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相关计算公式
压铸填充率计算公式

压铸填充率计算公式一、速度参数(1)低速速度压射冲头将注入压室的铝液平稳地推移到内浇口位置,使铝液完全充满到压射冲头与内浇口之间的压室空间内的过程就是低速过程(一般为0.1-0.3m/s)。
设置时要注意防止空气卷入,防止铝液温度下降,导致过早凝固。
压室充满度=注入重量/压室截面积×空打行程×溶液密度X100%(压室充满度的标准一般为20-50%)低速速度=0.7X√压室直径/压室充满度例题:压室直径:Φ50mm,注入重量:830g,空打行程:368mm,压室截面积:(π/4)×52=19.63cm²,溶液密度:2.6 g/cm³压室充满度=(830/196.63×36.8×2.6)X100%=44.18%低速速度=(0.7X√50)/44.18=0.122M/S(2)高速速度压射冲头将铝液完全充满到压室内(一般为1.5-2.5m/s)。
在铝液开始凝固之前,铝液的流动性好,压力的传递也好,所以填充时间越短,越容易得到质量好的铸件。
A、填充时间填充时间=0.01x产品壁厚x产品壁厚b、依据模具条件的高速速度高速速度=(产品+溢流重量)/压室截面积X填充时间X铝液密度C.依据机器能力的高速速度模具临界速度=550X√(浇口截面积)²X压射缸截面积XACC压力X10/(压室截面积)³(注:只考虑模具的浇口抵抗,充填抵抗时的实打速度)d.确认浇口速度浇口速度=压室截面积/浇口截面积X高速速度(一般为40-60m/s)例题:产品壁厚:3mm,产品+溢流重量:510g,压室截面积:19.63cm²,浇口截面积:1.04cm²,铝液密度:2.6g/cm³,ACC压力:14MPa,压射缸截面积:(π/4)×112=95cm²。
a.填充时间=0.01×3×3=0.063sb.高速速度=(510/19.63×0.063×2.6)=1.59m/sc.模具临界速度=550X√(1.04)²×95×14×19/(19.63)³=7.58m/sd.浇口速度=(19.63/1.04)X1.59=30.01m/s(3)快慢速度转换行程对于铝、镁合金来说,各个压射阶段的切换点尤为重要,比如低速在什么时候转入高速,高速什么时候转为增压等,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表面和内部质量。
充填相关计算公式

充填相关计算公式充填是指用大量材料填充一个空间以增加其密度和稳定性的过程。
充填通常用于填充土壤、岩石和混凝土等材料。
在工程和建筑领域,充填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法,用于加固土壤、修复地基、填充模板和填充护坡。
充填计算是在进行充填工程之前,确定充填材料的数量和适当性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充填计算公式和方法。
1.充填体积计算公式充填体积计算是充填计算中最基本的部分。
充填体积通常通过测量充填区域的长、宽和高来计算。
充填体积计算公式如下:充填体积=面积×高度其中,面积是充填区域的横截面面积,高度是充填的厚度或高度。
2.充填材料重量计算公式充填材料的重量计算是为了确定所需材料的数量和成本。
充填材料重量计算公式可以根据材料的密度、充填体积和含水率来计算。
公式如下:充填材料重量=充填体积×充填材料的密度×(1+含水率)其中,充填体积是通过前面的公式计算得出的充填区域的体积,充填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的干燥密度,含水率是指充填材料中的水分含量。
3.充填材料压实度计算公式充填材料压实度是指充填材料的密实程度和稳定性。
充填材料压实度计算公式可以通过测量充填材料的干燥密度和固体体积来计算。
公式如下:充填材料压实度=充填材料的干燥密度/充填材料的理论密度其中,充填材料的干燥密度是通过材料干燥后的重量和体积计算得出的,理论密度是指充填材料在理想状态下的密度。
4.充填加固计算公式充填加固是指通过施工方法和技术来增加充填材料的密度和稳定性。
充填加固计算公式可以通过测量充填材料的体积和固结比来计算。
公式如下:充填加固=充填材料体积/充填前的体积其中,充填材料体积是通过测量充填区域的体积来计算得出的,充填前的体积是指未进行充填前的土壤或岩石体积。
5.充填护坡计算公式充填护坡是指在充填施工过程中,保护和加固充填区域边缘的一种构造。
充填护坡计算公式可以通过测量护坡的长度、高度和倾斜度来计算。
公式如下:充填护坡体积=护坡长度×护坡高度×护坡倾斜度其中,护坡长度是指护坡的横截面长度,护坡高度是指护坡的垂直高度,护坡倾斜度是指护坡的倾斜角度。
填充因子计算公式

填充因子计算公式引言: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填充因子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描述材料中充填物的分布情况。
填充因子的计算公式是通过对充填物和基质的几何形状进行数学建模,以确定充填物的体积分数。
本文将介绍填充因子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一、填充因子的定义填充因子是指填充材料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在材料科学中,常用的填充因子计算公式如下:填充因子 = 填充材料的体积 / 总体积其中,填充材料的体积是指填充材料所占据的实际空间体积,总体积是指整个材料的实际空间体积。
二、填充因子的计算方法填充因子的计算方法根据材料的几何形状和充填物的分布情况而定。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1. 球形粒子的填充因子计算:如果充填物是球形粒子,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填充因子:填充因子= (4/3) * π * r^3 * n / V其中,r是球形粒子的半径,n是球形粒子的个数,V是总体积。
2. 方形粒子的填充因子计算:如果充填物是方形粒子,则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填充因子:填充因子 = a^2 * n / V其中,a是方形粒子的边长,n是方形粒子的个数,V是总体积。
3. 随机分布的填充因子计算:如果充填物是随机分布的,可以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方法来计算填充因子。
三、填充因子的应用填充因子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 复合材料制备:填充因子可以用来控制复合材料中填充物的分布密度,从而调节材料的性能。
例如,在制备高强度复合材料时,可以通过调整填充因子来控制材料的硬度、强度和韧性。
2. 纳米材料制备:填充因子对于纳米材料的制备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制备纳米颗粒时,可以通过控制填充因子来调节颗粒的大小和分布。
3. 空隙率计算:填充因子的补数称为空隙率,用于描述材料中的孔隙空间。
空隙率可以影响材料的密度、导热性和机械性能等。
4. 涂层制备:填充因子的计算可以用于涂层材料的制备。
通过控制填充因子,可以调节涂层的厚度和均匀性,从而提高涂层的性能和稳定性。
压铸模具填充时间计算公式

压铸模具填充时间计算公式## Calculating the Filling Time of a Die Casting Die.English.The filling time of a die casting di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quality of the casting. If the filling time is too short, the casting may not be completely filled and may contain voids. If the filling time is too long, the casting may be overfilled and may contain defects such as flash or cold shuts.The filling time of a die casting die can be calculated using the following formula:t = (V/Q) (ρ/ρd)。
where:t is the filling time (seconds)。
V is the volume of the casting (cubic centimeters)。
Q is the flow rate of the molten metal (cubic centimeters per second)。
ρ is the density of the molten metal (grams per cubic centimeter)。
ρd is the density of the die casting (grams per cubic centimeter)。
中文。
压铸模具的填充时间是决定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填充时间太短,铸件可能无法完全填充并可能包含空洞。
采矿充填 算法

采矿充填算法
采矿充填算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划分矿块:将矿体划分为矿房和矿柱两个步骤回采。
2.确定充填能力:根据采矿要求,充填能力由公式Qn=kQkZ/γ确
定,其中Qn为充填能力,Qk为日产矿量,γ为矿石密度,k为采充时间不平衡系数,Z为采充与作业不平衡系数。
3.确定供砂能力:根据选厂供砂能力,由公式Qs=Qkγ1÷δ确定,
其中Qs为供砂能力,Qk为日产矿量,γ1为全尾砂产率,δ为尾砂密度。
4.确定充填输送管径:根据料浆流速,由公式V=Q/(3600×π/4×
D2) 确定充填输送管径D,其中V为料浆流速,Q为充填料浆流量。
以上是采矿充填算法的一般步骤,具体实现会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注塑工程师必会!超实用的常用注塑工艺计算公式大全

注塑工程师必会!超实用的常用注塑工艺计算公式大全11. 锁模力 F(TON) 公式:F=Am*Pv/1000F:锁模力:TON Am:模腔投影面积:CM2Pv:充填压力:KG/CM2(一般塑胶材料充填压力在150-350KG/CM2)(流动性良好取较底值,流动不良取较高值)射出压力=充填压力/0.4-0.6例:模腔投影面积 270CM2 充填压力 220KG/CM2锁模力=270*220/1000=59.4TON2.射出压力 Pi(KG/CM2)公式:Pi=P*A/Ao即:射出压力=泵浦压力*射出油缸有效面积÷螺杆截面积Pi: 射出压力 P:泵浦压力 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Ao:螺杆截面积A=π*D2/4 D:直径π:圆周率3.14159例1:已知泵浦压力求射出压力?泵浦压力=75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螺杆截面积=15.9CM2(∮45mm) 公式:2〒R2即:3.1415*(45mm÷2)2=1589.5mm2Pi=75*150/15.9=707 KG/CM2例2:已知射出压力求泵浦压力?所需射出压力=900KG/CM2 射出油缸有效面积=150CM2螺杆截面积=15.9CM2(∮45)泵浦压力P= Pi*Ao/A=900*15.9/150=95.4 KG/CM23.射出容积 V(CM3)公式:V= π*(1/2Do)2*ST即:射出容积=3.1415*半径2*射出行程V:射出容积CM3 π:圆周率 3.1415 Do:螺杆直径 CM ST:射出行程 CM例:螺杆直径 42mm 射出行程 165mmV= π*(4.2÷2)2*16.5=228.6CM34.射出重量 Vw(g) 公式:Vw=V*η*δ即:射出重量=射出容积*比重*机械效率Vw:射出重量 g V:射出容积η:比重δ:机械效率例:射出容积=228.6CM3 机械效率=0.85 比重=0.92射出重量Vw=228.6*0.85*0.92=178.7G5.射出速度 S(CM/SEC)公式:S=Q/A即:射出速度=泵浦吐出量÷射出油缸有效面积S:射出速度 CM/SECA: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CM2Q:泵浦吐出量 CC/REV公式:Q=Qr*RPM/60 (每分钟/L)即:泵浦吐出量=泵浦每转吐出量*马达回转数/每分钟Qr:泵浦每转吐出量(每回转/CC)RPM:马达回转数/每分钟例:马达转速1000RPM/每分钟泵浦每转吐出量85 CC/RPM,射出油缸有效面积 140 CM2S=85*1000/60/140=10.1 CM/SEC6.射出率 Sv(G/SEC)公式:Sv=S*Ao即:射出率=射出速度*螺杆截面积Sv:射出率G/SEC S:射出速度CM/SEC Ao:螺杆截面积例:射出速度=10CM/SEC 螺杆直径∮42面积=3.14159*4.2*4.2/4=13.85CM2Sv=13.85*10=138.5G/SEC1. 理论出容积:(π/4=0.785)(1)螺杆直径²*0.785*射出行程=理论射出容积(cm³);(2)理论射出容积/0.785/螺杆直径=射出行程(cm).2. 射出重量理论射出容积*塑料比重*射出常数(0.95)理想=射出重量(gr);3. 射出压力(1)射出缸面积²/螺杆面积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²=射出压力(kg/cm²);(2)射出缸直径²/螺杆直径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射出压力(kg/cm²);(3)料管组合最大射出压力*实际使用压力(kg/cm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射出压力(kg/cm²).4. 射出速率(1)螺杆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射出速率(cm³/sec);(2)螺杆直径(cm²)*0.785*射出速度(cm/sec)=射出速度(cm³/sec).5. 射出速度(1)射出速率(cm³/sec)/螺杆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2)泵浦单转容积(cc/rev)*马达转速(rev/sec)/60(秒)/射出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马达转速RPM:60HZ------1150,50HZ-----958)6. 射出缸面积(1)射出压力(kg/cm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料管面积(cm²)=射出缸面积(cm²);(2)单缸---(射缸直径²-柱塞直径²)*0.785=射出缸面积(cm²);双缸---(射缸直径²-柱塞直径²)*0.785*2=射出缸面积(cm²).7. 泵浦单转容积射出缸面积(cm²)*射出速度(cm/sec)*60秒/马达转速=泵浦单转容积(cc/sec),(马达转速RPM: 60HZ------1150,50HZ-----958)8. 螺杆转速及油压马达单转容积(1)泵浦单转容积(cc/rec)*马达转速(RPM)/油压马达单转容积=螺杆转速;(2)泵浦单转容积(cc/rec)*马达转速(RPM)/螺杆转速=油压马达单转容积.9. 射出总压力(1)系统最大压力(kg/cm²)*射出缸面积(cm²)=射出总压力(kg);(2)射出压力(kg/cm²)*螺杆面积(cm²)=射出总压力(kg).10. 盎司及相关单位换算(1)1盎司(oz)=28.375公克(gr);(2)1磅(ib)=16盎司(oz);(3)1公斤(kg)=2.2磅(ib);即:1斤=1.1磅;(4)1磅(ib)=454公克(gr)=0.454公斤(kg).11. 关模力(1)曲手式:关模缸面积(cm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1000*曲手放大率(20-50)=关模力(Ton)(2)单缸直压式:关注注塑天下关模缸面积(cm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1000=关模力(Ton)12. 道柱直径和关模力的公式道柱直径²(cm²)*0.785*杨氏系数(scm4约1000kg/cm²)*4=关模力概值(Ton).13. 成品排列投影面积和关模力关系公式成品排列投影面积(寸²)*标准厚度(1.5mm)/成品平均厚度(mm)*使用原料常数/PS原料常数(1)=关模力(Ton);(1)成品排列投影面影以射入浇口为圆心,长边为半径计算出直径;排列直径²(寸²)*0.785=成品排列投影面积(寸²).(2)使用原料常数,以概略经验值计算,以流动性良劣比PS好的列为1以下;比PS不好的列为1以上.如:ABS 1.05; AS 1.2; PMMA 1.3; PC 1.6; PBT 0.9;PP 0.7; PE 0.7-0.8;塑胶钢 0.8; NILON 0.7-0.9¨¨¨等.各种原料亦分不同等级,宜多了解只付参与.(3)和射出从向的成品部份之要求,如杯子的高度部份大约以投影面积的30%计算即可.14. 托模力托模缸面积(cm²)*系统最大压力(140kg/cm²)/1000=托模力(Ton)15. 电力单位1马力(HP)=0.754千瓦(KW);1千瓦(KW)=1.326马力(HP)=1000瓦(W);1千瓦(KW)=1度电计量单位(1KW/Hr).16. 泵浦大小和马力关系P=最大使用压力(如:125kg/cm².140kg/cm²);Q=油泵浦一分钟吐出量(L/min);Q=油泵浦单转容积(cc/rec)*马达转速(RPM)/1000=油泵浦一分钟吐出量(L/min).适用马力:P*Q/540=HP;P*Q/612=KW.所配合马达可达不降速的最高压力(LP):HP*450/Q=LP;KW*612/Q=LP.17. 计算使用电力(马达容量+电热容量+烘干机容量)*用电常数(约40%)=实际每小时用电量(度,KW/Hr).31:什么是注塑机的射出能力?射出能力=射出压力(kg/cm2)×射出容积(cm3)/10002:什么是注塑机的射出马力?射出马力PW(KW)=射出压力(kg/cm2)×射出率(cm3/sec)×9.8×100%3:什么是注塑机的射出率?射出率V(cc/sec)=p/4×d2×gd2::料管直径 g:料的密度4:什么是注塑机的射胶推力?射胶推力F(kgf)=p/4(D12-D22)×P×2D1:油缸内径 D2:活塞杆外径 P:系统压力5:什么是注塑机的射胶压力?射胶压力P(kg/cm2)=[p/4×(D12-D22)×P×2]/(p/4×d2)6:什么是注塑机的塑化能力?塑化能力W(g/sec)=2.5×(d/2.54)2×(h/2.54)×N×S×1000/3600/2h=螺杆前端牙深(cm) S=原料密度7:什么是系统压力?与注塑压力有什么区别?系统压力(kg/cm2)=油压回路中设定最高的工作压力8:射出速度?H:速度=距离/时间。
球磨机充填率选矿厂的计算方法

球磨机充填率选矿厂的计算方法
球磨机充填率是指球磨机内钢球与物料体积的比值,是影响球磨机选矿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选矿厂在进行球磨机选矿时需要计算出球磨机的充填率,以便控制选矿过程中的破碎和磨损程度,从而获得更好的选矿效果。
球磨机的充填率计算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有测量法、重量法和容积法。
其中,测量法是通过测量球磨机内球和物料的实际体积来计算充填率,但由于测量过程繁琐,精度较低,目前已逐渐被重量法和容积法所替代。
重量法是通过测量球磨机内钢球和物料的重量来计算充填率,其计算公式为:
充填率 = (钢球总重量 + 物料总重量) ÷球磨机容积
容积法是通过测量球磨机内的容积和已充入钢球和物料的体积
来计算充填率,其计算公式为:
充填率 = (钢球体积 + 物料体积) ÷球磨机容积
选择何种方法计算球磨机的充填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准确测量球磨机的容积和钢球、物料的重量或体积,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 1 -。
球磨机充填率选矿厂的计算方法

球磨机充填率选矿厂的计算方法球磨机充填率计算的原则是在保证磨矿机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增加磨矿机的磨矿效率。
充填率的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磨矿机的球床高度来计算,另一种是根据磨矿机的球充填量来计算。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计算方法。
一、根据球床高度计算充填率:球磨机的球床是指球与矿石混合物所形成的一层薄膜,不同的充填率对应着不同的球床高度。
根据球床高度计算充填率的公式为:充填率=(球床高度/磨矿机有效容积)*100%其中,球床高度是指从磨矿机的进料端到球磨机表面之间球床的高度,可以通过测量工作中的球床高度来获取。
有效容积是指球磨机用于磨矿的有效容积,一般通过球磨机的规格参数来确定。
二、根据球充填量计算充填率:球磨机的球充填量是指磨矿机内球的体积比例,可以通过测量工作中的球充填量来获取。
根据球充填量计算充填率的公式为:充填率=(球充填量/磨矿机总容积)*100%其中,球充填量是指磨矿机内已充填球的体积,可以通过称重或者容积测量等方法获取。
总容积是指磨矿机的总容积,一般通过球磨机的规格参数来确定。
无论是根据球床高度计算充填率还是根据球充填量计算充填率,都需要了解磨矿机的规格参数和测量相应的参数来计算。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通过定期测量和调整球磨机的球充填量或球床高度,以达到合理的充填率,提高磨矿效率。
总结起来,球磨机充填率的选矿厂计算方法可以根据球床高度或球充填量来计算,通过测量对应的参数并结合磨矿机的规格参数,可以得到合理的充填率。
合理的充填率可以提高磨矿机的磨矿效率,达到更好的选矿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填相关计算公式
1.采矿要求充填能力:
Q n=k Q k Z/γ,式中Q n 为充填能力;Q k为日产矿量;γ为矿石密度;k为采充时间不平衡系数;Z为采充与作业不平衡系数。
2.选厂供砂能力:
Q s=Q kγ1÷δ,式中Q s为供砂能力;Q k为日产矿量;γ1为全尾砂产率;δ为尾砂密度。
3.充填输送管径与料浆流速的关系式
V=Q/(3600×π/4×D2),式中V为料浆流速;Q为充填料浆流量。
4.充填倍线
(H+L)/H=γ/1.20i,式中(H+L)/H为管道总长与垂直管道高度之比,即充填倍线。
5.压力损失
i=4/D×﹙4/3τ0+8v/DμB﹚
6.充填体强度变化率
7.砂仓容量的确定
V =V y /K, V 为砂仓总容积;V y 为砂仓有效容积;k 为砂仓容积利用系数,一般取0.8-0.95。
V y=q /ρ, q 为日产矿量,ρ为矿石密度。
8. 充填空区计算
a m Q R Q k cc C /7.630万=÷
=γ 式中: C Q ——矿山年充填量,万m 3/a ;
Q ——矿山采矿生产能力,a t Q /200万=;
CC R ——井下采充比,CC R =0.9;
k γ——矿石/尾砂密度,k γ=2.68t/m 3。
9. 尾砂年产量
TT 0TT R Q Q •=
式中:TT Q ——尾砂年产量,万t/a ;
0Q ——矿山采矿生产能力,
TT R ——选厂尾砂产率,%。
10. 充填尾砂量
a m Q K K Q C T /8.87**321万==
式中:T Q ——年充填尾砂量,万m 3/a ;
K 1——尾砂脱水浓缩系数,K 1=1.15;
K 2——充填材料流失系数,K 2=1.02;
11. 尾矿输送临界管径计算
克诺罗兹公式:
β43248.21(2.0l Z l l D M D Q +=
MZ ——重量砂水比,
β——固体物料比重校正系数,
17.21--=t γβ
Dl ——临界管径, 12. 临界流速计算
临界流速采用克诺罗兹公式计算
克诺罗兹公式:
式中:M z ——重量砂水比,砂重/水重×100;
β——固体物料比重校正系数;
当γt ≤2.7t/m 3时,β=1; 当γt ≤2.7t/m 3时,17.21
--=k γβ
D 1——临界管径。
13. 水力坡度计算
水力坡度采用金川似均质流公式计算:
⎪⎩
⎪⎨⎧⎪⎭⎪⎬⎫⎥⎥⎦⎤⎢⎢⎣⎡-+=78.1242.40)1(9.1061x t V C C gD C i i υγ Ic ——水平直管单位长度料浆水力坡度,KPa/m ;
I0——水平直管单位长度清水水力坡度,KPa/m ;i0=λ0V2/(2gD)
Cv ——料浆的体积浓度,%
g ——重力加速度,m/s 2;
D ——管径,m ;
V ——流速,m/s
Cx——颗粒沉降阻力系数;
γt——固体物料密度, t/m3;
λ0——阻力系数,
14.输送扬程计算
H= h1+h2+h3+h4+h5
式中:h1——砂泵几何高差压头,mH2O;
h1= hn·γ浆
hn——砂泵扬程几何高差,m;
γ浆——泵送浆体密度,t/m3;
h2——输送管道沿程阻力,mH2O;
h3——输送管道沿线的局部损失,mH2O;
h3=(0.1~0.15)h1
h4——砂泵吸入管的压头损失,通常h4取2~4 mH2O;
h5——管道出口剩余压头,通常h5取2~5 mH2O。
15.选矿厂排出尾矿浆流量
16.扬程计算
矿浆泵的总扬程应大于输送矿浆所需的总扬程。
输送矿浆所需的总扬程按8.3.1-1式计算,离心式矿浆泵的总扬程按8.3.1-2式计算,油隔离、水隔离泥浆泵的总扬程按8.3.1-4式计算。
p k=9.8Hρk/ρs+Li k+p j+p n+p z(8.3.1-1)
p b=∑p sρk/ρs k p k m(8.3.1-2)
k p=1-0.25p (8.3.1-3)
p b=∑p e·k (8.3.1-4)
式中:p k为输送矿浆所需的总扬程(kPa);H为提升矿浆的几何高度(m);ρk为矿浆的密度(kg /m3);ρs为水的密度(kg/m3);L为管道长度(m);i k为管道沿程摩阻损失(kPa/m);p j为
管道局部摩阻损失(kPa),可按沿程摩阻损失的5%~10%计;p n为泵站内管道零件的摩阻
损失(kPa),可计算确定或每座泵站取20~30kPa;p z为所需的剩余压力(kPa),每个排
出口可取20~30kPa;p b为矿浆泵输送矿浆时的总扬程(kPa);p s为矿浆泵的清水扬程(kPa);k p为矿浆泵输送矿浆时的扬程降低率,可根据8.3.1-3式确定;k m为矿浆泵磨蚀后的扬程
折减率,在0.85~0.98间选取。
对于磨蚀性较大,口径小于等于100mm的小型敞开式泵轮宜取小值;对于磨蚀性较小,口径200或200mm以上的大型、封闭式泵轮可取大值;p为矿浆的重量浓度;p e为泵的额定压力(kPa);k为泵的压力储备系数,油隔离泵取
0.85~0.95,水隔离泵取0.95~1.0,对于停电时不需排空的尾矿管道宜其取小值。
17.矿浆泵电机功率计算
离心式矿浆泵和油隔离泥浆泵配用的电动机,其功率分别按8.3.2-1和8.3.2-2式计算。
N=k1 q b p s ρk /(1000ηjηbρs) (8.3.2-1)
N=k1 q b p k /(1000ηvηj)(8.3.2-2)
式中:N为泵所需的电机功率(kw);k1为电动机的功率储备系数,N≤kw,取1.2;N>40kw,取1.1;q b为泵输送矿浆的计算流量(L/s);ηj为机组的传动效率,联轴器传动取1.0,三角皮带传动取0.95~0.96,齿轮传动取0.97~0.98,液力偶合器取0.97;ηb为泵扬
送清水时的效率;ηv为泵的容积效率,按制造厂提供的数值采用或取0.85~0.90;ηj为机械总效率,可取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