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GB 51158-2015《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GB 51158-2015《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GB 51158-2015《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6 光缆线路敷设安装
6.4 架空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6.4.8 架空线路与其他设施接近或交越时,间隔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杆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6.4.8-1的规定。

表6.4.8-1 杆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表
注:在地域狭窄地段,拟建架空光缆与已有架空线路平行敷设时,若间距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可以杆路共享或改用其他方式敷设光缆线路,并应满足隔距要求。

2 架空光(电)缆在各种情况下架设的高度,不应小于表6.4.8-2的规定。

表6.4.8-2 架空光(电)缆架设高度表
3 架空光(电)缆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6.4.8-3的规定。

表6.4.8-3 架空光(电)缆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表
注:1 供电线为被覆线时,光(电)缆也可在供电线上方交越。

2 光(电)缆必须在上方交越时,跨越档两侧电杆及吊线安装应做加强保护装置。

3 通信线应架设在电力线路的下方位置,应架设在电车滑接线和接触网的上方位置。

7 电缆线路敷设安装
7.4 架空电缆敷设安装要求
7.4.12 架空电缆线路与其他设施接近或交越时,其间隔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6.4.8条的有关规定。

8 光(电)缆线路防护
8.3 光(电)缆线路防雷
8.3.1 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20天的地区及有雷击历史的地段,光(电)缆线路应采取防雷措施。

8.3.5 在局(站)内或交接箱处线路终端时,光(电)缆内的金属构件必须做防雷接地。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2024/2/13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 D工51程37-设200计5 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 设备入网许可证。未取得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的设 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 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传输设备,应取得信息产 业部颁发的电信抗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电信 设备抗震性能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2024/2/13
6
第7页/共148页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 电缆配线方式的选用标准应是经济性好、通融性高、适应性强,一般 有交接配线、直通配线。随着全塑电缆、全色谱电缆的采用,还可采 用自由配线的方式。
2024/2/13
7
第8页/共148页
• 电缆线径应向统一环路设计发展,基本
线径应采用0.4mm,特殊情况下采用
2024/2/13
0 . 6 m m 的 线 径 。 第15页/共148页
14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 统地一通环信路设线计路,工简程化电设缆计品规种范,采用细线径电缆,不仅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降Y低D耗5 1铜3 量7 - 2,0而0 5且由于线径品
接区或配线区、配线电缆的分布和路由
走向,根据用户的发展划分、合理分割
或合并。交接区划定后,应保持稳定。
交接区范围不宜过大,以缩短配线电缆
2024/2/13
21
第22页/共148页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 电缆线序的排列,分线设备的编排应由 远而近,由小到大编排。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1.1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通信线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1.2 通信线路工程应按照“安全、可靠、先进、经济、环保”的原则进行设计和施工。

1.3 通信线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二、通信线路工程设计2.1 通信线路工程的线路路由应根据地形、地貌、交通、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力求路由短、工程量小、投资省。

2.2 通信线路工程的光缆、电缆及终端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规模、技术要求、运行维护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工程质量和运行安全。

2.3 通信线路工程的防护措施应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地质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防止线路受到外力破坏和自然因素影响。

2.4 通信线路工程的局站站址选择和建筑要求应根据工程规模、技术要求、运行维护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保局站安全和运行稳定。

三、通信线路工程施工3.1 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文件,了解工程特点、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

3.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3.3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施工记录和验收资料,保证工程的可追溯性和可维护性。

3.4 施工过程中,应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四、工程验收4.1 工程验收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2 工程验收应包括施工质量验收、设备功能验收、系统性能验收等内容。

4.3 工程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确保工程投入使用。

五、工程维护5.1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工程维护,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5.2 工程维护应包括日常巡检、设备保养、故障处理等内容。

5.3 工程维护过程中,应做好维护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5.4 工程维护过程中,应根据工程运行情况,及时调整优化工程参数,提高工程性能。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完整版)通信线路工程设计需掌握的的建设标准中强制性条文(通信工程强规与强标)

(完整版)通信线路工程设计需掌握的的建设标准中强制性条文(通信工程强规与强标)

(完整版)通信线路⼯程设计需掌握的的建设标准中强制性条⽂(通信⼯程强规与强标)通信线路⼯程设计相关的强制性条⽂与规范(强标与强规汇编)⽬录⼀、YD5102-2010《通信线路⼯程设计规范》 (3)⼆、YD5121-2010《通信线路⼯程验收规范》 (7)三、YD 5018-2005《海底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程设计规范》 (13)四、GB 50374-2006《通信管道⼯程施⼯及验收规范》 (13)五、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程设计规范》 (16)六、YD 5039-2009《通信⼯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规定》 (17)七、YD 5002-2005《邮电建筑防⽕设计标准》 (18)⼋、YD/T5026-2005《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规范》 (19)九、YD 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程设计规范》 (19)⼀、YD5102-2010《通信线路⼯程设计规范》6.2.2 光缆埋深应符合表0的规定。

注1:边沟设计深度为公路或城建管理部门要求的深度。

注2:⽯质、半⽯质地段应在沟底和光缆上⽅各铺100mm厚的细⼟或沙⼟。

此时光缆的埋深相应减少。

注3:上表中不包括冻⼟地带的埋深要求,其埋深在⼯程设计中应另⾏分析取定。

6.2.14 直埋光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净距应符合表错误!未找到引⽤源。

的要求。

表错误!未找到引⽤源。

直埋光(电)缆与其他建筑设施间的最⼩净距单注:1.直埋光缆采⽤钢管保护时,与⽔管、燃⽓管、输油管交越时的净距可降低为0.15m。

2.对于杆路、拉线、孤⽴⼤树和⾼耸建筑,还应考虑防雷要求。

3.⼤树指直径300mm及以上的树⽊。

4.穿越埋深与光缆相近的各种地下管线时,光缆宜在管线下⽅通过。

5.隔距达不到上表要求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6.4.8 架空线路与其它设施接近或交越时,其间隔距离应符合下述规定。

1 杆路与其它设施的最⼩⽔平净距,应符合表0-1的规定。

注:在地域狭窄地段,拟建架空光缆与已有架空线路平⾏敷设时,若间距不能满⾜以上要求,可以杆路共享或改⽤其他⽅式敷设光缆线路,并满⾜隔距要求。

通信传输线路工程的设计规范摘要..

通信传输线路工程的设计规范摘要..

管线工程设计技术标准目录一.线路安装工程 11.杆路建筑安装要求 (1)电杆的选用及埋深要求 (1)拉线规格的选用及要求 (1)吊线的加固 (3)有关辅助装置的安装 (3)架空杆路与其它建筑设施的隔距要求 (4)电杆的加固与防护 (5)杆路编号原那么及杆号标示图 (5)2吊线安装的技术要求 (6)吊线的选用及其性能 (6)新建杆路吊线安装技术要求 (6)附挂杆路吊线安装技术要求 (7)附挂其它通信杆路的技术要求 (7)附挂电力杆路的技术要求 (7)3.光缆线路的建筑要求 (8)光缆的单盘测试 (8)光缆路由的复测 (8)光缆端别 (9)光缆配盘 (9)光缆布放的一般要求 (9)光缆的预留 (10)架空光缆的安装要求 (10)局内光缆的安装要求 (10)管道光缆及子管的安装要求 (11)塑料子管的安装要求 (11)管道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11)硅芯管道光缆敷设特殊安装要求 (11)1引上光缆的安装要求12直埋光缆的安装要求12光缆及光纤接续的技术要求154光缆线路防护措施16防机械损伤16防强电、防雷16防白蚁、防鼠17防潮、防冻175飞线杆档的一般处理原那么176光缆标志牌的规格与安装17光缆标志牌的安装17光缆标志牌的规格17蛋型隔电子的使用18二.管道建筑安装工程20管道与其它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隔距 (20)管道容量确实定 (21)管道路由特殊地段的处理 (21)一般处理原那么 (21)本工程特殊管道段落 (21)管道建设规模 (22)3管材的选型及使用 (22)通信管道用管材的一般技术性能要求 (22)管材确实定 (23)4管道建筑要求 (23)管道的埋深 (23)管道的坡度 (23)管道的挖沟 (24)沟宽确实定 (24)沟深确实定 (24)2管道的段长........................................................................ (24)管道的接续........................................................................ (24)管道的包封及保护....................................................................... (25)5人〔手〕孔建筑要求.............................................................................. . (25)人〔手〕孔的型式....................................................................... (25)人〔手〕孔根底及上覆....................................................................... (25)人〔手〕孔的防水....................................................................... (25)三.预算编制要求................................................................................ (26)通信线路工程类别划分.......................................................................... (26)传输线路方面.......................................................................... (26)通信管道方面.......................................................................... (27)主要材料的计算.......................................................................... (28)3一线路安装工程杆路建筑应符合YD5006-2003?本地网本地网用户线路工程设计标准?的要求。

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设计规范1、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1.1 直埋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1.1.1光缆线路路由方案的选择,应以工程设计任务书和干线通信网络规划为基础,进行多方案比较。必须保证通信质量,使线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便于施工、维护。在满1.1.2足干线通信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考虑沿线地区的通信需求。1.1.3选择光缆线路路由时,应以现有的地形地物、建筑设施和既定的建设规划为主要依据,并应充分考虑铁路、公路、水利、长途管道等有关部门发展规划的要求。1.1.4光缆线路路由一般宜避开干线铁路,且不应靠近重大军事目标。1.1.5光缆线路路由,在符合大的路由走向的前提下,宜沿靠公路,但应顺路取直,避开路边设施和计划扩改地段,距公路不宜小于50米。1.1.6光缆线路路由应选择在地质稳固、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段,尽量减少翻山越岭,并避开可能因自然或认为因素造成危害的地段。路由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线路稳固、运行安全、施工及维护方便和投资经济的原则。1.1.7宜选择在地势变化不剧烈、土石方工作量较少的地方,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及岩溶地表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液化、沙埋、风蚀、盐渍土、湿陷性黄土、崩岸等对光缆安全有危害的地方。应避开湖泊、沼泽、排涝蓄洪地带,尽量少穿越池塘、沟渠,在障碍较多的地段应合理绕行,不宜强求长距离直线。并应考虑建设地域内水利及土地利用长期规划的影响。1.1.8光缆线路穿越河流,当过河地点附近存在可供光缆敷设的永久性桥梁时,光缆宜在桥上通过。采用水底光缆时,应选择在负荷敷设水底光缆要求的地方,并应兼顾大的路由走向,不宜偏离过远,对于河势复杂、水面宽阔或航运繁忙的大型河流,应着重保证水线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可局部偏离大的路由走向。1.1.9光缆线路通过水库的位置,应在水库的上游。当必须在水库的下游通过时,应考虑水库发生事故,危及光缆安全时的保护措施。1.1.10光缆不应在水坝上或坝基下敷设。如需在该地段通过时,必须报批工程主管单位和水坝主管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1.1.11光缆不宜穿过大的工业用地,如大型工厂和矿区等。当必须在该地段通过时,应考虑地层沉陷对线路安全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1.1.12光缆不宜穿越和靠近城镇及开发区,少穿越村庄。当必须穿越或靠近村镇时,应考虑村镇建设规划的影响。1.1.13光缆不宜通过森林、果园及其他经济林区或防护林带。对于地面建筑设施和电力、通信线缆等应尽量避开。1.1.14光缆线路应考虑强电影响,不宜选择在易遭受雷击、腐蚀和机械损伤的地段。1.1.15光缆线路路由应考虑到建设地域内的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事宜,减少对原有水系及地面形态的扰动和破坏。1.2架空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2、光缆线路敷设安装2.1敷设方式选择2.1.1长途通信省际干线光缆线路在非市区地段敷设时应以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为主。省内干线光缆线路除管道和直埋方式外也可采用架空方式。2.1.2长途干线光缆线路在市区内敷设应以采用管道方式为主,对不具备管道敷设条件的地段,可采用简易塑料管道、槽道或其他示意的敷设方式。2.1.3长途干线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局部架空敷设方式:(1)必须穿越峡谷、深谷等采用其他敷设方式不能保证安全或建设费用过高的地段;(2)地下或地面存在其他设施,施工特别困难、原有设施业主不允许穿越或陪补费过高的地段;(3)因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原因无法采用其他敷设方式的地段;(4)受其他建设规划影响,无法进行长期性建设的地段;(5)地表下陷、地质环境补稳定的地段;(6)其他不能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敷设的地段,如陡峭山岭等。2.1.4在长距离直埋地段局部架空时,可以不改变光缆外护层结构。2.1.5长途干线光缆穿越河流的敷设方式,应以线路安全稳固为前提,并结合现场情况按下列原则确定:(1)路由附近有永久性坚固桥梁可以利用的,光缆应当在桥上敷设。(2)不具备桥上敷设条件,或建设费用过高时,河床情况适宜的一般河流可采用定向钻孔或水底光缆的敷设方式。采用定向钻孔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不改变光缆护层结构。(3)遇有河床不稳定,冲淤变化较大,或河道内有其他架设规划,或河床土质不利于施工,无法保障水底光缆安全时,可采用架空跨越方式。注:(1)其他预留按实际需要。(2)由管道或直埋至架空引上每处增加6~8m.2.3 直埋式光缆线路的敷设与安装要求注:1.采用钢管保护时,与水管、煤气管、石油管交越时的净距可降低为0.15m。光缆与热力管靠近时,应采取隔热措施;2.大树指直径30cm以上的树木,对于孤立大树,还应考虑防雷要求;3.穿越埋深与光缆相近的各种地下管线时,光缆宜在管线下方通过;4.地下光缆与采取了防腐蚀措施的高压石油、天然气管接近时,除满足表中的距离要求外,还应考虑防腐蚀的距离要求或采取有效的防腐蚀措施;5.地下光缆采用了防腐蚀和防机械损失措施后,与积肥池等易腐蚀地带的净距可降为1~1.5m;6.光缆与易塌方土井的净距不宜小于5m;7.与高压电力线路的交叉跨越角度:宜不小于30度;8.距电厂、变电站的接地装置:一般情况宜大于200m;2.3.2埋深:注:1.边沟设计深度为公路或城建管理部门要求的深度;2.石质、半石质地段应在沟底和光缆上方各铺100mm厚的细土或沙土,此时可将沟深视为光缆的埋深;3.上表中不包括冻土地带的埋深要求,对此在工程设计中应另行分析取定;(2)缆沟a.光缆沟的尺寸必须把光缆沟挖到所需的深度,光缆沟底部宽度(W b)随光缆的数目而变,顶宽(W a)可用下式来计算:W a=W b+0.1D(cm)式中:D-埋深(cm)挖沟深度(d)由光缆类型而定。通常,由下式来确定:+D+10(cm)注:沼泽、盐盖土视作软石;2.3.2 光缆可同其他通信光缆或电缆同沟敷设,但不得重叠或交叉,缆间的平行净距不应小于10cm。2.3.4 光缆线路标石的埋设应负荷下列要求(1)下列地点应埋设光缆标石a.光缆接头、转弯点、预留处;b.适于气流法敷设的长途塑料管的开断点级接续点;c.穿越障碍物或直线段落较长,利用前后两个标石或其他参照物寻找有困难的地方;d.装有监测装置的地点及敷设防雷线、同沟敷设光、电缆的起止地点,直埋光缆的接头处应设置监测标石;此时可不设置普通标石;e.需要埋设标石的其他地点;(2)利用固定的标志来标示光缆位置时,可不埋设标石;(3)光缆标石的埋设要求:光缆标石宜埋设在光缆的正上方。接头处的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的路由上;转弯处的标石,埋设在光缆线路转弯处的交点上。标石应当埋设在不易变迁、不影响交通与耕作的位置。如埋设位置不宜选择,可在附近增设辅助标记,以三角定标方式标定光缆位置。2.3.5直埋光缆接头应安装在地势较高、较平坦和地质稳固之处,应避开水塘、河渠、沟坎、道路等施工、维护不便,或接头有可能受到扰动的地点。光缆接头盒可采用水泥盖板或其他适宜的防机械损伤的保护措施。2.3.6 光缆线路穿越铁路、通车方忙或开挖路面受到限制的公路时,应采用钢管保护,或定向钻孔地下敷管,但应保证其他地下管线的安全。采用钢管时,应伸出路基两侧排水沟外1m,光缆埋深距排水沟沟底不小于80cm,并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钢管内径应满足安装子管的要求,但。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4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电信线路设计
电缆线路网由主干电缆、配线电缆和用户 引人线以及电缆线路的管道、杆路和分线 设备、交接设备构成。
电缆线路网应在不断地适应局内交换 设备容量的情况下,根据对用户可以满足 的程度和范围,按电缆出局方向、电缆路 由或配线区,分期分批地逐步建设形成。
工程设计必须贯彻国家的通信行业发展和技术 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资源,节约用地,不占或 少占良田。执行国家抗震、环境保护等有关规 定。
工程设计必须保证通信网整体通信质量,技术 先进,经济合理,切合实际,安全可靠。应进 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提高经济效益,降低 工程造价。
2020/6/5
3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 杨 靖 高级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E-mail:yangjing56@
2020/6/5
1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规范是对YD5006-2003《本地电话 网用户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的修订
2020/6/5
9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37-2005
电缆配线方式的选用标准应是经济性 好、通融性高、适应性强,一般有交 接配线、直通配线。随着全塑电缆、 全色谱电缆的采用,还可采用自由配 线的方式。
2020/6/5
10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2020/6/5
5
通信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新规范培训

GB51158-2015《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GB51158-2015《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GB 51158-2015《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6 光缆线路敷设安装
6.4 架空光缆敷设安装要求
6.4.8 架空线路与其他设施接近或交越时,间隔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杆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表6.4.8-1的规定。

表6.4.8-1 杆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水平净距表
注:在地域狭窄地段,拟建架空光缆与已有架空线路平行敷设时,若间距不能满足以上要求,可以杆路共享或改用其他方式敷设光缆线路,并应满足隔距要求。

2 架空光(电)缆在各种情况下架设的高度,不应小于表6.4.8-2的规定。

表6.4.8-2 架空光(电)缆架设高度表
3 架空光(电)缆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不应小于表6.4.8-3的规定。

表6.4.8-3 架空光(电)缆交越其他电气设施的最小垂直净距表
注:1 供电线为被覆线时,光(电)缆也可在供电线上方交越。

2 光(电)缆必须在上方交越时,跨越档两侧电杆及吊线安装应做加强保护装置。

3 通信线应架设在电力线路的下方位置,应架设在电车滑接线和接触网的上方位置。

7 电缆线路敷设安装
7.4 架空电缆敷设安装要求
7.4.12 架空电缆线路与其他设施接近或交越时,其间隔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6.4.8条的有关规定。

8 光(电)缆线路防护
8.3 光(电)缆线路防雷
8.3.1 年平均雷暴日数大于20天的地区及有雷击历史的地段,光(电)缆线路应采取防雷措施。

8.3.5 在局(站)内或交接箱处线路终端时,光(电)缆内的金属构件必须做防雷接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6
h
8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 度)地区的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交换类、 传输类、接入类、服务器网关类、移动 基站类、通信电源类等主要电信设备, 应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含原信息产业部) 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 得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h
13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本地线路是连接本地节点(业务接点)与本地 节点、本地节点与长途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 中继线路)。本地网光缆线路是一个本地(城 域)交换区域内的光缆线路,提供业务节点之 间、业务节点与长途节点之间的光纤通道。
除国家法律外,通信线路工程还应符合《中华 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通信建设市场管理 办法》、《国际通信设施建设管理规定》、 《电信建设管理办法》、《通信工程质量监督 管理规定》、《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 行规定》等行政规章的要求
2020/10/16
h
4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新建、扩建和改建光缆、管道、杆路等电信基 础设施时,应贯彻执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 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关于 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大 力推进不同电信运营企业间的统筹规划、联合 建设、资源共享。
2020/10/16
h
7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工业 和信息化部(含原信息产业部)颁发的 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未取得入网许可 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电信设备指符合国家 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技术标准要求 ,并形成一定的工业批量生产能力,达 到商用化的材料和设备。经过主管部门 批准的实验性项目除外。
OPGW 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
PMD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SN Service Node
中文名称 全介质自承光缆 用户驻地网 分配点 灵活点 (电缆)主配线架 光纤分配架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偏振模色散 业务节点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 杨 靖 高级工程师 一级建造师
2020/10/16
h
1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本规范是根据原信息产业部“关于安排2008年《通信 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2008] 132号)要求.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 5102-2005《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和YD 5025-2005《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的 基础上进行修订的
h
6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工程设计应与通信发展规划相结合,合理利用 已有网络设施和装备器材。建设方案、技术方 案、设备选型应以网络发展规划为依据,充分 考虑中远期发展。
通信发展规划主要强调整个网络规划的整体性 。建设近期和远期的设计年限与业务增长速度 、技术发展规划、技术进步因素、经济效益、 设备寿命以及运营企业发展规划等因素有关, 工程设计中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020/10/16
h
9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在执行本规范与国家标准和规定不一致 时,应以国家标准或规范的相关规定办 理。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个别条款有困 难时,设计中应充分阐述理由,并提出 采用相应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 。
2020/10/16
h
10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2020/10/16
h
11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3 通信线路网
图3. 1. 1通信线路网参考模型
通信线路传输模型根据YDN 099-1998《光同步传送 网技术体制》中我国国内最长标准假想参考通道 (HRP)制定。长途节点间最长传输距离为6500km,本 地网中本地节点与长途节点间最长传输距离为150 km,接入网中通道端点与本地节点间的最长传输距离 为50 km.
2020/10/16
h
12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长途线路是连接长途节点与长途节点之 间的通信线路,长途线路网是由连接多 个长途交换节点的长途线路形成的网络 ,为长途节点提供传输通道。
长途传送网一般是指干线传送网,包括 省际干线(一级干线)和省内干线(二 级干线)。
2020/10/16
本规范开始实施时间:2010年10月
2020/10/16
h
3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1 总则
适用于新建陆地通信传输系统的线路工程设计, 改建、扩建及其他类似线路工程可参照执行
工程设计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国家基 本建设方针政策,合理利用资源,节约建设用 地,重视历史文物、自然环境和景观的保护。
2 术语和符号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ADSS All Dielectric Self Supporting
CPN Customer Premises Network
DP Distribution Point
FP Flexible Point
MDF MaF 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
电信基本建设中涉及国防安全的,应执行原信 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基本建设贯彻国防要 求技术规定》
2020/10/16
h
5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工程设计必须保证通信网整体通信质量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设 计中应当进行多方案比较,努力提高经 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
2020/10/16
本规范主要包括通信线路网、光(电)缆及终端设备 选择、通信线路路由选择、光(电)缆线路敷设和安 装、光(电)缆线路的防护、局站站址选择与建筑要 求和长途光缆线路维护等内容。
2020/10/16
h
2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5102
本规范用黑体字标注的6.2.2、6.2.14、 6.4.8、6.5.12第1款、6.7.3、7.2.4、 7.4.12、8.3.1、8.3.5条文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