈参数。 已知 f =50Hz,且测得U=50V, I=1A,P=30W。 I * A * W 方法一 解 R V S UI 50 1 50 V A Z LΒιβλιοθήκη 吸收无功为正 吸收无功为负
2 2 2 2
S P Q IR X I Z
2 2

电路理论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希有第3版)13共44页文档

电路理论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希有第3版)13共44页文档
2
5 3
6 ② 1
两个子图


4
3
2
6

(a)
③①
4

6

(b)
有向图:图中的所有支路都指定了方向,则称为有向图;反之为无向图
回 路: 从图中某一节点出发,经过若干支路和节点(均只许经过一次)又 回到出发节点所形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割 集: 连通图的割集是一组支路集合,并且满足:
(1)如果移去包含在此集合中的全部支路(保留支路的两个端点),则 此图变成两个分离的部分。
单树支割集
4
5
3
4
5
3
c1
1
2
6
c2 1
2
6
1
(a)
(b)
(c)
基本割集:每取一个树支作一个单树支图割基本集割,集称为基本割集。
基本割集的方向规定为所含树支的方向。
基本割集的性质 图中3个基本割集 KCL方程是(独立):
c1
i1i5i6 0
c 2 i2i4i5i60
1 3 . 1 网 络 的 图 树
基本要求:掌握网络的图、子图、连通图、割集和树等概念。
1 网络的图
图( graph) :由“点” 和“线”组成。 • “点”也称为节点或顶点(vertex),“线”也称为支路或
边(edge)。 • 图通常用符号G来表示。
图 (a) 电路只含二端元件,对应的图如图 (b)所示。
用点表示王宫,用线表示王宫间的 道路,便抽象成图。问题变成该图 是否为平面图?
4 四色定理
四色问题:只须4种不同颜色,就能使平面地图上任何两个相 邻的国家的颜色不同。
图论问题:用点表示国家,用边表示国家直接相邻。证明只 须4种颜色就可使所有相邻顶点具有不同颜色。

《基本电路学习手册》

《基本电路学习手册》

《基本电路学习手册》
基本电路研究手册
概述
本手册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基本电路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简单的策略和避免法律复杂性,我们将提供独立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目标
- 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 掌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 研究基本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连接方式
- 熟悉电路中的常见元件和符号
- 掌握欧姆定律和基本电路计算方法
内容
1. 电路基础知识
- 电路的定义和分类
-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和符号
2. 串联和并联电路
- 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 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 串并联混合电路的分析
3. 欧姆定律和基本电路计算
- 欧姆定律的原理和公式
- 电阻的计算方法
- 电流和电压的计算
4. 常见电路实例
- 简单电路图的解读和分析
- 基本电路的组合和简化
- 常见电路问题的解决方法
使用建议
- 仔细阅读并理解每个概念和原理
- 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进行基本电路计算
- 练分析和解决常见电路实例问题
- 独立思考和决策,避免寻求他人帮助
请注意,本手册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对于无法确认的引用内容,请勿引用。

根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兴趣,合理利用本手册提供的知
识和方法,努力理解和掌握基本电路的研究内容。

精品文档-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张永瑞)-第3章 动态电路分析

精品文档-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张永瑞)-第3章 动态电路分析

wL
t
t
p
d
t
L
i
di
d
d
L it i di 1 Li2 t
i
2
第 3-4 页 前一 下一 返回本章
3.1 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综上所述,对于电感元件有以下重要结论:
(1)电感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是微积分关系,因此,电感元
件是动态元件。而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是代数关系,它是
u t 1 C
t i d
u
0
1 C
t i d
0
t0
西
安 电
式中


u
0
1 C
0 i d
是t=0-时刻电容元件上的 电压,称为电容起始电压。
ZYR
技 大 学
3、电容上吸收的功率与贮
能 p
t
u
t
i
t
Cu
t
du
t
在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的条 件下,电容元件的吸收功率和储 能分别为
制 作
dt
wC t
t p d
t Cu u d
d
ut Cu du
u
1 Cu2 t 1 Cu2 1 Cu2 t 式中 u(-∞)=0
2
2
2
第 3-13 前一 下一 返回本章
3.1 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
对于电容元件,也有与电感元件概念上相对称的5点重要结论:
(1)与电感元件一样,电容元件也是一种动态元件。电感是电流
uC
(5) 如图 7 所示,若电容上的电压、电 图 7 电容上电压、电
流参考方向非关联,则相应的微、积分
式分别改写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源、负载、导线是任何实际电路都不可缺少的三个
组成部分。
2
1.1 引言
3、 实际电路的功能
西 安
实际电路种类繁多, 功能各异, 主要作用可概括为
电 子
两个方面:
科 技 大
① 进行能量的传输与转换;
学 电
如电力系统的发电、传输等。



统 多
②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体 室
如电视机、通信电路等。

体 室
式中dq 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荷的单位:
制 作
库[仑](C)。若dq/dt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
的电荷量为常数,这种电流叫做恒定电流,简称直
流电流,常用大写字母I表示。
11
1,2 电路变量
3、电流的方向
西 安
实际方向——规定为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电 子
参考方向——假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
与 系 统
量包括功率和能量等。
多 媒 体
一般它们都是时间t的函数。



10
1,2 电路变量
1、电流的形成
西 在电场力作用下,电荷有规则
s
E
安 电
的定向移动形成 电流,用 i (t)或i
子 科
表示。单位:安[培](A)。
自由电子

大 学
2、电流的大小---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路 与 系 统 多
i(t)lti m0q(tt)dd(qtt)
电路模型是由若干理想化元件组成的
电 子
电路;将实际电路中各个器件用其模型
科 技
符号表示,这样画出的图称为称为实际
大 学
电路的电路模型图,常简称为电路图。
电 路 与
7、 说明

统 ①实际器件在不同的应用条件下,其模

媒 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室 制
②不同的实际器件只要有相同的主要电
作 气特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用相同的模
7
1.1 引言
2、 线性电路(linear circuit)与非线性电路(nonlinear circuit)
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子 科
若描述电路特性的所有方程都是线性代数或微积
技 大
分方程,则称这类电路是线性电路;否则为非线性电
学 电
路。


系 统
非线性电路在工程中应用更为普遍,线性电路常
多 媒
常仅是非线性电路的近似模型。但线性电路理论是
体 室
分析非线性电路的基础。


8
1.1 引言
3、
时不变电路(time-invariant
与时变电路 circuit)
(time-varying
circuit)
西

电 子
时不变电路指电路中元件的参数值不随时间变化的
科 技
电路;描述它的电路方程是常系数的代数或微积分方程。
大 学
反之,由变系数方程描述的电路称为时变电路。
1.1 引 言
一、电路模型
西 安
二、电路的分类
电 1.2 电路变量


一、电流
技 大
二、电压

三、功率
电 路
1.3 基尔霍夫定律

一、电路图


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多 媒
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体 1.4 电阻元件
室 制
一、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二、电阻元件吸收的功率
三、举例
1.5 电 源
一、电压源 二、电流源 三、受控源


与 系
时不变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模型,是研究时变电
统 多
路的基础。




作 本书主要讨论集中参数电路中的线性时不变电路。
9
西 安 电
为了定量地描述电路的性能,电路中
子 科
引入一些物理量作为电路变量;通常分为
技 大 学
两类:基本变量和复合变量。电流、电压
电 路
由于易测量而常被选为基本变量。复合变
型表示。如灯泡、电炉等在低频电路中
都可用理想电阻表示。
S
US R
RS 电源的模型
手电筒的电路图
L 低频电路中
LR 高频宇航器电路中
LR
更高频电路中
6
1.1 引言
1、 集中参数电路(lumped circuit)与分布参数电路(distributed circuit)
如果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l 远小于其工作时电磁波的
统 多
略其次要性质,按其主要性质加以理想化,从而得到
媒 体
一系列理想化元件。



这种理想化的元件称为实际器件的“器件模型”。
4
1.1 引言
5、 几种常见的理想化元件(器件模型)
西 安 电
①理想电阻元件:只消耗电能,
子 科 技
如电阻器、灯泡、电炉等,可以用理想电 阻来反映其消耗电能的这一主要特征;


3
1.1 引言
西 4、 为什么要引入电路模型

电 子
实际电路在运行过程中的表现相当复杂,如:制
科 技
作一个电阻器是要利用它对电流呈现阻力的性质,然
大 学
而当电流通过时还会产生磁场。要在数学上精确描述
电 路
这些现象相当困难。为了用数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判断
与 系
电路的主要性能,必须对实际器件在一定条件下,忽


电 路
②理想电容元件:只储存电能,
与 系
如各种电容器,可以用理想电容来反映
统 多
其储存电能的特征;


室 制
③理想电感元件:只储存磁能,
作 如各种电感线圈,可以用理想电感来反
映其储存磁能的特征;
R 理想电阻模型符号
C
理想电容模型符号 L
理想电感模型符号
5
1.1 引言
6、 电路模型和电路图
西 安
1.6 电路等效
一、电路等效的概念 二、电阻的串联与并联等效 三、电阻的Y形电路与△形电路
的等效变换 四、等效电阻 1.7 含独立源电路的等效 一、独立源的串联与并联 二、实际电源两种模型及其等效 三、电源的等效转移 1.8 运算放大器
第 1-1 页
点击目录 ,进入相关章节
前一页 下一页
退出本章
1
1.1 引言
1、 何谓电路(circuit)?
西 由电器件相互连接所构成的电流通路称为电路。
安 电
2、 实际电路的组成
开关
子 科
①提供电能的能源,简称电源;

大 学
②用电装置,统称其为负载。



路 与
它将电源提供的能量转换为其他形
系 式的能量;


多 媒
③连接电源与负载而传输电
体 室
能的金属导线,简称导线。
简单的手电筒电路
统 多
为分布参数电路。

体 室 制
例(1)电力输电线,其工作频率为50Hz,相应波长为 6000km,故30km长的输电线,可以看作是集中参数电路。
作 (2)而对于电视天线及其传输线来说,其工作频率为108Hz的
数量级,如10频道,其工作频率约为200MHz,相应工作波长为
1.5m,此时0.2m长的传输线也是分布参数电路。
西 安
波长λ,可以认为传送到电路各处的电磁能量是同时到
电 子
达的,这时整个电路可以看成电磁空间的一个点。
科 技
并认为,交织在器件内部的电磁现象可以分开考虑;耗
大 学
能都集中于电阻元件,电能只集中于电容元件,磁能只集中
电 路
于电感元件。(理想化元件或集中参数元件)
与 系
满足以上条件的电路称为集中参数电路,否则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