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挖掘计算公式
最全土方开挖公式

最全土方开挖公式土方开挖是指通过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对地面或地下的土壤进行开掘和运输的工作过程。
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土方平整,确保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土方填筑,以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土方回填等。
土方开挖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计算土方量、计算土方开挖时间、土方开挖费用计算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土方开挖的公式。
一、计算土方量的公式:1.1、转换为标高方法:土方量=(A1+A2+...+An)*L其中,A1、A2、..、An分别为各截面的面积,L为各截面之间的距离。
1.2、理论体积法:土方量=(A1+A2+...+An+B1+B2+...+Bm)*H其中,A1、A2、..、An表示为挖方截面的面积,B1、B2、..、Bm表示填方截面的面积,H表示为挖方或填方的高度,正数表示挖方,负数表示填方。
1.3、中央剖面法:土方量=H*(A1+4A2+A3)/6其中,H表示为挖方或填方的高度,正数表示挖方,负数表示填方,A1、A2和A3分别为地面、中间剖面和底面的断面积。
二、计算土方开挖时间的公式:土方开挖时间=土方量/每小时挖掘机作业量其中,土方量为需要挖掘的总土方量,每小时挖掘机作业量为挖掘机每小时的工作能力,可根据挖掘机的技术参数和工作效率进行计算。
三、计算土方开挖费用的公式:土方开挖费用=土方量*挖土方单价其中,土方量为需要挖掘的总土方量,挖土方单价为每立方米土方的开挖费用,可根据工程合同或市场价格进行确定。
四、其他考虑因素及公式:4.1、开挖深度:开挖深度=土方开挖量/底面面积其中,土方开挖量为需要挖掘的总土方量,底面面积为挖方底部的面积。
4.2、土方开挖机械的选择:根据挖方工程的规模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挖掘机型号和数量。
4.3、运输距离及运输工具:根据土方开挖地点和填方地点的距离,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并确定运输的时间和费用。
4.4、工作人员配置:根据土方开挖的规模和工期,确定合适的工作人员数量,并按照劳动合同或相关标准确定工资和福利。
大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大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挖土方是指对地面上的土壤进行挖掘和移除,以便进行地基施工或土
地平整。
在工程施工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土方量,以便确定挖土方
的工程量和相关成本。
下面将介绍一个常用的挖土方计算公式。
挖土方计算公式:
V=(A1+A2)×h×n
其中,V表示挖土方量,A1和A2分别表示挖土区域顶面积和底面积,h表示挖土深度,n表示每立方米挖掘的土壤膨胀系数。
挖土区域的顶面积和底面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量或估算。
挖土
深度h是指挖掘土壤的深度,应根据工程需求进行设定。
土壤的膨胀系数是指原土壤挖掘后变成松动状态时的相对体积增加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膨胀系数,需要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土壤的膨胀系数范围:
-砂土:10%-20%
-黏土:15%-30%
-粉土:20%-40%
-淤泥:30%-50%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膨胀系数值进行计算。
使用挖土方计算公式时,需要将面积和深度的单位保持一致,通常为
平方米和米。
计算结果即为挖土方量的单位立方米。
在实际应用中,挖土方计算还涉及到其他因素的考虑,如斜坡、边坡、桩基、排水设施等。
此外,还应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进行工程量的合
理估算,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总之,挖土方计算公式是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工
程师和施工方快速准确地计算挖土方量,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正。
土方开挖计算公式

土方开挖计算公式土方开挖是指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将土壤、岩石等材料从原位移除的工程施工过程。
在土方开挖中,需要进行计算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土方开挖的计算公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开挖体积的计算:土方开挖的主要目标是挖掘一定的土方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土方体积:土方体积=A×(H1+H2)/2其中,A为土方的底面积,H1和H2为土方的上下表面离地面的高度。
这个公式适用于矩形、三角形等一般形状的开挖。
2.边坡的计算:土方开挖常涉及到挖掘边坡,边坡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边坡长度=L+L×α其中,L为边坡的基础长度,α为边坡的倾斜角度。
边坡的计算可以考虑到土方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系数等因素。
3.施工时间的计算:土方开挖的施工时间是进行项目管理和进度控制的重要一环。
施工时间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施工时间=土方体积/单位时间挖掘量其中,单位时间挖掘量是根据工程经验和设备性能等因素确定的,可以通过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
4.施工成本的计算:土方开挖的施工成本是影响工程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施工成本的计算可以考虑材料、人工和设备等方面的费用,并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施工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材料成本可以通过土方体积与土方材料成本的单位体积费用相乘得到,人工和设备成本则是根据工程经验和实际需求进行估算。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土方开挖的计算公式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施工条件进行调整和扩展。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条件进行计算,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土方开挖的施工效果和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挖基坑土方计算公式

挖基坑土方计算公式挖基坑:V=(a+2c+kh)*(b+2c+kh)*h+1/3k2h3a=长底边,b=短底边,c=工作面,h=挖土深度,k=放坡系数副标题回答:每一个根据不同的已知量,来决定具体使用哪个。
①不放坡时:V挖=L×(B+2C)×H②有放坡时:V挖=L×(B+2C+KH)×H挖地坑工程量根据图示尺寸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按土壤类别、挖土深度不同分别套用相应的定额。
①矩形不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V挖=(a+2c)×(b+2c)×H②矩形放坡的地坑土方量为:V挖=(a+2c)×(b+2c)×H+KH2×(a+2c)+KH2×(b+2c)+4×1/3K2H3=(a+2c+KH)×(b+2c+KH)×H+1/3K2H3扩展资料: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
基坑开挖工程量按基坑容积计算。
一般来说,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的基坑。
基坑分级:一级: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做主体结构的一部分,开挖深度大于10米,与临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重要管线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
二级:介于一级基坑、三级以外的基坑。
三级:开挖深度小于7米且周围环境无特殊要求的基坑。
在软土地区开挖基坑(槽)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前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0.5~1.0 m后,方可开挖。
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回填完毕。
(2)施工机械行驶道路应填筑适当厚度的碎石或砾石,箱(板)或梢排等。
地下水位应降低至基坑底必要时应铺设工具式路基(3)相邻基坑(槽)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并应及时做好基础。
(4)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完桩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
挖一般土方体积计算公式

挖一般土方体积计算公式
挖一般土方体积的计算公式为:
土方体积 = 底面积× 挖掘深度
其中,底面积指挖掘区域的底部面积,挖掘深度指从地面到挖掘
的最深处的距离。
当我们需要进行土方工程时,挖掘土方体积的计算就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正确地使用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准确估算
需要挖掘的土方体积,从而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挖掘工程前,我们需要对挖掘区域进行调查和勘察,了解
底部地形情况、土层情况和挖掘深度等信息。
基于这些信息,我们可
以计算出土方体积,并确定挖掘过程中需要采取的措施。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底部地形的不规则性可能会导致底面积的计算变得复杂。
此时,我们可以将底部面积分为多个规则形状,进行分别计算,最后再进行
合并。
2. 考虑到实际中常见土方体积为三维形状,我们也可以使用体积
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这里我们不再做详细介绍。
3. 在实际项目中,我们也需要考虑废土的堆放和再利用情况。
废土的堆放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而再利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总之,在进行土方工程时,挖掘土方体积的计算是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合理地使用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准确估算土方体积,从而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土方挖方量计算公式

土方挖方量计算公式土方挖方量计算公式是指在土方工程中,通过对地表和地下的土石材料进行挖掘和运输,计算出挖方的总体积。
挖方量计算的准确性对土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非常重要,因此需要使用恰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挖方的边界,即挖方区域的上下限。
这可以通过项目的设计图纸或地勘报告等来确定。
挖方的总体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V = A * H - A1 * H1 - A2 * H2 - ... - An * Hn其中,V表示挖方总体积,A表示挖方区域的平面面积,H表示挖方区域的平均高度,A1, H1表示挖方区域中的第一个不规则形状的平面面积和高度,A2, H2表示第二个不规则形状的平面面积和高度,以此类推,An, Hn表示第n个不规则形状的平面面积和高度。
对于规则形状的挖方区域,可以使用简单的公式计算其体积。
例如,矩形区域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 = L * W * H其中,L表示矩形区域的长度,W表示矩形区域的宽度,H表示矩形区域的平均高度。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挖方区域,可以利用拆分和计算面积的方法来计算其体积。
可以将不规则形状的区域拆分为多个规则形状的子区域,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子区域的体积,并将它们相加得到整个区域的体积。
除了土方区域的体积,还需要考虑挖方中气体和水的容积。
在实际挖掘中,挖方工程中的土石材料通常会包含一定比例的水分和空隙,需要将其容积计入挖方总体积中。
通常,可以通过对挖方现场的土石材料进行采样和测试来确定其含水率,并进一步计算挖方中水分的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挖方计算公式中的单位需要保持统一,一般使用立方米(m³)来表示挖方的体积。
除了这些基本的挖方计算公式,实际的土方工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土方工程中的损耗和浪费、土方材料的特性等等。
因此,在具体的土方工程中,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公式进行适当的调整或扩展。
总之,挖方量计算公式对于土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地计算挖方的体积,可以准确评估土方工程的成本、资源需求和施工周期,为土方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土方开挖和形体体积计算公式

土方开挖和形体体积计算公式土方开挖是指将原有地面上的土壤或岩石挖掘和清除,以便进行建筑工程或其他土木工程。
土方开挖的过程通常涉及到土方的形体体积计算。
下面将介绍土方开挖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
土方开挖的基本概念:1.开挖量:开挖的总土方数量。
2.开挖面积:开挖的水平投影面积。
3.开挖深度:从地面到开挖底面的垂直距离。
4.开挖坡度:开挖底面的倾斜度。
土方开挖的形体体积计算公式:1.三棱台体积计算公式:三棱台体积=底面面积×(上底面长度+下底面长度+平行边长)/6 2.圆台体积计算公式:圆台体积=π×(上底面半径^2+上底面半径×下底面半径+下底面半径^2)/3×开挖深度3.矩形体积计算公式:矩形体积=长×宽×开挖深度4.梯形体积计算公式:梯形体积=(上底面面积+下底面面积+根号下(上底面面积×下底面面积))/2×开挖深度5.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圆柱体积=π×半径^2×开挖深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土方开挖计算中,土方的形状可能比较复杂,可以将其分解为若干基本几何形体进行计算,然后将各个形体的体积相加得到总体积。
土方开挖量的实际计算还需要考虑挪方和填方的问题。
挪方是指将土方从挖掘位置挪移至其他位置的过程,而填方则是将土方运输至挖掘位置进行堆积的过程。
挪填方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土方的运输距离、运输方式等因素。
此外,土方开挖还需要考虑到土质的特性,如土壤的承载能力、耐水性等,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如挖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土地沉降、环境污染等问题。
综上所述,土方开挖的形体体积计算需要根据具体的开挖情况和土方的形状选择适当的计算公式,并结合挪填方的问题进行综合计算。
对于复杂且大规模的土方开挖工程,还需要进行详细的勘探和测量工作,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开挖土方量计算公式

开挖土方量计算公式挖土方量计算是在土方工程中常见的计算问题。
土方工程是指对地面或地下的土壤进行切割、移动或改造的工程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土方填方、挖土和边坡挖掘等,它们通常都需要对土方的体积进行计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挖土方量计算公式。
1.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圆锥体积计算公式适用于需要挖取深度和直径相同的圆形土坑的情况。
公式如下:V=1/3*π*r²*h2.梯形体积计算公式梯形体积计算公式适用于需要挖取底宽和顶宽不同、且高度相同的梯形土坑的情况。
公式如下:V=(A+B)/2*h其中,V表示土坑的体积,A为底宽,B为顶宽,h为土坑的深度。
3.棱台体积计算公式棱台体积计算公式适用于需要挖取底面积和顶面积不同、且高度不同的棱台状土坑的情况。
公式如下:V=(A+B)/2*h其中,V表示土坑的体积,A为底面积,B为顶面积,h为土坑的高度。
4.边坡体积计算公式边坡体积计算公式适用于需要挖取边坡土体的情况。
边坡通常由多个梯形组成,因此其体积可以通过梯形体积计算公式求得。
首先需要计算每个梯形的面积,然后将所有梯形的面积相加,最后乘以边坡的长度得到体积。
这些公式都是根据几何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得出的,可以对不同形状的土方进行准确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土方形状选择相应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还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通常使用立方米(m³)或其他体积单位进行计算。
除了上述的几种公式,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考虑,例如非规则形状的土方、倾斜边坡的计算等。
对于这些情况,可以通过测量土方的实际尺寸,将土方分解为几何体进行计算,或者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估算。
总之,挖土方量计算是土方工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正确应用适用的计算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土方的体积,为土方工程的施工和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土方工程量计算
一、土方工程量计算
土方工程量计算中,挖沟槽、挖地坑、一般挖土方和平整场地的划分及工程量计算公式。
挖沟槽:指挖土宽度B≤3m,挖土长度L>3B;
挖地坑:指不满足上述条件之一,且基底面积S≤20m2的挖土;
一般挖土方:指不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基底面积S>20m2,挖土深度h>0.3m的挖土;
平整场地:指不满足上述条件之一、基底面积S>20m2,挖土深度h≤0.3m的挖土;
㈠、挖沟槽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公式:
1、基础下无垫层时,V=(B+2C+KH)×H×L
2、基础下有不支模板的垫层时,V=[(B+2C+Kh)×h+B1×(H-h)]×L
3、基础下有支模板的垫层时,V=[(B1+2C+Kh)×h+(B1+2C)(H-h)]×L
㈡、挖地坑和一般挖土方的工程量计算公式:
1、基础下无垫层时,V=(A+2C+KH)(B+2C+KH)×H+1/3K2H3
2、基础下有不支模板的垫层时,
V=[(A+2C+Kh)(B+2C+Kh)×h+1/3K2h3+A1×B1×(H-h)]
3、基础下有支模板垫层时V=(A1+2C+Kh)
(B1+2C+Kh)×h+1/3K2h3+(A1+2C)(B1+2C)(H-h)
式中,B:基础底宽B1:垫层底宽C:工作面宽度
H室外地坪标高至槽底的深度
h室外地坪标高至垫层上表面的深度
K放坡系数:当I、II类土的挖土深度h≥1.2m时,才需要
放坡,坡度系数K=0.5;
当III类土的挖土深度h≥1.5m时,才需要放坡,坡度系数K=0.33;
当IV类土的挖土深度h≥2m时,才需要放坡,坡度系数K=0.25。
㈢、平整场地工程量的计算公式:
S平整场地=S1+L外×2+16
㈣、基础回填土工程量计算公式:
V=挖土的总体基-室外地坪标高以下埋设物体积
㈤、室内回填土工程量计算公式:
V=底层主墙间净面积×(室内外高差-地坪厚度)
㈥、余土外运工程量计算公式:
V=挖土总体积-填土总体积
土石方工程
一、人工平整场地:
S=S底+2*L外+16
二、挖沟槽:
1. 垫层底部放坡:
V=L*(a+2c+kH)*H
2. 垫层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 b+2c+KH)*H+1/3*K2H3
圆形: V=∏/3*h*(R2+Rr+r2)
放坡系数
类别放坡起点人工挖土机械挖土坑内作业坑上作业
一、二类别1.20 1:0.5 1:0.33 1:0.75
三类土 1.50 1:0.33 1:0.25 1:0.67
四类土 2.00 1:0.25 1:0.10 1:0.33。