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采莲古诗

合集下载

《江南可采莲》诗词原文及译文

《江南可采莲》诗词原文及译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译文] 江南风景秀丽,到处都可划船采拾水面的莲叶。

那一片片又青又圆的莲叶,盛开得多么美艳。

[出自] 西汉无名氏《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吓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田田:指荷叶茂盛的样子。

译文1:在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劲秀挺拔。

鱼儿们在莲叶之间嬉戏,一会儿嬉戏在莲叶东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西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南面,一会儿嬉戏在莲叶北面。

译文2:江南水乡有莲可采,荷叶多么茂盛,还有鱼儿嬉戏于其间。

一会儿出现在莲叶之东,一会儿游到莲叶之西,一会儿欢跃于莲叶之南,一会儿玩耍到莲叶之北。

赏析: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

这些乐章、歌辞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

格调清新健康。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

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

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莲”更多解释是“恋”。

语境而言,表喻“欢快”、“兴奋”与“忐忑”交织的一种心理状态,亦有时时处处“恋着”的含义。

余冠英先生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可能是“和声”。

前三句由领唱者唱,而后四句为众人和唱。

江南可采莲古诗ppt课件

江南可采莲古诗ppt课件
全诗没有直接描写采莲人的一字一句,但 是通过莲叶和鱼儿的描绘明显的将采莲人的欢 乐之情充分流露了出来,仿佛亲耳听见和看见 许多采莲男女的歌声和笑语声融成一片。
江南 赏析
江南
朝代: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 了,莲叶层层叠叠繁茂,鱼儿在 莲叶间嬉戏。
鱼儿一会在莲叶的东边嬉戏, 一会儿在莲叶的西边嬉戏,一会 儿在莲叶的南边嬉戏,一会儿又 在莲叶的北边嬉戏。
注释: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 的意思 何:多么 田田:长得茂盛相连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采莲歌。在乐 府分类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歌”本是两 人唱和,或一个人唱众人和的歌曲。因此“鱼 戏莲叶东”后面的四句可能为和声,前两句可 能为一人领唱,后三句众人合唱。如此,采莲 时的情景更加活泼有趣。

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

《可见之诗》色彩创作文案一、原诗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二、诗句详解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

《乐府解题》云:“《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也。

”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古代诗歌中用“莲”字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莲”和“怜”同音,因此也借来表示“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宋朝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更赋予莲花以品性高洁的形象,从此莲被誉为“花中君子”。

这首诗分“唱”、“和”两个部分。

前三句是一人领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

后四句是众人和唱,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变化描绘出鱼儿们在荷叶间嬉戏游弋的动人情景,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具有很强的音乐感。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写,却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三、创意说明构图、色调、参考风格等设计意图(不少于500字)构图缘由: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

但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引发了我对这首诗作画的冲动和我对这首诗的创造灵感。

色彩缘由: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

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间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

格调清新健康。

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

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江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江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

【江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江南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及注释】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1、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

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

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2、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3、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赏析】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

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

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

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写莲的经典古诗文

写莲的经典古诗文

写莲的经典古诗文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江南》2.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王勃《采莲曲》3.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李白《采莲曲》4.斜阳十里烟芜,六桥风浪,有谁掉、采莲舟去。

——陈著《祝英台近·小盆池》5.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王勃《采莲曲》6.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王勃《采莲曲》7.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王勃《采莲曲》8.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王勃《采莲曲》9.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

——张籍《采莲曲》10.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

——杨果《小桃红·采莲女》11.越女采莲秋水畔。

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

——欧阳修《蝶恋花·越女采莲秋水畔》12.浣纱中争艳冶,采莲女斗蝉娟。

——张可久《柳营曲·西山即事挽》13.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14.晚晴初获稻,闲却采莲船。

——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15.莲渚愁红荡碧波,吴娃齐唱采莲歌。

——许浑《夜泊永乐有怀》16.贪乘摘花马,乐搒采莲舟。

——寒山《诗三百三首》17.采莲泾红芳尽死,越来溪吴歌惨凄。

——杨维桢《双调·夜行船·吊古》18.料峭采莲船,纵横簸天浪。

——陆龟蒙《记事》19.尽日闲窗刺绣坐,有时极浦采莲归。

——程长文《狱中书情上使君》20.云行风静早秋天,竞绕盆池蹋采莲。

——和凝《宫词百首》21.因君奏采莲。

——何逊《寄江州褚谘议诗》22.看花摘不得,屈作采莲人。

——《铜官窑瓷器题诗》23.偶逢西家妹,隔浦来采莲。

——张元凯《采菱词》24.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萧纲《采莲曲》25.绿头鸭儿栖萍草,采莲女郎笑花老。

——秦观《秋兴九首其五拟李白》26.静逢竺寺猿偷橘,闲看苏家女采莲。

——白居易《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二首》27.拾萍萍无根,采莲莲有子。

江南可采莲古诗_请问江南江南可采莲这首诗好在哪里

江南可采莲古诗_请问江南江南可采莲这首诗好在哪里

江南可采莲古诗_请问江南(江南可采莲)这首诗好在哪里?江南可采莲古诗好背这是一首汉乐府诗,乐府诗很多是写民风民俗的,也算当时的民歌。

单从诗本身来看,并无太大艺术价值。

但文字之间的较量,并不一定单从文笔比较。

这首诗就像是那个并不精致但笑容甜美的女子,你不必用一般的标准来考量,只是在见到她的那一刻,明白是她,就是她了。

这首诗胜在灵动有情,置身于无边莲叶之间,看鱼嬉戏,鱼从东游到西,又从南游到北,写出了江南的安闲恬适这是无声而细小的美好。

就像某个平常的日子,也说不上有什么高兴,但身边的一切都令人舒心,说不定下一刻钟,还能遇见个可爱的少女。

一个字趣回环往复,很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没有直接写美人,但是你能读出一个漂亮的采莲女在低头弄莲子,然后就是谐音啦,一语双关,莲子,怜子这是一首典型的乐府民歌,典型的劳动歌曲,把江南妇女采莲的情形写的活泛多情,意趣生动,欢快满满。

这首民歌好就好在用了复沓的形式,写出了喜悦欢快的劳动场面。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戏叶,叶戏人,处处是叶,处处是鱼,处处是人,处处是戏,处处是情,处处是爱。

虽劳动而不累,因劳动而生情,因劳动而欢乐。

这就是民歌的质朴情感,写出了如同“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那种妙趣。

简练朴质的词语勾勒出跃然于上的画面本身就是一种很高明的写作手法,代入感很强,让人觉得鱼戏莲的画面就在眼前。

不管是从当时作词伴曲来看,都是民家可广为流传的题材虽说到现在古曲已经丢失。

但最近的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下的这首江南可采莲下似乎也能看见那采莲之景况且这诗也是大诗人写的啊哈哈哈泻药。

我觉得这类古诗能够传颂开来,在当时是因为通俗和贴近生活。

而现在我们觉得雅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现在的语言系统和古时候的语言系统发生了改变,但是人的审美可能有差别,但是对于美的感悟却是殊途同归的,所以看到这类古诗会觉得雅,觉得美,觉得心旷神怡。

鱼儿水中游的古诗

鱼儿水中游的古诗

鱼儿水中游的古诗
以下是鱼儿水中游的古诗及其意思和出处:
《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的意思是:江南水乡是采莲的好地方,莲叶茂密,重重叠叠,鱼儿在莲叶底下欢快的嬉戏玩耍。

一会在莲叶东边,一会在莲叶西边,一会在莲叶南边,一会在莲叶北边。

这首诗出自两汉时期的《乐府诗集》,是一首采莲歌,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

诗中通过朴实的语言和清新欢快的格调,描绘出一幅动感的画面,刻画出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快乐生活,表现了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古诗江南可采莲意思

古诗江南可采莲意思

古诗江南可采莲意思
江南,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看作是醉人景色,那里恬静小憩,故事往往安放在记
忆中,渲泻着每个人心间喜悦的画面。

这首古诗《江南可采莲》是宋代人苏轼所写,充满着乡愁与心殇,不难从文字里感受到诗人丰沃的情怀。

苏轼在诗中描述了江南芳草的热闹与和谐,画面被恰如其分的绸缪营造,采莲
的少女背负满怀的希望与新的生活,从中流露出一种温柔而充满朝气的气氛。

充满着美丽景色,这首诗里还有诗人心中那份乡愁与浅思:“采莲南塘秋,芙蓉上青冢”,诗人用几句话勾勒出了一幅宁静又惬意的江南景让人们痴迷,假期里也是一种对追寻美景的人类追求。

江南可采莲,生机勃勃,山有芳草,水有清泉。

走进江南,淡雅碧水,青绿山林,流水潺潺,弹拨出一曲清婉动人,带着一种芳香穿越历史,让人心旷神怡。

让我们有朝气,有活力,让自己知晓,人生常有坎坷,山高水低,对抗不败的信念以及对美的憧憬、追求。

江南的情怀就如这首古诗,七言绝句,却能蕴涵深刻的道理,用细微的情思与
温婉的调韵,勾勒出一个高大上的人生风景线,让人吸取余醉感受季节的变化,去追求凛冽怡人的江南画面。

循着这抹淡淡的乡愁,走进这片江南丝竹细雨中,心无旁骛,勇敢的去拥抱美好的事物,充满正能量、充满希望,让自己活得清贵而有尊严。

江南,可以携着淡淡的乡愁,去采莲、去追寻,清晰的湖水,清新的芬芳,古
朴的山林,声响在耳边,让人犹如一个境界一样温暖而甜蜜,去向着幸福还有不舍之情出发。

这就是江南,就是一种美好的记忆,一种醉人的乡愁,一股温暖的思念,依稀还有桃花绽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
佚名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田田:莲叶茂盛的样子。

大意
江南又到了采莲的季节,莲叶是多么的茂盛鲜丽!鱼儿在莲叶间自由自在地嬉戏,一会儿在莲叶东边嬉戏,一会儿在莲叶西边嬉戏,一会儿在莲叶南边嬉戏,一会儿在莲叶北边嬉戏。

提示
这首乐府民歌单纯质朴,感情自然流露。

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儿在莲叶间自由穿梭的轻灵活泼,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