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影的基本美学形态讲解

合集下载

电影艺术的基础知识

电影艺术的基础知识

电影艺术的基础知识电影艺术的基础知识一、电影的基本语言㈠电影的审美特征电影是以银幕上的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

直接诉诸观众感官的视听综合形象,是电影区别于文学(文字间接形象)、造型艺术(纯视觉形象)、音乐(纯听觉形象)的主要审美特征。

银幕视听语言的运动性和时空转换自由,又使它突破了同为“综合艺术”的戏剧和舞蹈的舞台局限。

画面和声音是电影艺术最基本的语言.㈡画面语言和声画组合的不同方式1、画面语言有两个层次①第一个层次环境空间与人物形象结成的银幕造型世界.环境(空间)造型即故事发生的地点及地点的特色.1.什么时间,什么光线、色彩、影调等.2.人物形象造型,即人物的身材、头型、容貌、发饰、穿着等等.3.人和空间关系的造型镜头调度和演员调度形成的运动:人和空间都不动,人动空间不动,人不动空间动,人和空间都动.②第二个层次包括影片整体的造型形式和风格.即影片的画面基调(由光影、色彩、结构、动向构成)是否统一,有没有形成全片视觉构成的个性和韵味。

2、声音①声音元素人声、音响(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声音)、音乐、无声(经主观处理的无声片段)②声音运用规律与声画组合声音和画面共同创造着电影艺术的意境。

二、电影的结构形式蒙太奇㈠蒙太奇的性质蒙太奇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周围客观世界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它重现了我们在环境中随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视像的内心过程。

作为镜头分切与组合的代称,蒙太奇决定着一部影片内容的取舍、结构和节奏的安排.对于观众来说,它就是电影讲故事的一种方式,从顺当地看懂剧情到深刻感受影片的全部艺术内涵,始终离不开蒙太奇的作用.镜头特征和组接的不同,配合对话和人物的表演,形成观众对两个片段不同情绪和不同人物关系的感受,这就是蒙太奇。

按约定俗成的说法,蒙太奇指:每个镜头的组成形态,相连镜头的组接关系,整部影片的镜头构成.㈡蒙太奇形成的历程1.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一个镜头组成,固定的视觉和视距,没有时空转换,还不存在蒙太奇)2.美国人埃德温波特的《火车大劫案》(14个镜头,按故事发生的顺序组接,产生了全新的叙述方法。

陈阳-影视文学教程(第二版)第二章 电影经典理论与文学

陈阳-影视文学教程(第二版)第二章 电影经典理论与文学

第一部分影视与文学影视文学教程电影经典理论与文学第二章第二章电影经典理论与文学C O N T E N T S目录01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理论02俄国形式主义和蒙太奇学派03安德烈·巴赞第一节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理论电影作用在于“激发情绪而不是叙述事件”。

•重现生活环境•作者自己的激情,感染观众•创造外部环境,营造“心理气氛”激发情绪他所提及的电影艺术方法,在艺术通感的基础上,与传统的文学、艺术理论有着诸多的同构关系。

同构关系他希望将电影从当时的幼稚状态提升到艺术的高度,此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卡努杜将电影的“激发情绪”和“叙述事件”功能相对立,过于极端。

复杂影响1911年,乔托·卡努杜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称电影既不是情节戏也不是戏剧,而是把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门艺术加以综合的新艺术,电影是可以用来抒发情感、表现心灵的。

第七艺术一、乔托一、乔托··卡努杜爱泼斯坦在《电影的本质》一文中阐述“凡是由于在电影中再现而在精神特质方面有所增添的各种事物、生物和心灵的一切现象,我将都称之为‘上镜头’的东西。

凡是通过电影的再现而无所增添的现象,都是不‘上镜头’的,因而也就不属于电影艺术。

具备“上镜头性”的内在依据,是电影所拍摄的物象能够显现出内在的生命和灵魂,这也使得电影具备了基本的诗意特征。

”爱泼斯坦的电影“纯艺术”观念明显带有激进色彩。

作为研究本体的方法,这样去除电影与社会复杂联系的做法尚有可取之处,因为它在发现“上镜头性”的同时,也指出了电影“再现内在精神特质方面”的艺术目标。

但是,电影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并不能因此而去除掉,电影艺术性的提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它的社会属性。

对于电影本体的研究,爱泼斯坦的贡献还在于他提出了“时空凹凸”和“时间次元”等概念。

爱泼斯坦还提出,方位感除了“空间的三次元”之外,还存在“第四次元”,亦即“时间次元”,“‘上镜头’的动态,就是在这种空间——时间体系中的一种动态,一种同时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的动态。

《影视美学》—彭吉象(吐血整理笔记完全版)

《影视美学》—彭吉象(吐血整理笔记完全版)

影视美学彭吉象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一)电影心理学的出现雨果·闵斯特堡(1863-1917)是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在1916年,出版了《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首次从电影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电影是一门艺术。

闵斯特堡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从电影的经验感知入手,尤其是从视知觉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分析和解释了电影影像的深度感和运动感,并且提出机械的复制现实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并且通过电影和戏剧、摄影的区别,论证了电影确实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闵斯特堡指出:“我们的美学兴趣集中到这样一点,就是电影通过什么手段来影响观众的心灵。

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待电影,起初就凭着这样一种纯粹心理学的兴趣,研究在我们的电影经验中,究竟是哪些本质的东西打动了我们的心灵。

我们现在完全把戏剧理论搁置一边,因为假如从戏剧出发,去寻找电影除了作为逼真的代用品外对戏剧有些什么补充的话,我们就会走进死胡同。

我们应当把电影艺术看'做是完全立足于它自身基础之上的,从而排除所有戏剧的干扰,来分析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对我们产生效力的心理进程。

”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论思考,闵斯特堡着重研究了观众对电影影像感知的各个方面,包括深度感、运动感、注意力、记忆和想象、情感等等。

特别是深度感和运动感,可以说是电影影像感知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电影(包括后来的电视)所特有的一种全新的艺术知觉形式。

闵斯特堡指出,电影银幕是二维的平面,但观众却在看电影时感受到三维的空间。

"因而,如果把这种图像的平面性当作电影的基本特性,那就没有掌握住它的特性。

这种平面性确实是电影技术构成的一个客观部分,但并不是我们真正看到的电影演出的特征。

在看电影时,我们处在三维空间之中,影片上人物或动物的运动,都立即给予我们以强烈的深度感。

"闵斯特堡强调指出,观众之所以能在二维平面的电影银幕上感受到三维立体的电影空间,除了生理上、视觉上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影的运动,造成了观众一种独特内心体验,使得观众明明知道图像是平面的,但却不能排除对于深度的实际感受,就是因为电影画面上的各种运动使观众得到了银幕具有纵深感的印象。

影视美学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汇编

影视美学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汇编

8
与此同时,现代电影理论比起经典电影理论来, 也更加富于学术性与体系性。从某种意义上讲, 以电影符号学为代表的现代理论促成了电影学这 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不仅使电影理论与电影创 作区分开来,而且使电影理论与电影评论区分开 来,使电影学最终成为拥有同其他人文学科同等 地位的一门独立学科。
9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研究方法来看
奇学派、类型电影理论,以及纪实美学,彼此之间缺乏必 然的联系,更找不到递进发展的关系。而现代电影理论从 符号学开始,一方面发展出电影叙事学,另一方面又同精 神分析学结合产生电影第二符号学,紧接着又在阿尔都塞 的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上,派生出各种批评流派,乃至于发 展到晚近的解构主义理论,呈现出一脉相承的发展轨迹。
(20世纪6Biblioteka 年代以后) 在世界电影理论史上,20世纪60年代被看作是具有分 水岭式的重要意义的时代。一是由于克里斯蒂安·麦茨 的《电影:语言还是言语》(1964)出版,标志着电影符 号学的问世,二是电影正式进入大学课堂,电影学迅速成 为一门新兴学科和边沿学科。 在此之前的传统理论被称做经典电影理论,主要研究电影 的本性,电影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电影与现实的关系等。 从电影符号学开始的现代电影理论,则主要是对电影文化 进行研究,尤其重视电影本文与观影者的关系。由对电影 艺术的研究转变为对电影文化的研究。
6
其次,从研究内容来看,传统经典电影理论把电影当作一
门与众不同的独特艺术来研究,尤其关注电影的实用性理 论和艺术性质。然而,以电影符号学为代表的现代理论却 把电影看作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对电影的研究主要就是 对于电影语言表达方式与意义的研究。
7
再次,从研究体系来看,传统经典电影理论,无论是蒙太

空间视阈下的电影空间——论电影空间及其功能与美学形态

空间视阈下的电影空间——论电影空间及其功能与美学形态

空间视阈下的电影空间——论电影空间及其功能与美学形态空间视阈下的电影空间——论电影空间及其功能与美学形态在电影艺术中,空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表演元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影空间是电影艺术的一种特殊叙事手法,通过虚拟空间的构建与展现,为观众呈现出一个全新的视觉世界。

在空间视阈下,可以从电影空间的功能与美学形态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讨论。

首先,电影空间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是提供情节的发展基础。

通过合理的空间设计和布置,电影制片人可以为剧情的发展提供一个合适的舞台。

例如,在惊悚片中,通过狭小破旧的空间环境,可以增加影片的紧张感,让观众更加沉浸在恐怖之中。

其次,电影空间可以营造特定的氛围。

不同的空间环境可以传达不同的情绪和意境。

例如,在爱情电影中,通过浪漫的空间布置和温馨的氛围,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和温暖。

再者,电影空间还具有表达主题的功能。

通过空间的选取和设计,电影可以通过景物的呈现来加强对主题的表达。

例如,在环境保护题材的电影中,可以通过展现宏伟的自然景观来唤起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

其次,电影空间具有多种美学形态。

首先是透视美学。

电影通过空间的深度和透视的变化来创造立体感,增强观众的沉浸感。

例如,广角镜头可使画面呈现出广大的空间感,而长焦镜头则可以聚焦于局部细节。

其次,电影空间还使用了光影美学。

通过灯光的运用和投射效果的利用,电影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增强电影画面的艺术感和张力。

例如,在黑白电影中,黑暗和明亮的对比可以表达出强烈的情绪感受。

再者,电影空间还运用了对比美学。

通过对比不同的空间和元素,电影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对比效果。

例如,在极其宽阔的场景中加入狭小的角落,可以产生巨大的视觉反差,增加观众的惊喜和震撼感。

总的来说,空间视阈下的电影空间是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电影空间通过构建和展现虚拟的环境,为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和体验不同世界的窗口。

通过空间的布置和设计,电影空间在功能和美学上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影视美学课件

影视美学课件
4审美理解1必须有明确的观赏态度2要有与审美对象相关的必要知识储备3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第二章电影基本常识一电影的定义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根据视觉暂留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以及还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电影艺术词典
素质选修课程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 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 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 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 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 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 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 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 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 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 以大量复制放映。
3、要求把现实变成梦幻,把一个迷 离恍惚的梦幻世界——“生活的梦和梦的 生活”、一个充满了潜意识活动的超现实 世界,规定为电影最理想的、甚至是唯一 的表现对象。 4、把物放在比人更重要的地位,或 者至少也是平等的地位,鼓吹“人不再是 唯一重要的因素,要表现物”,因为“物 和人是一样有趣的”。而这种对物的表 现——万物有灵论——则应当是排斥含义, 排斥逻辑的。
1、盲目反对叙事,在反对舞台化、 反对文学性的口号下,把情节纠葛和性格 刻画列为电影艺术的“敌对元素”,要求 以抽象的的图形、唯美的形式、孤立的形 象和空洞的抒情作为影片的全部内容,主 张“非情节化”、“非戏剧化”。 2、鼓吹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达到 “电影诗”的境界。在这种绝对地高出 “电影散文”(即有情节的电影)的“电 影诗”里,不需要任何真实、不需要任何 理性的含义,需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 “纯粹的节奏”、“纯粹的情绪”。
4、审美理解 (1)必须有明确的观赏态度 (2)要有与审美对象相关的必 要知识储备 (3)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 富的生活经验积累

影视美学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

影视美学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
20
第二节 电影叙事学
一、结构主义叙事学 普洛普 列维·斯特劳斯 格雷马斯 热拉尔·热奈特
1.普罗普《俄国童话形态学》 对于故事的分析应以故事的结构为着眼点,尤其
是应当以功能作为民间故事的基本单位。
三十一种功能:如主人公出发探险、与妖魔搏斗、 取得胜利、最后赢得幸福等等。
七种角色:(1)反面人物(侵犯者);(2)为 主人公提供某件东西者;(3)助手;(4)公主 (被追求的人)及其父亲;(5)送信人;(6)英 雄;(7)假英雄。
8
与此同时,现代电影理论比起经典电影理论来, 也更加富于学术性与体系性。从某种意义上讲, 以电影符号学为代表的现代理论促成了电影学这 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不仅使电影理论与电影创 作区分开来,而且使电影理论与电影评论区分开 来,使电影学最终成为拥有同其他人文学科同等 地位的一门独立学科。
9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研究方法来看 ,传统经典电影理论主要运用传统文艺理论的方法, 侧重于对电影艺术自身的本体研究。而从电影符号学 开始的现代电影理论,从一开始就注意运用语言学、 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 研究成果,注重对电影文化进行跨学科研究,不再像 以前传统经典理论重视对电影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 而是侧重于将人文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电影学 领域之中。
10
2.电影第一符号学的三大研究领域: (1)确定电影的符号学特性 (2)划分电影符码的类别 (3)分析电影作品(影片本文)的叙事结构
(1)确定电影的符号学特性
电影符号学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电影究竟是不是 一种语言”?在这个问题上曾经有三种主要看法:让 ·米特里认为,电影不等同于语言,因为电影影像没 有能指、所指的区别,影像不只是符号,电影的诗意 才是米特里美学体系的最高层次,他的美学观被称为 蒙太奇派与长镜头派的综合。温别尔托·艾柯则从美 学走向信息科学,他提出用“符码”(CODE)这一术语 来代替“语言”,他主张对电影影像进行三层分节( 图像、符号和义素)。麦茨得出的结论是,电影不是 普通语言学意义上的一种语言。或者换个说法,他认 为电影语言是一种无语言结构的语言。

电影的基本美学形态课件

电影的基本美学形态课件

结局
故事的结尾,解决冲突,呈现 结果。
角色塑造:主要角色、次要角色与反派角色
主要角色
故事的主人公,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和成长轨迹。
次要角色
支持主要角色的其他角色,对故事情节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反派角色
与主要角色形成对立的角色,增加故事的冲突和紧张感。
情节安排:悬念、转折点与意外结局
1 2
悬念
在情节中设置疑问或不确定性,引发观众的好奇 心和期待。
性矛盾。
浪漫主义剧情片
强调情感和个性的表达,通常以爱 情、梦想和自由为主题,追求理想 化的情感体验。
心理剧
深入探索人物内心世界,通过复杂 的剧情和角色关系,展现人物心理 变化和成长历程。
喜剧片:动作喜剧、黑色幽默与浪漫喜剧
动作喜剧
以动作场面为主导,通过幽默和 搞笑的方式展现英雄主义和正义
感。
黑色幽默
拉镜头
使画面由近至远,展现出场景 的全貌。
移镜头
使画面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创 造出视觉上的新奇感和动态感 。
推镜头
使画面由远至近,强调某个物 体或细节。
摇镜头
使画面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表 现出空间的宽广或物体的运动 轨迹。
跟镜头
跟随一个物体或人物移动,保 持其与背景的关系不变。
声音设计:音效、音乐与声效
转折点
情节发展的关键节点,改变故事的发展方向或节 奏。
3
意外结局
出乎观众意料的结局,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和冲击 力。
05
电影的社会文化意义
电影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电影作为社会现实的反映
电影通过影像和叙事,反映了社会的真实面貌和时代背景,是社会现实的重要 记录和见证。
电影对社会现实的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以写事件为主的影片
这类影片更着重叙述重大战争、战役或军 事行动的发生发展过程,阐明它们的政治 性质或军事特点,形象化的讲述其中体现 出的军事思想、战略战术及其重要的历史 意义。
(3)反战片
此类影片也描写战争,但其用意却不是让 观众欣赏其中血淋淋的场面,而是让观众 从中感受到战争的可怕,以便引起对战争 的反思、反感和厌恶。
2、类型:狭义上,它又被称之为探险片或冒险片, 通常讲述主人公进入蛮荒领地,同严酷的自然环境 或野蛮部落相遭遇的故事。
广义上除冒险片探险片外,还包括间谍片、侦探 片、恐怖片、灾难片、悬念片、西部片推理片等等。
3、美学特征
(1)以逻辑悬念推动整个情节发展。 悬念是事关重大结局,在银幕上处于未
二特点:
1、以绘画或剪纸木偶折纸等方式来给人物和环境空 间造型。
2、高度的假定性。
三、类型
1、动画片: 又称卡通片,它以绘画为表现手段,运用逐格拍摄的
方法,把绘制的人物动作逐一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 映而形成的活动影像。
2、木偶片 先根据剧本设计出各种木偶造型,然后制成不同的木
偶,可以分为关节木偶、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
第二章 电影的基本美学形态
电影美学形态的分类:
1、根据电影使用工具、材料、技术工艺不同, 将电影分为无声片、有声片、黑白片、彩色片、 普通银幕、宽银幕、遮幅、环幕、立体、全息 电影等。
2、根据某种艺术因素在电影中占据的比重,将 其分为美术电影、音乐电影、歌舞电影、戏曲 电影等类别。
3、鉴于观赏对象的区别,分为儿童和成人电影 4、根据电影的流通方式和发行渠道不同,将其
3、剪纸片 是在民间剪纸艺术和皮影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
以平面雕镂给人物动物造型,用绘制的纸天片及贴在 玻璃板上的前后景构成环境空间,拍摄时将纸偶放在 玻璃板上,用逐格摄影的方法把分解动作逐一拍摄下 来。
4、折纸片
源于折纸工艺,用硬纸片折叠粘贴,制成各种立体 的人物动物形象,用逐格拍摄方法摄制。
纪录片
一、含义:纪录片是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 文化、体育、生活作完整准确的实录与报道的影片。
二、特点:
1、恪守严格的真实性,不能虚构,不能用演员扮 演。
2、可以通过艺术手段加强作品的逼真感和艺术感 染力,可以运用对比、联想、象征、比拟等艺术手 法,通过摄影、解说、美术音乐音响等各种视觉听 觉的表现手段,最大限度保持生活光彩、生活气息 和节奏,以此来影响观众,发挥其特有的社会功能。
3、战争片的美学功能
(1)理性认识功能 (2)角色认同功能 (3)心理代偿功能
(二) 喜剧片——一点正经没有
1、含义:所谓喜剧片是指那种用比较夸张的手法, 意想不到的风趣情节和幽默诙谐的语言来刻画人物性 格,并使一些看上去难以置信的行为动作具有逼真性 的影片。
2、喜剧片的美学特征:
(1)整体艺术构思是喜剧性的。题材选取 和整体情节结构都是喜剧性的。
知状态的过程,悬念是惊险片最突出特 征。
(2)以偶然性神秘性的情节制造紧张气 氛。
(3)以白热化的矛盾冲突作为整个故事 高潮。
(四)科幻片—一场游戏一场梦
1、含义:是以现实生活和科学现状为基础对科学 的发展进行幻想想象的一种影片,是以科学幻想为 主要内容的故事片。
2、美学特征:
(1)基于科学驰骋想象。丰富的科学信息和奇妙 的幻想色彩是一部成功的科幻片应该具备的两个必 要条件。
创作强调运用蒙太奇思维,以便对有关素材进行 提炼、概括、加工、最终塑造出典型化程度较高 的人物形象。
三、基本美学形态
(一)战争片——心灵鸡汤
1、含义:指那些以人类战争为表现对象,以正面 或侧面描绘人类的各种战争、战斗或战役为主要内 容的影片。
2、类型:
(1)一类是以描写人物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战争 片。此类战争片或着重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或重点表现人物的曲折命运,它们往往把影片反映 的战争事件、过程、场面作为背景,用来烘托人物, 为塑造人物形象而服务,人物的审美价值高于战争 场面或战争进程的审美价值,重点表现这些人物在 战争中超出一般人的意志、能力智慧和思想品质。
三、类型
1、时事报道片:也称新闻记录片,以报道国内外 重要时事、新闻为主要内容。
2、文献纪录片:是具备长期保留价值的资料片, 可以介绍文物考古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3、传记纪录片:专门用来记录历史人物、革命领 袖等人的生平业绩。
4、风光旅游片:专门介绍城乡风光、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民俗风情等内容的记录片。
分为艺术电影、商业电影、实验电影等等。
5、根据文学的分类方法,将电影分为诗电 影、散文电影、小说电影和戏剧电影等四 类。
6、从电影特有系统来分,可将电影分为记 录电影、艺术电影、美术电影和科教电影 等四大类。
故事片
一、含义 故事片是由职业或非职业演员扮演,具有一定
情节的艺术影片。 二、特征: 1、由演员扮演片中人物 2、有完整的故事 3、运用蒙太奇思维进行典型化艺术概括。故事片
(2)充分发挥科幻片的独特表现优势,运用特技 道具、特技摄影、电脑特技等手段,以此展现科技 领域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创造奇妙的幻想,以引 发观众对未来世界的无穷遐想。
(3)内容结构形式上的模式化。
美术片
一、含义:美术片是动画片、剪纸片、木偶片、折 纸片等类影片的总称,它以绘画或其他 不追求故事片的逼真性特点,而运用夸张、神似、 变形等手法,借助于幻想、想象、象征,反映人们 的生活理想愿望,它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艺术。
(2)创造喜剧人物和喜剧环境。 (3)夸张、误会、巧合、偶然和陡转是其
常见的艺术手法。 (4)轻松大团圆的美好结局是喜剧片的又
一个特征。
(三)惊险片—玩的就是心跳
1、含义:就是以惊险情节贯穿全片的故事片,往往 描写人在异常情况下经历各种现实和虚构的险情, 主人公常处于千钧一发惊心动魄的危险处境,而又 能安然脱险,它一般较多利用设置悬念的结构方式 和夸张的表现手法,使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矛盾冲 突紧张尖锐,场面惊险,具有引人入胜的特殊艺术 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