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6文艺心理学自考真题6(含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资料

最新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资料

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B )A.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义D.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A)A.弗洛依德B. 弗洛姆C.荣格D. 歌德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B )A.异质同构理论B.唤醒理论C.深度知觉理论D.心理距离说4.以下不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A )A.《论诗三札》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悲剧心理学》5.体验的核心是(A )A.情感B.认识C.经历D.意蕴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C)A.镜像阶段论B.表现性C.简化原则D.格式塔质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D )A.第一个层次B.第二个层次C.第三个层次D.第四个层次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B )A.实验心理学B.社会历史文化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B)A.拉康B.阿德勒C荣格D柯勒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B )A.只有积极意义B.主要是积极意义C.无所谓D.只有负面影响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C)A.爱心体验B.崇高体验C.归依体验D.宗教体验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 )A.荣格B.弗洛依德C.托尔斯泰D.莎士比亚13.癫狂状态往往是(A )A.无意识创造的突发B.酒精刺激的结果C.精神失常的结果D.病态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的什么作用有关(C )A.潜意识B.意识C.无意识D.前意识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B)A.图型范式B.属相范式C.形象范式D.图画范式二、多项选择题(有的直接给答案省略错误选项)1.郭沫若认为诗歌等于以下哪些相加(ABCD)A.想象B.情调C.直觉D.适当的文字2.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ABCDE)A.实验法B.观察法C.问卷法D.心理测试法E.内省法3.艺术家的超越性具体表现为(ACD )A.超越现实功利C.超越世俗趣味D.超越自我的个体存在4.下列诗句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有(ABCD)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人生譬朝露,居此多屯蹇C.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D.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5、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ABCD)A、艺术家心理学B、创作心理C、艺术作品中的心理蕴含D、艺术接受中的心理活动6、体验的生成性特征有(BCE)B、互渗性C、意象性E、回忆是其重要的形式7、文学语言的构成法则包括:(ABCD)A、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00816文艺心理学自考真题2(含答案)

00816文艺心理学自考真题2(含答案)

文艺心理学试题2(0081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把“移情说”和“距离说”结合起来用于阐释文学艺术现象,它的作者是()A、郭沫若B、王国维C、朱光潜D、鲁迅答案:A2、格式塔文艺心理学的最基本观点是()A、表现性,也就是艺术品中的“格式塔质”B、艺术抽象的重要意义C、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格式塔D、视觉艺术的运动答案:C3、本能是指由躯体的内部力量决定着人的精神活动方面的一种先天状态,本能是人内部的需求和冲动,出自弗洛伊德的()A、潜意识B、泛性论C、人格结构D、本能说答案:A4、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形成于童年期,其中,出生顺序、最初的记忆和梦是生活风格的三个要素,生活风格概念的提出者是()A、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拉康D 、阿德勒答案:C5、人类的终极价值就是自我实现。

在超越性体验的时刻,人们直接了解了人类的最高美德与理想,例如完善,正义等,把它们称之为()A、存在性价值B 、无意识价值C 、超越性价值D 、自我实现价值答案:C6、批评家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富有()A.攻击型气质B.抑郁型气质C.神经性气质D.多血型气质答案:A7、下列诗句中,属于有我之境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C.“人闲桂花落,鸟鸣山更幽”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答案:D8、马斯洛关于安全的需要是指()A.个人追求安全、舒适、免予恐惧B.谋求自由与独立,得到别人的重视或赞赏C.充分展现潜能与天赋,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D.希望归属于某个群体或社团,在所处的群体中占有一个位置,与他人交流并得到关心与爱护答案:B9、带有欢悦成分的相对幽雅的平和的体验(即美感)叫做()A.皈依体验B.优美体验C.愧疚体验D.平和体验答案:B10、人在某种强烈的企图发挥自我优势能力的欲望支配下,希望倾其一生,实现自我价值,尽力取得惊世骇俗的成果的动机称为()A.欲望动机B.成果动机C.成就动机D.自我动机答案:B11、优美体验主要是愉悦情感,而崇高体验的特征是()A.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B.获得爱、友谊、信任、尊重和成就的内心感受C.主体对各种缺失(精神的和物质的)体验D.结束无意义的生活以后重新获得生活意义的充实感、安适感与幸福感答案: D12、“每一个门类系统为了使该门类所属的艺术作品能够作为艺术作品来呈现的一种框架结构”指的是()A.心理常态B.惯例C.原型D.母题答案:C13、以下哪一点不属于艺术接受中的异态的重要表现()A.幻觉与现实的界限的合一B.虚假的社会化C.认知失调D.零度接受者答案:A14、在艺术创作过程中,题材与形式对立、冲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指的是()A.形式征服题材B.形式消极适应题材C.形式效仿题材D.形式统一题材答案:A15、创作冲动的思绪主流如惊涛般涌过之后的一种深沉的平静指的是()A.高原体验B.优美体验C.艺术沉思D.创作沉思答案:C16、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自考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学作品的结构B. 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C. 读者的阅读体验D. 文艺作品的社会影响答案:B2. 下列哪位学者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A. 弗洛伊德B. 荣格C. 阿德勒D. 霍布斯答案:B3. 文艺创作中的“灵感”通常被认为是哪种心理现象?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潜意识的涌现D. 理性思考的结果答案:C4. 在文艺心理学中,“原型”是指什么?A. 文艺作品中的常见角色B. 文艺作品的普遍主题C. 个体心理中的原始模式D. 社会文化中的共有信念答案:C5. 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作者的创作意图B. 读者的主观感受C. 作品的艺术技巧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B6.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中,“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代表什么?A. 意识、潜意识和道德判断B. 情感、理性和道德规范C. 潜意识、意识和自我调节D. 个体欲望、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答案:D7.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观点体现了文艺心理学中的哪一方面?A. 艺术创作的模仿论B. 艺术创作的想象论C. 艺术创作的表达论D. 艺术创作的超验论答案:C8. 在文艺心理学中,哪种心理现象被认为是文艺创作的源泉?A. 情感B. 想象C. 记忆D. 认知答案:A9.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影响下的产物?A. 《梦的解析》B. 《尤利西斯》C. 《变形记》D. 《百年孤独》答案:D10.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共鸣”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的?A. 艺术作品的普遍性B. 观众的个人经历C. 社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D. 艺术家的创作技巧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艺心理学中的“移情”现象及其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移情是指个体将自己的情感、欲望或冲突投射到他人或对象上的心理现象。

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图文稿

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图文稿

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 B )A.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义?D.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 A)A.弗洛依德?B. 弗洛姆C.荣格?D. 歌德3.贝里尼提出的最着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 B )A.异质同构理论?B.唤醒理论C.深度知觉理论?D.心理距离说4.以下不属于朱光潜着作的是( A )A.《论诗三札》?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悲剧心理学》5.体验的核心是(A )A.情感?B.认识C.经历?D.意蕴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着名的(C)A.镜像阶段论?B.表现性C.简化原则?D.格式塔质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D )A.第一个层次?B.第二个层次C.第三个层次?D.第四个层次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B )A.实验心理学?B.社会历史文化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B)A.拉康?B.阿德勒C荣格?D柯勒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B )A.只有积极意义?B.主要是积极意义C.无所谓?D.只有负面影响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C)A.爱心体验?B.崇高体验C.归依体验?D.宗教体验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 )A.荣格B.弗洛依德C.托尔斯泰?D.莎士比亚13.癫狂状态往往是(A )A.无意识创造的突发?B.酒精刺激的结果C.精神失常的结果?D.病态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的什么作用有关(C )A.潜意识?B.意识C.无意识?D.前意识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B)A.图型范式?B.属相范式C.形象范式?D.图画范式二、多项选择题(有的直接给答案省略错误选项)1.郭沫若认为诗歌等于以下哪些相加(ABCD)A.想象B.情调C.直觉D.适当的文字2.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ABCDE)A.实验法B.观察法C.问卷法D.心理测试法E.内省法3.艺术家的超越性具体表现为(ACD )A.超越现实功利C.超越世俗趣味D.超越自我的个体存在4.下列诗句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有(ABCD)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人生譬朝露,居此多屯蹇C.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D.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5、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ABCD)A、艺术家心理学B、创作心理C、艺术作品中的心理蕴含D、艺术接受中的心理活动6、体验的生成性特征有(BCE)B、互渗性C、意象性E、回忆是其重要的形式7、文学语言的构成法则包括:(ABCD)A、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四川2018年4月自考00816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四川2018年4月自考00816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C018·00816(专卡)绝密★考试结束前四川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艺心理学课程代码:00816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20世纪初,试图运用西方心理学来阐明文学艺术创造现象,并以叔本华的观点来说明《红楼梦》的悲剧性的是A.朱光潜B.郭沫若C.王国维D.鲁迅2.20世纪初,把诗界定为:“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的学者是A.冯至B.王国维C.郭沫若D.胡风3.“美学理论只有建立在大脑的工作原理之上,才会变得理性而又深刻,没有一种美学理论在缺乏坚实的生物学基础的情况下而可能显得完整,更谈不上深刻了。

”这句话出自A.贝里尼B.吉布森C.费希纳D.泽基4.创立个体心理学派的人是A.弗洛伊德B.阿德勒C.吉布森D.荣格5.提出“镜像阶段论”的是A.拉康B.阿德勒C.荣格D.贝里尼6.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布森闻名于世是因为创立了A.认知发现理论B.唤醒理论C.唤起理论D.生态光学理论7.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绪反应的品性使它的外部反应最容易表现于形体动作,心理学上把它叫作A.行为趋势B.动作趋势C.形体趋势D.情绪趋势8.“格式塔”的意思是A.用标准格式修建的塔B.指不同质料建筑的塔C.指“完形”D.指心物同构9.“遮蔽性记忆”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大师A.弗洛伊德B.马斯洛C.詹姆斯D.考夫卡。

自考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艺心理学主要研究的领域是什么?A. 文学创作技巧B. 艺术欣赏心理C. 文学作品结构D. 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心理过程答案:D2. 以下哪位学者被认为是文艺心理学的奠基人?A. 弗洛伊德B. 荣格C. 皮亚杰D. 弗洛姆答案:A3. 文艺心理学中的“移情”指的是什么?A. 读者对作品的情感投入B. 作者对作品的情感表达C. 作品对读者的情感影响D. 读者对作者的情感认同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创作动机B. 创作过程C. 创作技巧D. 创作成果的心理分析答案:C5.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心理机制是什么?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意志过程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文艺创作与欣赏的心理过程。

7. 解释文艺心理学中的“原型”概念。

答案:“原型”是荣格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类共有的、普遍存在的心理结构和模式。

在文艺作品中,原型往往以象征、主题或人物形象的形式出现,引发读者的共鸣。

8. 论述文艺心理学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答案:文艺心理学对现代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帮助作家更深入地理解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从而更有效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同时,文艺心理学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文本解读方式。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文艺心理学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文艺心理学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帮助教育者理解学生在艺术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反应;其次,文艺心理学可以指导教育者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后,文艺心理学还可以作为评价学生艺术作品的心理学依据。

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文学创作技巧B. 文学作品的结构C. 文艺作品与心理活动的关系D. 文艺作品的历史背景答案:C2. 下列哪位学者不是文艺心理学的代表人物?A. 弗洛伊德B. 荣格C. 马克思D. 弗洛伊德答案:C3.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哪里?A. 社会环境B. 个人经历C. 潜意识D. 文化传统答案:C4. 在文艺心理学中,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强调了哪两个概念?A. 本我与超我B. 意识与潜意识C. 自我与他我D. 现实与理想答案:B5. 文艺作品中的“悲剧美”通常与哪种心理现象有关?A. 压抑B. 升华C. 投射D. 认同答案:B6. 文艺心理学中的“原型”概念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荣格C. 阿德勒D. 霍布斯答案:B7. 下列哪项不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逻辑推理答案:D8.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共鸣”现象是如何产生的?A. 艺术作品的技巧B. 观众的个人经历C. 艺术作品与观众心理的契合D. 社会文化的影响答案:C9. 在文艺心理学中,哪种心理防御机制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最为密切?A. 压抑B. 投射C. 升华D. 否认答案:C10.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弗洛伊德文艺心理学理论的代表作?A. 《梦的解析》B. 《图腾与禁忌》C. 《超越快乐原则》D. 《悲剧的诞生》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艺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心理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人类共有的、遗传下来的心理结构,它包含了人类祖先经验的残留和普遍性的象征。

在艺术创作中,集体无意识中的象征和图像(如原型)可以激发创作灵感,使作品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和深远的意义。

2. 描述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结构,并解释它们在文艺作品中的体现。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一、选择题1.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A. 文学创作B. 文学欣赏C. 艺术创作D. 艺术欣赏2. 以下哪项不属于文艺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创作动机B. 艺术风格C. 艺术市场D. 艺术批评3.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灵感”主要来源于()A. 个人经验B. 社会环境C. 潜意识D. 集体无意识二、填空题1.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艺术家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2.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释放潜意识中的__________。

3.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中,他提出了__________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共有的无意识心理结构。

三、简答题1. 简述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描述文艺心理学中“创作动机”的概念及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3. 举例说明文艺心理学在艺术批评中的应用。

四、论述题1. 论述文艺心理学在当代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分析文艺心理学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3. 探讨文艺心理学对于艺术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艺术作品的描述,分析其可能反映的文艺心理学原理。

- 作品名称:《呐喊》- 作者:爱德华·蒙克- 描述:画面中,一个人物在桥上张开嘴巴,似乎在大声尖叫,背景是扭曲的天空和河流。

2. 以某位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为例,分析其创作过程中文艺心理学的影响因素。

六、综合应用题1. 设计一个文艺心理学的实验,旨在研究观众对不同艺术风格的接受度和反应。

2. 选择一部文学作品,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主题、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

3. 以一个具体的艺术展览为例,探讨文艺心理学在展览策划和观众互动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4月自学考试文艺心理学试题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奠定现代心理学基础的心理学流派是()
A、精神分析学派
B、实验心理学派
C、格式塔心理学派
D、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答案:B
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人是()。

A、弗洛伊德
B、厨川白村
C、弗洛姆
D、荣格
答案:A
3、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

A、作家心理
B、作品的心理蕴含
C、读者接受心理
D、审美体验
答案:D
4、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学流派是()。

A、格式塔文艺心理学
B、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
C、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D、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
答案:C
5、“净化说”(宣泄说)的提出者是()。

A、苏格拉底
B、德谟克利特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D
6、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

A、深度知觉理论
B、唤醒理论
C、异质同构理论
D、心理距离说
答案:B
7、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

A、格式塔质
B、表现性
C、简化原则
D、镜像阶段论
答案:D
8、在马斯洛看来,人的最高需要是()。

A、爱
B、尊重
C、审美
D、自我实现
答案:D
9、体验的核心是()。

A、经历
B、认识
C、情感
D、意蕴
答案:C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文艺心理学
答案:文艺心理学{P7}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用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的现象来阐释心理学原理。

研究的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经验中的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活动中的审美机制。

27.愧疚体验
答案:愧疚体验{P114}是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感受。

当个体因自己的某种行为违反内心的道德准则而引起了愧悔、内疚、自责的心理反应时,这种种心理为愧疚体验。

28.动机冲突
答案:动机冲突{P147}指一个动机簇内各种子动机的矛盾纠葛。

动机簇指一个动机内由几个子动机形成的丛簇现象。

29.心理治疗
答案:心理治疗{P319}艺术的心理治疗是以设定的艺术手段所形成的“心理反馈”调动主体在系统发育中所具备的特定反应潜能,从而调节其神经系统以趋向比较稳定而舒展的心境状态。

三.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30.经验即体验。

( )
答案:错。

作为人的生物的与社会阅历的个人见闻和经历,以及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统称为经验。

体验是艺术家(创作者)在以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

体验来自于经验,但又包含生命的意义、深刻的思想和动人的诗意。

{P74}
31.艺术接受中的异态表现是不正常的。

( )
答案:错。

艺术接受中心理反应不是对应于作品的单向线状的反射弧。

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好多无
以计数的思想深刻的艺术作品,都可能不被充分的承认。

有时接受甚至会走向极端的反面。

所以,艺术接受中的异态表现是正常的。

{P302}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2.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文艺心理学有什么生要特征?
答案:⑴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文艺心理学自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来研究心理现象;
⑵既重视人的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又强调人的心理活动的社会制约性;
⑶既关注个体心理也重视社会心理,其中又特别地突出活动在心理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33.艺术沉思是如何将自然情感转化为艺术情感的?{P66}
答案:(1)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它起源于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这句话基本上涉及了艺术沉思的整个心理过程;
(2)“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揭示了艺术沉思所需要的心理条件。

人处在强烈的自然情感的状态时,艺术沉思是不可能顺利进行的;平静的心情是艺术沉思的首要条件,艺术沉思是意识对自身心理状态的反向把握,是主体将自己内心世界作为客体来观照。

(3)在平静的心境中,对被压抑在心理深层的情感储备加以“回忆”,就是艺术沉思对情感的初步把握,也就是艺术情感的初级生成。

{P158}
34.母题同民族文化心理有什么关系?
答案:母题积淀着沉厚的社会文化心理意味和情绪意味。

母题具有人类普遍性与历史延续性的情感模式或经验模式。

分析一个民族的文学母题,常常能够揭示该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

特定民族文学中的母题是该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集中体现,它以审美方式展示了一个民族的成员对于人与世界的独特态度与把握方式。

{P241-242}
35.艺术接受与自性(或人格)的变动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艺术接受与自性(或人格)的变动关系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人格的稳定性方面已经暗示一种变化的可能,尽管这一可能是困难重重的可能;其次,人格的内在性方面要求变化的动力是来自心灵深处的东西,否则只会是浮光掠影,一切如故。

其三,人格的一致性方面预示:如果某些心理势态真正地被内化,那么它就会在既定的方向延伸出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加强。

最后,人格的个体差异方面反映了人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以别人为参照,尽管艺术所显示的参照性世界不宜也不可能替代现实世界的参照,但是,艺术所提供的参照也是一种独特的参照,是主体可能必须投入的独特世界。

{P276}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举例说明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答案:体验在文学活动中有以下美学功能:
(1)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

当作家的体验进入“移情”境界的时候,主体与客体完全合一,自己分享着对象的生命,对象也分享着自己的生命,外在陌生之物就变为内在亲近温暖之物。

(2)体验使艺术形象具有诗意的超越。

超越有两层意思:对对象本身的超越,对传统和成见的超越。

对对象的超越就是作家的描写不受对象本身形体、姿态和颜色等物理性的束缚,而能见出事物的物理性以外的审美价值来;对传统和成见的超越,就是作家、艺术家一方面以成熟的、深刻的、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能够把生活的底蕴揭示出来,可另一方面又以儿童般的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充分把生活的诗性光辉放射出来,这种精神超越一切既成的偏见和成见,从而见出普通世界的令人惊奇的一面。

{P83}
37.结合实例分析文学语言层面与心理蕴含的关系。

答案:文学语言的层面,可以分为四个层面:语音、文法、辞格和语体。

⑴语音层面与心理蕴含。

可以从节奏、音律(双声、叠韵、叠音、押韵)等方面举例加以分析。

⑵文法层面与心理蕴含。

可以从词法、句法、篇法等方面举例加以分析。

⑶辞格层面与心理蕴含。

可以从比喻、夸张、反讽、象征等方面举例加以分析。

⑷语体层面与心理蕴含。

语体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语言体式方面,指在一部文本中为厦造成特殊的表达效果而综合选用两种以上文类或体式时呈现的语言现象。

语体层面的设置指向丰富而多样的心理蕴含。

{P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