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学概论重点归纳完整

合集下载

兽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兽医学概论复习资料

兽医学概论复习资料填空题:0.5/空 20分不定项选择:两分/题 20分名词解释:2分/个 20分简答:5分/题 25分问答论述:15分/题友情提示:要结合着ppt理解背诵第一章病理学基础第一节疾病概论一、疾病学1、疾病概念:疾病是集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表现为集体生命活动障碍,对畜禽造成生产能力下降,经济价值降低。

(二)疾病的分类(选择、填空)1、按疾病发生的原因可把疾病疾病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普通病2、按疾病的经过:急性病、慢性病、亚急性病(三)疾病的经过疾病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过程,称为病程,分为四个阶段:1.潜伏期2.前驱期3.明显期4.转归期(四)疾病的转归疾病的转归分为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死亡三种形式二、病因学(一)病因是指引起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包括1、外因 2、内因 3、诱因(二)疾病的分类1.疾病发生的外因分为五大类:(1)机械性因素;(2)物理性因素;(3)化学性因素;(4)生物性因素;(5)营养性因素2.疾病发生的内因:所谓内因就是机体本身的生理状态,大致可包括两个方面:(1)机体的感受性: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作用能引起损伤;由于种系进化和个体发育过程形成集体的一般特性,如种属,品种,个体差异,年龄,性别,营养的差异,对疾病的反应亦不同;(2)集体的抵抗力:机体防御致病因素的能力;①主要有机体的防御结构A.浅部屏障:皮肤,粘膜和淋巴结B.深部屏障: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肝脏、肾脏、血脑屏障②机体的免疫性:生物体识别我物质排斥异己物质,已达到维持机体自身稳定性的一种生理功能。

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对致病因素具有感受性和机体抵抗力的降低,但是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不是由单一原因所引起,而是外因和内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三)疾病对机体的作用方式:直接作用、通过体液作用、通过神经反射作用(四)疾病的因果转化规律:自然界的任何现象都是某种原因的结果,原因和结果不断地在相互作用中更换着位置。

兽医概论

兽医概论

二章畜禽疾病诊断技术1.站立保定包括:钳鼻法、捆角法、后肢保定法、前肢保定法、栏杆保定法。

2.化学保定法是指用化学药剂使动物暂时失去其正常运动能力,以便于人们接近、诊疗的一种保定方法。

3.诊断就是认识疾病的过程。

只有正确地认识疾病,才能科学的防治疾病。

所以,正确的诊断是防治畜禽疾病的前提和基础。

4.病畜禽的基本诊断方法为: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5.叩诊音的性质主要决定于叩诊部位内部有没有气体或液体,还与叩诊部位表面组织的厚薄、叩诊组织的弹性及叩诊的轻重有关。

6.叩诊音又分为:清音、浊音、半浊音、鼓音。

7. 清音:肺内充满空气,叩诊时发出高朗而清的声音,。

8.鼓音:病变部位含气量多,叩诊时声音非常高朗,类似击鼓声。

见于肺气肿、肠臌气、反刍动物瘤胃臌气。

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称为间接听诊。

9.一般检查包括:1.整体状态的观察与检查;2.表被状态的观察与检查;3.可视黏膜的检查;4.体表淋巴结的检查;5.体温的检查;6.脉搏数和呼吸数的检查。

10.脉搏数(次/分):猪60—80;水牛30—50;羊70—80;鸡120—200。

11.呼吸系统检查包括呼吸运动、上呼吸道、胸部、及胸腔穿刺液的检查等。

12.呼吸运动检查主要是检查呼吸数、呼吸式(类型)、呼吸节律及呼吸困难。

13.反刍是反刍动物特有的消化反射活动。

牛、羊等反刍动物在采食之后,周期性的将瘤胃中的食物反排至口腔并重新咀嚼后在咽下,这个过程称为反刍。

14.反刍在饲喂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后开始,每昼夜4—10次,每次持续20—40 分钟。

15各种家畜的呕吐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病理现象,肉食动物最易发生,猪次之、牛羊在次之。

16.循环系统检查,特别是心脏和脉搏检查。

28.尿液的感官检查包括:尿色、透明度及稠度、气味检查。

17.心搏动增强可见于发热初期、伴有剧烈的疼痛、轻度贫血、心脏病的代偿期以及病理性的心肥大等。

18. 心悸:心搏动过渡增强,可随心搏动而引起病畜全身性的震动。

畜牧兽医必学知识点总结

畜牧兽医必学知识点总结

畜牧兽医必学知识点总结畜牧兽医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的生理、生态、遗传育种、繁殖医疗、预防保健、深加工等方面的学科。

畜牧兽医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家畜和家禽,包括牛、羊、猪、鸡、鸭等。

畜牧兽医学的发展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人类的饮食和健康。

下面将对畜牧兽医必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基础生物学知识畜牧兽医学的基础是生物学,包括了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细胞生物学研究动物体内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分裂过程对于研究动物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动物的遗传基础,对畜牧兽医学中的育种和繁殖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生态学研究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位,为动物的饲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生物化学是研究动物体内生物分子和代谢过程的科学,对研究动物生理代谢和疾病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畜牧兽医学生必须要有扎实的基础生物学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后续学科的知识。

2. 动物解剖学和组织学动物解剖学和组织学是畜牧兽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动物体内结构和器官之间关系的学科。

动物解剖学的研究涉及到动物的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等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动物生理代谢和疾病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组织学研究动物体内组织器官的微观结构和功能,对于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畜牧兽医学生必须要熟练掌握动物解剖学和组织学的知识,才能够进行后续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

3.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是畜牧兽医学的重要基础学科,是研究动物体内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的科学。

动物生理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到动物的神经、内分泌、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等方面的生理功能,对于理解动物的正常生理状态和疾病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畜牧兽医学生必须要深入理解动物生理学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动物的饲养管理和疾病诊断治疗工作。

4. 畜牧动物营养学畜牧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营养需求和饲料营养价值的学科,是影响动物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

《兽医学概论》复习要点(1)

《兽医学概论》复习要点(1)

《兽医学概论》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症状,综合证候群,稽留热,弛张热,药物,药物的局部作用,药物的选择作用,药物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的后遗作用,药物的过敏反应,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终末宿主,中间宿主,补充宿主,保虫宿主,弓形虫病,棘球蝴病,炭疽,结核病,破伤风,布氏杆菌病,禽流感,口蹄疫,亚硝酸盐中毒,佝偻病。

二、简答题1.临床基本的检查方法有哪些?2.视诊的可用于那些检查?3.触诊检查发现肿块时,肿块质地会有那些表现?4.听诊检查的内容?5.测定体温的意义,影响体温的因素有哪些?6.简述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

7.引起皮肤炎症的蜻虫有哪些,可用那些药物进行治疗?8.请列出3种氨基糖苗类抗菌药物,并简述这类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

9.请列出3种B-内酰胺环类抗生素,并简述这类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

10.请从给药方案、动物本身以及环境角度简述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1.概述传染病的主要预防措施。

12.传染病发生时可采取那些措施进行控制。

13.简述猪瘟有诊断价值的临床和剖解病理要点。

14.猪圆环病毒感染临床上有那些表现(列出疾病名称即可)?15.断奶仔猪多器官系统衰竭症的主要临床和剖解病理特点。

16.简述新城疫有诊断价值的临床和剖解病理要点。

17.马立克氏病的临床和病理剖解特点。

18.请列出猪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5种传染病。

19.请列出鸡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5种传染病。

20.瘤胃弛缓的主要治疗措施。

21.奶牛酮病主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

22.简述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措施。

23.中毒性疾病治疗的共同措施。

24.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其解毒措施。

25.维生素E-硒缺乏症有那些疾病表现。

26.外科感染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措施。

27.引起流产的原因可分为那些类型,并在每种类型中列举1~2中具体的原因。

28.临床上母畜流产具体表现那些特点。

29.奶牛乳房炎有哪些类型,临床乳房炎的发生特点及有那些针对性措施。

兽医学概论(药理部分)

兽医学概论(药理部分)

绪言1.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动物机体(包括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2.兽医药理学的发展简史•汉《神农本草经》收集365种药物•唐《新修本草》收集844种药物•明《本草纲目》. 收载1892种药物、图1160幅、药方11000余条《元亨疗马集》收载400种药物•16~18世纪欧洲西药---- 药理学•1846年德国 R.Buchhem 药理学教授•1907年德国 P.Ehrlich 砷凡纳明(606)•1917年美国 ks 《Practical Veterin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1935年德国 G.Domagk Prontosil(百浪多息)•1929年英国 A.Fleming 发现青霉素.•1940年英国 H.W.Florery 提纯青霉素.3.药物:是指用来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的物质,也包括用以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动物生产效能的一类物质。

毒物:凡是能够毒害有机体,甚至引起死亡的物质,统称为毒物。

4.药物的来源a.天然药物(1)植物性药物:来源于植物,如阿托品.(2)动物性药物:如胃蛋白酶、肝素.(3)矿物性药物:如硫酸钠、石蜡油.(4)微生物药物:如青霉素.b.人工合成药物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生产出的药物。

c.生物技术药物通过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新技术生产的药物。

5.(1.制剂( preparation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和《兽药质量标准》,将药物制成一定规格的药剂或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2.剂型( dosage form):将药物的原料经过加工制成安全、稳定和便于应用、保存、运输,能更好发挥药物疗效的形式,称为剂型。

根据形态,剂型又可分为:(1.液体剂型:如溶液剂、注射剂等;(2.半固体剂型:如软膏、舔剂等;(3.固体剂型:如片剂、粉剂、丸剂等。

6 .药物作用(Drug action)指药物小分子与机体细胞大分子之间的初始作用;药理效应(Drug effect)指药物作用于机体以后,所产生的组织细胞生理机能、生化过程或形态学上的变化。

兽医学概论1复习资料(动科专用)

兽医学概论1复习资料(动科专用)

疾病学1、疾病(disease)▼: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

2、机体内部的因素Ⅰ防御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屏障功能吞噬和杀菌作用解毒功能排除功能特异性免疫反应(细胞免疫、体液免疫)3、疾病发生的条件(诱因) ▼概念:在病因作用于机体的前提下,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

寒冷↗病毒性感冒-------条件↘冻伤---------原因营养不良↗结核-------条件↘营养不良症---------原因4、疾病的经过分期▼潜伏期:病因侵入机体到出现临床症状的阶段前驱期:症状开始出现到发生典型症状前的阶段临症状明显期:出现典型的特征性临床表现的阶段转归期:疾病过程的终结阶段康复死亡5、死亡过程:▼濒死期脑干以上中枢神经处于深度抑制状态临床死亡期心跳、呼吸停止和各种反射消失生物学死亡期机体各器官代谢活动相继停止6、病理过程▼:存在于不同疾病中的共同的成套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7、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包括:▼①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的异常(充血、淤血、缺血)②血液性状的改变(血栓形成和栓塞)③血管壁完整性和通透性破坏(水肿、出血)8、充血概念:由于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流入血量显著增多,称为动脉性充血,简称充血。

病变及后果▼体积颜色温度机能肉眼增大鲜红升高增强镜检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管腔内充满大量红细胞后果:有利----温热理疗、涂搽刺激不利----淤血、水肿、血管破裂等9、淤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使血液淤积于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内静脉血量增多时,称静脉性充血,简称淤血病变▼体积颜色温度机能肉眼增大暗红(发绀) 降低减弱镜检组织内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充血,有时伴有水肿或小灶性出血,及含铁血黄素细胞积聚。

病变和后果▼后果决定于器官或组织的性质、淤血的程度和时间长短等10、肝淤血急性——槟榔肝▼:镜下: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周围肝窦扩张淤血,肝细胞萎缩或消失小叶周边部肝细胞脂肪变性肉眼:肝脏发生脂肪变性和淤血时,肝体积增大,胞膜紧张,切面呈红黄相间花纹状结构,似中药槟榔,称为槟榔肝▼。

兽医知识点大全总结

兽医知识点大全总结

兽医知识点大全总结作为一位兽医,要做好工作,必须具备扎实的兽医知识,包括动物生理、病理、药理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综合总结兽医知识点,帮助兽医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动物生理学知识点1. 动物的消化系统a. 不同动物种类的消化器官结构和功能b. 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c.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 动物的呼吸系统a. 不同动物种类的呼吸器官结构和功能b. 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和调节机制c.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3. 动物的循环系统a. 不同动物种类的循环器官结构和功能b. 循环系统的血液运输和调节机制c. 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4. 动物的神经系统a. 不同动物种类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b. 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和调节机制c.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5. 其他生理学知识a. 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和调节机制b. 动物的运动和体温调节机制c. 动物的生殖系统和繁殖生理二、动物病理学知识点1. 动物疾病的发病原因a.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b. 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畸形的发病机制c. 外部环境因素对动物健康的影响2. 动物疾病的病理变化a. 细胞和组织水平的病理变化b. 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病理变化c. 不同疾病类型的典型病理表现3. 动物疾病的诊断方法a.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诊断意义b.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c. 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的诊断应用4. 动物疾病的治疗方法a. 药物治疗的原则和方法b.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操作技巧c. 其他治疗方法的应用和效果5. 其他病理学知识a. 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则b. 肿瘤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c.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三、动物药理学知识点1. 动物药物的分类和作用a. 抗生素、抗病毒等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b. 消炎、镇痛等抗炎药物的分类和作用c. 镇静、麻醉等神经药物的分类和作用2. 动物药物的代谢和排泄a. 肝脏和肾脏在药物代谢和排泄中的作用b.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蓄积规律c. 药物代谢和排泄异常的原因和影响3. 动物药物的不良反应a. 药物过敏和药物毒性的发生机制b. 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c. 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原则4. 动物药物的使用和管理a. 动物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b. 药物的引导作用和治疗监测c. 药物的存储和废弃处理5. 其他药理学知识a. 动物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b. 药物滥用和抗药性形成原因c. 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的人和兽医共通之处四、兽医临床医学知识点1. 动物临床诊断方法a.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分析和诊断b.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c. 临床实验和诊断试验的方法和价值2. 动物临床治疗方法a. 临床用药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b. 手术治疗和内窥镜检查的操作技巧c. 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的原则和实施3. 动物临床急救方法a. 意外伤害和骨折的急救原则和技巧b. 中毒和突发疾病的紧急处理措施c. 心脏骤停和呼吸衰竭的抢救方法4. 动物临床预防方法a. 疾病预防和免疫接种的原则和措施b. 寄生虫控制和驱虫药物的应用和管理c. 动物饲养环境和饲料卫生的管理建议5. 其他临床医学知识a. 兽医职业伦理和职业操守b. 兽医临床科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c. 兽医社会责任和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五、兽医其他知识点1. 动物行为学a. 动物行为的发育和适应b. 动物行为的保健和修复c. 动物行为的诊断和治疗2. 动物营养学a. 动物饲料的合理配方和管理b. 动物营养成分和能量代谢c. 动物营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3. 动物管理学a. 不同动物种类的生产管理和疾病防控b. 营养、饲养环境和饲养方式的改善策略c. 动物产出效益和健康福利的平衡之道4. 动物科学研究a. 动物基础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b. 临床转化医学研究的应用和意义c. 人和动物共患病研究的创新与改进综上所述,以上是对兽医知识点的一些总结。

《兽医学概论》

《兽医学概论》

《兽医学概论》第一篇:《兽医学概论》1.兽医学的概念答:兽医学是研究畜禽疾病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对疾病进行诊治和预防的综合性科学。

它的基本任务是有效地防制和治疗畜禽的群发病和多发病,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人才。

2.疾病(disease):答:指在一定致病因素的损伤和机体的抗损伤作用下,因机体的自稳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并引起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

可使畜禽经济价值降低。

在这一过程中,若损伤大于机体的抗损伤作用,疾病进一步恶化,反之则恢复健康。

3.炎症(inflammation):答: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和局部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应答性反应。

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6.应激:答:是指动物机体受到各种应激原的强烈刺激后处于紧张或戒备状态时所呈现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并由此而引起机体各种机能和代谢的改变。

7.药物(drug):答:是指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畜禽疾病并提高畜禽生产的物质。

9.抗微生物药的种类:答:一,抗生素:1、β-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2、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3、四环素类(土霉素、四环素)4、氯霉素类(氯霉素、氟苯尼考)5、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泰乐菌素)6、林可胺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7、多肽类(多粘菌素、杆菌肽)二,化学合成抗菌药:1、磺胺类及其增效剂(SD、磺胺噻唑、甲氧苄啶TMP、二甲氧苄啶DVD)2、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恩诺沙星)3、喹噁啉类(喹乙醇、痢菌净)4、其他(甲硝唑、地美硝唑)三,抗真菌药(酮康唑、克霉唑)四,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利巴韦林)五消毒防腐药(福尔马林、苯酚)10.诊断学的概念答:诊断学就是系统研究诊断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一门学科。

11.诊断学的内容答:一、方法学有以下几个方面:问诊或流行病学调查、物理学检查、特殊检查法。

二、症状学,又称征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疾病:动物机体在外部环境的致病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斗争过程,并表现机体生命活动障碍,对畜禽造成生产能力下降,经济价值降低。

2.疾病的经过和转归:潜伏期;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开始,到最初症状出现为止前驱期:从机体出现疾病最初症状开始,到出现主要症状为止的阶段明显期:继前驱期之后,到疾病出现全部的典型症状的阶段转归期:指疾病的结束阶段3.血液循环障碍:分为全身性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血液循环全身性指休克和心脏功能不全局部包括充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4.充血: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液含量增多。

分为静脉性充血和动脉型充血动脉性: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而流入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临床上称潮红)静脉性: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而引起局部组织或器官中的血量增多5.出血: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6.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相互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7.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8.栓子:阻塞血管腔的这种异常物质9.梗死:由于动脉血液阻断,局部组织缺血而引起的坏死10.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引起,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过多的现象11.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或戏班的死亡12.坏死的分类:凝固性、液化性、坏疽13.炎症:动物对致炎因素及其损伤所产生的具有防御意义的应答反应14.发热:恒温动物在致热源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体温调节中枢技能紊乱,以体温升高为主的全身适应性反应热型:稽留热:体温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持续数天,而没昼夜体温摆动幅度不超过1℃,如:大叶性肺炎、猪瘟弛张热:体温升高持续时间教程,昼夜体温摆动幅度不超过1℃,而且低点没有达到正常水平,例如:卡他性肺炎、化脓性肺炎、败血症间歇热:发热期和无热期有规律的相互交替,高热期和无热期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主要见于血液原虫病回归热:与间歇热相似,不同的是两个发热期之间有一个较长的间歇期。

间歇期可达一周或一月。

见于慢性马传染性贫血。

15.贫血:单位溶剂血液内,红血细胞和血红蛋白量少于正常范围16.水肿:由于组织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中蓄积过多17.水肿的类型:心性水肿、肾性、营养性、肝性、脑18.败血症:由于病院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持续存在于血液内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病理过程败血症、菌血症、毒血症、脓毒症之间的区别:菌血症指病原体侵入机体,突破防卫屏障进入血液循环,氮在血液中并不生长繁殖,而是呈一过性的,这可能是败血症的早期症状带菌现象。

毒血症指病原侵入机体后,在局部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释放到血液中,引起机体中毒。

浓度败血症指化脓性细菌以栓子的形式进入血液,随血液转移到全身,在其他组织、器官形成转移性化脓病灶。

19.药物: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物质。

兽药还包括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物质20.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21.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过程内服给药、静脉外注射用药、呼吸道用药、皮肤给药、分布22.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丁卡因23.祛痰药:氯化铵、碘化钾镇咳药:可待因、喷托维林平喘药:氨茶碱24.β-内酰胺类(药物与应用):青霉素类通过抑制繁殖期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实现其杀菌作用。

包括天然和半合成青霉素。

天然青霉素包括主要应用于预防或长期用药的家畜。

不同的半合成青霉素有各自不同的耐酸、耐酶、广谱、抗绿脓杆菌等特点。

如青霉素V耐胃酸但不耐β-内酰胺酶,常用语敏感菌地轻度感染;苯唑西林耐酸、耐酶,主要用于对青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氯唑西林耐酸、耐酶常用于治疗动物的骨、皮肤和软组织的葡萄球菌感染;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抗菌谱广,常用语敏感菌所致的肺部、尿道感染和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某些感染;羧苄西林抗菌谱广,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作用较强,主要用于动物的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肠杆菌属的全身性感染、尿道感染。

25.氨基糖苷类(药物与应用):抗菌机理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畅游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大观霉素、安普霉素等。

本类药物抗菌谱广,主要用于治疗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和不分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密螺旋体性痢疾、畜禽的支原体等敏感菌所引起的呼吸道、肠道和泌尿道感染,乳腺炎,腹膜炎,子宫内膜炎等。

26.四环素类(药物与应用):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球虫、阿米巴原虫等均可产生抑制作用。

兽医临床上常用的有天然四环素,如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和半合成四环素如多西环素等。

常用于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多杀性巴士杆菌、支原体引起的各种感染,局部用于坏死杆菌所致的坏死、子宫脓肿、子宫内膜炎等,血孢子虫感染的泰勒焦虫病、放线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27.氯霉素嘞(药物与应用):可抗菌机理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本类抗生素抗菌谱广,主要用于畜禽以及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尤其是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巴氏杆菌感染。

常用药物有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

28.大环内酯类(药物与应用):兽医临床常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吉他霉素、螺旋霉素等,主要用于耐青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摩拉氏菌、放线杆菌、巴氏杆菌、支原体等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肺炎、乳腺炎、结肠炎等。

29.林可胺类:有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等,用于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

尤其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厌氧菌的感染以及猪、鸡的支原体病30.多黏菌素类:主要用于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胃肠道、肺部、胆管和尿道感染,局部应用科治疗创面、眼、耳、鼻部的感染等31.其他抗生素:用于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猪喘气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密螺旋体性痢疾等32.甲氧苄啶(TMP)二甲氧苄啶(DVD)33.抗真菌药:包括全身性抗真菌药,如两性霉素B、酮康唑、灰黄霉素。

局部应用的抗真菌药,如制霉菌素、克霉唑。

用于组织胞浆菌病、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隐球菌病、白色念珠菌感染及皮肤、年末等各种真菌的局部炎症。

34.抗病毒药:金刚烷胺、吗啉胍、利巴韦林等。

临床上常与抗菌药物用于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猪传染性胃肠炎等的防治。

控制继发的细菌感染,可提高疗效35.叩诊音:清音、浊音、鼓音36.特殊检查方法:(1)导管探诊:世道梗塞或胃内大量积气、液时,可用胃管进行探诊,当尿道结石或膀胱麻痹等时,可导尿管进行探诊(2)穿刺发:当怀疑胸腔、腹腔等体腔有积液时,可用穿刺进行验证性诊断,怀疑真胃左右方变位时,也可用此方法鉴别(3)实验室诊断:应用于临床诊断的补充,如血液生化、肝功能检验、尿液检验等。

(4)特殊仪器检查:X射线、心电图、超声波等。

37.正常情况下,黄牛、乳牛眼结合膜颜色较淡,水牛鲜红,马属动物呈淡红色,猪呈粉红色,病理情况下,黏膜色彩的变化有潮红、苍白、发绀与黄疸4种苍白是贫血的特征38.呼吸类型:胸腹式呼吸(健康)胸式呼吸腹式呼吸39.感染: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动物机体与侵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相互斗争所表现的的不同程度的感受过程40.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病具有传染性的疾病41.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条件:具有一定数量和足够毒力的病原微生物;具有可促使病原微生物日内如易感畜禽机体的外界条件;具有对该传染病有感受性的畜禽42.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病畜禽、带菌者),传播方式和途径,易感畜禽43.传染病发展阶段: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44.畜禽传染病的防治措施:(1)预防措施:坚持自繁自养,加强检疫,预防消毒,预防接种(2)疫病扑灭措施:报告疫情,隔离病畜禽,封锁疫区,紧急接种,临时消毒和终末消毒,药物预防和治疗45.炭疽: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46.结核病:由分支杆菌属的集中分支杆菌引起的人和畜禽类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47.布氏杆菌病:由布氏杆菌属中某些布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48.巴士杆菌病:由巴氏杆菌属的细胞引起的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一种传染病的总称49.大肠杆菌病: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症状: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50.流行性感冒: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以传播速度、发热和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禽表现:精神沉郁,头翅下垂,鼻分泌物增多,常摇头企图甩出分泌物,严重可引起窒息51.口蹄疫:又称兽疫性口疮、口疮热、俗称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52.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或俗称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53.破伤风:是有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兽共患病54.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变:最急性型:由于感染的病毒毒力过强,多突然死亡,常见不到病理变化或偶可在肾脏及心脏的包膜或外膜下,或膀胱粘膜见到极少的小点状出血。

急性型:表现为败血性的病理变化。

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

皮肤、粘膜及各实质器官上有出血点或斑,脾脏一般不肿大,脾脏边缘常可见到稍隆起、紫黑色的出血性梗死,肾脏颜色变淡,皮质部有小出血点(雀卵肾),淋巴结切面呈大理石状出血。

心肌松软、质脆,冠状沟侧纵沟及心尖部包膜下脂肪油细小点状出血,心包积水。

肝脏包膜下和实质有时有出血变化。

变挑剔出血、坏死。

胸膜出血,胸腔积液,肺实质有出血斑,间质扩张,充满红色液体。

齿龈、颊部及舌尖黏膜有出血点或坏死灶。

肠黏膜充血、肿胀,有小点出血。

亚急性型:出血性变化比较急性型轻,败血型变化病例明显减少。

在淋巴结、肾、膀胱及心外膜等处可见细小点状出血。

口腔黏膜有炎症变化或形成溃疡,扁桃体肿大、溃疡。

肺有纤维素性和化脓性肺炎变化。

胸膜出血,胸腔有纤维素性渗出液。

慢性型:出血性变化轻微,主要病变为肋软骨连接处有一条污黄色紧密、完全或部分的钙化线,永不消失。

肾小球肾炎。

在回肠末端、盲肠和结肠黏膜上可见纽扣状溃疡。

55.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症状:潜伏期一般为5~8d。

病猪首先表现为呕吐,多发生在吃奶或吃食后,突出的为内容物呈黄色或深蓝色。

随后出现水样腹泻,腹泻物呈灰黄色或灰色,或呈透明水样,顺肛门流出,沾污臀部。

表现脱水,眼窝下陷,行走蹒跚,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停食。

症状与年龄大小有关,年龄越小,症状越严重。

1周龄以下的新生仔猪在发生腹泻后3~4d,常因严重脱水而死亡,平均病死率50%,最高可达100%。

断奶猪、育肥猪以及母猪的症状较哺乳仔猪为轻,表现为精神不振,厌食,持续腹泻4~7d后逐渐恢复正常,少数猪生长发育不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